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作文大全 > 背影作文記敘文

背影作文記敘文

發布時間:2020-12-21 10:44:05

⑴ 以陪伴為題的作文。要記敘文。800字。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眾所皆知的著名散文,我在上小學時就有聽說過,老師說這篇文章很感人,每次讀到時都會把她感動哭。於是,我和幾位同學便懷著好奇而又沉重的心情到圖書室借閱《朱自清散文集》。讀完《背影》一文後,我和幾位同學都覺得很平常,並沒有老師所說的那麼「誇張」,甚至覺得文章有幾分詼諧。

可能正如冰心奶奶在《憶讀書》一文中所說的那樣吧!人對書本內容的理解是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而改變的。自從經歷了那件事以後,對《背影》的印象加深了許多。有時候甚至會讀著讀著就哭出聲來……

還記得那是在一個周六的下午,我走到父親的工地上,一個熟悉的背影立刻映入我的眼簾——那是父親。父親頭上戴著一頂漆紅的、被瓦礫碰得痕跡斑斑的安全帽,雙手戴著一對可以看到指頭的爛手套,本來就很破舊的衣服又被粘滿了泥、更是顯舊,黝黑的皮膚也被烈日烘烤的發亮,這就是我父親的形象,那是如此的頹唐。父親正在撿磚塊——這是父親的工作,也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只見父親彎下身子,伸手去拾那堆似乎不可能被拾完的紅磚。父親拾起一磚塊的動作共有3個——1、彎腰2、伸手3、轉身看似很簡單,可是要像父親那樣一天重復上千次就不容易了。每當看到父親工作的身影,我的心都會顫抖一下,淚珠也會在眼眶裡打旋兒。可擔心被父親發現,所以每次我都會躲在離父親有一段距離的地方看父親,等到眼淚流出來並拭乾以後才去靠近父親……這次也不列外。

我走近父親,叫了一聲:「爸」。父親轉過身來,說:「孩子,放學啦!給你拿得學雜費夠嗎?」我突然想起了那件事,怕被父親發現,我忙回答了一句:「夠了,剛好。」父親笑了一下並點頭示意,然後繼續撿磚塊。父親其實並不知道,他被我給騙了,哪裡是什麼學雜費呀?那隻是一個借口。我在學校里和同學玩,一不小心把同學的眼鏡碰掉在地上,摔壞了,讓我賠。300多元啊!我再怎麼樣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這是父親辛苦幾天下來不吃不喝的工資啊!並且我也不敢告訴父親。我很是著急,我該怎麼辦呢?天空似乎已經變成了黑色。我只好去騙父親……

父親拾完磚塊,拿起一根鐵管扛在肩頭,鐵管兩頭挑有磚塊,父親那黝黑的皮膚在抖動,汗如雨林,腰被肩上沉重的東西給壓彎了,低著頭,一步比一步沉重,一步比一步艱難。走幾步又停下來,然後又繼續,他一天不知要重復多少次這樣的動作。我終於情不能自已,原本拭乾的眼淚也再次留下。竟然哭出聲來,父親一聽,忙扔下磚塊,過來抱著我。後來我才知道父親早已經知道那件事了,他原本想就這樣算了,可卻被我說出來了。

父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人活在世上,自己窮點兒累點兒都沒什麼,就是不能欠別人的,要活得光明磊落,是自己做的事,就要勇敢承擔!不要去推卸。」

父親的話在我心中久久回放,我應該做的就是把這句話記牢,努力讀書,讓一家人過上好生活。

父親真的很渺小,他只是社會中的一個普通人。然而,父親在我的一生中卻是偉大的,是他在我最孤獨的時候給我溫暖,是他在我最難過的時候讓我開心,是他在我犯錯的時候幫我改正,是他在我失敗的時候給我安慰,是他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方向,是他在我成功的時候給我喝彩,是他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祝福,是他在我……

