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這些一般不是的,反正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假消息,看看就好,不要太過認真。
反正放出來了以後你也不知道是誰的。也有可能就是人家看到題目以後。某些網路推手自己寫的。
Ⅱ 2013年高考滿分作文。跪求。。
2013廣東省高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有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3)不少於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2013廣東高考作文(範文):
神聖的尊嚴
海卡爾說:人的尊嚴比金錢、地位、權勢,甚至比生命都更有價值。在美國紐約中央車站,人們向流浪漢或流浪藝人施捨時,一定得平等待之。他們在表演時,身旁放著收錢的金色盤子或帽子,如果你沒有欣賞他們的表演便投錢,會被拒絕,如果你欣賞完後沒有鼓掌或者發表評論,他們照樣不會接受你的錢。因為他們認為:「您的施捨,我的尊嚴,我們是平等的。」所以人活著,要頂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嚴。
尊嚴,是一個人的顏面,是一個人得到他人認可的某種東西。這種顏面不是虛榮的面子,不是用來炫耀的某些東西。
尊嚴,是一種操守,一種價值觀,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是一種通過自尊自愛,從而得到他尊他愛的美好感受。
尊嚴是神聖的,不可侵犯,不可褻瀆,我們應該捍衛尊嚴。一個人如果連尊嚴都沒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無價值的,人都應帶著尊嚴活著。有了尊嚴,你才會看得起自己,從而高標准嚴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嚴,別人才會敬重你,你的所作所為才有意義。一個人,一個民族,如何獲得尊嚴,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養,靠骨子裡那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恆敬之,自賤者人必蔑之,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嚴地活著才有意義,決不可放棄做人的尊嚴;卑微的生命因尊嚴而高貴。
在大是大非面前,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視尊嚴為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美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蘇武寧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糧。他們有浩然正氣,他們活得有尊嚴,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衛尊嚴。
然而也有許多人為了生存,為了追名逐利,為了向上攀爬……出賣尊嚴。現實生活中有為息事寧人屈辱下跪的,有為金錢觸及道德底線的,更有為一時利益出賣人格的……尊嚴,似乎與我們漸行漸遠。奴顏婢膝,阿諛奉承,丟失尊嚴,喪失人格,就算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只會為世人所不恥。文強、許邁永、曾錦春之流為了一己私利,出賣人格,出賣尊嚴,全然忘卻了做人的基本准則。李浩之流,為泄私慾,不惜任意限制、剝奪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喪失為人的底線,丑惡至極。
尊嚴,不是誰特有的,世間萬物都有尊嚴。沒有貧富差距,沒有高低貴賤,尊嚴是平等的。上至偉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嚴。
尊嚴,神聖不可侵犯。
【點評】文章論證層次清晰,結構謹嚴。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個事例自然引入尊嚴話題,再簡要論述「什麼是尊嚴」;接著從正反兩方面重點論證「人為什麼要有尊嚴」,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又有當今社會上的反面典型,恰當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強了論證的力度。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穎,材料非常豐富,論證充分。
廣東2013高考語文優秀作文:
讓愛雙向流動
中國有句名言說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見,報答他人的善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被沿襲了下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接受了幫助卻當作理所當然,而不懷感激之心,報答以愛的話,誰還願意提供幫助呢?因此,為了社會和諧發展,請莫傷好人心,讓愛雙向流動。
令人可喜的是,心懷感激的人在我們的社會是佔主流的。當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發財致富時,他必定不會忘記自己以往艱苦的日子,這也就使他有了傳遞愛意給那些還有需要的人的願望。我們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數人是願意品嘗到感激的喜悅之情的。當施捨者看到自己幫助的人懂得回報,哪怕不是對自己,而是對社會、他人,他已經看到自己所為的價值,這無疑讓他產生了延續自己善舉的動力。這是愛的付出,是愛的雙向流動,也是愛的獲得,社會因此受益。
也許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會可能受益萬分。還記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場特大暴雨嗎?災情在播報著,但溫情也在上演著。一夥從河北農村趕來的人們救助災民,置個人安危而不顧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贊賞。殊不知,他們都是當年唐山大地震的獲救者,是眾人的無私奉獻讓他們擁有了繼續生存的物資和信心。而現在,不忘回報的他們來幫助另一撥人獲得新生。愛與正能量的流動頂托著社會,站立、前進。我們也忘不了那最美麗的鄉村教師——伍玉錫,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這么多年來從沒落下一節課,從沒少批改一次作業。是社會人士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關懷、幫助他支撐在講台邊。這種雙向流動的愛比金子更寶貴、更堅硬。
當然也存在著愛的「返回鏈」缺失的現象。看看陝西一位任內幫眾多企業融資,任後卻慘被企業「拋棄」的局長便可知,單向的愛是多麼痛苦,社會將會變得不那麼和諧。
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下去。
【點評】
