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十篇以上的散文(具體內容,最好是文學味濃的,或是高考滿分作文),獎勵5分
。一、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
太陽是不大懂得養生的,只要它出來,永遠圓圓著臉,沒心沒肺地笑。它笑得適度時,花兒開得繁盛,莊稼長勢喜人,人們是不厭棄它的;而有的時候它熱情過分了,弄得天下大早,農人們就會嫌它不體恤人,加它身上幾聲罵。看來過於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該圓滿時圓滿著,該虧的時候則虧。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所以虧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
在故鄉的夜晚,一本書,一杯自製的五味子果汁,就會給我帶來踏實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圓的日子,情況就大不一樣。穿窗而過的月光,會拿出主子的做派,進了屋後,招呼也不打,赤條條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來的那個位置。它躺得並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被月光這樣撩撥著,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樣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帶著股綠意,有一種說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飽滿,豐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結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遠,清寂;冬天的月光,雖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後,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刷出來的年畫。原來雪和月光,是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侶啊。
滿月的日子,故鄉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飯後,熄燈睡了。
大約凌晨三點來鍾的樣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書桌上,通常放著一杯白開水。室內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時候,發現杯壁上晃動著迎春枝條般的鵝黃光影。心想月光大約太喜歡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畫。喝過那杯被月光點化過的水,無比暢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無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時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麼掉到樹叢中了?我見過的明月,不是東升時蓬勃跳躍在山頂上的,就是夜半時高高吊在中天的,我還從沒見過棲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團月亮也許因為走了一夜,被磨蝕得不那麼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盞掛在樹梢的燈,那些還未發芽的樹,原本一派蕭瑟之氣,可是掖在林間的月亮,把它們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樹木一夜之間回春了。
看過了這樣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時,又怎能不被美給驚著呢!只要睜開眼,朦朧中會望一眼窗外——啊,月亮還在林間,只不過更低了些,再睡,再醒來,再望,也不知循環往復了多少次,月亮終於沉在林地上,由燈的形態,變幻成篝火了。
第二天徹底醒過來時,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還有滿月時的盛景?消盡了白雪而又沒有返青的樹,看上去是那麼的單調。雖然尋不見月亮的蹤跡,但我知道它因為昨夜那一場熱烈的燃燒,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兒療傷去了。因為它燃燒得太忘我了,動了元氣,所以不管怎麼調理,此後的半個月,它將一點點地虧下去。待它枯槁成彎彎的月牙兒,才會真正復甦,把虧的地方,再一點點地盈滿。它圓滿後,不會因為一次次地虧過,而就不燃燒了,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
