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期末復習題
一、閱讀《窮人》選段,回答問題。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門吱嘎一聲,彷彿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不,沒有人 上帝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今我怎麼對他說呢 」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1、請在 上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2、(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裝; C安定。
在文中應取( )。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自食其果( ) 心神不寧( )
4、你認為這段話主要講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在這段文字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地說明桑娜把西蒙兩個孤兒抱回家後心情的詞,並用這詞造句。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
①話沒說完。 ②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③表示人物驚慌失措,語無倫次。
7、用「 」畫出描寫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後為什麼忐忑不安?
8、「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中的「這樣做」指的是
桑娜覺得非這樣做的原因是:
從中你體會到
9、「他會說什麼呢?……嗯,揍我一頓也好!」這里的「他」是指 ,桑娜為什麼會說「揍我一頓也好」?
10、文段最後說「桑娜深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請你發揮想像,說說這時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麼?
二、閱讀《唯一的聽眾》片段,回答問題。
很快我就發覺自己變了。我又開始在家裡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里,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的樂聲。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濕透了襯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練琴的。同時,每天清晨,我要面對一位耳聾的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妹妹追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說她是聾子!」
1、聯繫上下文,說說「聲望」的意思:
2、作者說:「很快我就發覺自己變了」,我的變化是什麼?請用文中的一句話說明:
3、作者「一直珍藏這個秘密」中 「秘密」指什麼?
4、文章寫「我」在拉琴的過程中,老人自始至終「很平靜地望著我」。對於老人的「平靜」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
A. 老人耳聾,聽不到「我」難聽的拉琴聲。
B.「我」找到了自信,琴聲變得動聽,老人聽得入神。
C. 老人熱愛音樂,她已經完全陶醉於琴聲中。
D. 老人做出「平靜」的樣子,用以鼓勵「我」。
5、為什麼說「我」的琴聲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6、為什麼作者「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呢?
7、為什麼「我」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8、看完短文,你覺得老人是個怎樣的人?你有什麼想對她說的?
9、如果你是作者,聽了妹妹的話後你會怎麼樣做呢?
2. s版六年級語文歸類復習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和默讀課文,了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跡和精神品質。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煎、吭、祿、茶」,會寫「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聲、如火如荼」等詞語。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去品讀理解文本,進而了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跡和精神品質。
三、教學准備:
查找關於中國茶文化及陸羽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讀
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聊聊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名人。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礎上(課件出示陸羽的畫像),讓學生猜猜這位名人是誰?相機引出課題教師板書:陸羽與《茶經》(師板書,生書空,同時講解「陸」字的右邊「擊」字書寫時注意的地方)
齊讀課題,讀後質疑:1.陸羽與《茶經》有什麼關系?2.為什麼以此為題?學生以課前准備簡要交流有關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名人,看看從文中我們又會知道些什麼?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讀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快速瀏覽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麼順序來寫的?
②文章從什麼話題談到陸羽?
③文中主要寫了陸羽的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
(三)再讀課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字音讀准。
3.詞語個性化朗讀,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詞義來朗讀。
4.對於個別較難的詞語給予解釋。
5.通過理解「茶」和「荼」的詞義,幫助學生區別
6.指導「荼」的寫法。
7.引導學生通過字義來區別「荼「的兩種讀音。
「荼「(tu)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古書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塗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會時所執。②同「舒」,舒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是按總——分的順序來行文的,從茶鄉想到陸羽總起引出後面的三個事例(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以此來表現陸羽。這節課我們接著在作者暢達的語言中去品讀、去感悟。
二、細讀品味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從中你知道了什麼?哪些語句寫到了陸羽?(2、3句)能用一句話概括嗎?(陸羽是唐朝復州竟陵郡人,是中國茶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的茶藝在當時就已聞名天下,被人稱為「茶聖」。)
默讀第四句話,想想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銜接,引出後文)
2.辨別江水
(1)自由讀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寫陸羽辨別江水這件事?(2-8自然段)
(2)學生分角色朗讀,想像當時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從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陸羽精通茶藝)
文中哪些語句具體地表現了陸羽精通茶藝?
課件出示:
(軍士取來水後,陸羽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輕輕地掂了掂水,說:「這水是臨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
(陸羽沒有吭聲,默默地將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時,他又用勺子取水揚了揚,說:「這才是南零的水呢!」)
(3)陸羽一舀、一掂、一倒就分辨出江水來,難怪軍士不由衷的感嘆:「陸先生,您真是神了!」(師生齊讀這句話)
(4)質疑:為什麼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來?