寫考場文章以立意為先。這篇文章之所以優秀就在於其立意境界很高,認為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還是可以流動的,呼籲「讓愛雙向流動」。捐助與受助都是愛的表現,彼此應該互相尊重,互有溝通交流,這個世界才會充滿愛,並且一直傳遞下去。從立意這個角度來講,作者這樣的立意在眾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種立意。
圍繞著「讓愛雙向流動」,作者在第二段,從施捨者的角度,表達了愛的雙向流動的意義。第三段,運用了兩個事例,作者從受助者的角度表達了愛的流動的價值。第四段從反面例子入手,表達了單向的愛的痛苦。最後發出呼籲: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緊緊圍繞中心展開論述,是一篇考場優秀作文。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當之處,可以選更恰當的例子。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寫得略嫌倉促,分析未夠透徹。
點評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胡家俊
廣東2013高考語文優秀作文:善行,我該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該是一個充滿人性關懷的字眼,是一個能讓行善者體知自身對於社會超出個體有限價值的義舉,亦當成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裡的一把溫暖的手爐,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尷尬人盡皆知,就如那個感激卻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處於如此進退維谷的境遇的,在我看來,可能是行善者披著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況下,我無奈地認識到,行善者的一顆赤誠之心無可置疑,而他們行善舉的方式往往成了讓愛傳遞的最大阻礙。正因為他們總是慣於以「救世主」的目光來表達對弱勢群體的善意,受助者在這目光的省視下被點燃的一顆過於澎湃的自尊心讓善意之舉充滿了火葯味,從而,受助者拒絕犧牲在弱勢地位下愈顯珍貴的尊嚴和平等來滿足慈善家的自身價值認同。就如那最後以施捨之名拒絕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難以為繼的他們需要這份幫助,也許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經歷或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讓他們艱難的選擇拒絕。
然而,慈善之路不應因行善方式不當而閉塞阻滯。既已找到症結,何不求良醫以自治?
真正的慈善家往往堅決丟下慈善這件標簽,而以人類共同體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約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個孤島,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幫助的對象,才能以最適當的方式給他們以樂於接受而有意義的幫助與扶持,讓受助人覺得,他們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著前進,而不是如難民領取政府施捨的粥糧。
晏陽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發現了「苦力」的價值的基礎上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運動中,與其稱他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為所有農民、苦力的老師、朋友。他曾說:「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他不願安居太師矣,空談誤國計,而是紮根到農民中,探索真正對他們有用的善舉——開化與教育。
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要成為堅固的島嶼,需要慈善的力量來修補脆弱的堤壩,而要讓慈善有力前進,就必須行善者脫下救世主的眼鏡,帶上捐助對象的眼鏡,紮根到他的世界中,問一句:「你需要什麼,我們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麼?」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們以對的方式共同前進。
【點評】
本文緊扣富翁熱心慈善事業,捐助三個家庭的材料,引出有關慈善的話題,並以此為中心內容展開論述,符合本次作文的材料內容和含意范圍。
文章開篇簡單點出慈善的意義後,順勢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尷尬問題,進而分析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行善方式不當,緊接下文論述如何改變方式,以人類共同體的平等身份行善,並舉晏陽初的事例以佐證。最後,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為願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
文章觀點明確,真正有效的善行需要採用適合捐助對象的行善方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間搭建起平等互信的橋梁,讓善意順利進行,讓愛心順利傳播。對當前慈善存在的社會問題分析較深入,認識較深刻,能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思路清晰,論述較有層次。
比較遺憾的是,文中一些長句的語言表達不太流暢,意思不太清晰,全文例證較薄弱,不夠豐富有力。
點評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一平
廣東2013高考語文優秀作文發布: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說,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麼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確鑿的流露。慈善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不應流於形式。缺乏關懷的慈善就成了施捨,而施捨,恰恰是毒葯。
慈善,不僅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當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費的食物,而非勞動得來,那麼他大概也會像眾多飢民一樣瀕於困頓。在做慈善的同時,在提供幫助的同時,要使被幫助者振作起來,鼓起生活的勇氣。如果不能,勿寧不給,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於沉淪。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關懷,而非單純對弱者的憐憫。憐憫是不值一錢的,而關懷卻是無價的。
