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奉獻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奉獻,是人的一種多麼高尚的精神,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操……俗話說得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題記
在我們身邊有這么一個值得我們去敬佩、敬仰的雷鋒同志,他就是吳斌。
吳斌是一位大巴司機,在杭州長運工作,從2015年起,專跑杭州往返無錫這條線。
吳斌的車上,一直掛著一串紫水晶,這紫水晶是妻子送他的禮物。妻子說,總在路上跑,紫水晶可以保平安。
5月29日早7點10分,吳斌駕駛著浙A19115大客車從杭州出發,開往無錫,10點10分,順利抵達。
休息了1個小時,11點10分,吳斌從無錫站再次出發,准備返回杭州,可這次,吳斌沒能平安返回。
昨天下午,杭州長運發布了通稿,其中敘述:
11時40分左右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江蘇境內),突然有一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再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吳斌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
在危急關頭,他強忍劇烈的疼痛將車輛緩緩停下,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以一名職業駕駛員的高度敬業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之後,他又以驚人的毅力,從駕駛室艱難地站起來告知車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後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當做完這些以後,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的他,癱坐在座位上。吳斌,他沒有把最寶貴的第一時間留給自己叫120,而是留給了車上的24名旅客。
吳斌這種敬業愛崗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吳斌這種行為足以能夠稱之為雷鋒精神的榜樣,在他的生命中,只要有一線的希望,他一定將安全全部放置在遊客身上,哇,吳斌叔叔,您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您的兢兢業業值得我學習,您的愛崗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將要把所有值得學習的方式都一一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用我們的生命向吳斌一樣保護每一位市民,吳斌雖然離開了這美麗的世界,他再也看不到光明的一天,但是吳斌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2. 以奉獻為話題800字議論文
無私奉獻是人類最純潔、最崇高的道德品質。她像冰山雪蓮,潔白無瑕;她像滿山杜鵑,情暖人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無私奉獻的燦爛光輝,最感人的是無私奉獻的傑出人物。屈原、司馬遷、杜甫、孫中山等,他們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國家和人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作了一個形象的詮釋。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無私奉獻的境界呢?
無私奉獻,要確立自己的遠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也就是那種對人類和社會有較大意義的奮斗目標。人的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貪圖享受的物質需要更具有驅動力。
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會登上一個新階梯。」
無私奉獻,要堅持埋頭苦乾的務實態度。如果說「無私奉獻」是我們思想修養追求的彼岸,那麼「埋頭苦幹」則是抵達這一彼岸的橋梁。因為無私奉獻不是憑口頭怎麼說,而是要看行動怎麼做。就是說,無私奉獻不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還要表現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作為教師,就應為培養國家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為工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多生產合格的產品;作為農民,就應為國家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作為軍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堅守邊疆、保家衛國;作為科學家,就應為國家和人民發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為學生,就應該努力學習成為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讓我們吸吮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無私奉獻的人。
第二篇:談談無私奉獻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一位名叫汪策的女志願者在向地震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時,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汪策生前是貴州某葯業公司在川攀西片區經理。地震發生後,她主動請纓運送葯品支援災區,遭遇不測。4月28日原本是她33歲的生日,如今,生命的年輪停止轉動,永遠定格在32歲。(新京報)
作為一名普通的志願者,為了災區的人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今天我們講奉獻,並不是講付出勞動不要報酬,而是講一種精神,一種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奉獻就是不論從事任何職業,從業人員的目的不是為個人、家庭,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有益於他人,為了有益於國家和社會,更多的意味著對自身利益一種自覺的舍棄。所謂奉獻應具備視別人的痛為自己的痛,視國家的難為自己的難,視世界的苦為自己的苦的大愛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先人後己,先公後私。
要具備高尚的奉獻精神,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要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從「盡職」到「奉獻」還有一個不斷升華的過程,但也一道人們走向無私奉獻的「起點」。偉大出於平凡,盡職盡責看似簡單,要做好卻很難。二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要堅持義利統一,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三要正確處理奉獻與獲得的關系。我們要堅持獲得來自奉獻,奉獻是獲得的前提。正如徐虎所說「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誰索取?」四要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無論我們所做的事是大是小,只要有益於國家、有益於黨的事業、有益於人民,就是一種奉獻。奉獻也是我們人生價值的具體體現。
我們在當前現實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廣大黨員幹部和積極分子都能夠盡職盡責,顧全大局,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系,在積極維護國家、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實現個人的正當利益。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奉獻一點點,世界會變成美好人間。
3. 高中作文,以奉獻無私為話題
善良的本質是奉獻,奉獻果實,奉獻愛心。每當你奉獻了愛心,你一定會感到十分自豪,十分欣慰——我為世界人民做出了貢獻。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高中以奉獻為題的作文800字範文,歡迎閱讀!
