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題西林壁古詩改寫作文

題西林壁古詩改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13 06:31:23

1. 蘇軾的《題西林壁》作文

題西林壁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作品:題西林壁
體裁:七言絕句
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西林:即廬山西林寺。
緣:因為。
此山:指的是廬山。
側:側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譯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說明了一個道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編輯本段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通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麼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裡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致,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後,彷彿自己也聰明了一些。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蘇軾暢游廬山十餘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餘首贊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並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警句。
位於江西省北部,聳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的廬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 」的美稱。這里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餘座,而且長年雲霧繚繞,煙雨彌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為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唐朝詩人錢起這樣寫道: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雲霧里,猶有六朝僧。
廬山的風雨雲霧使詩人感到驚異駭怪。廬山如此神奇莫測,似乎在於雲煙霧靄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詩人蘇軾卻以他獨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這便是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往。於是他 「往來山南北十餘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在這里,詩人透過雲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里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蘇軾並沒有象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於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緻,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像的空間。難道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鑽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於糾纏一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於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於全局,把握不住客觀事物本質嗎?…… 這一切不都是由於當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廬山真面目」的結果嗎?這種種人生境遇與遊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詩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朴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准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舊黨。

2. 如何把題西林壁,改寫成作文

廬山風景秀抄美,尤以山襲峰為勝,當踏上廬山時,山水毓秀的空氣撲面而來,心中的疲憊感頓時無影無蹤。山峰高聳,奇嶂重疊掩映,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樹木叢生,山峰在雲霧中更顯得神秘。潺潺的流水猶如樂章,夾雜著山間鳥鳴獸吼,宛若人間仙境。

拾級而上,景隨路轉,來到了廬山一處山峰,沒有接近時感覺山峰虛無縹緲,彷彿有仙人居住;霧氣妖嬈,又似美女的一層薄薄的面紗。叮咚的山泉水,好像那清冽的泉水近在眼前一般。

站在山峰下,停住腳步。一處古老的石碑上面,書寫著「西林壁」三個古樸的大字,滄桑的氣息,令人頓時充滿敬畏之情。西林壁是經過人工開鑿的一片石壁,上面留有歷代文人的書法文章,古韻十足。

近在眼前的是山,遠在天邊的也是山,同是一座山,我卻看不懂。遠處山的悠遠,不可琢磨,近處的人文氣,古老的滄桑孕育。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渾融,無跡可尋。呵,希望我在山中啊!

3. 圍繞古詩《風雨》寫作文,要求出現蘇軾

題西林壁
網路名片
《題西林壁》是蘇軾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從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於形象或感情,而在於富有理趣。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風格,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舊黨。 [1] 《題西林壁》詩意畫

編輯本段作品概述
【詩名】《題西林壁》 【朝代】北宋 【作者】[宋]蘇軾 【體裁】七言古體 他與王安石的登飛來峰相似 是描寫著名的飛來峰作品原文 題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書寫的《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2]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緣:同「原」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側:從側面看。 識:看清楚。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題:書寫,題寫。 註: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不是只願身上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本來自己就身在廬山之中。[2]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2]
編輯本段後世影響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朴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准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2]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4. 以題西林壁揭示的哲理寫作文

題西林壁的哲理作文
生活是多面鏡,每一個面里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題西林壁》讓我如沐春雨,彷彿一下子懂得了許多。
話說宋朝年間,一日,大詩人蘇軾來到廬山。但見廬山起伏連綿,橫看是一片峻嶺,側面看則是高高的山峰。不同的角度望去,廬山呈現出各異的姿態。蘇軾頓時詩興大發,連忙寫下了《題西林壁》這首千古絕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一首詩不僅僅寫到廬山的景色,還從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一個事物都有多面性,我們看待問題時,要注意從多個方面去思考。生活中何嘗不是呢?
一位美術老師,有一天,他上課的時候,把一個楊桃放在講台上,讓學生們觀察,畫出這個楊桃。班上同學畫好以後,發現有一個同學畫的是一個五角星。大家便紛紛嘲笑他:楊桃就是楊桃,怎麼會變成五角星呢?老師卻說:「你們都到他的座位上,看一看這個楊桃。」學生們照做了,他們驚奇地發現站在這個位置上看到的楊桃,的確像個五角星。
不可置否,楊桃有一個面和大多數學生想的一樣,但當你從另一個面看,你會發現,這一個面與另一個面並不相同,但並不分誰對誰錯。反觀我們的生活,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一個色子除了可以丟出「一」,還可以丟出「二」、「三」、「四」、「五」、「六」;
同樣對於小鳥的鳴唱,有的人覺得這是一種噪音。有的人覺得這只是普通的鳥鳴,沒什麼特別。有的人卻從中聽出了旋律,認為那是一種優美的音樂。
同樣的一張紙,有的隨手丟進垃圾桶里。有的人將紙折疊成一架紙飛機,還有的人拿起手中的筆,在紙上寫下一段優美的文字。
可是,無論你怎麼看這同一個事物,盡管它會有其它形狀,可它還是它自己本身,不會變成另一樣事物。像廬山一樣,不管是嶺是峰,它仍是山,不會變成天空!
那麼,在生活,如果我們和別人的意見不同,不要一味堅持自己的觀點,要多接受別人的意見,他之所以與你的觀點不同,是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這好比一個楊桃,你從前面看,他從側面看罷了!看來看去,還是一個楊桃。
記得四年級時,有一次,班上進行辯論。說的是一個同學值日時偷懶,用幾元錢「賄賂」另一個同學幫他掃地。結果那個同學幫他把任務完成了。偷懶的那個同學還得到老師的一朵小紅花。偷懶的同學做得對不對。大家各抒己見,縱論紛紜。有的說,那個同學是對的,有的卻不同意這個同學的做法。其實,事物都有兩面性,利弊同行,掌握了這個道理,什麼事都解決了。
啊,《題西林壁》,雖不過短短幾行,卻已使我受到了精神的熏陶,令我感悟良多,這首詩所折射出來的人生哲理,將激勵我,陪伴我踏上漫漫人生旅途??
古詩《題西林壁》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多少人生哲理,為後世提供不少借鑒。小作者通過讀這首古詩,抓住了「每一個事物都有多面性,我們看待問題時,要注意多個方面去思考」這一要點,展開論述,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層層深入。

