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關於詩歌的作文有的速度啊
古詩詞,想說愛你不容易
乘一葉孤舟,重遊歷史長河。最攝我心魂的,依舊是那……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里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凄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O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弦。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Ⅱ 一篇關於詩意的作文(什麼詩都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匯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歷史的光環;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出壯闊的波瀾 。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採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領略過直奔入海不復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歷過嚴重的挫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戰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託生男兒,像岳飛一樣去保家衛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歷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嘆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Ⅲ 有哪些詩會出現在作文里
關於詩句的作文
關於古詩的作文:傾聽詩人的聲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匯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歷史的光環;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出壯闊的波瀾。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採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領略過直奔入海不復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歷過嚴重的挫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戰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託生男兒,像岳飛一樣去保家衛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歷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嘆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關於詩句的作文
首先,你肚子里有多少詩句?考場上的臨場反應最做不得假,除非你事先知道考題。炎炎夏日,大開門窗,涼風襲來,有人說:好大的風;有人說:真是有情風萬里卷潮來。上了考場,誰會比較厲害一眼就知道了。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是可以通過高三一年裡解決的。課內的所有古文全部要背得滾瓜爛熟,倒過來都應該可以背。然後,在課內的基礎上,看一些延伸的名作。
舉個例子:課內有辛棄疾的一首詞,你去找一找辛棄疾的10首代表作,反復誦讀(這個時候先不要背),把自己看得最順眼的3—5首找出來。可能大家都說另外幾首你沒有選的才是最好的,但是,你選出來的都是你最有感覺理解得最好的,寫作文的時候最容易用上去的,這些是【你的詩詞】,個性、創新和理解很重要的,老師也會耳目一新,另眼相待。
高考課內的古詩詞作家一共沒幾個,全部篩選完了之後也就50首左右,這個時候,你每天抄一首,貼在一抬頭就要看到的地方,背熟它、理解它、思考它。循環兩三次,你可以擴大范圍,再篩選一批。這樣,加上課內的,你肚子里的古詩詞高三一年裡就會有100來首,這個時候,我告訴你,是可以隨意引用而不覺得牽強附會、捉襟見肘的時候了。
當然,以上是基於你高中三年的2/3什麼都沒有做的情況下。我喜歡的方式是一邊大量閱讀,一邊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都抄下來,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寫成厚厚的一本東西。這樣的話,我不僅可以引用詩句還可以引用名人文章的一些句子、章節和觀點。現代詩的巧妙融入字里行間也是考場上的必殺技。
