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課程標准》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該是多少萬字以上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知識與技能 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
目標: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過程與方法貫穿於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全過程,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製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表達與交流七個環節。不同的環節採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Ⅱ 小學語文四年級第22課語言的魅力分幾段及段意
課文的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1):乞丐立牌「我什麼也看不見!」來乞討版。
第二段(2—5):權敘述詩人幫老人在木牌上寫字的事情。
第三段(6):議論分析了讓•彼浩勒寫下的富有詩意的語言為什麼能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Ⅲ 四年級下冊小學語文學小冊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分段 怎麼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使30萬人受到傷害。內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容:講一位父親來到學校教學樓廢墟前清理挖掘,要救兒子。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講父親挖掘時,許多人絕望地走開還勸他罷手,但父親只有一個救兒子的念頭。
第四段(第12~20自然段):講父親挖到第38小時後聽到兒子聲音,得知有14個孩子活著,與過路人一起搭救。
第五段(第21~24自然段):講50分鍾後14個孩子獲救,這對了不起的父子擁抱在一起。
Ⅳ 小學四年級語文怎樣教學生概括課文段落
什麼地點 什麼時間 誰 在干什麼,有時候段落的意思開頭就有的,請問是你老師嗎
Ⅳ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文走月亮第6自然段小練筆
答:圓圓的月亮正得意的放出柔和的月光。她那圓圓的臉龐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版笑容,月光使整個夜權改變了顏色。沒有月光地夜,除了黑暗便什麼也沒有了,雖然星辰閃爍卻無法將大地照亮,讓人感到厭倦和恐懼。在月光下,一切都變得豐富多彩,不像那樣只有單調地黑色。銀、黑、藍,這便是月夜的色彩,從深到淺,從黑到亮,雖豐富多彩但並不花哨,恰到好處,令人難以忘卻,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兒是如此可愛,又如此迷人。讓我陶醉不已。
Ⅵ 小學四年級語文珍珠鳥的分段及段意
第一大段(1——5自然段):我為珍珠鳥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第二大段(6——13自然段):雛鳥在我的呵護下成長,我取得了它的信賴。
第三大段(14——15自然段):我發自內心的感受。
全文: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兒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大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一團越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
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喲,雛兒!正是這小傢伙!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兒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地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6)四年級語文學段要求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馮驥才原本是畫家,對中國畫頗有造詣,「文革」期間因歷受磨難,有感而發,轉而進行文學創作。
此文寫於1984年1月,最初發表在1984年2月14日的《人民日報》上。此後,《青年文摘》及諸多的散文選本、散文鑒賞集或散文欣賞辭典中,都收進了它。
它擁有廣泛的讀者,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當時正值「改革開放」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期,這篇以「信賴」為主題的短小散文能受到如此多的青睞,足以說明其內容和形式的獨具一格。
二、相關賞析
此文是一首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文中通過人鳥相親的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
正如文章中所寫,由於有愛,作者格外認真地觀察著小鳥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由於細心的觀察,進一步加深了作者對這天真的生靈的喜愛。
文章中這種滿溢著愛意的描寫非常多,作者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給人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作者將人的性靈賦予無知的小鳥。
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給人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結尾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閃耀著動人的思想光彩。
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有了信賴,無疑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
Ⅶ 小學四年級上語文可以讓學生嘗試分段嗎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可以嘗試讓學生分段的,因為分段就能更好的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
Ⅷ 小學階段要求掌握多少漢字
小學階段要求掌握3000字的漢字。
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相關規定版,在學生不同的學段,認識權或者書寫漢字的字數各不相同,具體如下:
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第二學段(3~4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第三學段(5~6年級),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8)四年級語文學段要求擴展閱讀:
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相關規定,小學階段要求掌握3000字的漢字。
小學生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所以需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
Ⅸ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三課每段段意
哪個版本的?人教版?還是?
人教版的:
交代了游覽時間是春天,游覽地點是浙江金華的雙內龍容洞。
介紹了沿途所見的山,花,樹,各有特色。
寫沿途溪流的樣子和聲音時時在變化。
介紹洞口和外洞的大小。
寫從外洞進去內洞的情形。
詳細介紹了游內洞的所見所聞。
寫內洞比外洞大的多。
作者乘船出了雙龍洞。
打字很辛苦,希望能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