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益求精,弘揚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
我們為什麼需要工匠精神?
工作是一種修行,世間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
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製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製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裡,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製造的一絲不苟、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錶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入殮師就是殯儀館里的葬儀師)里。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
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之術|用的方法,創造價值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表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並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裡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2. 寫一篇工匠精神的作文
在喧囂的時代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黑夜裡默默打磨自己的工具,白天在自己的崗位上辛苦勞作。他們決不讓次品流出自己的手。他們是胡雙錢,是王津,是孟劍鋒,更是許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都具有著寶貴的工匠精神。
對於不同的人,「工匠精神」有著不同的定義。凋零與倒閉,媒體人的轉型與出走,然而留下的人都明白,他們堅守的「工匠精神「始終未變。無論是百年前的《申報》創始人史量才,還是今天的媒體人程益中,媒體工作者的工匠精神都是對真相與自由的不懈追求,是為弱勢群體堅守,為大眾利益代言,為社會公平守望。他們的工匠精神是報道真相,不讓扭曲事實的新聞報道流於世;是呼喚正義與自由,讓社會更加美好;是媒體人能堅守住自己的工匠精神。那麼,「標題黨」將不會出現,虛假新聞也會成為過去。
這是一個企業格局不斷變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一些傳統企業,諾基亞、摩托羅拉淡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蘋果、淘寶。然而,無論企業家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如何改變,他們的工匠精神卻始終不變,就是對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君不見老乾媽董事長陶華碧,鑽研數十年職位做最好辣醬;君不見格力總裁董明珠,降低廣告投入,大力改善產品質量,反觀某些企業家,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不惜以降低產品質量為代價,他們是去了自己的工匠精神,等待他們的是牢獄之災。
對於不同行業的人,工匠精神有不同的意義,但歸根結底,都是承擔起責任,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若是政治家能勿失「工匠精神」,那麼貪官污吏將會絕跡,更好的制度與體質將會出現;若是企業家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麼三聚氰胺、蘇丹紅指揮使字典里的名詞;若是人人都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麼「無害」的社會將會出現。
不要認為自己的力量太過渺小,人人都是不可被屏蔽的存在。若每個人都能勿失工匠精神,泱泱中華大地會更加溫暖!
3. 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製造精神」「工匠精神」這些鮮活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報紙和微信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又有何種強大的力量?帶著這一串串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翻開了《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闡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本書從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術等方面,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告訴我們「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讀到這,我陷入了一陣沉思。
臘月28,回到老家,路過大伯堂屋前,我熱情的喊著大伯,走進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說「大伯,您直接去市場上買幾個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幹嘛還費這事,都過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幹了半輩子的木匠了,家裡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輩子了,多耐用,多結實」說完只見他拿著魯班刨一遍又一遍刨著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腳;拿著剛尺和碳筆在凳面上比劃著凳腳的開眼位置。
「孩子,就說這魯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快,還要一推到頭,否則刨出來的面就不平。」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費這么大工夫去做幾個凳子。而對於做了半輩子木匠的伯伯來說,從他臉上流露出來的是他對手裡木工活的熱愛,還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胸有成竹的滿足。他笑起來眼角隆起的皺紋告訴我,他內心是踏實的,是執著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藝品—「木凳」。
這一情景就像一束陽光,它照進了我的內心。記得,13年3——4月在底盤廠工作時,面臨著人員的大量變動,復雜的底盤和輕卡的混線生產,導致我班組里的骨幹們連續近1個月加班至11點過後。那時感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段時間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盡,但是思想上一直很執著的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天要好好乾。 14年3月,我應聘進入了營銷公司,剛開始不適應這種寬松和自主,感覺再也沒領導為了拉動生產節拍而逼你開線催你生產,雖時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點了… …這一切,就像來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關在內心深處的的魔鬼「另一個自己」出現了。在空閑的時候我會去想「自己的工資和職位也沒什麼大展進,年復一年的這樣干著,究竟為什麼啊?同學介紹的某某公司那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會去想「怎樣選擇捷徑去更快的成長啊?怎樣做事會又快又省,盡快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啊?這事做了,領導會滿意嗎?」整個人總是無意中想到了九霄雲外,又無意中被現實拉回了生活。前段時間部長讓我給總經理送個報告,我送完迅速回來答復部長「領導出差了,報告放他秘書那。」真想欣喜自己辦事真利索,可隨後部長又問「你問過領導什麼時候回來啊?報告大概什麼時候簽好?你打算什麼時候取?」就是送文件這么一件小事,都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我不禁臉紅的發燙。
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相信有那麼多年輕人在的路上有過和我一樣的幻想和惆悵。因為我們內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們喜歡去做一些投入一點就能立刻看到回報的事情。或者領著公司一年發的數萬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著,對照書中描述的打工心態,這種心態太可怕了。
都說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閱讀完本書後,我對書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這一觀念如飲醍醐。所以,我呼籲:
1、年輕的小夥伴們,請戒除內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成長捷徑了,立足崗位,把自己當下的做好了捷徑可能就來了;
2、請那些像我這樣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夥伴們,趕快清醒過來。不要覺得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損失百萬,那這點錢對公司來說又算什麼呢?而這十年對我們來說,那就是生命!
