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擴寫作文
怎樣擴寫作文
擴寫,指在不改變原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內容粗略的片斷或短文加以擴展和發揮的作文訓練形式。其目的就是使原文主要內容更加生動、具體,使原文中心思想更加鮮明、深刻。
擴寫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一般來說,擴寫不能改變原作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和事件,不能改變原文的體裁、人稱、時間、地點、語言風格。掌握了這些要求,怎樣擴寫一篇文章呢?
一、認真閱讀原文,抓住主要內容
這是擴寫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獨立閱讀、聽老師的講解、查閱與原文內容有關的資料等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全文,力求使自己對原文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同時,激發自己擴寫的興趣。
二、仔細研讀原文,把握中心思想
這一階段,要求我們通過仔細研讀原文中的每一句話,弄清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每個細節,努力把自己引入原文所創設的意境之中,觸動自己的情感,以便准確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為判斷哪些地方需要擴展,提供主要的依據。
三、依據中心思想,確定擴寫內容
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之後,我們要從原文的整體著眼,根據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找出原文不明確、不生動、不具體的地方,多問幾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等,從這些地方入手,確定擴寫的內容。
四、展開想像翅膀,充實原文內容
確定了需要擴寫的地方,最後的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們要展開想像的翅膀,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不脫離原文實際的情況下,用生動鮮明的語言,對那些粗略的內容、籠統的情節,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力求使文章變得豐富而富有感染力。
擴寫同樣需要詳略得當,對那些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的情節,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擴寫就行了,而那些貼近中心思想,與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情節,則需要多著筆墨,詳細擴寫。
擴寫,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提高閱讀能力、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只要我們掌握了擴寫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驟,就一定能夠熟練地進行擴寫。
B. 擴寫作文
笑容又回來了
從前,在一個鬱郁蔥蔥的大森林裡,住著一群活潑機靈的小動物。它們整天吃呀,喝呀,玩呀,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不知什麼時候,森林裡來了一群「搗蛋鬼」。
他們毫無節制地砍伐樹木,建造工廠。小動物們從此失去了往日的歡樂。它們的生活環境起了變化,喝的是污染的水,呼吸的是渾濁的空氣,它們一個個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以前的活潑機靈消失了。不久,「搗蛋鬼」們又向它們發起了進攻,肆意捕殺。不僅用它們的皮毛賺錢,還把它們當美味佳餚。小動物們死的死,逃的逃。
後來森林裡的小動物們也所剩無幾了。清澈見底的小溪變得渾濁不堪,清新自然的空氣變得烏煙瘴氣,湛藍的天空變得灰暗無比。可是這些「搗蛋鬼」卻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光榮的事情,可他們誰知道自己在毀壞自己的家園啊!他們的行為使一個個弱小的生命離我們而去,他們的行為使一片片森林失去了生機,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八個字的深刻含義呢。
終於有一天,「搗蛋鬼」們受到了大自然給他們的「饋贈」,洪水泛濫,沙塵暴的侵犯,野生動物的快速滅絕,病毒的肆意泛濫……這一切的一切不僅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而且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命。他終於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於是,在各地掀起了綠化大地的熱潮。原先那稀稀拉拉的山坡上又呈現出了一片生機,小動物們又回來了,它們又像以前那樣在這美麗的樹林里吃呀,喝呀,玩呀。你看,它們都開心呀!它們又笑了,那笑聲在整個樹林里回盪著……
保護地球媽媽
森林的夜靜悄悄的,彎彎的月亮掛在天空中,星星眨著寶石般的眼睛,一切都顯得那樣寧靜而美好……
