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河南中考滿分作文懷念________的日子
懷念在外婆家的日子
或許依舊浮雲流水,或許依舊天空湛藍,記憶中留存最深的,卻是往昔的殘紅,但一切都會過去……——題記
從我所在的小城到外婆居住的鄉村,需要輾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其中還有不短的一段鄉間小道需要步行。我們幾乎用了半天時間,直到午飯時才趕到家裡。
我剛推門進屋,就聽到久違而熟悉的聲音喚我的乳名,外婆用手搭在眼前正微笑地看著我。
已經七十五歲的外婆看上去精神不錯,抓住我的手,問我是不是學習太累了,怎麼還是這么瘦,不長肉。我笑著說,光吃不長肉是好事啊,有人天天減肥還減不下來呢。
姥姥一邊和媽媽說話,一邊開始給我找好吃的東西。柿餅、山楂、石榴,還有許多我都 叫不上名字的野果,一會兒我就吃成了一個大花臉。姥姥說:「多著呢,慢慢吃,別噎著。聽說你們要回來,這些東西我都藏了好多天了。」
午後,我們去給外婆買鞋,她總是左試不合適右試不合適。直到媽媽付完了錢,外婆還在說,你們也老的老,小的小,花銷也大,以後別再給我買什麼東西了。回來的時候,外婆不同意坐車,還要走路,直到我說:「外婆,坐車吧,我已經走不動了。」 她才沒有堅持。我知道,外婆是捨不得花錢。
在公交車上,姥姥看到鄰座的一位母親抱著小寶寶,外婆摸摸小寶寶的頭,捏捏小寶寶的腳,小寶寶睜著眼睛驚奇地看著眼前這個陌生、慈祥的老太太,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外婆一輩子沒念過什麼書,只讀過幾年小學。但是在我看來,外婆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有時說出的話很有道理。她常說:吃不窮,穿不窮,人沒打算一世窮。這句話一方面是說,如果你不會計劃的話,就會窮一輩子;另一方面也是說,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有危機意識,要及早打算。她還常說,「夜裡想千路,白天賣餿豆腐。」說有一個賣豆腐的,每天晚上都在想明天要去哪兒賣豆腐,但第二天早上起來遲了,照要賣餿豆腐。告誡我們,做比說更重要,一千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外婆這些樸素的話,經常被媽媽拿來教育我們,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
轉眼之間,告別的日子到了。外婆盡管腿腳不太好,還是堅持把我們送出家門,又送上車,叮嚀我們路上小心,囑咐我們到家要打個電話。車子已經開出了好遠,外婆還在那裡站著,像一尊雕塑。我知道,外婆一定還要在那兒站上半天,她是不放心我們。
外婆,你永遠是最牽掛我們的人!
外婆,今年暑假,我一定再回去看你!
更多內容請看:http://wenku..com/view/cc259a7f27284b73f242500a.html
2. 誰有2012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讓善良之樹常青》麻煩發我郵箱。
讓善良之樹常青
河南一考生
修船工刷漆時,「順手」補上了航船的漏洞,看似平凡至極的一件小事,卻拯救了孩子們的性命,彰顯了
修船工善良的美德。願修船工的美德如綠樹常青,綠滿天涯;如鮮花常開,香飄萬里。
讓愛心傳遞,與善良同在:讓愛心傳遞,與善良相伴;讓愛心傳遞,與善良同行。讓修船工種植的那棵善
良樹,永遠彌漫著蓬勃的綠意。
做善良的引路人,與人為善,用愛心溫暖社會。
我們的社會從來都不缺少善良。有「雷鋒傳人」郭明義,他總問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做些什
么,從捐款到獻血,一枚枚硬幣、一滴滴鮮血都源於他那顆滾燙的善良之心。「愛心巴郎」阿里木,喧鬧的街
