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是《文言文兩則》,內容分別是:
(1)《學弈》的內容是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白話譯文: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2)《兩小兒辯日》的內容是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21為汝多知乎?」
白話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1)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人教版第六課擴展閱讀:
《兩小兒辯日》的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編著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兩小兒辯日》即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後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2.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十一課語文課文
11 *燈光
我愛到天安門廣場走走,尤其是晚上。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我心頭微微一震,是什麼時候聽到過這句話來著?噢,對了,那是很久以前了。於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憶。
1947年的初秋,當時我是戰地記者。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把國民黨軍五十七師緊緊地包圍在一個叫沙土集的村子裡。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天黑的時候,我摸進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的身邊。
郝副營長是一位著名的戰斗英雄,雖然只有22歲,已經打過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帶領突擊連去攻破守敵的圍牆,為全軍打通殲滅敵軍的道路。大約一切准備工作都完成了,這會兒,他正倚著交通溝的胸牆①坐著,一手拿著火柴盒,夾著自製的煙卷,一手輕輕地劃著火柴。他並沒有點煙,卻借著微弱的亮光看擺在雙膝上的一本破舊的書。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突然,他湊到我的耳朵邊輕輕地問:「記者,你見過電燈嗎?」
我不由得一楞,搖了搖頭,說:「沒見過。」我說的是真話。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真的沒見過電燈。
「聽說一按電鈕,那玩意兒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半個小時以後,我剛回到團指揮所,戰斗就打響了。三發綠色的信號彈升上天空,接著就是震天動地的炸葯包爆炸聲。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缺口,突擊連馬上沖了進去。沒想到後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猛烈的阻擊,在黑暗裡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連失去了聯系。
整個團指揮所的人都焦急地鑽出了地堡,望著黑魆魆的圍牆。突然,黑暗裡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對於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夠亮了。戰士們靠著這微弱的火光沖進了圍牆,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後來才知道,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戰斗結束後,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里。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是《文言文兩則》 內容分別是《學弈》、《兩小兒辯日》。
一、《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翻譯: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二、《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翻譯: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3)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人教版第六課擴展閱讀
《學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個故事,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其記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同時也贊揚了孔子實事求是、敢於承認自己學識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於探求客觀真理,並能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全文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人物語言極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則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4.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 第6課 人教版
1,據傳,人類早期的時候,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生活著一種叫「年」的很兇猛的怪獸。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總是生吞活剝著飛禽走獸等各種生物,包括鱗介蟲豸。這種叫「年」的怪獸,會一天換一種口味,從吃小飛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大吃活人,而且吃人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便返回山林中去。逐漸地人們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古人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稱作「年關」。
為了平安地度過「年關」,古人們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躲在屋裡吃「年夜飯」。因為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這樣,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後來,「年關」的詞義發生變化,專指陰歷年底。再後來有了商貿往來,每年年底必須結清欠賬,欠債的人因過年之難,猶如過關,所以稱「年關」。也就是說,「年關」一詞的詞義是指舊時欠租、負債的人必須在年底清償債務,過年像過關一樣,所以稱為「年關」。
2."送信兒"的"臘八粥"
"廿三糖瓜兒粘"
"廿四掃房日"
"廿五糊窗戶"
"卅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破五的餃子"
4.可以理解兩層:一是除夕人多,全家歡聚,鞭炮陣陣,氣氛肯定是熱鬧的;而是自己心裡變得愉悅,心情也熱鬧起來。。。
5.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課本第6課內容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裡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裡。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tíng)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幺,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為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裡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
