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滿分作文 記敘文 記敘文 記敘文
上海高考題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動聽的旋律,五彩的音符,對!那就是音樂。
從小在音樂的環境中長大,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同時,我更享受著音樂給我帶來的美妙和幻想。我一直想握住音樂的手,一直,甚至是一種渴望和迫切想握住你的手,然而卻總有那一段不知寬窄的距離。
當別的孩子還在聽著「外婆橋」的時候,我的身邊已經縈繞著門德爾松《乘著歌聲的翅膀》,當別人開始學唱周傑倫的《雙截棍》時,我的身邊卻有著維瓦爾第的《四季》……對於此,難道我還沒有握住你的手嗎?是的,沒有。雖然你離我是那麼的近,甚至唾手可得,但我卻覺得,你的內容是那麼的深邃,你有幾百年的文明,可待我去追隨!
步入童年,我開始了我的琴童生涯,每一天我都在你的懷抱中長大,原以為這樣我握住了你的手,已經完全走進了你的世界,但是,我錯了!和你在一起的時間愈長,卻愈使我感到自己的無知。
在我賞閱了許多的音樂作品後,在我欣賞了海頓的《時鍾》的嚴謹,貝多芬的《命運》的澎湃,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輕悠與閑適後,我震撼了,我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充實,是肉體上的,精神上卻仍有那一絲的慾望,幻想和看不見的距離。
我一次又一次地品嘗你的韻味,十幾年,幾乎每一張CD都聽過不下十遍,每一次都迫切地伸手想要握住你的手,但每一次卻總有喜悅中的遺憾。這樣的場景在幻想中就猶如宙斯想要抓住上帝的手,卻被那一道鴻溝隔開,可望而不可及。或許,音樂,你就有這樣的一種魅力,讓我充滿幻想,讓我不斷企求,讓我大步前進去追尋。
在我15歲那年,參加了帕爾曼的大師班。這位大師並不如我想像的一般:風度翩翩,矯健的步伐,靈活的舞台表現力,卻是從小患了小兒麻痹症而導致了雙腿殘疾,下肢癱瘓。這大出我的意料,然而,當他撐起手中的弓,靈活的手指跳動起來時,我發現音樂在他的演繹下有著別樣的風情和感覺。我熟悉的音樂更具生命力和無限的張力了。此時,我明白了,音樂是需要心的演繹,不只是技巧與音符的堆砌,而是生命的華彩,人生的篇章。
我愛音樂,我想握住你的手,或許,我現在握不到,將來也握不到,但是你的奇幻和異彩就在於不斷地追求和體味,這也就是中外音樂家都用一生去追隨你的原因吧。
去夢想,去尋覓,去征程。
只為了想握住你的手。
8、安徽省作文題
提籃春光看媽媽
窗外此刻有風吹來,正午的陽光將窗簾上的花紋投影到稿紙上,徐徐而動,如水中波紋,又如夢似幻。不經意間,案頭的那一本台歷又翻向了七月,那紅色的日子,永恆的記憶,不變的誓言。哦,我猛然憶起,今年的七一,那南國珠江邊的兒女回歸母親的懷抱已十年。星轉斗移,滄海桑田,十年只是短暫的一瞬間,然而,這十年,對大陸、對港人,卻是非同尋常的十年,有什麼能比依偎在母親的懷抱里,同心舉杯,身酬壯美;又有什麼能在「一國兩制」的創舉下,喜看燦爛紫荊伴紅梅,金甌永固。這流浪的孩子已離開母親的臂彎太久、太久。百年的陰霾、遊子的孤獨、香江的嗚咽,母親的眼眶裡早已溢滿淚水,望子欲穿。
在曾經灰暗的記憶里,無風的日子中,歷史在僵硬的靠椅上舒展著軀體,遊子拋錨的思緒中阻塞著許多的懷念,憶不起有多少次,記不清有多少回,孩兒總想提籃春光看媽媽,可在英人藩籬下,那淺淺的一泓水灣,卻成了母子相隔的鴻溝、香江兩岸,夫妻相望、父子別離,淚眼卻難執手,這份痛,刻骨銘心;這份情,魂牽夢縈。
風流驕子,運籌帷幄,掃霧拔雲,令人肅然起敬的那位世紀偉人,精乾的身材,巨人的思維;平和的目光,前瞻的抉擇;那令鐵娘子折服的話語,那讓千百萬港人信服的承諾,如今正在南國的燦爛陽光下,如絢麗多彩的紫荊花一般盛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背依著寬厚的母親胸膛,兒子無所畏懼地經歷了風風雨雨,無論是金融危機的風暴,還是非典的異常恐慌,哪怕是日常的供水、用電和蔬菜,哪怕自己臨風沫雨,關愛的母親總將孩子庇護下溫暖的羽翼之下,母子同心,其利斷金,依舊車水馬龍、風平浪靜,還是那樣的繁華似錦,蒸蒸日上。在鐵的事實面前,一個個所謂的預言和推斷不攻自破;一條條難見天日的暗算和伎倆螳臂擋車。兒子,邁著更為矯健而輕盈的步伐,在母親慈祥的目光中,昂首向前。
喜珠還合浦,懸我紅旗。十年生聚、十年生力,燕子又唱出歡樂的歌,今日兒子的提籃中,早已花紅柳綠、瓜果飄香,兒子身後的母親,看在眼裡,喜在心中,今再提籃,無須他人眼色,更不容旁人「指點」。其實,母親哪圖孩兒的回報,她的那顆心兒啊,只是希望兒子提籃里的春光,更為濃郁、更為豐盛。讓母親這個大家庭,春光更加多彩、歡笑更加舒暢。
『貳』 高中記敘文好句摘抄
1、神情+動作+心理
學校包的車停滿了校園。我找到應該坐的位子,走過去,坐好。喝一口?謝了,我有。「紅牛」縮了回去。我這瓶怎麼樣,要不,來一口?是「丫丫」的罐裝露露。我淺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對她搖搖。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澱了一層水垢的開水,經我一搖,都興奮起來,四處游曳,恰似我們奮爭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時機地亢奮起來。
2007年江蘇考生《厚重的心》
這段細節描寫將自己敦實的個性、淡然的心態以及臨上考場奮發向上的鬥志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讓人眼前一亮。