高中以奉獻為題的作文800字篇一
清晨,可曾聽到商販的叫賣聲?踏著早晨的清露,給出行的人送來一縷縷可口的清香。傍晚,可曾目視霓虹燈下忙碌的身影?踩著夜晚的喧囂,送來一塊塊干凈的草地。他們無私、認真、勤奮,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心依舊,奉獻長存。
即使沒有人們的喝彩,沒有豐厚的獎金,總有一群人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人們奉獻出屬於自己最美的東西。校園中,早起的老師懷揣著所要教給學生們的知識,總是早早來到教室,督促著學生,當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便欣慰地笑了;大街上,推著滿載食物的貨車小販,為人們獻出自己早做好的的辛苦飯菜;商販們看著行人們滿意的眼神,不禁加快了手上的動作,嘴角邊露出欣喜的微笑。
堅守自己的工作,奉獻自己一份心意的人,每天都覺得充實,快樂,不會抱怨什麼。經常,我可以在雜志上、電視里看到一個個奉獻者的故事,如工作在大山中的老計,巡視鐵路的認真,向列車致敬的莊重,是什麼讓他這么做?
那像大海一樣澎湃的內心,點燃了奉獻者的激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重慶最美的哥李澤勇們,或許有妻子有女兒,也或者有父母,又是什麼讓他或她在生死關頭,選擇了更為高尚的一面,那隻是一瞬間的決定,為何如此無悔,勇毅?
這廣闊的大地,並沒有因一朵鮮花的盛開而遍地芳香,並沒有因為一棵樹的發芽長成而到處綠蔭,可它們卻明白,既然遍地與芳香無緣,與滿地綠蔭無份,增添屬於自己最動人的色彩也義無反顧。大山中的老計,跳江救人的李澤勇,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情毫不退縮地面臨生命的選擇,他們毅然地從平凡奔向了偉大,讓靈魂得以升華,為此而堅毅,無悔。
潛藏在人群中的奉獻者們,不是海灘邊微不足道的沙粒,即使沒有人發掘他的價值,人心依舊,奉獻長存。他們的事跡,總會到處傳頌,經久不衰。
清晨,淡淡的曙光下,我聽見商販們叫賣的聲音,遍大街都很溫馨,我笑了;傍晚,淡淡的夕陽下,我看見霓虹燈下忙碌的身影,我懂了。奉獻者正是在細小的事情中奉獻著美好。
願像冬日的臘梅,像夏日的荷花吐露芬芳;雖時間流逝花開花落,人心依舊,奉獻長存。讓花之心駐留每個人的心間。
4. 以奉獻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童心夢
奉獻是用愛心鑄成的一道彩虹,五顏六色,清新飄逸,帶給人們溫馨與快樂。真誠的夢也是在奉獻的呵護下萌芽生長的。
完美無瑕冰晶般的童心完全是用奉獻裝滿的,他們沒有任何的私心,面對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會不假思索地伸出友誼援助之手,相反,一顆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成年人的心,有時竟沒有冶煉到童心般的純潔程度。
材料中提到的奉獻焦點是徹底與不徹底的問題。牛是徹底的、真誠的奉獻,遠遠超出了它向人類索取的東西;而豬只是在索取後做了一點本職的貢獻,怪不得人們不喜歡它。
這樣看來,童心的夢是最真摯,最美麗;童心的奉獻最徹底,最完全。
在紛繁蕪雜的社會中,許多人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於淡薄,親朋好友間的距離不斷疏遠。五六十年代的"奉獻",此時幾乎杳無蹤影。所謂"貢?quot;、"人生價值"之類的東西也只是喊口號而已。
然而,奉獻的火焰並沒有熄滅。在社會的每個角落裡,一顆顆童心在呼喚。他們舉起搖擺著的雙手在擦洗人們心靈的塵埃,夢想著奉獻再回到身邊。
奉獻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遠不懂奉獻。正因為童心沒有被自私的蛀蟲侵蝕,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給予。所以,我呼喚童心,讓世界充滿愛心,讓奉獻的人受到尊敬,讓奉獻精神流芳千古。
牛給予人們那麼多,依然默默無聞,不求人們回報它什麼。豬在生前沒有什麼大貢獻,地還抱怨人們不喜歡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人們不同社會屬性的反映。
當然童心既需要付出,又需要給予。他們雖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奉獻,但無形中比成年人做得還好。幼稚的童心不懂得如何去戰勝"愛的荒原",如何讓死神望而生畏,迷惑的雙眼還看不清眼前的朦朧,潛意識中會由著性子去做,原來自己正在做最徹底的奉獻。
