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綠如果用來寫作文寫事可以嗎

綠如果用來寫作文寫事可以嗎

發布時間:2020-12-23 05:09:21

① 綠色小事作文可以寫周記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對於這句話,我一直都不太明白,然而在一次小事中,我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早早地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臉。因為周末的作業較少,所以我星期五便把作業做完了。我高高興興地把我的作業給爸爸檢查,語文,數學,英語的作業給爸爸檢查完了,我便伸過頭問爸爸:「爸爸,我的作業全部都做完了,可以玩會嗎?」「當然可以。」在一旁的我笑得像朵花似的,「不過,等會我跟你媽媽出去的時候,你要寫篇,四點時,我會回來檢查。」我乾脆地回答到:「OK!小菜一碟,難不倒我的!」我顯得自信滿滿。 等爸爸媽媽走後,我就是這個家的主人啦!我很愜意地躺在沙發上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著電視,一會看中央台,一會兒看少兒台,一會兒看連續劇。我發現是時候要寫作文了,就看了看牆上的鍾表,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我想了想,反正還有幾個小時,這時,正好剛才吃了零食都消化了,只好拿一包方便麵來充飢了。吃飽了,喝足了,又感覺有點困,就爬到床上,做起我的美夢了。睡到下午三點,直覺告訴我,現在再不寫作文可就真來不及了,再過一個小時爸爸媽媽就要回來了,這可怎麼辦呢?我焦慮萬分,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只好拿出一張紙,隨隨便便寫了一篇作文,拿去交差。這時,正好爸爸媽媽回來了,爸爸一回來就立刻叫我把作文拿給他看,我慢吞吞地把作文拿出來,心裡更加忐忑不安。只見爸爸微微地搖了搖頭,接著嚴肅地對我說:「李潔,今天的作文你緝閥光合叱骨癸攤含揩認真寫了嗎?你寫出了你應有的水平了嗎?」我跟爸爸一五一十地交待了今天所發生的事情,爸爸見我這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沒關系,下次改正就好,要記住時間是很寶貴的。孩子,還記得嗎?古人曾經說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你如果不努力,長大以後就來不及了,時間是不會留下來等你的。」我聽了爸爸講的這些話之後,我悔恨萬分,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和時間賽跑,成為時間的主人! 這一件事雖然過了很久,但是那天我真正體會到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句話的含義,那天爸爸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② 模仿朱自清的《綠》,寫作文

盼望著,盼望著,隨著成群大雁的南飛,秋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是陽光內燦爛的容樣子。果子熟了,秋蟲叫了,天氣涼了。

小草偷偷地像老年人樣無精打采地垂下了頭。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我們學校後面的健身區活動的人真多,有的打太極拳,有的下象棋,有的踢毽子,真是豐富多彩的秋日生活圖。

梧桐樹、法桐樹、銀杏樹、柳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葉子紛紛揚揚地從樹上落下來。一片片金黃的樹葉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馬路上鋪滿了金黃的落葉,像一條金色的大路,引導人走向金色的明天,金色的未來。花壇里的花兒都凋謝了,只有很少的月季花在開著。閉了眼,花壇里彷彿還呈現著夏季時五顏六色的月季花,給人們帶來美得享受。

秋天來到果園里,葡萄熟了,彷彿一串串的紫項鏈。金黃色的香蕉,掛在樹上,好像黃月亮。柚子也不甘示弱地在樹上高昂著頭。

秋天像一個成熟的女人,使農民收獲得豐富。

秋天像一個耐心的老伯,她等待著。

③ 綠色生活作文可以寫什麼

綠色生活 楊甜子
(2007年以一篇《懷想天空》的滿分作文考入南京師范大學新聞系,現為本報大學生記者)

前台忽地一陣寂靜,笛音被琵琶給緩緩地托起來了,心頭陡然一震,音符如同流水,將我躁動的心盪滌得乾乾凈凈。笛子,簫,水袖,水磨腔,一天的疲勞和一生的愁煩一下子不知道流到哪裡去了。流光溢彩間竟真的有些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感覺了。台上的阿羅姑娘一聲繾綣的「兄長」,台下的我竟有點不知所措的恍惚了。萋萋芳草滿襟懷,這一折《送京》唱得盪氣回腸,滿腔悲緒。鑼鼓聲中,拉幕,謝幕,台上和台下都醒了。

