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作文500字
廣東民風民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葯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
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庄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庄頭的種花女。 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
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呢!
⑵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
滿族的民風民俗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艷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綉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 . 右大襟 . 緊腰身 . 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 前襟和袖口都綉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 對襟、 琵琶襟等多種形式。
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 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
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 . 藍 . 棕等色的棉 . 絲 . 綢 . 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艷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仿照此文謝謝
⑶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第12冊下學期第2單元作文
寫為什麼人們的鞭炮是紅色的我建議你寫些春節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春節時一年中最高的高潮,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為什麼會有聲音,在大年三十的時候
你還可以下,你可以寫春節少不了守歲
⑷ 小學生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作文250字
當來五彩繽紛的春天源來臨時,校園里的迎春花是最早開放的,它們金燦燦一片。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有的已經全部綻開,露出了花心,有的只展開兩三片花瓣,在陽光的照耀下嫩黃色的花瓣更加美麗!只要腑下身子,一陣芬芳撲鼻而來的香味迎面吹來,就連蜜蜂`蝴蝶都有被它吸引來了!每當一陣陣微風吹來時,花兒輕輕搖曳,彷彿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像是在給我打招呼似的。黃色的花朵在碧綠的葉子襯托下,更加生機勃勃人見人愛!
穿過走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彎彎的小池塘,池塘的水緩緩流動,秋天落下的樹葉,這時已經是螞蟻的小船,小魚的帽子,小島上花都開了,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等顏顏色的花,真是一派春的氣息。
池塘兩面三邊的柳樹也長出了嫩芽,它們一定是允吸著春天的雨露,一個勁地往外鑽,才出來的。一陣微風吹來,柳姑娘搖曳著頭發,又像在跟小鳥捉迷藏似的還發出「呼呼的聲音。
春天的校園,文竹在抽新枝,花朵在開放,鳥兒在唱歌,我們在快樂的玩游戲。春天的校園真美呀!春天的校園一派生機勃勃。
⑸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怎麼寫 要範文
家鄉的年戲
過去,在家鄉每逢過年,村中常要唱十幾天的戲,知道元回宵過後才作答罷。那可是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時的我只有六七歲的光景。
那時年後,每天太陽一偏西,我們便拿上蒲團、馬扎等去看戲了。舞台是在帆布我們學校的操場上搭起的,很簡陋。四周掛幾片帆布,中間擺一張課桌,在舞台一邊放幾張連椅,供伴奏人們坐。在演出前這里是我們的表演天地。…………自己編吧
⑹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怎麼寫
第二單元作文 民俗節日類寫作 可以寫什麼? 1.可以寫節日習俗。 2.可以寫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 3.可以寫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 4.所寫的內容可以是調查訪問到的,還可以是在別的的放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 民俗文化涵蓋的內容廣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一二,如窺冰山一角,對豐富的民俗文化的真正內涵知之甚少。要寫好此類文章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廣泛收集材料 2、 敘述條理清楚 3、 展開豐富聯想 4、 寫出特點特色 以寫節日事件為例具體指導。 A、 重觀察。 要注意觀察節日的活動。觀察時要注意認真地觀察活動的場面和事件的細節。觀察時不僅僅是看,還要注意認真地聽和想。要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像。