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捨得作文800字記敘文

捨得作文800字記敘文

發布時間:2020-12-13 03:32:58

❶ 關於捨得的話題作文,800字

舍與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諦。
人世間的東西,並沒有固定的主人,也沒有永遠的主人。事物在取捨之間,自有它的定數。是你的,終歸是你的,怎麼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奪也沒用。
有這樣一個典故:一個貪財的人背一麻袋金子過河。遇惡浪翻船,船夫勸他丟掉金子,可他捨不得,卻最終舍掉生命。身陷絕境,除自身之外,一樣也留不得。想必,這財主一定是守財奴式的土財主,他不懂捨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剋又相伴相生。在人們想到「得」的時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眾不想「舍」的時候,可能已捨去很多了。歷史中有很多貪財、貪權、貪色的人,常日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後卻又什麼也沒得到,不想舍,可最後連自由、性命都舍了。「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這道理看似簡單,很多時候就是領悟不到。
捨得是一種人生的哲學。舍是一種本領,一種態度,一種境界。捨得捨得,先舍後得;舍在前,得在後,也就是說「舍」與「得」雖是反意卻是一物的兩面。舍與得是對等的,你先舍,然後才能得。一個人只有施予才能獲得,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施予。這就是「捨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當然,這種「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豐潤,境界的升華。捨得之間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個去琢磨,去感悟。
司馬遷舍棄男人的尊嚴,得到了《史記》千古流傳;陶淵明舍棄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紅岩的英烈們舍棄生命,得到了與青山同在……當然這些都是大「舍」與大「得」,雖高山仰止、心嚮往之,普通人卻難以企及。
「舍」與「得」可以說是一種交易,一種左手對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樣「舍」,又怎樣「得」?值與不值,在於人們心中的等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價,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等價。常聽老人們講,年輕的時候為了學業、事業,我們舍棄承歡膝下,舍棄與家人團聚,我們覺得值,因為我們得到了學業、事業。但當有一天我們再也沒機會承歡膝下、沒有機會彌補對家人的虧欠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對當初的選擇發出疑問:值嗎?多少年來,人就在這樣的怪圈中,不斷地輪回。
墨子說,貧窮的時候顯示出廉潔,富有的時候表現出仁義。再有錢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佔有一切。特別是在物質方面,捨得意味著自己的富有。不是一個人擁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給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捨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個窮人把討來的飯讓給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為貧窮,他的布施才更有意義。因為這體現了他的心量和胸懷,不像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窮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間的親情和一切都捨去了,夠可憐的。
人生需要捨得,捨得豐富人生。

❷ 捨得小利,方得大益的高中作文800字數

近日「可持續」一詞頻現諸多媒體報端,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成員都努力謀求「可持續發展」,也就是長遠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方式中尋求改變。我們應「舍小利以謀遠」,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來謀求可繼續發展。同樣,這種「舍小利以謀遠」的態度也適用於方方面面,不失為一條良好的人生准則。

丹麥人釣魚會拿把尺子量量釣到的魚,將尺寸不夠的魚放歸河中。有人或許會對這一做法生疑,辛苦釣到的魚為何還要放回去,多可惜。但其實,這卻是丹麥人智慧的做法,讓小魚繼續生長,日後才釣得到更多的大魚。我想,這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體現吧。不局限於眼前的「所得」而是思慮日後的保障,這才能得到日後的豐收。就像孟子說的「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魚往後就無魚可求。唯有暫釋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後的滿載。

日本的養魚業有過這么一個事件。過去北海道漁場資源豐饒,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臨海居民都肆意捕撈,不光金槍魚等品種數量銳減,還威脅到鯨和海豚的生存,因此,日本政府下措施整頓漁業,規范捕魚制度,特別加強對鯨和海豚等品種的捕殺控制,不能為了餐桌,損害了生靈也隔絕了後代與自然的接觸。同樣,這也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表現。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因為太多的無限制的索取,危害到了自然應有的平衡,唯有重拾這份和諧,才能長遠。可持續地生存發展下去。

舍小利以謀遠,關鍵在一個「舍」字,只有捨得,才能獲得。可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依舊屢見不鮮。股市的急轉直下,潮起潮落,讓一些人頓失方向;樓市的風起雲涌,水漲船高,讓一些人傾囊赴火。許多人在追逐眼前利益的時候往往不能預料到日後長遠的行動方向,因此常常「因小失大」。股神巴菲特在談到自己「滾雪球」的盈利的時候,就談及過在最初投資階段的不如意,但他面對不順心,面對蠅頭小利卻不動心。舍小利以謀遠,終成偉業。

舍小利以謀遠,懂得捨得,謀求長遠利益,才是發展之道。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正是提倡人們關注自然更長久的考慮,不因急於發展經濟而難以謀遠,不為未來更進一步考慮。丹麥人將小魚扔回河中,不就是這樣一種可持續的理念的體現,舍小利,方能謀遠。

