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四年級二十課古詩兩首生字組詞。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二十一課古詩兩首
《池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朴、純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像,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 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 人煉字之妙。
教學准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導入新課。
1、師:現在已是初夏時節,星期天我路過南湖邊的一個小池塘時, 看到有幾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我想到了詩人楊萬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說到池塘、荷花,你們 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於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上發生的事,它 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相機顧名思義理解詩題: 荷花池塘里。
4、學生齊讀題目。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 學生說自己知道的關於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 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 生逢戰亂,對社會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
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
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B. 四年級s版語文書上冊第五課古詩兩首的讀音
S版五年抄級下冊第九襲課:9、老人與海鷗鷗(海鷗)(沙鷗)褪(褪色)(褪毛)餅(餅干)(燒餅)挫(挫折)(挫敗)昵(親昵)(昵稱)俯(俯身)(俯瞰)駐(駐足)(駐扎)歇(歇腳)(歇息)瞻(瞻仰)(瞻顧)渦(漩渦)(渦流)
C. 四年級上冊英才教程語文有什麼內容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科書上冊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的。
其內容有:
第1課《觀潮》
第2課《雅魯藏布大峽谷》
第3課《鳥的天堂》
第4課《火燒雲》
第5課《古詩兩首》
第6課《爬山虎的腳》
第7課《蟋蟀的住宅》
第8課《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第9課《巨人的花園》
第10課《幸福是什麼》
第11課《去年的樹》
第12課《小木偶的故事》
第13課《白鵝》
第14課《白公鵝》
第15課《貓》
第16課《母雞》
第17課《長城》
第18課《頤和園》
第19課《秦兵馬俑》
第20課《古詩兩首》
第21課《搭石》
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23課《卡羅納》
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
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第27課《烏塔》
第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
30課《電腦住宅》
第31課《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32課《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3)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擴展閱讀:
語文是語言以及文學、文化的簡稱,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現在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目前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漢語文。
D.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二十課的古詩兩首的反義詞近義詞多音字是什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回遠影碧空盡,唯答見長江天際流。 多音字: 空 長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唐代】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多音字:朝 舍 更
E.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有哪些課文是需要背的
1.《觀潮》第三、四自抄然段;
3.《鳥的天堂》喜歡的部分,例如7、8、13自然段;
5.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腳》全文;
13.《白鵝》喜歡的部分如第5自然段;
15.《貓》喜歡的部分如,1.2.4自然段;
18.《頤和園》喜歡的部分,如2.4.5自然段;
20.《古詩兩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喜歡的部分,如7.9自然段;
31《飛向藍天的恐龍》把感興趣的部分背下來;
F. 四年級上冊英才教程語文
四年級上冊教程語文內容有:
第1課《觀潮》
第2課《雅魯藏布大峽谷》
第3課《鳥的天堂》
第4課《火燒雲》
第5課《古詩兩首》
第6課《爬山虎的腳》
第7課《蟋蟀的住宅》
第8課《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第9課《巨人的花園》
第10課《幸福是什麼》
第11課《去年的樹》
第12課《小木偶的故事》
第13課《白鵝》
第14課《白公鵝》
第15課《貓》
第16課《母雞》
第17課《長城》
第18課《頤和園》
第19課《秦兵馬俑》
第20課《古詩兩首》
第21課《搭石》
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23課《卡羅納》
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
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第27課《烏塔》
第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
30課《電腦住宅》
第31課《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32課《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G. 語文二年級上冊:4.古詩兩首
應該是這個吧^_^
山行 唐 杜牧 七言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 譯文 】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後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並稱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代四大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劉景文(名季孫)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H. 古詩兩首四年級上冊望洞庭是什麼意思
望洞庭1(網路)
湖光秋月兩相和2,潭面無風鏡未磨3。
遙望洞庭山水翠4,白銀盤里一青螺5。[1]
詞句注釋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銀:一作「白雲」。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1] [2] [3]
作品譯文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2] [3] [4]
整體賞析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詩從一個「望」字著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鏡」,是近望所見;「洞庭山水」、「猶如青螺」,是遙望所得。雖都是寫望中景象,差異卻顯而易見。近景美妙、別致;遠景迷瀠、奇麗。潭面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銀盤與青螺相映,明月與湖光互襯,更覺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君山猶如鑲嵌在明鏡洞庭湖上一顆精美絕倫的翡翠,令人美不勝收。其用詞也極精到。
首句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表現出天水一色,玉字無塵的融和畫面。「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第二句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蒙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詩人的視線從廣闊的湖光月色的整體畫面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還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寄託了詩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裡,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詩人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盪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5]
名家點評
《鑒誡錄》:劉禹錫尚書有《望洞庭》之句,雍使君陶有《詠君山》之詩,其如作者之才,往往暗合。劉《望洞庭》詩曰:「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雍《詠君山》詩曰:「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韻語陽秋》:詩家有換骨法,謂用古人意而點化之,使加工也。……劉禹錫雲:「遙望洞庭山水翠,折銀盤里一青螺。」山谷點化之,則雲:「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四溟詩話》:意巧則淺,若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是也。[6]
I.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古詩兩首里未磨是什麼意思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未是沒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