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
正好最近做了整理: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1-8單元教材分析(附整體教材分析)
內容比回較多,部分如下:
第三答單元教材分析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的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處處留心,連續觀察」這個主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首》《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三篇課文組成。目的是使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進行連續觀察,讓學生進行細致、仔細地描寫,體會文章准確生動表達對事物的描寫。
2.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1)能引導學生根據細致觀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生活情趣。通過閱讀,感受古詩三首的自然美和語言美。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受植物的無窮魅力,增加熱愛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2)教學時應通過反復有感情朗讀,使學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學習並運用觀察方法描寫事物,表達自己的感受。
更多內容詳見:
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分析(附整體教材分析)
❷ 四年級語文學生情況分析怎麼寫
配合課題研究內容的深入,完善課題活動的主題,加強課題活動的掌控。我對學生的各個階段學習情況進行了細致分析:
一、 課題展開前學情分析
本三年級學生總數23人,男生17人,女生6人。綜合成績在全鎮名列全茅,主要表現為基礎知識掌握扎實,語段方面有所欠缺。為了指導學生的語言積累,我特地在字、詞、句、段方面進行了檢測分析,查缺補漏,具體分析如下:
1、 字的積累檢測
我著重從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進行測試。結果出乎意料的差。同音字合格率佔50%,形近字合格率佔60%,多音字稍好70%。主要原因我想是平時上課生字時沒能引導分析掌握,課後又沒及時鞏固,在批改作業中沒有及時糾錯導致現在的結果。
2、 詞的積累的檢測
我對形容詞、動詞、名詞、結構詞、歸類詞予以及成語等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評測結果顯示(1)詞語掌握牢固,有錯別字。
(2)詞的積累貧乏,還是停留在書面上。
(3)成語的積累也膚淺,只集中在雪過的成語故事上,課外收集不夠。
(4)對詞語的意思不能理解,張冠李戴,弄巧成拙。
分析評估存在的問題是在上課時,對詞語的意思,表達的情感等方面不夠具體,課後也為讓學生多查字典,多背、多記。
3、 句段方面的檢測
我對學生的好句、好段(課文中的為主)進行了測試,評測結果為:
(1) 基本句子掌握良好,如:像、一會兒……一會兒……、也……也……、如果……就……、因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2) 固定好句掌握不夠扎實,積累也較少。比如:歇後語,記住前半部分,忘記後半部分;記住後半部分,忘記前半部分。原因是喻意不夠清晰。名人名言有錯字,弄錯名人的姓名,積累的也少。諺語、俗語方面掌握還較好,但在分類別上還有模糊不能正確區別類別。
段方面是書本中要求掌握背誦的問題比大,但還是有個別忘記。課外積累較少,原因在於段的整體理解不透,歸類描寫收集不夠。
綜上所述,分析研究前活動開展前(1)學生只掌握部分文中的字詞句段,對於字詞的理解還不透徹。(2)句段的理解歸類不夠。(3)課外積累少之又少。
二、 研究活動開展對策及方法
對策:1、課前讓學生對生字詞進行多方位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等手段,對字詞充分展握。
2、課堂上對生字詞(難度稍大)重點講解、積累;句段重點分析、討論,已達到知其意知其理,更知其情的效果。
3、課余時間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積累,可以是電視、生活口語、報刊雜志、詞典……內容盡可能豐富,形勢盡可能多樣,只要是好的都可以
❸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材單元分析(全冊)
2020秋季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材1-8單元分析(附整體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教內材分析
一、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的主題容: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感受自然之美」這個主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四篇課文組成。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麼多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象,能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1)能引導學生根據語言描寫想像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壯觀,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走月亮》,無不充盈著快樂、幸福、溫馨、甜美之情。通過閱讀,感受《現代詩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愛。充滿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學時應通過反復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二、單元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
更多內容請見:
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分析(附整體教材分析)
❹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半期測試質量分析怎麼寫
一、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的考察范圍為第一、第二單元,分為選擇題(50分)和非選擇題(50分)兩部分,試題難易程度較之上學期兩次考試簡單,屬偏易,突出對學生基本知識落實情況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考察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答題技巧。試題難易程度與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
在選擇題方面:提問方式比較直接,多以「這表明、這說明、這體現、是…」方式出現,分析和理解難度都不太,容易上手,不用分析,直接選出答案(識記)的佔五分之一,沒有難題怪題偏題。
在非選擇題方面:材料也不難理解,提問方式也比較直接。26題12分,考察民主監督的方式及要求,第一問4分,考方式較為直接,容易上手,第二問屬於啟示類題目,需要學生在識記理解的基礎之上加以結合材料。27題14分,考察對人民負責的要求和政府行為的依據,第一問6分,比較直接,第二問屬於原因、依據類題目,需要學生結合一二單元有關知識進行綜合才能全面作答,是本試題最難的一題。28題12分,考察參與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則,較為直接,需要結合材料。29題12分,考察政府的職能,提問直接,但需要結合材料。
二、答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本次應考1724人,實考1681人,缺考43人,由於人數較多,又缺乏相關的統計設備,各題的得分率和失分率難易准確得出。選擇題情況分析:從選擇題的得分率來看,全年級選擇題平均得分應在30分要上,選擇題的難度並不大,但得分率並不高。從學生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①前6個題學生出錯的較多,說明學生對國家及我國的國家性質的相關知識的理解依然存在問題。②13、18、22、23題的失分率較高。說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的理解容易混淆。③學生對一二單元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熟悉,審題不夠仔細、不夠深入,做題時沒有形成選項與題目相結合的好習慣,看到對的隨手就選失誤較多。主觀題情況分析:26第(1)問的第一小問,大部分學生能夠作答,第二小問就容易把民主監督的方式與民主決策的方式相混淆,失分率較高;第(2)問,問的是啟示,大多數學生把意義當成啟示來作答,或者照抄材料,十分較高。27題第(1)問,問法直接,只要熟悉知識,就能作答,多數學生不能作答,做能作答的也沒有與材料相結合;第(2)問難度較高,需要進行一定的綜合,學生要麼不能作答,要麼照抄材料,要麼只能答到專家咨詢制度的意義。28、29題的原理在選擇題上有簡單的論述,部分學生能夠巧妙運用,但是缺少與材料的結合,部分學生照抄材料。從主觀題的答題情況來看:①學生對基本的主幹知識缺少記憶,知識的遷移能力不足,理解和運用能力有待加強,如26題第一問要求答民主監督的方式,學生對民主決策和監督相混淆,所以導致試題簡單,但得分不高的問題。②學生缺考達43人,不重視,不在乎,無所謂,部分學生考試態度不認真,一進考場就埋頭大睡,主觀題留空白。③審題不清楚,答非所問,搞不清楚題目所問,如26題第二問,題目所問的是啟示,而學生所答的是意義。29題要求運用政府的職能就如何實現材料要求的目的,而學生沒有運用職能,只答如何實現。④答題技巧有待提高,學生對主觀題的作答,缺乏邏輯性,顯得生硬和牽強,答案的生成顯得突然,有的只抄材料,有的只寫原理觀點,理論與材料聯系的能力有待提高。⑤教師對學情認識不到位,基礎知識的夯實不到位,過高的估計學生,方法指導不足。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
1、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對教學目標的研究,吃透教材,把握重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考試內容和能力要求落實到教學過程之中。
2、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主幹知識,注重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有過高的估計,要把夯實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3、加強對學生的理解,學情的把握,准確把握學生的能力狀況,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答題技巧和應試能力。教學中注重校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練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及時評講,不能就提講題,要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審題,理解題目的意思和意圖,有效組織答案並與材料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