父親,我一生中的永恆陪伴者。

⑵ 等待熟悉的身影。作文。七八百字左右。記敘文

親情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親情是一雙大手,無論走在多麼坎坷泥濘的路上,只要有他牽著、就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上周四氣溫驟降,寒風呼嘯著、帶來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天地間飛舞。放學了,一出教學樓我就打了個寒顫,瞅瞅四周的同學,他們都穿得特別厚,捂得嚴嚴實實的,活像一個個熊寶寶,我卻像一隻寒號鳥,不由得有些後悔。早上姥爺特意打來電話提醒我說:「我看了天氣預報,今天大幅度降溫還有大雪,厚點穿,甲流正在咱林西蔓延呢,可千萬別感冒!」我把姥爺的話當成了耳旁風,既沒穿羽絨服也沒戴帽子就下了樓。「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只能頂著風雪回家了。」我自語道。
我剛走到校門口,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懷里緊緊抱著一團東西,站在風雪之中,帽子上、大衣上落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姥爺!」我興奮地向姥爺跑去,邊跑邊喊:「姥爺,姥爺你怎麼來了,你真是我的救星啊。」姥爺笑呵呵地說:「我就知道你不聽話,所以給你送來了棉衣和帽子,快穿上吧!」姥爺用溫暖的大手牽著我的小手,把我一直送到我家樓下,才消失在風雪之中。
第二天早晨,姥姥打來電話說姥爺感冒了,發燒接近四十度。爸爸、媽媽聽了趕緊往姥姥家跑,我也緊跟在後面。在去往醫院的路上,姥爺一直安慰我說:「露露,別哭,姥爺沒事!」這就更讓我自責了:「都是我不好,明知道班裡已經有近四十人感冒、發燒了,中間還停了三次課,一班一名女同學的爸爸因「甲流」治療不及時,就在上周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的家人和他最親愛的女兒。在這一特殊時期姥姥姥爺、爸爸媽媽整天為我提心吊膽,就怕我感冒,我卻如此的任性。如今姥爺感冒了……想到這些,我的淚水又一次洶涌而來。」
經過一周的治療,姥爺的病漸漸好了。但,那雪中站立的身影,卻在我的記憶中定格、永存。
教師點評:陳進用平實的語言,講述了一件平凡之事:雪天姥爺為自己送棉衣和帽子。寫作中她放慢鏡頭,對環境、語言、動作、心裡進行了細膩的描述,使血濃於水的人間親情在作者與讀者的心中都悄然定格。

⑶ 五年級第四組作文範文

範文:
一個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著兩條羊角辮,身上穿著一條紫色的連衣裙,連衣裙上零零碎碎地點綴著黃色的小碎花。無意間,她發現,路旁的垃圾箱前隨處可見人們隨手丟棄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腳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該怎麼辦。再說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多為社會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點時間來把垃圾清理一下。想著想著,便用手拾起垃圾丟進垃圾桶。就在這時,一個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說:「你在干什麼呢?」小女孩轉過頭一看,原來是同班同學小強,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小強想了想,對著小女孩的耳朵說了幾句悄悄話,小女孩會意地點了點頭,便繼續撿起了垃圾。過了一會兒,小女孩終於把最後一點垃圾丟進了垃圾桶,小強也把一張紙貼在了垃圾桶上,那張紙上寫著「文明——只差一步」。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來自一組看似簡單的漫畫,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這組漫畫通過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譴責了那些亂丟垃圾的人。同時還提醒人們要講究文明,不能因為想少走一步路而隨意把垃圾丟在地上。記住,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去保護它,愛護它。當你把垃圾隨意丟在地上時,你想過沒有,假如一個星期後你路過這里時,聞著垃圾散發出的陣陣臭氣,看著天空中到處飛舞的蒼蠅。你會不會罵道:「這些亂丟垃圾的人實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過嗎?你不是曾經也在這里亂扔過垃圾嗎?

記得在四年級時,我吃完午飯,走出了學校的餐廳。忽然,我看見了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拿著垃圾筐來到了教學樓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師不注意時,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這里離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離。我見狀,走過去說:「垃圾可不能亂倒啊!」那個小同學吃了一驚,趕緊轉過身來,發現我只是一個學生,便理直氣壯地說了一句:「哼,亂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個,關你什麼事?多管閑事!」說完,邁著大步走了。

我真想「請」那位同學和我理論一番。他說亂扔垃圾的不止他一個,以為自己做得蠻對蠻有理。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明白,若是每個人都像他一樣,以為那樣做的不止他一個,就可以隨處扔垃圾的話,那麼即使值日生再勤快,也無濟於事。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漫畫中那兩個小學生一樣有一顆公德心,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會更加美好。當你為了輕松而想少走一步時,請你一定要記住,你就快成為一個人們在口中時常譴責的那個「缺德」的人了

