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和名著的故事作文
《三國演義》是我最愛讀的一本名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諸侯爭霸的故事。我對他的喜愛,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情節波瀾起伏,更重要的是《三國演義》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的生活當中,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初讀三國是在我小學時,那時我對曹操有著很大的崇拜感。曹操雖是宦官子弟,但他卻果斷、勇敢、識人,有著卓越的領導才能。有時在睡夢中,我甚至還幻想我成為了曹丞相手下的得力戰將,與他逐鹿中原,統一亂世。
那是一節數學課,老師向大家提出了一個問題。由於我的成績始終不理想,本可以回答問題的我一直在座位上猶豫著。這時,曹操刺董卓的畫面浮現到我的眼前。要知道,董卓可是一位暴君,行刺失敗輕則人首分離,重則千刀萬剮、牽連九族。但曹操卻不懼這些,只見看果斷的拔著七星寶刀。突然,視角回溯到了數學課上,我想比起曹操背負的責任與面臨的恐懼還相差很遠呢!於是,我史無前例的舉起了手,最終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此,我再不是那個在數學課上膽怯不敢發言的孩子了。
讀完了《三國演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武將不是關張趙馬黃,而且是吳國的名將太史慈。他誠信勇猛無雙,懷有一身報國熱血,敢於為國獻身,但不幸英年早逝。我對他的經歷感到嘆惋。如果不是他的早逝,魏國能否統一天下,關羽是否有膽拖欠荊州,這些都是未知的。太史慈當年被孫策打敗,承諾整兵投降孫策,許多將領都不信任他,只有孫策堅決放了太史慈,最終太史慈如約而降,在孫吳大顯身手,立下不非凡的戰功。
在一次期中考試後,我虛報了自己的考試分數,回到屋子裡,想起了太史慈與孫策的故事,驅使著我對父母道出了實話,受到了父母的批評,也受到了知錯就改的表揚,太史慈的故事,使我變得更加講誠信,重視自己所立下的承諾。
在考試上,我頓時領悟到《三國演義》在我的人生中早已不再是一本名著了,所講述的也不僅僅是魏蜀吳三國爭霸的事了,《三國演義》更像是一位老師,他具有關羽的忠義、劉備的仁愛、曹操的果斷、太史慈的誠信……他教導著我如何正確的面對人生,面對世界林林總總的事物。
上了大學後,也許我還會重讀《三國演義》,那麼這便意味著我的名著故事猶未結束。
② 看名著好還是每天寫一篇作文
個人認為名著只能讓你在語言上更生動或優美 類似的這些,但如果是寫作內文的話,就需容要在幾百字的限制之內寫一件完整的事,名著太長,而且有些東西很深奧,需要一點點理解,消化,再運用。在短時間內沒有一個很高的提升,所以不如多看寫作文書。先要把一件事情完整的敘述完,再對裡面的一些語句做修改,有時候換一個詞語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多看些作文書,名著可以做為輔助,但先不要看特別深奧的,然後是短小說,或者是些散文會好一些吧。也可能我說的不對,你可以多聽聽老師或長輩的意見
③ 以「名著」為主題的作文
一說起名著,我就有種說不出的感受,總覺得特別親切似的。
其實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有「名著」這個東西的存在了。這是因為媽媽知道姐姐在看四大名著,所以就對我說:「宇宇,姐姐在看四大名著,學習成績很好!你上學了也要去讀,這樣成績會很好的!」我那時覺得只要成績能好,什麼事都願意去做。所以,就拚命點頭答應了。
上了一年級,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的《水滸傳》。可我只有三分鍾熱度,翻了幾頁,覺得這《水滸傳》太長了,就把它拋在腦後,不去理它。媽媽見我這么討厭看書,就在我每天睡覺之前給我讀一個《水滸傳》的故事。每天讀著讀著,我就對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是請求媽媽每天多讀幾個故事。一天,媽媽帶我到「三江」超市去購物,偶然間,我發現「小烷熊」牌餅乾的包裝紙上寫有吃「小烷熊」 牌餅干贏取《水滸傳》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的卡片的消息。我立刻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馬上拿了一包,放進了購物車。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取出卡片,只見上面畫著一個人,旁邊寫著:及時雨宋江。自此,我天天想著這卡片,只要一路過「三江」超市,我就會懇求旁邊的大人買一包餅干。可我只是取出卡片,一大包的餅干常常被我吃掉一點就扔進了垃圾筒。
上了五年級,我聽同學說《三國演義》很好看,有許許多多的英雄豪傑呢!我的心一動,就想了解一下三國。於是,我在雙休日中午常常看中央電視台十套《百家講壇》里的易中天品三國。還時不時地翻看一下《上下五千年》,了解古代三國的歷史。課余時間我還和要好的同學玩起了《三國演義》的紙上游戲,畫好了地圖,選擇好人物,學著曹操、劉備、孫權等人攻城守城, 「打拚」江山。
名著就是有名的著作。名著寫得好的地方就是把人物、場面描寫得非常清楚、細致、生動。我覺得,讀名著就是一種對文章的享受。《三十六計》、《西遊記》、《封神演義》……也都是我的最愛。
我愛名著!
