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高中語文實詞大全作文網

高中語文實詞大全作文網

發布時間:2020-12-24 20:24:29

A. 怎樣學好語文

學好語文復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需要制一段時間的積累,給大家一些學好語文的方法吧:
1、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
每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的背幾首詩,仔細的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2、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系,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於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3、自求自得。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4、博研結合。堅持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5、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紅樓夢》語雲: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學習,如果只局限於課堂是學不好的。

B. 有專門針對九上語文第六單元的試卷嗎,不要作文,要有拼音實詞文化常識句子默寫,急急急,越多越好

2.①古義:身份地位低微;今義:道德品質低下.
②古義:苗;今義:毛發.
③古義:逃跑;今義:死.
④古義:處處;今義:常常.
3.(1)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③凡三往,乃見 ④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⑤過盡千帆皆不是 ⑥酒酣胸膽尚開張 ⑦物是人非事事休 ⑧贏得生前身後名
(2)三顧茅廬;物是人非 回答,應對
(3)①②⑧ (4)提示:中心要明確,或是表遠大抱負,或是抒發個人情愁.
4.近看西北,造數間臨水軒齋.
5.A-b B-c C-d D-a
6.要點:天資固然重要,但對人的成功不是起決定性作用,人要成功,更須後天努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團結眾人智慧才是最強大的.
7.唐雎為國家大義,舌戰秦王,以無畏的精神和智慧,終於不辱使命保全了國家.諸葛亮報劉備知遇之恩,對劉氏父子效忠,這也是義的表現.當然他也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望.諸葛亮的行為是報劉氏父子的小義和報國家社會大義的融合.(意近即可,不求面面俱到)
8.出獵 請戰
9.(例)隨從出獵的武士個個戴著錦帽,穿著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盪盪的隊伍如同一陣疾風驟雨,從地勢平緩的山岡上席捲而過.
10.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敵.
11.英勇殺敵,保衛邊境安全,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感情.
12.略.
13.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項燕
14.①「 」同「謫」,強迫; ②「唱」同「倡」,倡導.
15.「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天下苦秦久矣.」
16.豪壯(叛逆)的性格特點,出眾的宣傳鼓動才能.
17.(例)人生自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例)古:譚嗣同 今:劉胡蘭 事跡略.
19.①受蒙敝 ②發揚光大
20.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於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
21.委婉勸說(口頭勸說 類比、隱喻、婉諫) 直搪勸說(書面勸說 直諫) 略
23.提示:鄒忌――①有勇氣 ②說話講究技巧 ③忠誠 ④有自知之明等 齊王――①胸懷寬廣 ②虛心納諫 ③有富國強兵的願望等.
24.略.
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 學號______ 成績______
一、 基礎知識
1.下列各組字中加點字拼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輟耕( chuò) 陽夏(jiǎ ) 往往語(yǔ) 魚腹(fǔ)
B.怫然(fú) 搶地(qiǎng ) 休祲(jìn ) 縞素(gǎo)
C.傾頹(tuí ) 存恤(xù) 崩殂(cú) 駑鈍(nǔ)
D.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至哉!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C.於是先生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3.下列詞語在句中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會天大雨,道不通(適逢)/陳勝佐之,並殺兩尉(一起)
B.請廣於君(擴充)/寡人諭矣(明白,懂得)
C.隆中對(文體的一種)/度德量力(衡量)
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時)/咨諏善道(詢問)
4.下列文學常識無誤的一項是( ).(2分)
A.《陳涉世家》選自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寫的《史記》,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B.《隆中對》節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作者施耐庵,記載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C.《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我國著名的女詞人.其中《武陵春》是題目.
D.《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事情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5.默寫填空
1) 《破陣子》中回憶征戰生活的語句是 ________ (2分)
2) 《漁家傲 秋思》中描寫邊塞荒涼蕭條景象的語句是 (2分)
3) 《望江南》一詞中運用了擬人方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__________,左牽黃,右擎蒼, (2分)
5) 默寫《出師表》「臣本布衣」一段 .(4分)
6.請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8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2) 深入不毛 古義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3) 今亡亦死 古義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4) 卒中往往語 古義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7.翻譯句子 (4分)
1)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受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段閱讀
(一)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觽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觽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觽.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8.寫出選文中的兩個通假字,並解釋.(4分)
(1)____同____,__________ (2)____同____,__________
9.本文為起義做輿論准備的方法是什麼?(2分)
10.本文詳略得當,語言精煉但內涵豐富,比如「悵恨久之」四個字,就刻畫出陳勝心中復雜激烈的斗爭. 請你揣摩一下他的心理,寫一段話,真實、准確、得體地表現他的內心世界.(4分)
11.如果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沒有遇到大雨,也沒有延誤期限,還會有這次起義嗎?說說你的觀點,並簡要闡明理由.(2分)
(二)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寢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秦王提出天子之怒的目的是什麼?(2分)
13.秦王說話時的語氣態度又什麼變化?這表現了秦王什麼樣的性格?(4分)
14.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手法?(2分)
(三)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5.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董卓( ) 挾天子( ) 殆天( ) 民殷( )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1) 跨州連郡不可勝數 :________
2) 利盡南海 :________
3) 劉璋暗弱 :________
4) 將軍既帝室之胄 :________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挾天子以令諸侯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實詞大全作文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