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的第八課《小松樹和大松樹》的教案,不要有多媒體運用,因為教學環境不允許。謝謝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課《小松樹和大松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課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教給學生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讀好人物的對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
三、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難點:理解小松樹說的話,風伯伯說的話。
教學突破: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並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
敢說。
四、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朗讀課文
教師准備:大松樹、小松樹和風的頭飾及帖圖,
五、教學過程及設計思路:
一復習導入,揭示目標(約5分鍾)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
⒈出示圖片:
提問:它們是誰?長在山的什麼地方,誰來幫它們找找家?
⒉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山上(。。。)
山下有(。。。)。
⒊揭示本課目標。⒈學生紛紛舉手。師指名一學生到講台上。該生把小松樹圖片貼在山頂上,把大松樹圖片貼在山腳下。
⒉填填說說。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⒊明確要求。利用貼圖片的形式再現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直觀形象,容易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通過填填說說的形式,檢查學生背誦情況。
二精讀第二自然段(約10分鍾)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
⒈師:這一天,小松樹對大松樹說了些什麼呢?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⒉板書:「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你呢?」
提問:你們覺得小松樹怎麼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⒊自由讀,體會一下小松樹說話時是什麼樣的態度?你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⒋讓學生說詞造句:
很很,「很遠很遠」這個詞寫出了什麼?
⒌「你呢?」是什麼意思?讓學生把小松樹心中想說的話補充完整。
⒍提問:大松樹真的長得比小松樹矮嗎?聽了它的話,大松樹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⒎指導感情朗讀,表演。⒈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⒉自由朗讀。例如:太驕傲了!它覺得自己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大松樹卻看不到。太霸氣了!太沒禮貌了!跟大松樹說話時喊「喂」。
⒊「喂,朋友」,從這兒可以看出小松樹驕傲,看不起大松樹。
⒋例如:很高很高,很大很大句子:這座山很高很高。
「很遠很遠」進一步說明了遠。
⒌學生想像,例如:你有我長得高,有我看得遠嗎?
⒍大松樹長得不矮,他想:
小松樹是小孩子不跟他說。
我不跟他一般見識。
所以大松樹沒有吭聲。
⒎練習朗讀,同桌互演。讓學生先自學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反復讀,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
鼓勵學生把想到的說出來。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約8分鍾)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
⒈小松樹的驕傲,沒有禮貌,大松樹都沒有去理會,他沒有回答。可是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到了,風伯伯又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
⒉讀句子:「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聯繫上下文讀,訓練學生用「比」、「托」說話,體會「托」的意思
⒊指導朗讀。
⑴體會風伯伯說話時會有什麼的動作、表情,加進動作、表情練讀。出示圖片,指名說。
⑵指名讀。
⑶同桌互演(要求不看書)⒈課件出示風伯伯的話:
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自由練讀。
⒉朗讀句子,練習說話,體會到小松樹比大松樹矮得多,他能看得遠,是大山爺爺的功勞。[
⒊自由練讀。
⑴體會風伯伯說話時的態度:
①摸著――-動作
②風伯伯稱呼小松樹孩子。
③風伯伯笑眯眯的,和藹可親。
⑵學生點評。
⑶互相練習。多媒體演示,想像人物的心理。創設語言環境,訓練學生想像說話的能力,進一步理解課文。朗讀時加進動作,表情,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約8分鍾)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
⒈提問: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怎樣呢?
⒉想像說話:小松樹為什麼低下了頭?
⒊課件出示圖片,理解「慚愧」:小朋友,當我們犯了錯,你會覺得怎麼樣?
⒋小松樹做錯了事,現在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它這時的心情就是「慚愧」心情。⒈回答:小松樹低下頭。
⒉小松樹知道自己錯了,低下了頭。
⒊看課文,練習說話,逐步理解「慚愧」。
⒋做低頭動作,體驗小松樹「慚愧」的心情。
理解文中的關鍵詞,再讓學生聯系語言環境想像小松樹當時的心情,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進行表演(約5分鍾)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
⒈提問:這時小松樹會對風伯伯說些什麼?對大松樹說些什麼?
⒉提問:風伯伯和大松樹又會對小松樹說些什麼呢?
