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學情分析(參考)
學情分析是教與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 ,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學生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與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與學的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與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內容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
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學情涉及的內容非常寬廣,學生各方面情況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興趣點、學生的思維情況、學生的認知狀態和發展規律,學生生理心理狀況、學生個性及其發展狀態和發展前景,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感受、學生成功感等都是進行學情分析的切入點。
學生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通過分析了解他們當時的生理心理與學習該內容是否相匹配及可能產生的知識誤區,充分預見可能存在的問題,對課堂上有針對地加以分析,使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功效性。
具體地說,對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看他們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抵觸老師;對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的話題也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
即學生學習該內容時所具備的與該內容相聯系的知識、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確定新課的起點,做好承上啟下、新舊知識有機銜接工作。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或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
現代學生個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就像我校屬於城區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學生來源較廣,一部分來自城區、一部分來自農村、一部分來自外來務工人員等,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還由於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形成較大的個體差異。
對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
我們還要對班級學習風格進行分析。一個班級的學生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更需要學生的活動,只有教師教得最優化和學生學得最優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陶行知說過,好的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第斯多惠也說過,不好的教師是轉述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不同年級段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只有事先了解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方法掌握情況,才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才能創造出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阻力往往會成為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困難與發展的障礙,教師如果能及時發現這些困難與障礙,並且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學生就能獲得真實的發展。因此,在備課中要努力去關注和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和障礙,具體分析這些困難和障礙產生的原因,思考相應的具體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必須要分析好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情分析既要分析學生的整體具有的特點,同時更要分析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要具體分析,切忌空泛化。不同特點的學生,對教材的興趣點、關注點不同,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我們的學生身上,我們做教師的要加以理解,要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實施教學。
學情分析,可繁可簡,成熟教師,之所以能簡中見繁,皆因曾於繁中歷練,正如無數次山重水復後的柳暗花明;年輕教師,必思於繁、行於簡,才能逐步在繁雜紛亂中循出屬於自己的規律,逐步螺旋上升、積淀經驗。教學經驗的累積上沒有捷徑可循——開始時粗枝大葉,越老越粗枝大葉。在上課的時候,多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與學生進行交互,找學生談心及其它等渠道獲取信息,對學生的情況,主要是基本情況和學習態度等方面有一定了解。
當然,在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時,進行一定的針對性調查和了解,是比較可行的。其實,主要是教師要做到有心,在日常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每節課備課時前進行具體的學情分析,對我們上好課還是益處多多。走近學生、留心我們的學生,思於繁、行於簡,才能逐步在繁雜紛亂中尋出屬於自己的規律,逐步螺旋上升、積淀經驗。
2. 班級現狀分析 及 對策