市上大聲放歌,世態沒有冷卻他的熱心,他用一尺見方的鐵皮家當躬身力行做慈善,資助貧困生,為他人的夢
想插上了翅膀,這是善良的力量。 「最美媽媽」吳菊萍,當危險裹挾著生命呼嘯而來,她挺身而出,這是本能,
是善良的本能„„善良的人和事真的很多很多,儼然成長為一片片綠意盎然的樹林,善良的接力棒繼續傳遞,
終會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萬古長青。
做善良的實踐者,為他人的善良感動之餘,伸出自己的雙手,播種善良的種子。
善良,不必驚天動地,愈是平凡的小事愈顯善良的真諦。我們不能像陳游標那樣「裸捐」億萬資產,但我
們可以為災區送去積攢的一枚枚溫暖的硬幣;我們無法像姚展那樣關注難民,為難民奔波求助,但我們可以節
約每一粒糧食、每一滴水,讓更多的人免受飢餓;我們無法像特蕾莎修女那樣為每一位即將凋謝的生命之花送
去最後的溫暖,但我們可以時而去敬老院探望孤苦無依的老人;我們不能像春雨那樣滋潤萬頃大地,但我們即
使是滴晶瑩的露珠,亦可以給一棵小草送去甘甜。善良亦是如此,善良不分大小、高低責賤。善良的心都是一
樣的滾燙火熱„„
朋友,不要再猶豫,不要再畏縮,伸出你的手,播下善良的種子,春雨過後,希望的嫩芽破土而出,用愛
心去澆灌,用堅持去培育,善良的常青樹定將茁壯成長。
讓善良之樹常青,我們亦將在綠意盈盈的土地上享受幸福的滋味。
3. 2014河南高考滿分作文
河南省的高考作文,還沒有滿分的,河北的也只有一篇:
墨守規則,亦為大道
孔子所言「七十則隨心所欲不逾矩」乃閱盡世事千般才達到的境界。在規則的框架內,亦是自由隨心。事實上,墨守規則,亦為人所應遵循的大道。
獨木橋上的打破常規,看似合作共贏,實則後患無窮:倘若所有的選手都作如是選擇,皆成功渡過,要如何評定最終的勝負結果?這樣的比賽又何以稱之為「競技」?
規則不可破。17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著《社會契約論》,正是格外強調了這種規則意識;人們依照規則契約將權利賦予政府,一旦政府違背契約,人們便有權更換乃至暴力推翻。規則是世界運行的准則。
文有定法,律有常規,規則構成了世界。在自然界,「草木本無意,枯榮自有時」是遵循四時更替的規則;大江東去、星漢西流亦遵循著物理與化學的變化規則。在人類社會,「人生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遵循著社會發展規則;生活中的有形法律、無形道德亦是支撐社會運行的規則。是規則,讓萬物並行不悖、井然有序,格外安然。
而規則一旦被違背,世界必將混亂不堪。康德言:「世上有兩樣東西,越想便越覺得令人敬畏:一是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二是人們心中的首先准則。」將道德准則與光輝燦爛的星空並列,足見規則的永恆價值。
當今社會,不遵守規則之事正在啃噬和挑戰著良好的公共秩序。劉志軍、文強等諸多貪官污吏,哪個將法律置於心間?瘦肉精、毒膠囊、地溝油,又有哪個商家將道德懸於頭頂?誠如泰戈爾所言:「那些把燈背在背上的人,他們的陰影投射在自己面前。」貪官污吏、黑心商家,選擇背對規則之燈,那麼鋪在前面道路上的,必然只有自己造成的陰影,前途只有暗淡。如果這樣的人多起來,那麼整個社會都將籠罩於暗夜之中。
不得不說,如今的國人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前些日子,「中國式過馬路」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側面折射出「規則」的尷尬境地。這是人情社會的遺存。在倡導建立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必然是不合時宜的。唯有國人皆遵循規則,社會才能安定,良好的公共秩序或競賽秩序才能更加健全。
