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識」作文怎麼寫。
一、尊重常識 何謂常識呢?,就是一般知識,一般人應當具有的知識.常識微不足道,要尊重常識看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個小孩給爛鐵劃破了手指,父母不知及時為他消毒包紮,結果得了破傷風;燈泡燒掉了,一個中學生不會換新的燈泡;終於考上大學了,許多大學生居然不會洗衣服……這些都是缺乏生活常識惹的禍.我想具備一定的生活常識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現在不少學生書讀的越多越脫離生活,一個個變成了「書獃子」和不動手的「君子」.書念得越多卻越不會生活,簡直是天方夜譚.到底是誰之過呢?尊重常識需要回歸基礎回歸生活,但更需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中國浮誇風勁吹的時期,處處「放衛星」,畝產從幾千斤吹到上萬斤,當時居然有人深信不疑.有老農說,畝產萬斤,打死我也不信:有科學家說,這是違背常識的,有一點點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但為什麼當時從上到下竟有那麼多人信了?這是皇帝新裝式的悲哀!尊重常識是對科學的最好尊重,而對科學的尊重是對真理的尊重,是對良知對事實對講真話的尊重.巴金的《隨想錄》是一本被譽為講真話的書.講真話其實就是對常識的尊重,不管是那個黑白顛倒的時期還是現在.現在已進入廣告時代,廣告越吹越神,反而越多人相信.尤其是明星廣告,不管它是否符合常識,皆瘋狂的信,瘋狂的維護.說真話是對常識最好的尊重,對常識的尊重是對科學最好的尊重. 二、挑戰常識 剛才說到畝產上萬斤,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違背了關於水稻生產規律最簡單的常識.幾十年前許多農民也說,一般畝產二三百斤,有四五百斤已相當不錯了,上千斤是絕不可能的事.這是「常識」.偏偏有人不相信這常識,他要挑戰常識,要把畝產提高到上千斤.不少人知道後都嘲笑他是白日做夢,痴人說夢話.對於這些他只是置之一笑,一頭扎進稻田裡反反復復做實驗.失敗的次數和汗水一樣多.終於他成功研製出雜交水稻,畝產從八百斤到一千斤,從一千斤到二千斤,震驚世界.他就是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現在畝產上千斤是常識,袁隆平又開始痴人說話了:我夢想有一天,我可以呆在水稻下乘涼.袁隆平在不斷挑戰常識,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把一個個非常識變成了常識,這源於他的科學知識和探索精神,源於他的膽識和創造.科學無止境,「常識」也無常,無止境.挑戰常識是對科學的最好發展,是對科學精神的最好闡釋. 三、超越常識 愚公移山的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有人說愚公愚,因為這個人缺腦筋,要搬掉這山是不可能的事,一點常識也沒有,不如搬個家好了.有人說愚公不愚,堅持不懈,排除萬難,精神可嘉.愚公愚還是不愚呢?如果把《愚公移山》這故事放到東晉時代來分析,可能我們很多人都被「愚」了一會.《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古《列子》一書早已亡軼,今本《列子》是由東晉張湛整理作注後才流傳於世的.東晉崇尚玄學,魏晉學人撰書多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湯問》里有許多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和傳說.《愚公移山》是一篇哲學寓言,它告訴人們不能用日常的感官去探尋至道.「山」不是是常識里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愚公的「移」不是常識里的「移」,而是一種超越常識,把握大道的「愚舉」.愚公因為「愚」才會堅持,才會最終感動神靈,借神力搬走擺在眼前的現實的大山,搬走通往大道的精神大山,達到若愚的大智境界.老子尚愚,主張守拙抱朴.這里的「愚」是人類質朴之心,「愚」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超越常識,其實是對現實物質生活的超越,是對至簡大道的回歸,而非耍小聰明,投機取巧的所謂的「超越」.愚公的「愚」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對庸俗常識的超越. 從尊重常識、挑戰常識到超越常識,是人類從正視現實、改造現實到超越現實的發展過程,是人類從尊重科學到提升心靈的升華過程.人,是常識世界的人,也是常識世界之外的超越自我的人.
