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蘇教版第六冊語文《22、海底世界》公開課的教學設計
海底世界
一、引讀過渡,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今天我們再到海底世界去參觀一下。讀課題——《22、海底世界》
引讀: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那麼,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
讀讀課文第二小節,看看你有沒有本事從文字中聽到海底的聲音?
二、聆聽文字,訓練語言
(出示片段)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嚕……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出警報。
1、你找到了哪些聲音?畫出句子,圈出詞語
出示: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嚕……
2、交流讀句子。
預設:A、這個句子你讀得很正確流利,但是要不要讀得這么響亮呢?找找你的根據。
B、你讀得真好,告訴我們為什麼你要讀得聲音輕輕的?找根據。
(1)要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才能聽到,可見聲音很輕很小,得讀得輕一些。你來試試?
你還從哪兒看出來不能讀得很響亮?
(2)「竊竊私語」,出示詞語讀一讀。「竊竊私語」是什麼意思?(許多人私下裡小聲說話)這里當然是指誰像人一樣在小聲說話?(海底動物們)看來動物們發出的聲音是小小的,輕輕的,誰能給我們讀出竊竊私語的情景?(指名讀)。海底動物們在小聲說著什麼呢?發出了怎樣的聲音?請你讀讀接下來的文字,再來聽聽看。(你聽到什麼了?交流)
預設:我聽到了「嗡嗡」的聲音,好像在和同伴打招呼。
我聽到小鳥一樣「啾啾」的聲音,好像在說:「這東西真好吃!」
我聽到了「汪汪」的聲音,好像在警告別人這里有危險。
……
3、是呀,海底的聲音各種各樣,不同的動物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一種動物在不同的時候,比如吃東西、行進、睡覺時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剛才你從課文中圈出了哪些詞語?
交流顯示:嗡嗡 啾啾 汪汪 打呼嚕
你發現這些詞有什麼特點沒有?(前三個是疊詞,都是模擬聲音的,我們叫它「象聲詞」)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也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小貓 喵喵 小雞 嘰嘰 小青蛙 呱呱……)說得真多。
打呼嚕的聲音我們聽過嗎?你還知道哪些動作發出的聲音?(吹口哨、敲鼓……)
4、課文中給我們介紹了四種有趣的聲音,還有其他聲音嗎?從哪兒看出來的?(省略號)省略號告訴我們還有很多聲音沒寫出來呢,今天我們要在語文課上學一樣本領,就是不戴耳機,也能聽到文字的聲音。誰能仿照課文,用上「有的……有的……」說說你聽到的聲音?
出示填空:有的像( )一樣( ),有的像( )一樣( ),有的像( )一樣( ),有的像人在( )……
能說幾個就說幾個。
(評價:你也學會用表示聲音的詞了
你真厲害,能聽到兩種聲音了
你把它們竊竊私語的樣子展現給大家了)
三、感情朗讀,小結升華
你們的表達真精彩,想像真豐富,現在我們彷彿就置身於海底世界,你覺得海底世界怎麼樣啊?(讓學生自己說出海底世界的奇妙)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海底這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音吧。捧起書,一起來讀吧。
齊讀課文第二小節。
小結過渡:海底動物的聲音奇妙,它們的活動方式更為有趣,下次我們再一起去觀賞吧。
反思隨記:
本課以《海底世界》的第二小節為主要教學內容,上課伊始,我以引讀過渡,激趣導入,直奔本小節中的重點語句進行教學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自己關注文字,聆聽文字,抓住語言訓練點來進行聽說想像的訓練。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與文本接觸的時間。針對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形象感知強的特點,我設計的提問是讓學生來找找海底有哪些聲音,畫出句子,圈出詞語,讓學生在自讀圈畫的過程中關注語言文字,從整體上來感知,並留意到關鍵字詞,在動眼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滲透學習的方法。
文中「竊竊私語」是本段的核心詞,在理解詞語的時候,我是從學生的朗讀入手,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尋找根據「為什麼讀得輕輕的」,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緊扣語言文字抓准文眼。然後由此理解「竊竊私語」的意思,並深發開來,回到課文語境,體會文中指海底動物們像人在小聲說話,聲音輕輕的低低的。然後再次聯系其他語句,展開想像說話,豐富「竊竊私語」的內容,並且將此段的最後一句——他們在不同時候發不同的聲音這句的意思也整合在這個想像說話的訓練中了。
在進行重要句式「有的……有的……」訓練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關注詞類的特點,並聯系學生生活,拓展練說,為連起來說積累說話素材,降低難度,同時也補充了省略號的空白。並從不同方面評價學生的說話,給予肯定和鼓勵。最後以誦讀結尾,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提升情感。
② 誰有小學蘇教版語文一年級可以上公開課的教案和課件 謝謝
上學樂中國找找,來全國最自大的小學類專業教育網站
不過我這里也有一些,你看看:
教學目標
1、學會g、k、h3個聲母,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准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兩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音節guā為例,藉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湖邊畫荷花,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
教學重點難點:
g、k、h的發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學准備
1
