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級語文上冊26課干凈了是什麼意思
第26課備課教案
授課內容 《郭沫若詩兩首》第一課時 主備人 孫浩令 執教人 孫浩令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領悟詩情,理解詩意
2、學習理解聯想和想像在詩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詩情,鼓勵學生寫詩。
教學重點 學習理解聯想和想像及其在詩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語在詩中的表達作用。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朗讀、背誦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准備 教具學具准備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 導語 設計
星空以其無比的廣闊和神秘,引起人們紛繁多姿的遐想,創造出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朋友,面對星空,你想到了些什麼呢我們說,詩人的想像最瑰麗,那麼,我國現代大詩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學者。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等。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 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發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四、聽課文朗讀錄音,然後再讓學生齊讀一遍。如有讀錯的,及時進行糾正。
五、整體把握,提問討論。
1.作者寫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兒?
(讓學生發言討論,初步理解詩中描寫的街市美在什麼地方。
可概括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間傳說的牛郎織女的故事與詩中一樣嗎?
(讓學生發言談牛郎織女的故事的主要情節,突出悲劇的結局。)
3.作者為什麼把天上寫得這么美?為什麼要把民間的悲劇故事改成詩中的那麼美好、自由、幸福?作者為什麼要寫「天上的街市」?
(意在引導學生追問詩人的內心世界,即理解詩歌一定要了解詩人的思想和寫作的背景。可板書:抒寫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六、理清寫作思路,理解聯想與想像的作用。
1.現在具體看看作者在詩中是怎麼從地上寫到天上的,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作者是怎樣逐步從地上寫到天上,從物寫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聯想過程和美好的想像。對詩中的詞語也適當地引導學生加以理解。
板書:
街燈──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麗、繁華
天河──牛郎織女──來往──閑游 自由、幸福
2.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區分聯想和想像。
①作者從地上寫到天上主要用了什麼方法呢?──聯想和想像。
②老師略作介紹: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方式和心理過程。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在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
2.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26課葉老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家就是這樣做的」是指葉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誠寬厚;「回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答的」是指葉老的作品一絲不苟,寫作極為認真。
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這么綠著。意思是:葉老先生的音顏笑貌 親切教誨一直激勵作者前進。
出自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加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6課, 主要的內容是葉聖陶老先生幫我修改作文,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
寫作特點: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爬山虎為線索記敘的。
1、《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
2、葉聖陶給肖復興修改作文,讓肖復興感到作家就是逐字逐句的修改作文,作家對人就是平易近人,葉聖陶的教導讓肖復興時刻銘記在心。
3. 人教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25課和26課的生字是什麼
崛 帝 范 巡 嚷 懲 鏗 鏘
薦 刪 詞 洽 昏 暉 楷
4. 四年級語文上冊26課的主要內容和詳解
1.作者為什麼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
我非常慶幸,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談話,讓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
回答:這里滲入了作者的感情,因為在他心中是永遠充滿生機的,所以才會說: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補充:作者忘不了葉老先生的教誨。
2.作者所說的大作家是() 聯繫上下文我能用4字詞語概括他的人品() 對待作品的態度()
回答:作者所說的大作家是(葉聖陶先生) 聯繫上下文我能用4字詞語概括他的人品(平易近人) 對待作品的態度(一絲不苟)
3.葉老具有怎樣的人格魅力?作者是如何體會到的?
4.葉老為什麼請肖復興做客?
5.本文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回答3.具有仔細認真、親切平和、質朴真誠的人格魅力,作者通過葉老修改和評價自己獲獎的優秀作文,去葉老家作客並與葉老交談兩件事中體會到。
4.葉老閱讀並修改了作者的文章後認為作者的作文事例真實,感情真摯,具有發展潛力,是一個優秀之才,所以請作者作客,對他表示關心,教育他如何寫出優秀的作品和成為作家。
5.因為葉老家院子里那一片綠得沉鬱且生機勃勃的爬山虎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象徵著葉老沉靜穩重中充滿生氣,溫暖親和的品質,所以作者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5. 四年級上冊語文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主要內容
主要講述了葉聖陶老先生幫修改作文,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的故事。
主要內容:
我上初三時寫的一篇作文叫《一張畫像》,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徵文比賽中獲了獎。獲獎作文背後,竟是葉聖陶先生給我做的修改。翻開被修改後的作文,就像是動過大手術鮮血淋漓又綁上綳帶的人一樣。葉聖陶先生批改之認真及合理,使我折服。
後來,葉聖陶先生請我到他家做客。本來我心懷忐忑,可是他卻像會見大人一樣同我握了握手。我們的交談很融洽,彷彿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言語種透露著他對我的關懷與期待,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更加尊重作家這個職業了。
(5)四年級語文上冊26課的資料擴展閱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表現了葉聖陶平易近人,溫和和煦的長者形象。他的品質有:
1、葉聖陶先生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為人敦厚,彬彬有禮。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2、虛懷若谷,平易近人,辦起事來剛強果斷,認真負責。比如編講義,寫教材,他不但不滿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須包括自己的研究,帶有自己的心得,這種主張是他負責精神的表現。
3、曾用商務印書館銅版《十三經》白文做底本,編出一部巨冊的「引得」。初著手時,困難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認定這是有益於廣大讀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勞地去做,決不半途而廢,這是他工作中負責精神的又一表現。
6. 四年級上冊語文26課課後小練筆
最佳答案
《烏塔》讀後感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准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7. 四年級上冊語文26課生字組詞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需要掌握的生字:
篇(篇章)薦(推薦)翻(翻開)簾(窗簾)頁(書頁)刪(刪減)
詞(詞語)燥(乾燥)握(握手)洽(洽談)昏(昏暗)廳(客廳)糊(糊塗)
8. 小學四年級上冊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葉聖陶給肖復興修改作文,讓肖復興感到作家就是逐字逐句的修改作文,作家對人就是平易近人,葉聖陶的教導讓肖復興時刻銘記在心。
9. 四年級語文下冊26課全神貫注主要寫了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法國大雕向家羅丹邀請哦但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裡做客,羅丹甘文成的雕後來茨威格說她心剛剛完成的雕像有一電,後來羅丹用了大約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女像痴痴地微笑,茨威格見羅丹工作完了走上去准備同他交談。但是我但至今的走出門去隨手拉散們准備上訴這就是這篇課文主要講的內容再見同學們再見
10.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26課怎麼分段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26課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分段和段意為:
第一部回分(第1~6自然段):答「我」的一篇作文獲了獎,受到葉老的修改,「我」很高興。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暑假的一天,葉老邀請「我」到他家做客。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通過與葉老先生的接觸,使「我」受益匪淺。
(10)四年級語文上冊26課的資料擴展閱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爬山虎為線索記敘的。通過寫葉聖陶先生給作者修改作文,並請作者前往自己家中做客的事,給作者留下難忘的印象,表現了葉聖陶先生非常關心愛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
肖復興,1947年出生,中國著名作家,1968年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插隊知青,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代表作有《我們曾經相愛》、《青春夢幻曲》、《早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