⑷ 作文,模仿朱自清的《背影》寫一篇你與父母情感的記敘文,必須有一處細節描寫。500字左右,我追加50分

父親是個木訥的人,這么說來卻是因為對於家庭的感情上他從來都顯得有些無所適從,許是時間久了,母親再也煎熬不住父親的冷淡,不久之後便是一去不回。跟在父親身邊的我,那時年歲還小,自然不懂的母親離去的緣由,每每問起時,父親總會回答:「你母親到很遠的工作去了,要過段時間才能回來。」然而這樣的話,我竟然乖巧的點頭信了下來。
他是個安靜的人,若是我不發問,他可以一個人獨自在房中呆上一個晌午,就這么眼望著天花板目不轉睛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他的眼眸深邃且恬靜,卻又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會露出幾分蕭索與沒落。而日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天天過去,我也變得習以為常起來。
這天父親和我一道到樓下的超市買些日用品回去,然而剛走出樓道口的時候我看到了父親眼中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而他握著我的那雙有力的大手似乎也因為激動有些顫抖起來。我順著他不停閃爍的目光望去,赫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的視線,母親,一個似乎已經有些陌生的詞彙出現在了我的腦海,此刻她風韻猶存的上身穿著一件黑色的翻領羽絨大衣,樣貌與我記憶中沒有太多的變化,也許是天氣有些寒冷的緣故,此刻她不停地揉搓著自己修長且白皙的雙手。
父親與母親聊了很久,而我則被父親遠遠的支開了,其間我看到父親竟然為自己點上了一支香煙,他的動作似乎顯得有些生疏和拙劣,微微顫抖的火苗一次次在風中無聲的熄滅使他的樣子更顯局促不安。似乎等待他的將是一件不可預料的難題。
母親和父親再一次不可避免的擦出了火花,然而不消片刻,父親卻因為母親的話語再次啞火了,我隱約似乎聽到似乎是樂樂的撫養權。。。
母親來到了我的身旁,撫摸了一下我的腦袋,輕輕的拉起了我稚嫩的手,我們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走到了街口,我忍不住回頭向著背後的方向看去,而父親似乎也看到了回身向他望去的目光,他抬起手臂揮了揮,然而一片雪花卻不經意間落在了他有些憔悴的臉頰上,隨後融化為一滴冰涼的液體緩緩地滑落。

額,自己寫的你看看吧,不知道怎麼樣,這是你們老師要求的作文- -?

⑸ 什麼的背影作文,記敘文。

如果有尾聲,寫在結局之後話題作文:你選擇什麼文體,就按什麼文體的結構寫。範文:
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如《背影

⑹ 作文:《難忘那個身影》要求: 記敘文、運用人物外貌描寫、600字左右。

作文:《難忘那個身影》600字:

世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在濃濃的真情中最冷人刻骨的還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是血濃於水的真愛伴著孩子們的幸福成長,是血濃於水的反哺,讓花四甲老人安度晚年。
人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母愛溫柔似水的柔情,父愛深沉似山的沉穩,山水相間,山水相間,山水相映,奏響了一首幸福的愛之歌。
在一次報道中真實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地震中,房屋急劇倒塌,造成這個地方居民傷亡嚴重,在搶險隊救援中無意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尋聲而去卻在廢墟中發現地對青年夫婦用自己的身軀擔起沉重的重物,在他們中間的孩子卻安然無恙,一對父母在生死之間,做出了愛的選擇。在面對這樣的選擇時,我想天下父母的選擇會出奇的一致,只因為那是他們的孩子,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山水蘊育文明,我們應保護山水環境,那麼對於比水還深,比山還高的母愛、父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一位65歲的母親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在病床上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作為兒子,目睹年邁的母親在病床上呻吟,在母親求生的眼神與自己相撞的那一刻,他心如刀絞,於是他決定為母親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田世國用行動作出了回答,他用愛使母親脆弱的身體堅如磐石,他用真誠給天下所有的母親以最大的慰藉。
愛子情深,反哺意切,是濃濃的愛意帶來家庭的溫馨,是真誠的行動書寫社會的和諧,看親情如燈,在悄無聲息中照亮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品親情似風,和煦中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這便是親情,如此朴實無華,這就是親情,如此刻骨銘心。
親情,燦爛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親情,晶瑩的露珠,美麗純凈,招人愛憐;親情,皎潔的明月,素雅靜謐,柔和誘人!