這是在蘭苑——一個能讓人見之忘俗的世外桃源。院內粉牆黛瓦,古風猶存。院子東南角的一株石榴,灼紅的花和著滿院碧草,很是好看。排練廳里一架一架的蟒、大靠和褶子絲絲地散發著古舊的香味。陽光穿過戲裝的間隙,在水泥地面上拉出了一道道舊時的光影。只要一腳跨過那道厚厚的門檻,你的生活彷彿就回歸到了六百年之前。蘭苑每個周末的摺子戲專場已經成為了這座六朝古都里最為萬人空巷盛事。人們都想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心靈中轉站,於是作為傳統文化鼻祖的崑曲便成了最好的訴求對象。蘭苑的演出是標準的不插電版,舞台伴奏就在舞台的右側,清新綠色得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車馬喧囂了一周的勞累,人們在蘭苑尋找的是笛聲中心靈最為純真的寄託。

看戲已有三年,逢得周六便奔往朝天宮已經成為我的生活習慣。每周在臨近座位周圍都能發現一點一點的溫馨:日理萬機的民企老總終於被困意戰勝了風雅之心,倚在椅子靠背上痴痴地睡著了;研究戲曲的古文學專家還在一板三眼的給台上的單雯打板和著節奏;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心的的洋人朋友也來了,抱著手裡的可樂薯條,對著舞台兩側的字幕機閃爍著喜悅的大眼睛。不論人種膚色,崑曲都是他們生活的知音,在「裊情絲吹來閑庭院」的樂音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良辰美景和賞心樂事。

在單雯專場謝幕的時候,我又一次見到了字幕翻譯劉凱琴。這個來自愛爾蘭的高鼻子大眼睛姑娘力排眾議,放棄了在國內的優厚生活來到了省昆,一呆就是好幾年。每天面對讓中國人都感到生澀的戲文唱詞,細細密密的翻譯成信達雅的流利英文。這一切都讓凱琴感到了前所未有挑戰和新奇。「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凱琴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說,「回歸傳統的生活方式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對凱琴的這句話我一直都不大能理解,直到有一天看到資深曲友胡蘿卜纓子阿姨抱著她的小孫孫跨過「江寧府學」那道厚厚的門檻時,我才突然領悟過來,原來這種回歸傳統的「不插電」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嶄新的綠色生活理念,而且這種理念正在被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牙牙學語的孩童身上,日益獲得年輕的生命力。

當晚的戲碼是《驚夢》。年輕的單雯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已有了些小張繼青的風范。散戲出來的時候,繁華的大街竟讓我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覺。混雜在紅男綠女中間擠進地鐵站,重新投入五彩生活的奔波中。興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五彩交織,但蘭苑的綠色「不插電」卻是最不可少的部分。

得分:70分(滿分)

評語:從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事情,尋找到可以「切」到題目上的內容,是這篇文章的「機智」之處。切題而不滯於題,有靈性!

綠色生活蔡肇基 語文特級教師(1963年參加高考,考入南師大中文系)

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

但是……

我到過江蘇的一些地方,如果把江蘇分為蘇南、蘇中、蘇北三片的話,你會發現,從南到北,綠色愈來愈濃烈。在蘇南,車廂里的你向兩側看吧,一座樓接著一座樓,一個村接著一個村,一個開發區接著一個開發區,少見了成片的農田,不見了成片的綠色。蘇中的綠色多了些,而蘇北,那可確實是綠色的天地了。這里的人煙似乎少了許多,許多地方不見什麼農舍,撲進你的視野的,是菜花,是麥浪,是意楊,綠成了一片片,綠得快頂上了天,天和水也映得更綠更藍,真是綠色的天地,金黃菜花的點綴則更添加了一份富麗,堪稱「生機勃勃,賞心悅目」。但是,說到經濟的發展,毋庸諱言的是,只怕暫時還沒有與綠色的程度成正比。

再放大一點視野,到那高山密林地,偶見一竹屋茅舍,炊煙升起,燒的是秸稈樹枝,「碳排量」極低,百姓所過的無疑是「綠色生活」,但他們的狀況到底怎樣?縮小視野,我所住新街口地區,高樓林立,綠色偶有立足之地,但這里是全國乃至於全世界聞名的商業中心,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看來也喜愛這里,最近先生的銅像又回到新街口廣場了。銅像無知,憑人擺布,但起碼可以說明的是:極少綠色,沒有褻瀆中山先生!