時代發展,物慾橫流,必然會伴隨著功利的心態。但請學會「舍小利以謀遠」,寧得此時的一份釋然與平衡,為今後人生藍圖插上騰飛的雙翅。

❸ 有關捨得的作文

「捨得」平凡,充斥著我們瑣碎的生活;「捨得」神秘,演繹著人生的喜怒哀樂。「捨得」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禪理,是哲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彰顯著人生的智慧。把握了「舍」與「得」的要領和尺度,便得到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取捨的抉擇
人生是在一個個抉擇中度過的,面臨抉擇,如何取捨,往往擾人心扉。可我們又不得不對其做出取捨,因為這些抉擇往往決定著我們今後的人生旅途。因此,當我們徘徊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時,正確的取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早在兩千年前,孟子就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取義者也。」
不只是孟子,無數彪炳史冊的偉人們都用他們的行動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西施捨棄了薴蘿村中清幽寧靜的生活,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跨進了吳國的深宮庭院,卻用她的美貌與機智使夫差「日日深宮醉不醒」,里應外合,幫助勾踐完成了復國大業,贏得了越國人民的贊不絕口;蘇軾舍棄了高官優祿,錦衣玉食,懷著對國家與人民的一片赤膽忠心,堅持自己的主張,卻造福了一方黎民百姓,受到了無數人的愛戴;劉胡蘭舍棄了敵人給她的土地和金子,毅然選擇了冰冷的鍘刀,壯烈的犧牲,卻保衛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後世所贊美;華羅庚舍棄了美國優越的物質條件,響應祖國的號召,毅然回到祖國,卻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這就是偉人們在艱難的抉擇前做出的取捨。他們都用行動向我們闡釋了這樣一個簡單而又絕對的真理:有舍必有得。萬事萬物皆是如此。所以,在你將要做出抉擇的時候,請認真深刻地想一想,什麼才是你所應該做的,什麼才是你所真正需要的。走好這一步,你的人生才不會有遺憾,才不會有愧怍。
豁達的態度
人生不可能總是擁有,在擁有的同時,我們也總會失去一些東西,沒有失去的生活還叫什麼生活呢?而在各種各樣的失去面前,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總是不盡相同的。有些人會整日鬱郁寡歡,為這一點點的失去而悵然,甚至於茶不思飯不想;但有些人就會一笑而過,欣然樂觀地迎接下面的生活。不用說也知道,正確的態度應是後者——一種豁達的態度。
當你與第一名的鮮花失之交臂時,想想其實第二名的掌聲也很動聽;當你的別墅和跑車被突如其來的災禍摧毀時,想想還有家人的關懷帶給你溫暖;當你在無意中亡失了金錢時,想想它們可能會給另一個人帶去更大的幫助;當你失去了權力,不再叱吒風雲時,想想其實平靜的生活更加質朴。沒有了太陽的光輝,還有星星的璀璨;沒有了花朵的芬芳,還有小草的繁盛。當你失去一些後,你就會發掘出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更加珍惜生活。這就是豁達。
當你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得失,淡泊一切時,你就會倍感舒暢,時常擁有一份閑適愉悅的心情,向生活綻放出最美麗的微笑。往往在此時,你也會發現,你的生活突然間變得美好了,不再有陰霾遮蓋。這就是豁達的神奇力!
「舍」與「得」,是極其耐人尋味的兩個字。靜靜地思索,靜靜地感悟,你就會慢慢體會出人生的真諦。這些真諦常常能驅散你身心的疲憊與煩躁,滌去你內心的雜念與浮華,讓你感到無限的清澈與安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捨得」,確是一種境界,一種禪機,一種智慧,它就蘊含在你的生活當中,像珍珠一樣,無時無刻,等待著你拿起它,去打開成功之門,發揮它無窮的魅力!