Ⅱ 用壓強的知識寫一篇作文
神奇的大氣壓強
「咦!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紛紛議論著。原來,課堂上武老師正回在做一個關於大氣壓強的實驗答。
首先,武老師拿出一個灌滿水的瓶子,然後再拿出一個杯子,把它灌滿水。第二步,把一個紙片輕輕地沿著杯口推過去。武老師告訴我們:「這一步的目的是把杯中的空氣擠出去。」然後她把杯子倒過來,紙片竟然牢牢地吸在了杯口上。
同學們目瞪口呆,驚詫不已。武老師說:「別著急,你們接著看。」只見,武老師把杯子橫的放下,不一會兒,水就流了出來,紙片也緊跟著飄落下來。「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武老師問。結果,3位同學的回答讓同學們都不太滿意。
於是,同學們充滿好奇、期待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武老師。武老師說:「剛才我彈了一下杯子,你們誰也沒看見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沒看見。」「剛才的這個動作讓空氣偷偷地『溜』進了杯子里,導致紙片掉了下來。」她還告訴我們:「紙片掉不下來就是因為大氣壓強的作用,我們平時給鋼筆灌水應用的也是這個道理。」
小小實驗,讓我懂得了大氣壓強的神奇作用。今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探索。
Ⅲ 關於知識的作文800字
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習慣成就人生。」廣闊的知識海洋,寫滿了我對過去的回憶。銘刻了的我對未來的遐思,是它讓我成長,是它令我微笑。你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感恩,你讓我學會了怎樣去做人。千言萬語道一聲:「知識博士,謝謝您。」
生活中總會有煩惱,總會有微笑。回憶過去的青春年華,我頗感萬分,記得小時候上二年級的時候,我總喜歡與別人逗,開開玩笑啊等等。但是有一次我開玩笑的時令同班的一位同學哭了。當時我心裡特不舒服,但並沒有感到羞恥,並沒感到恐慌,而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接著我又去玩去了,晚上坐在房間里,窗外格外的黑暗,靜謐的月光灑在我的臉上,我的腦海像奔騰的波浪時而翻滾,時而激昂。此時回憶起了今天上午發生的一件事,我弄哭了一位我的好朋友,為何我不向他道歉呢?唉!這時的我不禁感嘆起來,我正在看著一本書,但現在記不太清了,可書上寫的一句話卻讓我記憶深刻:「朋友是你一生中最甜蜜的知心好友。」就這微不足延的十幾個字,讓我勾勒起了對朋友真摯的流戀。從今往後,我變得真誠了,直率了。也許有人會說,難道就憑這短短的十幾個字,就會改變你嗎?我想我自己也不會。但隨著日積月累,我的知識也逐漸多了起來。從每一本書中記下的每一句話語,字里行間傳遞的真情,都會讓我為知深觸。的確,知識的天空是無邊無際的,摸不透也看不著,但它時刻跟隨在我們的身邊,時刻映入我的腦海中。它伴隨著我成長的足跡,編著了一篇篇高亢的凱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快炙人口的詩歌寄予詩人對故鄉朋友親人深刻的懷念。然而,我卻要感謝知識帶給我的情感升華,它改變了我,使我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命運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是靠自己如何去把握。或許人生中每一次細微的動作,都在改變著你,注視著你。
有人說,十五歲的天空稚嫩而嬌艷。知識博士不單純帶給我的是潛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帶給我新的理念,帶給了我新的人生准則。它為我譜寫了人生又一曲青春的樂章,它為我打開智慧的心靈窗戶。它永遠激勵著我,改變著我……我真的太感謝它了。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九年的義務教育即將結束,然而我們的知識求卻依舊不會停止。「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次生活的體會,每一次生活的感言,都將在知識的筆記本中編織細畫,也許我不是知識的強人,但我是廣袤知識海洋中的一分子,我會憑借著我的進取,我的奮斗,劃出一片嶄新的天空!
