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錯誤為題的作文500字左右
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每個人在生活中成長的前提。但是,在生活中的錯誤會帶給我們不可代替的啟示。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以發明燈泡而聞名於世界,你可知他發明燈泡做了多少次實驗?那幾千次實驗無一重復,這足以體現他那仔細認真的態度,還有他的堅強。假使他在幾次實驗後就放棄,或者他並沒有想到這個實驗,那我們現在還會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嗎?假設可以,那會在多少年以後?我們這一代會是嗎?無怪乎他被稱之為發明大王,如果不憑借耐心,大概他的一切發明都不會存在,或許現在的文明會倒退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從小到大,犯的錯不少,得到的教訓也不少。但在這些教訓中,我得到了最有價值的經驗:數學是強項,但卻因為粗心大意,使數學成績每況愈下。上五年級後的一次考試,本是信心滿滿,不料,母親卻告訴我,我只打了五十分。果然,老師念成績那天,第一個不是我,第二個,第三個……當我的名字從老師嘴裡蹦出來時,五十個人大驚失色,一個人面不改色,當然,這不包括我。試卷發下來後,我仔細地尋找出錯原因,且慢,試卷正面乾乾凈凈,一道題也沒錯,那——一陣遲疑,我將卷子翻了過來,只見一道路程計算題的旁邊畫了一個超級大叉,還有幾行紅艷艷的批語:「你做作業時曾經做錯過這道題,現在你又做錯了,扣你五十分。」十分的題被扣了五十分,從此,我長了記性:同一類型的題,我再也沒有錯過兩次。這個教訓雖然使我的數學成績有所提高,但卻並未根除我真正的缺點。
小學畢業時的幾次測驗,讓我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負七的絕對值是負七」!相信看過這道題的人會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學生做的。可巧,它就是我這個在諸多老師眼裡所謂的「高材生」所做。這道題的旁邊有一行批語:「你錯了不該錯的題,有必要懲罰一下。」此後我便與幾個犯了同樣錯誤的好學生在講台前與地面為伍,一天中兩到三節數學不等,在講台前一「坐」就是40分鍾,雙腿多次麻木,一直坐了十餘天……
錯誤可謂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一個兩個並不起眼,如果你不搬動,它將越積越多;如果你捨不得彎下腰,那麼它將成為你不可攀越的山峰……
2. 以錯為主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
在一次次錯誤的經歷,我也獲得了錯誤轉換成的成功。
比如我9歲的時候,有一次作業沒做完我還在那玩著電腦。當爸爸或者媽媽問我作業做完沒有,我就直接的一句「做完了!」結果,星期天晚上9點。爸
媽都睡覺了,我還在那裡玩電腦。媽媽起來了看見我還在玩電腦,叫我馬上睡覺。我只好關上電腦,關了燈,回到自己的床上。心裡想著:這次作業該怎麼辦啊?但
是我怎麼做啊?如果不寫老師會不會給爸媽說啊?我想起了我同學以前沒做作業都是補的,所以我想補完剩下的作業。我心裡暗暗想著:我真「聰明」,額呵呵!。
我就去拿作業,我似乎像一個小偷一樣翻著自己的書包,東看看西看看找作業。作業拿完了准備去床上慢慢補,再聽歌。我又開著台燈,在那光照中慢慢
的補著作業。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了,我的作業才寫完一辦,那該怎麼辦?那我寫快點。結果媽媽開了門拿衣服明天穿,看見我在床上補作業。擔心地問:「你作業
不是寫完了嗎?」「我就是寫完了,我想看下書,明天要考數學。」我非常急迫的說。媽媽不相信地說:「那我來看看。」我心在撲通撲通的跳,不知道要發生什
么。媽媽拿起了我的作業本,皺了皺眉頭說:「你寫的字有題嗎?我怎麼連題都沒看到。」我像一個無家的孩子一樣,哭了起來。媽媽問我為什麼哭。因為我補作
業。
在一本書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知道錯了,不難把錯誤根除」,「天才偉人也犯錯誤,錯誤不會使他們畏縮不前。可怕的不是錯誤,可怕的是錯誤的對待錯誤。」我們要想《左傳》里的一句話哪樣「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3. 以錯誤為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不要百度的
錯誤
「記住穿好衣服!」
「記住做好作業!」
「記住……」
這是我媽媽經常說的格言「記住……」。
放學後,我一進家門,媽媽的格言又沖我喊了:「晚飯後,記住做好作業!」吃過晚飯,等我把作業剛做完,准備玩時,媽媽又說:「記住檢查作業,有錯誤及時改正!」隨後我看電視時,媽媽又開始了:「記住離電視遠點,小心眼睛!」「記住不要太晚睡覺,否則明早起不來怎麼辦?」「記住睡前要刷牙洗腳……」我終於不耐煩了,覺得忍無可忍,我立即打斷了她的話:「啰啰嗦嗦的,像個老太婆,你已經說過N遍了。」我大聲地吼著。媽媽後來說了什麼我聽也不想聽,「啪」地關住了我的房門,任她怎麼敲門我也不給開。