❹ 如何以"捨得與快樂」為話題,寫800字作文

論天時地利人和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源於《論語·學而》.原句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就是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 三國演義中為了揚劉抑曹,產生了一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天,包括天氣,氣候變化等.人們常說靠天吃飯,比如適度下雨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時,選擇就是做事的時間.比如農業的春播秋收,就是順應了天時.《說文》:「時,四時也.」即春夏秋冬的季節變遷.又說:「旹,古文時,從之日.」查甲骨文「時」作「 」,正是從之從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陽的運行.這表明人們很早就直觀地感覺到太陽運行引起季節的變遷,而稱之為「時」. 天時,有天下大勢和機會,也有自然環境的影響,這裡麵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晉之爭,開始梁軍占盡優勢,幾次包圍太原,都因為大疫,士卒損失過半而罷兵,最後輸給了晉軍.天時,可為我們所運用,正所謂順天而行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巧用了天時草船借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准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並插滿草.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裡,大霧漫天,諸葛亮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聽到擂鼓吶喊聲,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裡弄來了十萬支箭. 可以說,草船借箭是諸葛亮成功的利用了天時的經典之作. 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後人多從「鋒利」、「利益」等意義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從農業生產中得出的概念.「利」雖用「以刀割禾」會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與「地利」密切相關的還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視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講「土宜」正是為了盡「地利」,因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選擇做事的地方,在軍事上常講佔有有利地形,說明地利也很重要. 《地道戰》曾經是一部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影片.影片中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地道戰,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地道成為擁有地利的表現形式,成功的利用有利地形取得了勝利.當然,這里也離不開人和. 人和的主體是「人」,中心思想則為「和」.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諧」之意. 人,是做人,為人處事.人為萬物之本,亦為萬世之主.做人,是一種態度,也是一門學問.學會如何做人,則人生無憂也.我欲做人,應先學會立足於「天地」之「中」. 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下立足於」地」,上敬奉於」天」.在」天地」之間休養生息本意應該是取其」中」. 「天地人和」---將人處於」和諧」與」平和」的世界之中,處於天地之中.它所闡述的是一種思想,更應該是一種境界.」天地人和」,傳承於古而宣揚於今,順應社會發展,共建」和諧」與」和平」.更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則事業昌盛,人生吉祥也! 闡述人和的重要,或許下面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獵人在湖邊布下羅網,許多鳥兒落網了,然而這些鳥很大,帶著網飛走了.獵人跟在鳥兒後邊跑,農夫看到說:「你要跑到那裡去呀,你能用一雙腿追上鳥兒嗎?」獵人回答說:「如果只有一隻鳥,我是沒有辦法把它捉住的,但像現在這樣,我是十拿九穩的.」 後來證明果然如此,那些鳥兒各自朝自己的方向飛回去,一隻要去森林,一隻要去沼澤,一隻要去田野,到頭來就一起連網掉到了地上,獵人把它們捉住了. 故事的啟示:一群鳥兒的目的都是為了逃跑,但由於群鳥沒有共同的方向最終失敗.說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隻鳥就能成功逃脫的原因就是一個字「和」.可見,人和的重要.其實,古人也十分重視人和: 比如說三國演義中魏吳蜀三國,會講魏得天時,吳佔地利,蜀有人和.三國能在群雄混戰中割據一方,各有立國之本.其實,得天下的戰略表面看來有天地人各種因素,說穿了只有一條:人和.曹魏集團能統一北方,勢力最大,不過是人才最多而已.劉備重視人和,三顧茅廬傳下美名,桃園三結義是人和的具體體現.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關張,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國伐魏不成,先主攻吳喪師,均是人才戰略上出了問題.而曹操一生敗袁術、破陶謙、平張邈、殺呂布、滅袁紹、定烏桓、降劉琮、走赤壁、克馬超、收張魯、封魏王.戎馬四十載,多勝少敗,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濟濟,你看謀士方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賈詡、華歆……武將有:樂進、李典、於禁、張遼、許褚、徐晃、龐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為疑;劉備、孫權不行———劉備要講哥們義氣,孫權要講來路出身.曹操困住關羽,關羽降漢不降曹,曹允之;關說待打聽到劉備去處,就跳槽,曹再允之;關過五關斬六將,曹不究;知劉備乃梟雄,也幾度容之,還與其煮酒論英雄.可見,曹操在人和上表現突出.這說明人和是關鍵,而天時、地利均是輔助條件.人氣為貴,人和為王.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下》).這段話:孟子在這里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之間關系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時」又次之.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因為天地人和沒有運用好的例子也很多,如美國將軍評朝鮮戰爭時說,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的錯誤的戰爭.那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物才行.也就是把握好天時、地利、人和. 在天地人和中,「人」與「天」「地」並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隸,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過程的參與者的身份出現的.《荀子·天論》:「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是之謂能參.」最能反映「三才」理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個天地人的統一體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協調的,而不是相互對抗的.進一步說,天地萬物都是和諧統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人們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認識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論》說:「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這里的所謂「養」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種生物之間互養共生的意義在內.人們要注意不去打斷天地萬物互養共生的這種自然再生產過程,進而採取適當的措施去輔助它和促進它,並有節制地加以利用,以期達到和諧發展、永續利用的目的.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僅是名言,而且,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包括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性的. 天之美,在乎於浩瀚廣宇匆匆劃過流星的印痕.地之美,在乎於錦綉山河如詩如畫.人之美.在乎於奔涌騰湃熱血中煉獄的靈魂.和之美,在乎於與之相輔相承相襯相依的默契.掌天時之機,獲地利之先.擁人和之便,成吉祥之家. 天地人和,它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我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❺ 以「捨得」為話題的900字作文