5. 四年級作文仿寫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復宋代文學制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⑴

橫看成嶺側成峰⑵,遠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識廬山真面目⑷,只緣身在此山中⑸。[1]

6. 四年級的題西林壁的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借景說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形容住在廬山的人卻不知道廬山的雄回偉壯觀,而第一次見答到廬山的人卻從心底稱贊廬山的美,這就是因為住在廬山裡的人,天天見到這樣的景物,不以為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貼子:有一個貧困山村的小孩子,因為家裡很窮而讀不起書,結果他在教室外面站了整整一年多,望著他那光著的腳,存在破破爛爛的衣服,專注地望著黑板,渴望讀書的神情,我感動了……。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卻不珍惜,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卻心不在學習上,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學習完這首古詩,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客觀全面地把握,冷靜的分析。所以我一定要刻苦努力的學習,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機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

7. 作文改寫古詩題西林壁的提綱

橫看成嶺側成峰:從正面看廬山是蜿蜒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險峻的山峰。
遠近高低回各答不同:遠近高低看過去,廬山的景色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
部分。

8. 以蘇軾的《題西林壁》為議論寫一篇議論文

今天,我又研讀了一遍蘇軾的《題西林壁》,心中頗有一番感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婦孺皆知的詩,我在今天,又讀出了他新的內涵,新的韻味。
東坡先生身處廬山之中,四周層巒疊嶂,已辨別不出此刻究竟身處何處。四周的山巒變幻莫測,從各個方向呈現不同的景色。置身於造物者那無盡的藝術構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這世界幻化成他筆下的各種神造,波瀾壯闊,氣韻迭起。而人,在這其中,就如滄海一粟,或許功成名就,或許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蒼茫的人間,個人,究竟是多麼渺小!
東坡先生一生風雲跌宕,但他的文學成就宛如一座豐碑。他那飄逸灑脫的文風,一如他的處世風格,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學家,看穿世事變遷。他說人對世界,應該是這樣的人生態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是何等的胸襟與氣度!他已經忘卻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離於宇宙之外,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來觀察這世間。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學習壓力,生活壓力,與心之嚮往將我苦苦的纏繞,沉重的壓制著我那顆年輕飛揚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難免心情惆悵。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離出來啊。東坡先生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訴我們,面對紛繁復雜的世間,我們一定不能僅僅禁錮於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長遠。要站在超脫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後,想到自己的這番磨礪必將是為以後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那麼也許我看到的就不是「遠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許,我看到的就會是:殊途同歸。

9. 求作文800以上,講關於正能量的,或者關於《題西林壁》中詩句觀點的作文,不要百度搜的或者查的,有追

弘揚正能量

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
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
在生活中,正能量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的心態,一個悲觀,對生活喪失希望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欺騙,惡毒、骯臟。而一個樂觀、積極,對生活充滿想像的人,看到的世界充滿了快樂、幸福,美麗多彩。
記得今年有一個節目叫《舞出我人生》。裡面的舞者的人生經歷坎坎坷坷,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潸然淚下。她們有的自幼習舞,為了夢想努力數十載;有的是想用舞蹈撐起家庭的陽光少年;有的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仍不願放棄舞蹈夢想的堅強女孩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懷揣舞蹈夢想的追夢人。聽著選手們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夢想,一個叫廖智的大姐姐引起了我關注。
她是一個28歲的女孩,她經歷了兩次大地震,第一次是5年前,汶川大地震當中她失去了婆婆和10個月大的女兒,她失去了自己的雙腿,失去了婚姻。5年之後,雅安地震發生之後,她戴著假肢去往災區參加救援,當餘震發生的時候,她帶著棉線手套,坐在地上搭帳蓬的樣子,被人們稱為「最美志願者」。她說,苦難不是人活下去的理由,快樂才是。她的介紹使我震驚了。這個女人到底經歷了多少苦難?
開學前夕,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廖智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視野里,這一次她更為詳細的介紹了自己失去雙腿後的奮斗歷程,這難道不是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像社會上那些拾金不昧、路不拾遺、樂於助人,為救他人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的好人們。難道也不是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
生活中的正能量無處不在,可能是隨手撿起一張廢紙,可能是給老爺爺讓個座。關鍵在於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環境,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的遺憾,但可以改變現在的自己;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改變了,正能量就撲面而來。

閱讀全文

與題西林壁古詩改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