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魯迅資料在小學語文書六年級上出現的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專想家、革屬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故鄉》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
『貳』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文 壺口瀑布 第十自然段給人的感受是什麼
梁衡,當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 是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記者協會全委會常務理事、人教版中小學教材總顧問。曾榮獲全國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和中宣部「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新聞三部曲《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創作方面,過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 古典山水文章的傳統,行文草本有靈,水石有韻。近年來又致力於人物散文,特別是歷史名人的寫作,《覓渡,覓渡,渡何處?》《紅毛線、藍毛線》等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有散文集《夏感與秋思》《只求新去處》《紅色經典》《名山大川感思錄》《人傑鬼雄》《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梁衡卷》《人人皆可為國王》等.學術論文集:《為文之道》《壺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繼承與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晉祠》《夏》《覓渡、覓渡、渡何處?》《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選中等學校課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壺口瀑布》被選入上海初一第一學期課文。 《青山不老》被選人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夏感》被選入初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叄』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哪幾篇散文 是人教版
《山中訪友》《山雨》《索溪峪的野》
『肆』 小學階段(1~6)年級都學過關於老舍先生的哪些文章
1、《貓》冀教版四年級下冊 ,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
2、《我們家的貓》冀教版四年級下冊,作者觀察精細獨道、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在語言表達上具有獨道的魅力。他生動細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可愛。特別是寫貓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對比的方法,充分表現了貓的行為令人難以捉摸。在作者的心裡和筆下,家中的貓就像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喜愛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
3、《母雞》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4、《草原》冀教版五年級下冊、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5、《養花》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文章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長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6、《濟南的冬天》冀教版六年級下冊,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闡明了地點,時間。老舍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7、《北京的春節》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本文通過描寫北京春節的特點,寫出了北京地區過春節時的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使我們得到了一次傳統民俗文化的體驗。
8、《林海》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選讀課文。這篇課文講了大興安嶺的景物及其在國計民生中的作用,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由衷的喜愛之情。
9、《我的母親》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文章通過記敘母親一生的身世、經歷、性格及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母親的無限敬愛和無法報答母親恩情的愧疚之情。同時也塑造了一位有著典型東方女性性格特徵的平凡而偉岸的母親形象。
10、《祥子買車》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敘述了祥子從租車到攢錢買車的過程,反映了舊中國城市底層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了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4)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散文擴展閱讀:
老舍文學思想:
老舍的文學思想成分復雜,現代文學史中無產階級文學和資產階級文學的斗爭里,他的派別色彩不明顯,雖然他對左派的革命領導文學的藝術指導方式及其他藝術和思想上的主張頗有微詞。同時老舍也未曾加入蘇汶和梁實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認為文學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學思想的基調是強調文學的自由表達,同時認為文學對社會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遠期的。
但是由於受到時代的影響,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學的實用性靠近,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發展,藝術家的他又感到不適,於是又重新呼喚並實踐文學的自由表達和藝術性,在此期間其文學思想也出現了反復和震盪因此而言老舍沒有堅定單純的文學立場,他的文藝思想是搖擺不定的,但是他傾向於從感情角度看文學,認為「使人欣喜是藝術的目的」,「文學是認識生命的,解釋生命的」。同時老舍認為「文以氣為主」強調表達自我為主,不使文學變成傳道的教科書。
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進行自由表達的基礎上,老舍進一步加深了個人的文學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學是以美好的文字為心靈的表現。」
同時受到英國文學的啟發,追求簡潔樸素的語言風格「脫去花艷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體的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與英國文學相通的,同時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響後在創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學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達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這基礎上老舍也反對文以載道的文學觀,但並不否認文學的社會性和社會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興國運、強盛民族之路的。
老舍是以平民生活為描述對象,以傳統倫理道德的哲學觀為思想基礎,以人道主義的善惡觀為最基本的出發點,以是否有利於振興國運、強盛民族為尺度,而進行文學描述的,而後期老舍在抗戰時期則發表了大量的宣傳抗戰的文藝作品。
參考鏈接:老舍_網路
『伍』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5單元作文怎麼寫
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我知道充滿童趣的時光也將一去不復返。此時此刻,小學生活的一幕幕不禁躍上心頭:課間愉快而有趣的游戲場面;賽場上勇敢而激烈的拼搶;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和激烈的爭論,循循善誘的老師和熱情洋溢的同學;操場邊醉人的花香和傘一樣為我們遮風避陰的皂莢樹,都將成為我小學階段美好的記憶,並銘記在心,終身難忘。
小學歡樂無比的生活令我留戀,是因為我與同學們所做的各種活動太有趣、太有意義了。如:「協力運氣球」和「綁腿齊步走」的活動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團結協作」,什麼叫「互助互愛」。「穿長大鞋」活動讓我明白了什麼是「集體主義精神」.......。這些認識伴隨我走完了小學之路,並在我的健康成長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親愛的母校怎能不讓我留戀呢?
雖然愉快的小學生活讓我留戀,但老師對我循循善誘的教導和無私的關愛!同學們對我熱情的幫助和鼓勵,更是讓我銘記在心,終身難忘。老師!我曾記得,那是星期三的中午,您像平時一樣走進教室,輔導差生作業。這時你發現我有氣無力的趴在桌子上,你關切的問我是不是病了。沒等我回答,同學們就說:「他餓了 ,沒有生病。」於是,你一邊伸手拉我,一邊親切的說:「走,我那兒有吃的,餓壞了身體可不行!」此時,我真的很不好意思,可我太餓了,就跟著你去了。其實,不是我不願在家吃飯,而是我的父母因為有急事,早早出門,叫我到叔叔家吃飯後就去讀書,可我不還意思,餓一餐沒關系的,就餓著肚子來到了學校。老師呀!你可知道?那是我吃得最香的一餐飯,也是我終身難忘的一餐飯,因為我吃下的是你那對學生濃濃的關愛之情。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否還記得:有一次語文考試,我沒有考好,只考了六十多分,這時,老師來安慰我,好朋友來安慰我,同學也來安慰我……。同學們是否還記得:一次上體育課,我們練習短跑,我在跑的過程中被一顆小石子畔倒了,這時,同學都不約而同的過來扶我,我的好朋友還找來酒精幫我清洗傷口……。所有這些,都如電影畫面一樣,一幕幕縈繞以眼前。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為了我們的未來和理想,我們始終還是要分離的呀!在這分離的時刻,我能說什麼呢?唯有萬千思緒匯成的「感激!感激!再感激!」
『陸』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 四周黑洞洞的是什麼意思
《我的伯父抄魯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表面上是指四周一片漆黑,實際上是指當今社會非常黑暗,有能力的人沒有發言的權力;「碰壁」原指碰到牆壁,實際上是在比喻人民受到迫害。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現代作家周曄於194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後被選入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等小學教材中。此文從小處落筆,結合作者個人的感受,回憶了伯父魯迅生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說明了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6)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散文擴展閱讀: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此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全文脈絡清晰,敘事清楚,具體親切,給人印象深刻。
『柒』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別為:
1、《母雞》,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6課
2、《貓》,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
3、《草原》,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4、《北京的春節》,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5、《養花》,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
《母雞》是滿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貓》是老舍創作的一篇狀物散文,發表於《新觀察》1959年第16期。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摯情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愛貓至深是有緣由的。該篇文章已選入人教版小學課本四年級。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7)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散文擴展閱讀: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後,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個小花園。1950年,老舍搬進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從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養起了菊花,一共養了100多種,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爭奇斗艷,真可以舉辦個小菊展了。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養花》一文提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