不知不覺夜深了,可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媽媽那驚鄂的模樣、懷疑的目光不停地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突然覺得自已錯了,我的態度太不好了,我知道媽媽所說的一切都是對我的關心。而我卻對她那樣。但是我始終沒有勇氣推開門,對媽媽說聲「對不起!」後來我又想起了媽媽平時照顧我的點點滴滴,枕巾不知不覺濕了。這時,我聽見屋外傳來一陣輕輕地嘆息,那嘆息,肯定是媽媽的,媽媽,你是不是怪我傷了你的心?你是不是對我非常地失望?
第二天早晨,媽媽不冷不熱地招呼我。我再也聽不到媽媽的格言了。平時,我覺得媽媽的「記住」十分討厭,而今天聽不到媽媽說這些,我心中反而有些失落,心裡空空的。媽媽,我想再次聽到你的格言,聽你的再三叮嚀,我想再次得到你的愛。
在課堂上,我什麼也聽不進去,只希望早點見到你,早點得到你的諒解。
放學了,我急匆匆地跑回家。看到正在幹活的媽媽滿頭大汗,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已的感情了,我撲到媽媽的懷里放聲大哭:「媽媽我錯了!」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臉上又露出了慈愛的笑,並且我看到媽媽的眼睛裡閃爍著幸福的淚花。我忽然覺得我一夜之間長大了。
媽媽,你給了我支持,給了我鼓勵,給了我全世界最偉大的母愛。我希望永遠得到你的愛。
4. 以錯誤為題的作文
讀中學時,他是大隊長,她是另一個班的中隊長。他是個英俊的少年,綽號叫「外國人」,高高的個,白皙的臉,挺拔的鼻。她卻是個丑小鴨,小小的眼,倔強而微
翹的嘴。每學期年級考試總分張榜,他倆總名列前茅,不是他第一,就是她第一。可他們彼此記住了對方的名字,卻從沒說過一句話。每當他的身影出現在她的教室
門口時,她總感覺到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向她投來深深的一瞥。有一次,當她驚恐卻又情不自禁地向站在教室門口的他望去時,他正注視著她,友好而純真地朝她微
笑,她看呆了。
中學畢業,他和她考上了同一所大學。他在物理系,她在中文系。在圖書館和食堂不期而遇時,他依然向她投來親切而迷人的微笑,她則靦腆地向他點點頭。他沒有
問她住在哪幢宿舍,她亦不知道他住在幾號樓。他們企求校園里的偶遇,等待對方主動地和自己攀談。每次走過物理實驗樓,她都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心裡暗暗盼
望著能出現他矯健的身影,而他,卻常常冷不防出現在中文系的閱覽室,心不在焉地翻閱著過期的書刊雜志。
在一次聖誕晚會上,他和她擦肩而過。他英俊、瀟灑的紳士風度贏得眾多女生的青睞。她優雅、清秀,由昔日的「丑小鴨」變成了「白雪公主」。每支舞曲,她總被男士們搶著邀請。他只是靜靜地、默默地在遠處看著她,露出那醉人的微笑。
她期待著他走向她,邀她翩翩起舞,他則靜候著她和一個個舞伴跳至曲終。
三年級時,他寫過一封長長的信,決意在和她再度相遇時塞給她,但他終於沒有做出如此唐突的舉動。而她的日記里卻記載著他們每次相遇時興奮、激動的心態。一晃四年就要過去了,他和她始終保持著一等獎的獎學金,始終保持著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距離。
大學畢業時,他沒有「女朋友」,她亦沒有「男朋友」,他的「哥兒們」和她「姐兒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一個讀哲學的他倆的中學校友在一次同學聚會中聽到他們的消息,便給兩個人分別寄去了一本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並在兩本書序言的同一段話下劃上紅杠。
那段話是說,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是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其實,愛的本質是主動的給予,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他和她都如飢似渴地讀完那本書,都為之失眠。新年的第一天,他和她都意外而驚喜地收到對方同樣的一張賀卡。那別致的卡片上,一隻叩門的手中飄落下一片紙,上面寫著:我喜歡默默地被你注視著默默地注視著你,我渴望深深地被你愛著深深地愛著你。
5. 以錯誤為話題的作文400字
保留錯誤也是一種美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錯誤中成長,在成長時犯錯.錯誤,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成就人生的必然因素.