突然,廣播里播放了一條重要新聞:緊急報道,據森林氣象台報道,我們地球上的臭氧層遭到了破壞。小熊聽了便十分好奇,「咦,什麼是臭氧層啊?」他不解地問。可這讓平時非常聰明的小兔也遇到了難題,她二話沒說,就拉著小熊的手向動物學院跑去。只見,山羊老師正在辦公室里閱讀資料哩!小兔連忙問道:「老師,剛剛我們在廣播里聽到了臭氧層的報道,但是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所以便來請教您了。」山羊老師拿來網路全書,翻到第二十頁,把書上的內容給他們看。資料上寫著:【中文名稱】臭氧 【英文名稱】ozone【用途】用於水的消毒和空氣的臭氧化,在化學工業中用作強氧化劑。【制備或來源】主要的制臭氧技術有:電解法、核輻射法、紫外線、等離子體及電暈放電法等幾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是臭氧發生器放電氧化空氣或純氧氣成臭氧。即應用高能量互動式電流作用空氣中的氧氣使氧氣分子電離而成臭氧。
小熊大發雷霆,拍著桌子說:「臭氧層這么神奇,它能保護地球,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臭氧層破裂呢?我們一定要阻止這種事情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山羊老師笑著說:「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我已經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讓我們明天走著瞧。」
第二天,山羊老師和小熊、小兔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不一會兒,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上了山,只見他拿了一把斧子就往樹上砍。老師跟小動物們說:「讓我去會會他。」於是,山羊老師向那小夥子大步流星地向那位小夥子走去。只見他一把抓住那位小夥子的手,說:「年輕人,你這樣做會破壞地球上臭氧層的。你瞧這本書上寫的,現在地球的臭氧層破裂了,那麼宇宙的紫外線就會直接輻射到地球,這種光線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甚至會致癌呢,所以請你慎重。」
「老東西,活的不耐煩了是不是,臭氧層破裂管我什麼事,你再在這里煩我,我把你宰了,紅燒了去喂豬。」山羊老師只是嘆了一口氣,然後朝森林學院走去,他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現在的年輕人啊,太不講道理了。他們真是我們地球上的禍害啊!」小熊和小兔連忙追了上去,問道:「老師,你還沒告訴我們最終的答案呢!」山羊老師說:「這不明擺著的嗎,結果就是砍樹呀!現在明白了學校為什麼要呼籲大家要保護樹木,綠化森林了吧!」聽了這話,小熊和小兔心裡十分憎恨人類,於是他們策劃了一個好辦法。
第三天一早,學院里的學生就看見了小熊和小兔那疲憊的身影,山羊老師上前問道:「孩子們,你們昨天一宿都沒睡嗎?」小兔什麼也沒說,便讓老師看看他們一宿的成果,原來他們寫了許多紙條,把每一棵樹上都貼了一張,上面的內容是這樣的:砍伐樹木者,可恥!山羊老師淚水溢滿眼眶,他摟住小熊和小兔說:「你們真是好孩子!」山羊老師還讓那個教導處的主任在廣播里表揚了他們,而且還在「校園十佳環保小衛士」中給他們記了一等功。小熊和小兔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微笑。
就這七個醒目的大字,震倒了一片。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哪個人到森林裡來砍過樹木。
小熊和小兔真是地球的使者,他們使地球媽媽沒有受到不必要的痛苦。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在以後的日子裡,大家一定要讓我們的地球裝扮得更加美麗,讓世界的明天更加輝煌。 得那樣寂靜而美好……
C. 擴寫作文怎麼寫
給你說訣竅,盡量的添加形容詞,天氣好比是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等等 添加狀語,動作描寫要渲染,一句話變成400字絕對沒問題
滿意請採納
D. 擴寫作文
一滴水就可折射太陽的光輝,生活中許多細微之處即可透露溫柔的母愛。
母親有個習慣,在春夏更替的時候總會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門別類的疊好。那天,她照例收拾著衣物,我躺在沙發上翻著一本舊雜志,午後暖暖的陽光照進來,茶幾上一束純白的桅子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氣。「王浩,你看,這兒有好多條手帕呢!」母親突然轉過身來對我說,似乎很興奮。
「手帕?」我問道。
「你還記得這些手帕嗎?十幾年的全都在這了。你看,這塊藍色的,還記得嗎?你四歲的時候,我常用一個別針將他別在你的外套上, 給你擦汗,看著你在我前面顛兒顛兒地跑,手帕一盪一盪的,真像一隻花蝴蝶呢!」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並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憶中。我靜靜地聽著,不敢吱聲。我無法應和母親——因為我什麼都不記得了。
「還有這塊藍色白邊的,是你10歲那年特意訂制的。上面還印著字哩——『愛子王浩10歲生日快樂』。唉,一眨眼的功夫。」她輕輕嘆了口氣,把臉對著我,可她那慈愛的目光卻讓我不知所措。我是多麼希望自己能記得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無法想像,為什麼母親如此細心地收藏著往昔,如數家珍般地道出我的點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說人老了、記性壞了嗎?