自然,規則不能壓抑個性。然而,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領域,「公共」二字卻應始終盤桓心間。正是規則,保護了公共利益,也使得個人從中受益。
大道至簡。墨守規則,亦為大道﹑善道。
4. 2010年河南省高考滿分作文
擦亮眼睛,聽賢人意見 一日,吳王夫差遇見唐玄宗李隆基,說起臣子進諫之事,二人長吁短嘆,感慨頗深。 夫差:李老弟啊,我是糊塗人啊。子胥對我一片忠心,竟被我當成狼心狗肺,倘若當初聽了他的話,斬了西施這個禍水,滅掉越國,也不會害人害己,便宜了勾踐那小子!唉,子胥,朕不聽你的話,無顏面對你及吳國民眾啊! 李隆基:夫差大哥不要難過,比起你我更愧對我家祖宗和大唐子民。當政前期,我還能喚醒自己的耳朵,虛心聽取姚崇他們的話,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繁華景象,可是後來,我迷戀於楊貴妃,整天聽他的逢迎話,再也聽不進一句意見啦,可那也只是變著法哄我開心罷了。好好的大唐江山,竟被我因這幫小人的「意見」搞得搖搖欲墜。啊!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堅持自己的看法—— 夫差:你我同樣治國失誤,但錯因不同:我是因為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而你在於不辨是非聽信讒言。 李隆基:可不是嗎?但怎樣才能做到既善聽別人的意見又不信讒言呢? 夫差:我看咱們不如打開歷史明君的電腦筆記本吧,看他們有何高見。 唐太宗:「親賢臣,遠小人」此諸葛孔明之教導後主也,拭亮你的眼睛,明辨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虛心接受賢士進諫,哈——(笑著離去) 李隆基:我家祖宗太深奧了,我有些聽不明白,讓我們看看國外的明智者。 但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塞納克:相信一切與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 …… 夫差:各種看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我看出共同點了。那就是如唐太宗說的,先辨別出好壞,在基礎上要認真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當然最重要的要明辨是非。喂,你懂了嗎?李老弟? 李隆基:懂了!我得馬上給現代的人們說說去,讓他們吸取歷史教訓! 【亮點透視】文章想像新奇,構思新巧。作者超越現實的時空觀念,「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巧妙地按排兩個亡國之君會晤,通過他們的對話,辯證地闡述了「想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明辨是非採納良言的主張,切合題意。新穎的對話形式與辯證的哲學思考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天堂之辯 某年某月某日。天堂書屋。 青衣青卷青燈,關雲長正襟讀《春秋》,忽見孔子踱來,慌忙拜倒:「先生所編《春秋》瞿冠古今,鑠灼千秋,真乃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只是後生有一事不明:我屢按《春秋》行事,不敢稍違,何故時時碰壁?」 孔子輕輕一笑道:「盡信書不如無書。《春秋》畢竟為我一家之言,豈能至善至美?雲長文韜武略,曠世奇才,凡事須有主見,相信自己,且莫一味聽取他人意見。」 「先生此言差矣!」 馬稷不知何時闖進屋來:「想我當年若聽王平之言,何致失守街亭,千古遺憾!人莫要盡信自己,須廣聽諫言,多聽他人意見。」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黃庭堅乃是那般懶洋洋,想我好友蘇東坡,若只聽他人之言,而不信自己之才,則何得《石鍾山記》?