從我們"驚天動地"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犯錯,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我們逐漸讓這個陌生的世界成為我們所熟悉而溫馨的家園.錯誤中,我們會跌跌撞撞走路;錯誤中,我們會咿咿呀呀說話;錯誤中,我們用稚嫩的雙手,寫字畫畫;錯誤中,我們會用我們淺薄的智慧去贏得老師家長的誇耀;錯誤中,我們便會用手指敲打鍵盤,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腿腳博得陣陣喝彩;錯誤中,我們學會用屬於自己的知識步入競爭的行列.
我們都在被糾正錯誤中長大,懂事,成熟.可是生活中,保留一些錯誤卻可以創造生活的美好.
身為勞動農民的父親,在他孩子面前吹牛說他讀書的時候英文可了得,孩子不服氣.當父親把那些英文字母亂說一氣的時候,孩子咯咯地大笑.父親的錯誤成為了逗樂孩子的方式,這難道不也是另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嗎?
孩子一天為自己准備了一個大紅蘋果,而當父親看到時,卻"自做多情"地說:"這個蘋果是給爸爸准備的嗎?真懂事!"而孩子用孩子最天真的笑容清脆地說:"是的,爸爸.你吃吧!"這又是一個錯誤,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這錯誤,鑄就了美麗真摯的親情.誰能說,這錯誤需要糾正呢?相信,在以後,孩子想到就不僅僅是自己而已了.
不是錯誤都要糾正,不是糾正了就是正確的.有時候,錯誤也是幸福與美麗的一種特殊路標.保留下某些錯誤的痕跡吧,那是另一種美麗的所在!
錯誤也是一種美分類
一個學生因遲到被老師叫到辦公廳罰站,這在教育中看來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但在我看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得人心者得教育,青春時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作為老師,需要的是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而後去改正錯誤.如果是一味地強調師者的威嚴,那我想,我們得到的不是學生的心悅誠服,而更多的是學生心口不一的空頭承諾.
其實錯誤也是一種美,關鍵在於當事者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它.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我在贊美愛迪生成功的同時,也在欣賞他在發明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因為有了這無數次的錯誤,愛迪生最後帶給人類的燈光才顯得更加耀眼奪目.大海都有潮汐,人生又怎能沒有起伏呢?我現在覺得,人生中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而且有時還覺得它們很可愛.因為有了它們,這人生才不會變的死氣沉沉,完全"正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北宋的蘇軾幾百年前對於人生都有這樣的發現,今天的我們又何苦去孜孜以求那象夢一樣的完美呢?給別人多一點寬容,這世界就會多一份美好;給錯誤多一點欣賞,這世界就會多一點可愛.身為凡人的我們,請在為那些安安靜靜的學生鼓掌的同時,也別忘了給那些"調皮搗蛋"生幾許溫柔的目光.因為只要我們的心有多大,教育的舞台就有多大.
6. 以「錯誤」為話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保留錯誤也是一種美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錯誤中成長,在成長時犯錯.錯誤,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成就人生的必然因素.