有人說,舍棄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誠如是,世間萬物有舍必有得,但二者又不可兼得。
從黑發到銀絲,捨去的是青年的躊躇滿志,得到的是暮年的壯心不已;從凌寒獨自開到零落成泥碾作塵,捨去的是獨賞繁華的孤身傲影,得到的是香留千古的佳話傳奇;從居廟堂之高到處江湖之遠,捨去的是至高無上的金錢權益,得到的是硝煙散盡的閑適與自由。世間萬物皆是在生而復死,失而復得的慣性規律中轉換出歲月的荏苒而逝,人生的苦樂交織。
我曾經一度抱怨命運的吝嗇,因為它竟捨不得給我一點「從容」。朋友則笑著提議:「不如我們玩個游戲,現在你開始向前走,凡是在你的路上的石頭你都要裝進你的籮筐,直到前邊那棵樹下。」於是我開始走,開始拾,在半路上我便再也背不動了。朋友笑著幫我扔了許多,只剩幾塊在筐中,等我背不動時再扔幾塊,只留下幾塊,終於,我到達了。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經歷呢?從人能行走開始,我們便背起籮筐上路,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諸如理想,利益……如果不懂得取捨,終有一天會累倒在地,無法爬起。所以,懂得捨得,才能更好地獲得。
這使我想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個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榛果的瓶子中,當他想把手收回來時,手卻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願意放棄榛果,又不能把手縮回來,不禁傷心地哭了起來。故事的結局該由他自己選擇,一是仍然貪心地死抓著大把榛果,然後不得不讓大人砸爛瓶子,再挨一頓臭罵;二是懂得知足,只拿一半,讓拳頭小一點,雖然舍棄了一半,但問題卻因此得到了解決。所以有些時候,當付出的代價與利益成反比時,能否使問題迎刃而解,就要看你捨得不捨得了。
當然,捨得的獲益多少並不只關繫到懂不懂得,願不願意,它更多地關繫到捨得的對象。如背上籮筐拾石子,我們不可能傻乎乎地盲目取捨,就像不能盲目取捨利和理一樣,至少要讓留下來的石頭賞心悅目,能有用處,這才不枉此行哪!再如伸手抓榛果,我們大可多推敲會兒榛果的軟硬大小,品質好壞,也不要把殘核爛果倏地一把抓起,這只會省了手上功夫,卻誤了自己口福;飽了眼下飢腸,卻拉了三天肚子,得不償失。所以,我們還應當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取捨。畢竟,適當地捨得,才能讓獲得更有意義。
到底該如何捨得?我徘徊於愈見寬廣的六尺巷中,翩然於陶淵明暗香浮動的菊花溪畔,追隨在魯迅棄醫從文的迢迢路途上……我從中找到了答案。
所以,今後的燦爛人生,我明白了怎樣捨得。

❻ 因為愛,才捨得作文800字

朦朧的夜空,細小的雨滴溫柔的啪打在臉上,風輕輕的從身邊走過,不帶有一絲寒意。此時的我從疲倦的學習中走出,靜靜地凝想''''''

或許此時此刻,我更明白了責任的意義,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作為獨生女,肩上的責任始終是推脫不掉的。因為愛,我願意承擔!

從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就住在了父親、母親的心裡。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關心我是不是睡好覺了?是不是吃飽了?身體健不健康?哭鼻子的時候眼睛這么紅,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大一點的時候,媽媽就送我去了幼兒園,那時的記憶朦朦朧朧,只是每天可以吃到可口的飯菜,感覺很幸福而已。到了8歲的那一年,我上了小學,來到了我最熱愛的班級,認識了我最親愛的朋友,還有我最敬愛的班主任。小學的時光是輕松而愉快的,6年的時光匆匆流過,然而時光也會留下痕跡,她無聲無息地在我心中鐫刻著那難以忘懷的記憶,所有童年幸福的聲音都輕輕的縈繞在耳邊''''''久久凝思,是愛的聲音譜寫了那優美的旋律,是愛的語言構成了那動人的樂章。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小學的生活過去了,我茫茫然的來到了初中,因為不是自己理想的學校,所以開學的時候心情總是很壓抑,無力釋放自己,直到遇到了我的同桌。我們總愛聊天,聊很多很多事情,還記得有一次上課聊天被老師發現,結果一起被罰站。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好笑。但是真的很感謝他,他可能改變了我很多,他讓我走出了壓抑,勇敢的去面對未來,迎接未來的挑戰。或許聊聊天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可對那時的我來說,他卻改變了我的一生。他是第一個讓我感到來2中不後悔的人。

一年過去了,我來到了第2個班級,遇到了第2個很好的朋友,我們同樣無話不談,這讓我的初2生活減少了一絲乏味。

緊接著,初3來到了,恐怖的初3就這樣陪我做伴,每個人都把初3形容得很恐怖,但是在過去的半年裡,我絲毫沒有感到一絲疲倦,父母也沒有給我壓力,學習一直很鬆懈。直到今天,直到現在,直到此時此刻,我深刻地了解了父母的苦心,為了我,他們什麼都可以做。為了我的身體,他們花了很多錢,但他們捨得,為了我,他們什麼都捨得。父母的愛是無價的,是這個做女兒的我無法報答的,雖然有時會犯錯誤,但我應該理解他們,不管怎麼說,都是為了我好,只是方法不對而已。我現在要做的,只有學習,不光為了自己,也為了苦苦培養自己的父母親,為了他們為我付出的汗水,為了他們為我付出的愛!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我也會努力學習。我要做一隻小鷹,為了能夠騰飛,我要勇敢的飛翔!!!