依我之見,自信為先!」 「魯直之言,平不敢苟同!」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屋角傳出,眾人無不起敬,只見屈原緩緩來到眾人前,「滔滔汨羅江水,悠悠已是千年。千年前郢城裡,懷王狂妄,不聽老夫之言。一朝身死國滅,郢城並入秦界。此可謂閉目塞聽之過也!」 謝玄仍那般矯健,疾步過來,向屈原拜道:「前輩之苦,晚生亦恨,而前輩之言,晚生不然。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眾口紛紜,百家之言。一人雖微,何以立足?一事雖小,何以納言?激流之中,自身方最牢;百家爭鳴,須聽己一言。萬般品質,自信猶可貴;千股洪流,顧己方為先。」 「諸位聽我一言!」此言一處,原本喧鬧的天堂書屋霎時靜寂,只見顧炎武起身正色,對眾人言道:「自信誠可貴,納言不為過。大凡聖賢之人,無一不知人納諫。古往今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千古帝王,一代名君,何以成就一代偉業?何以逐鹿問鼎中原?原因無非有二,其一,自信果斷,剛毅不亂;其二,虛懷若谷,善聽諫言。有自信而閉目塞聽,則為狂妄自大,盡信他言而沒有主見,勢必處處受絆,稍有不慎,即為千古之憾。古曰,君子處世,當有自信,又不排斥群言。既相信自己,又要善聽正確意見!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連連嘆服,關雲長心中釋然,天堂書屋記下了群賢精闢之言。 【亮點透視】過去的就成了事實,事實勝於雄辯。以天堂書屋為背景,給故事的發生布下了嚴肅的氣氛,話劇就這樣拉開了序幕。各個歷史名人的有序出場自然推動情節的發展和討論的展開。文章一改擺事實闡述道理的方法,變為讓論據活生生地自己說話,顯得靈活、生動。從整體上看,文章新鮮之處很多。 一把生銹的鎖 這是一個僻靜的小鎮,小鎮的東頭有一個很深的巷子,巷子的盡頭有一扇鐵門,門上有一把銹跡斑斑的鎖…… 他七十歲了,身體依然硬朗。一天傍晚他來到了東頭的巷子口但他沒有進去。今天早上他剛說要到巷子盡頭看一看,兒孫紛紛反對,有的說那裡太陰森,有的說您一大把年紀了走那麼深的巷子累著了怎麼辦。反正總之是不讓他走去看。他依然徘徊在巷子口。還不時向里望望。什麼也看不見。終於他嘆了口氣走了。 他五十歲的時候,一天在與妻子散步時,不知不覺竟來到巷子口,他一時來了興趣,非要讓妻子跟自己走進巷子里看看,妻子也不忍掃他的興,只好同意,兩人便順著走了進去,巷子兩邊的牆壁上長滿了青苔。走了一會,他們便看到遠處有一扇鐵門,這時妻子說累了,這里也沒什麼好看的,回去吧!他知道妻子身體不好,他認為這里也沒什麼好看的,於是他們又退出了巷子。 他三十歲的時候也是一帆風順、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一天與朋友聊天時聊到了那個小巷,他對那個小巷非常感興趣,當從朋友口中得知那個巷子沒人走到過盡頭,他決定冒冒這個險,他順著青石小路走著,離那扇門也越來越近,他看見了那把鎖,它銹跡斑斑,越來越近了……他忍住激動的心情,終於走到了那扇鐵門前,可鎖卻鎖著,他失望地推了推門,門動了動卻沒有開,「見鬼吧!」他罵了一句悻悻的走開了。 他六歲時與小朋友在巷子里捉迷藏,為了不讓小朋友找到,他一直向巷子深處跑。一口氣跑到那扇鐵門前。他很好奇地摸了摸鐵門,一看又有門縫。他笑了笑便使出吃奶的勁,門被他推開了。他跑了進去里邊是滿院的鮮花與果樹,院子的中間還豎著一個木牌「歡迎前來遊玩,請隨便」。他高興極了,伸手摘了一個大蘋果。咬了一口,真甜! 正是一把鎖,鎖住了你的自信,鎖住了你的心靈,也鎖住了你通往未知領域的道路。但願我們還能保持孩子般的天真與自信。 【亮點透視】作者用倒敘的形式敘述了一個富有哲理性的故事。主人公七十多歲身體硬朗卻徘徊;五十歲生活幸福卻退卻;三十歲事業有成卻悻悻走開;六歲天真無邪卻用吃奶力氣推開了那扇門。層層遞進,步步為營,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源:自信隨歲月逝去。文章題目一語雙關,一方面指實實在在的鎖,另一方面指心靈上的鎖,生動形象。