社會需奉獻來充實,這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大家庭。否則物質文明再發達也無濟於事,始終彌補不了精神文明的缺陷。
永遠的童心夢,永遠的奉獻。
5. 以奉獻為話題作文的題目
追求奉獻還是索取,這是人生價值高低的分水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獻。古今中外許多偉人英雄,他們生前無私奉獻,為人類社會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人民把他們刻在心裡,千古流芳。同樣,更多地是推動社會前進的、辛勤勞作的、像牛一樣的普通人民,像工人、農民、教師、清潔工等,他們一生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不求名利。他們平凡而偉大,吃的是草,流出來的是血和牛奶,他們更值得歌頌、贊美。
析反,對於那些騎在人民頭上橫行霸道,利用手中權力貪污腐化,勒索百性的索取者,人民深惡痛絕。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對社會的貢獻自然也不同。只要一生盡力奉獻,哪有高低貴賤之分!何必牢騷抱怨,難道為人民奉獻,就是想得到人們的"喜歡"嗎?
你身邊像牛一樣奉獻的人或事很多,不妨記述一二;奉獻只為沽名釣譽的社會現象也有,可略作評論。也可大膽想像,聯系社會現實,編述故事,表現觀點。[佳作選萃]讓奉獻之樹常青山西 周 陽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但人們往往主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6. 以奉獻最美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素材
讀了巴金爺爺寫的信後,我沉思了很久。同樣的都是人,為什麼我還沒能明白生命的意義?為什麼我還示能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我終於尋思出了答案,那就是我沒有努力過,沒去嘗試過。
巴金爺爺說:「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我可以體會到巴金爺爺為了明白這句話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在這背後又有多少心酸。他寫的文章里,簡直就把自己寫進去了,他談論自己的親歷的事,和我們一起分享著巴金爺爺的親身事跡。
我敬佩他,喜歡他,他為我們偉大的祖國作出了多少貢獻。他對我們的祖國有無限的愛,他為我們做出了一個好榜樣。
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班級、社會、祖國爭光,讓我們的老師、父母永遠以我為傲。
我以前總是把那些名人看的是多麼!可是他們就算在再高的地位上,也還是比不過巴金爺爺,因為他從來示炫耀自己,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什麼傑出人物,他只是把對祖國的感情用作品來。在我眼晨,巴金爺爺就是一位「傑出人物」,和巴金爺爺一樣,我說的「傑出」並不是他有才華,而是他明白生命的意義,明白怎樣使生命開花結果!如果是我們,我們能知道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在家裡做小皇帝,小公主,讓家人伺候我們,我們有沒有對自己生活的幾年的家做一點貢獻呢?沒有,我們是在享受。我們只能坐在教室做作業,做好作業就出去玩,誰能知道在這同年風風雨雨的日子裡,是誰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呢?是老師。就算我們主動掃一下地,讓老師歇一會兒,也好!可是,我們做了嗎?當我們在快樂的玩耍時,誰又能想到已經疲憊不堪的老師呢?又是誰能留意老師的頭上又多了幾根銀發呢?沒有,我們只會給老師添麻煩,讓本來事情就多的老師添加了一些煩惱。難道,我們就不會覺得愧對於父母,愧對於老師嗎?
讓我們向巴金爺爺看齊,讓我們付出一點努力,多做一些事情,為我們的家,我們的班級和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7. 以奉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幸福之花處處開遍……」這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可是每每想起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你是否會對這首歌有種不同的感受,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震撼?