④ 閱讀名著經典作文
名作(經典)的意義,讀文學名作(經典)的目的,以及怎樣去讀……都在裡面了。但要真正懂得它,卻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固有的文學觀念、讀書的目的、閱讀方式,以至我們的思維方式……文學的核心,文學創作與文學閱讀的出發點與歸宿,都是「人」,是人的心靈,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其實教育、出版的核心、出發點、歸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學、藝術、教育、出版……都統一起來了——這幾乎是常識,卻是人們最容易忽略、忘卻的。讀文學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話),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你坐在小屋裡,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之遠、萬里之外的人與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進行朋友般的對話,你將出入於「(他)人」、「我」之間,「物」、「我」之間,達到心靈的冥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堅持讀下去,日積月累地潛移默化,你會發現,你變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要讀名作(經典),就是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於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造都匯集於其中。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各類學科(不只是文學,還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名作(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這里講的是識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讀名作(經典)」。人在受教育時期,例如中學時期,讀什麼書,不是小問題。像魯迅所說,胡亂追逐時髦,「隨手拈來,大口吞下」的閱讀——這頗有些類似今天的「快餐式閱讀」,吃下的「不是滋養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其結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爛肉」、喝「酸酒」長大,是可能成為畸形人的。魯迅因此大聲呼籲,「我們要做批評家」,給青年的閱讀以正確的指引。關心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倡「讀名作,讀經典」即是一種導向:唯有用前輩人所創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下一代,才能保證他們成為巴老所期待的「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我們抓教育固然要關心改善教學物質條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終目的是提高教育對象的精神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人」,那我們就會犯下歷史性的錯誤,而貽害子孫萬代。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還要有正確的方法。那種「一主題二分段三寫作特點」式的機械、冷漠的傳統閱讀方法,是永遠也進入不了文學世界的。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地感性地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發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也許你讀完作品,只有一些朦朧的感覺、若隱若現的人物身影,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動、思緒的感悟,或者某種想像、創造的沖動,盡管你不能(其實也不必要)做出作品主題呀、結構呀、寫作技巧呀……的明確分析,其實你已經「進入」了文學的世界,這樣的「第一(原初)感覺、感悟、涌動、沖動」是最可貴與最重要的,它是文學閱讀(欣賞)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後的文學分析的基礎。文學作品,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因此,文學閱讀的另一個重點,應是對作品語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學大師筆下的語言,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它有聲、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與質感,是應該細心地去體味、沉吟、把玩,並從中感受到一種語言的趣味的。