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根據孔融讓梨寫作文

根據孔融讓梨寫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2 22:04:25

⑴ 孔融讓梨讀後感 800~900字的高中作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今天,我翻開《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著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小孔融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許多金黃的鴨梨,她讓孔融先吃一個,可是孔融在籃子里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這里,我才知道,「年紀小,應該吃小的」,說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該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但是從現在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習,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麼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每次爸爸從上海回來帶一大推零食回來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說:「媽媽,你吃吧。」直到看著媽媽吃下,我才放心地離開。每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沖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說:「媽媽,請你捂腳。」

在我表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面,夾了一些鴨肉和蔥,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為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說:「媽媽,您吃!」在眾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贊不絕口,說:「黃浩洋真孝順啊!」「我也要讓我的孩子向浩洋學習。」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看來,我已成為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現在,我才知道,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九歲了,這么做也是完全應該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一定會尊重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這種美德吧!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命也會更加絢麗多姿。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⑵ 用孔融讓梨的故事寫一篇作文不少於200個字

作文: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它講述了:有一天,孔融的父親給了孔融一個大梨,孔融就把大梨給了哥哥,父親問他:」你為什麼要把大梨給哥哥呀?」孔融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

父親又給了孔融一個大梨,孔融給了弟弟,父親又問他:「你為什麼要給弟弟呀?」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應該讓著他。」

以前,媽媽買了好吃的,我覺得大的好的理所應當就是我的,我和哥哥也經常因為一些小東西爭得面紅耳赤。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學習它,但不能凡事都謙讓。比如:學習上我們要你追我趕,相互比拼,這樣我們才能共同進步。

(2)根據孔融讓梨寫作文擴展閱讀:

常用的寫作方法:

1、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2、托物言志法。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

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3、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找物品中具有「人」特點的角度進行描寫。在具體描寫時,要注意准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又不失去物的本色。

具有人的特點,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可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4、遠眺近看法。

建築物可以遠眺,也可以近看。遠眺建築物,可以得到建築物整體印象,看清楚建築物的整體輪廓。但是,遠眺不可能看清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但是對建築物在空間的位置,缺乏一種整體感,往往有一葉障目的感覺。

我們描寫建築物時,把遠眺和近看的結果結合起來寫,可以使讀者對建築物的整體和各部分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從而獲得完整的印象。

⑶ 孔融讓梨的翻譯70字

孔融讓梨 英語翻譯:
He saw one very small pear. "This pear is for me," he said. "I will eat it."
Kong Rong gave the big pesrs to has grangparents,parents,sisters and brothers. Kong Rong,a Chinese little boy had a big family.
One day,there were many pears. Father said,"kong Rong,give a pear to each person."
All the family were very happy with Kong Rong."You are very good boy,"said his father.

中文翻譯: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禮貌,父母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個最大的。父親讓孔融挑,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中國。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讓梨 中文翻譯:

⑷ 孔融讓梨的故事(英文版)的,要完整的,誰有

1、英文版

When Kong Rong was four years old, he ate pears with his brothers. Kong Rong always took small meals.

Someone asked him why he did it. He answered, "I'm young, and I have a small appetite. It's reasonable to take a small one. "

Because Kong Rong was so smart and early-witted, he knew this from a very young age. His clan relatives thought he was a genius.

2、翻譯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由於孔融這么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4)根據孔融讓梨寫作文擴展閱讀:

孔融介紹: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⑸ 作文孔融讓梨的小報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
話說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今天孔融的爸爸來到了現代,他走進了一家酒店,正好看見有兩個人在飯桌旁——「你來啦!我讓你.」甲說.
乙一臉謙虛的樣子,笑嘻嘻地說:「那啥話,我讓你讓你.」
甲說:「這怎麼好意思,還是你來吧!」
乙又退卻說:「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來你來!」
甲顯得很無奈:「這苦了我啊,兄弟,你總不想兄弟我不好過吧.」
乙又說:「就是因為是兄弟,我才讓你的嘛.」……
看到這,孔融的爸爸就想:想不到現在還有人想我的兒子一樣有禮讓的精神,既然如此,我就去幫幫他們吧

⑹ 以孔融讓梨為題能寫什麼作文

孔融讓梨讀後感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聽的,可是它卻讓我難以忘記。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可是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叫孔融。每個人都誇他很聰明。有一天,孔融的母親買了幾個梨回家,當梨端上桌子時,媽媽把最大的梨給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卻不要,將這個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
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種種。孔融他願意也毫不猶豫地將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而我呢?我不僅沒有這樣做,還總是與弟弟搶東西。我身為姐姐,卻比當弟弟的孔融還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總是第一個沖上去挑,東挑西挑,必須要把最大,看起來最美味的拿來吃,堅決不留給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絲絲的內疚與後悔,而且,不僅如此,吃飯時,總會有一些很美味的東西吃,只要飯菜一端上來,我就會毫不猶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東西全部夾在碗里。媽媽每次都教育我要學習「孔融讓梨」的精神,可是我總將她說的當耳邊風。
有時候在坐車時,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邊,可是我卻看了她們一眼,就坐在那裡了。有時,這些小朋友會用可憐巴巴的眼神望著我,就算我的心再怎麼虛,為了我個人的利益,我的心還是控制住了雙腳。
現在想起,不禁後悔莫及及自責。我以前太自私了,只為自己著想,從來沒想過別人。我連那麼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愛幼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做什麼事都要為別人著想,不要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們每個人的榜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讓位置給老少;將好吃的留給別人等等。
讓我發揚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吧!