我怎麼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賞月時節,卻看見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塵的情景呢。在那個時刻,那團月亮無疑成了千家萬戶共同擁有的一盞燈。假使我徹頭徹尾醒著,這樣的風景即使人了眼,也不會懾人心魄。
正因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那團月亮,才美得奪目。
二、清風明月書做枕
現代社會,真正靜下心來對一兩本書,似乎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而我,也似乎天天在過著奢侈的日子,讀書需要一種心境。安詳的心緒以及靜謐的氛圍,都可以將我帶入那種既恍惚空靈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在一種如詩的意境中讀書,心靈會像熱水裡的新茶一般絲絲縷縷地舒展開來,抑或會感到那個溫暖的杯底從心房間熨過,熨平心上的每一條褶皺。
心境搖曳不可讀書,功利浮躁不可讀書,靈魂紛亂不可讀書。讀書需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彷彿人於樹下禪定,風聲雨聲車聲馬聲,無一入其耳;酒色財氣,無一動其心。其中境界如徐燕謀贈錢鍾書先生的佳句:「北海西山都可戀,我來只為讀奇書。」
於幽美如詩情琴韻的意境之外讀書,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想起一位偉人青年時錘煉自己,專揀市聲嘈雜之處讀書,常激賞贊嘆,這種大境界,非常人所能修得。看來,片刻寧靜,一室溫馨,對讀書人是何等重要。求生存的匆促步履,打亂了眾生心靈的止水。愛於時光的余白處,慵讀幾頁書,犒賞一下乾渴的靈魂,可是家務勞動、友人來訪、子女教育以及電視喇叭的聒噪,使你無處躲藏。日常的喧囂里,早已不進須臾的寧靜。
所以深夜是最宜於讀書的時候。這時,人已去,茶已涼,片刻前還熱鬧非凡的斗室驟然闃寂。家人睡熟,喋喋不休的電視也早已啞然無聲。月華似水,佳期如夢,捻亮床頭一盞青燈,取一個舒適的姿勢,或躺或坐,羅埝掩住半個身子就可以了。
書是選好的,就放在枕下,不必從書架上查取。用不著書簽指路,一下就能翻到要看的地方,對於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來說,這動作就該像手巧的售貨員取貨一樣嫻熟。不緊不慢地接著昨天的看,若是情節極佳的小說,可以一口氣讀上三五十頁;若是散文,品上幾篇也就夠了,不必太多。像少年時讀書那樣,不眨眼看到明天,是不可能的。因為明天一早,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等待著我。學生時代焚膏繼晷的苦讀對我來說已成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移。不再去想那些,用寧靜的讀書為每日的繁忙畫上一個優雅的休止符,已經令我感到自豪,哪怕只讀三五頁,也已滿足,關鍵是活得一分安然的心境,心甘情願地做精神麥田裡最後的守望者。
我常常被書感動著,被友情感動著,被鼓勵感動著,被忠誠感動著,被美好感動著,被優秀人物感動著,被思想家感動著,被科學家感動著,被文學家感動著。書於我就像是流水於乾裂的土地,書於我就像天空於小鳥……
窗外夜色漸深,疲倦漸濃。合上書本,塞於枕下,坦然入眠。三更有夢書當枕,縱然明日有萬劫不復的災難等著,在夢鄉里,仍會一枕書香而露出一絲無憂的微笑。
在法國,從政府要員到作家、教授乃至普通百姓,幾乎都有愛書和讀書的習慣。難怪一位法國人說:「如果房間里沒有書,就彷彿一個人沒有靈魂。」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呢?法國人之讀書,並不是因為生活的負擔和生活的壓力,而是因為受濃厚興趣和美妙情愫的牽引、役使。
如果把讀書視為心靈的旅程的話,那麼從容實在是最為緊要的了。你無論讀什麼,都需要給自己一段完整的時間、一個靜謐的氛圍——寫作是個人行為,讀書又何以不是個人體驗?讀書一旦進入了從容的境界,則定然像元人吳徽所說「尚友古之人焉」,也就是說,此時此刻,讀書人已在精神上與古人相溝通、相交流,從而陶冶、凈化、提升了自己的心靈世界。
從容讀書的真諦若此,然而,卻並非人人都能把握。最近,從報上看到這樣兩則故事,覺得頗能說明問題。南北朝有一名學者叫陸澄,他從小好學,青燈黃卷,行坐眠食,手不離書。可讀三年《易經》,背得滾瓜爛熟,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表面上觀之,「讀三年《易經》」怕是夠從容的了,然而,不求審美體驗、感情共鳴,不求甚解,又怎與從容讀書沾上邊去?同是讀書,亦喜背誦,文學巨匠茅盾卻從容得可以。他照樣能熟練地背出120回的《紅樓夢》,茅盾在長篇小說創作上取得巨大成就,不就歸源於其從容讀書,能夠把書本知識轉化為精神的養料?
鎮鎮定定、從從容容讀書的人,怕不乏讀書的情趣。想當年,司馬溫公啟卷「必先幾案潔凈,藉以茵褥,然後端坐之」,有的則「夜雨孤燈亂翻書」,有的以為「讀書要在床上、爐旁、霧煙中、酒瓶邊才行,這樣才能讀出味道來」。於是,我猜想魯迅讀史,從通篇盡是「仁義道德」的字縫里,看出滿本都是寫著「吃人」兩字,看出了幾千年的歷史只有兩個時代,即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石破天驚之言,固然依恃的是其慧眼睿識,然而,何以不跟魯迅一茶一煙相伴,不慌不忙解構、有滋有味剖析有關?
