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中考滿分作文
身為牛犢,又何妨?
初生牛犢,眼眸中溢彩流光;初生牛犢,不畏勇斗虎狼;初生牛犢,總會抬起頭驕傲地瞭望遠方……
——題記
教室里,老師們誨人不倦,授我們知識;家庭里,家長們苦口婆心,傳我們做人之方;社會中,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是保護的對象。
我們如牛犢,洋溢著青春之彩;我們如牛犢,需要被教育、去學習;我們如牛犢,在家長庇護、大人們的教誨中長大……
雖只邁開腳起步,雖涉世不深,但我們自信,身為牛犢,又何妨?
文學天才蔣方舟在《大學騙我的那些事》中寫出了一些長大了的牛犢的悲傷。她原以為清華學子們會意氣風發,會高談闊論,會傲視群雄,但幾年之後,她看到的只是謙恭的笑。「好漢不提當年勇」。
恰同學少年,我們要趁為牛犢,不妨輕狂一把!
曾有一對「牛犢」在路邊爭論。太陽到底什麼時候離我們更近,什麼時候更遠?大聖人孔子好奇地停車下車,問他們在爭辯什麼?他們有理有據地各述了觀點,且都十分有道理。他們思考著宇宙的奧秘,他們不懼聖人孔子。但當孔子也自愧不知誰對時,「牛犢」善意地笑道「孰為汝多知乎?」初生牛犢,何妨輕狂?
身為牛犢,也會有大奔的成就。
高斯在小學時就顯露了他「牛犢」特有的靈氣與智慧。有一次上數學課他打盹了,回家寫作業時在書中發現了一張寫有一道數學題的紙,他誤以為又是老師留給他的作業。於是開始演算起來。這次的演算並不順利,他算到了半夜還沒算出來。但他只認為這次作業有些難,既然是作業就一定可以得出答案。於是他懷著必勝的信心認真地演算了一個晚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得出了結論。當他把這道題的答卷交上去後,數學老師驚呆了!他問高斯多久算出來的,高斯不好意思地回答「一整個晚上」。一整個晚上,那是一道兩百多年都未有人解出的題啊!兩百多年來,多少數學家埋頭苦算而無果,而一位「無知無畏」的「牛犢」,一個晚上就宣告難題攻克!
高斯以「牛犢」身份,完成了許多神牛都未完成的計算。因為他有著牛犢那股無畏的勁!
回望歷史,我們為那些年少有為的「牛犢」們驕傲;展望未來,我們,這批不怕虎的初生牛犢們,將會讓人們引以為豪!
行於草間,受澤於萬物,身浴日光,舉世輕狂!
我們會以牛犢特有的思維、好奇心、韌勁,無畏的精神,向前!向前!譜寫出青春華美的樂章!
【點評】
這是一篇言辭錚錚,充滿激情的青春宣言:身為牛犢,有牛犢特有的思維、好奇心、韌勁、無畏,「輕狂一把又何妨?」
作者閱歷豐富,視野開闊,隨手拈來的「蔣方舟評說清華學子」、「兩小兒笑對聖人」、「高斯破解難題」的故事准確而巧妙地解讀著話題,豐富著話題,印證著初生牛犢熠熠閃光的個性特質。
我們就是那初生牛犢
仲夏的陽光毫不吝嗇地投射在我的臉上,表情湮沒在灼灼的陽光中模糊不清。起風了,習習的風吹散陽光的氤氳,看見了嗎?看見了我款款的笑魘了嗎?我的表情分明在說:我們就是那初生的牛犢。
我們的童年雖然早已悄然遠去,但是我們的眼眸里,還是泛著對世界好奇的目光。我們看晚霞輕吻雲彩,看雨點輕叩車窗,看日出日落,看雲卷雲舒,看花開花落……一切事物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那麼新鮮。我們就是那初生牛犢,抱著好奇的眼光,起身推開通往世界的大門。
我們正值年少,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嚮往。遠方那馥郁芬芳的花海,是我們嚮往的未來。我們想去遠行,迫不及待地掙脫父母溫暖的懷抱,恨不得快快長大,開創一番事業,回饋社會和親人。我們就是那初生的牛犢,不諳世事的我們期待遠方,鼓足了風帆,期待遠航。像是一支拉滿弦的精弓上的羽箭,將一觸即發飛向未來美好的藍天。我們就是那嚮往未來的初生牛犢。
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無拘無束地暢想,依偎在父母老師愛的港灣,沉浸在幸福的汪洋。我們指著自己被夕陽拉長的影子說說笑笑,我們肆無忌憚地在課間嬉戲打鬧。我們任性地叛逆,再一次次誠懇地說對不起,就像初生的牛犢,撒開蹄子任性地奔跑。
古人雲: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誦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高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吟唱「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感受那豪言壯語的盪氣回腸。我們有「天生我才」的自信,我們面對困難不知退縮,就像那蓄勢待發、橫眉冷對虎豹的初生牛犢。
我們就是那初生牛犢。對事物的新鮮,對未來的嚮往,無拘無束的歡樂,即使磕磕絆絆也有傲然面對的自信,我們用桀驁不馴的性格,詮釋著:我們就是那初生牛犢!
