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負荊請罪繼寫作文600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是文化的一角。我喜歡的成語有很多,有守株待兔、兔死狐悲、不過我最喜歡的是亡羊補牢。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隻
羊,白天放牧,晚上就把羊群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圍起來的羊圈內。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鑽了
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第二
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
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這則成語故事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和
小明在院門口踢球。我們踢得正起勁「嘩啦」一聲,球把鄰居阿姨家的玻璃撞碎了。我慌了神,束手無策。只聽小明對我喊:「快跑」回到家,我忐忑不安,特別是
中午在飯桌前面連說話都不自在。在媽媽的追問下,我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媽媽聽完後,沒有生氣,而是走到窗前,打開一扇窗戶。頓時,一股冷風吹入室內,我不
禁打了個寒戰,媽媽關切地望著我說:「鄰居阿姨家玻璃打碎後的感受,就是你現在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鄰居阿姨家還有一為年邁的老奶奶……」我低下了頭。媽媽
接著說:「根本的問題是,你打碎玻璃這件事沒有其他人知道,因此你現在面對的是自己,你願意做一名失去誠心的班長嗎?」「不,媽媽,我希望得到諒解和信
任。」媽媽點了點頭。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雖然你犯了錯誤,但是只要你及時的承認錯誤,還是可以挽回的
Ⅱ 演負荊請罪400字作文
今天下午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節目——「負荊請罪」,同學們都喜出望外,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看話劇表演。
節目開始了,劉琦、楊茂棟和盧玉聰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的藺相如、韓勃、廉頗出場了,他們帶著自己做的稀奇古怪的帽子,貼著或黑或白的假鬍子,一個拿著竹簡,一個背著荊條。看著他們這副打扮的樣子,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第一幕,是藺相如和他的門客韓勃的對話,只見劉琦舉手投足,一言一語中把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藺相如演得繪聲繪色,楊茂棟也把氣呼呼的韓勃的神情演得惟妙惟肖,贏得了大家的一片掌聲。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兩位同學出現了笑場,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第二幕,盧玉聰扮演的廉頗背著荊條出場了,他一見到藺相如就「撲通」一聲跪下,並舉起荊條對藺相如說:「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藺相如接過荊條仍在一邊,連忙雙手扶住廉頗,讓他快起來。可是廉頗說什麼也不肯起,要求藺相如原諒他這個老邁昏庸之人……看著他們栩栩如生的表演,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真是太精彩了。盧玉聰同學把一個光明磊落,知錯就改的廉將軍演得淋漓盡致,同學們都嘖嘖贊嘆。我真佩服廉頗那種勇於認錯的精神,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將相和,平天下」,最後藺相如與廉頗拋棄前嫌,把酒言歡,成為了好朋友,共同維護了趙國的利益。看完這個話劇,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寬容,勇於認錯,為班級著想,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共同進步。
Ⅲ 擴寫《負荊請罪》作文
窗外,微風拂過,松海濤濤。樹上,不時傳來一陣陣鳥鳴聲,悅耳,動聽。
廉頗,在屋內來回踱步,心神不寧。回想起昨晚妻兒對他說的話:「藺上卿,之所以避著你,是為了國家利益,你何想?」
廉頗,知道妻兒話的弦外之音,便不說話。但,這句刻骨銘心話,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
他停止了無休止的步伐,坐了下來,端起茶杯,呷了口茶,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仔細的想了想。
得確,藺相如如今職位之所以青雲直上,不僅僅靠的是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更多的,應該是機智、勇敢、顧全大局。他能夠將國家利益放在一切上面。可我,……不應該,太不應該和他爭名奪利了,如果不是上卿的寬宏大量,也許秦國,早就乘人之危進攻了。可我,竟為了爭地位,忽略了國家。我還有何顏面對得起趙王,對得起百姓,對得起上卿,對得起自己?我,是否還配得上這戰袍?
想到這,廉頗已幡然悔悟;心,頓時豁然開朗。
他走到窗檯前,看著透過樹隙的藍天,很高,很高;就像他現在的心情。猛然,他望著林中自由飛翔的鳥兒,彷彿想到了什麼,決定了什麼。
他忽然毅然解開腰帶,脫下被他視為一生榮譽的戰袍。一生榮譽哪,那包含著廉頗一生赫赫戰功哪!