「語言(說與寫)」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說的背後是人的心靈世界。因此,對語言的敏感和駕馭能力,也應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質的重要標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變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文學名作(經典)的閱讀,就是一種發現與開掘:即是對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發現與開掘,也是對自我潛在精神力量的發現與開掘。說到底,這乃是對「人」(他人與自我)的發現與開掘。它的魅力就在這里。因此,他人的示範性分析(如本書點評者——他們大都是大學里的文學碩士與博士,算是你們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作的導讀),無論怎樣精彩,都只能啟發,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閱讀。名作(經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發現,通過你的感受、體驗、想像而內化為你的精神。一切決定於你自己。古語雲:「開卷有益。」有何益呢?錢理群先生引用了巴金老人的話:「讓人變得更好」。不過開卷有益,卻非卷卷有益,書海浩渺,需要在其間做一番披沙揀金的選擇,選出能夠予人美善的經典名作。讀什麼確定了,隨即遇到的問題是怎麼讀,書山路萬千,錢理群先生特別希望青少年朋友能和經典素麵相見。邂逅原初的感動,而不要帶著詮釋動機進入文本,這是一個文學研究名家的諄諄善言。每一個讀者都應珍視。
⑤ 寫一篇介紹名著的作文四百字左右
最近,我讀完《西遊記》這部書,書里匯聚了神話小說離奇的情節及武俠小說的精彩場面。我覺得自己像一隻風箏被繩索住一樣,深深地喜歡上了它。令我至今難忘,感慨很深……
猴子「元帥」——孫悟空
一提起孫悟空,小朋友們肯定不會陌生,腦海里都隱隱約約浮現出孫悟空與天怪搏鬥的情景,而且會涌現出一幅神奇的圖畫來——在一個碧空如洗的晴午,一隻猴子從它耳中取出一支金光閃閃的金箍棒,抓耳撓腮的走在前邊引路,後邊跟著一個著僧衣的和尚和兩個徒弟。剎那間,烏雲密布,黃沙滿天。只見一個巨大的妖怪出現在它們面前,悟空毫不猶豫的上前一棒,經過幾番搏鬥,妖怪終於被消滅了。天依舊,雲依舊。每當看到此處,我掩卷沉思,且不談論它的本領有多高,就說說它的勇敢志氣。如今現實生活中象這樣勇敢的人,實在是少得可憐。他們面對一些事情,不能勇敢地指出,而是為了金錢和利益,放棄了他們那顆雪一般純潔的心,握不住手中那根正義的「魔棒」,他們輸給了自己,輸給了罪惡,輸給了醜陋。
善良的和尚——唐僧
「阿彌陀佛」在嘴邊不停地念著,木魚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耳邊回盪。他是個善良的和尚,他愛世界萬物,甚至連一隻小螞蟻不幸死於他的腳下,他都要念一百遍經文給它超度亡魂。我尊敬他,但不知為什麼,對他又總有一些不滿意。比如,唐僧遇見白骨精時,他只聽白骨精的片面之詞,就懲罰他的徒弟,甚至趕走了悟空,我知道他是出於善良。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被抓住,差點死去。還記得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段新聞,說的是一個上海大學生被拐賣到農村當媳婦;還有那些習練**功的同胞們。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遭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都只聽別人的片面之詞而上了當。如今社會,壞人的行騙手段,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一弱點,才會得意洋洋。我對他們表示同情,希望他們早點醒悟,可是我又能做什麼呢?我只能深情地說一聲:「人生處處有考驗啊!」
讀過這部書,真的使我受益匪淺,我>
不僅僅為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喝彩,更對他的勇敢戰斗精神產生了敬佩之情。它不僅僅為我的知識長河增添了一份柔波,而且使我的人生觀有了定位。人生之路是崎嶇的,摔倒了只有爬起來,爬不起來就會在那個地方呆一輩子,永遠見不到另一邊天空的美麗。爬起來者,將遙望天空,把世界的美麗盡收眼底。兩樣人生只能任自己選擇,如果想要爬起來,就要靠自己。
⑥ 閱讀名著以書信格式寫一篇作文什麼你好
記得在四年級的寒假,媽媽向我推薦了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不看則已,一看就愛不釋手。我喜歡書中的許多英雄人物: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周瑜,過五關、斬六將,大義凜然的關羽……在這之中我最喜歡的是常勝將軍——蜀國的五虎大將之一的趙子龍,他不僅英俊瀟灑,身長八尺,闊面重頤,而且忠肝義膽、有勇有謀,一生中有著許多輝煌事跡,打過數不勝數的勝仗。我喜歡他過人的武藝,無畏的精神和對劉備忠心耿耿的品質。趙雲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少主阿斗的章節至今都令我記憶猶新。