2、肖像+情態+動作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裡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於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麼溫暖,一步、兩步、三步……
2007年北京考生《沉默的父愛》
這段細節描寫充分調用了父親獨具個性的神情與動作,將一位質朴堅毅的父親濃墨重彩地描畫出來,雖然父親沉默無語,但父親那深沉復雜的眼神與情深意厚的手部動作是對兒子的囑托也是熱切的鼓勵,文字中蘊含的父愛令人潸然,更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細節的力量。
3、心理+動作
時間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圍靜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媽,我不上了」在口中轉了幾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對學習是多麼的渴望,可家中……母親,您的手依舊在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繩的一部分。父親猛地捏滅了煙,起身去了鄰家,我依舊心沉沉的,您依舊手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草繩……
2007年山東考生《母親手中的稻草繩》
這一段細節描寫,猶如電影鏡頭,將一家三口的「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的真切的心理、母親編稻草繩手的「一顛一顛」以及父親狼下決心的「捏」煙的動作,將一個家庭面臨的困境與父母對子女的深情厚意清晰地表達出來,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4、語言+動作
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著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里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樂很自在地活著。奶奶呢,就在家裡喂她的那群雞,吆喝著兩只狗,洗干凈爺爺的衣裳,一邊等著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麼?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么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後很認真地去為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著一邊喝茶一邊閑談。
2007年湖南考生《詩意地生活》
這一處細節描寫讀來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表達。「爺爺奶奶」典型化的語言飄盪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奶奶的舉止動作彌漫著多麼簡朴詩意的生活滋味。「於細微處見真情」,這難道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詩意」嗎?
5、神態+場景
老根又收到了六封信,正准備煮上地瓜粥給將回來的兒子吃,卻又收到了第七封信,小根退學了,要去打工。老根紅著眼看信,「爸,我讀不讀大學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再讓你受苦受累,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的。」這是一個沒有蟬叫聲的夏天,沒有人敢吵到老根,因為他的眼睛裡有火。
2007年福建考生《季節》
這是一處很成功的細節描寫。作為父親的老根無法為兒子交付學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兒子小根退學打工。父親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作者通過「紅著眼」「眼睛裡有火」細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老根的心理,並巧妙通過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景「一個沒有蟬叫聲的夏天」進一步襯託了老根的心情。
以上幾例是細節描寫的常用寫法,只要同學們多加體會,多作練習,是容易掌握的。作家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如果在作文中呈現一兩處「立體」的細節描寫,無疑是作文升格的重要籌碼。
『叄』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
當羽翼漸漸豐滿的時候
燦爛的陽光投射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遠處,高險危立的懸崖上,一隻蒼鷹抖落滿身的灰塵,張開翅膀,像風一般飛向太陽,消失在一片金色的日暉中。
雄鷹之所以能振翅高飛,是由於它的羽毛豐滿了,翅膀硬了,是因為它經過無數次嘗試,積累了足夠的自信心。由此可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更要經受磨礪。