我承認,我是徹底的將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隨意地扔在了記憶的角落。況且,現在也不時興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紙巾,當我流汗時,取出一張,輕輕一擦,質感很好,還有一絲隱約的香氣,然後隨手扔掉,多方便。於是很自然的,手帕便不知不覺被遺忘了,若不是母親無意中提起,我實在無法記憶起這些手帕曾屬於我。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東西,也會輕易地忘記一些什麼,包括那最基本最真實的愛。而母親則不同,她是歲月的收藏者,永遠走在我身後,悄無聲息的拾起我遺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純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濕,輕聲說:「媽,您怎麼還記得這么多呢?」母親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說:「怎麼會不記得呢?」她像是在自言自語。我的淚悄然落下。是啊,怎麼會不記得哪?
因為愛著,所以記得。
間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記憶已隨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讓我歷歷在目,感動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愛。
E. 擴寫作文
擴寫的方法
1、在復熟悉原文的基制礎上,深入思考,合理想像.因為擴寫的基礎是原文,而主要人物和事件是已經明確的,在擴寫時,不能離開
原文而隨意地去編造,更不能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因此,進行擴寫時,首先要熟悉原文的內容在這基礎上,可緊扣原文的中心思想,抓住主要情節,對原文沒有明
確交代,或寫得不夠具體的地方,要深入思考,多問幾個「怎麼樣」,並作出合理的想像,來充實文章的內容.
2、擴寫後的文章應比原文更加具體、生動、形象.為了使擴寫後的文章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一般要把原文的敘述改為描寫.可以增加環境描寫和人物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也可根據想像補充一些細節,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議論或抒情的內容.
3、要防止因為擴寫需要拉長篇幅,而硬加硬湊內容,或把語言寫得啰嗦重復,同時在擴寫時,對原文的枝節可以再生發,產生新的枝節.但原文的主幹一般不必要動,以免改變願意,失去擴寫的意義.
F. 作文段落擴寫
我的同桌凱歌是個充滿朝氣、非常陽剛的男孩兒,他的嘴角總是微微上揚著,好回像在他的生答活字典中從來沒有「困難」二字。和他在一起,你時刻都能被他的微笑所感染,從而變得充滿自信。臨近考場時,我的心緊張得就像懷揣著一隻小鹿在嘣嘣地跳,他見了笑著走過來,拍著我的肩膀說:「加油,你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讓我們帶著微笑努力,帶著微笑進考場,帶著微笑拿錄取通知書。」聽了他的話,我心中無比感動,充滿了用不完的力量,我認真的點了點頭,也送給她一個甜蜜的微笑,說道:「你也要加油!」
G. 作文擴寫
一個普通的朋友從未看過你哭泣。一個真正的朋友的雙肩曾經讓你的淚水濕浸。
一個普通的朋友不知道你父母的姓氏。一個真正的朋友有他們的電話在通訊簿上。
一個普通的朋友會帶瓶葡萄酒參加你的派對。一個真正的朋友會早點來幫你准備,為了幫你打掃而晚點走。
一個普通的朋友討厭你在他睡了後打來。一個真正的朋友會問為什麼現在才打來。
一個普通的朋友找你談論你的困擾。一個真正的朋友找你解決你的困擾。
一個普通的朋友對你的羅曼史感到好奇。一個真正的朋友可以威脅你說出來。
一個普通的朋友在拜訪時,像一個客人一樣。一個真正的朋友會打開冰箱自己拿東西。
一個普通的朋友在吵架後就認為友誼已經結束。一個真正的朋友明白當你們還沒打過架就不叫真正的友誼。
一個普通的朋友在你尋求幫助的時候首先問東問西。一個真正的朋友會默默的幫助你然後再詢問。
一個普通的朋友期望你永遠在他身邊陪他。一個真正的朋友期望他能永遠陪在你身旁!