5. 2015年河南省高考滿分作文
的半桶油漆藏進那個漏了洞的工具袋裡。要知道這油漆的費用可是船主出版的。「看他是個老油漆工了,沒權想到卻是這樣齷齪的人。」船主一邊想一邊故意向油漆工那邊狠狠的盯了一眼。油漆工低頭繞過船尾轉向了另一側。「算了,半桶油漆也不值幾個錢,可能是老油漆工家裡的門扇斑駁了。」船主這樣安慰著自己。
第二天船主帶著十幾個漁民,駕著漆得錚亮的漁船出海了。經過了漫長的休漁期,今天是第一天開網作業。望著南海的波濤,船主又想起了那個一臉皺紋的油漆工。此刻也許正在漆自家的大門吧,知道他是這樣的人真不該請他來。船主苦笑著回過頭,想給正在作業的漁民鼓鼓勁。就在他回轉身的一瞬,他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堆縮在船倉一角,他腦海里立刻閃出一個名詞—油漆工啊,他怎麼上船的?船主抑制住自己的憤怒,我倒要看看他想怎
6. 2011河南中考滿分作文
懷念在外婆家的日子
或許依舊浮雲流水,或許依舊天空湛藍,記憶中留存最深的,卻是往昔的殘紅,但一切都會過去……——題記
從我所在的小城到外婆居住的鄉村,需要輾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其中還有不短的一段鄉間小道需要步行。我們幾乎用了半天時間,直到午飯時才趕到家裡。
我剛推門進屋,就聽到久違而熟悉的聲音喚我的乳名,外婆用手搭在眼前正微笑地看著我。
已經七十五歲的外婆看上去精神不錯,抓住我的手,問我是不是學習太累了,怎麼還是這么瘦,不長肉。我笑著說,光吃不長肉是好事啊,有人天天減肥還減不下來呢。
姥姥一邊和媽媽說話,一邊開始給我找好吃的東西。柿餅、山楂、石榴,還有許多我都 叫不上名字的野果,一會兒我就吃成了一個大花臉。姥姥說:「多著呢,慢慢吃,別噎著。聽說你們要回來,這些東西我都藏了好多天了。」
午後,我們去給外婆買鞋,她總是左試不合適右試不合適。直到媽媽付完了錢,外婆還在說,你們也老的老,小的小,花銷也大,以後別再給我買什麼東西了。回來的時候,外婆不同意坐車,還要走路,直到我說:「外婆,坐車吧,我已經走不動了。」 她才沒有堅持。我知道,外婆是捨不得花錢。
在公交車上,姥姥看到鄰座的一位母親抱著小寶寶,外婆摸摸小寶寶的頭,捏捏小寶寶的腳,小寶寶睜著眼睛驚奇地看著眼前這個陌生、慈祥的老太太,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外婆一輩子沒念過什麼書,只讀過幾年小學。但是在我看來,外婆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有時說出的話很有道理。她常說:吃不窮,穿不窮,人沒打算一世窮。這句話一方面是說,如果你不會計劃的話,就會窮一輩子;另一方面也是說,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有危機意識,要及早打算。她還常說,「夜裡想千路,白天賣餿豆腐。」說有一個賣豆腐的,每天晚上都在想明天要去哪兒賣豆腐,但第二天早上起來遲了,照要賣餿豆腐。告誡我們,做比說更重要,一千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外婆這些樸素的話,經常被媽媽拿來教育我們,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
轉眼之間,告別的日子到了。外婆盡管腿腳不太好,還是堅持把我們送出家門,又送上車,叮嚀我們路上小心,囑咐我們到家要打個電話。車子已經開出了好遠,外婆還在那裡站著,像一尊雕塑。我知道,外婆一定還要在那兒站上半天,她是不放心我們。
外婆,你永遠是最牽掛我們的人!
外婆,今年暑假,我一定再回去看你!