可現在的廉頗,彷彿忘記了那些,依然不顧家人勸阻。他將衣掛在腰間,肉袒負荊。荊,長著尖尖芒刺的荊,深深嵌進肉里。此時此刻的廉頗如此蒼老莊重,黑黝黝的背上,一滴滴溫熱的液體,隨著枝條往下流。可廉頗卻全然不顧,前往藺相如家。他要用自己的鮮血,洗清自己曾經那種種過錯;他要用自己的鮮血,讓趙國更加繁榮昌盛。
太陽,高掛頭頂,光芒四射。
廉頗走過一條條大街小巷,四周,是百姓那驚訝無比的紛紛議論。但隨後,又充滿了對大將軍浩然正氣的無窮敬佩呀!熱淚滾滾而下,掌聲經久不息。
此刻,藺相如正坐在家中歇息,卻忽然聽見,廉將軍正跪在門外,負荊請罪。不由得大吃一驚,可轉念一想,欣慰地笑了。
他疾步走出門。此時的廉頗,背著荊條,雙手抱拳,跪在台階下。驚天一跪,驚天一跪!男兒膝下有黃金。這樣一個戰功赫赫、高大倔強的將軍竟然跪下了!可如今一跪,跪出了尊嚴;如今一跪,讓文臣武將珠聯璧合;如今一跪,使天地之間所有生靈,為之動容。
藺相如連忙雙手扶起廉頗,請他進門。
「上卿,曾經我多有冒犯,請見諒!」
……
從此往後,將相兩人化干戈為玉帛,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一起同心
同德,安邦定國。
Ⅳ 改寫負荊請罪的作文
《負荊請罪》改寫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非常厲害,被人稱為「戰國七雄」,其中就有秦國和趙國。因為秦國在戰國時候最強大,所以它常常欺負趙國。
趙國有一個人叫藺相如,他不僅完壁歸趙。而且還在黽池會上,逼秦王為趙王擊缶,給趙王爭了不少面子,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幹,就封他做了宰相。趙國有位大將軍叫廉頗,他東擋齊國,西抗強秦,立下了蓋世之功,可他心胸狹窄,眼裡容不得沙子,當他知道藺相如的地位比他還要高的時候,不禁妒火中燒。他惱羞成怒地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還不如藺相如那小子?他這個懦弱的書生,有什麼資格當宰相?我非要讓他吃點苦頭,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他的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里,藺相如想到:我和廉頗就好象兩只老虎,二虎相爭,必有一敗,要是那時秦國趁虛而入,那我們趙國不就有滅亡的危險嗎?於是他吩咐手下:「以後看到廉頗的手下,就讓著點,不要與他們發生沖突。」他的手下十分不服氣地說:「你不要怕他,你地位比他高,干嗎要怕他呀?」藺相如把自己的見解和手下人說了,他的手下恍然大悟,頓時對藺相如肅然起敬。之後。廉頗果然處處和藺相如過不去,而藺相如又處處都讓著他。廉頗在長安街上三次擋著藺相如,藺相如都繞道而行,直到有一天......
一天,虞大夫來到了廉頗府上,對廉頗說了藺相如為什麼處處都讓著他。廉頗原以為藺相如是怕他才讓著他的,經虞大夫這么一點撥,他才恍然大悟,羞愧難當,悔不當初,無地自容。
廉頗為了向藺相如賠禮道歉,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他脫掉一隻袖子,光著肩膀,背上了一根荊條去了藺府,到了那兒,一見到藺相如,就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忙把荊條丟向一邊,對廉頗說:「你的心情我理解,誰也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以後,我們一起同心輔趙,好嗎?」「恩!」廉頗重重地應了一聲。
之後,他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同心輔趙,誰都不敢再欺負趙國了。
Ⅳ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300字數限制
清晨,陽光和煦而溫暖,青石台階上,一個身穿戰袍,形容甚偉的男子,正焦急地踱步。他向門前走幾步,伸手要去拉門把,卻又把手縮了回來。那個在戰場上叱詫風雲的大將軍,在此時,像一個靦腆的小姑娘。他喃喃自語:「我廉頗為了個人利益,就不顧國家,我還有何大將之風?可及藺上卿半分?如今,連登門請罪都不敢,還談什麼拓功名,立大業?……」
像是想明白了,他席地而坐,晨露濕衣,終於不再來回踱步。「刷- - - -」他起身,脫去那象徵大將軍身份的戰袍,堆在地上,負上長滿刺的荊條,沖出大門,跨上早已等候多時的戰馬,正要出發,卻又猶豫地下馬,徒步走去。
走過熱鬧的街區,全然不顧背上的疼痛和街上市井的指指點點,他走向藺相如的門第,走得迅即而決絕。每走一步,就把身為一員大將的顏面踩在腳下,但他不顧這些,空氣中傳來他的低語:「事以至此,忸怩作態還有什麼意義,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算什麼?」
眨眼間,藺府二字懸於門上,他拉開門把,驚怔。藺相如竟侯在門口。「藺上卿,你這是作甚?」「我明白廉將軍的為人。」藺相如滿面笑容,坦然道。他訝異,隨即,又明白了什麼:「藺上卿深明大義,智計迭出,廉某自持甚高,卻猶自不及。今特徒步前來,負荊請罪,望藺上卿海涵。」藺相如微笑拂須「老夫早已料到,廉將軍何必如此,你我二人相佐趙王,共謀大業,才是正道。」他的話聽起來溫順平和,實則縝密細致,像是早已准備好了。廉頗起身,看眼前的睿智老人,心下佩服,俯身施禮:「藺兄海量,廉某愧不敢當,唯有任聽差遣。」