一個普通的朋友和你吃飯會搶著買單。一個真正的朋友在買單之前會先看錢包。
一個普通的朋友會拿好的東西對你。一個真正的朋友會拿真心對你。
當你有錢的時候 所有人都來和你稱兄道弟 當你沒錢的時候有困難的時候 人都離你而去 只有真心真意的才會來幫助你 那就是朋友
當你盡力了卻無法幫助到朋友的難處時 真正的朋友不會對你怨聲載道 而是反過來安慰你感謝你所付出的力量 真正的朋友不會在意你和其他人聊天而奚落你 因為朋友是信任對方的!
楊飛就是我唯一的……真正的朋友!
寫完~!
H. 如何擴寫作文
擴寫作文就是根據提供的材料,展開豐富的想像,合乎情理地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要寫好擴寫文章,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審清材料。
擴寫文章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有限,因此,每個字都顯得十分重要,要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深刻領悟原文的思想內容。尤其是文章的題目,往往已暗示了文章的重點,所以在擴寫文章時,要抓住題目來展開想像。如沒想到,就要抓住"真"字展開,在寫的過程中,應抓住人物開始做事和最後的結局出乎意料時的心理來重點寫。抓住題眼,擴寫就成功了一半。
2、 挖掘材料。
在擴寫文章中,盡管提供的材料有限,但其中有一些線索,向我們提供了原文的中心(即作者的意圖)。如材料:小栓拿著望遠鏡去商店買皮球。售貨員多找了錢,他拿起錢就往外走。忽然聽到售貨員喊他,他跑得更快了。售貨員終於追上了他。原來他望遠鏡丟在櫃台上了。小栓很受教育,退回了多找的錢。在這份材料中就要抓住"很受教育"這個重點詞,從而使擴寫的內容與原文保持一致,切忌失真和不切願意的任意拼湊。
3、 大膽想像。
擴寫作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擴寫時,必須圍繞原文的要點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進行廣泛的想像和聯想。因此,寫的時候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如上述材料中,"很受教育"就可以抓住小栓當時的表情、動作、心理,展開大膽的想像,突出人物知錯就改品質。
總之,要寫好擴寫文章,一定要深入挖掘提供的材料,大膽想像,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吸引讀者。
I. 擴寫作文
伴隨著三月和煦的春風,淮陰師范學院「文明守紀 勤儉自強」主題教育月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勤儉」又一次構成了校園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儉?浪費?這兩者不能不讓我們去深思。
在學院食堂中,您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學生會伙管會同學調查中發現,平均5位同學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不一會兒,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請節約糧食」等大標語、警示牌在食堂中雖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
糧食真的是這么充足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飢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於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鍾大約有1人死亡!