有人會說,發達國家不也是綠色家園嗎?誠然。我未去過歐、美,但去過澳、新,那裡的確是綠色連天,更妙的是,無際草地上的天空,時有彩虹,一日幾現,而我們這里,彩虹已難得一見。那裡的生態真是好極了。但這一切又不難理解:他們人少啊,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只是我們的幾十分之一啊,如果人口密度相似,恐怕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綠地了,非變草地為糧田和居住區不可!

我並非是反對綠色生活或反對「人與自然和諧」,而是說,不要僅是強調綠色而忽視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首先,發展有時候會毀掉一些綠色,這避免不了,綠色該讓步就得讓一點步。第二,綠色自身也該求發展,要科學地保綠色,換綠色,或雖然少了一點綠色卻提升綠色的質量,綠色不能自視為自然的寵兒一成不變,據說,蘇北的意楊也是引進的樹種,這就是「發展」。第三,要堅決反對「偽綠色」,我的確看到過一座筆立的山峰充滿濃綠,但風兒吹過,不見枝葉搖動,原來那綠色是潑澆上去的。食品等方面更要謹防假「綠色」之名,行害人之實。總之,科學發展第一,悠悠萬事,發展為大,綠色的問題應包含在發展的問題之內。有些西方人士就是要逼著你發展中國家把「碳排量」降到什麼程度,實際上就是要限制你的發展,慶幸的是,我們已有警惕。

行進在蘇北的高速公路上,有時會想,這路上車流似不甚多,佔用土地建高速,是否值得。但又一想,「要致富,先修路」,少掉一點綠色,建四通八達之路,恰恰是為了大發展。蘇北前途無量。把江蘇分為蘇南、蘇中、蘇北三片,我不是蘇北人,也不是蘇南人,而是蘇中人,不偏不倚。我祝福江蘇南、中、北各地。

得分:70分(滿分)

評語:文章從反向立意,以生態與發展的關系來論「綠色生活」,有戰略眼光,切中了問題的要害。用具體的感受、感慨,「牽引」著沉思與焦慮,把人帶入作者的思路之中,自是高明。生態與發展的兩難選擇,文章偏向於「發展」,但是又力求「中庸」。若為高考作文,翹楚無疑

④ 以「綠色印象」為題目寫一篇作文,不少於350字

離別是這一刻的篇章,
相逢是遙遙無期的念想,
綠色軍裝,
是留於腦海的難忘內印象。
七月烈容日里,
你的威嚴擋不住笑靨,
你的訓練掩不了關懷,
你的教誨遮不了友愛。
聽你訴說過往,
那十八九歲的青春映透成熟的臉龐,
那綠色的軍裝充盈著夢想,
那庄嚴的敬禮嚮往著美好,
那燦爛的迷彩是血淚的織紡,
那不屈的靈魂經歷過大風大浪。
也許這一次是永別——
綠影去了,
留下陽光,
也留下了惆悵。
還記得那天,
正步整齊,
軍歌嘹亮。
看到嗎?聽到嗎?
這是我們能送給你們最好的禮物。
揮手,握別,鼓掌,
直到綠色的軍車載著綠色的印象
遠去……
沒有華麗的色彩。
這一刻綠色盪漾,
那樣耀眼。
有一種讓我思念的堅定,
有一種讓我流淚的堅強。

