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明體現在細節上作文800字議論文
有一則廣告這樣說:「有時候,文明離我們不到十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只是幾厘米的寬度;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它會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著。有時,多一個手勢,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體諒;有時,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關愛;有時,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一份溫暖;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只要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那是一個星期六,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當我和同學並肩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正准備從斑馬線上走過去。但是,人行道上突然亮起紅燈,一輛公共汽車也開了過來,我們趕緊止住了腳步。就在我們停止的瞬間,公共汽車也剎住了,司機微笑著示意我們先行我和同學便三步並兩步地走了過去。我們心裡暗暗地想著:這位司機真講文明,做到以人為本。流動的車輛和行人像跳動的音符,隨著紅綠燈的閃耀是那樣的有節奏,這場景彷彿像無數把鋼琴正在演奏一首和諧城市的文明之曲。
又是一個星期天,我和朋友去看電影。我的身邊坐著一位年輕人,他邊看電影邊吃瓜子,可他周圍的地面卻毫無雜物,為什麼呢?原來他在自己座椅的扶手上掛了一個塑料袋,他把自己嗑完的瓜子殼都扔進了塑料袋裡,這看上去只是舉手之勞,但卻不僅干凈了自己,又給別人創造了一個賞心悅目的環境,真是一舉兩得啊!
傍晚,我和媽媽到公園散步。我們剛到門口就看見了一些白色的塑料袋散落在地上,隨風翻滾,讓人覺得非常骯臟。噢!對了,我們也來當一回我們小市民!正好,我的書包里有一個袋子,我和媽媽把垃圾撿起來,那些骯臟的塑料袋就被我們撿到衛生袋裡了。我們邊走邊撿,一直撿到湖邊。看見凳子底下還有許多垃圾,它們像狡猾的敵人隱藏在暗處瞧著,我彎下腰把它們一個個給收拾起來裝進袋子裡面,然後扔進垃圾桶了。我們回頭一看,覺得公園清潔了很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原來講文明就是這么簡單,我們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將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現。看見地上有垃圾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看到有人跌倒了主動把他扶起來;公交車上見到老人主動給他讓個座······總之,只要我們每個人向前邁出一小步,那我們的國家就向文明邁進了一大步!
2. 議論文以《文明禮儀》寫一篇800字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國家的臉面。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是否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儀,學會與任何人,包括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必定要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正如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校園內食品袋、果殼隨處可見。這些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父母把我們送進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在學校這個文明的熔爐里被煉成一塊純鋼。成績的好壞並不是最要緊的,作為家長,他們期望我們能健康成長,期望我們能在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期望我們一定要成為棟梁,但我希望我們至少是一棵綠樹。無庸諱言,當今社會的不文明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堅信,江後浪推前浪,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園一定會因為我們的文明而更加美麗,社會會因我們而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一起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保護校園環境,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吹遍社會,伴隨我們健康幸福的一生!
3. 作文《做文明人》議論文800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代表高一二班的全體同學來參加這次演講比賽。人們說:「一號選手通常是不幸的。」但我不這么認為!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文明人。
朗朗乾坤,堂堂中華,高齡百萬歲,繁衍百億人。鐵肩挑五嶽,巨手開三峽,腰環萬里長城,腳跨九曲黃河,高攀文明聖火,穿越世紀風雲,熊熊薪火傳百代,光燦燦彪炳千秋。
我們在星光燦爛下傾聽時代的鍾聲,我們在漫漫長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們心潮澎湃;多少次,我們輾轉難眠;多少次,我們都是為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天---祖國母親的生日華誕!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做得怎樣?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知,行為品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民族、整個國家,都是何等的重要啊!
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見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會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大家應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有教養的人呢?首先,要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
其次,要注意公共場所的禮儀。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作為一個初一的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同學們,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我們應該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點點滴滴,檢閱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同學們,文明禮儀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我們的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之風,共創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4. 以文明為話題文明的作文800字