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對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校回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的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1月20日
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風里夾著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裡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里,引用了這幾段。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從這幾段中也可見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幾個月以後,我寫了一篇散文,題目叫《尋夢》。開頭一段是:
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下面描繪在夢里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後一段是: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chàng)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到國外以後,在我的懷念中增添了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6.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的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是《文言文兩則》,內容分別是:
()《學弈》的內容是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白話譯文: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2)《兩小兒辯日》的內容是孔子路遇兩個孩子在爭辯太陽遠近的問題,而孔子不能作決斷之事。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21為汝多知乎?」
白話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6)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人教版第六課擴展閱讀:
《兩小兒辯日》的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編著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兩小兒辯日》即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後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7.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六課生字組詞
6.北京的春節
旬
上旬
下旬
旬日
旬刊
初旬
熬(二聲)煎熬
苦熬
熬夜
熬心
熬粥
熬葯
蒜
蒜頭內
蒜瓣
青蒜
蒜苗
蒜泥
雞毛容蒜皮
醋
陳醋
白醋
米醋
醋意
吃醋
添油加醋
餃
餃子
水餃
蒸餃
翡
翡翠
拌
攪拌
涼拌
拌嘴
拌蒜
榛
榛子
榛樹
栗
板栗
戰栗
栗色
不寒而慄
火中取栗
箏
風箏
古箏
斷線風箏
鞭
鞭策
鞭炮
教鞭
鞭長莫及
快馬加鞭
麥
燕麥
莜麥
麥芽
麥秸
麥糠
不辨菽麥
寺
寺廟
寺觀
寺院
佛寺
清真寺
逛
遊逛
閑逛
逛盪
逛燈
東游西逛
8.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讀書筆記
詞語解釋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後的幾天。俗稱「過年」。
臘月:農歷十二月。
臘八粥:臘八即臘月初八。在臘八這一天,用米、豆等穀物和棗、栗、蓮子等乾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製作,中空,能發出響聲的一種傳統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也稱「上旬」。
小年:農歷中的節日。在臘月二十三日,舊俗在這天祭灶。
除夕: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後的一天。
廟會:設在寺廟里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日子舉行。
嫻熟:熟練。
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夜晚。因為這一天叫上元節,故晚上叫元宵。課文中指元宵節(又稱燈節)的一種應時食品,其他地區稱「湯圓」。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正月初一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句子的理解
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乾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②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會到人們多麼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③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
此處元宵如同南方的「湯圓」。「除夕真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雖「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樣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表現出作者在結構文章、統籌內容上的匠心獨運。
④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後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綵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後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文章分段
1-6為第一段,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准備。
7為第二段,詳細描繪了除夕夜北京的熱鬧場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
8-10為第三段,寫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以前這段時間,人們過年的一些活動。
11、12為第四段,寫北京過春節的三次高潮:元宵節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13為第五段,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人們又投入新的工作、新的生活當中。
中心
本文通過描寫北京春節的特點,寫出了北京地區過春節時的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使我們又一次得到了傳統民俗文化的體驗。
希望可以幫到你!
9.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六課生字組詞
6.北京的春節
旬:上旬
中旬
下旬
年過六旬
熬:煎熬
熬粥
苦熬
熬夜
蒜:大蒜
醋回:米答醋
陳醋
吃醋
臘八醋
餃:餃子
水餃
翡:翡翠
拌:雜拌兒
拌菜
榛:榛子
莽莽榛榛
栗:栗子
箏:風箏
鞭:鞭打
鞭子
鞭炮
麥:小麥
麥子
麥穗
寺:寺廟
寺院
逛:逛街
逛廟會
10.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六課生字組詞
6.北京的春節
旬
上旬
下旬
旬日
旬刊
初旬
熬(二聲)煎熬
苦熬
熬夜
熬心
熬粥
熬葯
蒜
蒜頭專
蒜瓣
青蒜
蒜苗
蒜泥屬
雞毛蒜皮
醋
陳醋
白醋
米醋
醋意
吃醋
添油加醋
餃
餃子
水餃
蒸餃
翡
翡翠
拌
攪拌
涼拌
拌嘴
拌蒜
榛
榛子
榛樹
栗
板栗
戰栗
栗色
不寒而慄
火中取栗
箏
風箏
古箏
斷線風箏
鞭
鞭策
鞭炮
教鞭
鞭長莫及
快馬加鞭
麥
燕麥
莜麥
麥芽
麥秸
麥糠
不辨菽麥
寺
寺廟
寺觀
寺院
佛寺
清真寺
逛
遊逛
閑逛
逛盪
逛燈
東游西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