慈善還需以適應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亞聖孟子有雲:嗟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陳游標的高調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讓人覺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進行居高臨下的施捨。不談流於形式之嫌,此舉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臉上貼金。生前曾被媒體批評「一毛不拔」的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後被發現賬上曾有一筆對斯坦福大學的高達25億美元的巨額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漢對玉米、燒餅之需要,應當更甚於也更樂於對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時注入關懷,又以合適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還必須行之得處。有些人,並不真的需要我們的善意。正因為有人行善不得處,才會有某紅十字會人員的瘋狂炫富,才會有漁夫和蛇的悲劇。將慈善行之得處,不是吝惜我們的善心,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們有限的慈善資源,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們都是蒼穹下奔碌於浮世的小人物,我們的小慈善無法像蓋茨夫婦消滅天花病毒那樣一揮而就。我們都有自己的一顆善心,中學生、律師、清潔工、公交車司機,沒有誰的善心更高貴。正如布魯斯﹒韋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於舉手投足間。攙扶孕婦上公交車,為福利院打掃衛生,甚至與落單的老人閑聊,都可以是善心的體現。
古人根據人創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貼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過慈善的舉動點燃了歷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類的文明。而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絕施捨的窮人。
【點評】
「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開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質,並對「慈善與施捨」做了確切的辨析,雖不過三言兩語,卻字字切中要義。接著,作者在對慈善的關懷本質、施行方式、落實對象的幾個層面上進行了縝密有效地論述,思想成熟深入,表達擲地有聲,展現了一位關注社會思考獨立尊重內心的中學生的良好風范。
文章結尾兩段尤為令人稱道。作者不被材料鎖定,在有限的生活經驗之上,以更為寬闊的胸襟,擴大了對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時,與之延展的慈善的內涵和外延也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意義。
確實,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貴的善性傳遞者,財富與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嚴也從來沒有排行榜。善在大愛里,更在細節中。
點評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徐珊
廣東2013高考優秀作文:慈善,也要維護他人的尊嚴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個貧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興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猶豫地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一家謝謝了富翁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我很贊賞第三個家庭的做法,處事大方,不卑不亢,絲毫沒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絕中告訴富翁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也啟示了我們:在做慈善的過程中要維護受贈者的尊嚴。
孟子在辨析義與利時曾說:「一簞食,一壺漿,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雖然孟子談的是義與利的辯證關系,但這些話也道出了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侮辱性的施捨就連乞丐也不會接受。孔子曾說:「君子不飲盜泉之水。」因此,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如何維護他人的尊嚴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戰中,英國國王霍華德巡視被轟炸後的倫敦貧民區,在一棟破爛的大樓門前,他脫下帽子,向主人詢問:我可以進來嗎?詢問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和尊重讓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國公立學校在大雪時一般都會停課,但有間學校卻沒有這樣做,在大雪時依然上課。當家長向學校投訴時,校方的回答是:學校來自貧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學校停課時,他們就不能有免費午餐,就得忍飢挨餓。家長又問是否能只讓窮孩子來上課呢?對此校方解釋道:我們不想讓他們覺得是在被施捨。
不要讓受幫助的人覺得是被施捨,這或許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標了吧!這樣的幫助就像一縷溫暖的陽光,既溫暖了受贈者,又不至於灼傷他們的心;就像是一陣涼爽的春風,既撫慰了受贈者,又不至於吹亂他們的心緒。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也不少見一些「暴力」慈善,他們行慈善之實,卻又在捐贈漠視受贈者的尊嚴。如高調做慈善的陳游標,我們不否定他確實幫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卻讓人不得不思考這樣做對嗎?有一張照片,陳游標與受贈者們舉起手中的錢,陳游標笑容滿面,但我卻看不到幾個受贈者開懷的笑臉。他們是被幫助了嗎?還是他們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當今時代,「微公益」、「志願活動」層出不窮,似乎是一個全民慈善的時代。但是,當我們准備做慈善時,千萬提醒自己:不要傷害了受贈者脆弱的尊嚴。
我們在幫他人,同時也是在幫自己。永遠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態,請小心呵護受贈者的尊嚴吧!