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么多的人因飢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從根本上扭轉消費觀念、節約糧食值得我們當今大學生深思。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同學們,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飢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抵制奢靡腐敗之風,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節約糧食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 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 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凈增長是 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 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 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 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 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 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亂點一氣。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的故事
馮世瑜
「民以食為天」,這話我深有感觸。
小時候,在爺爺的懷里,就得知糧食對人的重要。飯桌上,爺爺見我們兄妹拔飯丟了飯粒,他便心疼地一顆顆揀起往嘴裡送,一邊講起他缺糧少米的那些日子:「我娃,爺像你們大時,你祖公哪養得活你爺,早就送到地主家放牛討飯吃去啦!那時一斗米能買一大壩田呢!」往後,父親的嘮叨里依然還夾雜著一些共和國飢餓的歷史,三年的自然災害不知餓死了多少人,那險些餓死而又活過來的人們自是把糧食看得格外珍貴,對糧食自有一份特殊感情。
我能記起的只是大集體最後那年分糧的事了。爹娘都是隊上的好勞動力,共掙了400多個工分,一年下來也只分到1000多斤稻穀,這還是我家分到糧食最多的一年。聽娘講,要是往年頂多隻能分個800斤稻穀,不摻這就摻那,一年總沒能吃上幾頓白米飯。我當時還看見隊長三狗大爺笑眯眯地把隊里分剩的幾十斤苞谷叫寨上窮得叮當響的那幾家背了去。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寨上人歡天喜地的把集體田地,沸沸揚揚地分了又分,我家分到一畝水田和幾畝旱地,幾塊黃泥巴土,爹娘為此還高興得幾夜沒合上眼。
當人們帶著極大的熱情打理手中的土地,種下各自的希望時,一場罕見的災害向我們地方襲來,飢餓又一次卷土重來,靠國家的供應、救濟,我們才淌過了吃蕨粑和野菜充飢的日子。到了1984年,風調雨順,我家就豐收了一回,全家人靠4畝地收了3000多斤稻穀,比集體時多了4倍,打那時起我家就開始吃上了白米飯,那是爺爺們從未過上的好日子。
1992年,我到縣城讀高中,在城裡聽人家講雜交稻種能夠增產兩倍,於是就省了半點錢半信半疑的到種子公司去問,好心的阿姨幫我裝好稻種後,千叮萬囑要按科學方法種植,我用筆記本記了整整兩頁,喜滋滋地趁周末趕回家去講給爹娘聽,爹哪裡肯相信:老子幾十年都是栽一把秧子,栽一根會結得好穀子才怪,還要栽兩次,又麻煩又費時,一根一根怕是要栽到別人收穀子。我好說歹說,還把報刊上雜交水稻增糧增產的報道讓他看,他勉強答應育4包稻種,我特地請了幾天假,在家幫爹搭了個簡易的育秧棚,把秧子育了出來,讓他們在家慢慢地栽。放假回來,姐告訴我:栽小秧那陣子,寨上別家洋芋都除了草,苞谷全下了種,就我家還未做那些活,3個人差不多栽了半個月才完事,寨鄰看了都說:「他家今年是在辦怪,怕是要兩頭結穀子。」
秋後收割奇跡出現了,經爹苦心管理,那年我家稻子出奇的好,收割時我看著那壯實的秧桿和飽滿的谷穗,一根種苗竟發出十多根來,我也驚奇,開始感嘆科學的神奇,當然寨上的堂公伯叔們就更覺奇怪了。在往年的基礎上,我家多收了3000多斤,稻子壓彎了爹那堅實的肩膀,我發現爹一貫愁眉不展的臉上溢出了難得的笑容,從此他開始相信科學,帶頭宣傳科技。
寨上的人傻眼了,多收了3000多斤,算起來應該是兩頭結穀子啦!雜交水稻給他們大開了眼界。第二年,家家戶戶買來雜交稻種向我家取經。打這後,寨上的糧倉都能裝得滿滿的,不愁吃不上白米飯了。
關於糧食的故事
小時候在外婆家,外婆給我講了許多神話童話故事。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關糧食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故事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大財主家的兒媳婦,看到自家家財萬貫,金銀珠寶等應有盡有,怎麼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飯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爺告到了玉皇大帝那裡。玉帝一聽非常吃驚,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仁慈的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托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飯菜撈起來吃干凈,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說話時的表情和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凈,然後在鍋里烘乾,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