有位在山區教書的老師曾經說過:「不是我感動了中國,而是太多的好心人感動了我。」他就是徐本禹,一位年僅22歲在貴州山區支教的老師,在這個年齡里,正是為了以後事業打基礎的時候,況且,他還考上碩士學位,這會讓多少人投來羨慕的眼光啊!可是他偏偏選擇了去貴州支教。
在這之前,他猶豫了很久,也困惑了很久,想像著父親會如何的失望,想像著老師和同學會感到如何的惋惜。想著想著,他便在校園的操場上奔跑,一圈又一圈,直到自己筋疲力盡為止。他倒在草地上,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彷彿看到了,貴州山區的孩子清澈純真的眼神……「徐老師,你還會回來嗎?」「我一定還會回來的,我要把你們帶到中學去!」 徐本禹想起了自己對學生們的一個承諾,他不忍心背棄。這一夜成了徐本禹最漫長的一個夜晚。
他沒有什麼更多的理由不去狗吊岩教書了,那裡的環境是旁人無法想像的:孩子們用塑料布作屋頂,磚頭壘起書桌。徐本禹用心教導著孩子們,把自己微薄的50元工資拿出43元捐給孩子們,而自己留7元做生活費,他怎麼不會讓別人感到肅然起敬呢?
我們偶爾掏出錢做貢獻,就到處去宣揚「我多有愛心,我多偉大。」這是多麼的虛偽呢?為什麼不做些實實在在有助於那些貧困人民的事呢?我們所謂的「愛心」難道僅僅是建立在捐得錢數目大小上?是的,我們捐了錢,貧困人民的生活可能會好一點。但是,倘若不是真心的,說得難聽,那就是把貧困人民當作我們「愛心」的犧牲品。
徐本禹也有自己的心酸,自己的痛楚。山區里的夜很靜,只有青蛙會在草叢里吟叫,這種夜裡,難免會想到很多很多傷心的事情,他說:「我很孤獨,有幾次在夜裡醒來,淚水打濕了枕頭,我曾經快堅持不下去......」有一次他回到母校演講,同學都以為他會講出什麼豪言壯語,可是他一開口就是這句話,每個人聽了,都默默的流著眼淚。
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情,不是他感動了中國,而是因為,有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使他堅持到現在,是那些好心人給了他力量,是那些好心人感動了他。
為了自己的一個承諾,為了孩子渴望知識的雙眸,為了讓陽光占據孩子更多的心靈,為了讓愛像氫氣般填滿孩子的身體……
8. 以奉獻為話題的作文。。不少於600字!!!!!!!!
讓奉獻之樹常青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但人們往往主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有人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豬抱怨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獲得人對它的贊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現在有許多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他們從不張揚自己輝煌的功績,不向國家伸手搞特殊。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同樣是奉獻。這種奉獻更深沉,更偉大。
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豬在生存之時,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積極地勞作奉獻,死後實現同豬一樣的貢獻。因此,它得到人們更多的稱贊,同時也將它喻為勤勞、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時,它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奉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獻。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著自己的思維,奉獻著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間最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梁而奔赴社會建設的洪流。當老師們放下手中的粉筆,滿頭銀絲時候,感嘆桃李滿天下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觸到奉獻之後的欣慰。
奉獻不是為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願的。讓我們新世紀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樂於奉獻的革命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
童心夢
奉獻是用愛心鑄成的一道彩虹,五顏六色,清新飄逸,帶給人們溫馨與快樂。真誠的夢也是在奉獻的呵護下萌芽生長的。
完美無瑕冰晶般的童心完全是用奉獻裝滿的,他們沒有任何的私心,面對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會不假思索地伸出友誼援助之手,相反,一顆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成年人的心,有時竟沒有冶煉到童心般的純潔程度。