【點評】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其突出的特點是觀點鮮明,論據較充實,論證較有力。文章從作文題提供的第三個家庭對待捐助的態度引出自己的觀點即:「做慈善,應該維護他人的尊嚴。」圍繞這個中心論點,作者列舉了古今中外的有關論述和做法,主要採用了舉例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式,論證了維護受捐助者尊嚴的重要性和效果。作者為了讓讀者明白尊重受捐者尊嚴的意義,還運用比喻的論證方法,說明了這樣的幫助就像一縷溫暖的陽光,既溫暖受捐者,又不至於灼傷他們的心。在論證的過程中,作者還能夠聯系現實,在肯定當前一些人善舉的同時,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最後勸告做慈善的人應該放下架子,小心呵護受捐者。全文思路清楚,論證較嚴密有力。結構較嚴謹。
全文表現出了作者對現實的關心,對正確慈善和提升慈善質量有較深入的思考,與那些說空話和套話的文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文章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於個別語句表達不夠准確順暢,如第二自然段。
點評人: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周小蓬
廣東2013高考語文優秀作文公布:當慈善遭遇傲骨
隨著首富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發起富豪慈善活動,慈善之風便如無數個超級颶風,迅速席捲全球。這似乎是一種皆大歡喜的事情,捐者開心,得者開心。然而,並不是所有貧困者都會滿懷感激地接過免費的贈予。在他們心中,這或許是一種施捨,一種尊嚴的丟失,骨氣的丟失。
那麼,當慈善也遭遇「滑鐵盧」,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作為一個施善者,有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國富豪陳游標高調行善,在獲得無數榮譽的同時,也一直飽受詬病。原因在於他的急躁與高調。在他的每一張宣傳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過他援助的貧苦百姓。但是那些解決了生活困難的農民,即使是笑著的,也難掩一臉的卑微與怯弱。陳游標這種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無疑是傷害了他們的尊嚴,活活地擠走了他們的骨氣。相反,大連市的微塵就做得比陳游標好多了。微塵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由無數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給需要的人送去錢財,卻不留名,不求回報。這種慈善方式不僅給受助者留下足夠的尊嚴,還很有可能感動他們,從此也加入微塵行列。由此可見,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實大不相同。窮人也有尊嚴,當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幫助他人,不僅是物質上的,也有心靈上的。因此,用一種更溫和,更合適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他人。
其次,作為一個受善者,要視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事,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古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終活活餓死在街上。且不論施飯者態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險時仍爭一時意氣,往往得不償失。接受他人資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點骨氣,但這並不代表盲目拒絕他人好意。台大校長黃中天功成名就後回到耶魯去感謝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國大媽卻一臉嚴肅地拒絕了,並要求他去幫助更多的人來感謝她。黃中天謹記在心,一生中資助了無數學子。黃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該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過的善意經自己的手向四周擴散,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遠。
當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執己見。只有雙方平心靜氣,改變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態,才能使這場慈善皆大歡喜,施者開心,受者也開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澆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樹更加拙壯成長。
【點評】
