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家鄉住在黃河邊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有一條大河,他就是我們美麗的母親河——黃河!我的老家就在黃河旁邊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子要去黃河邊得走一個多小時的泥濘小路。黃河春、夏、秋、冬的景色可壯觀啦!春天來了,河裡的冰開始融化,寬闊的黃河水嘩啦嘩啦地向東流去,一陣春風吹來,河面上泛起一層層鱗波,在太陽的照耀下,就像千萬條在河水中游動的小魚,黃河中有大片大片的濕地,那蘆葦才露出了尖尖角,野草開始發芽。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水鳥已在濕地里追啄嬉戲,黃河的春天太迷人了。夏天到了,黃河水一下變得渾黃起來,他好像一匹煩躁脫韁的野馬,向前狂奔。那波浪一浪高過一浪。黃河灘濕地已是綠色的世界,那蘆葦葉在風中東搖西晃發出沙沙的聲音,伴隨著鳥兒唧唧的叫聲真像一部正在演奏夏天的贊歌。再看那聞名中外的黃河壺口瀑布,黃河就像一條蛟龍一頭鑽進壺口又一瀉千里翻江倒海地一瀉千里。轉眼到了秋天,蘆花飄絮,大雁南飛,大地秋高氣爽,萬物果實累累,蘋果掛滿了樹梢,黃河灘地的大紅棗紅里透明地像一個個紅寶石閃閃發亮,秋天的景色非常美麗。秋去冬來,黃河一下變成了一條溫順的河,水流平緩無浪無波,蘆葦葉已發黃了,有些植物光禿禿的變得沉默不語,河面上一片寂靜。黃河壺口瀑布也沒有往日的喧囂。下雪了,河面上結冰了,雪花落在了冰面上,它就像一條綿延萬里的玉帶。這就是我的家鄉黃河。
下一篇:平野之春上一篇:風光秀麗的佛頂山
⑵ 我的家我的家鄉作文黑沙灣的美食
有人曾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專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屬黑沙灣吧。
黑沙灣位於台山市赤溪半島,是世界上罕見的黑色沙質的海灘。
黑沙灣四周群山環繞,遠遠看去,如同一位位偉大的烈士英雄仰首挺胸地守護著一方凈土。一眨眼功夫,那「烈士英雄」已經披上了一身翠綠的衣裳,綠得發亮,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山又變成了一座座「金山」了,太陽的光茫像一把把利劍刺向這些大山,似乎在給予它們無窮的生命力。
黑沙灣沙灘到處都是黝黑、綿軟的細沙,猶如一顆顆黑芝麻撒落在地上。真是太奇妙了,不愧是鼎鼎有名的黑沙灣。走在沙灘上,我彷彿置身於沙漠,踩在細沙上,那軟綿綿的感覺,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我捧起一捧沙子,如欣賞夜明珠般細致,再聞一聞,哇!還發出誘人的香氣呢!
啊!這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讓我流連往返!
⑶ 我的故鄉我的家荊門八百至一千字作文
在黃海之濱,有一座山海相擁的海濱小城——贛榆縣,那就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
我的家鄉有很多名勝風景:有江蘇省第一高峰——大吳山,山上松樹鬱郁蔥蔥,樹下野花美不勝收;有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抗日山烈士陵園,雖然抗日山不高,但它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它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英勇的戰士冒著日寇的炮火修建起來的,現在我們成為家鄉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遠遠望去山上有一個新四軍戰士,他手裡拿著一把步槍,把一把紅旗高高舉起,他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把敵人趕出我們美麗的家園。還要有江蘇北戴河之稱的海州灣旅遊度假區等等。
我們的家鄉發展很快,原來我們的家鄉只要農業生產,且生產方式很落後,牛耕地,人拉犁,只有用鐮刀來收割莊稼。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莊稼用聯合收割機來收割,可快啦,一覺醒來,發現金黃燦爛的莊稼就不見了,你知道它們都到哪裡去了嘛?其實他們是被農民伯伯的聯合收割機收割走了。原來用鐮刀收割莊稼要用好幾天,現在用聯合收割機不出一個夜晚就收割完了。現在,我們家鄉也建起了許多大工廠,農民伯伯農忙完後可以到工廠上班,掙得錢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
家鄉的環境變化也很大,聽爺爺奶奶講過去我們家鄉都是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交通十分不便。現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出門就有公交車坐,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車。現在的林間小道都是水泥路,而且大樹下還要許多公共椅子, 只要累了就能坐在公共椅子上休息。夜晚,我們就坐在樹下的公共椅子上乘涼,在椅子旁邊弄上有一盞燈,孩子們就在樹下玩耍、嬉戲。好多地方都建起了公園,家鄉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我們家鄉物產豐富,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應有盡有,客人來了,保證讓他們大飽口福,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我們家鄉還有許多著名的土特產,有家喻戶曉的厲庄鎮大櫻桃;有香飄萬家的老海邊煎餅和蝦醬……。我們家鄉有「草莓之鄉」、 「泥鰍之鄉」等美譽,美名遠揚國內外;還有小有名氣的石橋鎮蘋果園等等,可多啦!