引導生結合學習鏈接理解
3.拒絕做官,撰寫《茶經》
(1)快速瀏覽,找找哪些段落寫了這件事?(9-11自然段)
(2)出示自學提示:
①陸羽為什麼要寫《茶經》?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這部書的?讀到這里你有什麼感受?
②為了寫《茶經》,陸羽做了寫什麼?花了多長時間?讀到這里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學,劃詞句,作批註。)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4)討論交流,①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兩個「毫不……」(一是朝廷好幾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二是他為推廣茶藝,決心寫人們不屑於寫的「閑書」時毫不動搖。)體會陸羽的志向遠大,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陸羽的高尚人品。
課件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感受陸羽的人品: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來。
②引導學生抓住「二十一歲」,「十六年」,「三十二州」兩個「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歲」等數據來體會陸羽為撰寫《茶經》作出了無悔的選擇,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耗費了畢生的精力,才終於完成這部經典著作。
師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敘這個事例的相關段落,然後劃記相關詞語,並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感受。
③利用所查資料補充介紹(學習11段)
《茶經》是怎樣一部書?有何價值?
在反饋基礎上,課件出示相關內容:
《茶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在七千餘字的著作中,凡栽茶、採茶、制茶、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寫到了。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而且也說明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
《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茶書皆本於此。
4.推廣茶藝(12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陸羽推廣茶藝產生了哪些影響?
(邊讀邊劃,作批註。)
引導生抓住「如火如荼」和兩個「也日益……」所在語句來體會。
第三課時
一、練讀拓展:
1.完成課後題二:陸羽為什麼會被人尊稱為「茶聖「?
陸羽在親自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悉心研究了前人和當時茶葉的生產經驗,完成創始之作《茶經》。因此被尊為茶神和茶仙。
2.瀏覽全文找出文中的三個遞進復句,劃出來,並在旁邊批註每一個復句在文中的作用。
3.反饋:①第九自然段第一句:承上啟下,概述陸羽特點。
②第十一自然段第二句:概述《茶經》的內容。
③第十二自然段第四句:概述茶藝的影響。
4.課文為什麼以此為題?
5.有關《茶經》的小貼士。
《茶經》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卷上:一之源,講茶的起源、形狀、功用、名稱、品質;二之具,談採茶制茶的用具,如採茶籃、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論述茶的種類和採制方法。卷中:四之器,敘述煮茶、飲茶的器皿,即24種飲茶用具,如風爐、茶釜、紙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講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品第;六之飲,講飲茶的風俗,即陳述唐代以前的飲茶歷史;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葯效等;八之出,將唐代全國茶區的分布歸納為山南(荊州之南)、浙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西、嶺南等八區,並談各地所產茶葉的優劣;九之略,分析採茶、制茶用具可依當時環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圖,教人用絹素寫茶經,陳諸座隅,目擊而存。
二、布置作業:
布置課外閱讀有關茶文化的文章
附:
板書設計:
22. 陸羽與《茶經》
由茶鄉想到陸羽
辨別江水精通茶藝
撰寫《茶經》人品高尚、志向遠大
推廣茶藝甘於奉獻
23敦煌壁畫
教學目標
1.知道敦煌莫高庫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為我國璀璨的古代藝術而驕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在詞語中正確認識讀多音字「佛」;能正確讀寫並理解16個新詞語。
3.能照樣子用「不僅……還……」造句;能抓住重點詞語縮寫句子;能按照課文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4.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課文內容回答有關問題;能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學情況。
1.標自然段、圈生字、劃新詞。
2.說說每個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第二自然段,簡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點地具體描寫了敦煌壁畫的艷麗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結構是:總寫——分述。)
3.學習生字、新詞。
A、容易錯的字:尊——遵奏——揍、湊
B、多音字:佛(佛像)、(彷彿)
C、詞語:亭台樓閣——亭子、平台、樓房、高閣(四周開窗可憑高遠眺望的樓),泛指風景區或庭園里的各種建築物。
舒展——伸展。
(三)作業指導
1.抄寫生字;2.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第一自然段。總寫「莫高窟」。
重點詞語:世界聞名。藝術寶庫。
具體寫法:用數字說明。
(二)第二自然段。簡要地介紹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證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三)學習第3——5自然段。
1.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語言總的寫了壁畫的內容:勞動、藝術表演。
2.第4自然段。重點段。著重描寫了一幅畫。重點詞:艷麗多姿。
這一段哪些句子寫出了敦煌壁畫的「艷麗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現內容。
重點句:「其中一個……」比較下列句子:
A、她提起腿,伸出兩臂,把琵琶舉到腦後撥琴弦。
B、她輕提著腿,舒展兩臂,把琵琶高高地舉到腦後,撥動琴弦。
3、第五自然段,寫了作者的感受。比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業指導:
1.《練習冊》作業。
2.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24編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課文內容,學習字詞,積累語言。