第二,講一講引用的方式。樓主提出這個
Ⅳ 關於詩歌的作文!快!
詩歌
六年級 | 1000字以上 | 其他
詩歌,載我遠航
成熟的夜,燈下漫筆。潛移默化的思緒,依靠一首詩來寄託。寄託著我對人生實情、人間煙火、世間真情極盡的贊美。一支筆,一張紙,寫下閑言詩語。這些極盡的贊美是便是一種寄託,而這種寄託並非來自於對外界的感嘆,而是通過想像後觸動著內心,最終撩起盪漾著的寫詩情懷。
對寫詩的震撼和安排,總是「以小見大,取長補短」,如同在旅行,更像是在流浪。在詩歌的海洋里,我是一葉扁舟,在波瀾壯闊的大海里翻滾,在盤旋而急涌的波濤里穿過。人生這個大舞台,每個人都在展露著自身的才華,他們都自有體魄,完全有炫動自己味道的玄機,因為他們一旦迷上了那些所謂不可自拔的事業,他們的心很誠,意也很真,最後成為「心醉神怡」「紙醉金迷」人群中的一員。
人生於世,煎熬苦痛誰不曾有過嘗試?而我,大山裡走出來為了求學的鄉野娃子,正是鄉野生活觸動著我,純朴的山風熔煉了我,讓我知道,長久的忍耐算不上什麼,因為我的心中充滿了愛恨情愁,我懷著一顆對文學一見如故般真誠的美麗心靈。生命在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夜的來臨。而一個人的成功或是失敗,就好像是一場盛大的火海,總會有被燃燒的和不能被燃燒的。不是每個人心中的希望之火都能燃燒,就算他的心中充滿了信念,但總會有燃燒的機遇。當被點燃升起的那一刻,註定了從瞬間走向輝煌的軌跡,他便來到了成功的岸邊。一步一步,為之奮斗,從幼稚走向成熟,從開始走進中間經歷的過程,然後再從所謂的高潮走向結尾。
孤獨無助的夜,我背負詩歌的行囊,一步一步朝著高潮邁近,尋覓寫詩的心情。總是一個人,游大街,觀人群,遇見知己幾人,酒吧里買醉,三杯兩盞淡酒來個一醉方休。走向高潮,如登高山。高處不勝寒,總是會感到陰冷不堪。最是夜深人靜之時,耐不住的寂寞慢慢襲來,心語束縛,拾起一張白色的薄紙,用手中的筆揮舞,推敲著堆積在腦海里的那些詞句。像是步入人生的另一境界,猶如天堂,如此美好!天堂里的烈火正熊熊燃燒,讓人滿腔熱血,於是寫下一些對人生,對生活,對內心的無奈、悲哀或是失落的情感。
感情是詩歌的生命。詩的旋律,勾起我追夢的旅途。而我的人生,將以我滾燙的心血和情感,來寫意出贊美自己關於自己的詩篇。愛恨是非,我以我的艱酸,我以我的歡愉,寫下關於生命誓言般的詩句,還有華麗的曲子。我自謂男子漢,我懂得鄉野山娃的樸素,盡管喝的是苦水,吃的是淡飯,但是我始終相信甚至深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就好像是成長中需要跨過的一道坎,只要勤奮用心,沒有什麼是永遠一成不變的!
堅持到最後便是成功,這是眾人信仰的真理。我始終在堅持在寫作,我始終在改變在創新。縱然目前冰雪封凍,春天的來臨一切又將被融化和解凍。生活,是微妙的,寫詩如同很多很多的事情一樣,是需要化險為夷,經受磨難的。我耐住了寂寞,是詩歌載著我走到今天。一切成為現實,不忘那些為之奮斗的歷程,生命的希望之火也終將會被點燃!它燎原的氣勢,總會將我心中的無限愁緒和情思,在熱血火腔之下組結而成的詩句推舉。
樹立堅定不變的信念,耐住寂寞和無奈,跨步闖盪詩的世界,做一個寫詩的人。只有這樣,我的人生目標,我的文學夢想方才歸岸。非詩非文的那些文字,我自詡寫詩的人,我號稱作者,醉在文學的境地里。詩歌,載我走出大山,載我飛翔,飛向山外的世界。詩歌,載我遠航吧!我的人生,我的心靈,我的所有都託付給你!你就像是我這個人,我對你有多深情,那麼你就應該對我怎樣的真誠!
詩歌,載我遠航!
Ⅳ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以「古代詩歌」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這個好寫啊
東抄抄西抄抄就成了嘛。
我來個開頭:
想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輝煌文化。自文字出現以來,就註定了在這塊土地上詩歌的繁榮!盛唐詩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時的詩歌發展到了最高峰,諸多流派蓬勃興起 如,山水田園詩派、豪放派、神韻派邊塞詩派……都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 王維 孟浩然。以東晉大詩人陶淵為開山鼻祖。他們的詩恬淡疏朴,多描寫……(在寫點他們的詩說說有多好,一段完成)
又如邊塞詩 總體現出了一種陽剛之美。在邊塞詩中,一方面以誇張對比襯托的手法對戰爭殘酷,環境惡劣進行展示,如「戰士軍前半生死」,「黃金百戰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邊塞詩作更凸顯人面對戰爭時奔湧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保家衛國的豪情,還有在戰場上建立功名的壯志。如「不破樓蘭終不還」;「願為腰下劍,只為斬樓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這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種對立統一所產生的張力使詩句具有永不泯滅的魅力,詩句中洋溢著的崇高感,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千載悠悠。
豪放派的……
.