收斂起湮沒在陽光里的微笑,我們從不言敗。那充滿青春的活力泛散成光的海,朝我涌來。我堅信,我們就是那初生的牛犢!
【點評】
青春年少,充滿好奇與幻想,鼓足風帆,期待遠航;青春年少,任性無羈,無所畏懼,勇敢地追求美好的未來……小作者較准確地領會了「初生牛犢」的內涵,以抒情的筆調表達了正值年少的「我們」 的內心情懷。文章結構緊湊,文意貫通,語氣強勁,感情充沛,極富感染力。
明日又是新的一天
——初生牛犢不怕虎
很喜歡流光溢彩這個詞語,總覺得用它來形容我們這樣的青春年華是再合適不過的。我想我也有著一顆流光溢彩的心,熱愛著這美麗的生活。
但有時心也會因生活而有些黯淡無光,沒了那份激情與多彩。作為畢業班的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每天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將我壓得有些喘不過氣。家到學校,兩點一線,不曾有變。前些日子的模擬考,成績並不理想,周末在家,也靜不下心學習。爸爸看著有幾分焦慮的我,便決定帶我到山上看日落。
到了山上,心情幾分低落的我,坐在石頭上,靜靜望著天空。似乎還不到夜幕降臨,我於是慢慢等著。心想:日落不免有幾分消極傷感,爸爸的意圖如何?這樣想著想著,便發覺天空不覺中開始變了顏色。太陽開始落下,耀眼的光芒,讓整個城市都變得金燦燦的。這讓原本情緒有幾分低落的我,漸漸揚起嘴角觀望這絢爛的暮光之城。而身旁的爸爸此時拿了一本冊子給我,我疑惑地打開,是桑德堡的一首詩:
「我告訴你昨日是已停止的風/是落下西天的夕陽/我告訴你這世上沒有別的東西/只有一個充滿明天的天空/一個充滿明天的海洋/我們在日落時說/明日又是新的一天」
看著這字句,我發現有一縷細碎的光撒在頁角。我明白了爸爸的用意。可不是嗎?我可是豆蔻年華的少年,何須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灰心懊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啊!我是初生牛犢,應用一顆對這世界充滿驚奇的心,去追逐,去超越,去乘風破浪!
記得泰戈爾有一首小詩寫到:
「只要你給我一艘小船/我就會給它插上一百支槳/安上一百個桅桿/揚起一百個帆/在清晨你們還在熟睡的時候/我已經啟程/在傍晚你們忙碌地准備晚飯的時候/我已經踏上了另一個國度/開始了奇妙的旅程」
是的,因為我擁有青春年少,我可以無所顧忌地去闖盪,去嘗試,去追尋。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昂著臉龐,縱情肆意地奔跑在屬於自己的流光溢彩的世界裡,無所畏懼。就算跌倒了受點傷又何妨,只要我盡力地去拼搏了,那就是自己對青春最好的獎賞了。
這是屬於我的,流光溢彩的年華。不必猶豫,破浪的船自會一路綻放常新的花朵!我對自己說,明日又是新的一天!
後記: 今天是2009年6月20日。在進入考場的那一刻,我對自己說:盡情享受吧!誰讓你是初生牛犢,誰讓你有一顆流光溢彩的心!