2、過程與方法:讀懂課文,了解編鍾的知識,學習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提升學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情感,贊美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掌握生字詞;抓住編鍾的主要特點體會古人超前的智慧。
教學准備:
查閱編鍾資料及相關圖片,製作教學課件,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樂器入手,分別給學生出示現代和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幾種樂器,例如:鋼琴、小提琴、缶、古箏,讓學生聽音觀形,從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出讀通讀順的要求,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然後,檢查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解決疑難的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思考匯報
這一次仍然採用朗讀地方法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流利,並把讀懂的關於編鍾的知識畫出來,進行簡單的匯報。
四、創設情境分析領悟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009年世界郵展要在洛陽舉行,會迎來中外許多遊客。假如有外國人看到了東周王城博物館內陳列的編鍾,他最想知道什麼?
2、轉換角色,設問采訪
教師以記者身份采訪學生,讓學生站在一名不了解編鍾和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的角度說出最想知道的,趁機讓學生以此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問題1、編鍾是干什麼用的?
問題2、編鍾是用什麼鑄造的?它完整的構造是什麼樣的?
問題3、編鍾最獨特的地方是什麼?
問題4、編鍾演奏的音樂好聽嗎?能不能聽一下?
……
3、熟讀課文,回答問題
讓學生針對問題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並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4、為了滿足外賓想聽一聽編鍾演奏的願望,讓學生結合課文第5自然段製作一份曾侯乙編鍾演奏音樂會的節目單,包括音樂會時間和宣傳詞,從中升華感情。
5、播放編鍾演奏的音樂,然後讓學生站在外賓、國人等不同的角度談一談心中的感受,激發民族自豪感,贊美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先進的工藝。
五、拓展延伸
課後查閱資料,了解中國古代的其他樂器,選擇一種抓住其特點完成一篇小練筆,進行簡單的介紹,在全班匯報。
25竊讀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26理想的風箏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啟發談話、引導、點撥。
(二)學生學法
自讀感悟,討論。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疑點
結尾句的理解。
(三)解決辦法
通過閱讀、質疑、解疑來解決重、難點;教師點撥疑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自讀及討論,在學生交流中點撥、評價、布置作業。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課文。
2.課上自讀、提問、討論、交流。
3.課下閱讀相關篇目。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板書:14理想的風箏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准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再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
(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系?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展
1.通讀全文,或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啟示。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寫一篇讀後感。
27校園交響詩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散文。課文以「校園交響詩」為題,描繪了校園中多彩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表達了學生對培養哺育自己的學校的深厚感情。「交響詩」是指只有一個樂章的交響曲,常取材於富有詩意的文學作品,是標題音樂的一種。課題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點出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富有詩意的,令人回味的。全文是以小標題的形式從五個方面寫得。文中五個小標題「蜂巢」「鳥島」「花瓣」「噴泉」「樹根」也都是從不同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繪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選編本文的目的:通過學習使即將結束小學生活的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激發學生對曾經哺育自己成長的學校、老師及所有的工作人員的熱愛、感激之情,從而不辜負他們對自己的辛勤培養與殷切期望;感悟課文以比喻的手法來描述事物和表達感情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時如何採用比喻的手法來描述事物的,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學會7個會認字和6個會寫字;掌握「汲取、儲積、恬靜、花瓣、砌磚、豐碩、碩果累累、書聲琅琅、生機勃勃、絢麗多彩」等詞語。
三、教學建議
關於「理解感悟」
本文從課題到小標題到課文中的許多語句,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課文內容所描寫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在教學中重點應該放在「朗讀——感悟」上,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進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們」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園生活,回顧、享受在童年的校園生活中的快樂、甜蜜,領悟在校園生活中得到的關愛,汲取的營養;懂得學校、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導和無限希望。同時提供朗讀、背誦,很好的體味並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
3. 急急!!明天要上公開課,急需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最佳路徑》的課件和教學設計或是課堂實錄,多謝!!
