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片段續寫 以老師角度
以老師的角度續寫
雖然孩子們
在課堂上發笑了
而且是因為我的錯誤
但是
能看到孩子們的笑臉
也是一件讓我高興得事情
㈡ 同學因與老師頂嘴,請從以老師的角度寫一篇作文
老師為我們盡職盡責,把他的一切都給了我們,萬老師對我們的愛不亞於父母,雖然萬老師只教了我們短短的一年可他已經給了我無數的愛,老鼠的愛滋潤著我渴望知識的心田,老師的愛讓我展翅飛翔!
萬老師天天日理萬機,給我們講課,他一講就講到晚上6點半,他還經常要課上,一天下來有4、5節課是萬老師的,難道萬老師是機器人,不累嗎?其實,萬老師非常的累,他為了什麼:為了獎金?為了校長的表揚?不是的,他是為了我們的成績,他希望在畢業時留下一個感嘆號,雖然他家裡有很多事,可他從來沒耽誤我們的學習,最近,萬老師家裡出了很多大事:他爸爸中風,卧床不起,而他的愛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病倒了,正在醫院治療,這些巨大的擔子,一下子落在了萬老師的肩上,把萬老師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這種嚴重的情況,萬老師應該可以請假,回去看親人,而萬老師卻沒有這樣做,毅然留了下來,因為他害怕我們的成績掉下來了,仍然在教室里為我們講課,萬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依然那麼有精神,從早上8點鍾為我們講到6點鍾,他沒有倒下,而是堅持了一個星期,當我們再次看到萬老師的時候,已經瘦了一大圈,這些都源於老師對我們的愛。
所謂是「教不嚴,師之惰」。在第三節課自習課的時候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因為教室里沒有老師,所以是猴子稱大王,教室里鬧得很嚇人,因為要背書,同學們就更有機會鬧了,班幹部在一邊打鬧,同學們又在另一邊打鬧,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梅世傑和潘顏竟打了起來,後來,調皮的張俊也鬧了起來,下課了,老師問大家表現得怎樣,班幹部只得把那些無惡不作的壞傢伙供了出來。老師頓時如雷公一般,批評責罵他們,可張俊竟向老師頂嘴,不止一句,而是萬老師說一句他就說兩句,老師被他給惱怒了,一氣之下把他打了幾下,請家長到校,萬老師這種行為不是愛我們的表現嗎?如果他不愛我們,會管我們嗎?如果他不愛我們,會為張俊這種沒教養的表現下氣成這樣,這都源於老師愛我們的心。
以上這兩種事例不能說明老師對我們的愛嗎?他對我們的愛已經夠深了,我們該怎樣報答呢?我們要在小學最後一次考試中畫上一個圓滿的感嘆號,才足以報答老師對我們的愛啊!
㈢ 以老師的角度寫作文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
希望能夠幫助你, ^_^ 也希望你能夠採納為最佳答案!!
㈣ 以教師職業寫一篇作文
以教師職業寫一篇作文?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從我們出生到我們長大成人,這一路上離不開老師的教導與引領。因此我在小時便夢想著長大後要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好老師,然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需要具備哪些品質呢?成為老師後要怎樣用合適的方法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呢?如何在批評糾正學生錯誤時又不傷害學生的心靈呢?如何…
…?眾多的問題擺在我的面前,由此可見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是多麼的不容易。
今天天氣晴朗,我來到了我的母校進行此次調查,我找到了之前教過我的班主任,詢問她教學這么多年的經驗是什麼?她回答說:「首先要熱愛工作,關愛學生,如果連工作都不熱愛,那麼對待學生的態度也就只有厭倦了。這樣工作的效率就會很低,你也會感到很煎熬。所謂的關愛學生,要做到『平等』,不僅對好學生關愛,更要對差學生呵護與關心,避免在學生中種下不平等的種子。作為老師,要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缺點,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進步,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讓他們信任老師,把老師當成朋友。」說完,她向我微微一笑,說:「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可不
我找到了我之前的物理老師,她原來很器重我,我的物理也比較好,她一見到我就請我坐下,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她就開始詢問我過得怎麼樣,我略微敘述後,便正式地問她:「老師,您的物理課講的一直都是那麼好,您是怎麼做到的呢?」她微微一笑,說道:「肚子中有知識是必須的,但是教給孩子們的時候我們要講究方法,一股腦門灌進去是絕對不行的。而且作為物理這一學科,當然化學生物也是一樣的,需要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所以作為老師也要具有創新的授課方式,盡量是引領學生自己發現知識,而不是直接將結論灌輸給學生,若是機械地授課,那麼天才也將被抹殺成為普通人了。」她十分嚴肅地對我說:「你將來若是成為了一位老師,一定要記住不能磨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她的這一番話讓我受益匪淺,「老師的教誨我將銘記於心,終生不忘。」
最後,我將此次關於教師職業體驗調查進行了總結,成為一名好老師需要具備以下條件:有良好的心態,熱愛工作,知識淵博,善於創新。由此看來,我距離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老師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啊。
㈤ 江蘇初一作文 以老師的角度寫學生
老師,是傳授知識來哺育我們的辛苦園丁,也是老師讓我知道人生當中的對與錯,是我的紅綠燈,該怎麼做,也是老師教我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是他為我點燃希望的光芒,給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上,讓我和無數的國王交上朋友,讓我難以忘記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生活,也忘不掉,在其過程中,老師對我的忠告和關愛,就是他讓我感到他是我所認識的老師中最偉大的一位,就是他讓我哭又讓笑,就是他-_馮振興.