從我們"驚天動地"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犯錯,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我們逐漸讓這個陌生的世界成為我們所熟悉而溫馨的家園.錯誤中,我們會跌跌撞撞走路;錯誤中,我們會咿咿呀呀說話;錯誤中,我們用稚嫩的雙手,寫字畫畫;錯誤中,我們會用我們淺薄的智慧去贏得老師家長的誇耀;錯誤中,我們便會用手指敲打鍵盤,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腿腳博得陣陣喝彩;錯誤中,我們學會用屬於自己的知識步入競爭的行列.
我們都在被糾正錯誤中長大,懂事,成熟.可是生活中,保留一些錯誤卻可以創造生活的美好.
身為勞動農民的父親,在他孩子面前吹牛說他讀書的時候英文可了得,孩子不服氣.當父親把那些英文字母亂說一氣的時候,孩子咯咯地大笑.父親的錯誤成為了逗樂孩子的方式,這難道不也是另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嗎?
孩子一天為自己准備了一個大紅蘋果,而當父親看到時,卻"自做多情"地說:"這個蘋果是給爸爸准備的嗎?真懂事!"而孩子用孩子最天真的笑容清脆地說:"是的,爸爸.你吃吧!"這又是一個錯誤,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這錯誤,鑄就了美麗真摯的親情.誰能說,這錯誤需要糾正呢?相信,在以後,孩子想到就不僅僅是自己而已了.
不是錯誤都要糾正,不是糾正了就是正確的.有時候,錯誤也是幸福與美麗的一種特殊路標.保留下某些錯誤的痕跡吧,那是另一種美麗的所在!
7. 以做錯事或做錯題寫一扁作文
這件事, 我做錯了 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我也一樣做錯過事。
一天,學校突然通知我們要早放學。一放學,我們就跑出學校,希望看到家長的身影。每個同學都等來了家長,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可我卻孤零零地站在那裡,遲遲看不到家人。這時,班裡的同學王勝楠蹦蹦跳跳地過來了。我奇怪地問她:「王勝楠,你怎麼還不回家呀?」王勝楠笑眯眯地說:「你忘記了,我爸在對面上班,我可以到他哪兒去,你怎麼不回家呀?」「家長還沒來接我。」我回答說。王勝楠同情地說:「在局裡爸爸給我了一間小屋,放學了讓我在那兒學習,要不,咱倆先去那裡寫作業吧?」我想:今天早了一個小時放學,到那寫會兒作業沒什麼關系,再說,回家還可以少寫一項作業。「那……好吧。」我吞吞吐吐地說。於是,我們就手拉手地過了馬路,來到了工商局。我們一起走進了那間小屋,開始寫作業。我們沒寫幾個字,但是已經很晚了,往窗外一望,外面一片漆黑。我趕緊和王勝楠說:「我要走了,現在一經很晚了。」「我也要走了,我爸爸有事出去了,我得坐公交車回家。」於是,我們一起走了出來。我來到學校門口,告別了王勝楠,在那兒等家長。沒等一會兒,媽媽就來了,她生氣地說:「為什麼亂跑,你不知道快把媽媽急死了,要是你丟了怎麼辦,大街上那麼多壞人,你不害怕?」聽了這些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今天自己跑回家!」媽媽嚴厲地說。於是,我聽從指揮,跑回了家。到了家,又開始罰了。我又是掃地,又是洗衣,忙都忙不過來。
媽媽,對不起,我不應該放學亂跑,讓您著急。這件事,我真的做錯了!
8. 以「出錯」為題寫一篇作文
很多人對他人的出錯都持一種嘲笑的態度,對先於自己出錯的事持一種僥幸心理。有些人害怕出錯,有些人厭惡出錯。其實想想,出錯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積極的探索?能常常出錯何嘗不是一種經常性的收獲?敢於出錯的人何嘗不是一個積極求索的人?