記得有人說過:「人, 一撇一捺 ,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做怎樣的人呢?常言也說,「人美看道德,花美看顏色。」道德自然與文明掛鉤,我想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文明之人。在我們的身邊,其實也不乏講文明的人就比如像下面這則事例:那是在學校的一天,小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小同學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小同學一看是一名比他大的小姐姐,就要退回去給讓路。於是小麗連忙阻止她說:「小朋友,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她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這位小同學下樓了,他才下樓。我想,在我們的身邊像小麗和這位小同學一樣講文明的人還有許多。然而,我們周圍也有少數的人不講文明,他們還沒真正認識到文明的可貴。有一次,我在學校里看到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我看到他們玩的很開心,但是他們卻是一邊吃東西一邊在玩,而且吃過果皮紙屑是胡亂的扔。不一會兒,東西就掉的滿地都是,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不但沒把吃掉的東西撿起來,還踐踏起草坪來。當時的我很氣憤,於是我走過去對那群小朋友說:小朋友,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我們的國家是文明禮儀之邦的美稱,從古至今,大家都講文明。況且我們是小學生,是 祖國的花朵 ,是以後的接班人,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講文明懂禮貌,長大才能更好地建設祖國啊。這幾位小朋友聽了我說的話,羞愧的低下了頭,他們說:姐姐,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不應該亂丟垃圾,應該講文明。聽了他們的話,我高興的笑了,知錯就改就是好學生嘛。生活中的我們,也許還有少部分的人不講文明,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文明之人。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因此讓我們大家都做文明事,爭當一個文明之人。最後,讓文明與我們同行,讓文明之花開遍整個社會,文明自我,和諧中國。
5. 以文明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從自身做起,努力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也將是一個永遠的主題。
首先,我們先搞懂一個問題,文明是什麼?也許,大家會想,這是一個多麼抽象的概念啊!其實不然,很簡單!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的親切,是見到師長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優良行為。
作為新世界的中學生,大家在講文明,創和諧上該如何做呢?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三點:一、談吐文明;二、謙虛禮讓;三、舉止端莊。同學們,大家若能做到以上三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最能體現你的文明,與人交談應注意四要:態度要誠懇,表情要自然,用語要文明,表達要得體。態度若不誠懇,你是無法與人真誠的交流的;表情若不自然,別人就會以為你不耐煩,令人尷尬;用語若不文明,別人就會認為你俗不可耐,不想和你交談;表現若忸扭捏捏,別人就會不耐煩。這就是談吐的文明,相信同學們能輕易的做到,給人的感覺良好,體現中學生的文明。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因此,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還我們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從現在起,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應該堅決擯棄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讓文明行為永伴我行。
6. 文明在我心中,高中作文,750~800,要事例
文明是一個人的靈魂,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因這個靈魂的輾轉而改變;文明也是一個民族的根,民族的興衰在這個根的牽引下徘徊,發展。
我們的祖先是充滿智慧的,也許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文明的意義,可是,他們一定知道文明的價值,因而倡導了文明,發展了文明。
文明在哪裡呢?小朋友說:「文明在學校的宣傳櫥窗里。」爸爸媽媽說:「文明在圖書館的每一頁紙上。」歷史學家說:「文明在幾千年前的希臘羅馬。」而我――一個朝氣勃發,自信自強的小學生要說:「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在我心中。因為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道德;因為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高尚;因為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奉獻。有了道德的傳遞,於是我們知道,在侵略者的堅船利炮前,除了俯首稱臣,還可以有一種選擇,叫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有了高尚的傳承,於是我們知道,面對傷心絕望,除了一死了之,還可以有一種選擇,叫做「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有了奉獻的傳遞,於是我們知道,在集體的建設發展中,除了個人利益,還可以有一種選擇,叫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因為文明的傳播,年輕的我們終於了解——「嚴」的紀律,「勤」的雙手,「活」的思維,「實」的品格,這「四字學風」是怎樣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艱難,乘風破浪!因為文明的傳播,稚嫩的我們終於認識到——「團結」的真情,「守紀」的態度,「務實」的德行,「創新」的個性,這「八字校風」在學海中指引了多少悻悻學子永不迷航!而今天,我們又唱著《東方之歌》,踏著時代的節拍,用火一樣的熱情,去實現我們金色的理想!
文明在我心中:它使愚人變得睿智,教弱者變得勇敢,讓惡者學會向善!
文明在我心中:它讓人懂得真情,明白事理,渴望知識,笑對挫折!
讓我們舍棄自私,選擇高尚;舍棄奸詐,選擇誠信;舍棄小我而完成大我。讓我們眾志成城,去創造新的光榮!讓陽光傳遞每一個人的名字!讓我們做文明的實踐者和傳播者!讓文明之花盛開在我們的身邊!參考資料:http://www.hzdszx.com/blog/u/15/archives/2007/3478.html
7. 以文明與素養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話題作文。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有一種文化,慣穿了中華兒女的思想。她又似一種元素,融入了中華兒女的血液,更似一盞明燈,點亮了中華兒女個人人生修養的方向。
是什麼,用它獨具內涵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民族?是什麼,令一個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脫穎而出,閃爍著如此鮮明華麗的光芒?
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是文化的核心,是我們先輩用他們的思想和智慧為我們民族贏得了「禮儀之邦」的美稱。
然而,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物質文明得到極大豐富的同時,我們不少人卻忘記了精神文明的修養,我們有些人丟棄了它,我們部分跨國旅遊者的不文明行為已經使我們的「禮儀之邦」的美稱受到質疑。在我們的一些中小學里也同樣出現了:對待嘔心瀝血的師者,少了幾分尊重,多了幾分挑剔。對待他人的演講,少了幾分尊敬,多了幾分平頭論足。現在當中國的孩子開始變得倔強的時候,韓國的孩子們們正恭恭敬敬地雙手下垂聆聽父母的教誨;當中國的孩子邊看電視大聲指揮父母干這干那時,美國的孩子正在打掃房間、修剪草坪;當中國的孩子上學都要坐驕車的時候,日本的孩子正獨自背著背包去高山旅行。當日、韓、美正學著我們「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時,我們自己卻在一點點地丟棄。
其實,做到講文明、講禮儀並不難。孟子道:愛人之,人恆愛之;敬人之,人恆敬之。明禮就是一面鏡子,你尊重他人,講禮儀、講文明,他人自然會給你投射尊重的目光。在我們生活中,文明禮貌的作用是無以倫比的,一聲「對不起」能夠化解緊張狀況;一個有善的微笑,就如一道春風,溫暖他人的心田;一次真誠的援助,便能喚起世間的愛心。所以說,文明禮儀能使一個人變得更高尚,同樣一個講文明禮儀的民族能使一個國家變得更強盛。在最近舉行的福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們文博的參賽運動員和啦啦隊員把文博學生的高修養展示給了運動會各個參賽運動員。在昨天初中男子100米決賽中我校初一(1)班張建宇同學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為我們文博中學在市級竟賽中開始了記錄。讓我們以熱烈掌聲對他表示祝賀。同時也希望其他同學在經後的各種比賽中為文博中學贏得更多的榮譽。
同學們,馬克思曾說過:「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我們文博中學從建校的那天起就把文明禮儀教育放在了學生教育的重要位置,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此,希望同學們在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我們文博附中所有的同學們能一顆明禮的心對待身邊所有的人,按照品、學、力、行的校訓來修養我們自身,使我們學習、生活的校園更加充滿和諧與歡樂,讓我們的思想在這美麗的校園中得到修煉,為我們每一個同學在今後人生學習的道路上走向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