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魯迅的外貌描寫
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發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魯迅先生一向習慣穿長衫,手裡經常拿著一支安煙。
當有人說了可笑的話,魯迅先生就發出發自內心的笑聲,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寫文章,用筆戰斗一生,被命為「民族魂」。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1)魯迅的肖像描寫作文擴展閱讀:
魯迅的文學史思想極為豐富深刻,發出具有時代特色的熠熠光輝。他創造性地從事了文學史的編撰工作,留給後世兩部文學史專著——《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為我國的文學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極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不利於創作的現實客觀條件,他本來計劃要寫的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魯迅進行學術創作的兩大觀念,其一,早期的進化論的文學史觀,其二,中後期的馬克思唯物論指導的文學史觀。
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由他的思想和文學成就之大,使得人們往往忽略他的書法成就。郭沫若曾稱其書法「遠逾宋唐,直攀魏晉。」魯迅書法多為行書。綜觀其風格特點,當以顏真卿《爭坐位帖》脫出,上融篆隸、章草意,下摻宋人筆、明清間翰札法,形成了朴質渾厚、外柔內剛、疏朗雅潔、灑脫靈便的藝術風格。
大幅書作,注重章法、結體工穩、用筆凝重樸拙,舍細節而重大體,氣緩意闊、氣韻直入魏晉,足見其書法藝術修養之精深。小幅信札、文稿,則信手拈來,心閑手熟,因時變體,草草不工而古法具備,常得天真爛漫之趣,足見其早年書法臨池之功厚。
② 魯迅先生的肖像描寫150字
少年復魯迅:
光制溜溜滑滑的皮膚,大大俏皮的眼睛,白白的臉頰,烏黑的長辮,頭戴一頂小小的棉帽,構成了一個聰明活潑的他——少年魯迅。他穿著光亮的絲綢長袍,衣服上綉著龍鳳圖案,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人,希望自家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時,他還是一個少爺——人稱小皇帝。魯迅背起書來真是搖頭晃腦的,他閉著眼睛,連頭上的辮子都跟著晃起來。當有人說了新鮮的話,少年魯迅的眼睛立刻睜得大大的,眼裡放射出奇異的光芒。他笑起來,也只是淡淡地抿嘴一笑。如此可見,他可真是一個周家大少爺啊!
中年魯迅:
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發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魯迅先生一向習慣穿長衫,手裡經常拿著一支安煙。當有人說了可笑的話,魯迅先生就發出發自內心的笑聲,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寫文章,用筆戰斗一生,被命為「民族魂」。
③ 魯迅的肖像描寫
一張普通舊中國人的面容,面部黃里帶白,人看起來瘦得教人擔心,但他的精神很好;你可以看到他的頭發與他的性格「相符」,寸把長頭發大多是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與魯迅先生要和黑暗的社會爭斗的革命精神相得益彰。
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發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魯迅先生一向習慣穿長衫,手裡經常拿著一支安煙。當有人說了可笑的話,魯迅先生就發出發自內心的笑聲,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寫文章,用筆戰斗一生,被命為「民族魂」。
④ 魯迅外貌描寫有比喻600語文作文初二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以前我並不了解魯迅,只是時常從大人們口中聽起而已。說到魯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個學期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我才真正走近魯迅,了解魯迅。
讀著《少年閏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卻處在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只能被關在高牆大院之內,對所處環境感到深深的不滿,因而羨慕見多識廣的閏土,喜愛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讀著《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很忙,他日理萬機,但又能從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給侄女翻譯童話書,詢問侄女的學習情況並教導她讀書、學習要認認真真,不能馬虎。魯迅先生很幽默、樂觀,積極的與反動勢力作斗爭。他還很關心勞苦大眾,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讀著《一面》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關心進步青年,憂國憂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讓完全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時光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堅強的戰士!