啊!我喜歡美麗可愛的家鄉,我愛我家!
1625
分享到:
請
⑷ 作文美麗古田,我的家(1000多字)
美麗古田,我的家
古田,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一座山腳下,那裡四面群山環繞,像是把這里與世隔絕一般。山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真是一個世外桃源。而我的老家便坐落在那。
奶奶家是一個四合院差不多的小院,裡面只有一幢不算太大的房子,裡面住了三戶人家,但生活得像一家人似的。鄰里互幫互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
奶奶住的房屋已經有些年頭了,看起來有點陳舊。但奶奶絲毫不厭倦,記得去年媽媽希望奶奶搬到玉環來住,吃好用好,但奶奶還不肯搬呢!
春天到了,奶奶突發奇想,和爺爺一起在二樓陽台與雞舍之中的空隙上搭了一瓜架,搬了一個大壇子,裡面裝滿了從山上挖來的土,裡面撒上種子。把瓜架的一頭埋進土裡又用石頭卡在裡面以防瓜架掉出來。架子的另一頭則被用繩子牢牢地綁在了二樓陽台的扶手上。便大功告成了。
果然,不出幾天,大壇子里冒出一截小瓜苗,一天又一天,瓜苗漸漸長大,最後爬滿了整個棚架。不論春夏秋冬,奶奶家門前總是四季常青,簡直是一個綠色小屋。當絲瓜成熟季,奶奶的屋前就更熱鬧了!一個個絲瓜像一道道窗簾,掛在門前,風一吹便像一個淘氣的娃娃跳起舞來,夏天它為我們遮陽,而冬天卻可以篩下一束束金光,真暖和!
談到雞舍,這是奶奶家最顯眼也最值得一提的事了。這是前年爺爺用鄰居蓋房子所剩的磚頭砌成的,樣子跟普通的雞舍沒什麼兩樣。它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入口只有一個抽屜那麼大,只能讓雞進去,把其它東西都拒之門外。它還有好處:一可以防小偷,二可以通風。真是一舉兩得呀!不只奶奶家養雞,家家戶戶都養雞,當雞是他們的命根子似的。
雞,在里黃隨時隨地隨處可見。你瞧!公雞立在石頭上仰望天空,想是在看天色,准備打鳴。一群小雞雛跟在母雞後面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母雞警惕地關注著周圍的一切,生怕有一絲疏忽。
奶奶家前面還有一戶人家養著幾百隻鴿子。白的,黑的,灰的,每隻花紋不同,顏色不一,各有各的特點。每天早晨,主人把籠子一開,它們便與魚貫而出,三個一群,五個一隊地在山間盤旋,它們成了奶奶家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在「陳氏祠堂」旁的一間破爛不堪的小屋子,生活了一群豪豬,是我阿公養的。只要一有不熟的人進去,它們之中公豪豬便從豬群沖了出來,渾身展刺,用憤怒的目光瞪著你,嚇得你不得不離開那「詭異小屋」。但只要多來幾次不傷害它們,它們也會漸漸對你友好起來。
奶奶家還承包著一座大山呢!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奶奶家就從不斷水。因為我們吃得是山泉,既安全又自然。泉水順著山勢,蜿蜒曲折地從山頂向下流淌,最後匯集到一個大深溝里。
山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把山映成黃色,中間時不時還摻著幾朵火紅的鳳仙花和淡黃色的迎春花。一棵棵蒼松直挺挺地立在鮮花之間。一個月後,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一個個豆莢,大山又換上了墨綠色的新裝。
晚上,奶奶把一桌飯菜搬到絲瓜底下,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勞累的歸巢的鴿子,天邊的一抹晚霞和一聲聲長久響亮的船鳴與我們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迷 人的鄉村風景圖。
我喜歡這,我的家鄉古田,因為這里有朴實的人們,更因為這里有家的味道。
⑸ 五年級作文美麗園區,我的家
示例作文:
工業園區,全稱「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共二百八十八回平方公里,這就是我美答麗的家園。
我覺得最吸引我的就是園區的金雞湖了而我認為最漂亮的地方就是湖邊的李公堤了。每當夜幕降臨在我家門前的湖邊散步,遠眺湖對面的李公堤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 兩旁的大樹上鑲上了雪一樣白色的小燈湖面上沒有一點點風好像一塊大大的深藍色玻璃對岸古色古香充滿了濃郁蘇州風味的房子上裝上了 「五彩繽紛的小星星』』一條蜿蜒曲折的 「彩龍」盤伏依偎在金雞湖上而這條「彩色水上路」就是李公堤。如果有興致騎上多人自行車,沿著湖邊欣賞一路美景,那便是一大享受啊。