一個人真要做到從容讀書,沒有把讀書當作心靈義務,沒有把一段青春時光託付給高貴的思想和真誠的文字,那大抵是不行的。因為不想從容讀書者,自可以有諸多的理由,什麼世界太吵呀,熱鬧事太多呀,誘惑太強呀,等等。亦難怪古代不少讀書人總是把靜坐作為理學的必修課,以清心寡慾,打消雜念。朱熹告誡讀書人說:「當靜坐涵養時,正要體察思繹道理。」程頤則「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是啊,只有沖破名韁利鎖,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方能從容讀書。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該是無條件的,它完全取決於自我的選擇。就拿法國密特朗總統來說,他從政數十年,無論政務活動多麼繁忙,每天不讀兩小時書總是夜不安寢的。一個國家的總統其繁忙程度當是可想而知的,其尚且能夠從容讀書,那麼我們呢?
著名作家茹志娟書室掛著寫有「煮書」二字的條幅。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精讀。然而,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爛熟、透徹。」
如果把好的書籍視為朋友,那麼一個不會「煮書」的人,坐在一群才華橫溢的朋友中間,除了是一具木偶、一個諷刺和一種折磨而外,又能是什麼呢?有位書人說:「每個人都是一個神,然後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說得多精彩呵!欲要成「神」,則不妨從「煮書」始,不妨學會從容讀書!
或許,我們窮盡一生亦無法接近從容的境界,然而,崇尚從容品質的過程,毫無疑問已經開始從容了。
三、一朵白薔薇 冰心
怎麼獨自站在河邊上?這朦朧的天色,是黎明還是黃昏?
何處尋問,只覺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間雜著幾條白薔薇。
她來了,她從山上下來了。靚妝著,彷彿是一身縞白,手裡抱著一大束花。
我說,「你來,給你一朵白薔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說了一句話,只是聽不見。然而似乎我竟沒有摘,她也沒有戴,依舊抱著花兒,向前走了。
抬頭望她去路,只見得兩旁開滿了花,垂滿了花,落滿了花。我想白花終比紅花好;然而為何我竟沒有摘,她也竟沒有戴? 前路是什麼地方,為何不隨她走去?
都過去了,花也隱了,夢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四、 花拆 張曉風
花蕾是蛹,是一種未經展示未經破壞的濃縮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燈謎,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個謎底。花蕾是胎兒,似乎渾淹無知,卻有時喜歡用強烈的胎動來證實自己。
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有時,一夜之間,花拆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於那份不可思議。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曇花開放,其實曇花並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於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帶給人的悼念,但曇花的拆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
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後」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轟然一聲,像綉花綳子拉緊後綉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致的蕊絲,頓時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說法。
我常在花開滿前離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開始。
有一天,當我年老,無法看花拆,則我願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為收報機,聽百草千花所打的電訊,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樂。
五、地毯的那一端 張曉風
德:
從疾風中走回來,覺得自己像是被浮起來了。山上的草香得那樣濃,讓我想到,要不是有這樣猛烈的風,恐怕空氣都會給香得凝凍起來!