此文伊始,緊扣材料,點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著筆鋒一轉,提出當慈善遭遇傲骨,雙方出現如何面對之難題,文章由此焦點切入,選取施受之關系角度立論,可謂審題精準。文章先寫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兩個例證闡釋說明何為正確的捐助方式。相較於陳游標,微塵團體的行善不是傷害而是維護了受助者的尊嚴。文章接著分析受捐心態,依然採取一反一正兩個例證進行論述,文章指出,意氣用事,盲目拒絕,並不代表所謂尊嚴、傲骨,正確方式應該像受助者黃中天那樣,用自己的善意回報社會。文章著意發掘此例證蘊含的施受雙方傳播善意的慈善本質,由此可見,文章立意深刻。此文結尾,以澆水施肥喻示施受雙方的本真關系,進一步強化文章的中心論點。縱觀全文,觀點辯證,結構嚴謹,論證方法得當。但此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擠走骨氣」的表述不準確,傲骨與回報之間的邏輯關聯略顯牽強,還出現一個錯別字「拙」,盡管如此仍不失為一篇較好的考場作文。
廣東2013高考語文優秀作文公布:點亮萬家燈火
一個熱心慈善的富翁,向三個貧困家庭提出捐助,卻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復。
一家拒絕,以為是施捨——這是戒。
一家猶豫,聲明要償還——這是慮。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這是善。
面對他人的善心與善舉,我們理所應當以善回應,在這一來一往中,愛在傳遞,善在弘揚。
戒者,乃戒心、戒備,實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凜冽的寒風中飢寒交迫的時候,突然有人端來一籠熱騰騰的包子,你卻嗤之以鼻,眉眼高揚,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這該是多麼讓人心寒!比起施捨,我們更應說是幫忙與互助,沒有富人與窮人間的高低不等,將彼此聯系的應該是共同進步,謀求大眾幸福的溫暖紐帶。若存戒備,則是築起冷酷高牆,密不透風,愛也無從滲入。
慮者,乃憂慮、焦慮,也非為上策。慮者將他人輕松的好意化為了自己肩上無形的千斤重擔,他們明白接受應當回報,卻並未透徹領悟這回報的內涵。他們將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著自己日後是否有能力負擔起這重債,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發散出去,盡己所能點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們的心房,那該是最好的回報。所謂慮,也是多慮了。
善者,受於外物,發於內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學會感激,點亮自己的心。在危難關頭,適時抓住別人伸出的援手,也不僅僅是接受,更需要內心的空曠與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樣的拒絕,那麼日後的生活該還是在溫飽線上掙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給予,閉塞的心又還容得下多少愛的填充?倘若如慮者一樣的多慮,那麼日後的生活該是被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壓力壓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償還,不知更大范圍地傳播開去,愛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裡。
惟有善者,不設無味戒備,不思多餘念想,懂得接受,也該是會樂於分享。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這話並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樣適用。接受,並感恩,讓光明傳遞,照亮自己,溫暖他人,點亮萬家燈火。
【點評】
這篇考場作文當得起「文質彬彬」四字。
內容上寫的是對三個家庭的評議。要評議就要表態,要表態就要言說理由。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這理由上。面對富翁真誠的捐助,眼前貧困的家庭該不該接受呢?作者認為要看是否有利於善的傳遞,愛的弘揚。能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理由,很見思想。
今年還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議論,寫成類似於時評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個家庭對捐助的態度,也可以說材料是觀點(態度)型的。面對幾個觀點(態度),可以比較一番,論說孰高孰低。對觀點型材料,這種寫法可確保立意不會偏離材料內容和含意的范圍。不過評判別人的觀點妥否需用同一個衡量尺度,而且這個尺度屬正面價值體系,如是否有利於愛心傳播等。此乃關鍵所在。此文是這個方面的典範。質已勝。
文也勝。語言准確、簡潔而又冷靜,行文中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分析溫婉而到位,毫不強加於人而又讓人信服。當然也有問題,最刺眼的是把「無味」筆誤為「無謂」,但這些不過是白璧之微瑕。對考場作文誰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當然不止這些,如篇章結構就值得讀者去體味,此不再贅言。
總之,這是一篇具有示範意義的考場作文,無論是審題立意還是語言、結構等都有可資借鑒的地方。
點評人:華南師大附中高級教師黃業泉
Ⅲ 2004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走自己的路,聽被人的勸》
http://wenku..com/view/7bf36621af45b307e871979e.html 自己找
Ⅳ 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時間在流逝