⑺ 孔融讓梨和羅馬分麵包作文的話題可以這什麼

「羅馬規則」曾被視為制度設計的典範 ,讓人對制度的力量信心大增,完美的制度設計似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然而,作者的分析卻告訴我們:作為已經失去了「孔融讓梨」(道德自律) 土壤的現實中國,強化制度設計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值得警惕的恰恰在於,如果既得利益者可以左右制度設計的權力,而又沒有「孔融讓梨」似的道德約束,則可能產生最壞的結果。
一塊烙好的餅,如何公平的分配給每個人?中西方有不同的做法。
「完美」的「羅馬規則」?
西方的做法是靠規則。美國著名財經專欄作家約翰·斯蒂爾·戈登(John Steele Gordon)曾經在《美國傳統》(American Heritage)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通過分麵包的傳說回溯了西方保證公平分配規則的起源。據說,在古羅馬軍隊中,士兵每天定量得到一塊麵包充當全天的口糧,而這塊麵包是從更大塊的麵包上切割下來的。一開始,切割麵包與分配麵包的任務是由類似班長這樣的長官一人擔任,於是,長官往往切割下最大的一塊留給自己,然後按關系親疏決定切割下麵包的大小進行分配。由於分配不公平造成軍隊內部矛盾甚至內訌的事不少。因為在古羅馬軍隊中,「除了女人和賭博之外,沒有比食物更合適的東西可以使無事可做的軍隊產生劇烈的爭鬥了。」
但正如戈登所言,「羅馬人不僅具有軍事天才,還具有法律的天才」。為了防止因爭奪食物產生的爭斗,羅馬人很快找到了一個極好的規章:「當兩個士兵拿到了一塊麵包後,規則要求一個士兵來分割,而另一個士兵首先出來選擇屬於他的一半。」可以設想,在這種規則下,分割麵包的士兵出於自利,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平均分配!寫到這里,戈登很激動:「這是自律法的完美例證:這種法律是從每個人的自利角度來制訂的,以使其行為公平合理。自律法考慮到了每個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個集團的利益,不是那些制訂和執行這些法律的人的利益。」這當然也是西方以制度保證公平分配的傳統。
但中國人保證公平的分配也有自己的做法:靠倫理道德約束。有一個關於「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孔融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弟弟妹妹,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這個簡單的故事之所以一直流傳到今天,絕不僅僅是為了教育小孩懂得謙讓與禮貌,還體現了傳統中國人關於公平分配的一些基本思想:公平分配的順序是要照顧到老幼尊卑,體現傳統倫常;而主持分配的人也應該是像孔融這樣的有道德的人!如果把「孔融讓梨」這個發生在家庭內部的故事放大到國家——在傳統中國人那裡,家與國本來就是一體的:公平分配的秩序必定體現了儒家綱常,而皇帝因「順天承命」是最高的道德代表與化身,同時作為最大的「家長」當然應該為所有的「子民」進行公平分配。
「孔融讓梨」的現實尷尬
不要天然地認為「孔融讓梨」落後於古羅馬分麵包!
古羅馬軍隊發展起的分麵包規則其實一開始是「相互執行」,其基礎是契約的雙方必須有對等的實力,發現對方不遵守契約時有實力進行懲罰。於是導致了兩個結果:首先,這是一種在強者之間執行的規則,因為弱者沒有實力加入這種游戲。也正因此,羅馬式民主僅僅是貴族的民主,且這種民主在對待弱者上殘酷異常:比如,貴族通過投票決定修建了古羅馬斗獸場,將奴隸、犯人與戰俘投入其中與猛獸搏鬥,死亡者高達27萬多!這是典型的「狐狸聯合起來決定分散的雞的命運」!直到「雞聯合起來成為斗雞」, 民主才逐漸蔓延至全社會,這也恰是馬克思倡導「階級斗爭」與「階級分析法」的原因!其次,即使是強者之間,尤其是利益分配並非如分麵包那麼簡單的情況時,有時還會有毀約情況發生,於是,需要一個更強大的中立的第三方進行裁決,於是,衍生出一套紛繁而巨大的國家官僚系統,消耗巨大的資源!
相比較而言,中國靠倫理道德約束的公平分配是一種「自我執行」:發乎「仁」的規則使得「抑強扶弱」成為一種社會自覺;同時交易成本最低,不需要外在監督。當然,這種倫理道德約束有時會出現問題,但它有一套糾正系統:比如改朝換代。但即使是改朝換代,替代者也往往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我是要恢復「道」!也正因此,總體上,這套保證公平的體系持續了幾千年不倒。
中國幾千年的「道」面臨全面喪失始於近代以來西方船堅利炮下現代化的輸入,李鴻章稱之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狐狸面前,中國不甘心做小雞,於是也學習做狐狸。「國已不古,人心自然不古。」再以在強勢的「羅馬規則」面前自漸形穢了的「孔融讓梨」來保證社會公平,不僅可笑,而且不可行。因為「道德」在競技場中淪落為強者壓迫弱者的面紗與工具:在戰場上,有優良火器的入侵者把赤手空拳靠信念抵抗的中國農民說成是「沒有道德、不講規則」的「匪類」;在市場上,依靠「政治經濟學」賺得缽滿盆溢、打扮得衣冠楚楚有仁有義的富人,把剝奪得一無所有的貧民斥之為「墮落與沒有教養」。在這種背景下,誰還相信道德的力量能保證公平呢?庶幾保證公平的也只有「羅馬規則」了。此時回想起孔子幾千年前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就有一種宿命的味道:當古老中國「道」徹底失落時,要維護這個社會基本秩序的只有引進西方的邏輯——每個人都是魔鬼,只能靠他律實現自律!