要注意觀察人們的動作變化的細節,心情變化的細節。要有條不紊地觀察節日的場面。觀察場面一是要抓住重點場面,二是要注意觀察的順序。要注意自己感受,或者說是自己的心裡活動的變化,思想感情的變化等。 B、 重提綱。 結構:開頭→節日事件→結尾 開頭:指的是在文章的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事件,即寫什麼節日,要在開頭交待清楚明白。 節日事件:又可稱為節日活動過程。這里是文章的重點段,要具體地來敘述。 結尾:收束要自然。 提示: ①要介紹的民俗是什麼? ②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打算從哪幾方面加以介紹? ③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將要進行具體介紹? ④根據其特點,你打算擬訂什麼題目 節日習俗 開頭 節日事件 結尾 (開頭:交代清楚什麼節日。節日事件:是活動過程,抓住有趣、有意義、給人教育。抓住細節讓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結尾:總結,抒發感情,贊美幸福生活。) 特色飲食 開頭 具體特點 結尾 (開頭:介紹美食名稱及對他的感情,如引用詩句會更有詩情畫意。具體特點:要重點來寫,具體些它的滋味、外形、人們的贊美等。結尾:抒發感情,贊美美食,贊美家鄉) 開頭 空間方位 結尾 (開頭:點名寫什麼特色建築物,要簡潔利索、開門見山。空間方位:文章的重點,按空間順序,抓住住事物的特點具體描寫。結尾:巧妙總結,抒發感情) 民間工藝品 開頭 工藝品特點 結尾 (開頭:介紹工藝品名稱,說在什麼情況下得到這件工藝品。中間:用各種說明方法,介紹外形特點、結構特點、功能特點。結尾:總結、贊美工藝品) 例文: 家鄉的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 在我的家鄉,春節的前夕,人們把早已准備好的對聯用白面或稱的漿糊均勻的刷上一遍,再把對聯整齊的貼在門上。遠遠望去真是一片喜慶的紅。 除夕當天,家家戶戶都燒著一柱柱香,屋子裡飄著陣陣香味。桌子上擺放著蘋果、饅頭、花生、瓜子。自然,鞭炮是春節時不可缺少的,人們都會點燃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炮聲不絕。炮聲過了,煙霧散了,地上散落的又是一片喜慶的紅。 新年的夜晚比往日要熱鬧得多。夜幕降臨,遠處的,近處的,一聲聲、一朵朵的煙花在天上綻開了五彩繽紛的花朵。孩子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點燃著一支支煙花,點亮了黑夜,映著他們泛著一層層薄薄紅暈的臉,洋溢著濃濃的喜後半夜,人們把餃子下鍋,還要燃放鞭炮,開飯時,一家人端著餃子,圍著桌子,談笑風生,真是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 年初一,人們開始帶著禮品到長輩親戚家拜年,一連幾天,直到元宵吃過湯圓,一切就都拉上帷幕了。 春節過後,一切恢復正常,大人們帶著余興開始工作,孩子們帶著余興、帶著希望踏入學堂。 春節的由來 在我的家鄉,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就是春節。過春節也叫過年,「年」這個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到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年除夕,「年」又來了,它到一個村莊,村民們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村民們在逃跑時看見一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 有個老婆婆對他說:「快走吧,『年』獸要來了。」這位老人說:「婆婆,若讓我在你家吃頓飯,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自己慌忙逃走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了。它來到了老婆婆的家門口,見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傳出「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走了。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坐著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中國忙向鄉親們敘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終於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這以後,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守更待歲,初一早上,走親串友道喜問好。悅和祥和
⑺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作文550字.我是第一次.
彝族民俗風情
彝族人世代在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高山河谷間生產勞作,繁衍生息.雲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據1996年統計全省共有彝族423.04萬人,占彝族總人口的61.7%以上.雲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廣泛,除瀾滄江以西地區以外,85%的縣都有彝族人口.
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唐王朝曾冊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彝族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在天文、歷法、氣象、醫葯等領域有獨特的創造.