.
.
(最後在展望一下未來),
古代詩歌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文學不只是歷史,更傳承著一種堅韌的民族精神,推動著我們不斷前進、發展、繁榮!
下面是另外找的一篇,你瞅瞅: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
開篇便是一種逼人的氣勢,如山洪暴發。三千白發,飄飄灑灑,由愁而生;映入明鏡,好似白雪的秋霜,讓人感到一陣寒意,一絲憂傷。「愁」原來是這么個模樣!如此的白發,如此的愁,也只有李白能夠寫出。
我很喜歡李白的詩,知道他本人,也是源於他的詩歌。[靜夜思]這首詩,相信大家在幼兒園或很小的時候就背過的,但現在再讓大家背,肯定沒有背不出來的,甚至有人擁有對它終身揮之不去的記憶,這便是李白的詩的魅力所在。
「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一生寫過無數詩篇,其中大量的優秀詩篇被人傳誦至今。他二十五歲時初次離開蜀,周遊天下,在船上便寫下了「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的名句,把自己對故鄉的依戀通過江水生動地表現出來。他因受權貴詆毀,離開長安,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表現了李白雖受打擊,仍心懷抱負,勇往直前的心理。在被赦免後,東下江陵的小舟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以過萬重山」,一個「輕」字巧妙地表現了他當時驚喜交加的心情。
李白的一生彷彿並不平坦,也曾飽受挫折,但為何他寫的詩總是那麼豪放,那麼積極向上?我想這便是一個人的心境,對生活的態度了。在困難面前,李白仍能對酒當歌,把酒問月,瀟灑地做詩,飲酒,賞月,於是讀他詩的人也受到心靈上的感染,產生一種勇於戰勝困難的思想。這不僅是詩的魅力,也是詩人的人格魅力。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這就是李白的詩,這就是李白,那位一襲白紗衣,一把摺扇,一壺酒的詩仙。
Ⅵ 《我心中的詩詞》作文怎麼寫
寫法一:按常規線路,以詩詞這種文體為寫作的對象。1、確立寫作的角度。如版贊美、批判等權等等。所有的寫作都要確立好作文的中心思想,這取決於你的立場和角度。2,開篇可以介紹詩詞的由來,和發展,介紹詩詞在文學史上的歷史意義、貢獻、地位等。(在寫的時候可以引經據典加強你觀點的說服力。)3寫正文部分,注意題目的提示,要扣題,闡述好詩詞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對於你是否有啟迪和幫助等,可以從詩詞的特點、詩詞作者、詩詞的精神境界等多維度的入手。4,結尾點題,可以做延伸擴展的總結,如:詩詞存在的現實意義和作用,呼籲世人對詩詞文化的關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關注等。
寫法二:另闢蹊途,以一首你喜歡的詩詞做為寫作的「導火線」,1,開篇,將一首你認為值得贊美的詩詞作為開篇詩,而後交代自己的觀點,別忘了用一下題目如;這就是我心中的詩詞「。以此引出正文,展開議論。2、正文,交代這首詩成為我心中的詩詞的原因,把說明、議論、抒情相結合,可從詩詞的作者、寫作的背景、表達的意義、對自身或對世人的深遠影響等角度入手,但落腳點都要歸結為精神層面的東西。3、結語,抒發感情,拓展意義!
祝你好運!