⑻ 從孔融讓梨想到的作文800字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一位白發蒼蒼的祖母和一位慈祥的父親,還有三位帥氣的內小少爺,寒冷的冬容天 ,祖母剛剛過完生日,由於天氣乾燥,祖母上火了,於是,父親請人幫忙買來梨.為祖母去火.這個時候,孔融給祖母選了一個又大又好的梨,准備給祖母送去,他心想;祖母是老人,牙齒咬不動,如果能把它熬成梨兒水,那該多好啊!於是,孔融來到櫥房,把梨熬成了梨兒水,送到祖母的房間,祖母誇他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幾天以後,甘甜的梨水,讓祖母的病痊癒了.孔融心想;父親和哥哥那麼辛苦,還是給他們送過去吧!而他自己確留下了一個很小的梨,父親問他:"你為什麼吃那麼小的呢?孔融說:"長者先,幼者後嘛:"父親滿意的笑了.孔融真是一個好孩子,我應該好好向他學習

⑼ 用懂得分享的作文來寫孔融讓梨的例子

懂得分享(孔融讓梨)

一份快樂如果乘以十三億,就是更大的快樂;一份過悲傷如果除以十三億,就是渺小的悲傷。這就是分享的真蒂!

分享它就像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報你多少。而我們身邊時常會有彼此間的分享,成功時的那份喜悅,處於困境時的悲傷和些許氣餒,有的時候,當你試著去和身邊的人分享這一切的一切,就會發現,世界是那麼明亮,它充滿了溫暖,溫馨,讓人覺得時刻處在分享,處在愛的光暈之中。

古時候就有孔融讓梨之說,從一個角度而言,說的是孔融孝順長輩,尊敬兄長,是謙讓。但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分享的體現。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而純真,孔融在拿起大梨子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大梨子給予父母和兄長,而不是自己吃掉,這就是一種分享的小小體現。在「爸爸去哪之中」也是如此,那些尚未懂得太多世事的孩子,他們並沒有學過分享是什麼,但是當兩人面臨著有無早餐的抉擇時,有些孩子選擇獨自享受美味,也有一些懂的兩人之間的均攤,那便是一種小小的分享。可能有的人在看見fyman只顧自己的時候,會忍不住垂手,覺得他太自私,可是朋友們,你有捫心自問,你會比那些孩子好多少呢?多多是個乖孩子,他明白分享,也懂得和別人一起共享。但是多爸有句話說的對,分享並不是只是好的東西就要,才去分享。而當我們面臨的是糟糕的情況時,我們卻也要學會分擔,這也是分享,所以說,分享與我們一直同在。

相比,我們都是大孩子或者說是大人,我們更應該懂得分享的意義。我們分享快樂,分享悲傷,分享文學,分享過去的歷史……如果分享的是悲傷的,自己也好把它輕聲的傾訴;如果分享的是快樂的,被給予的人也會為你而快樂。所以,行動起來吧,與身邊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學會分享,懂得分享,在分享中不斷成長。

⑽ 用孔融讓梨的故事寫一篇作文不少於200個字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一位白發蒼蒼的祖母和一位慈祥的父親,還有三位帥氣的小少爺,寒冷的冬版天 ,祖母剛剛過權完生日,由於天氣乾燥,祖母上火了,於是,父親請人幫忙買來梨.為祖母去火.這個時候,孔融給祖母選了一個又大又好的梨,准備給祖母送去,他心想;祖母是老人,牙齒咬不動,如果能把它熬成梨兒水,那該多好啊!於是,孔融來到櫥房,把梨熬成了梨兒水,送到祖母的房間,祖母誇他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幾天以後,甘甜的梨水,讓祖母的病痊癒了.孔融心想;父親和哥哥那麼辛苦,還是給他們送過去吧!而他自己確留下了一個很小的梨,父親問他:"你為什麼吃那麼小的呢?孔融說:"長者先,幼者後嘛:"父親滿意的笑了.孔融真是一個好孩子,我應該好好向他學習.

閱讀全文

與根據孔融讓梨寫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