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手指》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詳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說明了五根手指雖然各有所長,各回有所答短,但是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強弱、美醜之分了。從而闡明「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人生哲理。
好像就是這樣,建議你去買本全解。。這個上面都有
⑵ 六年級語文下冊《手指》近、返義詞、多音字,中心思想
多音字:
1、噴
(pēn)噴灑
(pèn)噴香
2、薄
(báo)薄片
(bó)薄弱
(bò)薄荷
近義詞:
姿態——姿勢
窈窕——苗條
機敏——機靈、機智
消受——享受
堂皇——氣派
扶襯——幫助
薄弱——單薄
秀麗——秀美
渺小——微小
附庸——附屬
差異——差別
復雜——繁雜
反義詞:
渺小——偉大
薄弱——堅強、雄厚、結實
養尊處優——含辛茹苦
機敏——遲鈍
團結一致——四分五裂
強硬——軟弱
中心思想:
《手指》詳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說明五根手指雖各有 所長,個有所短,但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 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從而闡明 「 團結就是力量 」 這一人生哲理。
(2)六年級語文手指學情分析擴展閱讀
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1924年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1925年創辦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十餘種,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多種,另有學術論著和翻譯作品多部,對我國的藝術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豐子愷最負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語言狀物繪形,表現視覺色彩。他寫散文,總是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題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質朴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在樸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而引起共鳴。
主要作品:《緣緣堂隨筆》《藝術趣味》《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率真集》等
⑶ 六年級下冊語文《手指》的語言特色是什麼
大拇指:缺點:矮而肥,構造簡單,優點:最能吃苦
食指:缺點:不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曲線.優點:做事機敏
中指;優點:相貌堂皇.養尊處優,缺點:做事不出力
無名指和小指;優點:體態秀麗可愛,缺點:能力薄弱
⑷ 六年級語文、《手指》這一課的。
第一句採用的修辭手法是擬人,第二句採用的修辭手法是設問
春尚淺,幾回處山頂上的梅花答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擬人)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魯迅《生命的路》)
(設問)
⑸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手指屬於什麼體裁的文章 快快今天要用!!!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這篇課文詳細地描述了五根手指地不同姿態和性格,說明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成為一個拳頭,那就不再有強弱、美醜之分。從而闡明 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望採納!謝謝!^_^
⑹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手指的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詳細的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和性格,說明了五根手指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2、課文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描寫了五根手指的姿態和性格,各有長短,闡明了團結就是力量的觀點。
3、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於研脂粉、蘸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豐子愷(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豐子愷者,本名豐潤,字子愷,浙江崇德石門灣人也。光緒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他的母親將他生下來後,由於父母親十分喜愛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鄉念小學時,有一次,鄉下要搞什麼選舉。小學老師說,鄉下人文化低,筆畫多的字不好寫,為日後考慮,名字應盡量用筆畫少的字,因此,「潤」字改為「仁」字,老師說,浙江讀音「仁」與「潤」差不多,「仁」在意義上與「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豐仁」了。他就以這個名字進入杭州浙江第一師范學校。師從李叔同學音樂、繪畫,從夏丏尊學國文。畢業,與劉質平、吳夢非、劉海粟、姜丹書創中華美育會,辦《美育》雜志。又與質平等創辦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教西洋美術。
在第一師范時,他因善於寫文章,國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國文老師單不庵的器重。單不庵覺得在「豐仁」這個單名之外應該有一個雙名,而「慈玉」是小名,應另取一個名字。因此單不庵就給他取了「子顗」。後改為「子愷」(「愷」與「顗」同,均為安樂意)。從此,他就取名叫「豐子愷」了。後來寫文、作畫均用此名。
⑺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手指的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詳細的描抄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和性格,說明了五根手指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2、課文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描寫了五根手指的姿態和性格,各有長短,闡明了團結就是力量的觀點。
3、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於研脂粉、蘸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7)六年級語文手指學情分析擴展閱讀
概括主要內容屬於概括類型的題目,是語文很重要的知識點,在小初高中都會有不同層面的涉及,一定要掌握概括的方法才可以。什麼人物做了哪件重要的事情。
中心思想:手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
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⑻ 六年級下冊《手指》 課文解說,告訴我們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人如手上的十指,雖然分工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都是群體中的一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回揮著作用。只答有彼此支撐,精誠團結,才能凝聚成大力量~~~~~~~~~~~~~~~~~~~這是我們班老師講的,不是轉載的,希望對你有用。還有多如果有用給我點兒懸賞份吧!!
⑼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
大拇指:雖不美,但能吃苦
食指:不窈窕,但工作復雜,且機敏
中指:養尊處優但做事出面不出力
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