Ⅶ 學習詩歌我收獲了作文
從優秀古典詩文中攝取著精神的玉露甘泉,滋潤心靈,培養起對真、善、美的熱愛,領悟人生的真諦.還能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培養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陶冶我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
開始我看了一些古體詩歌,由於我的古代文學底子薄,沒能有所感悟,於是我又去看現代詩歌,並且在創網看了一些精華文章,起初有點感覺,但說不出是什麼。最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於是我從新拿起筆,試著寫,一直寫,但到如今還未能寫出好詩歌。
為此我又感到頭痛,但沒辦法,路是自己選的,跨出的腳步不能縮回來,更不能讓之前的努力負之東海。所以我又開始看書,古詩還有現代詩一起看,看得我頭暈眼花才停下來,來到陽台看看遠方,不經意間,覺得眼前好美:高高的山,綠得像翡翠,還有天空很高很遠很藍,白雲在上空一群一群地飄逸著。頓時發出肺腑的感嘆:大自然真美,有種詩的感覺。頃刻,我回過神來,感覺眼前一片雪亮,對了,就是這種感覺,詩歌給人就是這種大自然美妙的感覺。當時我興奮啊,從未有過的舒服的感覺,回憶起看過的詩詞,大部分都是源於自然所創作出來的。
杜甫《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秋分落葉,蕭蕭而下,無邊無際,此景充滿悲哀之情;又寫長江滾滾,澎湃洶涌,不舍晝夜。此詩此景此情無不是自然所締造出來的。現在想想,詩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樹,無不是大自然所存在的,以前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解古文詩詞,經常說到作者是借景抒情或言物托志,要我們好好的欣賞,我對之愛理不理,不當一回事,現在才恍然大悟,大自然是一首美妙絕倫的詩歌。
還有的就是蓮,給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的超凡俗聖潔精神,這種高尚的品格成就了多少名人名士,又有多少詩人詩篇,因此而揚名天下,遺傳萬年啊。這都是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美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去欣賞它,更值得我們去贊美它;大自然就是詩的靈魂,我們應該親近大自然,親近詩歌。脫離大自然的詩歌是很難成為好詩或者說很難成為美詩和被他人欣賞的詩。
以上是依然對詩歌的理解,但能給一些詩歌愛好學者們那麼一點點的幫助,讓大家在詩歌里有更好的發展,希望「詩字田地」里的所有成員能為這塊土地澆出你們的汗水,用你們的熱情創造出一個詩的國度。
望採納,謝謝您!~
Ⅷ 怎麼用詩歌開頭寫作文
詩歌在中國文化的寶庫中,就像一顆明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輝。本學期我們展開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歌的國度,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
首先,我們分了組,制定活動計劃,如:我們這組就由張兵等人收集現代詩,柯霽虹等人收集古詩,等一切都准備就緒後,就開始行動了,大家按資料內容進行了歸類,在網上將有關詩歌簡介和詩歌背景的資料整理成文。如:李白《贈汪倫》我們就是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品出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捨的情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收獲了許多了知識,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去欣賞詩歌,嘗試了自己寫詩,欣賞詩歌的方法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欣賞詩歌時總結出來。嘗試自己寫詩也讓我明白了寫詩不一定要用多麼華麗的詞語,而是要寫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活動結束後,我進一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一首詩,並不僅僅限於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並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詩。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一生。
生活中處處有詩歌。有天真的兒歌、典雅的古詩、樸素的民歌,常在我們耳邊回響。在詩歌的海洋里,有無數珍寶。我們組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的活動,對詩歌的了解有了更深的認識,可以說是獲益良多。
我們小組的活動在上周開始。通過閱讀提供的材料和搜集詩歌各個方面的知識,對資料進行了分類、整理和編排,還了解了唐詩、宋詞、元曲的不同之處。最後,還製作了詩集等,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在本次活動中,我收獲豐富。其中,我了解到唐宋八大家是:歐陽修、柳宗元、王安石等詩人。我還知道了一些詩人的別號特別有趣:詩狂——賀知章,詩魔——白居易,詩仙——李白……除此之外,通過閱讀課外有關詩歌的書籍,我明白了詞又叫做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活動流程都是要通過小組相互合作才可以順利完成。從中,我體會到團隊精神及合作的重要性。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孤零零的一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可是,在活動的過程中,也有許多做得不足的地方:有的同學在搗亂、嬉戲,搜集的資料不正確、不充足等。經過組長的制止和修正才得以解決。希望今後有待改進,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還未發揮的最好,相信下次的活動,我們會有更大的進步!