啊!是知識改變了我,哺育了我,沸騰了我……
Ⅳ 以「知識的魔力」或「知識就是財富」為話題寫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不久前,著名學者楊振寧在接受一次專時說:高科技戰場是中國超越發達國家的主戰場,也是最後的戰場。倘若不能在高科技戰場上搶佔一席之地,中國將被人拋於腦後。因此,中國現在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層次科技人才「下海」,帶動科技界整體觀念的轉變。 楊振寧的這一呼籲,對人們進一步重視與發掘知識的經濟價值,有著發聾振聵的作用。 過去,對知識分子「下海」,往往是從「自我脫貧」的角度來宣傳的,下海的人似乎是奔著小康而去「搞活錢袋」。其實,這是對知識價值釋放的一種誤解。 當今世界,知識的釋放已經產業化、系統化,知識特別是高科技的知識成為經濟競爭的主要力量。不僅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也成為生產力、競爭力的一種體現。特別是以策劃、咨詢、信息服務為特徵的「第四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 「第四產業」為中國知識分子「下海」提供了一個現代化的高層次戰場。那種「教授賣大餅」、「學者擺地攤」的畸形「致富」已成過去。知識分子將在知識產業化中確定自己真正的價值。策劃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近年來,一些獨領風騷的策劃家,轉動生產力的策劃魔方,促進經濟資源的優化整合和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牟其中的南德集團策劃「飛天計劃」,以中國積壓商品換回蘇聯民航客機,創造了數千萬元的豐厚利潤,他們稱之為「陽光下的利潤」——智力的價值。 「恩波智業」的王力策劃「中原商戰」後,成為當地大商家爭相以重金禮聘的對象。何陽「賣點子」的新聞傳開後,一家報紙甚至這樣寫道:「知識分子的狂歡節終於降臨這片大陸」。 策劃在中國的北方屢建奇功時,南中國也颳起了「碧桂園」、「粵照明」、「金海岸」等策劃旋風,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知識價值釋放的「沖擊波」。擺在你面前的這本《謀事在人——王志綱策劃實錄》,就是知識分子在第四產業縱橫馳聘的生動記錄。 王志綱,對關心中國走勢的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作為一個鋒芒畢露的新華社青年記者,他的《廣州人經受三次沖擊波》、《中國走勢采錄》、《廣東與浦東的對話》等報道曾轟動一時。近年來他以「軍轉民」的姿態介入一些重大的商戰策劃、影視策劃、區域策劃、戰略策劃,創造了不少策劃成功個案。 碧桂園策劃,可以說是王志綱的代表作。這一片三角洲上的桑基魚塘,經他的策劃炒作,成為南中國的一個「超級社區」,成為跨世紀的新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徵,釋放出幾個億的經濟效益。因而,王志綱南中國策劃界聲名大震。本書接下來的篇章中,詳盡而生動地記敘了王志綱的策劃軌跡與策劃思路,薈萃了知識分子的智慧、謀略、創意與哲理。 王志綱把他的策劃思路歸結為一句話——名牌的背後是文化。他說:「文化承載量越大的項目,其效益釋放量越大。效益的增長不是算術級數,又不是幾何級數,而是原子裂變極數。」 他又說:策劃造致的「原子裂變」效益為策劃家開創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作為策劃思想載體的策劃人將是日後中國最先富起來的文化人。 當然,策劃的根本作用還在於弄潮第四產業,通過策劃這一生產力的魔方,可以對第一、二、三產業產生不可替代的反哺作用,並創造出龐大綜合生產力。 因而,知識分子下海的效益釋放就有了更高的層次、更大的能量。這就是《謀事在人》希望給人們的啟示。
Ⅳ 運用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寫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老師
我心目中的老師
老師像一根蠟燭,燃燒著自己,卻照亮著別人……
在我身邊,在學校里,到處都是好老師,他們認真負責,偉大無私,像辛勤的園丁,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地澆灌著花朵;老師是我們的引路人,讓我們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她中等的個子,一頭烏黑的亮發,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一張圓圓的臉,顯出知識分子常有的那種體態,便是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她卻有一股神奇般的力量,常常鼓舞著我們,支持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於我們相處近三年了。
李老師對每個同學的要求都十分嚴格,而且態度很嚴肅,這是班裡的每個同學都很清楚的;她對每個同學犯的錯誤總是及時批評,耐心教育。因此幾乎每個同學都有些害怕李老師,我也不例外。
記得有一次,那幾日我迷上畫卡通人物漫畫,竟然在李老師上語文課的時候畫起來了。我的一舉一動被李老師看的一清二楚,李老師非常著急和生氣,好像對我很失望。她嚴肅地對我說:「你應該發現你最近有些反常,成績有些下降了,這樣下去怎麼行?」聽到了李老師的批評,我真不理解,覺得她太不給情面了。後來,我的成績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最終弄明白了李老師的苦心,她對學生的關心和負責感得了我的敬佩。這使我發現了李老師的又一個特點,對工作盡心盡責,關心學生,關心班裡的每一件小事。比如同學的東西丟了,同學之間發生爭執,或者遇到困難解決不了,李老師都會幫助我們認真地處理好。
Ⅵ 有關作文知識!!
