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明節摘青、做青團的作文
青團,就像是月餅是中秋節的象徵一樣,它也是清明節的象徵。它是清明節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食品之一。我也非常喜歡吃,尤其是鹹菜餡的。
今天是農歷三月十四清明節,重要的掃墓活動及其儀式過後,我和媽媽拿著藍來到田野中,媽媽東張西望。「媽媽,你這是在找什麼呢?這『荒山野嶺』的,有什麼好東西可找到?」「我在找薺菜,你知道嗎?」隨之媽媽拿來一棵開小百花,長三角形果實的「野草」,「看!就是它,不過這棵開花了,太老啦」「切——找棵野草忽悠我,我才不信呢!」沒想到,媽媽已經找了一大籃這種「菜」了。我就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不甘示弱地找起了所謂的薺菜。不一會兒,就有滿滿一籃了,深青色中還泛著點點白色,雖然好看,可是¬——「看看你,弄了這么多老薺菜,我還得挑一挑,這跟我找有什麼區別,想鍛煉我找茬能力啊?!」說著媽媽疾速整理好了所有的薺
菜
回到爺爺家,媽媽手把手地教我怎麼正確的清洗整理薺菜「首先……然後……接著……最後」我忙活了半個小時才將所有的薺菜清洗整理好。接下來媽媽把薺菜分成九份放入多功能豆漿機攪拌成糊狀,然後摻入少許麵粉後在攪拌,只見糯米粉與薺菜糊慢慢融為一體,「好了機器的任務完成了,該改手工了」我很不解,機器攪拌不更好嗎「為什麼要手工啊?」「還要加許多糯米粉,在攪機器就該粘住啦!再說機器攪出來的沒有人和出來得好!」「哦——」我學著媽媽的樣倒了一點糯米粉,再往糯米粉中間到了點剛剛攪拌好的薺菜糊,和啊和,糯米粉漸漸變綠,這就好了,我端來我的最愛——鹹菜餡。往糯米粉里裹,一個有一個,一排有一排。
「啊呀!終於包完了」整整一百二十九個啊。
奶奶拿來了大蒸籠和洗好的粽葉,「蒸青團嘍——」
不一會兒,香氣撲鼻,我不顧有多燙忍不住吃了一個「哇——這香味,我敢相信!!」我學著汪涵攢著。
今年的清明節我又學會了一道新小吃——做青團。青團吃在嘴中,香在心裡啊!
❷ 寫清明節做青團子的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我.媽媽.姑姑和弟弟乘著爸爸的車去奶奶家做青餅。在車上,我看見農村的風景非常美麗。「嘟」車停了,我們下了車,這里的空氣真是清新,我像獵豹似的跑向奶奶家。剛到門口,就看見奶奶在
洗糯米和大米,還冒著汗,她說先讓我們看一會電視,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了,我們把洗好的糯米和大米放入三輪車,另外也把曬乾的青放入三輪車,又准備報紙和布,到做青餅的地方。到了,「滴—」我們把混合起來的糯米,用機器磨成粉狀,然後把青也混起來。在太陽下,我們足足等了兩小時,終於才輪到我們做了,我看了個清楚,原來,要先把磨好的東西,放入大鍋內蒸,等蒸熟了,就把它放在機器上,一個男子打開開關用一個粗粗的木棒,使勁跺著,接著從機器的下方出現一條長又黑的「蛇」盤在盆子里,一圈又一圈,他把盆子里的「蛇」倒在一張鋪滿松花的桌子上,我和媽媽.姑姑.弟弟.奶奶拿著印頭去做青餅、我們先把印頭朝上,再切點糯米和青,放入印頭,然後,用手按實,最後,在桌子上一拍,一個完整的青餅就出現了,它還彌漫著一種青餅特有的芬芳,向鼻子撲來。然後,我們又用同樣的方法做了100多隻,各有各的花紋。等它涼了就把它搬入三輪車,我們就騎著三輪車興高采烈得回家了。
❸ 作文 清明時節·做青團
[作文 清明時節·做青團]青團,就像是月餅是中秋節的象徵一樣,它也是清明節的象徵,作文 清明時節·做青團。它是清明節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食品之一。我也非常喜歡吃,尤其是鹹菜餡的。
今天是農歷三月十四清明節,重要的掃墓活動及其儀式過後,我和媽媽拿著藍來到田野中,媽媽東張西望。「媽媽,你這是在找什麼呢?這『荒山野嶺』的,有什麼好東西可找到?」「我在找薺菜,你知道嗎?」隨之媽媽拿來一棵開小百花,長三角形果實的「野草」,「看!就是它,不過這棵開花了,太老啦」「切——找棵野草忽悠我,我才不信呢!」沒想到,媽媽已經找了一大籃這種「菜」了。我就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不甘示弱地找起了所謂的薺菜,初中一年級作文《作文 清明時節·做青團》。不一會兒,就有滿滿一籃了,深青色中還泛著點點白色,雖然好看,可是¬——「看看你,弄了這么多老薺菜,我還得挑一挑,這跟我找有什麼區別,想鍛煉我找茬能力啊?!」說著媽媽疾速整理好了所有的薺菜。
回到爺爺家,媽媽手把手地教我怎麼正確的清洗整理薺菜「首先……然後……接著……最後」我忙活了半個小時才將所有的薺菜清洗整理好。接下來媽媽把薺菜分成九份放入多功能豆漿機攪拌成糊狀,然後摻入少許麵粉後在攪拌,只見糯米粉與薺菜糊慢慢融為一體,「好了機器的任務完成了,該改手工了」我很不解,機器攪拌不更好嗎「為什麼要手工啊?」「還要加許多糯米粉,在攪機器就該粘住啦!再說機器攪出來的沒有人和出來得好!」「哦——」我學著媽媽的樣倒了一點糯米粉,再往糯米粉中間到了點剛剛攪拌好的薺菜糊,和啊和,糯米粉漸漸變綠,這就好了,我端來我的最愛——鹹菜餡。往糯米粉里裹,一個有一個,一排有一排。
「啊呀!終於包完了」整整一百二十九個啊。
奶奶拿來了大蒸籠和洗好的粽葉,「蒸青團嘍——」
不一會兒,香氣撲鼻,我不顧有多燙忍不住吃了一個「哇——這香味,我敢相信!!」我學著汪涵攢著。
今年的清明節我又學會了一道新小吃——做青團。青團吃在嘴中,香在心裡啊!