③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公開課《大樹有多高》優秀教學設計和反思
為了激發興趣,首先用故事導入:一個炎熱的下午,長工們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爺家門外的一棵大樹下乘涼。這時,巴依大老爺出現了,非常蠻橫地要大家出100個錢買下樹蔭。聰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貪婪的用心,決定將計就計,教訓他一下。於是大夥湊夠了100個錢給了巴依,巴依心滿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圓圓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照在大樹上,大樹長長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爺的院子里和屋頂上。長工們在阿凡提的帶領下,涌進巴依的家裡,有的還爬上了房頂。巴依嚇壞了,急忙趕大夥出去。這時,阿凡提說:「樹蔭是我們花錢買下來的。樹蔭移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你要想讓我們出去,就得給錢。」巴依大老爺只好認輸求饒,不僅退還了100個錢,還答應再也不阻撓大夥在樹蔭下乘涼了。可是,故事並沒有結束。巴依大老爺不甘心就此認輸,一直在尋找著報復的機會。過了幾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門,巴依便帶著幾個打手來到了樹下,把乘涼的長工們攆到一邊,然後命令打手們把大樹砍倒。附近只有這么一棵大樹,枝葉茂密,正是長工們避暑的唯一去處。長工們紛紛懇求巴依大老爺不要砍樹,這下正中了他的詭計。只見巴依眼珠一轉,奸笑了兩聲說:「不砍樹也行。只要你們哪個人能說出這棵大樹有多高,條件是不準爬上樹去量。不然的話,你們還是湊足100個錢再來這兒乘涼吧!」長工們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很著急,大家多麼希望此時阿凡提能出現在這兒呀!
由於是實踐課,那到底該如何上好,是不是必須要帶領學生去室外親自測量?如果測量過程中出現較大誤差,給學生帶來錯覺怎麼辦?一直為這些問題而困擾!
後來明確了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學習了如何求比值之後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測量樹、旗桿、樓房的高度。這些物體都比較高,它們的高度很難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過「在同一地點,同時測得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相等」的規律,間接獲得。因此發現和應用這個規律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點。
「量量比比」—— 發現規律
通過在太陽光下,把幾根同樣長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學生懂得什麼叫影長、如何測量影長並體會和發現在同一時間、同樣長的竹竿的影長相等。在此基礎上再把幾根長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別測出每根竹竿的長度及影長,算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發現竹竿有長、有短,影長有長、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長和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議議做做」—— 應用規律這一部分,教材沒有把怎樣應用規律測量樹高、樓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交流,整理出思路:測出1根竹竿的長度和影長,求出竿長與影長的比值;再測出樹的影長,求它的高。並用此方法,實際測量校園里的一棵大樹的高和樓房、旗桿的高。當然,如果沒有同時測量竹竿的影長和大樹的影長,用上面的方法計算樹的高,是不會得到准確結果。因此必須突出「同一時間」測量影長。
所以可以這樣進行操作:
1、量同樣長度的竹竿的影長
各組拿出1米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觀察一下竹竿影長的走向,並做好量影長的准備。教師參與活動負責發令,要求各小組同時測出並報出1米竹竿的影長。
學生量好後,要求比一比各組測量的數據,你們發現了什麼?(一樣長)再讓各組同時量出2米竹竿的影長,並比一比,你們又發現了什麼?(還是一樣長)
最後,引導學生討論:通過兩次測量,大家能得出什麼結論?為什麼要強調是「同時」?
2、量不同長度的竹竿影長。
先讓各小組任意拿出一根竹竿(要求各小組拿出的竹竿的長度盡量不一樣長),同時直立在地面上,觀察一下竹竿影長的走向,並做好量影長的准備。教師發口令,各小組同時測出竹竿的影長,並做好記錄,然後各小組依次匯報。
提問:這時的影長還一樣嗎?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因為竹竿的長度各不相同,所以影長也就不一樣長了。
3、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鼓勵學生大膽猜測:你估計什麼會相同呢?(竹竿與影子的比值)
建議各小組用計算器算出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讓各組交流算出的比值,再讓學生說一說:你們有什麼發現?(比值相同)
這是不是一個規律呢?讓我們再進行一次實驗來驗證一下。各小組再任意拿出另一根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並同時測出竹竿的影長,然後用計算器算出自己小組此時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
引導交流:各組交流一下算出的結果,你們又發現了什麼?
小結規律:不同長度的物體,同一地點,同時測量,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
提問:同一時刻,在合肥測量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與在北京測量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會一樣嗎?為什麼?
關於竹竿高度與影長的規律,我們該怎麼表述才嚴密?請同學們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指出: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