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公祭日寫作文

公祭日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2 22:11:05

1. 《寫在首個國家公祭日》的作文(題目)

以下僅供參考

原標題:新華社評論員:以正義的名義--寫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新華社評論員)「1937.12.13」,刻骨銘心的日期以血淚書寫,記載一個民族最深重的苦難,標注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300000」,觸目驚心的數字用白骨堆起,見證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暴行,成為中國人民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
歷史之痛,不因時光沖刷而從記憶中消逝。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以立法形式,確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13億人民的共同哀思,用舉國同祭的庄嚴儀式,緬懷在屠殺中不幸遇難的30萬同胞。這是對生命尊嚴的隆重祭奠,也是對人類正義的鄭重宣示。今天,我們在和平的陽光下,以國之名向昨天的苦難和明天的夢想立下錚錚誓言:生,則永誌不忘。
歷史之殤,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近代以來,在中國人民遭遇的苦難中,南京大屠殺以持續時間之長、殺戮人數之多、動用手段之殘忍震驚世界。正是這令人發指、罄竹難書的暴行,激起中國人民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最後的吼聲」:死,則撼天動地。
生死之間,蘊含歷史的深刻啟示。77載光陰流轉,隱不去南京城中哀鴻遍地的慘痛,盪不盡浩浩長江鮮紅的血痕。當貧弱的國家無力保護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槍口前,最為寶貴神聖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無可逃脫的命運,也成為「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抗爭。這存亡之際最為痛楚的覺醒,激發出中華民族向死而生、血戰到底的偉大力量,開啟了從沉淪到覺醒的歷史轉折,在血與火的頑強抗爭中鑄就了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輝煌。
回顧人類歷史上的共同災難,「不是我們『願意』記住什麼,而是我們『有道德責任』記住什麼」。30萬死難者,不是一個冰冷無情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而這一切美好都在屠殺中瞬間隕滅。這是逝者之哀、國家之痛,更是人類之劫、文明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法西斯屠殺的人們一起,理應被全人類永遠銘記。正是他們的死難,讓世人認清了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反人類的罪惡本質,看到了侵略戰爭帶給受害國的巨大災難。唯有時刻牢記歷史,我們才能從歷史中獲得鏡鑒和指引,更加堅定地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戰的硝煙,跨過新世紀的門檻,和平與發展已成世界浩盪潮流。然而時至今日,仍有日本右翼分子罔顧公理正義逆潮流而動,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妄圖歪曲篡改美化侵略歷史。隨著國家公祭日臨近,新徵集的7602件珍貴文物、《南京大屠殺辭典》等著作以及大屠殺死難者姓名,以更加豐富翔實和無可辯駁的確鑿事實,向世界進一步揭示了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捍衛真相就是捍衛正義。搜集並珍藏這些沉甸甸的歷史記憶,是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對妄圖否認暴行、褻瀆歷史者的嚴正警告。
好戰者必亡,自強者自立。在實現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的風雨歷程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犧牲,經受了難以想像的災難傷痛,終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奮斗贏得民族的尊嚴與榮光。撫今追昔,默哀致敬,歷史的創傷仍在隱隱作痛,提醒我們曾經飽受的深重苦難;放眼神州,滄桑巨變,激勵我們更加堅定地邁向奮斗目標。中國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並將繼續在13億多人民的砥礪奮進中深刻改變。
讓我們將歷史的記憶永久保存,銘記先輩經受的苦難與付出的犧牲,以發展自強護佑每一個中國人幸福且有尊嚴的生活,以勵精圖治使中華民族更加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以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向遇難同胞獻上最深切的哀思和最莊重的祭奠。
願和平永駐人間,讓正義照亮未來!
(來源:新華網)