註:在此希望我所有的朋友都能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管他們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始終是他們最愛的人,他們管我們也是愛我們,他們為什麼不去管別人家

❼ 捨得的作文

捨得,捨得,有所舍才會有所得——從3歲到20歲、到58歲,托尼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啟示。

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悅。《左傳》中有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你選擇了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某一點,就要承擔你的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選擇了一個人的勇猛,就要容忍他的暴戾;選擇了一個人的智慧,就要容忍他的狡詐。選擇了,捨得了,無非是要真正地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是不是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作為凡夫俗子,我們有著太多的慾望,包括對金錢、名利和情感。這無可厚非,因為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成功人生的鑰匙。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鳴蟬勇敢地甩掉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外殼,所以獲得了在樹上高唱的自由;壁虎在危險的時候果斷地拋棄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必然有「得」有「舍」。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既是「捨得」的過程,也是「捨得」的結果。

田忌與齊王賽馬,舍棄了對「戰無不勝」的追逐,獲得了全局的勝利;蘇軾仕途坎坷,舍棄了安逸閑適的生活,獲得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諸葛亮自出茅廬,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舍棄了私益,獲得了百世芳名;韓信早年不過一介乞丐,落魄街頭,他放下尊嚴,忍受胯下之辱,以後青年得志,率領三軍,百戰不殆,終究助劉邦成就帝業,自己也被封為王侯;王昭君舍棄了錦衣玉食,得到了一時太平與後世贊美;李白舍棄了富貴,而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舍與得之間,蘊藏著不同的機會,真正有智慧的人必然善於取「舍」,而有時不「舍」便會「失」,即使有得也是得不償失。

舍棄,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放棄意味著不再擁有,但是,想擁有一切或者不會放棄,最終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你必須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的或自己應該擁有的,否則,生命必將難以承受過重的負荷!

❽ 寫捨得的作文八百字

望採納
可以選用一天中的幾件小事來反映生活。
自然是帶微微波瀾的。這比較容易寫

不過事實上也有另外一種寫法,可以真的寫一天的生活,記住要有側重點。不過比較講求文筆,不然就是在寫流水賬沒有任何新意。順帶提一下,我覺得你問題補充中的那個開頭,掌握度比較難,一旦後面寫得不夠契合,文章也就不值一提了。事實上開頭不一定要多麼的有詩意,當然了也不是說開頭就要平鋪直敘,最最簡單的就是開門見山,當然適當的運用修辭也是可以的。但注意要適當,開頭簡短吸引人眼球是很重要的。

給你推薦一篇第二種寫法的片段,寫得還是不錯的,你可以仿造。

1.迷迷糊糊的被鬧鍾驚醒,拉開藍色的窗簾向外一看,整個視線立即灌滿了白茫茫的霧。潤澤的風一如既往的憂郁和寂寞,拚命從窗戶底下的縫隙鑽寄來,在暖氣周圍抖掉徹骨的寒冷。草草的洗了把臉,顧不上吃早點,便一頭扎進濃密安靜的重霧之中。整棟教學樓還在安睡,路燈依舊敬業的亮著,給整個世界帶來一種空濛的晨色。縱橫交錯的馬路上,星星點點的車燈在高樓大廈間魂般游弋著。
2.午飯後有大約30分鍾的悠閑時光。這時,我總愛跑到校園深處的一棵老槐樹下,靜望著遠處的喧嘩。沒有人注意這棵樹,也沒有注意在這棵樹下站立的我,我感覺我和樹都超脫得像個隱士。每每念及於此,我的心都非常安然。
評論 | 1 0