我昂首而行,黑暗中沒有人能看見我的笑容。白色的蘆荻在夜色中點染著涼意。
這是深秋了,我們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臨近了。我遂覺得,我的心像一張新帆,其中每一個角落都被大風吹得那樣飽滿。
星斗清而亮,每一顆都低檔地俯下頭來。溪水流著,把燈影和星光都流亂了。我忽然感到一種幸福,那種渾沌而又淘然的幸福。我從來沒有這樣親切地感受到造物的寵愛——真的,我們這樣平庸,我總覺得幸福應該給予比我們更好的人。
7.遠 山
——嚴陣
在我的窗口的遠方,有一片遠山。
晴朗的日子,當我在晨光澄明間第一次打開窗子,我會發現,它是在無邊的
淺藍中一縷靜悄無聲的黛青,而在黃昏,當我最後一次把窗子關上以前,映入我
眼簾的它,卻是一道神秘的金紫。
當風雨如晦雲飛霧涌時,我雖然看不見它的影子,但我知道,它依舊在那兒,
默默地靜靜地無怨無悔地守在那兒。因此在看不到它的時候,從一直涌到我窗口的
風雲的氣息中,我卻能感受到另一種美,那種既無青黛又無金紫而卻是不用任何一
種顏色表達的,看起來並不存在而實際上卻分明存在著的,令人只能無窮地意會到
的那種美,那種並不為人發現的美。
我驚異於初冬季節的一個早晨,當一夜小雪過後,在片雲不見的藍空的邊際出
現一弧柔美的銀色曲線的時候,我真的驚愕於它的絕妙。那在萬花紛謝千樹凋零
的季節顯現出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淡薄和不可思議的清遠。
我曾到過黃山、泰山、廬山和峨眉。
可是,我所見到的,卻只能是見到,我所登臨的卻只能是登臨。於是我在興高
采烈過後,漸漸感悟到:人生的一覽無余是多麼地讓人追索永世,而又是多麼地
令人感到可怕,那種會演變為幻滅的可怕。
而遠山卻不。
它永遠不會讓那一抹黛青變成真實的綠樹芳草,它永遠不會讓那一道金紫變
成具體的茅屋桑田,它也不會讓那迷濛的煙雨變成可以聽得到可以看得見的小溪和
池塘,它同樣也不會讓 那一弧銀白變為崚嶒岩石和凋落的園林。
那是你嗎?我從我打開的窗口遠遠地望著它。沒有握手。沒有面對面地看清
臉上的每一條深深紋路。它給予我的,只是一個遙遠的模糊的微笑。
那是你嗎?它有時只是驀然一現隨之便銷聲匿跡。我知道它是在他在的地方,
但我希望那雲,那雨、那霧、那雪,一直籠罩著它,只給我留下一個第六感覺的空
間。
那是你嗎?只和我隔著一扇門,只和我隔著一條路,只和我隔著一個季節,
只和我隔著一片雲也似的流年。我依稀地看到你。沒有點頭,沒有搖頭。沒有承襲,
也沒有承諾。那是永遠的不缺陷的缺陷。那是永遠的不圓滿的圓滿。
我曾經試圖走近你,可是我又不能走近你,因為,當我真的走近你,真的走近你
的你,我便會失去你留給我的那一縷黛青,那一縷永遠無法解釋的黛青。我也會失去
你展示在我視覺里的那一抹金紫,那一抹永遠無法猜猜的金紫。同時,我也會永遠失
去你隱入輕雲薄霧中留給我的那種感覺,那種虛虛的無比神秘的,彷彿在初雪輕掩的
荒原上留下的一行似曾相識的忽隱忽現的腳印的感覺。我也會失去你出現在天際線上
的那一縷銀白,那永遠也無法代替的至純至聖的夢影。
我曾經試圖走近你,可是我又不能走近你,因為,當我真的走近你,你那遠山的
有魅力,便會在了無距離了無界限之間頃刻消失,而與此同時,你便不再是我的遠山,
而卻是別人的遠山了。
距離是什麼?距離是一個空間。距離是什麼?距離是一個時間。因此,人只有在
一定的時空之外,才有可能領略到某種真正的完美,並有可能將它永遠收入你終生
的美麗的珍藏之中。
不要攫取。攫取會使你失落。失落你要攫取的東西和你的自我。不要佔有。
佔有會使你虛無。你得到的不再是你所需要的,而你也不再過去的你。
永遠可望而不可及。永遠可想而不可依。永遠可疏而不可密。永遠可寄而不
可系。
在我的窗口的遠方,有一片遠山。
盡管流年似水,世事滄桑,各種各樣的時尚的追求,穿梭於朝朝暮暮的紅燈
綠酒之間,我卻越來越感覺到,我你一片遠山的美麗和我你一片遠山的富有。
8秋緒
終於,夏帶著我濃濃的眷戀走了,還未來得及說句:Bye-Bye。我有些茫然,彷彿失去了什麼,卻又不知究竟失去什麼。
落葉
放眼望去,樹上一片一片的金黃,真美!可一陣風吹過,那片片金黃在空中盤旋幾周即而躺在地上。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刻意地踩在它們身上,或許是因為他們的不忠誠吧!
