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北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寫的是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老師推薦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以為她是在搪塞我,因為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我沒有任何感覺,這裡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讓我感覺到他們都好像是發生在我的身邊。然而,當我讀到第三遍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開始沸騰了。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是哪天放學是下了場雨,亦或是天氣有些悶熱而又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里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
「……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擦亮我們的眼睛,仔細瞧一瞧,那一位是孫少平呢?
『貳』 《誰欠誰的幸福,高考滿分作文,一北京學生
《誰欠誰的幸福》,2013年高考滿分作文,一北京學生寫的,被轉瘋了。
用張無忌和專楊過開篇就已打動我,以下屬是原文:
張無忌放棄了江湖與江山
他把幸福給了趙敏
卻把牽掛給了小昭
把漂泊給了蛛兒
把憾恨給了芷若……
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
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也許他裝作不知道
程英和陸無雙為他負盡青春拋盡韶華
郭襄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許他記得,也許他不記得
曾經有一個叫公孫綠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駐在他一剎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給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簫、三枚金針或者某一刻的眷顧而已。。。。。。
這世間,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們曾經深深地愛過一些人
愛的時候,把朝朝暮暮當作天長地久
把繾綣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
於是承諾,於是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
然後一切消失了,然後我們終於明白
天長地久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幸福是一種多麼玄妙多麼脆弱的東西
也許愛情與幸福無關
也許這一生最終的幸福與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無關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牽住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看透。
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不見了也不算什麼
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
我們學著看淡,學著不強求
學著深藏,把你深深埋藏
『叄』 北京高考作文總分多少
高考作文60分。
高考作文滿分全國卷是60分,江蘇卷是70分。其它省份自主命題的語文作文滿分也是以60分居多
『肆』 《誰欠誰的幸福》,據說高考滿分作文,一北京學生寫的,被熱轉中.....
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過:每一個孩子一出生都對父母懷著一份宗教式的熱情。
韶華易逝,當孩子的心被紛繁復雜的世界迷惑,父母只能狠下心來剪斷攥在手裡的風箏線,然後在遙不可及的未來盼望風箏落地歸來。
到底是誰欠誰的幸福。
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幾乎傾注了所有的心血。胡適的母親在照料一大家子的同時還要在破曉時分讓胡適背書給她聽,背的熟了才能放心繼續睡覺。而胡適自中學起便長年在外求學,很少回家探親。最後一次胡適風塵僕僕地海上歸來時便是參加母親的葬禮。
胡適含辛茹苦的母親必定沒有半分不甘願,因為兒子的成功幸福遠大於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難與沉重的思念。
是誰,欠了誰的幸福。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她在年輕之時是父親目送她踏上遠去的征程,而她走不進兒子的世界,只能沉默地目送兒子的離去。
所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緣分便在於默默目送孩子消失在人生的轉角,而背後有同樣目送自己轉彎的父母。
誰該誰不該,血緣關系所帶來的是一種微妙的心甘情願,彷彿三生石上命定這一世的輪回。
說不清,道不明,誰欠了誰的幸福。
朱自清的父親在火車開動之際,爬上月台送一袋橘子囁嚅了兩句後又離開的背影幾乎定格成了永恆。
朱自清的內心酸澀,為這一袋橘子,為這一袋橘子,為父親離去時日漸蕭索而已見蹣跚的背影。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難以名狀的憾事之一。當我們遠去,向著自己已啟程的美好光明,是否注意過父母愈見明顯的斑斑白發和愈見佝僂的體態,是否非得一定要等到親不待那刻才看得清父母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披枷戴鎖慢慢走來的艱辛。
張愛玲在《易經》中寫道:當在自己的女兒身上投注了同樣的感情卻沒有得到回報,才驚詫不復於母親的時代。
誰……欠誰的幸福……
『伍』 誰欠誰的幸福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
張無忌放棄了江湖與江山
他把幸福給了趙敏
卻把牽掛給了小昭
把漂泊給了蛛兒
把憾恨給了芷若……