學目標: 1、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迪斯尼樂園的路徑是怎樣成為最佳路徑的,並從它的設計過程中受到啟示:為人們做事情,順應人們的需要,給人以自由選擇的空間,就可以產生最好的辦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學會1個會認字「濱」。
教學重點:使學生發現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與格羅培斯設計方案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使學生從這件事中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意思:為人們做事情,順應人們的需要,給人以自由選擇的空間,就可以產生最好的辦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題意:
最佳路徑:就是最好的路線。
二、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講的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大傷腦筋,後來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最終他設計的路徑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三、隨機板書:
啟發?
格羅培斯年邁的葡萄園主
有什麼問題?
1、這位從事建築研究40多年,攻克過無數個建築方面的難題,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處精美的傑作的建築大師,怎麼會從一位老太太身上受到什麼啟發呢?
2、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3、結果怎樣?
四、帶著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切入點,進行思考:
1、要想解決這些疑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麼?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是否也要尋找一個「最佳途徑」呢?這個「最佳途徑」就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年邁無力的老太太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2、從文中尋找答案——「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
——「在這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總是她的葡萄最先賣完。」
3、由此我們又會產生什麼問題?——為什麼回是這個結果?
4、假如你是一個過路人,你看到這些不同的兜售方式,你回選擇哪種?為什麼?
老太太的:
*「無人看管」,大家可以走進園里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選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
*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
*「只要……就可以……」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5、同學們感受到的這些也就是格羅培斯受到的啟發吧!
6、格羅培斯受老太太賣葡萄的方法的啟發而產生了路徑設計方案,再讀課文,看看格羅培斯是怎麼做的?他的做法與老太太有沒有異曲同工之處呢?
——撒上草種,提前開放;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都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大家,讓大家去尋找最適合最佳的東西,都是順其自然的,都包含著對人們的信任、尊重……
7、道路鋪設好了了,還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評委們是怎麼想的呢?大家能以模擬的形式再現一下當時的討論過程嗎?小組討論。
*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是:寬,走的人多;窄:走的人少;沒人走的地方,不用設計。
*格羅培斯追求完美,先後修改了50多次,還不滿意,最後讓大家共同來創造,這樣的路徑已不是哪一個人的設計,而是大家共同的選擇,是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這許多小道踩出來了,但並不一律,「有寬有窄」,寬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卻又「優雅自然」,道路的設計不是用腦子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而是用腳走出來的,據此鋪設的人行道就沒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藝術性的優雅。
*行人走出來的路是優雅自然的,格羅培斯在按照踩出來的痕跡鋪設路徑時,一定會施展全部的本領,使路徑更美。
*這樣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來的,不僅美觀,而且保證了人們遊玩時的方便、快捷。
*設計路徑的方法不同尋常,這樣的設計是順其自然的,看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包含著深刻的道理,給人以極大的啟迪。
*如此設計是格羅培斯從法國南部賣葡萄的年邁老人那裡獲得啟發,汲取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羅培斯對待「微不足道」的問題同樣認真對待,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7、各位評委不僅完全理解了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設計思想,體會到了他的良苦用心,而且從這件事上,從設計師身上,獲得了很大的啟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樣順其自然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終成就了「最佳」。這個「最佳設計」的產生,來自一個建築設計大師的敬業精神,來自於一個透過表象看到本質的智者的思考,來自於善於聯系,極富創造力的建築藝術家的設計。真是受益匪淺啊!