⒊指導角色表演。要求展開想像,加進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說的話和風伯伯、大松樹對小松樹說的話。
⒋提問:你最喜歡故事中誰?為什麼?⒈回答:大松樹哥哥,我錯了,你長得比我高,看得比我遠。
大山爺爺,我錯了,我不應該瞧不起大松樹。
⒉回答:風伯伯說:「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大松樹說:「以後我們倆還是好朋友。」
⒊組內演練,再選表現好的幾組上台表演。
⒋學生討論後,全班交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在對話中感受、體驗。
讓學生戴上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頭飾,在表演中去體驗、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個性。
六本課總結(約1分鍾):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課文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
七隨堂練習設計(約3分鍾):
1、根據課文填空:
⑴喂,朋友,你看我哇!我能看到的地方,?
⑵小松樹能看得遠,不是,而是。大松樹看不遠,不是,而是。
2、仿照例句,用帶點的詞語說一句話。
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
比:。
八板書設計:
8、小松樹和大松樹
站得高
看得遠
沒有回答↑托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瞧不起別人
六、教學反思: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一篇兒童喜愛的寓言故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貼圖片的形式,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在情境的創設中,學生積極地充當其中的角色,充分發揮想像力,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在對話中感受、體驗。表演是對課文進行再創造,讓學生表演課文中的角色,是一種更為深入的體驗。教學中讓學生戴上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頭飾,在表演中去體驗、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個性。學生將小松樹的傲氣、大松樹的大度、風伯伯的慈祥和寬容都表現得惟妙惟肖,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在說的訓練中,我安排了以下兩方面訓練:一、句式說話。利用「很很,比,托」幾個詞培養學生說詞說句的能力。二、想像性說話。本課我設計了以下說話:1、「你呢?」是什麼意思?2、小松樹為什麼低下了頭?3、他會對大松樹、風伯伯各說什麼?4、風伯伯和大松樹又會對小松樹說些什麼呢?4、你最喜歡故事中誰?通過這些有坡度的說話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想像擴散性思維,而且學生輕松地認識到做人要謙虛,不能盲目自滿。
B. 一年級下冊我們怎麼做才能讓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充分的利用風的特點,可以發電啊,等等
C. 一年級下冊語文《風在哪兒》的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內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容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D.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風古詩的斜為啥讀xie
從漢字出現到今天已經幾千年了,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很多字的讀音內發生了變化。「斜」最初容讀音為xia,但是我們今天已經統讀為xie了。所以在《風》這首詩中也要讀xie。但是有時候為了專業研究或將古詩讀得更有韻味,體現原汁原味的音韻美,有的人便依舊讀古音,將斜讀為xia。比如:入竹萬竿斜(xia),遠上寒山石徑斜(xia)。
E.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績優學案》第13 頁,的第四題:2,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
春風姐姐輕輕 吹了一口氣,小池 塘就醒來了。
春風姐姐輕輕 吹了一口氣,小池 塘就 醒來專了 。
水波
池塘屬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 像一隻明亮的大眼睛。池塘邊的 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 像一隻明亮的大眼睛。池塘邊的 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 小池塘就醒來了。池塘里的水波 一閃一閃的,像一隻明亮的大眼 睛。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 長長的睫毛。
白雲
月牙
太陽
星星
白雲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白雲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
F. 小學一年級下冊古詩《風》
風 李嶠 朝代: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注專釋】:
三秋:晚秋,指農歷九月屬。
二月:早春,農歷二月。
【簡析】:
這首詩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G. 小學一年級古詩《風》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回竿斜。
注釋譯文
①解落答:解散,散落。《淮南子·時則訓》:「季夏行春令,則谷實解落。」
②二月:春季的第一個月。
詩歌賞析
這首詩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H. 冀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葉聖陶的《風》
讀「shui」「shéi」,
I. 一年級下冊看圖寫話風來了
風來了,風來了。
風把柳枝吹寫了,
風藏在斜斜的柳枝里。
風來了,風來了。
風把小草吹彎了,
風藏在彎彎的小草里。
風來了,風來了。
風把風車吹的轉動來了,
風藏在飄轉動的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