⑺ 求記敘文的各種寫作方式的範文 (一定要是記敘文) 傾家盪產求範文!!

記敘文都不會寫?
議論文常用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論、本回論、結論)答
記敘文:(1)記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2)寫人:可以通過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心理活動、語言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3)記敘的順序,可以順敘(按時間順序)也可以倒敘(把結果寫在前頭)還可以插敘和補敘。
說明文:可以按時間 順序寫,也可以按空間順序寫,還可以按邏輯順序寫。(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總分總,從現象到本質、從因到果、從果到因、從簡單到復雜、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從功能到用途等等)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只要中心思想明確而集中,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小說:按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寫:(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如果有序幕,寫在「開端」之前。如果有尾聲,寫在結局之後
話題作文:你選擇什麼文體,就按什麼文體的結構寫。
範文:
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如《背影》。
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為重點,如《一面》。
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託情懷為主,如《春》。
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為主,借象徵抒懷,如《白楊禮贊》。

⑻ 從作文角度寫朱自清的背影的感悟

那一個月台邊的背影,成了父愛最好的象徵;那兩行感動的清淚,教會了我們感恩。

一個背影,讓朱自清禁不住潸然淚下。其實,真正令他感動的,是父親對他深沉的愛。父親並不挺拔,甚至有些臃腫的身姿,在朱自清的筆下顯得那麼高大,從而深深地烙在了我們心靈的深處,給予我們深深的感動。

自古以來,親情似乎永遠是文客筆下經久不變的話題。古有「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感人親情,而現今歌頌親情的語句更是數不勝數。朱自清的文字卻具有這樣的力量,它將我們帶入一個極其平常的事件中,卻讓我們從中體會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印象中,我的父母也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給我幫助,給我溫暖。迷失時,父母為我指點迷津,讓我不要灰心;難過時,父母會小心翼翼地安慰我,為我撫平創傷;開心時,他們會和我一起笑,和我分享喜悅。

可有時,父母的所作所謂為卻總是得不到我的理解:天涼了,父母讓我加些衣服,我卻執意不肯,認為多此一舉,卻忘了是誰在我感冒時為我遞上熱水和葯片;考試前,父母都會幫我復習之前所學的內容,可我總是嫌煩,每次不耐煩地聽他們講完,卻在獲得好成績後,向爸爸媽媽炫耀,接受他們贊許的目光。

我和那時的朱自清不正一樣嗎?我們總是自認為聰明,對父母的關愛不屑一顧,現在想來,這是對父母的不尊重啊!我們需要做的是好好報答父母,而萬萬不可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追悔莫及。因此,我們要學會理解,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並不只是口頭上的一句空話,它需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感恩,是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捶捶背;是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是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一點一滴,都是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朱自清的《背影》讓我感悟到了親情的偉大。

⑼ 那一年我讀懂了父親的背影600字作文敘事性記敘文

如果我是一朵花兒,父愛則是培育這朵花的土壤;如果我是一條船,父愛則是引導我航向的 舵;如果我是一隻風箏,父愛在是牽引我的那根繩。

父親不善言辭但很嚴厲,年少時的優秀是父親的驕傲,長大後優秀不在是一份滿分的試卷,父親的期望開始成為我的負擔,讓我難以成就。父親開始發現曾經讓他倍感驕傲的女兒在生活中總是很讓他失望,父親飯桌上的說教多了,於是怕了和父親一起吃飯。

細雨中,爸爸來了,我想逃走,爸爸拉起我,我振作起來,我們擁抱在雨季的春天。

聽到這些話時,一種難以名狀的熱浪湧入我的心田,我的心本是潮濕的,但在這個熱浪般的父愛中,被他烘幹了。

我甜美的睡著了,在這甜美的父愛中,我夢到那棵光禿禿的樹竟然長出了 嫩綠的芽兒,顏色是那麼嫩綠,那麼充滿生命力。

我靜靜地躺在床上,月亮耐不住寂寞,還是撩開了面紗,把清輝灑向人間。試想,也許她播下的是愛的種子,於是也不再黑暗。爸爸和我一定都收到了一顆種子,而爸爸那顆培育的更好,散發著馨香的愛。