【點評】
這是一篇內涵豐富,洋溢著哲理情思的青春感悟。
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們「何須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灰心懊惱」;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應該「縱情肆意地奔跑在屬於自己的世界,去追逐,去超越,去乘風破浪!」
作者從心情低落到心中疑惑到內心充滿陽光,景隨心變,心隨景生。文章構思巧妙,文筆靈動。隨文引出的兩首小詩,又為文章增加了豐厚的質感。
牛犢初生華彩流溢
如果一次不服輸的經歷是一片樹葉,那麼我們便擁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如果一次不服輸的經歷是一滴水,那麼我們便擁有廣袤的大海;如果一次不服輸的經歷是一顆星,我們便擁有浩瀚的星空。我們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譜寫著世間最堅持的感動,最無畏的樂章,最自信的笑容。
堅持的力量
運動場上。男子400米接力正如火如荼地舉行,一個個運動健將在操場上奮力奔跑,只為能夠為班級爭得榮譽。就在這時,接力棒突然掉了,全場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只見他快速地抓起棒子,以更快的速度沖向終點,第二!我們並沒有落後。在面對前來迎接他的老師和同學時,他說:「當時就想著快點沖,說什麼也不能給班級丟臉。」這就是我們初生牛犢的精神,堅持的力量。
無畏的勇氣
在繁華的鬧市裡,一個人悄悄地撬開了路邊一輛車的車窗,拿走了裡面的公文包。這個情景被兩個放學回家的中學生看見了,他們大聲地喊道:「有小偷,抓小偷!」並緊緊地跟隨在小偷身後,從××路一直追到××路,最後在圍觀人群的幫助下,成功抓住小偷送往派出所。他們,用正義的心,無所畏懼的精神,博得了社會的高度贊揚。
自信的風帆
大考在即,老師的臉上也不時地顯露出緊張的神情。在最後一場的考前輔導後,老師微笑地祝福我們取得好成績。班長在這時突然站起來,大聲地問道:「同學們,你們對這次考試有沒有信心?」
「有!」
響亮而整齊的回答聲響徹雲霄,同學們臉上是期待,但更多的是自信的笑容。
我們是一群初生的牛犢,因為沒有經歷風雨的洗禮,所以我們擁有更多對世界的驚奇。正是因為這份驚奇,才使我們在對世界的探索中多了一種勇氣,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種力量。
【點評】
本文從「堅持的力量」、「無畏的勇氣」、「自信的風帆」三個角度平行展開,敘說了三件成長中所經歷的事,准確詮釋了初生牛犢的內涵,凸現人生這個特殊階段的價值與意義。所選取的身邊故事真實可感,寫得平實真切,極易感染同齡人並產生共鳴。文章構思新巧,結構嚴謹,語言精練傳神,富有美感。
尋回那份勇氣
光陰荏苒,年華流轉。轉眼,我就要初三畢業了。翻開舊日相冊,對著那個黑黑小小的孩童,我不禁「撲哧」地笑出來,回想起那些無畏的日子。
夕日欲頹。圍牆外,我正「吭哧、吭哧」地吞咽著手中的烤地瓜。黑得發脆的皮一剝開,金燦燦的地瓜也如夕陽一般,只不過多了令人垂涎的香氣。一個烤地瓜下肚,我卻意猶未盡,顧不得洗手便問姐姐:「要不,咱們再烤一次?」姐姐一口回絕:「不行,已經烤兩次了!」我只好悻悻地收拾著地瓜皮,弟弟卻在一旁拍拍我說:「她不去烤,我們自己來烤!」我眼睛一亮,趿拉著拖鞋便和弟弟去撿木頭。
天色已黑,我們打著手電筒到建築工地撿木頭。正不亦樂乎呢,突然腳底一陣刺痛,我慌忙抬腳一看,完了,釘子扎進腳底了。我脫下襪子,牽上弟弟便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裡跑,驚慌得不知所措。我要弟弟別告訴大人們,又把沾了血的襪子往口袋裡塞,一回到家,我便往被窩里躺,身子卻不住地發抖。回想到那銹跡斑斑的釘子,突然想到村頭那個斷腿的補鞋人,爸爸說那人就是因為扎了銹釘子沒有及時醫治而截去腿的……突然又想到書上說,破傷風會讓人渾身發熱,我不禁冷汗涔涔,因為捂在被子里的我汗水早已濕透了衣衫……怎麼辦?不怕不怕,沒事的……我害怕得都忘記了哭泣,就這樣一直在被子里發抖。
後來,弟弟大嘴巴地告訴了爺爺,竟嚇得爺爺他們手忙腳亂地送我去醫院。
打破傷風的針很痛,我卻不敢出聲,怕惹一臉鐵青的爸爸「發作」。吊瓶時,我閑得無聊,捏住滴管,竟發現血從手裡倒流回去了!嚇得松開手,卻又忍不住反復玩弄好幾次……
如今,腳掌心裡的那道傷口只剩下一痕淺淺的青色,但那次「無法無天」不知輕重的鬧劇卻成為我難忘的記憶。
其實,還有多少難忘的記憶啊!小時候,赤手想撫摸那種不帶殼的蝸牛,被喝止後才知道那是一種會吸人血的東西;小時候,因連續坐錯公交車而沒錢回家,自己摸索著走了十幾公里,到家時才「哇」地哭出來;小時候,跟著大朋友們去爬荒山,結果跟丟了,找不到下山的路,硬是一個人趟下了山……