原來,藺相如深知廉頗為人,他本性純良,自己放出話去,他必會前來,到時候,自己不就可以和他結盟,共佐趙王?他廉頗就是察覺到了,也會心服口服,順勢而為,趙國實力更上一層樓。
Ⅵ 負荊請罪的前後故事作文400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可是藺相如為什麼會受廉頗嫉妒呢?課後,我就這個問題查找了有關資料,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憑著他的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他做了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拿不定注意,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在藺相如的建議下,趙王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藺相如請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做好抵禦秦兵的准備。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奏瑟。趙王不好推辭,奏了一段。秦王馬上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奏瑟。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氣憤的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見狀,立馬換了一副口氣:「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他沒佔到便宜,只好讓趙王回去。這就是「澠池之會」的故事。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知道後很不服氣,一直和藺相如過不去。後來被藺相如的寬容大量所打動,背著荊條去向他請罪。於是就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可以深深感受到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權的人格魅力和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精神。我們要向藺相如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Ⅶ 負荊請罪改現代文,作文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幹。就封他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Ⅷ 五年級下冊作文擴寫《負荊請罪》
窗外,微風拂過,松海濤濤.樹上,不時傳來一陣陣鳥鳴聲,悅耳,動聽.
廉頗,在屋內來回踱步,心神不寧.回想起昨晚妻兒對他說的話:「藺上卿,之所以避著你,是為了國家利益,你何想?」
廉頗,知道妻兒話的弦外之音,便不說話.但,這句刻骨銘心話,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
他停止了無休止的步伐,坐了下來,端起茶杯,呷了口茶,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仔細的想了想.
得確,藺相如如今職位之所以青雲直上,不僅僅靠的是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更多的,應該是機智、勇敢、顧全大局.他能夠將國家利益放在一切上面.可我,……不應該,太不應該和他爭名奪利了,如果不是上卿的寬宏大量,也許秦國,早就乘人之危進攻了.可我,竟為了爭地位,忽略了國家.我還有何顏面對得起趙王,對得起百姓,對得起上卿,對得起自己?我,是否還配得上這戰袍?
想到這,廉頗已幡然悔悟;心,頓時豁然開朗.
他走到窗檯前,看著透過樹隙的藍天,很高,很高;就像他現在的心情.猛然,他望著林中自由飛翔的鳥兒,彷彿想到了什麼,決定了什麼.
他忽然毅然解開腰帶,脫下被他視為一生榮譽的戰袍.一生榮譽哪,那包含著廉頗一生赫赫戰功哪!
可現在的廉頗,彷彿忘記了那些,依然不顧家人勸阻.他將衣掛在腰間,肉袒負荊.荊,長著尖尖芒刺的荊,深深嵌進肉里.此時此刻的廉頗如此蒼老莊重,黑黝黝的背上,一滴滴溫熱的液體,隨著枝條往下流.可廉頗卻全然不顧,前往藺相如家.他要用自己的鮮血,洗清自己曾經那種種過錯;他要用自己的鮮血,讓趙國更加繁榮昌盛.
太陽,高掛頭頂,光芒四射.
廉頗走過一條條大街小巷,四周,是百姓那驚訝無比的紛紛議論.但隨後,又充滿了對大將軍浩然正氣的無窮敬佩呀!熱淚滾滾而下,掌聲經久不息.
此刻,藺相如正坐在家中歇息,卻忽然聽見,廉將軍正跪在門外,負荊請罪.不由得大吃一驚,可轉念一想,欣慰地笑了.