8、在文燕的原著中,結尾是這樣的,很富有哲理,推薦給大家。出示文字,指名讀:
「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也許是最佳選擇。同樣的,人在生活無所適從的時候,選擇順其本性,也許不失為聰明之舉。」
五、小練筆:請代表評委給格羅培斯寫頒獎詞。
附:板書:25*最佳路徑
啟發
格羅培斯年邁的葡萄園主
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4. 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每課中心思想
祖父抄和我:贊美濃厚祖孫情,以及我對自由生活詩一般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金黃的大斗笠:贊美了濃厚姐弟情在斗笠下的溫馨、歡樂、幸福、富有生機
凡卡:表達了凡卡內心悲苦以及對美好生活和爺爺在一起生活的嚮往和渴求
散步:他們詮釋了整個世界的生命現象,體現了一家人的互相謙讓、互相關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表達我對自由生活詩一般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三味書屋:作者對於三味書屋的回憶和描寫是充滿溫情、情趣,所以作者批判的是舊教育的古板、陳腐,並非先生,相反他對先生的態度是充滿恭敬和敬佩
後面不打了!太多了建議你買
《現代文品讀·文言詩文點擊》
上面都有
純屬自己一個一個字打出來的,望採納
5. s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住在機關四合院的「勞動者們」中太陽花的事。全文共四個部分,分別交代了種太陽花的原因,太陽花從種子落地到一齊開放的過程,單獨一朵太陽花的生命極其短促,來年還種太陽花,通過作者記敘種太陽花的經驗和感受,表露了人對花的愛戀,花對人的啟迪。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准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太陽花的喜愛之情和所寄託的意願,聯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事物(太陽花)的特點描述;
教學重點:
理解太陽花個體生命的特點——生命如此短促,卻又如此頑強。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理解,聯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教學構思:
課堂教學應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以「閱讀思考——討論——解疑——拓展訓練」的方式,通過朗讀把課文語言內化於學生的心裡,熏陶情感,啟迪思想,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於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美育的目的。此外,為了讓學生能由太陽花聯想到具有太陽花品質的人,在3月5日學雷鋒日的活動中,可有意識的稍微做了一點滲透,學習了雷鋒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教具准備:
教師:小黑板、錄音機、太陽花的圖片
學生:認真預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平時,你最喜歡那種花?為什麼?
(注意讓學生說出花的主要特點)
2、過渡:剛剛我們講了很多花,他們都各有各的美麗之處,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種太陽花(板書:太陽花),看到這個花名,你想到了什麼?
過渡:的確,太陽花是因為特別喜歡陽光而得名。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筆下的太陽花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板書課題:種一片太陽花 (齊讀課題)
3、如果你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你打算安排哪些內容讓讀者全面地了解太陽花呢?
(學生可能會說出:為什麼種太陽花?太陽花的樣子?種太陽花有什麼好處?……教師可板書在黑板上。)
過渡:同學們設計了這么多的內容,現在讓我打開書,看看作者和我們的想法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
(由於本課生字比較多,所以這一環節不要安排過多的要求。)
2、出示詞語:
焦躁 斑斕多姿 花圃 服侍
乍開 繽紛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慵懶無力 熾熱 花蕾 貪婪
充沛 興旺發達 繁榮昌盛
(1)自己讀、開火車讀、同位互讀
(2)將自己在預習中對詞語意思的了解與同學交流一下。
(注意總結一些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名讀課文,讓學生說一說課文內容與剛才猜測的有哪些是一樣的,又有哪些不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調節板書的內容:
為什麼種太陽花
太陽花盛開的樣子
單獨一朵太陽花的特點
來年還種太陽花
4、默讀課文,根據板書的線索,把課文劃分四部分。
三、以讀悟情,挖掘太陽花的美
過渡: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兒,可為什麼我們選擇種太陽花呢?
1、快速度瀏覽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說原因
其一:大家對色彩和花草的渴望。
其二:太陽花比較好「服侍」。
2、過渡:可是,太陽花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很快開花了嗎?
關鍵是在學生的回答中,理解「莫衷一是」一詞的意思。
3、過渡:太陽花終於開了,你能用一個來形容一下太陽花嗎?(板書:美)看到這么美的太陽花,人們的心情如何?
4、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大聲朗讀5——8自然段,拿出筆,從文中找出寫太陽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獨特的美。
指名學生讀畫出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總結並板書:
(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經久不衰(頑強的美):第八自然段
過渡:太陽花頑強,且能經久不衰,可是你們知道一朵太陽花的壽命是多長時間?(只有一天)
5、仔細默讀9、10自然段,看看它為什麼能做到經久不衰、燦爛多姿呢?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喜歡陽光
抓住機會
珍惜時間
主動讓位
過渡:是啊,正是因為太陽花善於抓住機會,喜愛陽光,又能主動讓位,所以,它能經久不衰,它總是燦爛多姿、生機勃勃!那你面對這樣的太陽花,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麼短促,卻能做到燦爛多姿,這給你什麼啟示呢?大家來齊讀第十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從中學到點什麼?