年輕的朋友,我們對美好前景要敢大膽的去憧憬,我們也要按捺住內心的焦躁、憂郁、惶恐;我們要用一種執著、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工作,將工作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和美麗。
4. 什麼是工匠精神(800字)
工匠精神的高中800字作文篇1
工匠,是一種職業,看似平凡,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人們都在詢問,什麼是工匠精神,在究竟來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夠體會到它的真正內涵。有人說,工匠精神就是不斷改變精益求精,其實不然,我認為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決定著你的命運,你似乎在慢慢的為之所改變。
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說道:「一天,一位大學的學者來到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派了幾個人到建築工地去砌牆,這位大學者問了第一個正在砌牆的人說:「你在干什麼?」「難道你看不見嗎?我在砌牆。」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回答道。顯然,對方是嫌他打擾了自己的工作。
學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牆工人身邊問道:「你在干什麼?」那人差異的看了看他,然後用手比劃著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大大樓說,我在蓋一座高樓。這兩個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當轉身欲走的時候,一陣歌聲吸引了他,在忙的焦頭爛額的工地上竟然還有人唱歌,這位學者狐疑的循著歌聲找了過去,原來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輕人,只見他麻利的砌著轉,同時哼著一首首老歌。
「你在干什麼?」學者又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在建設一座美麗的城市。」這個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後,這位學者因為某一課題又來到了這個工地進行調研,湊巧的是,他發現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幾個人,第一個還在工地上砌牆,第二個成立圖紙設計師,而第三個,卻已經成立他們的老闆。」
由此來看,所謂的工匠精神並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態度,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決定了你以後能否干出一番大事業。
工匠精神的高中800字作文篇2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並不合乎所有人的夢想,有的人選擇了放棄,而有的人卻選擇了堅持。」而比堅持更可貴的,是對於完美的不懈追求。
「我堅持做一件事的原因,是我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這是56歲的金浩所說的一句話,他用了21年的時間,把一家普普通通的街頭書店,變為了整個上海灘最大,最美的書店—錢書閣。書店中藏書之多,設計之精妙,都源於他的那份對於完美的追求。在整理書籍這一方面的長達二十餘年的監守,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讀書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閱讀空間和視野。
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中,有記者來到製作手工桿秤的小鎮。富有南方特點的小巷中,男男女女忙於製作手工桿秤。他們選好原材料,用尺子量好所需的長度,把製造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精緻,量取,秤重盡量做到毫釐不差。花了大量時間與心血,做出了標準的秤。他們的監守,為的是商家能誠信經營,消費者有更多保障。
工人親身打造的零件,修復師對鍾表的反復校準,傳統工藝美術刻師的精雕細琢,都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堅守。一個團隊花了20年時間編出的字典;一位老人傳承文化,篩選,煮沸,晾曬出的紅糖。正式因為有人在精益求精,有人在批量生產商品的時代里,選擇堅守,才讓飛機正常運行,才讓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一個人的堅守,就會讓世界大有不同。那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更需要如匠人般監守的執著。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質量時常為無法保障,長久以往,中國將會在世界之林失去站穩腳步的機會。各行各業都需要慢下腳步,堅守自己份內的職責,做到精緻,那麼才會國泰,國泰才能民安。人民生活需要質量的保障,質量需要對匠人精神的堅守。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克盡職守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決心,才能讓文化傳承,讓國家永存。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里,我們無法改變時代發展的腳步,能做到的便是一成不變的如匠人的堅守。
工匠精神的高中800字作文篇3
任何一個國家的前進都需要去製造各樣東西,製造這些需要工匠。工匠有的是工匠精神。
什麼是工匠精神?是甘於處在工匠之位?不,我認為工匠精神是勤勞,細致,負責。
工匠精神是勤勞。在建築工地,你我都看到來來往往反復工作的工人,他們不停地在材料與施工區往返,日復一日,不僅枯燥乏味浪費體能還面臨這種種危險。既然這樣,他們為何不放下工作,去休息呢?是勤勞讓他們持續工作,是他們的工匠精神使他們如此。沒有他們這些勤勞的工人,我們的街巷房屋恐怕不再存在。他們以工匠的勤勞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正是他們的勤勞推動了國家的建設。
工匠精神是細致,作為傳統工藝美術師的孟劍鋒,他的工作就是細致地製作工藝品,他的工藝作品作為了國禮送給了外國元首。作為國禮的工藝品勢必極為精美,而作為它的製作者,孟劍鋒完美地體現了工匠的細致,沒有他對工藝品極為細致的製作,這件工藝品就不會作為國禮送出。假如所有工匠都缺乏應有的細致,那中國的形象將大打折扣。
工匠的精神是盡責。胡雙錢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首席鉗工,35年裡他加工的零件沒有一個出現過問題,為飛機製造積攢了大量的零件。胡雙錢的負責是對飛機的負責,飛機這樣的精密機器不容一點馬虎,胡雙錢的負責對飛機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證。他是負責,正是他工匠精神的體現。
對一個國家來說,工匠是必不可缺的,而工匠的工匠精神是一個國家製造的保證。工匠製作需細致,工匠工作需勤勞,工匠的態度要負責。