次日午時三刻,剛才還是晴朗的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忽然,三聲振聾發聵的雷鳴電閃在這家的屋頂炸響,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里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著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復命。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從此這家人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一粒糧食。這是在兒時,糟塌糧食給我的第一次「震撼教育」。
還是在兒時,每天吃飯時,母親總要求我把碗里的飯菜吃完,粒米都不能剩。母親說,如果吃飯時碗里剩下米粒,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臉上就會長出麻子,變成了醜八怪。雖然那時候朦朦朧朧,對母親的話也似懂非懂,也不知道臉上長麻子是什麼模樣,醜八怪是什麼模樣,但看母親說話時那嚴肅的表情,就知道不愛惜糧食,後果是多麼的可怕。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外婆及母親為了讓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品行而編出來的故事。
十九歲那年,我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愛惜糧食的教育。那一年我寫了一篇小說,自我感覺不錯,就躍躍欲試拿去拜訪一位老作家。那時他大約有五十多歲了,對我這樣的文學愛好者非常熱情又和藹可親。他看了我的習作後提了很中肯的意見,讓我按他提的意見修改。不知不覺就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了,他去食堂買了一份米飯和洋蔥炒肉讓我吃。可那是四兩一份的米飯,再加上菜,我吃了一半就吃不完了,便有點難為情地說:「老師我吃不完了,剩下的飯菜倒哪?」讓我至今也無法忘記的是老師讓我先放那,過了一會兒,老師端起那剩下的飯菜吃了起來,而且還一邊吃一邊說:"這么好的飯菜怎麼能倒掉呢?古語說浪費糧食是有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哪!"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外婆給我講的故事,想起母親說過的話,面對老師這平靜的舉動和話語,我既震驚又羞愧,一時說不出話來。
正是父母親和老師用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導了我,使我在生活中對糧食,對辛勤耕種的農民充滿了深深的敬意。我也真切地期望比我年輕的朋友、還有現在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裕時代的孩子們,也能夠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品質並將其落實到行動中,而不是僅僅只會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一首詩。
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和對環境的破壞,這些年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糧食也越來越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就在不久前,非洲一些國家數以萬計的人,沒有糧食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看得人觸目驚心。對於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糧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而一些地方為了眼前經濟利益,不顧國家三令五申,大量的良田和耕地被用來蓋了高樓建了工廠,已經形成了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趨勢,昔日那綠油油的麥田,現在也變成了生錢快的蘋果園、葡萄園,甚至是座座高樓大廈!面對這樣的現實景況,我感到莫名的沉重和悲哀。
大概是白天老想著這樣的事,這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北方天旱了,南方水淹了,飢餓的人們發瘋地涌到高樓下的蘋果園里,拿著成捆的鈔票卻買不到可吃的饅頭、米飯。夢醒了,我驚了一身冷汗。但願這永遠只是個夢!
關於糧食的故事2
昨晚看紀念長征的紅色電視劇《陳庚大將》,中間有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紅軍在長征過草地的時候,非常缺乏糧食,孤兒九斤半是一個尚沒有被正式認可的紅軍,這是因為他年齡太小的緣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紅軍,在過草地的時候把自己少得可憐的糧食分給那些傷病員,分給那些抬擔架的戰士。他的干糧袋裡一直鼓鼓琅琅的,並且還經常背著大家「偷」嘴。老總為此還批評了他,說他覺悟不高。