7. 2009河南高考滿分作文
《兔非魚》
讓兔子下水,讓走獸高飛,這是多麼樸素而美好的「大同」理想。然而走獸沒有羽翅,兔子沒有鰭尾,這樣強迫走獸躍崖,兔子跳水而求一個「個個全才」,便是孟子所謂「求全之毀」。「君子不器」的通才大概是最長也最遠的夢。因為鱗片與歌喉的兼得古今中外好像只屬於那個化為泡沫的小美人魚。
還是孟子說「二者不可得兼」。
我們總是希望將所有的美好加諸於一個人身上。就像我們希望李煜可以上書韜略,下寫愁情;希望趙佶可以左手國策,右手花鳥;希望納蘭可以口吟《飲水詞》,手斬胡虜頭……思及此,原來我們也是逼兔子下水的「罪人」。
青史竹帛總是事與願違:李煜獻城,趙佶喪志,納蘭心事無人知。雖然如此,李煜難道就不是「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的一代詞宗了嗎?趙佶就不是一幅花鳥價值連城的無限才情了嗎?納蘭的《飲水詞》就不被爭相傳唱了嗎?
不是的,如果你還驚艷「一江春水」,如果你還珍視花鳥如生,如果你還牽念「人生若只如初見」,那麼,請高抬貴手。
請放兔子一條生路,留給魚一個特長吧。請放兔子一條生路,既然兔非魚,又何必強求呢?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窗。中國有同樣的誓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古有琴師師曠,辨音第一,而目不能視。對於師曠來說,能夠將一件事做到極致,自毀雙目,何足道哉!清有康熙大帝,文韜武略,略遜詩文,然而一國之君,能治國有道,諸國來朝,難道還不能得到世人的褒獎嗎?
不是全才又何妨?不十全十美有何錯?管仲愛財,難道就不是賢相?孫子臏腳,難道就不勝龐涓?漢武專制,難道就不是英主?
生而為人,就接受自己不是一個全才;生而為人,就寬容別人不能十全十美;生而為人,就欣然去發現這個世界不僅有天空,海洋,還有陸地;不僅有飛鳥,游魚,還有兔子。
韓愈說:「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我們何不能以古之君子之心,看待他人、自己和世界?
子非魚,何必曳尾?
子非鳥,何必高飛?
子生斯世,何不樂見有兔非魚,而欣然享此「和而不同」之美?
8. 求2011河南高考滿分或優秀作文《長大》兩篇。。
一、2011年高考作文題:中國崛起的特點-----新課標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寧夏、新疆、海南)
據美國全球語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紀十大新聞,其中有關中國作為經濟和政治大國崛起的新聞名列首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聞。該所跟蹤了全球75萬家紙媒體、電子媒體及互聯網信息,發現其中報道中國崛起的信息有3億多條。那麼,中國的崛起主要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和關注的特點呢?《中國青年報》和新浪網在中國網民中進行了調查,結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別是:經濟發展、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進程和開放程度。請根據以上材料,談自己的所思、所想。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題目自擬,文體不限(除詩歌外);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二、滿分作文
中國科技的奔騰之心
驚聞中國崛起排在全球十大新聞第一位,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國科技的騰飛。
曾經,一窮二白的我們造出了自己的飛機大炮,造出了自己的東方紅衛星,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彈和氫彈。那昔日的輝煌更加激勵如今奮斗著的我們。科技的進步和國家的支持密不可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成功研製,神舟六號、七號、八號的順利發射和返回,無數科研人員辛勤的汗水得到了回報,此時,胡主席的慰問和祝賀更是鼓舞他們為中國的科技進步鞠躬盡瘁。國家主席親自為國家自然科學獎頒獎,這對獲獎者是何等的榮譽;國家鼓勵發明創造,保護專利,很好的保護了大家的知識成果。國家政府的支持為科技進步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中國科技的進一步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的發展是科技進步的核心動力。文革之後,中國重新恢復了高考,促進義務教育的普及,使中國人民整體的科學素質顯著提高。大學的興建、教育的普及宛如一場細雨,滋潤了中國人民渴望知識的心靈,也為科技的發展培養了浩浩盪盪的生力軍。華人在國際科學界也頻頻獲獎,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前段時間,錢學健獲諾貝爾獎,更是激勵了不少人。隨著教育的發展,我相信中國肯定能出現愛因斯坦、霍金式的「大家」,也許他身處國際科技前沿,但他一定會從中國教育中獲得營養。