而我覺得同樣漂亮的就是金雞湖的水幕電影了。記得上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到那裡看只見那水不停地往上噴噴得非常高還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在那噴射出的水幕上還不時放映出一張張好玩的圖片又配上了美妙的的音樂和耀眼的燈光真是美倫美煥,正當看的起勁,忽然湖面上又放出了一陣陣煙花,在天空中開放,美麗極了。
我愛我的家鄉蘇州更愛美麗的蘇州公業園區,我想等我長大了,我也會成為建設園區的接班人!
⑹ 美麗汝州我的家作文600字
美麗汝州我的家作文
相信大家都想在國慶節的時候出去旅遊吧,我也不例外,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市裡的景點,希望有的離我們汝州比較近的朋友們來我們汝州來看看。
提到汝州的景點,相信所有汝州人第一都會說風穴寺吧,沒錯,風穴寺是年年國慶節和勞動節,來的人恐怕不少於幾千個人吧。
風穴寺在中原一代是小有名氣的就是不知道在中國名氣到底怎麼樣,
風穴寺,是靠山而建,據現有已經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了吧。
風穴寺寺里看上去非常的有古代感,寺屋也和少林寺差不多,歷史也比少林寺早了幾十年。
風穴寺里有一座高高的塔,那座塔高二十多米,看上去很聳立,但是有那個人能夠想到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還在這里高高的聳立。
後山,別提有多美了。恐怕連九寨溝都比不上吧,後山是一片森林,但是又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森林,因為那裡是在山下,景象當然比普通的森林要美麗的多了。
後山裡有幾十顆活了四百多年的樹了,看上去和剛剛載的差不多,現在風穴寺裡面還有八十多名和尚在那裡住著。
後山可以說是最多人期待和最想留下來觀看的地方了,在後山還有一個純手工雕刻的龍頭,嘴裡流著從風穴山底下一百多米的礦泉水,我每次去風穴寺,至少接兩瓶以上的礦泉水,喝上去甜絲絲的,感覺比買的礦泉水更止渴。
現在我們來回到風穴寺的塔上。
風穴寺去的遊客們,除了進寺里當然還會在來到風穴寺的山上,它們為什麼來呢?是因為它們都想拍到一張風穴寺的全圖,從山上往風穴寺下望去,看得到他的建築之多,當然在上面人們看的最清楚的是風穴寺的高塔,有的人甚至不喜歡爬山也要扒上去拍攝一張從幾百米的山上望風穴寺的照片。
風穴寺近幾年還被評為了中原四大古剎和國家森林公園,如下圖是風穴寺的景象。
希望沒事的朋友們能來我們汝州看看。
⑺ 我的家鄉我的家 作文 5年級水平,要兩篇
甘谷大象山是一處石窟藝術與古建築文化完美結合的勝地,殿宇窟龕錯落有致、疏朗自然,亭台樓閣、斗拱飛檐,是傳統古建藝術珍品;雕塑自然、書畫壁畫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型藝術的獨特風格,自古聞名遐邇。
石窟東距著名的天水麥積山石窟100公里,西去武山水簾石窟40公里,三處石窟由於地理位置的鄰近和長期的歷史背景相同,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甘肅東部佛教石窟寺藝術的特有風格和體系。
甘谷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境內距縣城五華里處。那裡有一座正看如旗,橫看似龍的山巒拔地而起,舊名文旗,現名大象山。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300多年。
甘谷有著十分豐厚的文化積淀。據甘谷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從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人面鯢魚彩陶瓶所表現出的中華民族圖騰——龍的雛形以及被列為「四大漢簡」之一的甘保漢簡、精美的北魏石造佛像、造像塔到華貴浪漫的唐三彩風首壺;從萬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七十二賢之一的孔門弟子石作蜀、蜀漢大將軍姜維到「行完而潔」的翰林學士鞏建豐等名貫千古的隴上先賢,無一不反映甘谷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映襯出甘穀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這里自古商貿活躍,漢唐時期為古絲綢之路商旅重鎮,宋有「茶馬大市」之盛名,明享「商旅之家」的美譽。