長坂坡大戰中,曹軍大兵壓境。劉備帶領軍隊及百姓撤離,,曹操窮追不舍。趙雲負責保護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於戰爭混亂,趙雲與他們走散了,他帶領三、四十名隨從回去尋找,救回阿斗,在返回的途中他奮勇斬殺了曹營名將五十多名,砍倒兩面大旗,奪取武器三件……
當我讀到趙雲背著阿斗在十萬曹軍中奮勇拼殺突圍時,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當時的場景:他手持涯角槍,在「槍林彈雨」中左揮右挑,殺倒敵人一片……
我被趙雲那英勇無敵的精神所深深打動,更被他的赤膽忠心所折服。
在三國中有許許多多的勇將,像張飛、關羽、馬超、黃忠……但趙雲的勇不同於他們。張飛是猛勇,關羽是雄勇,馬超是年少氣盛之驍勇,黃忠是壯勇,而趙雲之勇是智勇,忠勇、義勇等兼而有之;而他的忠心也並不是只針對劉備一個人,他胸懷大志,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統一天下,解救貧民百姓,這是何等的境界 !也正是這一點讓他和劉備相知相惜,大展風採的。
回想自己,很是慚愧。我做事優柔寡斷,而且還非常好面子。拿上課舉手發言這件區區小事來說:每次我覺得胸有成竹時才把手舉起,否則,生怕答錯讓同學笑話。和趙雲的無畏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其實想一想,重在參與,每一次發言都是鍛煉自己能力的好機會。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懂得了做人應該像趙雲一樣。
⑦ 以"我和古典名著的故事" 為話題,寫一篇600左右的作文
我從小愛看書,特別鍾愛中國的四大名著,領略過諸葛亮的機智,武松的勇武,孫悟空的神通,無論看多少遍名著,都百看不厭,這次,我又走進了名著。
我走進西遊記,看見了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囂張的樣子,將七仙女定住了身,把桃林的桃子吃了個遍;跑到天宮,搗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喝仙酒,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偷水果,給眾仙指錯路,想起了我自己在家亂扔垃圾,亂放東西,亂買東西,看見媽媽似王母娘娘那樣生氣的臉,不禁哆嗦了一下。我繼續翻看著,看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次又一次保護師傅,打妖怪,有時還和師傅鬧變扭,賭氣,我為悟空打妖怪的堅持不懈佩服,也為悟空的倔強而慚愧,想一想,這不正是一個活生生的我嗎?在做作業時,從沒對作業說過不會二字,令我不禁自豪一笑,但也會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使媽媽傷心,甚至哭泣,我又低下了頭。我跟著孫悟空一起請觀音菩薩幫忙除妖,一起去妖怪洞穴打妖除魔,和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
最後,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大戰紅孩兒、借取芭蕉扇、智斗蜘蛛精等等,取得了真經,成為佛。
再想一想,這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正是我的替身,師傅就像媽媽,我陪著媽媽,媽媽教我知識,有時我這倔強的孫悟空還要和師傅吵架,讓師傅傷透了心,可我卻渾然不知。這《西遊記》寫出了我的心聲,讓我知道了,學會孫悟空這樣堅持打妖怪,忠心耿耿的對「師傅」,勝利就在前方。
名著是我的向導,指引我走向正確的道路,名著讓我學會做人,處事,名著,我的良師益友,我的思想「生病」時最好的清潔劑!
我從小愛看書,特別鍾愛中國的四大名著,領略過諸葛亮的機智,武松的勇武,孫悟空的神通,無論看多少遍名著,都百看不厭,這次,我又走進了名著。
⑧ 作文題目是《我看名著》怎麼寫
他們到了苗族地區以後,那裡的居民非常歡迎他們,對他們很熱情.小蘭的鄰居是個80來歲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只有一個女兒,而且這個長期在外地工作,沒有時間來陪老人家,因此、這位老奶奶很寂寞,臉上很少有笑容.這一點被小蘭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想幫老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夏天的上午,小蘭在院外散步的時候,正好路過老奶奶的家口,看見老奶奶正在吃力洗衣服和床單,小蘭心想:老奶奶一大把年紀了,洗起衣服來多麼不容易呀!我應該去幫幫她,於是小蘭快步走到老奶奶的身邊,很有禮貌的說:「奶奶我來幫你洗吧!」奶奶滿臉喜悅,說:你可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快回家寫作業去吧,」小蘭急忙說:「不,奶奶,您的身體本來就不好,身邊也沒人照顧,還要干這么繁重的體力,以後你就把我當做您的孫女吧!這樣您也多了親人,我也又有了一個奶奶,你說好嗎?」說完,小蘭也沒有等老奶奶答話,就端起盆子,認真的幫老奶奶洗起衣服來.一邊洗衣服一邊和老奶奶聊天,別提有多高心了.