當代著名青年數學家陳景潤,在中學時代就顯露出超凡的數學天賦,在證明「歌德巴赫」猜想這個世界數學難題時,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潛心鑽研。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季。他用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在羽翼漸漸豐滿時不忘腳踏實地的驗算。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年輕的時候就在著手收集小說素材,經常來到集市附近處的一棵大樹下,擺開一塊布,布上放一支煙桿以及一杯茶水。每當有行人路過時,他總會恭敬地請他們來歇歇腳,喝上一口茶水,抽上一袋煙,然後請他們講一些民間的神話故事,並自己做好記錄。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四十多歲,他終於完成《聊齋志異》的創作。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要有勤奮和虛心求教的精神。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要力戒狂妄自大。
趙括是楚國大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諳兵法,談論用兵理論,連他的父親——一代名將趙奢也難不住他。高傲的趙括便自以為精通兵法,天下無敵,於是在趙奢死後便冒然請纓,取代與乃父齊名的一代大將廉頗。但是只長於空談兵法而無實戰能力的趙括斷送了趙國四十萬活生生的年輕將士。「紙上談兵」的教訓警示我們:羽翼漸漸豐滿的時候,一個人最容易狂妄自大。
注重磨礪,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就會享受到翱翔於天空的樂趣。
加強基礎,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會領略到山之巍峨,海之博大。
充滿信心,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虛心向老一輩學習,成功就在人生的前方。
日光下,山林間,人生之路上,我看到自己的一雙羽翼漸漸豐滿,一種奮力抗擊人生風浪的精神在心之高端漸生……
留在心底的風景
生活中,構成屬於我的角落裡永遠的風景是清茶,音樂,手機,電腦,柔暖的燈光,一幅藍天白雲小橋流水的油畫,還有自己。在許多個晚飯後,就會走入這個小世界,或看書,或冥想,或聽音樂、或敲打些瑣碎的文字,一種只有自己才能夠聞到的味道包圍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靜謐。
其實,風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種精神。如三峽的神女峰,黃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頭……每一處景點無論其大小都有個傳說。那聳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個寓意深刻、美妙動人的神奇傳說則是人類思想精神詮釋的最佳展現。假若沒有神奇的傳說,風景會是怎樣的黯然!見了靈動的景物不去寄託情思的人對生活一定是冷漠木然的。
風景會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會經風景的陶冶而變得滋潤且有內涵。而在歲月的長河裡,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貧困的地方,也會有一兩處風景點綴生活,讓人可以賞且聊以自慰的。
記得當年下鄉的歲月里,生活清苦,沒有電視,沒有娛樂,日子過得很沉悶。但住所外有一排白楊樹,長勢茂盛,筆直的刺入雲端。在寂寞的日子裡,注目那樹,其感覺不亞於見到黃山奇松,瀟湘修竹。春天品賞樹上一抹嫩綠,精神為之一振,點燃意趣。夏季,有時站在樹蔭下,目光順著樹伸向天宇,陰天心逐流雲,晴日心遨太空,如果專注於大樹所指的那方遙遠而又逼近的蒼穹,心愁淡釋,會萌生出振翮高飛的意願。轉而會想:我所住的時日不長卻深感寂寞難耐,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呢?繼而自慰:此處風景都市沒有,此時心情從今往後不會再來……霎時,胸懷如去茅塞,倏見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許愜意……
當年,每遇我心思寧凝佇立樹下時,老柳就會走過來粲然一笑對我說:「生活不習慣呀!」我則不敢承認。他是濟南知青,在鄉里娶了妻子,生了兒子,是當時那地方寥寥幾個紮根的知青之一。寂寞的生活被他營造了兩處風景:享受妻子的溫柔,親撫小兒的嬌嫩。心底的愛、樂、憂、惱皆傾注有處,日子的清苦便渾然不覺了。看到他這樣我心頭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風光,隨之就想:此心安處,便是我鄉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親,他老年患了腦萎縮,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親陪伴身邊,父親的說話能力有所下降,母親就天天找話給他說,母親辛苦萬分,但在他的眼裡丈夫是她一生中無法再找到的好風景,而父親呢?不也是由母親這片無比珍貴的風景相伴著而度日麽?