樹的一生都在為葉忙碌:冬,它積蓄力量:春,它努力成長;夏,它傾其所有;然而秋一來,葉便攀附著風尾隨而去了。樹是愛葉的,永遠把它高高舉過頭頂,即便是葉離開它的剎那,它仍矢志不移的堅持:給葉最好的生活,給它一個動力,希望它能永遠地飄在美麗的天空中。然而風是藐視葉的,視它為無物,即使給了它幾秒鍾炫耀的機會,但馬上就把它踏於足下,然後哼著勝利的歌,來慶祝又成功的捕獲了一個俘虜。
然後我沉思,我到底失去了什麼?後來,我明白了:我討厭葉,正如討厭那個負面的我一樣。和葉一樣尾隨虛榮而去,面對虛假的榮譽與贊揚,我動搖了,失去了本該珍惜的東西。
樹
一陣風吹過,DearTree: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一揮衣袖,作別這段凄楚、銘心的愛。秋來了,雙手輕輕地拂過我的面頰,他說要給我最美好的生活,讓我在藍天中自由飛翔。你知道,我嚮往,那是我的夙願。我知道,你為了我付出了很多,甚至於生命,這些我都十分感激,可唯一遺憾的是:你給不了我想要的生活。盡管你天天把我舉過你的頭頂,可這對於天而言還是太遠太遠,對不起!我也只能說對不起了,拜拜!
啊!好清新的空氣,這才是生活嘛!
(突然一陣風把葉壓向地面)啊!!(一聲悲慘的絕叫)不,不會的,風不會這樣對我的,他說過要給我最美好的生活。
遠遠的我望著你,耳邊回響著剛剛對你說的話,樹,原諒我,看來我的選擇是錯的,我失去了我一生中珍貴的。
葉,她
葉走了,我悲哀,當你的最愛離你而去的時候你也會。
她,是一個善良卻不美麗的女孩,因此,許多機緣都與她失之交臂。
我失去了葉,其實從某中意義上說,我並沒有失去它,而是換了一種擁有它的方式。
但她呢?失去了就真的找不回最初的感覺了,可她並不失落,看她雄赳赳的樣子是准備開拓更美好的明天了,抬著頭,望著天空的那片雲彩,怕是那裡滿載了她成功的希望吧!
自白
是啊!人間白態,處處都包含著豐富的哲理,我自然明了,那虛偽的掌聲和贊美早晚有一天離我而去,哪怕我犧牲其它一切也不可能挽留得住,所以我心傷但不沮喪,於是我踏著落葉腐朽的軀體昂首前進去尋找那片屬於我的天空,那有一個充滿自信的我渴望真實的生活
9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
風若遙遠的迴音,追著夢的翅膀,在亘古不變的神話里尋找一個金壁輝煌的王朝。她是史冊里深藏的墨跡,帶給人無法言說的美麗和憂愁;她是雲彩里鐫刻的記憶,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和大氣。宛如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陽,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搖醒了一個盛世的傳說。 古老的風鈴開始變奏,渾厚如黃鍾大呂的音符直貫蒼穹。是你嗎,唐朝? 我用想像觸摸你詩的輪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夢想的枝頭輟滿星光。沒有比楓橋更波瀾的心情,搖盪清秋的月亮;沒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腸,張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商隱的秋池澆開紫丁香的惆悵,渭城的朝雨沾濕王維的衣裳。在一個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現出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唐朝啊,你美麗竟是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遺忘? 我的腳步驚醒了你繁華的美夢了嗎?那根透明的琴弦還在你修長的十指下震顫,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是誰的眼淚這樣甘之如泉?面對銀燭秋光冷畫屏,你嘆息了嗎?