中國的經濟騰飛也為科技進步提供了雄厚基礎。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為中國的科研活動提供了人足夠的資金支持。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獎金高達500萬元,同時對各種科研活動的贊助、政府的專項撥款,都為科技工作者做好了後勤保障,使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在科研領域任意馳騁。
贊頌功績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自省。中國的科技固然進步了許多,但因底子薄,故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我們雖然研製出了殲—20,但這只是開始,而外國已經發展了幾十年;雖然我們航天事業發展迅速,但外國早已建立了空間站,探索宇宙幾十年了;雖然我們已成為科技大國,但許多設備的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現在的我們不應驕傲,而是繼續努力,腳踏實地走向科技強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給中國科技一顆奔騰的心,走復興強國之路。
簡評:想面面俱到寫中國崛起的六個方面,想再有深度,那是800字的考生文章無法勝任的。作者抓住中國崛起的一個方面——科技發展,寫自己「所感」,重點突破,無疑是聰明的選擇。寫科技發展,抓住國家領導重視、教育的發展、經濟基礎的支持三個方面,最後再辯證的認識科技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層次清晰,能圍繞中心。每段都能選取鮮活典型的事例,加強了說服力,也避免了闡述的大而空。
9. 2011河南高考滿分或高分作文
經濟誠可貴 民生價更高
2011年,堪稱中國崛起的里程碑。
今年,最受國人稱道的,莫過於經濟發展。年初,一個數據在國內被媒體瘋狂轉載:據日本公布的2010年GDP數據,中國趕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此外,中國經濟每年10%左右的增長速度,亦被視作中國崛起另一特點。無獨有偶,美國全球語言研究所公布的全球二十一世紀十大新聞中,中國作為經濟和政治大國崛起的新聞名列首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聞。
有人斷言,經濟發展,堪稱帶動中國崛起的龍頭。誠然,經濟發展在中國崛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經濟實力作支撐,中國在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提升、城市新進程等方面大受裨益,甚至反過來推動了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從這種意義上講,經濟發展是中國崛起中最值得稱道和最受關注的特點。
然而,單靠經濟發展,並不足以推動中國崛起。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中國這點GDP,13億人一除一分,人均不到4000美元,只有日本的1/10。而且這4000美元分得還不均衡,一些人多一些,更多的人連這4000美元都不到,貧富懸殊越來越大。
我們還應看到,一些地方經濟變好了,居民生活環境惡化了;經濟繁榮了,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了;經濟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降低了……
那些虛的、老百姓沒得什麼實惠的經濟發展,並不值得追求,更不足以成為中國崛起值得稱道和關注的特點。相比之下,更需要以改善民生來帶動中國崛起!
改善民生之於經濟發展,正如同引擎之於機車。顯然,一個收入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狀態的橄欖形社會結構亦即中等收入人群佔主導位置的社會結構,對於內需的拉動力是最強的;相反,在一個民生狀態不容樂觀亦即以低收入群體占據主導位置的金字塔形的社會中,其內需拉動力是最弱的。此外,唯有民生改善,人人安居樂業,我們的社會才能平穩運行,中國崛起才能有一個更穩定的著力點做支撐。
由此觀之,在中國崛起的進程中,不僅要重視經濟發展這個火車頭的拉動作用,更要彰顯改善民生這個引擎的核心地位。因為,衡量某一特點在中國崛起中是否最值得稱道和關注的標准只有一個,就是是否能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得到實惠、真真切切享受到福利。
10. 2017河南省高考高考滿分作文
滿分作文全國來說還是挺多的,內容,節奏,書寫等等方面都是最好的,還有就是高考能寫出滿分作文的人,高考成績一般來講都不會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