風景是美的,但風景不止有青山綠水、動物、植物,也有風暴、地震以及天外來物……風景因其豐富復雜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對所面臨的一切都視作風景,靜心接納,安撫也就在其中,歡樂也在其中了。
不知道有用沒
『肆』 高考滿分作文(記敘文)
當羽翼漸漸豐滿的時候
燦爛的陽光投射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遠處,高險危立的懸崖上,一隻蒼鷹抖落滿身的灰塵,張開翅膀,像風一般飛向太陽,消失在一片金色的日暉中。
雄鷹之所以能振翅高飛,是由於它的羽毛豐滿了,翅膀硬了,是因為它經過無數次嘗試,積累了足夠的自信心。由此可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更要經受磨礪。
當代著名青年數學家陳景潤,在中學時代就顯露出超凡的數學天賦,在證明「歌德巴赫」猜想這個世界數學難題時,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潛心鑽研。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季。他用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在羽翼漸漸豐滿時不忘腳踏實地的驗算。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年輕的時候就在著手收集小說素材,經常來到集市附近處的一棵大樹下,擺開一塊布,布上放一支煙桿以及一杯茶水。每當有行人路過時,他總會恭敬地請他們來歇歇腳,喝上一口茶水,抽上一袋煙,然後請他們講一些民間的神話故事,並自己做好記錄。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四十多歲,他終於完成《聊齋志異》的創作。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要有勤奮和虛心求教的精神。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要力戒狂妄自大。
趙括是楚國大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諳兵法,談論用兵理論,連他的父親——一代名將趙奢也難不住他。高傲的趙括便自以為精通兵法,天下無敵,於是在趙奢死後便冒然請纓,取代與乃父齊名的一代大將廉頗。但是只長於空談兵法而無實戰能力的趙括斷送了趙國四十萬活生生的年輕將士。「紙上談兵」的教訓警示我們:羽翼漸漸豐滿的時候,一個人最容易狂妄自大。
注重磨礪,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就會享受到翱翔於天空的樂趣。
加強基礎,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會領略到山之巍峨,海之博大。
充滿信心,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虛心向老一輩學習,成功就在人生的前方。
日光下,山林間,人生之路上,我看到自己的一雙羽翼漸漸豐滿,一種奮力抗擊人生風浪的精神在心之高端漸生……
留在心底的風景
生活中,構成屬於我的角落裡永遠的風景是清茶,音樂,手機,電腦,柔暖的燈光,一幅藍天白雲小橋流水的油畫,還有自己。在許多個晚飯後,就會走入這個小世界,或看書,或冥想,或聽音樂、或敲打些瑣碎的文字,一種只有自己才能夠聞到的味道包圍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靜謐。
其實,風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種精神。如三峽的神女峰,黃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頭……每一處景點無論其大小都有個傳說。那聳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個寓意深刻、美妙動人的神奇傳說則是人類思想精神詮釋的最佳展現。假若沒有神奇的傳說,風景會是怎樣的黯然!見了靈動的景物不去寄託情思的人對生活一定是冷漠木然的。
風景會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會經風景的陶冶而變得滋潤且有內涵。而在歲月的長河裡,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貧困的地方,也會有一兩處風景點綴生活,讓人可以賞且聊以自慰的。
記得當年下鄉的歲月里,生活清苦,沒有電視,沒有娛樂,日子過得很沉悶。但住所外有一排白楊樹,長勢茂盛,筆直的刺入雲端。在寂寞的日子裡,注目那樹,其感覺不亞於見到黃山奇松,瀟湘修竹。春天品賞樹上一抹嫩綠,精神為之一振,點燃意趣。夏季,有時站在樹蔭下,目光順著樹伸向天宇,陰天心逐流雲,晴日心遨太空,如果專注於大樹所指的那方遙遠而又逼近的蒼穹,心愁淡釋,會萌生出振翮高飛的意願。轉而會想:我所住的時日不長卻深感寂寞難耐,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呢?繼而自慰:此處風景都市沒有,此時心情從今往後不會再來……霎時,胸懷如去茅塞,倏見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許愜意……
當年,每遇我心思寧凝佇立樹下時,老柳就會走過來粲然一笑對我說:「生活不習慣呀!」我則不敢承認。他是濟南知青,在鄉里娶了妻子,生了兒子,是當時那地方寥寥幾個紮根的知青之一。寂寞的生活被他營造了兩處風景:享受妻子的溫柔,親撫小兒的嬌嫩。心底的愛、樂、憂、惱皆傾注有處,日子的清苦便渾然不覺了。看到他這樣我心頭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風光,隨之就想:此心安處,便是我鄉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親,他老年患了腦萎縮,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親陪伴身邊,父親的說話能力有所下降,母親就天天找話給他說,母親辛苦萬分,但在他的眼裡丈夫是她一生中無法再找到的好風景,而父親呢?不也是由母親這片無比珍貴的風景相伴著而度日麽?