時光如水,不舍晝夜。兒時往事難忘,也讓人沉思。那時候似乎對什麼都不害怕,而如今我們長大了,卻有了更多的顧忌:害怕演講,緊張考試,患得患失,杞人憂天……告別了那一段無知無畏的童年,似乎我們只能在回憶時驚羨那時的勇敢無懼。
但,我願尋回那份勇氣,用那樣的勇敢無懼去面對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考驗。
【點評】
男孩不哭,即便真的遇到了困難,受了傷、流了血,也要硬著頭皮「趟」下去。兒時的我們,又何嘗不曾這般地冒過險,並因此而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呢?而生活,確乎是需要有一些這種初生牛犢般的勇氣的,雖然,人愈長大這種勇氣愈少。可以說,是小作者對於成長的真實體會和思考打動了評卷老師。
因為無畏,所以強悍
我勇敢地昂起頭,世界必將贈我一片遼闊草原。
——題記
初生
我急切地睜開我的雙眼,巡視著我剛剛抵達的世界。母親的胸懷固然溫暖,我卻渴望與幻想著外面的未知世界。外面的世界,是否如我想像的一般美麗多彩,如我期待的一般神奇炫目?我的好奇成為我誕生的力量,初生的我啊,想要探尋這個繽紛的世界,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的腳步,因為我心中滿滿的都是勇氣!
站立
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後,我終於站了起來。清晨的露水覆在草葉上,被太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太陽的光芒同樣也照射著我的這顆急切的心,因為我站起來了,從此我可以奔跑,跑到任何我想要去的地方。我彷彿已能感覺到奔跑時帶起的微風拂動我的毛發,那種感覺是如此的暢快!我想要探尋這片可以任我奔跑的土地,心中並無畏懼,因為我有腳下這片柔軟的草地,摔倒之後可以爬起,我有媽媽鼓勵的眼光,我無所畏懼!
遇虎
我跑進一片草叢,這不正是我想要探尋的秘境嗎?我興奮地在草叢中穿梭,正愉快至極時,對面走來一隻龐然大物,吊睛白額,面相兇殘。他的目光咄咄逼人,像焦灼的火焰。我無畏地看著他,用我堅定的目光與他的目光交會。我初生的雙眸清澈而勇敢,我昂起頭,施以居高臨下的氣勢,心裡暗想:我要探尋,我要求知,你不能阻擋我的步伐,因為我的信念讓我無畏。我們相視良久,那龐然大物竟自己轉身離去了。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虎,他兇殘狠毒,吞噬了我無數的同族。
人們說我不畏猛虎,是因為我初生牛犢,無知而單純。我卻清楚並不是這樣的。我的無畏,是因為我執念於對這個美好的世界探尋的渴望,是因為這種探尋的信念讓我無畏無懼,讓我自信而堅定地奔跑下去。
牛犢雖幼,卻強悍無比,因為它無畏。牛犢的無畏並不是無知,而是自信和堅持。因為自信,牛犢迎難而上,因為堅持,所以困難最終被牛犢打敗了。
昂起頭,勇敢地前進,用無畏的精神披荊斬棘,遠處,必有一片遼闊美麗的草原。
【點評】
醒目的標題和精練的題記,寥寥幾筆就把初生牛犢自信無畏、氣勢逼人的精氣神勾勒出來。文章妙在:一是用初生牛犢來比做自己,富有情趣;二是妙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典故,情節性強;三是篇末點旨,中心突出。文章思路清晰,行文流暢,語言激情而有表現力,給人以震撼。
背後的眼睛
「初生牛犢」,一個美好、絢麗的詞語。我想,用它來形容現在的我們,是再恰當不過的。我們總是端坐在安適的窩里,透過幾縷遮擋陽光的枝葉,看著外面流光溢彩的世界,宣揚著華麗的詞藻,憧憬著未來。
此時窗外的天空,浮著的白雲,如被拉長卻未斷的棉花糖,是甜蜜美好的象徵。剛才的天色也是如此……
在上考場的路上,我遇見了一對母子。擁擠的公交車上,兒子坐著,閉著眼睛同母親說話,我細細地聽著,應該也是和我一樣要上考場的學生。許是平時成績不錯,他大聲宣揚著對考試的自信,他的臉上溢著笑容,額前幾根頭發,驕傲地翹著,如他張揚的個性。我輕笑著聽他對未來的規劃,和我一樣,並不畏懼這被大人們說成「生死攸關」的考試。想起出門前,媽媽對我的千叮嚀萬囑咐,心裡有些不屑。
那位站著的母親開口說話了:「別那麼自信,做題時仔細點……」 話語很快被兒子略帶不屑地打斷。我細細地端詳著這位母親,她微彎著身子,單手拉著椅背,一隻手靠著車窗,將張開的傘貼著玻璃。空調的冷風拂過她小小的辮子,飛舞的發中夾雜著許多細細的銀絲,在黑色的發中顯得那麼刺眼。車向前開著,陽光透過玻璃灑入車內,母親的影子被陽光肆意地拉長。在她的腳邊,還有那黝黑的傘影,不大不小,恰好遮掩住兒子。我的心中有些動容。
下車了,兒子被同齡的朋友拉著,向前邁著堅定的步伐,有說有笑。我愉快地看著他們的背影,突然,一個孱弱的身影闖入我的視線:那位母親,緊緊跟在兒子背後,右手拿著手機打電話,似乎正同兒子的老師對話,請老師在候考室再幫兒子復習復習。她的語氣輕柔,言辭帶著些許請求的味道,口中不停地說著拜託、謝謝。