也許,父親的愛就是那花枝上的刺,兒女便是那誘人的玫瑰,有了刺的保護,有了刺的痛與愛,兒女們才能更燦爛、芬芳。

我想,父親的愛是堅固的,像一座大山,你可以靠近它,感受他了博大與厚實;父親的愛是溫暖的,似一個壁爐,你可以挨著它,感受它的熾熱與溫馨。

在那一刻,我才知道並非父親不愛我,他的愛是深沉的,愛之越深,則教之越嚴,正是父親的嚴厲,才使我獲得了一筆更加寶貴的財產——自立,我也為我 到現在才明白父親的愛而慚愧。

憶往昔,父親是山。他巍峨聳立於兒的心中,是那麼的高大,是那麼的蒼翠。父親是一個做事踏實,待人誠懇,勤奮朴實,正直忠誠的人。父親的愛不善於言表,只能用心才能去體會。

當我為這個世界的黑暗和痛苦發出第一聲哭喊時,父親就像山那邊每天升騰的那輪紅紅亮亮的太陽,點亮了我的整個世界。一束束燦爛的光線把童年串成一首首歌謠,我在時光的鞦韆里盪著,無憂無慮。父親的大鬍子蹭出我天真的笑聲灌滿山林。盡管有時過份頑皮,我會嘗到巴掌,所有的鳥都不唱了,林子也很空曠,許久之後,我才知道父愛是大鬍子也是巴掌。

父親的目光是那麼深透,它永遠在鞭策著我,卻又在我的身邊豎成兩道柵欄,矯正我前行的路。我做錯事時,父親的目光碰撞出無聲的霹靂,震顫著我的心。當我做了好事等待誇獎時,父親卻又那麼吝惜自己的言語,他那似乎漫不經心的目光總是把我的眼神牽引到更高更遠。

父親的足跡是深深的、大大的,我總是在他的背影下,棲在他的足跡里用稚嫩的手摸著浸滿滄桑的紋理,讀著父親。歲月的延伸使父親的足跡成為兩條平行線,我用自己的雙臂倚著父親的足跡,翻閱著每一個章節。父親為我不斷地續寫著這本無言的書,我漸漸遠記了善與惡、榮與辱、苦與樂…… 父親的血在我的血管里涌動著,我開始用父親的尺碼丈量自己的人生……

父愛是一汪碧海,我泛舟在海面上,卻永遠也泛不出父親深的眼底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啊,父親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差不多一樣一樣的!父親就是那個在你現在看起來仍然是打你和罵你最多的那個人!