衣服洗完了,小蘭又幫著晾好,小蘭向老奶奶告別,可老奶奶一把把小蘭摟在懷里,撫摸著小蘭的臉頰,眼裡含著淚花,激動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雖然你不是我的親孫女,但是你比我的親孫女還要親啊!我真的好高興,有你這樣的好孫女.平時你母親也來幫我做事,真謝謝你們呀!」「不用謝,老奶奶您太客氣了,真些事都是我應該做的呀!」小蘭會心的笑了.
⑨ 看一部名著作品,寫10篇作文400字
《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作者以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生活展開描寫,深刻的展現了當時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者非常巧妙的運用了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說展現出一個神奇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麼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里,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戚的命運。他們曾經那麼努力執著、那麼奪目,卻有一個那麼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麼,今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著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註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
-------------------------------------------------
讀《傅雷家書》有感
看完了傅雷家書之後,總覺得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間,這就是傅雷對他的兒子的愛吧。
事無巨細,心中傅雷首先強調的是傅聰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以自身的經歷來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見困境不氣餒,得到成功不驕傲,要有國家和名族的榮辱感,要熱愛祖國。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他還對傅聰的生活進行指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如何處理婚姻戀愛等問題他都給傅聰提出了建議。傅雷作為一名文化底蘊深厚,在藝術方面有很高造詣的人的人,也給傅聰在音樂方面指了明路,還鼓勵他多從詩歌、戲劇、美術等藝術門類汲取營養,給他寄去書籍。
在我看來,傅雷是傅聰人生中的一盞指明燈,他既是一位慈父,又是給傅聰提出建議,給予關懷的良師益友。書信中無不透露出他那濃濃的父愛,洋溢著父子之間的深情。
傅雷家書中的種種人生道理也使我受益匪淺,家屬傳遞的不僅是父子之間的愛,也是人生哲理的傳承。
--------------------------------------
讀《海底兩萬里》有感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本書狐妖描述了阿龍納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達卡王子,然後跟著他的遊艇經過海底,看到海底裡面的各種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時也遇到海底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我被主人公在大海里的種種奇遇深深地吸引了,它讓我對神奇的海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生物學家阿倫納斯受邀參加追捕「獨角鯨」,不幸落水,掉在了「獨角鯨」的背上,發現這是一艘潛水艇——鸚鵡螺號,於是他帶著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內德·蘭德隨著尼摩船長開始了九個月的海底旅行……想要知道這本書里別的故事,就請你自己來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很引人注目,因為這本書的每一章結尾都會給人們留下一個懸念,讓人越看越想往下看,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怎麼樣的。不知不覺,書中的很多知識就悄悄地進入了你的腦海,因為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很多海洋動物的知識。比如,在《一顆價值百萬的珍珠》一文中,寫出了珍珠是如何形成和分類的……
它的內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隨時會給你以緊張感,讓你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鬆弛。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書里的知識讓我覺得它更是一部科普小說。我想把它推薦給還沒來得及讀它的人們,因為它太值得一讀了,你會從書中學到很多海洋知識的。