望著那位母親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是的,我們如初生的牛犢,甩著脖上的鈴兒,向著前方更肥美的草地奔去,我們不曾回頭,不顧一切。可是,若是回首,我們便會看見在我們的身後總有一雙眼睛默默關愛著我們,為我們擔驚受怕,伴我們榮辱與共。這雙背後的眼睛,是我們成長中最動人的沉默。
【點評】
年少輕狂,而生命總是在不顧一切地向前中煥發出迷人的色彩。文中的「我」、那位兒子如「牛犢」般張揚的自信、蓬勃的朝氣確是當代少年人生命姿態的真實寫照。但是,本文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文章還含蓄警示同齡人要懂得前行中的回望,懂得理所當然地接受中的感恩。小作者這份對生活敏銳的體察,睿智的思考,使文章別有一番新的境界。另外,發絲、傘影、兒子身後緊跟的步伐、輕柔的請求……小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與描摹,在看似不經意間完成了對母親形象的逼真重現,同時也以小見大抒寫了真見,值得贊賞。
2. 2015年高考作文滿分是多少分
2015年高考作文滿分一般在50到70分之間,大部分省份高考作文的滿分都是60分,有些專自主命題屬的省份作文分數會高一些,具體的要看地區和試卷類型。例如:
1、高考語文科目既有教育部命題的全國卷,也有不同省份命題的地方卷。不同命題的語文作文滿分也是不同的。一般作文滿分都在50-70分之間。
2、高考作文滿分全國卷是60分,江蘇卷是70分。其它省份自主命題的語文作文滿分也是以60分居多。
高考作文怎麼才能得高分:
作文得高分有幾點:立意、審題、字跡、正能量、文采。
寫作文,就是我們對身邊事物的理解,我們寫作文,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帶入進去,把自己想像為主題,這樣我們寫事情或者是抒發感情的時候,更加的能夠打動人心,讓老師在讀文章的時候,能夠更就加的有感觸,觸動人心呢。
寫的作文最好是要貼近生活中的事實的,不要偏離生活,有和生活貼近,讓人感覺到這篇文章是真實的,這樣的作文才能得高分,有時候根據生活中的實踐,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也都可以寫在作文上,有時候自己的結論,可能會讓老師覺的很好,有時候會給你加分,雖然有時候,也會讓老師感覺不好,但是最起碼是不會扣分的。
3. 2015年福建專升本語文卷子優秀作文
京浪專升本許老師回復:你還是找找高考的卷子吧 咱們福建專升本的卷子優秀作文是不可能會出現在網路上的 真題卷子都不公布了 何況是優秀作文
4. 有2010年福建省廈門市的高考滿分作文嗎 就格林童話的那篇
2010年廈門高考滿分作文:
我與真善美詩意棲居
時間:2010-06-22
作者:駱雅婷
當厚厚的一摞《格林童話》印成鉛字,成為兒童們手中的珍寶,當慈愛的父母為嬰兒朗誦那詩篇般的傳說,當童話中善良的公主為孩子五彩斑斕的夢增色……這些傳說的真諦,格林兄弟們苦苦尋覓的與人類發展史的聯系,於無言處彰顯。那便是亘古以來不變的人之血脈——真、善、美。
這是多少簡單的三個字,卻總是被數數然的我們輕易忽視。格林兄弟窮究傳說中的字句,希望找到隱藏其中的真理、律條,卻忽略了那連鄰家孩提都能總結的至真善至美。
我們總是如此,實用性的價值標准成了現代人的鼻環,殊不知科學、技術、修辭終須美感、善念與真誠為線,前來縫合。沒有真善美為信仰的實用主義,只是清寂的舊代朝服,扣子滴滴答答地掉,散落滿地。是的,我們必須有充滿勞績的實用主義來領航,但人之為人,不能缺少信仰指南。
荷爾德林曾說,充滿勞績,人還是要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之上。若我們只是一味追求實用的勞績,縱使有豐碩的穗粒、有甜美的飯食,卻依舊只是匍匐於地的生靈。若當真如此,我亦要贊美人類謙卑的神態與豐厚的勞績,卻哀傷於靈魂的羈旅無依。你可曾聽說,靈魂,是大地上的異鄉者?是美,讓人的雙膝直立行走,傲然挑戰烈日!是真誠,讓人之間萌生稱之為愛的強韌紐帶,讓人性溢滿芬芳!是善,讓這群大地上的異鄉者將根基所向土地深處,卻始終向上生長,不生旁枝!海德格爾說,精神乃是湧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飈。是真善美創造了人的無限可能!人對內在生命無數次的重生與再造,無不是以美為明亮的焰火,善為擺渡的舟身,真為手中的柱杖。
當我們翻讀《格林童話》,或是《同海經》、《伊索寓言》,我們看到的人類歷史前行之指路燈,皆是人性的光芒。矢志不渝的愛情,星漢為之震懾的母子紐帶,抑或是一諾千金的友誼,都建立在無與倫比的人性之上,真善美之上,沒有公式的繁瑣,亦無關定律的教務,她們真實存在,為人類鋪路助行。