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所以出錯是難免的,我們怎樣面對出錯後的失敗呢?我們需要一種出錯的精神。愛迪生在研製電燈的過程中,嘗試了兩千種不同的材料,但都失敗了,但愛迪生卻說:「我已經成功了兩千次,因為我知道了兩千種材料不能用來做燈絲。」
一個在日本求學的中國孩子日語不好,但他上課發言非常積極,他的父母問他「你怎麼不怕出錯?」孩子回答說:「不怕,老師說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
敢於嘗試,敢於出錯才能不斷獲得新知,出錯的精神是一種敢於探索,嘗試的精神。能出錯就能獲得新知、新經驗,出錯是一種探索。小心翼翼地邁出你的腳,在你放下這只腳的時候,你會想到可能會出錯,但是你不放下的話就永遠不知道這一步是對還是錯。
人生的歷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一個人走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你要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走,你就將邁出自己的腳,去探出一條路來,但是草原上沒有方向標,每個方向都可以走,你只有敢於嘗試,不怕出錯,去不斷地嘗試,改正,嘗試,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如果你在兩條路的選擇中出錯了,那麼回過頭來重走的時候,你有兩個收獲:這條路不能走,不是兩條路都能走。
出錯是經常有的,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從一個未經風雨、不諳世事的孩子到一個飽經風霜、目光深邃的老人,他要出幾千次幾萬次的錯。出錯的精神就在於不固步自封,敢於嘗試,就在於不懈地努力探索,尋求正確的目標。
敢於出錯的精神是一種不畏險途、不怕失敗、不斷探索新知的可貴的精神。
9. 以「錯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學生犯錯誤時,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所以教師要想辦法幫學生糾正。經過實踐,我發現讓犯錯誤的學生寫作文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剛教書的時候,我也曾讓學生寫過檢查。我看到的檢查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了一個大錯誤……,給別人,給集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錯了……請老師原諒……,今後一定下決心改正……決心做到以下幾點」雲雲。而事實上,錯誤還是不斷重犯,我那卻積攢了一堆檢查,寫檢查收效甚微。其實,不是寫檢查這種教育方式失去了效力,而是我現在所面對的學生有其特殊性,來到職高的學生,在小學、初中多是後進生,不只在學習上落後,更多的是在日常的行為習慣上存在問題,他們最熟悉的文體就是「檢查」,因此,他們不害怕寫檢查,早已有自己的一套「檢查習慣用語」,老師一讓寫檢查,他們就可以「信手拈來」、「一揮而就」。
我覺得這樣寫,只是敷衍了事,不能觸及學生內心深處,不容易找到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後來看了教育家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他讓犯錯誤的學生寫說明書,寫心裡病歷,我深受啟發,於是我讓犯錯誤的學生根據自己所犯錯誤內容寫一篇話題作文。要求:
1、文體:記敘文或議論文。
2、寫記敘文要求運用四種描寫方法,夾敘夾議,通過敘述,能使老師了解
學生犯錯誤的原因、經過以及當時的心理,通過議論,能使老師了解學生對錯誤的認識,以及今後的想法。文筆要生動。
3、寫議論文可以聯系自己的錯誤,也可以只把它當作引出話題的引子,通
過擺事實講道理,援引古今,論述所犯錯誤的實質及其嚴重性,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作文,老師了解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的認識程度及今後想法,並據此對學生在寫作上予以指導,在思想上予以教育。
4、文體要明確,不要寫成檢查。
5、字數:根據錯誤程度寫400或800字。
這一舉措初一實施,就立見效果,遲到和不完成作業的人數銳減,以至迅
速消失,因為學生最怕寫作文,而且有時還不只一遍,敘述不清楚、文筆不生動
或認識不深刻、論述不透徹的我還要予以指導,讓他們重新寫,所以他們每次要犯錯誤時,就會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而寫出來的作文也比平時的好很多。
經過這兩年的實踐,我發現讓犯錯的學生寫作文,有以下幾個作用:
1、有助於學生深刻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由於字數和內容的要求,他們不能再敷衍了事,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內心深處,觀察自我,分析自我,發現兩個不同的自我,而那個錯誤的自我,就會越來越沒有地位,直至消失。有時寫議論文,為了論述深刻透徹,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論據,會發現自以為沒什麼的錯誤卻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這比老師的說教更有說服力,他們就會自覺改正錯誤。班裡有一名學生經常做保證,但總是無法履行自己的諾言,於是我讓她以「承諾」為話題,查找相關論據寫一篇議論文。她在文章中寫到「不論古代還是現代,我想承諾都是美好的約定,而遵守承諾即也是自身人格素養的體現。那麼請不要因為對自己過於的放縱而玷污了承諾的美好與嚴肅,降低了自己的人格素養。」從此以後,她的名字極少出現在犯錯誤的名單里。
