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

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

發布時間:2021-01-06 17:30:18

Ⅰ 搜索三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二課古詩兩首的段意

1、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內.
2、春日容(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乞巧(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4、嫦娥(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Ⅱ 三年級下冊語文書要背的課文都有哪些

1.
《燕子》背誦全文來
2.
《古詩兩首》要求源背默
3.
《荷花》背誦2、4自然段
4.
《翠鳥》背誦1、3自然段
5.
《畫楊桃》背誦18自然段「因此後面的部分」
6.
《和時間賽跑》背誦第5自然段
7.
《太陽》背誦第8自然段
8.
《太陽是大家的》背誦全文
9.
《古詩兩首》要求背默

三年級語文下冊29課古詩兩首帶翻譯帶中心思想

供參考:

醉湖光
文/李者也
人言水色何其魅,我謂滿湖美酒匯。
一湖煙版波天之賜,數重青山仙權之饋。
風光未染純且醇,天之初然無勾兌。
為賞此景湖邊住,吾擬久居以長醉。
【注】南麗湖,位於海南省定安縣。瓊北最大的淡水湖,國家濕地公園,湖區26平方公里,16個島嶼,70餘個半島。

Ⅳ 三年級下冊語文書要背的課文都有哪些(人教版)

1.燕子
2.古詩兩首
3.荷花
5.翠鳥
11.畫楊桃(老師說的那段話要背下來)
13.和時間賽跑
21.太陽(最後一段)
25.太陽是大家的
29.古詩兩首
每個單元的讀讀背背也是