2. 以"國家公祭日"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今日,我國迎來了首個公祭日,目的是緬懷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抗日戰爭中被屠殺的同胞和英勇犧牲的民族英雄。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看完這場庄嚴肅穆的祭奠儀式,筆者不由心中沸騰,作為一名出生在70年代的四川人,雖然難以和77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是仍然覺得應該對此表達點什麼,於是對著中日間的交往歷史進行了再一次盤點。更加清晰的勾畫出了日本古代向中國努力學習和近現代瘋狂侵略中國的歷史。
早在漢唐時期,日本就對強大的中國充滿了嚮往之情。東漢初年,日本國王遣使入漢進貢,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光武帝的贈賜「漢委奴國王」,日本國王還以此為榮到了極點。到了隋唐時代,這種交流達到了高潮,日本向中國派出遣唐使團就有20多次,每次人數多者可達200—500人,中國的服裝、飲食、醫學、茶道、曲藝、舞蹈、文字、思想學說成為日本社會的主流並且得到了完整的承傳和發揚。
從明清開始,日本在逐漸強盛之後便開始瘋狂的侵略中國,經過戚繼光抗倭的沉重打擊之後,日本與中國和平共處了300多年。自煙片戰爭以後,在老大的大清帝國衰敗之際,日本再次找到了侵略中國的戰機,佔台灣、並琉球,最終演變為黃海大戰。
《馬關條約》中國賠償的軍費達2億兩,加上贖遼費3000萬兩和威海衛日本駐守費150萬兩,共計2億3千150萬兩,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這筆巨額賠款也相當於日本當時年國庫收入的3倍還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軍費,日本迅速發展成軍事帝國主義,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敵人之一。是自鴉片戰爭到清朝滅亡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獲得經濟賠償最多的國家。
同時日軍也是對中國軍民造成殺戮最大的國家,1894年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在4天3夜的大屠殺中,全市2萬多中國人全遭殺戮,只有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下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1940年5月,日軍對重慶城進行了20多天的轟炸,死傷者無數,半個山城被炸毀。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我國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5620多億美元。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永難忘卻。
從眾多的歷史記載中我們發現,在近現代,日本對中國的策略不僅停留在「侵略」二字,而是主要體現在「滅亡」行動中,他們在中國土地上肆意橫行,創造性的發明了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這在近現代戰爭世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戰爭結束後,中國以德報怨沒有向日本索要任何戰爭賠償,而日本對於中國的民間賠償卻百般抵賴,拒不賠償。但是對於犯有同樣戰爭罪行的德國,確實對二戰表達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根據《聯邦賠償法》、《聯邦還債法》規定,1993年2月以後,德國政府還要按計劃繼續支付318億馬克,直至2030年為止,德國將總計支付的戰爭民間個人受害賠償款總額將為1223億馬克。
在日本國內,近年來的日本領導人頻繁參拜靖國神社,右翼分子分不斷美化戰爭、掩蓋罪行,篡改歷史教科書,並在釣魚島爭端中使出渾身解數,妄圖武力征服。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他面對的是600萬猶太人的亡靈,他是「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這樣做的人下跪了」。1995年6月,科爾總理繼勃蘭特之後,再次雙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重申國家的歉意。
作為一個任何有正常思維的中國人,都因該清醒的看到 ,和平是需要國家的富強人民的警惕去維護的;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國家設立公祭日,就是要向世人昭告,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偉大的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對和平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只有尊重和牢記歷史,方有尊嚴、方有未來。

3. 國家公祭日作文700字

十三號這一天,我們的領居都觀看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報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專己不同的看法屬:
鄰居王奶奶:日本那些強盜,在中國的地盤撒野,太可惡了,簡直就像沒人性的禽獸!
鄰居吳叔叔:這些日本鬼子,實在是太壞了,燒殺搶掠不說,到現在還在抵賴,想埋沒真理,明明殺了三十多萬中國人,卻說只殺了十到二十萬人。難道十到二十萬人不是人嗎?你們憑什麼這么說?你們為什麼不敢作敢當?在強國面前是只老鼠,在弱國面前是只老虎!
鄰居陳同學:日本人像一群發了瘋似的老虎,清朝的皇帝更是腐敗無能,居然看著這么多人白白犧牲,卻無法報仇!
其實,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他們如此惋惜與憤怒,是因為他們是中國人。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4. 《公祭日》400字作文

我們曾經生活在一個簡單明快、一目瞭然的世界,是非善惡美醜真假,每一個人都清清楚楚。
後來被要求「多元化」,越來越多元了。這個轉變很猛烈,很痛苦,如今的「三觀盡毀」的慘烈是合乎邏輯的結果。終於看清楚,那個所謂的多元化,其實是一個陷阱,一個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的超級圈套。
痛苦,茫然好多年……
我們曾經只好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溫柔。結果呢,我們把自己搞糊塗了。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個世界看個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姐姐,帶我回家吧。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失去了仇恨的同時,我們發現愛也成了稀有物品。
2014年12月13日,在77年前日本侵略者屠殺30萬中國人的南京,第一個國家公祭日活動舉行。國家最高領導將會參加活動,並發表講話。
全球矚目。
說實在的,這個日子來得有點遲。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的人口,這么龐大的經濟體量,竟然在這么漫長的時間里沒有一個對全體國民起到「警醒」作用的日子。
沒有「警醒」的靈魂,不經常擦拭的靈魂,很容易生病,也容易被別人買走。
大家懶洋洋的走過每一個日子,忽略了內心深處對於愛和恨的渴望。大家稀里糊塗的走來,慢慢的竟然不只到神聖在哪裡,底線是什麼,歸宿在何方?
看看東邊那個曾經屠殺我30萬同胞的國家,到處有祠堂,遍地是神社。他們喜歡崇拜自己的祖宗,哪怕曾經禍國殃民的祖宗,也一樣成為他們的精神偶像。因為他們需要凝聚力,需要民族精神,需要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需要不擇手段贏得國家競爭的優勝位置。
話說回來,這個日子來得正是時候。
祭奠被日本人屠殺了的30萬同胞,這是要喚醒仇恨嗎?這是要撕裂瘡疤嗎?不。
記住日本人的暴行,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記住屈辱;
記住屈辱不是為了暗自飲泣,矯情自慰,而是為了奮發有為;
奮發有為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想讓全人類擁有更加持久的和平,讓更多人能夠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尊貴。
在我們的中國夢里,除了要做富強文明有擔當的大國,還要為全人類的文明進程,注入自己的智慧。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
21世紀看東方,看中國。