讀著《有的人》讓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魯迅:他雖然已離開了人世,但精神卻永遠留在別人的心中。他愛憎分明:憎惡反動派,卻對吃不飽穿不暖的勞苦大眾傾囊相助,給予關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魯迅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勤勉的,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甘願做人民的公僕。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讓我了解了魯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發揚魯迅的精神:關心別人,節約時間,多看書,多動筆,為國家作出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⑤ 描寫魯迅肖像描寫
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枝煙嘴,跟回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答騰起一陣一陣煙霧。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⑥ 一段關於魯迅肖像的文字描寫
1936年為紀念魯迅逝世,阿累寫了回憶性的文章《一面》,那裡有關於魯迅肖像的描寫。
⑦ 對魯迅的外貌描寫300字
這張臉非常不賣帳,又非常無所謂,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骨子裡卻透著風流與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麼表情,就那麼對著鏡頭,意思是說:怎麼樣!我就是這樣魯迅先生的模樣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學,配他的脾氣,配他的命運,配他的地位與聲名。我們說起五四新文學,都承認他是頭一塊大牌子,可他要是長得不像我們見到的這付樣子,你能想像么?而且魯迅先生非得那麼矮小,那麼瘦弱,穿件長衫,一付無所謂的樣子站在那裡。他要是長得跟肖伯納一般高大,跟巴爾扎克那麼壯碩,便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可他要是也留著於右任那把長鬍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樣光腦袋,古風是有了,畢竟還是不像他。他長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國」,又其實非常地摩登……我記得那年聯合國秘書長見周恩來,嘆其風貌,說是在你面前,我們西方人還是野蠻人。這話不管是真心還是辭令,確是說出一種真實。西洋人因為西洋的強大,固然在模樣上佔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見優異的中國人,那種骨子裡的儒雅凝煉,脫略虛空,那種被彼得·盧齊准確形容為「高貴的消極」的氣質,實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國畫的墨色,可以將西洋的五彩繽紛比下去;你將魯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氣逼人,然而一點不囂張。當托爾斯泰借耶穌的話對沙皇說,「你悔改吧」,這句話與托爾斯泰的模樣很配;當魯迅隨口給西洋文人看相,說是「妥斯托耶夫斯基一付苦相、尼采一付兇相、高爾基簡直像個流氓」……這些話,與魯迅的模樣也很配——大家要知道,托爾斯泰和魯迅這樣子說法,驕傲得很呢!他們都曉得自己偉大,也曉得自己長得有樣子。那年肖伯納在上海見魯迅,即稱贊他好樣子,據說老先生應聲答道:早年的樣子還要好。這不是魯迅會講話,而是他看得起肖伯納,也看得起他自己。——陳丹青 笑談大先生
⑧ 魯迅外貌描寫300字
少年魯迅:
光溜溜滑滑的皮膚,大大俏皮的眼睛,白白的臉頰,烏黑的長辮,頭戴內一頂小小的容棉帽,構成了一個聰明活潑的他——少年魯迅。他穿著光亮的絲綢長袍,衣服上綉著龍鳳圖案,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人,希望自家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那時,他還是一個少爺——人稱小皇帝。魯迅背起書來真是搖頭晃腦的,他閉著眼睛,連頭上的辮子都跟著晃起來。當有人說了新鮮的話,少年魯迅的眼睛立刻睜得大大的,眼裡放射出奇異的光芒。他笑起來,也只是淡淡地抿嘴一笑。如此可見,他可真是一個周家大少爺啊!
中年魯迅:
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發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魯迅先生一向習慣穿長衫,手裡經常拿著一支安煙。當有人說了可笑的話,魯迅先生就發出發自內心的笑聲,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寫文章,用筆戰斗一生,被命為「民族魂」。
⑨ 魯迅肖像應該如何描寫
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枝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⑩ 魯迅的肖像描寫
遠遠的,一個中年男子追逐著一個幾歲大的小孩跑來,旁邊相伴的是他的妻子,拿著奶瓶,時而俯身時而直起,護著孩子,生怕他會摔了。一會妻子靠近中年男子,幫他豎了豎領子,把馬褂往整齊的打理了打理,說了幾句話,抱起孩子向家裡走去,走出幾步還扭回頭來,說了幾句話,好像是讓他早點回家,男子點了點頭,向相反的方向度步走來。
褪色的暗綠夾袍,褪色的黑馬褂,衣身上的許多補丁卻炫著異樣的新鮮色彩,好似特製的花。紋,又像一野沃土上綻放的花朵。皮鞋四周也滿是補丁。
他走近,找了塊石頭坐下來,目光犀利,眉頭緊鎖,面堂消瘦,一撇人字胡,表情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臉清苦、剛直、坦然。約兩寸長的頭發,粗而且硬,筆直的豎立著,當真一個怒發沖冠的「沖」字。老人們常說頭發比性格,頭發硬的性格硬,頭發軟的性格軟,這句話在他身上的確不假
這一年關於他的謠言接踵而來,戰爭又迫使他舉家輾轉避難,荊棘遍地,但他仍然不放棄用筆來反抗壓迫,一些句子就可以看出他的剛毅與堅強,————「勇者舉到向強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的說話,勇敢的進行,忘掉一切厲害,推開古人,將自己的真心話發表出來」…..這些都體現了他的高大、戰斗、對敵人的橫眉冷對。
同樣,他也是慈悲的、和藹的,幽默,愛開玩笑,笑聲可以打大過三件屋子,他知道用母乳、牛奶、米湯三合一來喂養自己的孩子,米對孩子確實很好,粥湯又比米糊好,很少有渣滓。他還樂於給孩子買玩具,周末帶全家去看電影,享受幸福和快樂。
他就是他————周樹人————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