Ⅳ 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內容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版,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朗月權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絕句(二)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Ⅵ 語文三年級的第24課古詩兩首第二首是遊子吟唐孟姣寫的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Ⅶ 三年級下冊小學語文老師教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解讀及實施建議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說:「研讀教材是語文老師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師走進了文本,方能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年級下冊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第二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此外,還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第一單元大自然的美好一、研讀教材本組課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燕子呢喃,柳樹發芽,荷花綻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教材選編了《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課文,一個語文園地。前三篇為精讀課文,後一篇為略讀課文。四篇課文多角度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繪了春天燕子從南方飛來;有的描繪了二月的柳絲和萬紫千紅的春日;有的描寫了夏日池塘荷花綻放;還有的描寫了家鄉珍珠般的泉水。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的美景」這一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霧在哪裡》《古詩兩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滄海日出》,從不同角度再度體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從這些綠柳飛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來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從而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二、研讀學生對於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一組課文學起來比較容易,因為燕子、柳絲、荷花和泉水這些景物都是學生身邊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觸過類似的文章,一定會興趣盎然。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要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對於這一點教師不能停留在蒼白的寫作技法的指點上,而應該結合課文,寓方法於文字中,使學生易於接受。三、教學設想:1.走進生活。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一步觀察身邊的景物,加深切身體驗,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2.創設情境,美文美讀,在反復誦讀中積累優美句段。3.閱讀名家的相關文章,擴大對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四、教學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3個字,積累優美句段。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身邊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觀察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在習作的過程中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五、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及新詞,讀懂課文內容。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3.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古詩兩首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6.荷花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六、教學建議學習本組課文,要反復誦讀,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還可以從課文中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積累文中優美的句段。通過說、寫及課外了解、搜集的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雨兒在歌唱》《霧之美》《古詩兩首》《一碗水》《我和企鵝》《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外自行閱讀。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燕子》一課,體驗燕子的可愛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是怎樣有順序、抓住特點、想像來觀察燕子的,是怎樣用准確的語句寫出燕子的特點,寫出自己對燕子喜愛之情的。教學《古詩二首》,學習詩人對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愛之情;學習詩人是怎樣抓住富有春天特點的景物來觀察和表達柳樹、春日的特點的,是如何想像的。教學《荷花》一課,感受荷花清新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體驗作者熱愛荷花的深情;學習作者是怎樣在觀察中豐富想像的;學習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順序把一池荷花描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融入這美麗的荷花圖中的。略讀《珍珠泉》一課,交流讀後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點,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總結怎樣觀察景物和寫作景物的方法,進一步明確觀察和表達要有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適當想像。根據單元導讀提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觀察一處家鄉風景的活動。像燕子、荷花、柳樹那樣的動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濱、珍珠泉那樣的一處景物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可以全班集體開展這一活動,也可以分成小組,由學生自己討論後具體開展活動,還可以由學生在家長帶領下自己完成。在觀察中要運用閱讀教學中教給的方法,並做好口語交際的准備。口語交際《介紹家鄉景物》活動,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說說景物的地點,有哪些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這處風景熱愛的感情。這也是給習作做好口語表達的准備。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思路,寫自己家鄉的景物,注意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豐富的想像。習作完成後進行交流活動,展示自己的習作,互相評價,修改字句,分享習作的快樂。第二單元愛護周圍環境一、研讀教材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本組教材圍繞「愛護周圍環境」這個專題進行編排。要通過本單元教學,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一年級下冊第三組安排了「保護環境」,二年級上冊第七組安排了「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專題。與以往專題不同的是,本組教學內容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本組教材將導語、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以及綜合性學習等相關內容以整合的方式編排在一起。其中,「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5課《翠鳥》之後,提示學生此次活動要求調查的內容、所選擇的組織和調查方式;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之後,提示學生交流開展活動的方式,整理調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備。本組的四篇課文中,《翠鳥》《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前三篇屬於精讀課文,最後一篇是略讀課文。