實用主義的發展迷惑了我們的視線,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於機件般的冷酷言行,我們忽略了美,遺失了真,摒棄了善,似乎惟有孩童依然未忘記那顆徇霞般的初心。
不,我要依然將根基深扎地下,引體向上接近太陽。我要同樹的主幹一般強壯,善是我枝幹中的瓊漿,我將現實的責難裁成片片綠葉貼於項間額前,真是豐沛的雨水,美是頭頂的湛藍晴空。
2010高考滿分作文《士運論》正文:
余讀《左傳》、《漢書》、《三國志》,尋尋覓覓以求運道,成功諸法,然每見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嘗不廢書而嘆焉。至如三國之李蕭遠作《運命論》曰:「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余未嘗不涕泗橫流,扼腕嘆息曰:「古今之士、之賢、之聖豈受制於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陳蔡,李廣難封,哀哉。」後余飽覽古今賢士之文,遠近名聖之跡,乃釋懷,有三嘆作焉:一曰士運在此不在彼,再曰士運在勤不在求,三曰士運在我不在他。謂予弗信,請見陳詞如下:
昔者仲尼學富五車、胸藏禮樂,遍施仁義欲以正道援天下於溺,學於郯子、師襄、老聃之徒欲以廣其聞,周遊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壯哉,其行壯哉,其言壯哉。然其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遍歷七十國而不一遇其主,豈不嘆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顏回出;修古之聖典,而有六藝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後一孤陋書生,豈得聞其名而後深贊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有不棄於壯志之道而後必有不知有處得之。此余所謂「士運在此不在彼。」
戰國之時,齊有孟嘗田文,趙有平原趙勝,楚有春申黃歇,魏有信陵無忌。當是時,有志之士投之則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為弗是也,孟嘗之徒獨養雞鳴狗盜之徒,未有匡扶國家之才賢。是故蘇秦散盡資才而不說聽其言,後起六國而權傾天下。曩時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當時盡有矣;曩時其所躞蹀之公卿門,當時盡開矣。富埒人主,權衡國君,誰得而當之?是矣王勃曰:「老當益壯,守(寧)移白道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此非余所謂「士運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暢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漢武,商鞅得景監方說秦王。士運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學,以我之滔滔雄辯需假人之手?餘思淳於髡聞之必仰天大笑,疑纓索絕。俞伯牙有繞梁之音,司馬相如蘊絕世之才,公孫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變法。韓退之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竊以為余為千里馬亦先已於伯樂矣。「士運在我不在他」昭矣。
《詩》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天下皆慕聖德。《運命論》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又曰:「通之斯為川焉,塞之斯為淵焉,升之於雲則雨施,沉之於地則土潤,體清以流(洗)物,不亂於濁;受濁以濟物,不傷於清。」又曰:「是以聖人處窮達如一也。」是也夫。余誾誾於此,欲作沛然之辭以廣余意,終日孜孜不倦於古今典籍,所為何事?所擁何志?張載《日知錄》志曰(《近思錄》記張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還有很多篇,你到學科網去搜「2010高考滿分作文」福建卷
5. 求廈門近幾年來的中考滿分作文素材