1信封左上角寫(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右下角寫(寄信人 )的郵政編碼,中間三行的寫法是:第一行寫(收信人地址 ),第二行寫(收信人姓名)第三行寫(寄信人地址)
2建議書的第一行寫哪三個字?(建議書)然後寫(收信人稱呼),再寫(問候語)和(信的內容 )最後寫(寄信人稱呼)和(日期 )
3寫人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常見的方法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等
1)記敘文
1。記敘文從內容看大致可分為以--為主,以---為主,以---為主,以--為主這四類
2。記敘文在表達方式上一般以------為主,兼以-----,-----,有時還用---
3。記敘文的六要素是-----
4。記敘文常用的時間順序是--和---。
(2)說明文
1。-----事物的形狀、性質、構造,---事物的成因、關系、功用等的文章是說明文。
2.閱讀說明文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
3.說明事物必須按一定的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
4.說明的方法主要有---,----,------,-------,-------,-----,------,------,
5.根據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說明文可分為---說明文和------說明文
6.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是------,------。
7.說明問的結構主要有------,------,------等。
人 物 事 景
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和議論
時間 地點 人物 起因 經過 結果
順序 倒敘
介紹 解說
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
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列表格,摹狀茂
明事物的 闡明事理
准確 科學
總-分」式,「分-總」式,「總-分-總」式及並列式,遞進式
摘錄、點評、心得
Ⅶ 用初2知識寫作文 題目是An exciting day
An exciting day
We had an exciting day at Xuanwu Lake Park last Saturday. I was having a wonderful time here. It was a great day but we did not enjoy it at the beginning.Then we arrived at the Xuanwu Lake Park. We were inside. The sky was blue and everything was beautiful. I did not feel uncomfortable any more. We sa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in the park. There were lots of cranes, swans, doves and so on. They were lovely and I liked them very much.We left the park at 2 p.m. and then we went back home by underground. I think we enjoyed ourselves on that exciting day.-----Written by Tao Tingyu, Class 2, Grade 2 秋遊後,只是讓他們寫寫一百字的簡單中文小結,可是這個女生細心地用已學過的英文寫了這份游記。對於英語水平只位於班級中等的她來說,不簡單!值得鼓勵!小陶同學平時不起眼,但學習刻苦,這學期進步很大!從她草稿中清秀的字跡可以看出,她的確是用了心的。於是,我就許諾她:「再好好修改下就更好啦!你的文章可以放在網上,供大家閱讀,欣賞!」於是,她積極性越來越高,下課就追著說:「老師,幫我改改吧~」最後,就有了這樣一篇文章。雖然還有瑕疵,還有不足,但畢竟是孩子努力的成果。相信,班上有這樣認真,努力,踏實,上進的孩子,我們的班級一定會越來越好~~
Ⅷ 寫作文運用語文書的知識可以嗎會有什麼影響,,急急急
可以的。但是也有技巧。。把書中的轉換成自己的。否則有抄襲的嫌疑
Ⅸ 用「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寫一篇作文(300字作業文)
今天的學習,就是明天的旗手.
知識一天天積累,智慧一天天提高.
學習有多深,智慧就有多高.
Ⅹ 以「常識」為話題的作文
倜儻常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為我們揭示了什麼是常識,其實自然就是一種常識,不需要過多的探索,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一直被我們忽略罷了。常識有著它的相對性,當然我們要做的是要把常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對於一個農民來說,農業中的犁田、插秧、灌溉、收割就是一種常識;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運算中的加、減、乘、除就是一種常識;對於一個股民來說,股市中的進倉、補倉、熊市、小盤就是一種常識;對於一個廚師來說,烹飪中的煎、煮、炒、炸就是一種常識;然而對於一個嬰兒對說,所謂的吃、喝、拉、睡就是一種常識……不過只要當中的對象一變,常識也就成了高級應用知識了,你不可能讓一個農民伯伯拿著筆去做高級物理題,讓一個嬰兒去務農等等,那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因為常識是相對的,常識就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常識范圍,我們要擴大自己的常識范圍。「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我們都不是聖人,天地萬物的常識太多,我們不可能全都懂,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所以我們更應該不斷地去努力學習。
當然,一個人懂得的常識再多,只停留在學習上就沒有用了,要懂得運用才行!「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應該貢獻自己的能力去改造大自然,讓大自然和人類的生活更和諧美好。水利家都知道堵、疏、泄、蓄是治洪水的常識,但是至今為止中國還是有洪災的危害,而早在戰國末期,秦國的李冰就設計出「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的都江堰,徹底解決當地水害,化害為利,四川一躍成了「天府之國」,同樣是治水,大禹之父鯀失敗了。中醫們都知道望、聞、問、切是一種常識,相傳華佗的師傅病了,眾師兄弟都無法診治,最後華佗同樣是望聞問切,就斷定師傅是裝病,最後他的師傅也承認了,同一個師傅傳授的醫術,同一種診治的方法,華佗診治對了,眾師兄弟卻失敗了。對於兵家來說,各種行兵、布陣、攻守、計謀都是常識,戰國時期趙秦大戰,廉頗採用深溝高壘的防禦白起,然而換了趙括之後,趙括那紙上談兵的能力當然是大敗,還白白犧牲了四十萬趙軍,也就是著名的長平大戰……種種跡象都可以說明,就算你學得無數的常識如果不加以利用也是白學的,所以我們要把常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上去,讓大自然和人類的生活更和諧美好。
在我的常識范圍里,常識就是這樣了,有它的相對性,但更重要是要去利用常識能動地去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