工匠精神的高中800字作文篇4
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新詞彙「工匠精神」,這幾日備受關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精緻精細,執著專一。
當下,「中國製造」正在向「中國智造」強力邁進,我們要補上「工匠精神」這一課,讓它為中國騰飛,做出積極擔當。
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欲速則不達」、「蘿卜快了不洗泥」告訴我們,無論是企業發展、人的發展,太強調「快」和「立竿見影」,註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記。無法讓人永久記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實實方面下功夫:不貪多求快,不好高騖遠,不眼花繚亂,不惜力,不怕費事。甚至費盡周折沒有收獲也無怨無悔,不輕言放棄,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艱苦磨練,產品和技能才能不斷攀越,走向精緻。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自己的行業幹了35年,「在車間里,他從不挑活,什麼活都干,通過完成各種各樣的急件、難件,他的技術能力也在慢慢積累和提高」。
摒棄浮躁、寧靜致遠。也就是所謂的職業心境的從容淡泊:外邊的世界很熱鬧,自己卻不輕易盲從;燈紅酒綠中的誘惑很多,自己卻堅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樣安靜,像詩歌一樣平和。「靜能生慧」,「靜能生樂」,所以,工匠們才能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枯燥的專業發展中,擁有不知疲倦的技術性快樂。讓技術發展,離淺入深,不斷飛躍。比如「大國工匠」毛臘生,是給導彈鑄造衣服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卻「很無趣,甚至連個愛好都沒有,有時甚至連表達都成問題」。「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讀懂砂子,鑄好導彈」。他將「木訥」當做淡定,將「無趣」當做安靜,浮躁少了,當然就能造就技術的輝煌。
精緻精細,執著專一。《尚書?大禹謨》有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技術競爭、人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要想謀求更輝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維」要不得,它會讓自己流於庸俗,止於輕薄、膚淺和粗糙。發展思想不精細,產品就上不了檔次。所以,我們要有 「人有我優」的技術追求,選定一個目標,努力用一生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棄,不遺餘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強迫一樣的思維,讓技術和產品「從99%到99.99%」的過程中,迂迴推進,不厭其煩,努力堅守,把每一個生產產品,當作工藝品一樣精雕細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發展奇跡、震撼效應。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35年裡加工過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在這裡面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精細到了何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國智造」、中國品質,自然就能更上一層樓。
5. 以工匠精神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工匠精神鑄就中國夢
每個中國人面對世界,最引以為傲的是「中國製造」四個字。確實,made in china已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又是每個國人心中的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缺的不僅僅是尖端技術和超前創意,更多的是一種兢兢業業的傳統,一種腳踏實地的作風,一種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到了最後階段,並產生了最終三名候選人。更多人關注的是偉大的科學家和著名的攝影師,但是我將會把手中的選票留給那位從未踏足大學之路的焊接大師王師傅,因為他代表的是我們當前缺失的大國工匠精神,是我們苦苦追尋的將「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的金鑰匙。
當前我們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國家實力迅速崛起於世界。但是,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亂象,幾乎我們都能每天在電視上、網路上都能看到造假成風、貪污腐敗的新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上不敬業愛崗、專研技術,只想著買彩票一夜暴富;部分實業公司不專注於產品升級和服務提高,卻放棄主業去搞房地產開發;甚至很多校園莘莘學子不好好學習而炒股。。。。。。雖然這些是經濟迅速發展過程當中必然出現的一些現象,但是也反映出這個社會浮誇與鼓噪之風過重,亟需王師傅為代表的大國工匠精神來改變這種現狀。
我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如何將「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也包含在我們提倡的中國夢內容中,但是由於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領域,我們仍然缺乏響當當的「中國名片」。要實現「中國創造」這個偉大夢想,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首先,應大力提倡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大國工匠精神,讓這種精神成為時代的風向標。其次,國家注重、鼓勵技術的創新、實業的發展,讓「中國製造」升級為「優質製造」。再次,重視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培養大批像王師傅這樣的大師級技能人才,做到廣積薄發,實現量到質的變化。
我們高中生在面對高考這個人生第一道門檻時,也是踏出實現我們青春夢想的第一步。我們有人在努力成為科學工作者、著名攝影家或是藝術家,但更多的人最終將會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每個人成功之路不是在於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每個行業中的狀元,成為一名偉大的大國工匠,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
6. 關於工匠精神的議論文 800字