神奇秀美而廣袤豐饒的土地江川養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遠的歷史和樸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范方案,確定819個規范彝字,並開始試行.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學、歷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綉、銀飾、雕刻、繪畫等.彝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是副業,手工業生產也相當發達.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採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綉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綉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姆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彝族崇拜虎,尚武,喜歡喝酒.火和虎集中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識.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⑻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對2單元作文
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寫作指導
描寫各地民俗: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獨特的節日習慣,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傣族潑水節,西藏的雪頓節等。在這些節日中,漢族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風民俗,插艾葉、賽龍舟、帖春聯與倒福、舞龍燈、賞月等習俗,又有許多顯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間風俗,如新疆維吾爾族有最富民族特色的頂碗舞、盤子舞、手鼓舞等,以及婚喪嫁娶時的抓飯習俗;廣州的涼茶、迎春花市習慣,等等。在這些民俗民風中,無不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民俗魅力。1.「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民俗民風可謂是形式多樣,五彩斑斕,極其廣泛、豐富,寫作時可以選取某一個方面進行提煉寫作。話題里提示,可以寫節日習俗,也可以寫在節日中的風俗習慣或飲食文化,選取自己認為最熟透的一個題材進行寫作。無論哪一種題材,都必須深入挖掘這種民俗習慣的藝術魅力與強大的生命力。2.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民俗民風中選擇一個極小的細節方面來寫,在一次春聯的張貼中,一次花燈的製作中,一次龍舟的競賽中,從這些細小的事件里反應出中國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與輝煌的藝術魅力。3.無論是淳厚朴實的節日習俗,還是與眾不同的民俗習慣;無論是共有的傳統節日,還是各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無論是各具特色的服飾文化,還是豐富多彩的飲食樣式;無論是對風俗根源的探索,還是對習俗形式的研究,最終都要為表現「民俗民風的藝術魅力」服務。4.體裁多樣化,形式豐富化。可以寫成記敘文,通過自己的獨特視角再現某一傳統節日的真實情景,表現百姓生活的多姿多彩:剪窗花,踩高蹺,變戲法,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等傳統文化習俗。可以寫成散文,可以採用一線串珠的方法,從各種習俗中拾取相關的內容將之串在一起,來豐富文章的內容,渲染節日的歡快、喜慶氣氛;還可以查找相關資料,寫某種民間習俗的來歷與傳承,揭示這些習俗與百姓生活的關系。也可以通過對這些習俗編寫小故事,以童話、民間故事、小說等形式表達出人們美好事物的追求與熱愛。總之一句話,寫法可以多種多樣,形式可以豐富多彩,從而表現中國民俗文化的強大魅力。
範文
春節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每當想到春節,我便想起去年春節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記得年前大人們都忙著買東西辦年貨,媽媽又是買菜又是買春聯又是包餃子。我們小孩卻不像大人那樣忙。大年三十那天,媽媽讓我和爸爸貼好了春聯,爸爸忽然想起了忘記買鞭炮了。我們爺倆就決定一起下樓買鞭炮,來到賣鞭炮的攤位上,鞭炮的花樣可真不少啊!有沖天炮、旋轉炮、刺花炮、摔炮、禮花炮、黑蜘蛛炮、還有大炸雷……
反正各種各樣的鞭炮說也說不完。爸爸給我買了比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又買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沖天炮又叫二踢腳,還有五顏六色的禮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扔了幾個摔炮,摔炮摔在地上「啪啪」得響了起來,我感到好玩極了。到了中午,我就聽到震耳的鞭炮聲。爸爸也拿出了我們買的鞭炮。點上火只聽到鞭炮辟天開地的響了起來,整個樓層都回盪著鞭炮聲。我躲在遠處捂上耳朵,直到鞭炮聲結束,我才敢走到近處看一看。接著,爸爸又拿出一個二踢腳,把它拿在手中,點上火只聽到「嗖」的一聲,二踢腳像小火箭一樣沖上天空,然後爆炸。我高興得拍著手,難道真正的火箭就是這個原理發射上天的嗎?到了晚上,整個城市燈火通明,天空中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我點燃了一個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發出耀眼的火花。