⑽ 作文如何分類

一、記敘文知識概要
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記敘文既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又包括一般的記敘性文章。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記敘文一般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
敘述是事物動態(如人物的經歷、事件的進行、空間的轉換等)的述說,重在過程性,時間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敘述有第一人稱敘述和第三人稱敘述之分。第一人稱敘述有「我」和「我們」,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記》)、見證人(如《孔乙己》)和線索人物(如《祝福》)。好處是便於作者直接充分地表達思想感情,讓人感到親切自然,不利之處是受到局限,特別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達。第三人稱敘述有「他(她)」和「他們」,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來敘述他人,這就自由客觀,但缺乏可信度和親切感。有的文章,出現第二人稱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稱在敘述,這其實是第三人稱敘述,如果在眾多第二人稱中出現一個「我」來敘述,其實還是第一人稱敘述。
敘述有多種方式:
(1)順序。常見。從前到後,線索清楚,但易於寫成流水賬。這就需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2)倒敘。將結局或突出點放在開頭,然後再從前到後。在新聞消息中已經成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時間跨度大的。偵破和武打的影劇常用。好處是有懸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敘。在本事敘述中插進另外一件僅僅有關的小事,然後再按原來的本事來寫。如《水滸》中林沖遇到店小二時插敘了店小二在東京的事。不可喧賓奪主。
(4)補敘。對本事前面未敘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後面給以補充。
敘述要定好基調,要有起伏跌宕,場面不宜多,語言要生動形象有個性最好口語化。
描寫是事物狀貌的描繪,重在形象性。中國小說敘述成分多,而外國小說反之。
(1)人物描寫。A肖像描寫。描寫外形——容貌、神情、姿態、服飾等,要抓住特徵,以形傳神即透過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內心。B語言描寫。要透露內心秘密並顯示個性特徵。C行動描寫。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典型的行動描寫,如黛玉焚稿、范進發瘋、大鬧天宮和單刀赴會等。行動描寫要反映人物心理並顯示個性特徵。D心理描寫。要注意下意識的心理如幻覺。還要注意藉助外在事物的間接描寫。
(2)環境描寫。A自然景物描寫,包括時序節令、自然氣候、山川湖海、動物植物等描寫。作用:交代時間、地點,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推動情節發展。B社會環境描寫,一是某種社會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開頭,二是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的陳設、格局、氣度、色調等描寫,來烘託人物的志趣、氣質和情操等,如《紅樓夢》中女兒們的居室小院。
(3)場面描寫。對有中心人物活動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如《葯》中的殺人場面。
(4)細節描寫。對有典型意義的細枝末節的描寫。如阿Q畫押、嚴監生豎起兩根指頭。起著描繪人物性格、安排線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細節延伸開來就是一篇微型小說。
描寫法又可以分為:白描(無比喻修飾,以敘述代替,重在傳神)、細描(細膩深刻、修飾較多);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通過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圍事物來描寫);主觀描寫(帶感情色彩)和客觀描寫(不帶感情的准確的,如在說明文中)。
抒情是抒發和表現感情。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帶有感情的判斷句,並有感嘆詞;間接抒情是指在敘述、描寫和議論中帶有感情色彩。
二、記敘文寫作的十種技巧
巧設懸念
把文章後面將要表現的內容,先在前面作一個提示,但不馬上解答,以引起讀者的好奇興趣,產生急於看下去的迫切心情,這樣文章的開頭,我們稱為巧設懸念。它的好處是能避免結構上的單調,使文章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一線串珠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將材料串連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連起來的一條線。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無論採取哪種線索,都必須從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體現各種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發,靈活巧妙地確定。
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只要善於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小材料同樣能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穿插流動
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這種用在謀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動。穿插流動的手法,是插敘的一種特殊用法。如吳伯蕭的《難老泉》和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前者記敘山西晉祠難老泉的景物時,不時穿插文史資料、傳說故事;後者描寫內蒙風光和古跡時,插入文獻和歷史事實。這些插入,不僅能使文章的內容豐富,而且增加可讀性。玉安憶的《雨,沙沙沙》記敘一位姑娘在雨夜沒搭上末班車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緒流動,文章就多次插入這位姑娘心靈深處的意識活動,反映了姑娘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篇文章也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過多的穿插也會影響文章本身的連貫性。
粗筆勾勒
粗筆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幾筆重點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徵。採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對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神情、姿態、風度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作簡要的勾勒。
運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徵,用朴實的文字簡略地寫出來,不宜用過多的形容詞、過多的比喻。其次要簡練傳神,通過寥寥幾筆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徑通幽
楊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贊頌勞動人民的崇高品質,並表達自己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意願。但文章並沒有直接道出這一主題,而是通過展示作者對蜜蜂思想感情的變化,曲折有致地表達了主題。作者開頭寫自己對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著寫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後又寫了蜜蜂的辛勤勞動與養蜂人的介紹。文章結尾寫作者做夢「變成一隻小蜜蜂」。由此可見,「曲徑通幽」是指一種不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顯現主題的謀篇手法。
運用「曲徑通幽」法,要注意兩點:(一)「曲徑」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為目的服務。(二)行文的曲折應適當有度,不要為曲折而曲折。
烘托藝術