風景是美的,但風景不止有青山綠水、動物、植物,也有風暴、地震以及天外來物……風景因其豐富復雜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對所面臨的一切都視作風景,靜心接納,安撫也就在其中,歡樂也在其中了。
『伍』 高考記敘文精彩片段摘要
分享
百靈啼聲婉轉,麻雀撲打著翅膀,鳥兒在同一片藍天飛翔;小草青蔥,樹木成陰,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遊人閑適,人們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個具有魔力的詞語,給我們以無盡的財富與收獲。
分享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充實與快樂。分享是一種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獲高於常人幾倍的快樂。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我醒來,我便思索著如何與他人分享我的快樂,因為那會使我更快樂。」蓋茨的確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與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發成果;他與社會分享自己的財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們的敬重,在敬重里獲得了更多的快樂。不會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為「幸福」地度過每一天。沒有分享,便不能開闊心胸,而心胸狹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樂?分享就似一種催化劑,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分享能夠提升人生的情趣與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竹林七賢徜徉在山水之間,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時升華了各自的情誼;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卻喜歡互相探討詩詞、分享兩人的文學見解,因而他們的友情堅如磐石;居里夫婦毫不吝嗇各自的一點一滴,無論是財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們都與世人同享,所以他們成為了我們畢生愛戴尊敬的對象……因為分享,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失;因為分享,他們收獲了雙倍的幸福;因為分享,他們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種文化和諧相處,使國際關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各國燦爛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國古代閉關鎖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文化的趨同與單一會日益嚴重;再想想二戰時期法西斯對於人、對於文化的肆意扼殺幾乎將世界一步步推向衰敗。現代社會需要和諧,我們應當學會分享。因為分享能讓文化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分享能創造一個和諧寧靜的國際大環境,分享將使世界這個大家庭更溫暖!
讓我們懂得分享,讓我們試著分享,讓我們充分發揮分享的魔力,讓分享這個神奇的詞語在生活中熠熠生輝!
『陸』 高考優秀記敘文範文
願時光清淺,許她半世安然
如果,你遇見一個有著憂傷雙目的漂亮女孩,請一定要告訴她:「親愛的女孩,請別憂傷!」寫下這幾個字時,我竟默默地流下淚來,死死地回憶起了曾和她在一起的美好時光,而我與她分開剛好兩年。
昨晚十一點她打電話給我時,我正兀自睡得香甜,迷迷糊糊半睜開眼睛拿起手機按下接聽鍵,甚至還來不及看清來電的名字電話一頭就已經傳來了竭力隱忍的哭泣聲,她說:「年少輕狂的日子裡,我怎麼也學不會以往,卻學會了用煙酒來麻痹自己。」
她說:「像我這種從來沒有美麗過的女孩,註定什麼都不能夠,註定什麼也得不到。老天為什麼要讓我這么卑微的活著?」原來這兩年,她痊癒的只是外表,有一種傷,早已深入骨髓,在每個午夜淺淺肆虐。
我似乎能夠想像得到電話那頭她被淹沒在悲傷薄霧里柔和的側臉。如果,如果所有的傷痕都能夠痊癒,如果任何事我們都可以勇敢到無所畏懼,如果我和她依然相互依偎在一起。那樣,她會不會就不用那樣一個人艱難的生活,就不用一個人倔強的用稚嫩的雙肩扛起所有的傷。
我看過很多催人淚下的小說故事,看過很多辛酸悲戚的電視劇,卻唯有她的故事讓我心疼到不能自己。父母在她七個月大的時候就將她扔給爺爺奶奶照顧外出打工。在貧困的的小鄉村裡,父母在隔好幾年才回家看她一次,在父母給她添了小妹妹之後更是把長年小妹妹帶在身邊,並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妹妹身上。安靜隱忍的性格導致她再學校經常被人欺負,中等偏下的成績使得老師也不待見。中考失利沒能如願考上嚮往已久的高中,父母也不願再花錢讓她上學,15歲就出社會工作,16歲父母離婚各自組建家庭。如此坎坷戲劇化的人生說出來也沒人相信。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吧!當悲傷來臨,過著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生活的同時還要故作姿態,微笑以對。
我仍記得在中考最後一天,她曾那樣幸福的沖我單純的微笑,她說:「我會把所有的背叛和怨恨丟在身後,就算以後的日子會很艱難,我也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我總會好起來的,生活,也總會好起來的。」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她的笑容清清淺淺,成為我生命中最美的點綴。我站在窗邊,看著樓下街道上形形色色擦肩而過的男男女女,不外乎臉上都帶著微笑,面若桃花。唯有她,卻還在命運的洪流中苦苦掙扎。
手上傳來突兀的灼熱疼痛感,我趕忙甩掉手中的煙頭。在此之前,我從未接觸過這個東西,甚至是厭惡的,對我而言,手中的星星之火灼傷的只是我纖細白凈的手指,但對她而言,灼傷的卻是她彌漫著尼古丁的殘心吧。淺白的煙霧彌漫在了她那原本就扭曲的世界裡,深沉的久久化不開·····時光繾綣,唯願陰霾而又深沉的灰色天空也會晴空萬里。我親愛的朋友,請原諒我的無能為力,身在遠方,無法及時為你遮風擋雨,無法肆意的給你擁抱,無法給你一個可以哭泣的肩膀。我只能用蒼白無力的文字訴說,把所有的心疼與祝福書寫在紙上。
願時光仁慈,許你半世歡顏;願時光清淺,許你半世安然。
『柒』 高考滿分寫人記敘文 800字三篇
哥,是撿來的嗎?