本組的導語提醒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再想想,為了保護周圍的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去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以及他人為保護環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內心深處、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有所觸動和感悟;順著這個情感發展主線,教材在課文後面安排學生去親身調查、開展以「調查周圍環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語文園地」中,教材在學生開展的調查活動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導學生圍繞專題和此次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等學習活動。二、教學目標:1.會認31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5.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6.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三、教學重難點:1.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體會翠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2.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並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4.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5.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6.引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學會用對比、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四、教學建議教學本組課文,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翠鳥》一課,認識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體驗作者特別喜愛的感情,認識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是保護環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正確做法。學習課文是怎樣抓住燕子的特點觀察和寫作,表達自己的感情的。開始組織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燕子專列》一課,領會人們為保護燕子所表現出來的博大的愛心,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學習課文怎樣用關鍵語句來表情達意的。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找出並體會課文里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課文通過具體的敘事表現小村莊變化的方法。交流綜合性學習的調查結果並作整理,准備展示、交流活動。學習《路旁的橡樹》一課,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交流自己隨這件事的看法;學習課文具體敘事的方法,以及通過人們的贊嘆表達自己看法的方法。口語交際《我們能做點什麼》活動,展示、交流、匯報綜合性學習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討論我們能為家鄉的環境保護做點什麼。通過展示交流活動,擴展學生的思路,提供寫作材料,學習如何表達,為習作做好內容和表達的准備。習作,根據自己的認識,寫有關家鄉環境保護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想像,寫一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還可以寫發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趣的事。內容上比較廣泛,寫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寫自己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記事、寫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結合起來,還要加上適當的議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想像,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也是一樣的。寫調查中的趣事也應該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第三單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一、研讀教材本組教材以「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寓言兩則》《驚弓之鳥》《畫楊桃》,略讀課文《想別人沒想到的》,一個語文園地。選文語言平實,意義深遠,形式多樣,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和傳說故事,也有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故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一個道理。所說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有的說明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諷刺了那些行動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並根據自己的發現做出正確判斷。有的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還有的說明做事情要善於開動腦筋,想別人沒想到的。類似的主題前面幾冊教材已有編排,要注意前後聯系和區別,本單元的教學應該在以往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擴展,不斷提高要求。教學時,教師要以讀為本,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把課文讀通、讀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二、研讀學生有關思想方法的專題在前幾冊教科書中都有所涉及,學生並不感到陌生。小故事大道理類的文章都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松。但是對於蘊涵的道理,學生的理解往往比較膚淺,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何增強行為的自覺性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並能抓住關鍵詞句,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三、教學設想1.對話。熟讀課文,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體會故事中的道理。2.鏈接。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寓道理於實際行動之中。3.拓展。搜集有關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進一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四、學習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6個字,熟讀課文。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課文理解關鍵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合理的想像。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4.積累喜歡的詞語;抄寫和背誦意思深刻的句子。課前准備1.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投影。2.師生搜集的小故事。五、基本策略1.這組課文都要引導學生熟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2.聯系生活實際: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或者在你身邊出現過類似的現象嗎?3.深入挖掘教材,引導思維向縱深發展:你想對故事中的誰說些什麼?六、教學建議《《寓言兩則》的第一則是《亡羊補牢》,作為成語,這四個字連用,大概是從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秋興》,詩句「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開始的,再往前找,它在《戰國策·楚策四》的《庄辛謂楚襄王》里,當楚襄王由於不聽庄辛的忠告而被秦軍攻下首都被迫流亡時,又把庄辛給找來時問他:「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時,庄辛說:「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因而,在課伊始時,可以以這個故事導入,既拓展文本的外延,又激發學生的興趣: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陵君又總是隨著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這樣下去國都郢城將會保不住了。(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法;這時候,庄辛就給楚襄王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學習的寓言──亡羊補牢。