盡成了漁樵的笑談,在一壺酒一葉舟上體會著歷史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大概也是說著同樣的體會吧.-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它沖走了那份在你我臉龐上呈現的稚嫩,讓你我走向成熟;縈繞心田,帶走了原來那份痛楚,留下的是走向未來的希望;流過你我的心間,滌盪了原來的那份恐懼與膽怯,讓你我勇敢面對同一個起點、同一個戰場、同一個面孔.-
時間在流逝,你我止不住它流逝的腳步,止不住它奔向它該去地方的心,但,你我卻學到了很多很多,時間的流逝讓你我懂得面對,懂得堅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還是那樣年復一年,重開在同一個地方,重開在同一時刻,不同的是,時間使它的希望在別的土壤綻放著新生的燦爛.人已不似曾經,多了一份堅韌,有著一份希望的心.-
時間在流逝,當我在洗手時候,時間從水盒進而過去了;當我在吃飯的時候,時間從我的飯碗里過去了;當我在睡覺時,你跨過我的身軀,從我的腳邊流過;然而,我發現你的匆匆離去,伸手遮攔時,你卻從我遮攔的手邊溜過.原來,我懂得了,我雖然止不住你的流逝,但我願意追趕你流逝的腳步,在那留下一串流逝腳步的征程上,我想我懂得了人生.-
時間在流逝,我願意追逐你流逝的腳步,去印證那個屬於我的人生.
Ⅳ 山東近五年高考滿分作文
山東卷近五年高考來作文題源[/color]
山東卷08年高考作文題: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完成一篇作文……
山東卷07年高考作文題: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題寫一篇文章……
山東卷06年高考作文題:閱讀詩歌《星星》,寫一篇文章……
山東卷05年高考作文題:閱讀木匠與徒弟的寓言,以「雙贏的智慧」為題,寫一篇作文……
山東卷04年高考作文題:閱讀一篇聊天室對話錄,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Ⅵ 求2003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
2003年滿分高考作文(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麼樣的關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試題評析
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的作文題,較好地體現了高考作文的開放性原則。高考作文既有選拔的功能,也還有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導向功能。導向功能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要給中學作文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素養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一方面是高考作文在形式和內容上所給的提示作用。
2003年的「話題」作文則是既給考生提供了《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給考生打開思路以及在文章的立意、選材等方面都有所啟發,換句話說就是做了某些暗示,使難度略有降低,但又必須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來寫,這一限制又使難度略有上升。平心而論,這樣的題目給考生相當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或者說是在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從而檢測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所達到的高度,也就是說讓學生們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各盡其才,各揚其長,各顯其能。
眼睛上的窗簾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駱走沙漠,虎嘯深山,每1種生命都有它的最愛。
人呢?親情、友情、愛情是人的3種最寶貴的情感,金錢可以買到名車豪宅,但在這3種情感面前,它連街頭流浪的乞丐都不如。這3種情感是人1生不可丟棄的財富,正是這3種情感像3顆燦爛的寶石將人生道路映照,伴隨著你我他從無憂無愁的童年走到飽經滄桑的老年。我們嚮往至純至真的親情,嚮往劉關張式的友情,嚮往天長地久的愛情,然而有時這3種情感也會像無形的窗簾遮住了我們的眼睛。
「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即使1個人再丑,但在他愛人眼裡,卻是天女下凡。何止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呢?父母眼裡出愛因斯坦、出愛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天下父母親誰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1直是天下父母的願望,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於是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後,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對的,雖然有時不會說出口,這就是人們眼睛上的窗簾在作怪。
我們眼睛上的窗簾是灰色的,有時也可能是綠色的,它有時像魔鬼,攪亂了人們正常的思維,有時又像天使,給人以溫馨。