我想化作秋天的美景 風,在周末失去了往日的凜冽與霸氣,多了幾許柔情,伴著陽光暖暖的香氣,沁人心脾。仰視藍天,一群美麗的雲在飛,在奔跑,編成美妙的花環。 面對如此美景,我不禁放慢了腳步。環視四周,不遠處,是一片絢麗的銀杏林,宛如太陽神的兒女一般,不然,怎會得到他最多最柔的寵愛而如此金黃,黃得竟忘了這秋天的主打色?我心中一陣喜悅,便奔向了那樹林。 然而,驚喜還不止這些。一條被落葉掩蓋卻又隱約可覓的潮濕小路鋪在腳下,這小徑不曲,卻又比曲徑更神秘。「曲徑通幽」,這條路往哪兒?應答著小徑的牽引,幾排青瓦灰牆的人家出現了。 幾個天真無邪的小孩童圍著一個老人眼巴巴地看者,靈秀的瞳仁里閃出一絲絲驚嘆。對於七八歲的孩子,什麼比玩耍嬉鬧更吸引他們呢? 再走近些,一把小巧的剪刀正在老人手中聽話地跳動遏制著。剪刀的一張一合,每一次與紅紙親密擁抱,便會有一些小紅蝴蝶盈盈地飛舞下來。往日中這些都會被我們稱為廢紙,而此刻,我卻有搶忙上去,一奪而空的沖動。望著老人那雙微眯的雙眼,從隱射出的眼神中,全洋溢著愛。不一會兒,只見那老人低頭一吹,緩緩地拉開了那張神秘的紅紙片。 哇,一張娃娃的臉!雖不復雜卻很精緻:幾綹頭發,兩彎眉毛,大眼睛,大嘴,天真而活潑!不等細看,一個稍大的男孩兒一躍將剪紙搶走,便帶頭兒,領了幾個孩子玩去。不一會兒,又回了。呀!剪紙破了。而老人卻不生氣,輕輕地拍了拍男孩的頭,又從容地取出一張紙繼續剪起來。一會兒工夫,又成了。 忽然,耳畔的風又來了,我彷彿若有所思,這充滿了愛的剪紙如春風細雨般滋潤了我的心靈,人生還能如此從容! 學了一迴文人弄騷,調出了內心中溫柔的檔案,聆聽了古老文化的呼喚,讓愛的文化撫慰你憔悴的心靈。愛,已熔化在了剪紙之中,美哉!桃 花 依 舊 桃花是一種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卻有著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與一位朋友的一段往事。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春天,我到鄰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們一塊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園里時,她鄭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遞到我手裡,說:「送給你,願咱們永遠都是好朋友。」那時,我們臨近小學畢業,同學們互相寫留言,送禮物,但是沒有一個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將這枝桃花包起來,飛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讓這枝友誼之花凋謝了。」回到家,我就讓爺爺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園里的一棵桃樹上,並做了標記。幾天後,我欣喜地發現,它們成活了。 花謝花開,又是一年,我已經在山外中學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為家境貧困,沒能繼續上學。由於離家遠,功課又緊,我很少回家。漸漸地,我忘記了那枝桃花,忘記了那棵桃樹。 暑假的一天,爺爺端來一筐桃,讓我嘗嘗鮮。爺爺挑出幾個紅紅的大桃給我,說:「苗苗,這幾個是你從朋友家帶來的那桃枝結的。那桃真是好品種,結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別的樹上去了。」我心頭一震,這才想起那枝桃花。爺爺又說:「你的那個朋友到我們家來過兩次,都沒見到你。她還特地跑到果園里去看那桃樹,可惜季節不對,沒看到桃樹結果。」 我跑到果園里,來到那棵桃樹前,望著那寂寞的桃枝。那枝桃已分了好幾個杈,枝繁葉茂,上面還掛著好多青里透紅的桃子。 看著這累累碩果,我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誰說桃李無言,我分明聽到它在說:「我們永遠是朋友。」原諒我吧,好朋友,竟然這么長時間沒跟你聯系了。都說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卻原來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這就去找你。 【滿分理由】 本文構思巧妙,在眾多的只是空泛地「感悟」而無情節的考場作文映襯下,令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本文明寫桃花,暗寫友情。從桃花有情碩果長存與人的善變的對比,感情到草木比人還有情,情感的抒寫水到渠成。結尾只用一句話點題,勝卻喋喋不休。本文最大的優點是有人物、有情節,有情節的發展與變化,通過敘述來揭示主題,比起大段大段的議論更有力量。
6. 2015年高考滿分作文800字帶題目還評語
浮躁來,面對著生活的如意自不如意,不忘當年的素心初衷,生活的腳步慢一點,學會欣賞,學會平常,閑一段流光讀清風明月,留一方背影給瓜豆田園。