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
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也許他裝作不知道
程英和陸無雙為他負盡青春拋盡韶華
郭襄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許他記得,也許他不記得
曾經有一個叫公孫綠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駐在他一剎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給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簫、三枚金針或者某一刻的眷顧而已
這世間,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們曾經深深地愛過一些人
愛的時候,把朝朝暮暮當作天長地久
把繾綣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
於是承諾,於是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
然後一切消失了,然後我們終於明白
天長地久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幸福是一種多麼玄妙多麼脆弱的東西
也許愛情與幸福無關
也許這一生最終的幸福與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無關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牽住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看透。
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不見了也不算什麼
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
我們學著看淡,學著不強求
學著深藏,把你深深埋藏
藏到歲月的煙塵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為什麼在某個落雨的黃昏
在某個寂寂的夜裡你還是隱隱地在我心裡淡入、淡出
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阿朱如花的笑靨正在青石橋旁小鏡湖邊漸漸凋零
喬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淚雨也滂沱
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
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
可你欠我幸福,拿什麼來彌補
陳家洛不願負天下人,便負紅顏
一個為他香消玉殞,一個因他寂寞餘生
也許他的命運早早已是註定
終是塞上牛羊空許約。
空許約,空許約,幸福永遠未完成……
我多麼想和你有一個深深的擁抱之後,轉身離去。
情深未變卻寒盟
終究差了那麼一點點
幸福轉眼消逝
從此一個人,日日自己關門
一個人熄燈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只不過寒冷的夜裡少了一個人的溫暖
只不過幸福不再完整……
倚天的結局處,周芷若曾這樣問過張無忌,在小昭、蛛兒、趙敏和她四個人中,他真正愛的人是哪一個。張無忌一時感慨萬千,想起自己也曾捫心自問過,那時只覺
得,若能和四位姑娘一起長相廝守,豈不逍遙快活?然而世事變遷,小昭遠赴波斯做了教主,表妹蛛兒逝世,芷若誤入歧途,只有趙姑娘一直陪在自己身邊。雖然期
間曾產生過誤會,他對趙敏是又愛又恨,但心裡從未放下過對她的牽念。然而,芷若的介入總讓他內心搖擺不定,始終無法正視自己的情感。直到這一刻,面對趙敏
的不辭而別,他終於發現,自己對那鬼靈精怪的小妖女竟這般難以割捨,若是今生再見不了她,自己也決計活不下去了。他終於找到心底的那個答案,對芷若,他是
一向敬重,對蛛兒,他是心生感激,對小昭,他是意存憐惜,但對趙敏,卻是刻骨銘心的相愛。
人有時候,總在失去時才後知後覺,一些人,一些事,以為只是生命中一抹浮雲,以為可以從此相忘於江湖,卻在別離之際發現,那些過往原來早已紮根在心底,拿不掉,抹不去。
楊過與小龍女終成眷屬,逍遙於江湖之外,他可記得,還有一個痴心的女子對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拋盡韶華,守候一生。他是否會想起,多年前那張天真無邪的面容,是否會想起,初遇時她莞爾一笑,道,我姓郭,單名一個襄字。
眷戀的人,給不了你承諾,於是你終於明白,幸福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可是為何仍要飛蛾撲火,執著一生?也許就如李莫愁時常低吟的那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世界上最復雜的東西,一個人又如何能想的透徹?
有一個人,教會你如何去愛了,但是,他卻不愛你了
有一個人,你一直在等他,他卻忘記了你。
有一個人,他想離開了,你卻沒有絲毫挽留,因為你漸漸明白,挽留是沒有用的,你能給的,只有自由。
你以為只要走的很瀟灑,就不會有太多的痛苦,就不會有留戀,可是,為什麼在喧鬧的人群中會突然沉默下來,為什麼聽歌聽到一半會突然哽咽不止。你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麼,不知道自己在堅持什麼,腦海里揮之不去的,都是過往的倒影。
愛你的人,對你的要求很少,可以在很想你的時候看看你,可以在寂寞的時候和你說句話,這就是她所有的幸福。
如果因為執念而作出倉促的決定,可以離開,但請不要走遠,不要急著為彼此定性,不要急著分清界限,
回頭看看,她是否還在。
善待愛你的那個人,那個不希望你困擾,所以強顏歡笑、騙你說釋懷了的人,那個默默關注你,從不曾離開的人,如果你還彷徨著,如果你還抑制不住的想著她,如果你還在意她的一顰一簇,不妨給她一個可能,也給自己一個可能。
在愛情里,如果兩人都很被動,一段美好的姻緣不免在時間的摧殘下消磨殆盡,並不是兩個人不適合,而是雙方都習慣於等待,等待對方先主動,沒有耐心的人於是選擇離開,最後徒留遺憾。
所以,愛是有來生的,就像不滅的火種,只需加點乾柴,它依舊能發出奪目的火光。
幾米說:
當你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你
當你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你
當你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你
是你走的太快,還是我跟不上你的腳步?