漫步詩園意未盡,生活中處處充滿詩情畫意,處處都是詩歌的百花園,讓詩歌伴隨我們一生!
與詩同行,我們感悟到美麗的人生;與詩同行,我們追求著生命的芳香。本學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以「輕叩詩歌的大門」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通過閱讀,我們了解到: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課堂上,觀看著精美的ppt,聽著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我們學習了古典詩歌的分類、理解詩歌的方法以及現代詩歌的寫作手法,並對各朝代的詩人做了進一步認識……這些都使我們的想像力有了豐富的延伸,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很大幫助。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還背誦、欣賞了許多詩歌。輕閉雙眼,伴隨著一個個優美的文字,盡情暢游在詩的海洋之中,我看見了青天中的一行白鷺;看見了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我體會到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放和灑脫;體會到了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和細膩。我更感受到了曹孟德橫槊賦詩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喟;感受到了李太白對生命短暫的那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情思;感受到了白居易筆下那琵琶女潯陽江畔的凄涼之音;感受到了蘇東坡對人生如夢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無可奈何;感受到了李清照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幽思;還感受到了李商隱那秋影不散霜飛晚,留待殘荷聽雨聲的蕭瑟……這些千錘百煉出的文字精華,如激情燃燒的火焰,似靈感孕育的珍珠,讓我們一詠而三嘆之,久久難以忘懷!
指尖穿過唐朝的風、宋朝的雨,唇齒間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輕叩詩歌的大門,讓我們一同踏進浪漫而綺麗的詩歌殿堂,去放飛我們的思想,凈化我們的心靈吧!
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結束了。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們廣泛地閱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麗與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我們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後,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我們的詩中雖然還有著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間都洋溢著童趣,令我們自己贊嘆不已。
詩歌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里,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像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
我們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的寓意:聯系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詩歌,也可以讓我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知道了詩歌的特點:
1。現代詩一般以句子,片語為詩行,縱向排列。
2。現代詩篇無定句,句無定字,形成長短不一,參差錯落的詩行。
3。現代詩的段落可以整首詩為一段(節),也可以一首詩分為若干段(節)。
4。要懂得現代詩的押韻,押韻讓句子更優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現代詩要精煉,不要拖泥帶水,要用最簡潔的文字容納最豐富的內容。
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里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輕叩詩歌的大門,我們門前就出現了一個美麗的詩世界。讓我們盪漾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吧!詩歌的殿堂通向遙遠的地方,通過本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叫我們通過閱讀報紙、雜志和書籍等搜集有關詩歌知識和故事。然後摘抄自己的詩歌,舉行一個「詩歌欣賞、朗誦大會」。
通過了這次詩歌朗誦會,我的收獲很大,不僅學會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分類,也搜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在寫詩里,我們可以放飛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還可以在詩歌里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
在這里我想提建議;如果在同學朗誦的時候播放音樂就更好了。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暫,但輕叩詩歌的大門,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個美麗的詩歌世界,從而讓我挖掘了詩歌的海洋中有無數的珍寶。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意陪伴我們的成長吧!