直到九斤半餓死在草地上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他的干糧袋裡放的是一塊布滿牙印的牛骨頭。九斤半餓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經常背著大家,在牛骨頭上咬兩口沖飢。在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一顆糧食就可能救回一個戰士的生命,而九斤半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這個小戰士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
這種震撼讓我堅定了對那個年代對那個年代所生活的人們懷著一種崇高的敬意。在看廣告的間隙,我翻看了另外一個頻道的電視,正好也是一個紅色片子,講述的也是過草地的故事。賀龍所率領的部隊被敵人逼迫過草地,當時已經無糧了,大家都用野草充飢,每次野草煮好後,團長總是先盛一點吃了,過一個小時之後再讓戰士們吃。團長的妹妹很是不解,問哥哥為什麼要先吃,團長說:「我是你們的嘗膳官,你們都是我的皇帝。」原來團長是怕有的野菜有毒,所以自己先吃。
在這個故事中,野草也成了戰士們賴以生存的糧食。為了給戰士們獲得這種所謂的糧食,團長不惜自己的生命來親嘗。
經常聽那些在都市裡活得有點不耐煩的朋友們談起很煩看那些紅色片子,都拍的很假。那些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裡生活的人們,更愛看的是那些來自好萊塢的所謂大片,或是那些現代都市的各種欺壓詐騙的故事,再不就是雲里霧里愛的死去活來最後必定有人得了絕症的韓日電視劇,紅色片子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可惡的淘米水。
我們先不說那些片子拍攝的怎樣,但是其中的一些故事確能讓我們不斷地敲打自己,這種敲打對於現在浮躁的我們來說是一種恩賜。
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和老周反復在交談著一個觀點,就是覺得那種年代走出來的,那些經過槍林彈雨經過長征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值得我們每個時代的人去謳歌。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關於糧食的故事很多很多,但這些關於糧食的故事被後來人記住的很少很少。在這里我不得不很氣憤起講起另外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
那時候我還很小,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當時學校附近就是一個糧站。那是一個公務員經常給老百姓打白條的年代。我不知道這種年代是否延續到現在,因為我離開那裡已經很多年了。當時老百姓買的都是經過處理的干凈的糧食,但是糧站的人為了牟利,和外面一些商販勾結,每到晚上,他們就挖許多土,把這些土曬干碾碎加在那些即將運走的糧食之中,這樣糧食的數量就大大提高了。
這其中的奧妙是聽我的一個同學說起的,他爸爸是糧站的職工,起先我不太相信,後來有一天晚上確實看見有人在我們學校後面挖土裝袋。後來這件事在老百姓中也被傳開了,大家似乎也都跟著學起來了,有很多人賣給糧站的糧食里都摻了土。
在糧站里還有一道風景就是有許多孩子在糧站院子里玩,那些孩子都穿著很大的鞋子和很肥的褲子,那時候收的糧食比較多,都擺放在大院里無人看管,許多大人就指使孩子裝作在裡面玩讓孩子用自己的鞋子和褲子往外偷糧食。那時候大家其實並不缺糧。那些被孩子們偷出來的糧食馬上就被家長們賣給周圍的小販了,他們從小販手中換來的是一些並不太可口的零食。
直到現在,那些穿梭在糧堆里的孩子們可笑的身影依舊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在那場在糧里加土的投機倒把的活動中,周圍許多人迅速富了起來,後來竟然沒有人被揭發,這或許是一種讓很多人歡欣鼓舞的現象。這種現象讓剛讀了幾年書的我時常恨的咬牙切齒。
很喜歡看世界盃期間,一些球星和那些缺糧的非洲兒童共同拍攝的一個關於愛護糧食的公益廣告。那些很大牌的人們為那些在飢餓線上的孩子們做了一件好事。那件好事時刻提醒著更多的人,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有很多人還處在飢餓的邊緣。
1979年11月,在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紀念日。似乎有很多人記得這個日子,但是他們似乎已經記不起在這個垃圾食品成堆的世界裡還有人會缺糧食。
很多人都在浪費糧食,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自己。我記得在一個電視劇中看到一段故事,在一家有很多地的土財主家裡,三少爺因為受罰和下人一起吃飯一起下地幹活,農忙季節,主人給長工們蒸的肉包子,三少爺只吃肉餡把包子都扔到一個供生口吃的桶里,起先只有他一個人扔,後來也有幾個長工學著他的樣子做,這一幕被老地主看見了,他什麼也沒說,轉身過去把那些已經泡得腐爛的包子都撿了起來,一把把往嘴裡塞。另外一個畫面是在他的地里,望著金燦燦的糧食,老人家說:「一個不懂得珍惜糧食的人,不會是一個好莊稼把式。」這個關於糧食的故事提醒我們注意,當我們溫飽不愁的時候,一定要想想那些災年荒年,想想那些因為飢餓而死去的人們。
浪費糧食是可恥的,讓我們從自己做起,並告訴我們的子孫後代,節約並不可恥,相反節約是一種光榮。節約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尊重。
愛惜糧食 為國分憂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么一組數據。2000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