5. 國家公祭日作文450字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中國的國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從今年起,每年12月13日,我國將舉行國家公祭活動。

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值此日本右翼勢力不斷抬頭、安倍政權的仇華傾向日益顯著之際,由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正當其時。

自安倍政權上台後,圍繞釣魚島主權問題展開的中日爭執不斷升級,從而導致中日關系急轉直下。安倍政權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發表了一系列「中國威脅論」,在外交、軍事等各方面展開攻勢,大幅度增加防務費用,並且發表一系列否認日本侵略歷史的言論,說什麼「關於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認南京大屠殺。日本廣播協會(NHK)經營委員百田尚樹今年2月3日在東京街頭的公開演講中聲稱,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殺,一時間,各種各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甚囂塵上。

每當從日本傳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時,我國外交部都會及時予以回應,但對方往往不予理會;近幾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都會集中在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公祭,但因為是地方性紀念行為,其影響尚不能跨越國界。現在,全國人大將12月13日這天法定為國家公祭日,到時,國家領導人將與全國各地民眾一道公祭死難者,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死難同胞,同時正告日本當局,企圖借否認侵略歷史為軍國主義招魂的伎倆註定落空,其影響必將波及國內外。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堪比世界各地設立的二戰紀念日和公祭日,包括聯合國2005年確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殺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等,這些紀念日的最大價值就是讓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後人不忘歷史,敬畏生命,珍視和平。

我們早該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了,這不僅是為了回擊日本當局的需要,也是為了教育本國公民的需要。由於某種原因,自1949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名詞極少被各方面提起,說起南京和大屠殺,只知道雨花台,不知有南京大屠殺。及至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書的刺激下,中國學者才想到「要對南京大屠殺進行研究」。然後,才有1985年建成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該館館長朱成山曾感慨:「沒有日本否定歷史,還沒有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國人常以「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的名言告誡自己,要正視歷史,但如果我們自身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又怎能理直氣壯地斥責別人健忘或有意抹殺歷史呢?

現在,中國終於有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其設立不僅表明中國政府和人民永遠記得30多萬死難同胞,也表明我們沖破了觀念的束縛,具有了還原抗戰歷史真相的勇氣和胸懷,彰顯了前所未有的開明、大度和自信。

6. 寫公祭日的作文50字

國家公祭日,梅雪斷腸時。
鳴笛連三界,催歌動萬師。
鳳凰伸羽翼,騏驥備鞍帷。版
此際思才短,焉能展權蹙眉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讓我們為南京大屠殺獻一束花吧

致祭,為死難者默哀!!!!!!
銘記歷史,莫忘國恥,緬懷先烈!

7.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作文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5周年紀念日。從日歷上看,那不過是一年中一個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一個不該忘卻的日子,是一個讓人的心會流血的日子。
78年過去了,斯人相繼遠去,南京大屠殺的人和事會否變得模糊不清?
78年前的這一天,日軍攻佔南京後,在長達六周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達30萬人,並發生了2萬多起**、輪奸暴行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時至今日,日本卻連一個正經的「對不起」都沒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參拜供奉著戰犯的靖國神社;面對大量無可辯駁的物證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卻一再歪曲和否認歷史,還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
他們從未直面真實的歷史,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從未到到南京實地考察,也無視中外學者考證確鑿的歷史鐵證,而是僅憑個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實,掩蓋真相。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開放,用鐵一般的事實,揭露了當年侵華日軍的侵略罪行,將塵封的沉默和真實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訴人們,永遠不能忘記民族的苦難,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同時也呼籲日本人民,以此開啟被日本右翼勢力長久封塵的記憶,坦誠面對那段歷史,不要忘記和自覺接受那段歷史的教訓。然而,據稱今天的日本教科書,很少有把日本的這段真實歷史教給他們的下一代。這種異乎尋常的頑固與反動令國家人民感到憤怒和難以理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人民從來都是寬宏和包容的。73年過去了,仇恨不曾生長,時間可以消逝,但記憶不會風化,恥辱更是不容漫長的沉痛所塵封。

閱讀全文

與公祭日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