Ⅸ 2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水是靈魂的詩篇」也有人說「靈魂不應該是一隻
消亡與永恆
流沙滑落,紅葉凋零。清風即逝,流水不復。泛舟赤壁的蘇東坡感慨於天地之一瞬,多愁善感的林姑娘惋惜於即散的宴席……我們真的無法否認人生之匆促。但是,不屈的人類依然點起了火把,試圖在群星間尋找永恆。
我們無法忘記駐足在秋風黃花里的憂郁美神李清照。面對淪落的山河,破碎的家園,她踟躕,她彷徨。然後頃刻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躍然紙上,將她的深明大義與憂國憂民之情彰顯得淋漓盡致,也永遠給後人留下了品酌婉約詞風的悠遠空間。
我們無法忘記腰挎酒壺,身背長劍,行走於蜀中的豪放詩仙李白。也許在「奉旨進京」的那一瞬,他看到了一個「蓬蒿人」無比燦爛的前程;也許在「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註定要與詩與酒結下不解之緣,註定要在山川水月中徜徉一生。面對榮華富貴,金錢美女,李白走的有些憂郁,有些悵然。也許是一種宿命,也許是一種必然,他走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自此,大唐王朝少了一個點綴太平的御用文人,中國文壇卻多一一顆永恆的星辰。
我們無法忘記「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的心比天高的三閭大夫。面對自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窘境,屈原心灰意冷,並終至抱石沉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他的生命是短暫的,他的死亡是瞬間的,可他以死報國的豪邁之心卻是永恆的。「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披發行吟的詩人形象在國人的心中依然如斯。
人的來去生死本就是瞬間與永恆的交織。死亡在某些人的眼裡始終流淌著痛苦和絕望,他們拒絕衰老,他們渴望重生,他們對自己的信仰滿懷期待,卻又害怕在風雨雷電中獲得涅磐。面對生命,他們求生的慾望竟是如此的強烈,所以一旦生命變得脆弱不堪的時候,他們似乎是無所適從。如果說尼采留下的是哀歌,海明威留下的是一首悲歌,那麼海子與顧城留下的便是一曲不盡的輓歌了。
當書本翻過新的一頁的時,我們看到了另一種關於生命的註解。瞿秋白靜坐於地,面對滿目青山,臉上寫著從容與安詳;嵇康彈奏著《廣陵散》,悲愴的樂音似乎還在那片黑暗的天空中回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潛的聲音依舊伴著清泉在南山間緩緩流淌。
瞬間的美是華麗的,是珍貴的,是一種極致的美。無論是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天際的流星,還是噴薄著炫目光彩躍出海面的紅日,無論是裹著花衣羞澀夜放的曇花,還是瞬間閃爍於天際的絢麗爆竹,都釋放出了他們的激情與生命。也許上天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將某些美好的東西毀滅給我們看,而當這種美以生命和尊嚴作為代價時,就顯得彌足珍貴,格外能打動人心——因為它不僅創造了瞬間的震撼,它也創造了永恆的記憶。
逝者如斯,未嘗往也
川上,他的衣襟被氤氳著水汽的風飄舉。凝望這滾滾長江東逝水,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的一嘆,讓世人沉思了千年。
然而,那個泛舟游於赤壁之下的蘇子,卻徐徐而終於瀟灑地對著滿面愁容的客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未消長也。」那一份豁達超脫,讓蘇子看到了消亡中的永恆。即使奔流到海,也能騰為雲霧。再浩浩盪盪滾滾從天上來,造就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大手筆。
自然界遵循著物質守恆,此物消亡,但其中物質會以另一形式存在,成為永恆;那麼,人呢?