哥,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胳膊像一頭健壯的牛;哥,粗聲粗氣,蓬亂的頭發,像一匹任勞任怨的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隻拉磨的驢。(﹡排比、比喻相結合的肖像描寫和形象化的特徵刻畫使哥哥的整體形象一下子就凸顯出來)都說哥是撿來的,因為哥像一個只要有飯吃就像牲畜一樣拚命幹活的家中唯一的勞力。
風輕輕地劃過身邊,傳來哥喘氣的聲音,麥浪中飄飛著哥的滴滴汗水,在陽光下,像一顆珍珠,飛起又沉入無邊的麥浪。(﹡比喻式的細節點染配合比喻修辭增添了形象感、畫面感)
哥真是撿來的嗎?在無邊的黑夜裡我問著依然閃爍的群星,也許它們知道哥是不是從娘肚子里出來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問她哥是不是娘撿來的,她就偷偷抹淚的樣子,想起娘看著哥的那種心痛而又無奈的樣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撿的吧!(﹡心理描寫與細節描寫相結合,既有形象感,有構成了懸念,緊扣文題。)群星無語,只有無邊的思索融化在無邊的黑暗裡。(﹡抒情性的筆調)
然而,終於有一天,一輛汽車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情節突轉,懸念又起,並為下文埋下伏筆)
全村都愕然了,母親單薄的身軀像一張經不起揉捏的白紙一樣斜依在門檻上,銀發中夾著幾根枯黃的頭發任風胡亂地吹拂著。(﹡鏡頭①:經比喻修辭點染的肖像描寫不僅更加形象,而且真實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顧一切地掙脫親生父母溫暖的手,沖向麥田,陽光下哥黝黑的臉上滾動著顆顆水珠,是淚?還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淚水在眼眶裡泛濫,卻再也無力叫出那個沉沉的「哥!」(﹡鏡頭②: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相結合,烘托出了兄弟間濃濃的真情,呼應伏筆。)
哥,傻笑著看著我,說:「回去多陪陪咱娘,她為你犧牲了不少。」(﹡鏡頭③:肖像加語言描寫,刻畫了哥哥的憨厚淳樸。)
娘,娘為我犧牲了不少,是的,娘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了我這個撿來的娃,為了我今天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娘把哥變成了家裡的一頭牲畜。(﹡心理描寫與議論抒情結合,通過對比表現了娘的偉大與我對娘的深深敬愛和感激。﹡「牲畜」一詞抒情性極強,讓人心靈震撼)
無數個日子裡,娘給我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卻給哥塞了一個硬邦邦的窩窩頭,我對娘說:「這不公平!」娘只笑笑說:「你上學要營養。」(﹡鏡頭④:以動作細節「端」和「塞」,形象化的的「香噴噴」和「硬邦邦」以及語言描寫創設對比,凸顯娘的偉大,並從形象化的角度深化前段對娘的贊美與感激。)
原來,我現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運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親,還是我跟娘親,娘為什麼要這樣做?此刻我方明白,原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心理描寫與議論抒情結合,逐漸接近話題中心。)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養著我的心田,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給我前進的力量。(﹡對稱式的比喻句增強了抒情性,又顯示了文采。)我多想問問娘,我比她的兒子更重要嗎?也許不必了,因為娘是這樣認為的,這是娘這個最最善良的人對事物的認知。
父親的布底鞋
在我的心目中,父親一直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懷寬闊如大海。
(﹡議論總寫父親的為人)
父親一直都穿著一雙布底鞋,白底黑幫,寬寬大大,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布底鞋」的描寫引出不合時宜的「懸念」)我曾經笑著問父親:「你現在已經是響當當的大人物了,怎麼還穿這么土的鞋子? 」( ﹡第一個鏡頭:語言描寫設下懸念。)父親微笑了許久,沒有說一句話。
父親曾經對我說:「孩子,你別以為現在咱們有錢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農村人的血,咱的骨子裡要有農村人的那份質朴和忠厚。」(﹡第二個鏡頭:語言描寫表現了父親淳樸的個性,同時為下文的記敘主體引線,充當總領。)我聽著父親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父親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父親沒有好衣服穿,還吃不飽肚子,但是父親學習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裡拿第一名。﹝﹡過渡:總述父親的經歷,以引出下文的回憶。﹞