我們錯過了諾亞方舟,錯過了泰坦尼克號,錯過了一切驚險與不驚險,我們還要繼續錯過
但是,請允許我說這樣自私的話
多年後
你若未嫁
我若未娶
那
我們能不能在一起????
記住你欠我的幸福!!
『陸』 2016北京高考滿分作文:成長的煩惱。600字
成長對於幼時的我多麼熟悉,恨不得趕快長大,體驗成長的快樂。也許,成長和煩惱是相互依存的吧!成長的同時,童年卻被我瀟灑的拋棄在腦後,與此同時,煩惱也隨之而來。
憶往昔,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父母的諄諄教誨,微笑的一幕幕,嬉戲玩耍……童年如此美好,沒有丑小鴨的的艱難險境,也沒有賣火柴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才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成長的腳印「匆匆」的行走,我也「匆匆」的追趕,遺棄了一顆稚嫩之心學會成長。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卻無時不刻的遺留著一個個「惡鬼」,吞噬著我快樂的心。
這一個夜自習,宛如以往,似乎平靜,而等待著的是我在塑膠跑道上不幸摔傷。只見燈光在眼中晃悠著,耳邊傳來同學們慰問的聲音。我感到腦袋微微的作痛,便做在草地上休息。當是時,鼻子酸酸的,才感到自己心中的沉重,進入中學後,自己每天都在為著「學習」二字,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一星期下來,guǎn lǐ同學的時間與學習的時間遠遠的超過了游戲空閑的時間,又漸漸淡淡的消失……甚至睡夢中依舊呈現出試卷的蹤影,每天的我都在與試卷「奮勇而戰」。
夜,萬瀾俱寂,我獃獃的望著天空,滿天星辰,若隱若現,不禁黯然淚下。沒想到,任何一個堅強的人都有脆弱的時候,看到眨著眼的星星,那麼,流星是否是它的的眼淚?此時的我,願時光倒流,回到童年,時光飛逝,光陰荏苒。我含著淚問自己:「這么努力,為了什麼?難道只希望山上的野百合開出眼麗的花朵嗎?」但我的影子卻告訴我,我有一個夢想,我是為了我的未來,為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為了證明自己。我恍然大悟,自己絕不可以頹廢,夢想需要發芽,開花,結果。我要為了這一切去努力。
我小心翼翼的站起來,因為一切都是光明的,如同古人所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唯有挺起自己的胸膛,繼續在人生之路上奮斗下去。
煩惱是成長的主角,讓你在一次次的跌倒中,依舊爬起,試著戰勝。但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學會了微笑地面對人生。
望採納 打字很累
『柒』 2010北京高考語文滿分作文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北京一考生
尊敬的墨子:
這是兩千年後的一個學生寫給你的信。我不知緣何想要寫信給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個簡單卻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記得小時候,我無意間從書架的最底層摸到一本古樸的線裝書,這便是我與你的第一次「邂逅」。但這第一次似乎並不大美妙,因為從你那黝黑的臉上我看不到一點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嚴苛與冷酷。
那時我覺得,你一定不是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個會仰望星空的人。
但終究,我沒有放下這本書,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愛,則強不執弱,眾不劫寡」——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散發著一股奇特的稻香。於是每每書頁翻動,我便彷彿回到那個人人「交相虧賊」的紛繁亂世。
蒼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騎著青牛緩緩西去的老者,望天吟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見那杏壇上侃侃而談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臨淄稷下學宮中百家爭鳴的一派繁榮,也見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隱士,正陶醉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終於,我一眼望到了你。你並未選擇歸隱,也不願去與諸子整日無謂地論戰。你只是奔波在華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態現於人間,奔走疾呼,救百姓於水火,解萬民之憂苦。「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你是如此腳踏實地,你的腳步是如此堅實、不屈。
我終於明白,你並非不會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製造蒼白無力的口號的其餘諸子,你寧願腳踏實地地踐行自己的理想,讓「兼愛」——你的這片星空劃出更絢爛的光芒。所以,你總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遠千里游說楚王,並「九拒魯班攻城之機變」,拯救宋國一方百姓;你又四處奔波,「非攻」「非樂」「非命」「非儒」,為的就是切實地為這亂世提出真正的「濟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總是不忘腳踏實地。因而你的腳步從不停息,你的足跡遍布神州大地。而在這浮誇虛假仍存於世的兩千年後,你的腳步也越發顯得堅實、有力。
原來,你的雙眼永遠仰望著星空;原來,你的雙腳從未離開過大地!