泰戈爾說:「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蹤跡消亡,但這又何妨?梁祝的故事硬求一個大團圓,反而會少幾分震撼;羅密歐與朱麗葉,擁有過美好的一瞬,死而無憾;《泰坦尼克號》中,傑克在冰冷的海水中死去,但他和羅斯的愛情有何嘗不是永恆?結果會消亡,但過程會永恆。他們的故事用文字記在人們的記憶里。
曾讀過一篇文章,說「我」希望在生命將盡時在樹下挖個坑,待「我」死後將骨灰埋入。不久,「我」便會成為樹的一部分,看著「我」的子孫。當他們喜悅和悲傷時都來到這棵樹下,「我」不會說話,但可以讓他們摸「我」的樹干,得到力量,或者靜靜地聽那樹葉的顫動,便會心生希望。而當子孫們死後,仍這樣「變成」一棵樹,那樣就能夠進行樹的低語……這真是一個奇特而美妙的幻想。個體消逝了,精神卻永恆。愛被時光記在家族的血脈里。
而我,則更欣賞這樣的消亡與永恆:屈子消失在汨羅江,留下滿畔的行吟;辛棄疾逝去在金戈鐵馬的夢中,留下一腔熱血;陸放翁的鐵馬冰河,文天祥的留取丹心;顧炎武的匹夫有責,譚嗣同的我自橫刀;民主革命中的浴血,抗擊外敵的熱戰;雪災中因搶修電路而消逝,抗震救災中無畏英勇的犧牲……還有,甘地為自由的奔走,馬丁路德金為平等的呼號,特莉修女為博愛的努力,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為和平做出的貢獻……作為個體的生命,他們消亡了,但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為世界的奉獻卻是永恆的。他們的事跡用刻刀鐫刻於歷史的石板上。
人固有一死,如同一朵花的凋零。但倘若你能在人們的記憶中,在家族的血脈里,在歷史的記載上,留下你的奉獻,那麼也可化作春泥,盛開在下個花期。逝者如斯,未嘗往也。
永恆的文化
文化積淀了千年,輕而易舉就揚起了中華文明的帆。是誰,航行在空間和時間的最遠點,用消亡的形體和永恆的詩篇打造出一桿堅固的桅,傳承千年文化於書頁間。
文人,形體的存在固然短暫,但精神力量將文明的鼓恆久敲響,於是消亡的形體有了永恆的見證。
生命何其短暫,睿智的他們將靈魂碾壓成一方又一方田,播種,信手拈來的華章錦句;收獲,讓世人永遠銘記的文化的糧。油油的麥浪,盪漾著的是屈子汨羅江邊最後的一縷絕望。國之不國,身為人臣,忠而見疑直而遭貶,讓他情何以堪!形體消亡,詩魂永存。多少人吟哦「吾將上下而求索」,多少人喟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如同焰火,如同流星,剎那間的美麗永恆地刻在我們的記憶里。將瞬間的美麗放大,就成了人們心中永恆的畫。這畫絕不靜止,它是流淌的,將文字沖刷成卵石,累成不倒的文化山。王維,開創了一個畫詩的時代。那種寧靜的風雅是非畫不可表達的。於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王維行走在消逝中,詩中溫情詩中禪意便永恆在了人們的心間,永恆在文史長卷中。雪盡春獵時,人閑桂花落時,那畫,便在腦海中鋪展開來永恆的意蘊,揮之不去,呼之欲出。
時間的滌盪只能使詩篇內容更加充盈,畫面更具魅力,詩意彌久更香。被時間沖刷過的文化熔成一顆芙蓉石,被曹雪芹嵌進了亦真亦幻的夢裡面。那是黛玉「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的傷感,亦是寶釵「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的追求,甚至是寶玉酒宴中女兒令里那一聲嘆息。那帶著漠漠悲傷的美在人們心上烙下一個美的凄艷的疤,恆久地疼著,襯托著文學藝術永恆的絢爛。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文學藝術的美總是在滄桑中愈顯驚心動魄。似為詩人存在的短暫而不平,厚重作品的精髓和意蘊的渺遠,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底熠熠閃光。文化的城牆不倒,文人的精神不垮。流傳中一部部詩書似又被修煉成磚,歲月流逝中修築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萬里長城。
某部詩書的某個章節,小心翼翼的翻開,你會領略到作者當年的風采。是的,消逝的形體匯進了永恆的詩篇,一轉身間,流傳千古!文化的精彩,思想的深邃,穿越千古,依然芳香如故!!
Ⅹ 詩歌的收獲作文
這段時間里,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搜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一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游、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著,盡情地欣賞著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游《卜運算元?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著「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看到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又沉浸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代詩等詩歌資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涌現出了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游,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共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峰;現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傑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著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麼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後,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像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麼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一腔豪情.
……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里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里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