我把手舞動起來,刺花炮跟著我的手臂舞動,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接著,爸爸開始放最美麗的禮花炮。點上火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綵球從禮花炮的炮管中沖上天空,色彩斑斕美麗極了。快到最後的時候,只聽到「嘭」的一聲,從炮管後面冒出一股黑煙。我和媽媽嚇了一大跳,只見爸爸的手和臉被熏的烏黑。我和媽媽看到爸爸這個樣子,笑得前仰後合的。爸爸哭笑不得的說:「都是劣質炮惹得禍,以後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再賣劣質炮了!」這個除夕我過的真得很快樂,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了。
刀桿節
「刀桿節」是僳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育節日,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來到「刀桿節」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
幾聲火槍響過之後,首先七八名「香通」(上刀桿表演者)為眾人表演「跳火舞」。他們上身裸露,光著腳,模仿各種禽獸動作,在一堆一堆燒紅的木炭上,來回跳動,還不時抓炭火在身上揩抹,圓渾的火球在手中翻滾、搓揉,而他們卻毫不在意。經過火的洗禮,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消除各種災難。
會場中央,矗立著二根約20米長的粗大木桿,木桿上綁有36把鋒利的長刀,刀口向上,銀光閃閃,形成一架高得讓人生畏的刀梯。就在人們敬畏擔憂之時,上刀桿必不可少的祭祀開始了,幾個穿著紅衣裳,頭戴紅包頭,光著腳的勇士,健步來到刀桿下,跪在一幅古代武將畫像前,然後雙手舉杯過頭,口中念念有詞,接著將酒一飲而盡。然後,他們縱身躍起,輕盈敏捷地爬上刀桿,雙手握住刀口,雙腳踩著刀刃,魚貫而上。
最先爬上頂端的人,還要作高難度倒立動作,燃放鞭炮。幾千名觀眾仰首觀望,不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
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桿節」,已被有關部門正式定為僳僳族的傳統體育活動。
每年這天,練武者苦練本領,傳授先進功法。於是代代相傳,形成刀桿節。節日這大,兒十里內外的僳僳族群眾,穿著節日的盛裝,從四方八面匯集到羊腸河畔的刀桿場。在夜幕降臨大地時,刀桿場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許多火堆。忽然,廣場中央燃起的四個大火堆的熊熊烈火騰空而起,照射春滿場的人群。接著鋩鑼當當響,刀桿場上的人們互相拉起手來,圍著明亮的火堆,跳起輕快的三弦舞。當場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紅紅的火炭時,活動的主持者宣布「跳火海」開始。這時,五個赤著雙腳的驃勇漢子立即闖入場上的火海,在裡面不停地彈跳,急促的腳步踩起無數的火花四處飛濺,好似飛逝的流星。
接著,闖火者以閃電般的速度,個個手棒通紅的火炭,分別在臉上和身上擦洗,然後又讓火球在他們手中飛炔地翻滾、搓揉。圍觀的群眾時而歡快,時而緊張,時而贊嘆,時而驚訝…迸進發出陣陣喝彩聲。經過一陣緊張激烈的表演雌堆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已奄奄一息時,「跳火海」活動方告結束。第二天,刀桿場上豎起兩根二十餘米高的紅花樹桿,樹間交叉著三十六把刀刃朝上的長刀。晌午時刻,歡樂的人群再次擠滿廣場。隨著主持者一聲令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昨晚「跳火海」的五名霧大頭戴藍布帽,身裝大、紅袍,赤腳沖至刀桿樹下,各自斟滿一杯壯膽酒一飲而盡。隨即縱身跳上刀桿,雙手緊抓上層的刀面,赤腳斜踩於下層鋒利的刀刃上,運用平時練就的氣功本領撐著腳掌,手腳交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當勇士們登上高高的桿頂時,場上簇擁的觀眾,個個瞠目結舌,並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僳僳族農歷二月八日的刀桿節,相傳是紀念一位對僳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僳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為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並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徵儀式,表達願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刀桿節這天,幾名健壯男子先表演「蹈火」儀式。他們赤裸雙腳,跳到燒紅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種絕技。第二天,他們把磨快的36把長刀,刀口向上分別用藤條橫綁在兩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從快刀刃口攀上頂端,並在桿頂表演各種高難動作。如今,這項驚險的傳統祭奠儀式,已演變為僳僳族好漢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