⑤ 用通感法寫600字作文《綠》

綠色的墮落
急促的腳步帶起的塵埃嫵媚地擁著胭脂的迷亂;由於躁動與悶熱而迸發的汗珠在人們的胸口「凍結」(由於現實中的冷漠與孤寂);不是植物卻閃耀著綠色光芒的發端;那就是現代都市人的生活,那就是新一代的人類,那就是時尚,在這個缺乏「綠」卻不缺乏綠色的世界,看著她綠色的唇在翕動,看著她綠色的長發在飛舞,看著她綠色的眉在挑逗烈日下的空氣,我迷茫,她是否就是我幻想中的阿修羅或者是撒旦的使者。這世界停止了轉動,除了耳邊轟隆隆的搖滾樂。她在我面前走過,溶入了另一片綠色。
橋下黏稠的河水緩緩流過,在「陰暗」的光下泛著綠色。水面上升起的無數氣泡像等待救贖的靈魂,在空氣中爆破。水中的生靈在等待我們惟一能從這個世上所得到的——死亡。
夜,深色的背景下,城市的某個陰暗的角落有無數熒光閃動。如同荒野中狼的召喚。然而這綠色的目光卻屬於人類,即使它充滿了野性、慾望和不擇手段的張狂。它無處不在,在金錢面前它發光,在權力面前它發光,在名譽面前它發光。
我伴隨著綠色墮落,但我們卻不該墮落,不該讓代表美好的綠色伴我們墮落。
還綠一個本色。
你應該知道人要對自己所做的負責。
評點:本文別出心裁,在「綠」的表面下,發掘其有社會深意的素材和話題,切合題意。 創新是本文的最大特點,想常人不敢想。幾個材料都具有新意和典型性。新新人類耀眼的綠頭發,代表了一種遠離真正自然的城市口味,這是一個缺乏綠卻不缺乏綠色的世界,被污染的河水泛著綠色,水面上升起的無數氣泡像等待救贖的靈魂,一語道破現代社會中被慾望牽引的世人的靈魂的墮落。貪婪的眼光是綠色的,它充滿了野性、慾望和不擇手段的張狂,這樣的綠色的目光卻屬於人類。作者抓住現代社會中被扭曲了的綠,揭示了深刻的社會弊病,這樣的奇文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一氣呵成,讀來酣暢淋漓。

⑥ 以綠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作文

稚嫩的啼哭喚醒沉睡的世界時,鮮活的雙眸里灌滿了生命的綠色。我不禁疑惑,是生命的重生,還是綠色的蔓延,已辨不清,只發覺生命在與綠色同行。 兒時就喜歡將眼睛沁在綠色里,分享它的激情、它的輕盈、它的舒暢與和諧,心裡竟喜悅的七上八下。總喜歡近距離的接觸,那是與生俱來的親昵。指尖與綠接觸的一瞬,生命與綠便傾倒在一塌糊塗的和諧中。從那時起,那片綠竟成為了生命中的守候。 突然有一天,我慌忙中丟失了那片綠,綠褪盡了,殘留的綠的碎片被侵蝕的暈染成了黃色,幾盡露出灰昏的土地。眼中曾幾度灌滿的綠被淚水沖刷了。我好怕,好迷茫,似丟失了自己。拚命的去找尋,卻發現不僅僅是我丟失了那片綠,漫山遍野的綠被殘踏的支離破碎,留下綠的呻吟和哭泣附著在人類走過的腳印里。我驚呆了,曾經和諧的綠連綿著,幸福著,如今卻一點點孤獨著,消逝著…… 踏著綠的碎片中走過的足跡,心更痛了,心中守候的那片綠滴出殷殷的血,才發覺那足跡的尺碼竟和自己的一模一樣,是自己曾經高歌深愛的綠被自己硬生生的毀滅了。我癱軟在綠的殘余中,任淚水放縱的流下來,以沖洗內心的混沌與負罪。我將深深的自責埋在受傷的綠的懷里,而那殘碎的綠竟一再的輕撫我,安慰我,溫暖我,我的淚更放縱了,在綠的博大與包容的內心,我看到人類如此的渺小。 又重新拾起綠色的碎片,審視那份痛,我決定精心的為它療傷,哪怕是一天一點點,我要我的生命中重新泛起那片綠。於是,一雙手,兩雙手,一顆心,兩顆心……人類共同走到一起,為各自洗凈自身的罪責,為曾經那片和諧的綠再度重生,人類選擇不同的方式保護著,創造著,守候著綠色與生命的和諧。 終於,人類在綠色中探到了生命最初的那份渴求,原來人類從一出生就降臨在綠色生命的搖籃里,做著充盈著綠色的夢,並與其一起磕磕絆絆的走到今天,人類一代一代的逝去,綠卻隨著生命的腳步為下一代的人類延續著生命,迎接著生命的又一次輪回。 感動的是,人類真正的懂得:生命在綠色中獲得了永生!並感恩於綠。 於是,整個世界掀起了保護綠色,保護環境的浪潮,從稚嫩的小手到青春的臂膀,從強健的臂彎到成熟的軀體;從一棵小草到參天的大樹,從遼闊的草原到茫茫的松林;從一滴水滴到涓涓的小溪,從平靜的河流到奔放的大海;從遼闊的平原到高聳的山巒,從山間小道到寬闊的板油路;從個人到社會,從國家到世界……人類共同攜手,將那片綠,連續著,放大著,努力真正的與其共享生命的意義。 人類在綠中更團結了,更和諧了。突聞,又一聲啼哭響徹綠色生命的世界,待他第一次睜開雙眸,滿眼的綠讓這個生命興奮不已