2、有助於寫作。職高的學生沒有幾個不怵寫作文的,在語文的學習中,作文對他們來說猶如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一提筆,大腦空空如也。這個措施使學生開始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寫出來的作文,水平也較高,有的還移植到考試作文中,得了高分,那時他們都露出笑臉,感謝我的「懲罰」。學生在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同時,還提高了寫作水平。有一次一個語文很差的學生因為遲到寫作文,前兩次交上來的作文不是像檢查,就是像流水賬,我就教她如何寫記敘文,如何描寫人物,第三次交上來的作文就豐滿生動多了。比如對等車時焦急的心情的描寫:「跑到車站,遠遠地看見一輛315大搖大擺而去,不禁跺了一下腳,心想:真背!今天晚定了。不禁又想到了杜老師那張嚴厲的臉,啊,還有……還有我的死對頭——作文!越想心越急,要是719來了就坐719,一邊想一邊摸錢,不禁又愣住了!天啊,真是倒霉,我居然沒帶錢出來!完了!完了!看著一輛一輛的719從眼前開過,想著那『遲到』即將帶給我的作文,心裡祈禱著315趕緊來吧,少讓我寫400字吧!焦急地伸著脖子,雙眼極力搜尋著『315』 ……來了!來了!……」雖然她因為作文得到了肯定很高興,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寫作技巧,但還是表示以後不遲到了,一遍遍地寫作文,滋味兒也不好受啊!
3、有助於增進師生感情。每當學生犯了錯誤,尤其是職高學生,他會立刻武裝自己,戴上一層面具來面對老師,如果老師立即嚴厲批評,學生很可能貌似恭順,實則排斥,師生距離會越來越遠,他覺得你和以前的老師沒什麼兩樣,老實聽訓後,就可溜之大吉。而寫作文,就可以在指導作文的同時,了解他的心理,幫他分析錯誤,可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效。有時還可以在作文中發現事實真相,不致於冤枉學生。有一次,一名很久沒有遲到的學生又遲到了,當時我以為她又犯懶惰的老毛病了,心裡很失望,只是看了看她,沒有說什麼。第二天她交上了作文。原來她前一天遲到是因為父親病了,早上為了照顧父親來晚了。從作文中,我看到一顆擔心父親病體的拳拳之心和一雙渴望扶助父親的柔弱的手,我不禁感動了,多麼難得的孩子!我竟然……我趕緊打電話慰問他父親的病情,趕緊找她向她道歉誤會了她,盡我所能開導她、幫助她,使她更加堅強。作文,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
4、有助於培養「盡我所能,永不放棄」的意識。職高的學生多數缺乏自信,「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比較突出,他們覺得大錯小錯都是錯,反正都要受到老師批評或處罰,輕則耳提面命一頓,重則寫檢查,這些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沒什麼可怕的了。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沒有補救的意識,沒有意識到「亡羊補牢」。於是我規定,按所犯錯誤的輕重決定是否寫作文或者作文字數的多少。這回,學生就當回事了。比如對於遲到的同學,晚15分鍾以內的寫400字,超過15分鍾的寫800字,這樣,他們就會即使遲到,也要爭分奪秒,盡量減少遲到時間,來減少作文字數。通過這個要求,學生在各方面都培養了盡自己所能,不到最後一刻,不輕言放棄的意識,這不僅有助於他們學習,而且有助於他們成長。
以上是我在使用寫作文的方法教育犯錯誤的學生時的幾點感受。我對學生說,我讓他們寫作文,不是懲罰,而是作為一個人,為你的行為所付出的代價。其實在付出這個代價的同時,也有收獲,使他們明白:犯錯誤並不可怕,關鍵是吸取教訓,並培養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意識和能力。
當然,教育犯錯誤的學生,有很多方法,比如:談心、批評、要犯錯誤的學生做好事等等,無論使用哪種教育方法,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要「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養他那含有道德價值的需要、要求和興趣,揭開他身上的一切優點,弄清他最強的才幹。」(《帕夫雷什中學》)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又要發現學生的潛力和優點,幫助他不斷自我反思,從而自覺遷移,品性和學識得到提高,這樣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因為我是語文教師,使用要犯錯誤的學生寫作文這種方法可以和我的教學結合起來,二者相得益彰,使用得較多,收到的效果也比較好
10. 以出錯為題寫600字作文。記敘文。謝謝
暑假到了,我綳緊的神經也終於得到了放鬆.雖然如此,但過於放鬆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事.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媽媽給我布置了不到2個小時的作業,可我呢,只顧貪玩沒有很好的完成.為此,媽媽非常生氣,並和我談了一個晚上.