獨步瑤台的風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切莫亂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彈指驚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盞鐵觀音,散發著在滄桑中冶煉過的從容風味,讓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來品評你如盛絢的過往,一個泱泱大氣的傳說! 你仍然庄嚴地站在中華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懷和豐繁的藝術成就笑傲同儕。夜光杯里的葡萄紅閃閃發亮,醉了一個又一個世紀。那些堅守歲月的人,朝霞從此耀眼,殘陽從此燦爛,中國從此芳醇神氣,永久蘊香迷人。是這樣嗎,唐朝?你陶醉和震響了整個生命的世界。 把滿紙才子的情高遐想折好,我願枕琴聲做一場崇古清夢,醉於此間,永不醒來。 縱使時間流淌,時光飛逝,美麗的唐朝不老,永恆的記憶不褪。
10.寶釵的獨白 做為一個女子,尋一個好良人,從此平平順順度過一生,這有什麼過錯呢? 我家表面上風光,其實裡面早就垮了。大哥薛蟠又是一個敗家子,母親又毫無主見。我不撐著點,為這個家打算打算,那怎麼行! 寄在人家屋檐下,又不像林妹妹與賈母關系親。我能不想辦法四面討好,八面玲瓏嗎? 人道是,但見隔牆花,風雨早摧殘,細料茅中草,漏夜茅舍搭,私從心底涌,花兒不如茅中草。 況且,與人相處就應和藹,我也從沒有做過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之事。 至於用金玉良緣拆散寶玉與林妹妹之間的木石前緣。這可是鳳姐企劃,賈母點頭安排的。我不過也是其中一顆棋子罷了。 我若是一名男子,我早就憑自己去考功名,興家業了。可嘆,你知道的,在我們那個封建社會,女子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唉,不然,我也「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了。 你不要嘲笑我,你不理解我們的社會,我以前也曾浪漫天真過,後來吃了冷香丸,壓下了這「熱毒」,回歸正道了。我畢竟不是那個林妹妹,到底是個仙姝,超凡脫俗。 我們那個社會,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是娘家要好,但出生是天定的不可違。那就要找一個好婆家,後半生才能有保障。 你想,有多少人夫家清貧,只好一生清苦,到老了還不知是否有一口飽飯吃;若夫家不賢,犯了錯很可能會牽連到妻兒的。你想那妻兒何錯之有? 我原想那寶玉至少還是一個通靈人,幸許:在我的牽引下,能走上正途,給我一個依靠。沒想到後來卻還是瘋瘋癲癲。你也許沒見我吵鬧過吧。 後來,寶玉出了家,我也只有認了,好在有一個遺腹子,我能守著他,望他像李納那樣,能苦盡甘來。 唉,我至少也比許多女人幸福了,像那些望門寡,還沒過門丈夫就死了,只能守寡一輩子(有些也跟著自殺了,自殺倒好,一了百了),只為了家族那塊貞節牌坊。 其實,我很羨慕你們,只能恨自己生不逢時。罷了,罷了。
『貳』 最好的獎賞滿分作文
雄鷹之所以能主宰藍天,是因為它有不斷進取的信心;浪花之所以能拍擊礁石,是因為它有戰勝恐懼的勇氣;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有克服困難的毅力;而我之所以快樂,是以為你給我的滿滿的愛。
一件普通的運動裝,一雙穿了很長時間的運動鞋,清爽的短發,眼睛不大但卻有神,粗糙的大手上布滿了時間的滄桑。這就構成了一個你,完美無瑕的你。
時間的洪流沖淡了一切卻沖不淡你對我的寵愛。小時候我體弱多病因此你對我的愛,比對妹妹要多很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我特別嚮往打針,因為打針時有你的陪伴,還有各樣的糖果作為補償。所以,即使痛,也被糖的甜蜜所覆蓋住了。媽媽說你不該那麼寵著我,給我那麼多糖吃。她不知道,我愛吃糖不僅是因為它的甜,還因為裡麵包含著你對我的愛,溫熱而厚重。
糖果造就了我滿嘴的蛀牙,而你的愛造就了我對你的依賴。我沐浴著你的愛成長,它是我最好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