❶ 如何基於課程標准,開展語文一年級下冊學業評價
探索多種渠道,切實開展等第制評價
為切實在語文學科中落實等第制評價,我校在語文學科等第制評價領導小組的組織下,探索多種實踐渠道。
(1)嘗試開發表現性評價工具,改變以往評價的單一性
我校在2013學年的項目試點研究中,基於課程標准進行研究,制定了《一年級語文學業評價》的自評表、互評表以及家長評價表、教師評價表,並反復修改,使其更具操作性,為此,我們還為一年級學生製作了《星星促成長》語文學業評價是有手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不斷深入修改評價量規,將課程標准和評價量規建立更為緊密的關系,增強其一致性。在此基礎上,鼓勵其他年級教師細化課程標准,嘗試製作評價量規,在教學中實施等第制評價。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體現評價的一下幾個方面:
多維評價。在評價量規的制定中,我們根據語文課程標准將評價的維度劃分為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成效。以這些評價要素的研究為起點,以期給予學生比較全面的評價,促進其發展。
多元評價。語文學習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如拼音、識字、朗讀、寫字及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學習,因此,評價量規也應包含這樣幾個方面。我們在設計評價量規時應關注不同方面,並在實施過程中有所側重,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量規的作用。
在實施量表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定期開展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方式,以獲得星星的數目換取不同的小章,不同的小章在學期結束時,會獲得不同的榮譽。這樣的做法體現等第制的精神,同時能夠改變以往單一標准、單一方式的評價。
當然,量表實施需要不斷改進、細化、深化,這樣長期堅持實踐,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評價的單一性。
(2)開展綜合性活動,促進評價的多樣化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因此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也可以多樣化。如上學期我校一年級開展的「快樂小苗苗,智慧大闖關」活動,就是以闖關的方式,對學生的拼音、詞語、句子等方面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的綜合性活動。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研究此類活動的具體呈現方式,在不同年級開展,落實等第制評價。
語文課程還特別重視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對於這樣的要求,無法用具體的量規進行評價,我們可以通過學生匯報自己閱讀的數目、每天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和頁數(也可結合學校「讀書節」活動,以學校正在研發的課外閱讀記錄冊為載體進行),以及定期地介紹自己的閱讀感受等活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判斷。
學生的小報設計、日常作業、角色扮演等方面設計的一些評比,也是等第制評價的一種,我們將在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並嘗試。當然,要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
(3)實行等第加評語,提升評價的科學性
等第制評價較考試分數的評價來說,較為模糊,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語文學科的一些內容適合通過紙筆測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檢測,也有些內容無法簡單地通過分數來體現,因此我們除了運用表現性評價的工具進行等第制評價外,還可以適當採用評語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樣的等第加評語的方式,有定量評價也有定性評價,使其更為科學有效。
5.注重反思與經驗積累,實踐中改進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做好總結與經驗提煉工作,如定期召開工作例會、研討會等,引領教師進一步轉變觀念,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在實踐中改進評價。同時要求教師及時撰寫案例、反思,將學習、實踐、研究、創新融為一體。以教師的主動參與推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不斷深化等第制評價的實踐,以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態度,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自主地參與學習,實現等第制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6.進行家校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針對學校開展的等第制評價,首先向家長宣傳,改變「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增加家長對這一改革的認同度。
實施過程中,一年級以每月的家長開放日為主陣地向家長介紹等第制評價的舉措和實效,其他年級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和家委會會議,聽取家長對等第制評價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進而促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規范性、科學性、實效性。
我們希望在、區實驗小學的「樂學」理念引領下,通過對科學的評價方式的不斷實踐和反思,為學生的樂學奠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巧妙的引用與文章相關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