⑦ 蘇教版: 以「綠」為中心來擬題,寫一篇作文。

我心中那一抹綠

那一抹綠色總在我的記憶宇宙中,發出萬般光芒。尤其是在我懷念已經去世的外婆時,那些片段總在我的腦海里進行反復的回放。
在我四五歲時,爸爸媽媽由於外出尋求職業把我寄養在外公外婆家裡。在外公外婆家後面有一棵梨樹,又高又大,像一個很有智慧的老者一樣。
冬天過去了,初春剛要來時,梨樹突出了新的芽兒來,看上去還不怎麼漂亮,但它為這春天喝彩著,它富有著生機。我很喜歡和外婆在樹下聊天,我撫摸著梨樹,外婆專注的看著我,時不時的在樹底下干著針線活。
一晃,春姐姐走了,夏大哥來到了。梨樹像變魔術一樣長滿了綠葉,開滿梨花,那一抹綠色映入我的眼簾,它是那麼柔美,它代表著生機,是那麼有生命力啊!而那梨花呢,輕輕搖一下樹,便搖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終於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耍,外婆叫我一起去摘梨,我高興的以極速跑到她面前。外婆搖了搖樹,結果梨兒很是聽話的掉下來,做了一個前滾翻的標准動作,就乖乖的躺在地上。我露出興奮的笑容和外婆一起把滿筐梨兒抬回家。
外婆用刀把梨兒的皮削了下來,刀在梨上轉來轉去像在跳舞,她把雪白雪白的梨兒遞給了我。我大口大口的吃著梨,梨汁順著嘴角流淌了下,我露出滿臉的幸福和開心,外婆也跟著我開心的笑了。我透過後窗,望見了梨樹,它也對著我開心的笑著。
一天晚上,我嗓子不舒服,睡也睡不著,在床上哭得不可開交。外婆也心疼我,在床邊轉來轉去,最後滿臉喜悅的下樓了。我還在哭,哭過了一會,我見外婆拿著一大碗的什麼東西。她滿臉笑容的拿勺喂給了我,我一看是梨燉的湯,湯甜甜的還有一種愛的味道!
現在的我已在遠方讀書,很難再見到梨樹。梨樹依然在,可外婆已經去世了。那年盛夏的那一抹綠色,永遠的深深的珍藏在我心底!

⑧ 關於綠的作文

那抹綠色
轉眼間,秋色已逝去,冬天也已悄然而至了。放眼望去,綠色漸漸隱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滿眼蕭條的枯黃,傷感、憂郁不覺湧上心頭。
那日和同學外出去超市購物,正准備離去,突然眼前一亮:滿眼的綠色!耐不住心中的喜悅,我在一家盆景店前停了下了腳步,走進去,我的心一下子靜了下來。在這紛繁喧鬧的馬路上,這里是一方凈土,置身在大大小小的盆景中,呼吸著綠葉清新的香氣,感覺走進了一片初春的樹林,四周都是生命的綠色,而眼前這一盆盆精緻的花花草草,也正綠得那麼充滿生機。我決定帶走一抹綠色。幾經挑選,一盆蘆薈吸引了我,不僅僅因為那精緻的花盆,更重要的是花盆裡那個可愛的小精靈,雖不大,卻昭示著生命的旺盛與精彩,令我愛不釋手。
就這樣,我的課桌上多了一抹綠色,每天的細心照料,只為使教室里僅有的一抹綠色能夠煥發出光彩。冬日的晨光有些冷但卻很明朗,早早地來到教室,從抽屜起拿出它,讓其自由地沐浴陽光,然後照例澆上一小蓋水,晶瑩的水珠從葉梢滑下,伴著陽光,灑下一桌碎銀。晨光映照著整株蘆薈,綠得那麼剔透,那麼誘人,如一汪碧水鑄成的翡翠,眼前這一抹綠色,讓我的心中充滿了愉快與輕松,以更好的心態迎接挑戰!
感謝心中的那抹綠色,它潔凈著我的靈魂,讓我在萬物沉睡的冬季始終保持清醒、純凈的心靈,它帶給我前進的動力,讓我在這充滿生機的綠的指引下,更積極更熱情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我摯愛《讀者》中的一句話:「生命沒有綵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的確,我們既不能沉溺於過去,也不能洞知未知的明天,我們所能做得只能把握今天,但願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抹綠色,讓今天的生命像這抹綠色一樣,絢爛奪目,綻放出永不衰退的流光!
綠色的躍動
一考生
綠,它是大自然的本色;綠,它是我們心靈的顏色。
不必說「草色入簾青」的優雅,不必說「綠樹村邊合」的美妙,不必說「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意境,不必說「綠楊蔭里白沙堤」的宏闊,單說江南春之綠就足以讓我們陶醉。