因為貧困,許多孩子都輟學回家去放羊,但父親的父親,我的爺爺,(﹡如此敘述,產生久遠的歷史感。)一個老實卻又堅毅的莊稼人,咬著牙說:「再苦再窮,也要讓娃兒把學上出來。」就這樣,爺爺用他寬闊的肩膀和晶瑩的汗滴(﹡第三個鏡頭:語言描寫加形象化的敘述刻畫爺爺的開明與責任感。)硬是供父親念完了初中了。憨厚聰明的父親,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縣重點,但爺爺心頭卻升起了一片愁雲:「娃兒這么爭氣,可到這縣城中學上學的學費從哪裡來?」爺爺在炕頭輾轉反側愁了一晚上都沒愁出個結果。第二天早上,爺爺沉著臉對父親說:「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麥」。懂事的父親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麼,二話沒說拎起鐮刀就跟在爺爺身後邁出了院門。(﹡第一個事件片段:心理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緊密結合。﹡段中爺爺個性化的語言不多,恰恰體現了農民的朴實和農村一家之主的特點。)
可爺爺邁出門檻,不由愣住了,父親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門外,有的手裡拎著半截米袋,有的提著一隻瘦雞,有的捏著幾張破損了的沾滿汗漬的鈔票,有的托著幾件陳舊卻干凈的衣服(﹡第二個事件片段:①鋪排式的描寫如電影鏡頭刻畫出了鄉親們的群像,場面感極強)……,村長四爺爺微微笑著說:「咱村祖上風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親的小名)替咱村爭了一回臉,咱村人臉上光彩……大家來送送娃兒(②語言描寫真實地體現了農村人的特性——個性化的語言)…… 」眼淚順著爺爺臉上的皺紋滑了下來,爺爺對父親大吼一聲:「給大夥跪下…… 」父親「嗵」的一聲,雙膝落在泥土地上……(③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生動形象,使人如親臨那感人的場面)
父親後來對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都穿著布底鞋嗎?那天我走的時候,村裡四奶奶塞給我一雙布鞋說:『小三子啊,這年頭大夥兒都困難是實情,可人活一輩子,不能老想著自己,還要多替別人著想著想,誰家沒有個難處啊?你四奶奶我活到這把老骨頭,就盼著子孫後輩能出個人才,將來做個大官,讓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飽飯,孩子們都能念上書。 』後來我上了大學,見了世面,可每當我面對城裡燈紅酒綠的世界時,我就想到當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圖自己過得好,還要多替別人想想!」(﹡以補敘的方式引出第三個事件片段:全段基本由語言描寫構成,在人物語言中發表議論,傳達觀點。﹡段尾人物的議論緊扣話題的中心)
看著父親眼角閃光的淚珠,我忽然明白了父親當年大學畢業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到村裡帶領大夥兒開辦企業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
父親,我愛你!
尊敬的父親:
父親,當我以這兩個有些沉重的字稱呼你時,我的心更加沉重;在這安靜的考場,想到了你,以這樣的形式寫信給您,我想哭。﹝﹡開篇以「父親」相稱,沒有女兒對爸爸的嬌嗔和親昵。(直接抒情——心情沉重)﹞
曾經,當媽媽還在時,你是那樣的健朗。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偶像,我時時為你感到自豪。從媽媽幸福的眼眸里,我知道了你是媽媽一生的依靠。而你,確實是那一把傘,風雨里為我們擋去潮濕;烈日下為我們遮去酷暑。您,我的父親,媽媽的依靠,我的偶像。﹝﹡總寫父親是家庭的頂樑柱(敘議融合)﹡「傘」的比喻使議論變得形象化﹞
還記得嗎?曾經我們的家是那樣的窮,媽媽在家帶孩子,你一人在外面風里來雨里去,每月拿著那一點微薄的工資養家,可你從無厭倦。﹝﹡「風里來雨里去」「 微薄的工資」等形象的敘述傳遞出對父親的敬愛之情。﹞那日,你下崗了。媽媽一人坐在沙發上垂淚,她不知以後家裡的日子要怎樣過下去,不知以後的路怎樣熬下去。父親,我親愛的父親。你走到媽媽面前,握著媽媽的手,一字一句地說:「鳳啊!別哭,天塌下來我頂著,我一個堂堂男子漢,難道連個家都養不活。」﹝﹡第一個事件片段:①旁白式的心理描寫渲染了傷感情調。②「走到媽媽面前」「 握著媽媽的手」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了父親的柔情。③對父親的語言描寫刻畫出了父親的責任感和剛強的男子漢形象——兩處對父親的描寫凸現了父親剛柔相濟的個性形象。④「父親,我親愛的父親」的呼告表達了對父親的深深敬愛之情。(直接抒情)﹞是的,以後的日子,你早出晚歸,靠著健康的體魄和別人一些微薄的資助,你重新開始,向人心險惡的商海中摸爬滾打,不知疲憊。每次看到你熬紅的雙眼,蒼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發,媽媽眼裡總是蓄著淚水,﹝﹡細致的肖像描寫傳達著傷感情調。﹞而我總是一次次告訴自己,長大後要像父親一樣有出息。