三大景觀
據《甘谷史話》記載:甘谷境內的文化景點大致可分為石窟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三大類,按其分布,可用「一廓兩線」來概括,即:古冀文化長廓、石鼓山風景旅遊線和禮辛鎮古遺址旅遊線。
「古冀文化長廓」主要包括以大象山為中心,沿渭河一線分布的蔡家寺、渭水峪遺址、南山寺及毛家坪遺址等多處遺址。石鼓山風景旅遊線包括尖山寺森林公園、古坡海潭寺、九墩牧場及石鼓山等多處自然景觀。禮辛鎮古遺址旅遊線包括新興姚仲紀念址、貫寺青磚牌坊和禮辛鎮遺址等。
文旗山是秦嶺山脈西端的一條余脈,東西走向。山體挺拔,毓靈峻秀,巍峨多姿。文旗山與東側的簸箕山遙相呼應,統稱旗鼓山。文旗山因其巔懸崖上開鑿塑造的一尊通高27.3米的釋迦牟尼大佛像,而稱作大佛寺,為甘谷縣八景之一。有民謠說:「佛鄉有個大佛寺,頂得藍天咯吱吱。」甘谷縣八景中稱之為「懸崖大象」。
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現存二十二個窟龕,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乘象入胎」
大象山橫嶺之上樓閣鱗次,祠宇相望。自山腳攀登而上,經韋陀殿,再穿越飛棧閣道直上至最高處三聖殿,上有石刻:「白雲封處」。山上樓閣殿宇建築,依山就勢,密布山嶺,層層樓閣,座座殿院,逐台登高。有墨翟殿、伏羲殿、魯班殿等。相傳魯班殿為大象山建築全部竣工後用所剩零塊木料拼湊為梁架而建造,殿宇結構奇巧,玲瓏剔透,獨具匠心,充分顯示了精湛的建築技藝。窟龕以大象窟為中心向左右羅列,西側緊倚飛雲岩,有七窟,東側攘連松花崖,有十四窟,大佛洞窟兩旁依山勢建有長長的走廊將窟龕相連。
大象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從此正式命名為大象山。大象山是歷代文人墨客前往覽勝,賦詞作詩贊頌之地。每年農歷四月八日有廟會,遊人絡繹不絕,熱鬧不凡。登山屹窟北望,渭水煙波東瀉,鐵路、公路橫貫渭川、通濟渠水暢流,渭北山丘莽莽,景象秀麗壯觀。1981年9月1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大象山石窟正式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進行維修。
建寺久遠
鑿窟習禪,流行於我國北朝時期,大象山石窟至少能為研究我國北方佛教宗派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線索。據史料記載,甘谷大佛石窟造像可遠溯至北魏,具體年代已經無從稽考。現存釋迦牟尼大佛像始鑿於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趨完美。大佛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闊10.4米,高大魁梧,溫順善良,坐於30米高的石窟內,栩栩如生。
據史料記載,大象山石窟大規模開窟造像大約始自姚秦,佛事活動盛行於北朝以後,鼎盛於唐。甘谷大象山永明寺設戒碑有雲:「隴右密邇關中,襟帶五涼,當姚秦北周之際佛教盛行於禹城。而大陝西來吾隴甘谷為必經之地。窟像設之勝若麥積崖,大象山直遙應敦煌而無遜色,而2000年來高僧大德傳勝衍緒亦不亞東南。」
大象山不但因大佛、古建築群而聞名,更為獨特的是每至古歷四月八「浴佛節」前後,滿山遍野的紫丁香花爭相怒放,香味益人。寺院里,梵鍾聲聲,香煙裊裊,木魚篤篤,佛號聲聲,神光赫赫。商賈遊人慕名前來,為隴上名山增添了又一道風景。宋代《太平寰宇記》載:「懸崖有大象一軀,身長九丈。自山巔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閣道可蹬,蓋自古為勝跡矣。」明清時期,大象山的宗教活動更為興盛,佛、道、儒三教並存,各鑿洞窟,各建廟宇。遊客四時不斷,特別是每年四月八日的浴佛節,數以萬計的遊人,參加春遊盛會,熱鬧非凡。大象山石窟以其豐潤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華夏的人文景觀,成為甘肅省東南部三個主要石窟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懸崖大象」