舉報| 2014-04-14 16:22熱心網友 最快回答
不知不覺中,「學習」已伴我走過了17個難忘的春夏秋冬。在無數個春夏秋冬里,我嘗到了學習的酸甜苦辣。會有一些甜蜜的,一些愁苦的。
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處在中下游狀態。上課的時候,我總是不認真聽講,這是一個壞毛病。在學習上,說實話我並不是很努力,我總是像個碌碌無為的工作者一樣,每天過著同樣的生活。對待作業,我也是時好時壞,於是我成了辦公室的「常客」。學習態度上,我並不是很認真,有時總覺得時間很多,到頭來才意識到那些浪費的時間成了懺悔。在求學的道路上,我的折線圖像重巒疊嶂的群山,起伏迭盪,我的分數從來就沒穩定過,或許這正是我尋找學習毛病的所在吧。
學習肯定是苦的,特別是在考試前,同學們更是叫苦連天,老師抓緊時間給我們做令人煩瑣的復習題,布置了堆起小山的回家作業。雖然學習很忙碌,很辛苦,但我並沒有覺得疲倦,我覺得學習很快樂。看到了自己有了優異的成績,我會想:學習是幸福的,當歷盡了千辛而獲得成功時,學習的果實是那麼的甜啊!
緊張的學習環境當中,豐富的課外活動也充實了我的視野。
每次玩游戲都玩不停,沖著電腦哈哈大笑,一起身時感到無比的疲憊,一坐在椅子上,面對電腦時,心情那麼的放鬆。
不知為何,總是不能把在游戲上的盡頭放在學習上,如果我的學習有那麼狠,我肯定我能進班級前列,遺憾的是我沒有。
不過我很快會的,快樂也要學習不快樂也要學習,還不如用笑容去迎接學習。因為快樂是學習的源泉。我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指引我去把盡頭用在學習上。
學習是陽光,可以驅除心中的陰影。學習是雨露,可以滋潤乾枯的心智。學習是春風,撫慰著我們幼小的心靈。
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吧,為以後的人生路途打下基礎,這才能體現出學習生活的意義。

我的學習生活
我的學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
在課堂上的學習,是有老師跟我們一起進行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給我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色彩.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在課外時間我的學習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在宿舍,宿舍既是休息的地方,也是讀書的好場所,尤其是午休前時間.每天吃完午飯,同室舍友一個個像變戲法般翻出各種各樣的書來讀,有圖書館借來的,有書屋租來的,有自己花錢買的,可謂來源之廣.這些書中,有教人如何維護自尊的《簡· 愛》,有描述項羽奪權爭霸的《西楚霸王》,有展現一代女皇風採的《武則天》……世界名著固然精彩,包羅萬象的雜志也令人愛不釋手,我們看屬於自己的《女友》,看描寫我們的《金色年華》.還看已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少男少女》;心情不佳時去尋覓《知音》.與人交往受挫時找《做人與處世》,在《大眾電影》中目睹心中偶像的風采,在《科幻世界》中創造未來.
一本好書在手,一切煩惱都拋於腦後,因為有書,午休看,晚睡也看,曾無數次打手電筒躲在被窩里看,甚至不惜冒險點起蠟燭也要看,經常因此而遭到宿舍檢查人員三番五次的敲門警告.讀了一本好書,總是希望有人與你分享.每天晚上的"卧談"時間我們談得最多的也是書.我們評中國四大名著的文學價值,論柯林斯的成名之作《白衣女人》,辯《黃埔將帥》,析《紅與黑》在文學上的地位…
… 連作品中的主人公也要評頭論足一番;我們談吳三桂,評林黛玉,薜寶釵,贊武則天,罵慈禧太後,我們各抒已見,侃侃而談,神采飛揚.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我們讀書既不求黃金屋,也不為顏如玉,我們求的是知識,一種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用它來開拓我們的視野,武裝我們的頭腦,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

我的學習生活》

從我剛懂事起,就被送到幼兒園,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一名學生,所以也可以這么說:我的學習生活就是我的全部生活了。想起這許多年來的學習生活,是千種萬種滋味湧上心頭啊,要是想把這些年的經歷說清楚,三天三夜恐怕都不夠。這里只說其中的一點吧,就是我學習詩歌的經歷。

我學的第一首古詩是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我還清楚的記得爸爸當時勉勵我的話,他說這是駱賓王七歲時作的一首詩,很厲害吧。當時我只有五歲,然後我就說,我今年才五歲呢,到了七歲我也會作的。爸爸笑了:「那好,我就等著讀兒子的詩了。有一句話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你要先讀許多詩來充實自己,然後才有可能自己作詩。」過了兩年我可並沒有作出詩來,或者說作出來的只是看上去像詩,讀起來不能算做詩的東西。但是爸爸當時給我的激勵卻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從五歲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古代的詩詞,沒事的時候我會經常拿些詩詞來讀讀,這個習慣對我後來學習生活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常常都是在沒學某首詩前我都早已會背,學起來比同學們更輕鬆些,常常在同學的羨慕眼光中、老師的贊許中背完詩詞,從而讓我擁有了好多自信,真得感謝爸爸當時的激勵啊!