⑨ 也,綠,為主題寫一篇作文,以花為名也第一人稱寫可以嗎

那就是只有清一色的小草和樹木裝扮大地;兒童的夢變得單調,沒有色彩;女子的發邊少了天然的風韻;生活中也再沒有浪漫的故事…….
世界將如一潭死水,任憑你怎樣攪動也濺不出幾朵浪花.那會是一個多麼枯燥無味的世界啊!
實際上,我們生活中所有浪漫和驚喜大多是由花兒帶來的.從古至今,花兒始終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漢語中才會出現「花好月圓、花容月貌、花前月下……」這許多與花有關的成語,才會發生許多有關花和人的美麗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花為媒」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唐代,一個年青的書生崔護到郊外春遊,在一個小村子裡 ,他感到口渴了.見一株盛開著鮮花的桃樹下站著一個美貌的村姑,崔護便向她討水喝.兩人一見鍾情,但因萍水相逢且崔護自覺功名未成,只得悵然離去.第二年春天,崔護又來到這個小村子,但見桃花掩映的屋門緊閉,不見那位姑娘.崔護滿懷惆悵地題了一首詩在門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又過數日,崔護再次前往探訪,誰知姑娘在看了那首詩後,因日夜思念崔護竟得病死去.崔護大慟,伏在屍旁大叫:「崔護來了,崔護來了!」姑娘於是復活,兩人共結連理.那株桃樹從此就被叫做「人面桃」.
假使這個故事裡沒有桃花,那它不過是一個才子佳人的庸俗故事.可是因為有了那一樹桃花,有了那首桃花詩,故事就有了鮮艷的顏色和芬芳的香氣,讓人心裡有了盈盈的春天氣息,所以這個故事能夠一代一代地流傳,歷經千年而不衰.
還有一個關於「虞美人」的故事也非常動人.據說,在漢朝以前是沒有虞美人這種花的.秦朝末年,項羽和劉邦爭天下.後來項羽兵敗 ,被漢軍圍於垓下,行將敗亡.項羽與最心愛的美人虞姬夜飲,忽然聽到軍營之中楚歌四起,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罷 淚下,與虞姬分別,後即自刎於烏江.虞姬聽到項羽唱這樣悲傷的歌,知道敗局已定,於是立刻拔劍自刎於項羽面前,以死殉情.後來,在虞姬鮮血染過的地方長出了一種美麗的花.人們認為是虞姬的鮮血所化,便稱之為「虞美人」.虞美人從此一直得到人們的喜愛.
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由此可見人們把虞美人看作是虞姬的化身,希望忠貞的虞姬能永遠活著.在這里,花和人已經融為一體了.
五顏六色的花兒也是文人墨客的寵兒.古今中外的詠花之作數不勝數.許多人一生偏愛某種花,以花自喻.
東晉文豪、隱士陶淵明偏愛菊花,認為菊花是花中隱士,是清高的象徵;宋朝詩人林逋一生愛梅甚於愛已,自號「梅妻鶴子」;明代的周敦頤鍾情蓮花,以蓮自況,作《愛蓮說》贊蓮「出淤泥而不染」……花乎?人乎?不可辯也!
所以說,人如花,花如人.花有花品,人有人格.花品有雅俗,人格有貴賤.

閱讀全文

與綠如果用來寫作文寫事可以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