材料中提到的奉獻焦點是徹底與不徹底的問題。牛是徹底的、真誠的奉獻,遠遠超出了它向人類索取的東西;而豬只是在索取後做了一點本職的貢獻,怪不得人們不喜歡它。
這樣看來,童心的夢是最真摯,最美麗;童心的奉獻最徹底,最完全。
在紛繁蕪雜的社會中,許多人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於淡薄,親朋好友間的距離不斷疏遠。五六十年代的"奉獻",此時幾乎杳無蹤影。所謂"貢?quot;、"人生價值"之類的東西也只是喊口號而已。
然而,奉獻的火焰並沒有熄滅。在社會的每個角落裡,一顆顆童心在呼喚。他們舉起搖擺著的雙手在擦洗人們心靈的塵埃,夢想著奉獻再回到身邊。
奉獻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遠不懂奉獻。正因為童心沒有被自私的蛀蟲侵蝕,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給予。所以,我呼喚童心,讓世界充滿愛心,讓奉獻的人受到尊敬,讓奉獻精神流芳千古。
牛給予人們那麼多,依然默默無聞,不求人們回報它什麼。豬在生前沒有什麼大貢獻,地還抱怨人們不喜歡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人們不同社會屬性的反映。
當然童心既需要付出,又需要給予。他們雖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奉獻,但無形中比成年人做得還好。幼稚的童心不懂得如何去戰勝"愛的荒原",如何讓死神望而生畏,迷惑的雙眼還看不清眼前的朦朧,潛意識中會由著性子去做,原來自己正在做最徹底的奉獻。
社會需奉獻來充實,這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大家庭。否則物質文明再發達也無濟於事,始終彌補不了精神文明的缺陷。
永遠的童心夢,永遠的奉獻。
也談奉獻
豬向牛抱怨它不受人們歡迎:"人們經常提及你的善良和你那仁慈的目光。確實,你給予人們牛奶和奶油,而我給予人類的更多。我獻給人類熏肉和火腿,但是人們還是不喜歡我,為什麼?"
牛想了想說:"也許因為我是在生前奉獻的。"
"生前?"豬睜大了眼睛,"什麼意思?"
牛:"呵呵,就是說我的奉獻更徹底呀!聽說過'初生牛犢不怕虎'吧。你想,我們剛長大一點兒就開始耕地拉車,以後,任勞任怨一輩子,終究還得被人們宰割。可以說我們的一生都是在奉獻中度過的,況且我們只吃青草。而你們呢?成天好吃懶做……"
"夠了!"豬打斷牛的話,憤憤然地說:"原來你是這種意思,還不是拐著彎地自誇,怪不得人們總愛說'吹牛不交稅'呢!沒錯,你們的確可以算得上是貢獻一生,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只不過是被養得膘肥體壯後,一次性地把自己全部奉獻給人們,使人們獲得一次大的收獲罷了;你們充其量也不過是'分期付款'而已,形式不同罷了。再說,你還好意思說你只吃青草呢?人們總是把最好的嫩草留給你們吃,這在食草動物中簡直就是享受至極;而人們每天把什麼殘羹冷炙、爛西紅柿、爛西瓜……喂給我們吃。說起來,這哪是菜,分明是我們在給人類清除垃圾嘛,可我們照樣個個長得圓鼓鼓的,換了你行嗎?"
"這,這……"牛囁嚅了半天,終於擠出一句,"我們牛的精神也被人們所敬仰呢!你沒聽說過'時代也需要牛拉車'嗎?"
"哼!別臭美了!那是從前,你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這么快,人們整天忙碌來忙碌去還嫌時間不夠,你那精神,早被'淘汰出局'了。"
"那也總不能說我們就毫無貢獻吧!"牛的語氣明顯軟了下來。
"當然有啊!你們的貢獻也是很大的。我只是在為我的弟兄們抱不平,明明我的弟兄們也有巨大的貢獻,為什麼就不能同等對待呢?古人常雲:'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看來即使是談奉獻,也需要請伯樂來主持公道呀!"
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9. 以奉獻為話題的作文700字
成灰淚始復干。」這下我制領悟到了。慢慢變得越來越短的蠟燭,生命雖短,但給人們帶來光明,他的生命就在於奉獻。
我在網上那個看到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叢飛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藝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義工。在2006年4月20日這天晚上8點多鍾時,叢飛短暫的生命結束了,年僅37歲。在這37年裡他有十幾年的時光站在舞台上,但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公益演出就有四百多場,義務服務超過了600多個小時,救助失學兒童178位,捐款達到300多萬元。因為家人的不理解,叢飛的家庭破碎了。為了掙更多的錢,叢飛拚命工作,最後因工作勞累得了胃癌。最終在2006年4月20日這天晚上與世長辭。我學過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人民服務之中去。」是啊,叢飛不就是這樣嗎?
雷鋒曾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是否夜宣那最美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