在眾多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是李白的詩詞。人稱李白為「詩仙」,這個稱號他當之無愧啊。李白的詩有靈性,天馬行空,他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是別人無法企及的,我認為他的才氣是天生的,後天的人們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達到那麼高的造詣,比方說他的誇張手法:「白發三千丈」,三千丈,一般的人誰敢這樣誇張?還有「燕山雪花大如席」,我們形容雪下得大,最多是鵝毛般的雪花罷了,但是李白用席子來形容,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這樣寫、這樣的比喻給我們毫無離奇的感覺。只可惜這位天才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他年輕時也有過遠大的抱負,有詩為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早期的時候,他也的確得到過皇帝的賞識,但是我們知道在古代詩人的地位並不高,況且李白又是那樣的放盪不羈,所以我們也不難想像他在封建官場中的結局了。為此他不得不發出「行路難,行路難」的感慨,他以後的生活更是消極「今朝有酒今朝醉」。據說他到老年才想起整理自己的詩集,可是大部分已散失,我們今天能讀到的、查閱到的只是他眾多詩中的一小部分,想起這些多令人惋惜啊!又有不知多少精美的詩句消失在人間了。我又想到,其實今天的揚州人更應該感謝李白,因為他那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揚州憑空添了多少的魅力啊,這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會想像三月的揚州是如何如何的煙花燦爛,前兩年揚州入選為江蘇省最具魅力城市,還有兩年前揚州又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恐怕與這也不能說沒有關系吧。當然揚州人也是懂得開發利用的,每年三、四月份都有「煙花三月」國際旅遊節的活動。只可惜我們這位偉大的詩人不知道了,倘若他地下有知,說不定後悔當初為何不再多寫幾句關於揚州的詩呢。我喜歡李白,喜歡他的才氣,喜歡他的放盪不羈,喜歡他的超群脫俗、卓爾不凡。「詩仙」名不虛傳,也只有他能稱的上詩仙。

我讀的第一首現代詩應該是叫《小小的船》吧,至今我仍能清楚地背誦這首詩: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我是在語文課本上學的這首詩,記得這首詩的旁邊還畫了一幅畫,一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周圍都是星星。當時這首詩給我造成的影響太大了,我常常幻想自己也能像那小女孩一樣坐在月亮上看星星,那個時候我甚至在夢中都夢到過。不過這也可能算不上一首現代詩吧,只能算是兒歌,但是我想也許就是因為它,我今天才這么的喜歡中國現代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舒婷的《致橡樹》、餘光中的《鄉愁》、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戴望舒的《雨巷》……

這些詩每一首都給我以十分強烈的震撼,也許你會說我的感情過於豐富,不過讀了這些詩後,我實在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無法使自己不激動、不感動。我為我們中華民族有這么多優秀的詩而自豪,為漢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我能生在這樣一個國度真是太好了……

❾ 高中作文以捨得為話題800字作文

泛黃的照片勾勒出記憶的昨天。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天空的湛藍。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相接地平線時,一天緊張而有意義的生活開始了。伴著朝陽,邁進校園。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自信」被定格在人生的旅途中。往日的輝煌浮現在眼前,自信著的道路不會留下任何遺憾。在那空白的腦海中,將「充斥」著責任二字。這兩個字,有時會把人壓的很累很累,正因為擁有那一份責任心,很多事情會向成功進發。兒時的我們天真無知,細嫩的臉上充滿稚氣。中學時代的學生們,多了一份穩重與自信。自信,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力量。自信的人不會優柔寡斷,不會徘徊在「做」與「不做」之間。自信是驟風,橫掃一切遲滯與猶豫。自信是陽光,讓人精神煥發,闊步向前。自信是暴雨,沖洗去你的焦慮與不安。自信是奔雷,驚天動地的跨向成功。正因為自信,精衛,這只柔弱的鳥兒,才能在浩瀚海洋的翻湧下。面對大海的嘲諷與恥笑,用嘴銜來的石塊與樹枝想要填平這無情的汪洋大海。不讓它奪取別人年輕而無辜的生命。一天,兩天,三天……它成功了,它終於用樹枝填平了曾經猖狂的大海。在大海面前它是顯得那麼渺小。死亡,對於它來說僅僅一步之遙。但那份勇氣不正是來源於自信嗎?正是因為自信,愚公,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才能在巍峨挺立的山峰前,不屈不撓的堅持著。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起努力,終於把兩座山峰移走。那矢志不移的奮斗不正是源於自信嗎?正因為自信,水滴,這微薄的力量,才能滴穿這堅硬的石頭。在他們力量對比的懸殊的情況下,它從沒有逃避過,放棄過,而是勇敢的面對,持之以恆,最終取得成功時的歡呼雀躍。那份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源於自信么?生活需要自信,就像魚兒需要水源」生活需要自信,就像花兒需要雨露:生活需要自信,就像嬰兒需要母親。自信,是人生的通行證,是成功的堅強後盾。自信使潛能釋放,使困難後退,使目標逼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❿ 關於捨得的高中作文,800字,總分總