我們何曾注意過那默默無聞的工匠?那看似平凡的職業,我們可曾有過那般體會?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工匠才會有確切的體會。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工匠就是個一直重復工作的工作者。甚至會認為工匠就是做苦力的,工作得辛苦,賺的錢還少得屈指可數。那就大錯特錯了。工匠是一種偉大的職業,雖然看起來平凡得扔進人群里找不出,但在他們的精神之中,工匠是比其他職業更加高尚的。
因為工匠乃精雕細琢之人,擁有著一顆細膩而質朴的心,兩只粗糙而勤勞的手。他們只靠著這神奇卻又普通的心與手,把有價值的事堅持下去,並且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得極其精緻,就算最挑剔的人也找不出一點瑕疵來。但是,做這些事的辛苦,與收獲成果的甘甜,也許我們一輩子都體會不到,只有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從中的樂趣與甘甜。
那是一種極高的感受。通過辛苦而獲得的成果,比世間萬物都甜蜜,即便有一絲苦澀,但那一絲苦澀早已被甜蜜代替。這工匠魂,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這工匠精神,不正是我們所缺的嗎?現在,我們何嘗不是經常半途而廢?做了開頭就撒手逃跑?其實學習也是這樣。如果你嫌累、嫌煩、沒興趣、上課走神,那麼這不就只是個借口嗎?但你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重新捧起書來,控制住自己拿貪玩的心,慢慢地,也許學習會好一點呢?所以,工匠魂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益,是無限的,無盡的,而我們為什麼不學習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呢?
一個不起眼的職業,卻仍然有著如此高尚的精神。身為學生的我們,難道還不該學習嗎?
7. 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工匠,是一種職業,看似平凡,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人們都在詢問,什麼是工匠精神,在究竟來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夠體會到它的真正內涵。有人說,工匠精神就是不斷改變精益求精,其實不然,我認為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決定著你的命運,你似乎在慢慢的為之所改變。
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說道:「一天,一位大學的學者來到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派了幾個人到建築工地去砌牆,這位大學者問了第一個正在砌牆的人說:「你在干什麼?」「難道你看不見嗎?我在砌牆。」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回答道。顯然,對方是嫌他打擾了自己的工作。
學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牆工人身邊問道:「你在干什麼?」那人差異的看了看他,然後用手比劃著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大大樓說,我在蓋一座高樓。這兩個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當轉身欲走的時候,一陣歌聲吸引了他,在忙的焦頭爛額的工地上竟然還有人唱歌,這位學者狐疑的循著歌聲找了過去,原來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輕人,只見他麻利的砌著轉,同時哼著一首首老歌。
「你在干什麼?」學者又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在建設一座美麗的城市。」這個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後,這位學者因為某一課題又來到了這個工地進行調研,湊巧的是,他發現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幾個人,第一個還在工地上砌牆,第二個成立圖紙設計師,而第三個,卻已經成立他們的老闆。」
由此來看,所謂的工匠精神並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態度,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決定了你以後能否干出一番大事業。
8. 以工匠精神話題的作文
「製造精神」「工匠精神」這些鮮活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報紙和微信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又有何種強大的力量?帶著這一串串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翻開了《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闡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本書從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術等方面,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告訴我們「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讀到這,我陷入了一陣沉思。
臘月28,回到老家,路過大伯堂屋前,我熱情的喊著大伯,走進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說「大伯,您直接去市場上買幾個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幹嘛還費這事,都過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幹了半輩子的木匠了,家裡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輩子了,多耐用,多結實」說完只見他拿著魯班刨一遍又一遍刨著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腳;拿著剛尺和碳筆在凳面上比劃著凳腳的開眼位置。
「孩子,就說這魯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快,還要一推到頭,否則刨出來的面就不平。」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費這么大工夫去做幾個凳子。而對於做了半輩子木匠的伯伯來說,從他臉上流露出來的是他對手裡木工活的熱愛,還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胸有成竹的滿足。他笑起來眼角隆起的皺紋告訴我,他內心是踏實的,是執著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藝品—「木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