一、班級情況分析:1、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表現在自習期間抬頭看、回頭說話、討論問題效率低,課前不能及時的進入學習狀態。上課不能及時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後不整理錯題或不會高效的整理,總是認為聽懂了就是掌握了。對學習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少學一個知識點、少做一道題都無所謂,考試不一定能考到,不會影響自己的成績。不能熟練掌握各學科的基本解題技巧。導致很多題目似是而非,解決問題時沒有著眼點和入手點。對所學知識不求深刻理解,僅僅局限在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2、班級中學習基礎一般的同學成績起伏較大,忽上忽下。上次考試中班級這部分學生退步較大,沒有實現穩步的上升。班級較好的學生也有幾個退步幅度較大。通過這次考試充分暴露了這部分學生在知識和方法上的欠缺,缺少高效的學習動力和方法。3、部分女同學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較好,在班級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一個人帶動周圍的大部分同學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模範作用,給班級積極向上的學風起了很好的作用。4、在衛生紀律方面做得不好,扣分現象嚴重。在這兩方面抓促的力度不夠,學生的習慣養成較差,還沒有形成自覺地行為。二、具體的工作措施1、繼續堅持不懈的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優秀的學風、班風。加大對學生自治自理能力培養的力度,加強自主學習。在平常的管理中要經常的提醒學生自己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並且要充分發揮班級幹部和課代表的作用,早日讓學生成為自我學習的主體,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嚴格要求自己。2、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工作,抓住關鍵時間,抓住關鍵事件,及時的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現在所面臨的嚴峻的形式。認識到自己在班級、學校的位次,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做好偏科生、後進生的工作。臨界生是決定班級成績的主要因素,他們在思想上波動較大,成績不穩定,主要的原因是基礎知識和方法導致偏科現象嚴重。平時要求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考試後及時談話,分析原因給他們及時的增加動力。對他們要多鼓勵,多提醒。4、發揮班主任的作用,積極主動地和各科教師聯系,及時發現班級存在的問題和個別學生的表現。凡事都主動地同任課教師協商,傾聽、採納他們的意見。讓學生和教師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整體,促進班級總體成績的發展和提高。
3. 如何寫學情分析
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 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 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 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 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4. 如何進行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進行學情分析: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
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
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學情分析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以及教學設想可以結合自己現任教的教材及知識點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例如:針對教學內容,從「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麼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1學生的「已知」。這里的已知是指學生已經具備的與本節內容學習相關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明確這點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起點的定位。例如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2學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對「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學習應該達到的終極目標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識,而且還包括實現終極目標之前,還要涉及學生所沒有掌握的知識。3學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過這節課教學,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能達到怎麼樣的目標,它決定了學習終點(即學習目標)的定位。這是因材施教的基礎。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物理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將為學生學好物理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據,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4學生的「想知」。所謂「想知」,是指除教學目標規定的要求外,學生還希望知道哪些目標以外的東西(註:學生學習中,往往會通過提出疑問來體現「想知」。當然,學生的「想知」可能會超出教學目標或者學生認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課堂教學可不與拓展,但建議給學生一個提示性的交待)。 5學生的「怎麼知」。「怎麼知」反映學生是如何進行學習的,它體現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方法、習慣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課堂紀律的調控,培養學生具有傾聽的意識和習慣, 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善於傾聽他人,唯我獨尊,是現在孩子的通病。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你說,我也說,課堂亂糟糟的,不僅影響討論效果,還無法使討論深入。因此,要求學生在討論時要相互尊重,學會傾聽;傾聽他人的意見,就是尊重他人。同時,告訴學生這也是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這樣通過教師的引導, 讓學生在相互尊重中把雙邊活動搞得更加融洽,讓學生在雙邊活動中學會合作,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學會交流與合作
教材分析: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對課程目標的設置、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的出發點與過去不同,過去強調的是學科體系構建,從學科體系的邏輯程序分析教材。現在是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和歸宿,強調以學生經驗為出發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有效有意義地建構。