捨得,可以是捨得錢財,名利,可以據一些例子,范蠡、梅蘭芳、
也可以是捨得生命,海子,王國維,
舍棄凡塵:弘一法師
舍小我:王昭君為代表的和親女子
或是捨得自由,甘地,蘇武
有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自由… 也可以用上
感動中國的人物,抗擊非典的人物,地震救災的
做出某一種犧牲,其實就是一種捨得,捨得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從最初等的財務,到慾望,到追求,到生命,是一個不斷修習的過程 文1:得 亦 失,失 亦 得植物失去了美艷的花朵,收獲了甜蜜的果實;大地失去了 鮮嫩的綠色,收獲了純潔的白雪。人類得到了物質的滿足,失去了心靈的感動。 得到與失去,似乎是兩個必然要相連的次,失去的越多,或許將來得到的就會越多,得與失,應該是互為因果無法分離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上天是公平的,他想賜給你與他人的不同的偏愛,那麼他將會拿走你同他人相同的優越。張海迪得到的先天條件與我們普通人是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她一開始就在失去,然而他懂得,上天是公平的。他沒有常人健康的身體,但他有遠遠超越於常人的毅力,他用他所擁有的,向我們每個健康的人展現著生命的奇跡。他失去了很多,得到的更珍貴。 失亦得,得亦失。相信提起「非典」,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絲觸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重創呢? 得亦失啊,我們太過於追求物質生活的發展了,忘記了自然的規律,我們向自然所取太多了,我們得到了可利用的資源,鮮美的果實,美味的肉食,上天給予我們已經很多了,但我們還不滿足,還要去掠奪,所以他發怒了。讓我們失去的亦是更多。讓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記住,不要太貪婪。 如果你在抱怨生活的艱難時,不防看看你在艱難中得到的快樂;如果你在抱怨學習的枯燥,抱怨失去了童貞時,不妨想想將來你可能會得到的優越生活。如果你擁有很多很多,那麼不要被幸福沖昏了頭腦,要有失去的准備。 人生是美好的,上天是公平的,我們都應該懂得:有時候,得亦失,失亦得。不要渴望太多,抱怨太多,你在左邊失去那麼右邊會得其他。享受得與失的快樂,相信公平的定則。 問2: 有這樣一道面試題: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晚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病人;一個是曾經救過你的醫生;還有一個女人(或男人),她(他)是你的夢中情人。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在200個應征者中,又有一個人被僱用了。他並沒解釋任何理由,他又說了馬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病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等公共汽車。」 我將這個故事說給很多朋友聽,每一個人都認為這是最完美的答案。但一開始卻很少有人想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捨得放入手中的優勢(車鑰匙)! 苦惱最大的來源便是患得患失。人們常參不透,你要有所取,必須有所舍所謂捨得捨得,不「舍」怎麼「得」呢? 捨得放棄優勢,有時候是一種予人予已方便的做法,也是一種升華自己的途徑。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對我說抓好自己的優勢,善於踩著優勢站起來。也許是有那麼幾次我站起來了,但心中卻少了一份成就感和奮斗的動力。逐漸,我產生了依賴感。有一天,當我發現優勢不再是優勢的時候,我茫然了,少了一份精神的依託,這使我惶恐不安。彷彿一隻被束縛了雙冀的鳥兒,眼看著同伴們已揮翅高飛,而無卻在原地徘徊;彷彿一隻被扔進深淵的小蟲,在黑暗中摸索,在黑暗中掙扎,伸手碰觸周圍的一切,除了冰涼還是冰涼………直到我看到這則故事,我才對「優勢」給鄧了重新的理解。對得失有了重新的思考。 「優勢」可以是一個人的榮耀,但絕不可成為依*。有時要學會放棄優勢。有這樣一句話「你在成熟的同時亦在不斷拋棄那曾引以為榮的美麗」我們不能活在過去,那樣只會成為歷史的俘虜。不了解這一「舍」的境界,則當取得越多時越覺得負累沉重,無從解脫,結果必致諸般牽絆與干擾紛至沓來,揮之不去,致使自己舉步難艱,「取「之東就變得更為沉重了。一旦優勢變了質,成為負擔那麼其價值也就不存在了。就像魚和熊掌,(若我被取誰而攪得頭昏眼花時,那我寧可不要)當無難以取捨,甚至被其攪得頭昏眼花時,那我寧願誰都不要。優勢僅僅是一種憑借,倘若你把它看得太重甚至將其扭曲,那麼遲早有一天你將會被它絆倒! 「舍」與「得」原本就是兩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字,但有人卻因此飛黃騰達而有的人卻一敗塗地。其原因就是我們在面對優勢時的捨得與不捨得。 有時,捨得會將你人格提升,也許一閃捨得便可讓您邂逅一生中的她(他)。 總之,從這樣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明白優勢不是至勝的法寶,在適當的時候捨得放棄,你的人生可能從此與眾不同。 捨得放棄優勢,你終究不能腳踏實地。 捨得放棄優勢,也許你可以超越白雲享受藍天。

閱讀全文

與捨得作文800字記敘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