當它是灰色時,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長了人們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發沖突?父仇子報,恩恩怨怨,代代相傳,本來是可以化解的,卻因為1個「情」字把人們的眼睛掩住了。有多少次因為這眼睛上的窗簾,使人徇私舞弊,無視事實,錯判了冤案。
當它是綠色時,它是可愛的。
有時我們會因孩子、父母或其他1些親人做錯1些無關緊要的事,雖然很可笑,但它代表了親人之間那個「情」字。
錯也是情,對也是情。情,作為人們眼睛上的窗簾,是需要用心打開的。
善待它,用我們的心去打開它,無論外面是風雨交加,還是艷陽高照,都要給我們的眼睛1片綠色的窗簾。
Ⅶ 山東高考滿分作文多少
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麻紙粗糙的紋理帶著原始樹木的粗獷,香火味和著紙張燃燒的味道彷彿是從遠古吹來的風,帶著厚重嗆鼻的氣息,灰燼升騰,搖曳,又無力委落在塵埃里。瞳跪在滿是荒草的墓前,按下手機上單曲循環鍵,低吟淺唱的越劇緩緩溢出,不知不覺,她也跟著哼唱起來,寂寥而落寞。
每個人的喉頭都卡著一根魚刺,那是一種咽不下去又無法言語的痛,只得等著歲月這味陳醋的浸泡,慢慢軟化。瞳的那根。魚刺」卻堅硬而固執,母親便是她一生的心痛。
十年前。小鎮總被薄霧所包裹,一切都朦朦朧朧,看不真切。發黑的烏蓬船靠在岸邊,昏黃的燈沿著河流一路閃爍,瞳撐著一把泛黃的油紙傘,趿拉著雨鞋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苔蘚幾次讓她險些滑倒,屋檐將天空割裂成不規則形狀,指尖所觸及的牆體,片片剝離,逢著.丁香般的姑娘」,瞳在心中自嘲了一下,只有為生計而忙碌的.侏儒」。她恨透了這樣的天氣,心想:詩人真是矯情。遠遠地,母親輕喚:.囡囡回來了,頭發有沒有濕,有沒有著涼……」一串的詢問打斷了瞳的沉思,抬頭便望見,母親斜倚在厚重的木門上,古樸精緻的木簪將發輕輕束起,嘴角噙著幾絲溫暖人心的笑,周身總是散發著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溫潤與體貼,這薄薄的霧更是平添了一份美人如花隔雲端的詩意。
Ⅷ 山東省歷年高考作文題目
2016高考語文考試作文是一組材料,根據考生回憶,大概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囊,有些東西需要被裝進去,有些需要拿出來;有些此時需要,有些未來需要……自立角度。
2015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都來吃就好了。」
要求:1、選准角度,確定立意;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優秀作文:價值觀念決定選擇
2014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 開窗看問題 優秀作文:窗外
2013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以「莫言」為材料自擬標題。優秀作文:聞吾過 心竊喜
2012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以孫中山箴言自擬題目。範文: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2011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這世界需要你(範文)
2010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請據以上材料寫文章。滿分作文:心靈的暖春
2009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目:《見證》
2008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完成一篇自命題作文,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滿分佳作:蝶變
2007年山東高考卷作文題: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滿分佳作: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
2006年高考山東卷作文題:人們在地上看月亮的時候是晶瑩明亮的,當人們踏上月球的時候才發現,月亮和我們的地球一樣是凹凸不平的。從這則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麼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除散文以外文體的作文。
Ⅸ 2013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我亦飄零久》,求完整版
精彩語錄
一場感冒痊癒的時間大概是十天;一場夭折了的愛情痊癒的時間是版——未知權。
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星球,你說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我們的悲哀?
那個夜裡,我忽然明白,原來生命是不斷與心愛的人和事物隔絕的過程。
不要相信任何人。這世上還有比這更令人難過的話嗎?
有些情感,是一場天花,得過之後,終身免疫。
我來到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 只能這樣了 還能怎樣呢?
我想你大概永遠不會明白 我做很多事情真的沒有別的理由 僅僅只是因為愛.
我怎麼都想不到 原來也有這一天念及你 竟既無風雨也無晴.
與你之間 我是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