6、齊讀第十自然段
(1)小組討論後,指名說(學生可根據板書,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感受。如果學生能聯想到雷鋒,可引用一句他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並由此揭示課文「借花喻人」的寫作手法。)
(2)小結:剛才同學講了很多的啟示,是的,太陽花就像那些頑強拼搏的人;像那些珍惜時間的人;像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雖然生命是短暫的,但它能經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向太陽花學習,人在整個歷史生命長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暫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們才能完成生命賦予我們的使命。
7、過渡:太陽花很美,所以作者很喜歡太陽花,以致她有了一個什麼願望啊?(來年春暖時分,還要種一片太陽花。)對!正是因為太陽花有它獨特的美,作者愛上了太陽花,你們喜歡嗎?
8、請同學們試著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進這篇課文中,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作業:
課下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一幅《太陽花》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體會感情,個性化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師生互評,從評價中體會怎樣讀書更能表達感情。
3、再讀,體會文章深刻的內涵。
二、學習生字
1、小黑板示字:躁斕圃侍乍繽偃蕉慵熾蕾婪沛旺昌
2、讀准字音、理解字義、組詞。
3、學生觀察生字,寫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體交流是怎樣寫好的。
5、選學生認為難寫的字,集體交流怎樣寫好,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斕偃蕉慵」的結構;「沛」不要把字形寫錯。)
6、學生寫字。
7、展示學生作品,評議「小小書法家」,交流經驗。
三、積累詞語
1、這篇課文有許多詞語用得恰到好處,請你認真找一找。
2、學生活動、交流:
斑斕多姿 鮮艷奪目 鬱郁蔥蔥 銀粒兒 短促 花蕾
慵倦無力 繽紛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空暇 貪婪
莫衷一是 燦爛多姿 生機勃勃 經久不衰 熾熱
興旺發達 繁榮昌盛 充沛 乍開 服侍
3、你能選其中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嗎?
4、設計摘錄卡,積累詞語。
四、作業:
1、查找有關花的詞語,摘錄在摘錄卡上。
2、在習作中運用所積累的詞語。
教學反思:
本節課開課能把學生引到美的情境之中,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和學習的慾望;初讀課文,抓住課文四部分的主要內容,從而攜領全文;讀重點語句,細讀悟情,挖掘太陽花的美,學生學得扎實、主動、熱情;太陽花美且經久不衰,是什麼原因呢?讓學生再讀第三部分課文,討論研究花美的原因及重點寫單獨一朵花的原因,聯系自己身邊的人,學生有所思有所感,體會到做人的道理。整節課環環相扣,學生學得活而有序,在主動學習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同時,體會做人道理,得到人文關懷。第二課時書寫指導、積累詞彙扎實有效,注重了方法、能力的培養。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結合本地、本班學生特點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評:
《種一片太陽花》一課,教師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導課時能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自然地進入課堂學習。課堂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整節課的環節設計很好,讓學生從整體到部分逐步深入學習課文,目標明確。多次細讀課文,給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空間,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既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又獲得了思想啟迪。「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本節課的亮點正在於讓學生多次配樂細讀寫太陽花的語句,從中感悟太陽花的色彩美和經久不衰的原因,借花喻人,順理成章地達到學習目的。另外,胡老師還很重視語言的積累,對生字學法指導很有特色。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如果在設計中滲透對學生梳理問題和概括能力的訓練,將會更出色。
6. 小學六年級語文S版(實驗教科書)隨堂學習課件
畫蘭 明·董其昌
綠葉青蔥傍石栽,
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
習習香從紙上來。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畫蘭 清·鄭板橋
蘭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
願為持竿叟。
王維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孟浩然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里,
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
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
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
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
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
共醉重陽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餘鍾磬音。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破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穎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劉禹錫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情還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張祜
《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一種寂靜的快樂。物我合一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也善於捕捉音響、色彩、畫面、感受相交織的動人一刻,統一於最能傳達情韻的意境之中,用恰當的語言表現出來。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 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 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 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 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減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雲深處亦沾衣。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7. 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明天更輝煌》教案
沒教過書啊?自己寫啊!
怎麼為人師的?
8.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S版6課《開國大典》中心思想
《開國大典抄》的中心襲思想是:通過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章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遊行」四個場面。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四段,分別為開國大典前會場的情景、開國大典的盛況、閱兵盛況和群眾遊行的情景。
(8)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賞析:
《開國大典》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後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後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章用詞恰當、准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遊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課文通過記敘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9. 語文出版社s版六年級上冊所有古詩
明,於謙,《石灰吟》
清,鄭燮,《竹石》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百花園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現代,陳毅,《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