❹ 關於清明節包青團的作文350字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團子。然後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 用青艾的汁與糯米粉一起調和,將豆沙餡、芝麻餡等餡料包入,做成一個個如小孩子拳頭大小的綠色的團子.
希望你能採納!
「憂傷還是快樂」 團隊 很高興為您解答。
採納一下吧 ^_^
不懂可以繼續追問喲 (*^__^*)
❺ 美味的青團作文
幾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嶺南地區,我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吃乳豬,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人們不僅會去掃墓,還會弄一種「美味」——青團,嶺南地區也叫「艾糍」。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節,又正趕上姑媽准備做青團,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首先,把製作青團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餡還有最重要的艾草准備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凈,然後把艾草放入鍋內焯,加水,用攪拌機把艾草打成艾草汁,聞著這散發出來的清香,我們開始進行最關鍵的一步。
終於開始包青團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綠的面團,每次截取適量大小,攤開,放入豆沙餡,再包成拳頭大小,這樣,一個碧綠誘人的青團就大功告成啦~姑媽心靈手巧,飛速地包著青團,成品一個個大小均勻;而我包的青團則「一瘦一胖」,東倒西歪,心中默嘆姑媽的手藝,心裡倏忽燃起了勝負欲,更加仔細認真地包青團,起初還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門道,不知不覺包的越來越快,青團也越包越好看,不一會兒,一盤子的青團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團拿去蒸,青團散發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經過不長時間的蒸制,青團終於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團完全涼透,八成涼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青團,一口下去,滿嘴都散發著「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了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看著大家吃著我包的青團贊不絕口,我不僅享受著美味,更有一股幸福與自豪感。
長大後,我每年清明節都會吃青團,但無論是買的,還是別人送的,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年那樣好吃的青團了。
❻ 如何寫吃青團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清明時節,臨海的人民都要吃青團。雖然青團在江南地區很普遍,但是,我的家鄉——臨海的青團卻有它的獨到之處。
每年清明節快到時,外婆都會拿著籃子去田埂里找一種野菜,那種野菜叫做「青」。它們在田埂里很多見,葉子圓圓的,略帶一些毛,很矮小。不一會兒,籃子里就裝滿了「青」。回到家後,外婆會把這些「青」放在灶頭上煮熟,然後再搗成汁,接著把這些汁與糯米粉和在一起。漸漸地,糯米粉從純白色變成了翠綠色,很可愛。然後再把一團糯米粉做成一個個碗的性狀,像玩橡皮泥一樣,這就是我家鄉的青團雛形了。如果你喜歡吃甜食,那麼可以在青團里塞入豆沙;如果你愛吃鹹味的,那麼就可以放入豆腐乾丁、筍丁、肉丁、鹹菜等。無論什麼味的,味道都很鮮美。包好的青團再用鮮楮樹葉墊上。這樣,一個完整的青團子就做好了。什麼時候想吃,就把它放到蒸籠上,不一會兒,就可以嘗到它的美味了。
清明時節,當然要上墳。這時,在我的家鄉青團便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人們把對先祖濃濃的思念寄存在這供給先祖青團里了。
上完墳,多餘的青團可以寄給遠在他鄉的親人們,讓他們即使在他鄉,也能感受到像在自己家鄉氣息;小孩子們還可以把它用於作野餐的佳餚,在春天的田野上,看著四周美景,吃著美味青團,真是個不錯的選擇;還可以在玩累了的時候當做點心,一邊休息,一邊慰勞自己的胃哦!