媽媽,我錯了.您布置作業時,我滿口答應,可真正做起來卻沒有按時完成.這種行為是一種不遵守諾言的表現,俗話說得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可我呢?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本來就是自己的本份.媽媽每天利用休息時間給我布置、檢查作業,已經很辛苦了,可我不但沒有減輕媽媽的負擔,反而讓您如此為我心碎.媽媽,您經常對我說:「人貴在自覺,學習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別人在後面拿著鞭子趕呢?」
媽媽,我錯了.這次期末考試我雖然名列全班第X名,但您說一次考試終究說明不了什麼.可以看到,在我前面有很多強手,在我後面緊緊追趕的同學也很多.因此,我沒有絲毫理由沾沾自喜.相反,我應該以此為動力,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沖擊.人應有遠大的目標,不能被一時成敗所左右.所以,我更不能在里游手浩閑,我應該抓緊時間彌補平時學習的不足.
媽媽,我錯了.在這個暑假裡我不會再讓您為我操心了,我會自覺地做好每一件我應該做的事.媽媽,您在和我談話的最後送給我一句話:「只要你再努力些,再刻苦些,你會變得更優秀.」我會的,我會謹記您的教悔、我會讓您為有我這樣的兒子而感到自豪無比.我一定會的.
媽媽,我錯了,我誠心誠意地請您原諒我.我會牢記您讓我背的《孟子》中的一句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那一次,我讀懂了自己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後花園,當我們感到煩憂或困惑時,打開後花園,裡面春光明媚,行雲流水,裡面搭著逍遙橋,流著忘憂泉,飛著天堂鳥.走進裡面,讓心靈放飛……——題記
清晨,被包裹在狹窄公交車上的我,穿梭於薄暮下的圍城之中.不管是寒風暴雨,獨自一人走在這條大街上已有無數次了,不知為什麼這次覺得腳步如此沉重,彷彿腳下穿著鐵鞋走在寬闊無比的磁物中,寸步難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響吧!得知被認為是穩坐寶座的我,被擠下了英語導優班的名列,頓時如五雷轟頂,輝煌一下子離我遠去,心彷彿進入了深秋季節的樹林.我像是在撿起落葉的那個人,我在苦笑著懷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無力地走著,路彷彿格外漫長,突然,一束陽光強烈地刺痛我的雙眼,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陽掙扎著想逃脫於地平線的束縛,那是一種不願服輸的性格啊!在陰雲的籠罩下,太陽的光芒逐漸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懼的陰影.難道太陽還是無法戰勝那無邊的黑暗勢力?然而,我想錯了,一縷縷微光再次展現出來,它拚命地履行著那份執著,「皇天不負有心人」,陽光洋洋灑灑地灑向每一個角落,陰雲屈服了!
我頓時醒悟了過來,自己的境遇和這景不也如此相似?原來自己不過是那沒認識自己的青年人.有一個青年人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無法得到發揮,哲人便告訴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撿起來嗎?」「這當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說.「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還會擔心撿不起來嗎?」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這就是自己,真實的自己.有「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憤懣,卻依然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面對人生,我是不是從中得到些感悟呢?
真感謝那次我走進了自己的後花園,讀懂了並叩問了自己內心的那個答案.
一樣的我,頭頂著變幻的日月星辰,奔著腳下不停的步履,帶著自己的特殊感悟,在屬於自我的道路上奮勇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