他就是我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小考前,誰者是最緊張的,但是,我卻不一樣,因為在課上,我體會到了喜怒衷樂,自然,我覺得很輕松,緊張的氣氛大概已經跑到了九霄支外去了吧!
有一次,發成績單時,當念到我的名字時,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楊虹獲得了全班第一名,但是是倒數第一,57分."天啊!這對我是多麼在的打擊啊!從小到大,我從沒考過這么慘!我的心都碎了.我低著頭上前拿試卷,看到老師那不語的面孔,心裡更不是滋味.一拿到試卷,我的淚水就涌了出來,小時候,有了"愛哭鬼"之名,我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我實在沒有辦法反我的淚水止住,再加上老師課上講評試卷時,說到:"某某同學連最簡單的都做錯,不知道是腦筋長在哪了."然後,眼睛一瞪,那種感受比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更難受.世上最痛苦莫過於被老師拐彎抹角罵了,那比直接被罵還要難受,這樣,我熬到了下課......
"別哭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考驗,你只是向成功邁了一小步,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一小步等著你,難道你就要從這里跌倒嗎?"我不要,我不服氣!""對了,就是這樣!去放鬆一下吧!"我看到了老師對我的好和對我的愛,但是,課上與課下,根本就是兩個人!原來,老師就是要讓我刻骨銘心,現在,我才發現他的用心良苦.
課上嚴父,課下好友,就是他,我的老師
㈥ 以教師的角度寫一篇獨立的作文怎麼樣寫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五、長話短說話縮寫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以教師的角度寫一篇獨立的作文怎麼樣寫
㈦ 在老師的角度寫一篇作文 寫出老師的苦衷 800字
我 是一名教師,並且從事教育這項工作已經30年了,30年來,做過一般任課老師,兼過學科教研組長,當過10年班主任,任過3年教導主任,還勉為其難地當了4年校長。一路走來,自我評價:上對得起黨和祖國,下對得起教過的學生,中對得起6元、9元、13元、64元以至到現在2000多元的工資。
讀過很多關於寫教師工作苦衷的文章,今天閑暇,也說說教師的苦衷!!!
三百六十 行,行行有苦衷;人生事萬宗,宗宗心酸淚。人生在世做什麼工作都有自己的辛酸苦辣,但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人的苦衷程度,只有做過教師的人才能知道。在這里就不說教師工作辛苦的苦衷了,但說說社會給教師帶來的苦衷吧!!
分數高低給教師帶來的苦衷:現在社會和家長衡量一個教師好與差,還是看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學生考90分,家長還想讓考95分;學生考了95分,家長還想讓考98分甚至100分;如果學生考不好了,家長首先懷疑的是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如果A班人平90分,其他班人平91分,學校領導對A班教師不滿意,A班學生家長對教師不滿意。我有一個要好的家長求我幫忙讓其孩子轉班,問起原因,說是孩子就讀的班期中考試比別的班人平少半分。我說:「你孩子就讀的班是同級唯一的優秀班集體啊!!」家長說:「優秀班集體我孩子不要,我孩子要的是分數第一的班級!」。試想,一個學校同級少則三、五個班,多則十幾個班,每班都是六、七十個學生,人平差半分的班就是差班么?人平差半分的老師就是差老師么?嗚呼!!!!
調桌給教師帶來的苦衷:每班少則四、五十個學生,多則八、九十個學生,每個學生都必須有座位。現在讓教師最頭疼的是給每個學生安排哪個座位了。個子矮的需要照護-----坐前面,眼近視的需要照護-----坐前面,聽力差的需要照護-----坐前面,這些對教師來說都容易做到,也都會盡力做到,最難辦的就是那些有權的家長指定讓自己孩子坐某某座位、有關系的家長託人給自己的孩子要某某座位、有錢的家長花錢給自己的孩子買某某座位(教師是收不到錢的)、蠻橫的家長(極個別)哭死鬧活給自己孩子要某某座位,這些特殊座位教師要是安排了,就喪失了師德,如果不安排,麻煩就會隨之而來。
班幹部給教師帶來的苦衷:班幹部是那些品學兼優又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的,這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明白事情,但有的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弄個「官」,說盡好話、費盡苦心、用盡手段、托盡關系為孩子要「官」跑」官「,搞得班主任、學校哭笑不得
㈧ 站在老師的角度寫一篇500字作文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