中學化學教材的分析與研究,是中學化學教師把握、領會和組織教材以便有助於教學展開的一種實踐活動,它是教學准備的首要工作。它對於教學計劃實施評價的內容及過程,對於每個年級以至每課的准備,對於講授內容的精選和處理,對於學生課業負擔的控制以及教具的選擇與研製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化學教師要經常對章、單元、節或每課的教材進行分析與研究。
中學化學教材的分析與研究的主要步驟包括:認識和理解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下面這幾項工作做一些歸納與探討。
一、認識和理解中學化學教材
認識和理解教材是教材分析與研究的第一步。認真閱讀教材,熟悉本段教材的章、節名稱,主要內容和段落,達到能概述內容的要點、編寫層次與順序的程度,為認識和理解教材奠定基礎。認識和理解教材,通常應該做以下幾項工作:
(一)識別教材的內容
中學化學教材的內容,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劃分為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礎理論、描述性化學知識、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六大部分。認識和理解教材,首先要明確教材的內容屬於哪部分知識或技能。還要研究本段教材中各個具體內容分別屬於哪部分知識、技能,以便依據不同類別知識、技能的特點和教學規律,擇定適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二)把握知識、技能的要點或知識點
(三)理解教材編寫的思路與內容的邏輯關系
思路往往不是教材外顯的部分,內容的邏輯關系也容易被忽視,對此,教師在認識和理解教材時應該特別給予重視。
要分析本段教材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表達方式和程序,研究素材、例證、練習與知識、技能穿插編排的意圖,從中領悟出教材提供的教與學的過程和方法,明確教材的思路及其內在的邏輯關系,以此作為理解教材的一個重要方面和設計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
(四)明確教材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舊知識、技能的聯系,是搞好新知識、技能教學和實現知識系統化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教材內容中的新知識和前後教材中知識的關系,發掘新知識、技能的生長點,以實現知識、技能的正遷移。還要分析教材中新內容與相關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不斷將新知識歸納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努力構建各類知識、技能的網路,從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認識和理解教材示例:
1.識別教材的內容
從總體看,鹽類的水解是電解質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屬於化學基礎理論知識。本節教材中鹽的水解規律是理論知識,在教學中要突出系統性和論證性。鹽類水解的概念是化學基本概念知識,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其內涵和外延的揭示與領會。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則是化學用語的技能,在教學中要強調書寫的依據和規范要求,並加強書寫訓練。
2.知識、技能的要點或知識點
知識、技能的要點:鹽類水解的概念;兩類鹽水解的一般規律;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可從知識、技能的要點中分解出知識點:鹽類水解的概念;強酸弱鹼的鹽水解的規律;強鹼弱酸的鹽水解的規律;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判斷正鹽(弱酸弱鹼生成的鹽除外)水溶液的酸鹼性。教材用較大篇幅分析兩種鹽水解的過程和介紹鹽類水解的利用,這些內容是研究鹽類水解規律的背景材料與應用例證,不屬於知識、技能的要點。
3.教材編寫的思路與內容的邏輯關系
鹽類的水解教材內容依次包括三個部分:建立鹽類水解的概念;探討鹽類水解的規律;運用鹽類水解的知識。其中,鹽類水解的概念是基礎,旨在揭示鹽類水解的實質,並為研究鹽類水解規律提供依據。鹽類水解的規律是核心,它是鹽類水解原理的具體化,並使鹽類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應用。鹽類水解的利用,則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及實例,促進對鹽類水解及其規律的理解、鞏固和深化。
為落實好鹽類的水解教材的內容,教師要突出個別與一般的辯證關系,幫助學生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要依據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鮮明的鹽類水解的實驗事實,深入探討產生宏觀現象的微觀本質,以形成鹽類水解的概念。要依據教材的典型實例,運用歸納法揭示幾類鹽水解的規律。然後,要運用演繹法,將規律應用於解決鹽類水解利用的實際問題,加深對鹽類水解及其規律的認識。
4.教材內容在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化學教材中的電解質理論主要包括兩項基本內容:一是研究電解質的電離,建立強電解質的概念和弱電解質及其電離平衡有關的概念;二是研究電解質的化學變化,主要討論離子互換反應(酸、鹼、鹽間的復分解和鹽類的水解)與電化學反應(原電池反應和電解)的一般條件與規律。
鹽類的水解一節教材安排在離子反應和強弱電解質之後,使鹽類水解過程和規律的探討能在電離和強弱電解質概念的指導下進行,還可以通過與已有離子反應知識的比較、辨析幫助理解。教師要善於運用這些已有知識,並從中發掘出鹽類水解新知識的生長點。此外,在本節教材學習結束前,應該通過適當方式對離子反應的知識集中整理、小結,並把這些知識納入到電解質理論知識網路中去。
5. 學情分析的班級現狀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從上學期的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總體還是不錯的——班風積極健康向上,學生思維較活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學生已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不排除少數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應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引導個別學生有明顯進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並做好組織引導工作,最大限度的營造一個團結、積極、先進的班集體。
二、目標: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鞏固良好班風,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級各方力量,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3.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習興趣,明確學習重要性,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4.與學生融洽相處,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
三、具體措施
(一)思想教育:
1.針對學生的實際行為強調文明禮貌,加強《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常規教育。
2.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及時了解班級情況,做好班幹部的培養工作。
3.多多了解關心學生,努力開導學生,盡力做好「心理專家」和「引導者」。 適時開展青春期心理專題班會。
(二)常規工作:
1.適當調整班幹部組織,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班幹部會議 。鼓勵班幹部積極主動並創造性地處理班內事務,培養工作能力。
2.每半個月換一次座位。
3.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4.出好黑板報 。
5.出操做到快、靜、齊。
6.星期一總結,星期二寫字,星期三唱歌,星期四讀報,一切按照學校的安排進行。
(三)學風建設:
1.加強與各任課老師的聯系,抓好各門學科的聯系工作。
2.繼續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發揮家長的主導作用,積極配合。
3.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綜合性活動比賽、辯論會等。
4.加強作業的自主管理,切實提高作業的質量,特別是雙休日的作業質量。
(四)與家長保持正常、經常化的溝通,力爭家長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學生。重視家長會的作用,重視做好家訪工作,繼續進行家校聯系單的方式密切與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情況,同時也向家長了解學生的校外活動,使家長與教師共同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
6. 大學生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五1班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一、本班基本情況
具體情況分析品德方面本班學生熱愛學校、班集體,團結上進、思想端正、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熱愛勞動。能按照《小學生守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但由於種種的原因,部分學生身上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紀律觀念淡薄等現象。
學習方面:
本班學生熱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發言積極,作業美觀大方。存在問題: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需要進行個別輔導和特別的關注。總的來說,班內學生的學習水平比較整齊,但容易浮躁,需在認真與扎實方面繼續培養。
身體素質方面:
本班大多數學生的體質相對較弱,估計是年齡普遍偏小的原因,熱衷於體育活動;有少數學生體質較弱,易得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學生平時體育鍛煉較少,需加強體育鍛煉。班級的學生幹部狀況大多數幹部都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對待工作積極熱情,願為集體服務,為同學服務,責任心比較強,但能力上還缺乏鍛煉培養,不夠主動,需培養。
班級特點本班學生愛學習、守紀律。男生活潑、好動,愛表現;女生文靜、可愛,不愛張揚。總的來說,班級特點比較穩,但穩中有活。
視力方面:
目前,我們班存在部分學生近視的問題,這個問題相對比較嚴重,高的有5、6網路,確實值得我們老師和家長們深思,加之現在手機上網,電腦使用比較頻繁的實際,有的家長在孩子用手機上網這一塊管理力度需要加大,作為班主任,我也會在班裡跟孩子們多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二、班級工作重點及目標班級教育工作
現在已經是五年級了,開學也3個月了,馬上上學期也即將結束了本班學生奮斗目標: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風,增強集體凝聚力。
2.爭當學校的「優秀班集體」。
3.發展個性特長,促進身心健康。
具體工作:
(1)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力爭優異成績,鍛煉能力,培養其集體榮譽感。
(2)注意育人環境的美化,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種生動活潑的評比欄、讀書角,每個園地力求美觀大方,突出特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開展豐富多採的主題班隊會,在集體活動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
三、學生安全教育
1.教育學生團結同學,不打架,不罵人,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的小學生。
2.課堂紀律的好壞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要抓好課堂常規管理,做到「明、細、嚴」,使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精力聽
7. 學情分析包括哪幾個方面
學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
3、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
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8. 如何做好學情分析
面對教育改革,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教師教學的對象就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班級也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那麼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到學生的學情,特別是教的班級較多的時候,要根據班級的特點對教學做相應的變動。學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9. 學情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一、答案:學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班級現狀分析
(1)班級情回況分析答;
(2)班級目標;
(3)班級具體措施。
2、原因分析
主要從家長、學生、紀律方面開始分析。
3、改進措施
主要從學風、學生思想、反思等方面提出措施。
4、對任課教師的建議
二、學情分析的含義:
學情分析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以及教學設想。
三、教學中學情分析要以下幾方面容易出現問題:
1、不重視學生的認知及能力起點
(1)、機械地教教材;
(2)、過高或過低地估計學生,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
(3)不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2、按教師的主觀意志教學,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學的共同特點;
3、只關注幾個「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