和國內諸多石窟雕刻不同的是,大象山石窟群都鑿於高出地面約300米的懸崖峭壁上。包括大象庫、睡佛窟等。
大象窟即6號窟,亦稱大佛殿,是大象山石窟的主窟。窟內石胎泥塑大佛像是全國大型造像中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從造像技法圓潤流暢、豐滿細膩的特點看,當為盛唐時期作品。宋、明、清各代都有維修和重妝、掛彩。大窟周壁有小龕70餘個,龕前有金剛、白鶴童子、人面鳥等懸塑小像。大象窟檐原為木結構三重檐樓閣建築,經年久風雨侵蝕已坍塌,現拱型龕楣為1985年國家撥款建成;同年還補塑了大佛的手足和膝下衣紋等殘損部分。如此巨大的造像,在甘肅東部地區所有石窟中僅有此例,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也是全國大佛開鑿相對高度最高的造像。填補了這一地區唐代造像的不足。其餘石窟大多為平面近方形,不少洞窟都是帶有僧房的禪窟,這些以僧人為主的佛窟,在內地的各石窟中比較罕見。
睡佛窟位於三星福、祿、壽洞東側。北向,平面長方形。前壁緊靠小禪窟右上角辟明窗。清代重塑蓮葉觀音像,以高度誇張手法,塑造了一尊寧靜善良而又悠然自得、半卧蓮葉之上的觀音菩薩。造像超越佛教規范,失履半卧。藝術家用泥巴塑造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勞動人民所敬仰的神尊。
行了吧
⑻ 美麗的射洪我的家作文800字
安寧改成 射洪
我的家鄉安寧座落在彩雲之南____雲南的西部。這里四季如春,鳥語花香,像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閃耀在「春城」旁。
安寧是風景如畫,綠樹成陰的園林城市,到處充滿了勃勃生機。在整齊的大道旁一棵棵大樹筆挺的站立著,像衛士保衛著我們美麗的家園,伸出粗壯的手臂,擁抱著一樹樹綠葉。葉兒有深綠,有淺綠,有嫩綠,有墨綠,遠遠望去,深深淺淺,交織出一片綠色的生機。在碧綠的草坪上開滿了一朵朵鮮艷的花兒,它們有的已經完全開放,就像小孩子那燦爛的笑容,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美麗,有的還沒完全開放,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羞羞答答,春風吹來,奼紫嫣紅的花兒們輕輕搖晃著,散發出陣陣芳香。
其中最美的地方,要數百花公園了。它座落在安寧的城中央。百花公園有著茁壯的大樹,奇特的假山,還有那美麗的園中湖。百花公園的中央有一個碧綠的池塘,池塘中的水清澈見底,春天,池塘邊一棵棵的水柳綻出了嫩芽,把池塘打扮得像一塊翡翠一般。池塘里魚兒自由地在「綠色的天堂」里追逐,嬉戲,這里除了是魚兒的天堂,也是孩子、老人的天堂,孩子們可以在水邊做游戲、打水仗,而老人則可以在池邊的柳樹下吹拉說唱。
一個城市的美,除了環境美,還要人們的心靈美,安寧就是這樣的。如果你走在安寧的街道上,你會驚奇地發現,街道上竟沒有一點廢紙、果皮垃圾,那是因為每個安寧人都知道要想讓我們的家鄉美麗、整潔,就需要每個人不隨亂扔垃圾,不能給我們的家鄉有一個污點。我們安寧人不僅知道愛護環境,還懂得敬老愛幼。如果你坐過安寧的公交車你就會知道,我們安寧人如果看到有些孩子、老人沒有座位,就會主動讓出座位給那些孩子老人。
我也曾到過許多美麗的城市,像富有歷史感的北京,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宜人的青島……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旅遊勝地。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家鄉安寧是最美的。
我長大以後要和家鄉的人民一起,把這美麗的安寧建設得更美……讓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這塊「金方寶地」。
⑼ 我的家作文400字(按空間順序介紹)
我的家鄉風景優美,其中家鄉的一條小溪是最值得家鄉人留戀的地方。