那年,陽光和暖,你將你一年辛苦賺來的錢放到母親手裡,告訴母親:「鳳兒,你以後和孩子有好日子過了。」母親一面點頭一面淚落如珠,而你也哭了,當你把臉別到一邊時,我告訴自己:父親,即使你一無所有,但只要有你,我們依然活得快樂,父親,我親愛的父親。﹝﹡第二個事件片段:簡單幾句就將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動作細節描寫融合在一起,再加上「我」的心理描寫和呼告抒情,將父親的重承諾、母親的心疼、我的敬意全都充分表現出來。﹞
那天,天氣陰冷,像今天。媽媽在艱難地支撐了半年後,終被那可恨的病魔奪去了生命。那天,你眼睛紅腫,衣服單薄,我一時覺得你蒼老了許多,像一棵茁壯的樹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第三個事件片段:一句簡單的肖像描寫和比喻刻畫了父親的喪妻之痛。﹞那晚,你告訴我,孩子,以後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親,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為什麼?﹝﹡通過呼告直接抒發了痛苦之情。﹞
多少個夜晚,我坐在家門口等你,而你總是醉醺醺地回家,對於流淚的我,你卻似乎已看不見。別人說你會打麻將了,我吃驚,當終於在一天幫你洗衣服,看到那個欠條時,我信了。又有人說,你會跟村裡的幾個人去抽一種很特別的煙時,我呆了,﹝﹡第四個事件表現為鏡頭組接:「醉醺醺」「看到那個欠條」「抽特別的煙」——刻畫了父親的一蹶不振。﹞連眼淚都落不下來了。父親,我親愛的父親,告訴我,這不是真的,我不願失去母親後,再失去一個健全的父親,我永遠不願自己變成一個孤兒。﹝﹡通過呼告直接抒情﹞
母親,如果你在天堂里,能看到我們,那你告訴父親:「即使是已沒有了我,但也並不等於失去了一切,這些困難與曾經艱苦的日子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父親,知道嗎,這點挫折,算不了什麼,即使失去,我們也可在人間為母親祝福,母親希望我們過得好,能為我們頂起生活的一片藍天,一片希望。父親,我愛你,從頭開始,母親為我們祝福,我永遠不願失去你!
『捌』 高考滿分作文勵志類記敘文
讓發展與記憶同步
這是一個發展迅猛的時代。似乎一切都在日新月異。
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銀行商場鱗次櫛比,霓虹燈夜夜綺麗,笙歌夜夜響起。看起來,這繁華中有著濃郁的文化,然而,在這背後,卻湮沒了不知多少曾經的文化記憶,我們民族的文化記憶。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開始使用許多新興的科技產品:手機、電話、電腦、全自動洗衣機……似乎,我們的生活,就差裝全智能的機器人了。
雖然說手機的使用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但人們過多地沉浸在手機的世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親人朋友的真實互動,特別是青少年們,手機對他們來說,不是通訊的工具,因為,他們對手機的第一需要,是游戲,而不是便於隨時隨地與家人聯系,與朋友聯系。網路上有這樣一句話來調侃這種現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卻在低頭玩手機。」這雖是一句調侃的話,但它反映了人們對於這個手機泛濫的社會的酸楚與無奈。
說到全自動洗衣機,它確實減輕了人們的家務負擔,讓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另一方面,這除了費水費電,耗費資源外,也許還是一個讓人變得懶惰的工具。我很懷念在農村的家裡,曾經和大人們一起去村邊的池塘洗衣服的場景。大人們在塘邊一邊洗衣,一邊聊著家長里短;我們一群孩子在一旁打起了水仗,打歸打,鬧歸鬧,但全村的孩子在一起,像親兄弟親姐妹一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有時候,還能聽到大人們哼起了悠揚綿長的洗衣歌……好一幅原生態的和諧美好的畫面。
我並不是說要否定高科技產品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只是說,我們在不斷地發展前進的同時,不能忘了過去的那些好習慣,好規矩,不能忘了曾經的文化記憶。
如今,我們北京的這些老規矩被重新提起,可喜的是,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反映出人們的文化記憶並沒有完全泯滅,對過往的懷念和珍惜之情猶在,只是在忙忙碌碌的現代生活中暫時的遺忘,並不是真的企圖拋棄。另一方面又看出,人們被這時代的洪流推攘著前進,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根本沒有時間來顧及從前的老規矩。終於明白叔本華所說的「人生如鍾擺,在痛苦和領獎台之間徘徊」這話的含義,這樣的人生,整日在為了金錢與名利而奔波,卻攪亂了心靈的步調。
似乎這也警示我們,時代要進步,但是,速度不要太快,要給我們留出喘息的時間與空間,至少,要能讓我們有一定的時間來重溫那些優良的「老規矩」。
分享了一篇文章,喜歡對你有幫助,學習更多:績優堂名師輔導學習助手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