趕快行動吧。
---------------------------------------
《老人與海》讀後感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
這個暑假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寫的很「美」同時充滿著對漁夫和和孩子之間感人的情感,這本書寫的不玄幻,同時也不那麼老套,是充滿色彩的。
《老人與海》講述的一個老漁夫與一個男孩的故事,書中的人物和背景都讓我迫切的想讀下去,他們對話的時候讓我感覺到一種溫馨,和老人對孩子的關愛。雖然老人老了但是依然力氣很大,他出海捕魚時那段煎熬的旅程使我感到很神奇,一個老人居然能和鯊魚對抗,而且等待了四天抓到了一條大魚,雖然最後那條大魚都剩骨架了,但是賣的錢也夠養活自己一個月的。老人還對男孩講述了他以前的經歷,他在酒吧里和比他壯三倍的黑人掰手腕,掰了整整一天一夜,裁判員不停地換,直到最後一個說他贏了黑人時,所有人都很驚訝。
《老人與海》這本書體現了,老人在年輕時的力量和光榮,如今他還能再次在漁船上捕大魚,是多麼的自豪,在他的講述中,讓人振奮、驚訝、好奇等,都影響著他的後代,也影響著看書人,讀了這本書又能上一個台階,讓我以後的作文有著最大的提升價值。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展開描述,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戰勝自己,才能創造奇跡,成為鋼鐵戰士。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讓我知道了失敗並不是世界末日,重要的是從哪跌倒就要從哪爬起來,重新取得成功,要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主人公保爾在受了幾次傷後幾乎成了一個殘疾人,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並沒有因此而悲觀,而是笑看人生,以鋼鐵般的意志挺了過來,從痛苦中掙脫出來。
看完這本書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件事。期試成績公布下來後,我發現我不是第一名,不是第一名!而且,第一名竟是我的死對頭。當時,我十分消沉,心想:看來,我是真的不如霍凱澎!他,深受班中的同學喜愛,而我,從男生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諷刺,看到的是怒氣。學習我本以為自己比他好,可是這次期中測試我因粗心大意而讓他得了第一名。我究竟還有什麼資本和他比呢?沒有了,沒有了,真的沒有了……
當時的我是多麼悲觀消沉,可是現在,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忽然覺得當時的我太沒有毅力了,簡直是太失敗了。我下定決心,在這後半個學期中,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時再度得到第一名的好成績!
書,可以使我懂得道理;書,可以使我增長知識;書,可以開闊我的視野……有太多太多的益處,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多,多做筆記,以此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
---------------------------------------------
《簡愛》讀後感
晚上,我坐在床頭看了一本很感人的書,是從班級後面的圖書館借的,這本書的名字叫《簡·愛》。女主角的名字就叫簡·愛,她的命運本是悲慘的,但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一個慈善學校,在那裡學習了六年,擔任了兩年的教師。她父母雙亡,好心的舅舅義務撫養她,但舅舅去世了,舅媽就對他不屑一顧,她的表哥一直喜歡罵他,還會毒打她,有一次真的差點把她給打死......因為求職,來到了桑菲爾德府,當起了一個活潑可愛7歲女孩的家教。之後又發生了許多的事情,簡愛上了這個庄園的主人......
後來他們相愛了,決定結婚之時,簡被一個噩耗嚇到,羅切特先生(庄園的主人)居然有一位妻子,而且還沒有死,簡和羅切特的婚姻是不合法婚姻。他的那個為妻子遺傳他母親是個瘋子,也是個酒鬼,他們一家三代都是白痴或瘋子!再後來,簡過上了地獄般的生活,他不知道去向何方......結果被沼澤山莊的人收留了,之後又經歷許多事情,見還是重新回到了羅切特的懷抱。
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凄美,幸福的,雖然也有許多不順的事,結局總歸是美好的,男主角和女主角還是在一起了,他們的愛情也很純潔,相貌雖不是那麼華麗,但愛情是華麗的,共同經歷了風霜。
⑩ 看名著對寫作真的有幫助嗎
當然有幫助,只看但是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作者文章表達的思想意內義,就不起作用,看容起來不過就是一些有些滑稽的故事而已。就如《變形記》,一些學生就認為是一本滑稽並沒有科學依據的魔幻小說。如果樓主能把紅樓夢的內容吃透了,作文一定能寫好。建議看國內的吧,容易掌握,有選擇的仔細看書比大量的看書來得有用。而且看名著是長期積累不適合快速提高,文學性強的並不一定能適應應試作文。建議看《伏爾泰》詩集、《魯迅》《郭沫若》等人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穆斯林的葬禮》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