這茫茫的人海,寬寬的世界,每個人都在學會理解,這世界是大家的存在,而不在於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別人的無奈,更不要因為自己的奢望,而拉遠了和生活本身的距離,這朴樸素素的生活,把握住內心的厚重與溫度,才是生命最大的價值,生活從來也不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方式和存在形式,每個人走過人海都需要秉持一種善意友好的態度,咀嚼著自己的辛苦,也體諒著別人的不易,自己的艱辛需要自己毫無畏懼的承擔,但內心世界也要明明了了,別人的不幸和苦難也並非言過其實,就像這人生,每個人都想活出自己張揚豐富的個性,但迎面走來的、身邊同行的也同樣是鮮亮溫暖的生命。
7. 2015高考滿分作文 取捨之間有把尺
專業回答
「你選擇了什麼,你就成了什麼。」哲人如是說。生活就是如此,不能十全十美,也不會讓人全部擁有,有時,我們必須對它做出必要的取捨。
近日讀到這樣一則材料,頗讓人深思。
土壤中如果鹽鹼過多,就會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長。但是,有一種叫檉柳的植物卻能在鹽鹼地里頑強生存。
檉柳是一種喬木,樹皮呈紅褐色,葉子成鱗形生在纖細的小枝上,微風吹來,一叢叢檉柳飛紅掛綠,別有一番景色。走近檉柳時,你會發現它的莖和葉上,有一粒粒白色的結晶,如果你嘗一嘗,會感到又成又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檉柳的根在從鹽鹼土中汲取水分時,會同時吸收大量的鹽鹼,』但它的體內並不積累,於是,這些鹽鹼由水帶著,通過檉柳的莖、葉表皮排到莖和葉的表面,水分很快就蒸發了,鹽鹼卻留在莖葉表面,形成了一粒粒白色的結晶。
檉柳無法選擇自己的生存環境,但是,當它面對阻撓其生存的鹽鹼時,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退避三舍,而是巧妙地選擇將身體里不需要的鹽鹼排解出來,從而讓自己更加茁壯地成長。
檉柳的生活智慧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人類也應該比檉柳更加聰明。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每個人總會有一些不愉快,總會有一些煩心事,總會有一些誘惑,總會有一些慾望與貪念,總會有一些痛苦與挫折。就像吃五穀雜糧,人總會生病一樣,沒有誰能避開煩惱、痛苦與挫折。煩惱能讓快樂的人變得憂愁,讓郁悶的人變得憂傷,讓苦惱的人變得更加痛苦。由此,做出明智的取捨與保持快樂的心境就變得尤為重要。
現實生活中,將人們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人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之中,最終讓人一生一事無成。生活要求人們在前行中應該不斷地進行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是次要的,或是無須去勞神忙碌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
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取捨的過程:當我們選擇成長時,我們要放棄貪玩;當我們選擇成熟時,我們要放棄單純;當我們選擇遠行時,我們要放棄家庭:當我們選擇拼搏時,我們要放棄溫馨;當我們選擇成功時,我們要放棄安逸。
我們的一生總在不斷地擁有與不斷地失去之中進行取捨著,正如春蠶的蛻變必須放棄厚厚的絲繭,正如果實的成熟必須放棄高高的樹枝,正如小鳥的飛翔必須放棄溫暖的巢穴,於是,我們便在一個個的取捨之中收獲了豐厚的成果。可以說,舍棄是收獲的前提,只有懂得舍棄的人,才能有真正的收獲。
學會取捨、善於取捨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智慧、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舍棄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然而,懂得舍棄的才是最好的。於是,取捨之間註定是一種讓人糾結的、艱難的、痛苦的選擇。
聽從內心深處的召喚,問清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相信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個取捨之間,都能做出明智而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