每次一想起家鄉的青團,我便似乎看到了它圓圓的、可愛的模樣,又似乎聞到了它的香味,嘗到了它的味道。
❼ 做青團 作文800字清明節
1。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2。中國文明五千年,革內命先烈們用鮮血譜寫了偉大容的人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和贊揚,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學習他們為祖國建設的精神,把他們的事跡流傳下去,展示我們新時代年輕人
3。雖然它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於此。
4。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不斷增進愛國情感,努力學習,為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5。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不淡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當年他們浴血奮戰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鮮花朵朵,綠樹成蔭,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❽ 奶奶在園子里做青團的作文
每年桃花來盛開,就是該吃源青團的季節了。
奶奶還在世的時候,一年年的桃花開,一次又一次看她做青團。采來新鮮的艾葉(或者青蒿),取嫩尖,反復用水清洗,然後放到沸水裡焯熟,熟透的艾葉撈出來,擠干水分,手工剁碎,加入糯米粉。
奶奶那雙布滿皺紋的手,用力揉面,直到把綠色的艾葉和糯米粉完全融合在一起。大的面團被捏成很多個小面團,再包入餡料,擺放在粽葉上,入鍋蒸熟。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青團,但是喜歡吃奶奶做的青團。因為她會做出不同的味道。
甜的放白糖黑芝麻,黑糖豆沙,鹹的就放各種肉末腌菜,等等。
這些味道中,我最喜歡的,是什麼餡料都不放的青團,和蒸出來的濕青團不同,孩子們管它叫做蒿子粑粑。用青蒿和糯米粉混合,面團被壓得扁扁的,放在小火上油煎,表面煎成金黃後,出鍋再灑下細細的糖,
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裡面卻依舊清香綿軟。
有的時候,奶奶會像變魔法般,一邊揉面,一邊彎腰拿起一...
┏
(^ω^)=☞
❾ 作文 包青團要500字
今天晚上,媽媽拎著紅豆、綠豆、黃豆回來了,這是要幹嘛呀!原來今晚我們一家人要做清明團子,這可都是紅豆餡、綠豆餡和黃豆粉餡呢!晚飯過後媽媽把事先弄來的艾草洗干凈,放入鍋中煮了一下,然後剁碎。等水沸騰起來後 ,加入小梳打粉、艾草和米粉,進行均勻地攪拌。
外婆又把它拿出鍋柔一柔,一段一段摘下來便可以開始做了。我們興致勃勃地開工了,一邊聞著誘人的香氣,一邊做青團,可真叫人羨慕。爸爸、媽媽忙著做青團;外婆也忙著在做第二批的東西;至於我嘛!正舒舒服服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待做好的青團放在模具里,再朝前面的大凳子上打青團哩!第二批又開始了,我手裡的模具已經沒有油了,團子牢牢地粘在了模具里,怎麼打也打不出來,於是我趕緊往模具里抹油。這下倒好,青團是打出來了,我的手卻油膩膩的了,我趕緊跑到廚房裡沖了又沖才感覺好一點。我們大家就這樣一直做著,最後全部做完。
一數,啊!我們居然一共做了100多個!爸爸提議蒸幾個吃吃,我連忙大喊:「好啊!好啊!我要吃!我要吃!」大家也一致贊同。當外婆蒸好端出來一盆綠綠的青團時,頓時一陣香味迎面撲來,我迫不及待地奔上前去吃了一個,呀!好燙!但自己做得味道就是不一樣,比外面賣的好吃多啦!我連吃了兩個還想吃,可媽媽、外婆、爸爸都說青團吃多了不好,不能再吃了!我只好灰心喪氣地離開了。
今天做青團可真高興呀!聞著芳香做著青團;做完了還有的品嘗呢!
( 望採納 )
❿ 做青團怎麼寫才能寫具體
1.准備好做青團的陷料
2.把糯米粉放在蒸鍋中,可以放在碗中,盆中,我想省火就用了回籠答屜布,放入開了水的鍋中,蒸25到30分鍾,這蒸的時間看你蒸的麵粉的多少,如果麵粉多就再多蒸一會,蒸熟麵粉就可以了。
3.麵粉蒸熟後,加入適量的抹茶粉,把麵粉和抹茶粉攪拌均勻。
4.做一壺開水,用開水和面,一邊慢慢地把開水倒入麵粉中,一邊用筷子攪拌,直到攪拌的沒有乾粉了。怕自己掌握不好,可以把乾粉留一些在外面,如果太幹了加水,如果稀了就加粉。
5.、攪拌均勻麵粉,沒有乾粉後加入適量的熟油,然後用攪拌刀幫忙(手揉燙手哦),把面團揉得勻沒有乾粉,面團光滑就可以了。
6.攪拌刀攪拌的面團不燙手後,就把面團拿到案板上用手揉光滑,面板上可以放點油防止沾在案板上和手上。一直把面團揉得均勻光滑就完成這一道程序了。
7.把面團分成若干均勻的小份,每一份都揉成圓球,然後壓扁成片
8.把壓扁的片放在手上,放入適量的豆沙餡,然後包住餡料就完成了。
9.把分好的小面團分別包上都是餡,放在紙托中,青團就完成了,放入冰箱冷藏兩個小時後再吃,味道和口感更好哦。我這個含糖量很低,喜歡甜的可以在餡料中,麵粉中加一些糖,或者可以直接沾著糖來吃。
希望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