黑衣黑發、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腳踏大地,奔走於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閃電,劃破天際,穿透重霄,為這九州五嶽點燃永不熄滅的火焰!
人類需要仰望星空,因為沒有星空的照耀,我們的路不會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腳踏實地,為他人為社會切實地做點什麼。畢竟,星空的美麗永遠不屬於大地,只有我們腳踏實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個腳印折射出星空的絢麗。
墨子,感謝你,讓我明白了這簡單卻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謝你讓我的生命擁有了最恆久的動力。
專家組評分:
標卷作文一(一類文上)
內容20分表達20分
發展20分總分60分
註:這是一篇較為傳統的「舊文化作文」,但同時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從譚蘅君老師關於文化作文的概念來判斷,一它具有雅語的特徵,是經過雅語訓練,並能優美表達的作文。二是不管它運用什麼材料,古代也罷,當代也罷,材料只是一種載體或手段,關鍵是文章里有沒有文化精神與文化情懷。從以上兩個方面,我們確認:這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
至於「新文化作文」的生活化表現,我們會隨後推出2010年的優秀佳作,讓大家來認識與討論,普及關於「新文化作文」的認識與理解。
『捌』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誰欠誰的幸福
張無忌放棄了江湖與江山
他把幸福給了趙敏
卻把牽掛給了小昭
把漂泊給了蛛兒
把憾恨給了芷若……
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
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也許他裝作不知道
程英和陸無雙為他負盡青春拋盡韶華
郭襄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許他記得,也許他不記得
曾經有一個叫公孫綠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駐在他一剎那的目光里
而他所能給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簫、三枚金針或者某一刻的眷顧而已
這世間,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們曾經深深地愛過一些人
愛的時候,把朝朝暮暮當作天長地久
把繾綣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
於是承諾,於是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
然後一切消失了,然後我們終於明白
天長地久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幸福是一種多麼玄妙多麼脆弱的東西
也許愛情與幸福無關
也許這一生最終的幸福與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無關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牽住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看透。
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不見了也不算什麼
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
我們學著看淡,學著不強求
學著深藏,把你深深埋藏
藏到歲月的煙塵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為什麼在某個落雨的黃昏
在某個寂寂的夜裡你還是隱隱地在我心裡淡入、淡出
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阿朱如花的笑靨正在青石橋旁小鏡湖邊漸漸凋零
喬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淚雨也滂沱
你給我保護,我還你祝福
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
可你欠我幸福,拿什麼來彌補
陳家洛不願負天下人,便負紅顏
一個為他香消玉殞,一個因他寂寞餘生
也許他的命運早早已是註定
終是塞上牛羊空許約。
空許約,空許約,幸福永遠未完成……
我多麼想和你有一個深深的擁抱之後,轉身離去。
情深未變卻寒盟
終究差了那麼一點點
幸福轉眼消逝
從此一個人,日日自己關門
一個人熄燈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只不過寒冷的夜裡少了一個人的溫暖
只不過幸福不再完整…… 倚天的結局處,周芷若曾這樣問過張無忌,在小昭、蛛兒、趙敏和她四個人中,他真正愛的人是哪一個。張無忌一時感慨萬千,想起自己也曾捫心自問過,那時只覺得,若能和四位姑娘一起長相廝守,豈不逍遙快活?然而世事變遷,小昭遠赴波斯做了教主,表妹蛛兒逝世,芷若誤入歧途,只有趙姑娘一直陪在自己身邊。雖然期間曾產生過誤會,他對趙敏是又愛又恨,但心裡從未放下過對她的牽念。然而,芷若的介入總讓他內心搖擺不定,始終無法正視自己的情感。直到這一刻,面對趙敏的不辭而別,他終於發現,自己對那鬼靈精怪的小妖女竟這般難以割捨,若是今生再見不了她,自己也決計活不下去了。他終於找到心底的那個答案,對芷若,他是一向敬重,對蛛兒,他是心生感激,對小昭,他是意存憐惜,但對趙敏,卻是刻骨銘心的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