他疾步走出門.此時的廉頗,背著荊條,雙手抱拳,跪在台階下.驚天一跪,驚天一跪!男兒膝下有黃金.這樣一個戰功赫赫、高大倔強的將軍竟然跪下了!可如今一跪,跪出了尊嚴;如今一跪,讓文臣武將珠聯璧合;如今一跪,使天地之間所有生靈,為之動容.
藺相如連忙雙手扶起廉頗,請他進門.
「上卿,曾經我多有冒犯,請見諒!」
……
從此往後,將相兩人化干戈為玉帛,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一起同心
同德,安邦定國.
Ⅸ 負荊請罪的作文
負荊請罪
藺相如又在澠池會上立了功,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很不服氣,後來聽到了藺相如的話,猶如一隻斗敗的公雞,低下了頭,決定親自上藺府負荊請罪,讓藺相如原諒他。
於是,廉頗說做就做,他脫下戰袍,背上一根根張滿小刺的荊條,赤著腳向藺府走去。
一路上,老百姓們見了廉頗這樣光著身子去藺府負荊請罪,都各個議論紛紛,有的說:「沒想到威風凜凜的廉大將軍居然迴流落到如此下場。」有的說:「聽說廉大將軍是給藺大人去負荊請罪呢!」有的說:「藺大人犯了什麼罪,要這樣!」可廉頗並沒有顧及老百姓沒對他的議論,而是低著頭,繼續向藺府走去,心裡也不斷的湧上一股懺悔之情。
到了藺府門口,廉頗輕輕地敲了敲門,管家開了門,只見廉頗「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管家見到如此情景,連忙去通知藺相如, 藺相如聽了,忙放下剛端起的茶杯,三步並做兩步的跑到了門口,廉頗見了藺相如,頭低的更垂了,緊握著拳頭說:「 藺大人,我對不起你,你才是趙國不可缺少的人才,希望您大人不計小人過,我願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您的原諒。」說完,往地上「啪啪啪」的磕了三個響頭,藺相如見了趕緊婉言相勸:「 廉大將軍啊!你這話從何說起呢?要不是你坐鎮國都,我們趙國就很有可能會被秦國戰領掉,你會知錯就改,我就已經原諒你了!」「來!快快請起!」說完 藺相如便伸出了雙手去扶他起來,廉頗見此情景,感動地熱淚盈眶,從此以後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藺相如也即興創作了二首對聯分別是:「開口便笑古小今凡事付之一小,大度能容,容天容地容,人無所不容。」「廉頗辱相如,屈在頗, 相如讓廉頗,直在如。」廉頗聽了也不禁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負荊請罪
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自己為了爭一口氣,而不顧國
藺相如放下手中的杯子,連忙親自迎接,只見廉將軍跪在門前,藺大人連忙上去把他扶起來。
廉將軍慚愧地說:「真是對不起,為了自己利益而不顧全大局。實在是我的錯。」
「別說了,進門再細談,今日如此貴賓一定要好好招待。」
家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門前請罪。
有人報道:「藺大人,廉將軍求見。」
「就說我不在,實在不希望我們拼個你死我活的。」相如回答。
「他不是來找碴的。」
「那他來干嗎?」
「聽手下人說,他背著荊條,登門請罪,好象廉將軍已經想通了。」手下說道。
藺大人叫手下准備好酒好菜招待廉將軍,,想親自把廉將軍被者的荊條取下,廉將軍很固執,硬不肯取。
「將軍,我早已原諒你了,你又何必如此呢?人生誰無過錯,最終要的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不要再難為自己了。」
聽了藺大人的一翻勸告,取下荊條穿上衣服和藺大人一起飲酒作樂,淺斟慢酌。
「負荊請罪」的由來。
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戰功卓著,權高望重,後來藺相如以外交之功居相位,名列其上,廉頗不服,尋機挑釁羞辱。藺相如處處避讓,甚至閉門不出。眾人不解,藺相如解釋說:「趙國是弱國小國,但秦國等強國大國不敢來侵略,正是顧忌我們將相同心扶君,協力衛國。現在我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記國家大事,去與廉將軍搞內訌呢?」廉頗知道後,深受感動,於是主動背負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原話為「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從此以後,兩人成為刎頸之交。
這是一段歷史上膾炙人口的佳話,也是成語「負荊請罪」的由來。
這個成語至今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當我們犯下過失,想向別人賠禮的時候,可以用「負荊請罪」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負荊」就是背負荊條,自己遞上鞭子,願受鞭笞,真誠地表示歉意。古人的語言是多麼形象、傳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