春天,在茂密的森林中,小溪「嘩啦嘩啦」地唱著,歡樂的歌兒流向遠方。小鳥在小溪上空「嘰嘰喳喳」,是在向小溪姐姐問候呢!快看,春風婆婆也趕來了,正在給小溪梳頭呀!那泛起的層層波紋,就是小溪姐姐的紗衣。這時,我們也趕來了。我們給小溪姐姐送來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夏天來到了,小溪又唱著歡快的歌兒,來迎接夏姐姐。火紅的太陽照在鬱郁蔥蔥的森林裡,蟬在樹上叫著,好像在給小溪姐姐說話。小溪流到莊稼邊,看見小苗都快渴死了,於是,就給了點水喝。小苗就馬上精神起來了,有彎彎腰,像是在給小溪姐姐致謝呢!小溪高興地走了。秋天來了,小溪流過莊稼,看見農民伯伯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心裡美滋滋的,因為她幫助過農民伯伯呀!小溪又來到果園,看見我們正在摘果子,她淘氣地給果子洗了個澡,果子高興地笑了,看,笑得臉都紅了。小溪快樂的走了。
冬天,小溪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就成了我們的「樂園」。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在上面滑冰。「看,下雪啦!」我們歡快地叫著。一會兒,雪停了,我們就在小溪上堆了一個大肚子雪人。雪人笑得多開心,看它那麼開心,連我們也開心地笑了。
家鄉的小溪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呵護著我們。我愛你,家鄉的小溪!
⑽ 我的家鄉我的家
範文,請適當修改:
在黃海之濱,有一座山海相擁的海濱小城——贛榆縣,那就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
我的家鄉有很多名勝風景:有江蘇省第一高峰——大吳山,山上松樹鬱郁蔥蔥,樹下野花美不勝收;有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抗日山烈士陵園,雖然抗日山不高,但它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它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英勇的戰士冒著日寇的炮火修建起來的,現在我們成為家鄉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遠遠望去山上有一個新四軍戰士,他手裡拿著一把步槍,把一把紅旗高高舉起,他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把敵人趕出我們美麗的家園。還要有江蘇北戴河之稱的海州灣旅遊度假區等等。
我們的家鄉發展很快,原來我們的家鄉只要農業生產,且生產方式很落後,牛耕地,人拉犁,只有用鐮刀來收割莊稼。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莊稼用聯合收割機來收割,可快啦,一覺醒來,發現金黃燦爛的莊稼就不見了,你知道它們都到哪裡去了嘛?其實他們是被農民伯伯的聯合收割機收割走了。原來用鐮刀收割莊稼要用好幾天,現在用聯合收割機不出一個夜晚就收割完了。現在,我們家鄉也建起了許多大工廠,農民伯伯農忙完後可以到工廠上班,掙得錢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
家鄉的環境變化也很大,聽爺爺奶奶講過去我們家鄉都是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交通十分不便。現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出門就有公交車坐,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車。現在的林間小道都是水泥路,而且大樹下還要許多公共椅子, 只要累了就能坐在公共椅子上休息。夜晚,我們就坐在樹下的公共椅子上乘涼,在椅子旁邊弄上有一盞燈,孩子們就在樹下玩耍、嬉戲。好多地方都建起了公園,家鄉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我們家鄉物產豐富,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應有盡有,客人來了,保證讓他們大飽口福,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我們家鄉還有許多著名的土特產,有家喻戶曉的厲庄鎮大櫻桃;有香飄萬家的老海邊煎餅和蝦醬……。我們家鄉有「草莓之鄉」、 「泥鰍之鄉」等美譽,美名遠揚國內外;還有小有名氣的石橋鎮蘋果園等等,可多啦!
啊!我喜歡美麗可愛的家鄉,我愛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