請大家認真去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庄辛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楚襄王什麼道理。在讀通課文,解決了字詞後,可以讓概括主要內容,並聯系課文理解課題中的「亡」和「牢」。課文中有現成的詞可解釋:「亡」──丟了,「牢」──羊圈接著以「當他第一次丟羊後是怎樣想問題的?」「第二次丟羊後又是怎樣看等這個問題的?」來引導,並利用這些練習的輔助得出寓意:庄辛想通過《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楚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個同學,因為不認真學習而致使學成績下降,老師想給他說說《亡羊補牢》的故事,那老師想告訴那個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可以這樣小結:這么看來,不管什麼事,只要做錯了或出了問題,都要()。所以人們在運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常常還這樣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當然,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後提出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作為初始的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大量的示範來讓學生明白這樣才算「自己的話」可以先出示課文的一段話(第一段),然後羅列一些講法給學生參考:1.從前有個養羊人,一天早上,發現自己的羊少了一隻。他查了一下,發現是羊圈破了一個洞。夜裡,狼從這個洞里鑽進來,把羊給叼走了。2.很早以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有一天,他發現少了一隻羊。原來他的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半夜裡狼從這窟窿鑽進來叼走了羊。3.以前一個人,養了一些羊。一天早上,他在放羊時發現少了一隻。哪裡去了呢?原來是他的羊圈不知什麼時候破了一個窟窿,被一隻狼發現了。夜裡,這狼就從這個洞里鑽過去,把羊叼走了。第二個故事《南轅北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原文是這樣的: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因而也可以以這個原版故事為導入:魏王一心想稱霸諸侯,取得天下的信任,於是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想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正出使別國的季梁聽說後,走到半路趕緊折回來,衣服上的皺折顧不得整理平整,臉上的塵垢也顧不得洗干凈,急急忙忙去見魏王,說了自己路上碰到的一件怪事:這個怪事就是我們接下去要學的《南轅北轍》在讀通課文時,也需要釋題。這個釋題最好能製作一張馬車的圖片,這樣就能比較形象地明了轅和轍的意思,這為理解隱含著的「目標和行動」這一意思鋪墊了基礎。在理解課文時,也可抓住這個人是怎樣想問題的?他朋友呢?你呢?來理解文本,領會寓意。,(寓意:做人做事,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方向錯了,條件越好,花的力氣越大,離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就越遠。)之後可延伸開去問:季梁說這個故事和這有什麼聯系?這樣既得出寓意,也可深切了解戰國時期的這些辯士高超的表達方式,促進對國學的了解。不過,這兒提醒一下,課堂上學生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南轅北轍是能到達目的地的,而且還是環球旅行呢?《驚弓之鳥》也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嚇之,魏王曰:'然射色可至北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聲,引而高飛,故瘡損也。'"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戰國末期天下諸侯聯合抗擊秦國。趙王派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對他說:"您是出征大將的人選了嗎?"春申君說:"定下來了,我准備委任臨武君為主將。"魏加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射箭,我願意用射箭的事來打個比方,可以嗎?"春申君說:"當然可以。"於是,魏加就講起了《驚弓之鳥》這個故事。講完後說,如今臨武君是個曾經被秦國打敗的將領,他猶如驚弓之鳥,不可以委任他為抵抗秦軍的主將。這樣看來,這個故事不但要學習汲取更贏善於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還要明白驚弓之鳥的含意,會用這個成語來比喻。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有著很豐富的技巧和策略,好多名家都曾執教過,他們的方法都很巧妙。此外也可以以第一句話的「有名的射箭能手」為切入點從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可先理解「能手」接下去說說「射箭能手」和「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意思,並說說表示射箭準的成語,(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百步穿楊、一箭雙雕)接著又把這些成語在句中加以運用,使其積累:因為更贏射箭(),所以說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第二個層面是用「更蠃的有名不僅表現在這些方面,還有更神的地方呢?引入下文閱讀,得出「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來。」然後把閱讀重點放在最後一段,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之後說說更羸在看到這些情景時是怎樣想問題的。更羸看到(),想到()。如果這不是一隻大雁,更羸也會這樣想嗎?這樣的現象魏王他們看到了嗎?它想到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小結:由此看來,更羸真不但箭射得准,還有著豐富的經驗。第三個層面:現在,給你弓,不給你箭,你能把大雁射下來嗎?你怎麼知道的?根據學和回答得出:聽到弦響──害怕──拚命高飛──使了勁──傷口裂開──掉下來這樣的鳥就叫驚弓之鳥,剛才故事裡的臨武君就像這只大雁一樣,也可以說他是驚弓之鳥。類似這種情況的都可以叫它驚弓之鳥。在這方面還有類似的其他句子: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杯弓蛇影等。不過,我們可得從只鳥身上得到教訓,不能因一點小事而驚怕的手足無措。小結:看來,更羸不但武藝精湛,滿肚才學,還深知驚弓之鳥的心理,善於推理測,真是一個有名的射箭能手。第四個層面可抓住更贏的謙遜來學習。可以先問學生,現在你說更羸的本事大嗎?可他自己卻說:「不是我的本事大,……」這說明什麼呢?現在,你知道了嗎,一個本事大的人,要有名還要什麼品質?《畫楊桃》是一篇新課文,但也不陌生,因為在之前的其他版本的教材里早有了,教學雜志上對此的教學設計也時有所見。在通讀課文後,可以以「文章講了什麼,受到什麼啟發?」由切入點,引領到文章中老師最後的話和前面父親的話,進行重點研讀。中間可以用「茶杯」的不同平面圖或課件(畫楊桃)或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形象直觀地解決學生對「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的理解。接下去,我推薦用支玉恆老師上這一課的方式來加深對這些話的理解。支玉恆老師在先把一個楊桃插在話筒架的頂端,放在教室中間讓學生把它的基本輪廓畫下來。接下來讓來評價畫的圖畫,並一再提醒:看他畫的畫,評價課文讀懂了沒有。評價時得引用課文上的話語來作為理由。此法出現兩種可能:一、沒有領會課文主旨的學生就會址站在自己的位置評價同學的繪畫。教師可馬上指出他評價得不對,並交由同學討論為什麼?二、是領會了課文主旨的同學會先走到作畫人的位置看了楊桃後再作評判,教師可問其為何要走到他旁邊才評價,進上步促使同學明白:要看人家從什麼角度看的。最後,還要把這一道理引申到「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去看。」《想別人沒想到的》.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我們的祖國也是一個詩的國度。自從有了文明,詩就誕生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孩子們,作為文明古國的子孫,我們真應該多讀詩,多背詩,在詩中去豐富我們的情感,滌盪我們的心靈,在詩中去追尋古老的文明,去民族的和智慧。孩子們,讓我們以經典為友,以詩書相伴,美生。

Ⅷ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兩首詩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三年級 下冊 第2課 古詩兩首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中心思想:《詠柳》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春日

[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中心思想:《春日》這是描寫春天風光的一首詩。詩人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風之中,看到滿眼春色,不禁發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贊嘆。這首詩寓情於景,語言清新活潑,尤其是後兩句以其內涵豐富,形象鮮明,一直廣為流傳。

Ⅸ 李滄路小學古詩兩首三年級下冊 杜牧寫過什麼詩

山行
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專葉紅於二月花。

清明
作者:杜牧屬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