烘托藝術原是中國畫的技法名稱,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襯托出另一主要部分來。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構思中來,就是從側面通過描繪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來襯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稱「襯托法」。襯托,也叫映襯。用類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鮮明突出,從而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如「紅花還須綠葉扶」。有了陪襯的事物,被陪襯的事物才會顯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說明。
1、襯托,可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就是用類似的事物,從正面去陪襯。烘托主要事物。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用冷風寒水來襯托壯士此行的悲壯。又如「藍天襯著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藍天襯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襯,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作陪襯。如上例中的藍天的藍,來襯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潔白。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有聲襯無聲。
2、運用襯托要愛憎分明,要賓主分明,陪襯事物與被陪襯事物,要讓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賓奪主。
3、襯托和對比的區別: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它與反襯有些相似,但不同。對比,意在比,突出的對象是雙方的,對立兩事物無主賓之分。
襯托,意在襯,兩事物有主賓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前句是對比,後句是反襯。
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是指在適當的時候以一二句議論,點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義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題,醒人之耳目,給人以啟迪。點睛之處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鋪墊蓄勢
鋪墊也稱鋪敘襯墊,它是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鋪敘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襯墊。運用鋪墊寫法是為了蓄積氣勢,是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鑄《松樹的風格》前幾段的大量文字濃墨重彩地描繪松樹的形象,贊美它「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又用楊柳、桃李同松樹作對比,補充說明松樹「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筆鋒一轉,點明題旨說:「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原來此篇前面對松樹的描繪和贊美是鋪墊蓄勢,後面對共產主義風格的贊美才是全文的主旨。這篇文章正因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鋪墊,後面入題也才顯得格外堅實有力。杜牧的《阿房宮賦》第一段極力描繪阿房宮規模的宏偉和建築的壯麗;第二段極力渲染阿房宮中美女之多和珍寶之富;第三段夾敘夾議,論述秦王朝統治者窮奢極欲,大營宮室,招致國家迅速覆亡、宮室一旦毀滅的必然結果;最後第四段作者以「嗚呼」領起,發出深沉的議論慨嘆,指出秦統治者要能愛天下之民,國家就不會敗亡,表明秦之滅亡乃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這篇賦,前兩段的描繪渲染,是為後兩段的議論鋪墊蓄勢,描繪渲染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則揭示主題,突出文旨,這正是鋪墊蓄勢的用意所在。
運用鋪墊手法須注意兩點:一是要注意寫好鋪敘的那一部分,只有將這部分寫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積氣勢。二是運用鋪墊要自然,如果為鋪墊而鋪墊,過多地堆砌,反會暴露出人為的痕跡,那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前後照應
前後照應法可以使文章嚴謹連貫,渾然一體,又突出內容和結構上的內在聯系。照應一般有以下幾種:
1、內容和標題相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常常是內容安排多處和題目照應,或在恰當的地方直接、間接地點明題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寫「背影」,既與標題「背影」相照應,又進一步點明題旨,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間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寫事,後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寫事的結果,使內容相互補充,層層深入。
3、結尾與開頭照應法。在文章的結尾處對開頭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為有機的整體。如《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和結尾照應,不但使文章結構顯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贊美之情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
鏡頭剪輯
鏡頭指影視所拍攝的一系列畫面。鏡頭剪輯用於寫作,指選取一組生動的畫面來表現主題。此類文章是將所寫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畫面、或片段、有序地寫下來,其間的每一部分都可單獨成文,組合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篇章。這種又被人們稱為「冰糖葫蘆式」結構,由於其形式新穎,巧妙精緻而受到好評。
卒章顯志
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志,也叫「篇末點題」,「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時空交織
在記敘一件較復雜的事情時,在同一時間段中,先敘甲地的情況,再敘乙地的情況,轉而再寫甲地的人事,這就是「時空交織」的文章構制方法。它有利於結構緊湊,文字簡練。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訊,題為《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說的是平陸縣六十一個民工突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寫民工中毒後的場面,接著寫衛生部接到緊急求援電報,再寫平陸醫院搶救經過,轉而又寫北京有關醫葯商店調運緊急葯品的情況,如此輪流反復交織的敘說,構成了一曲動人心弦的凱歌。當然,採用這種方法有一定難度。
有時,在敘述一件事的過程中,作者運用插敘、補敘等手法,也可構成「時空交織」的感覺,我們把這種謀篇方法也納入「時空交織」中。
一波三折
記敘性文章要避免平鋪直敘,記流水賬,如能寫得波瀾起伏,就能引人入勝,耐看。
俄國作家柯羅連科的寫景小品《火光》通篇運用了象徵手法,但從字面上看,數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發了一波三折的景物變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這是開頭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為然,認為還遠著呢,興起一波;自己從不相信到信服,又興起一波;由「非常遙遠」到「畢竟就在前頭」,重要的是「必須加勁劃槳」再興一波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讓讀者產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覺,方能做到引人入勝。而脫離生活,故弄玄虛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讀者,還會適得其反。
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與「欲抑先揚」是相反的兩種布局方法。楊朔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說小時候因為被蜜蜂螫過,因此對它總有疙疙瘩瘩的厭惡之感,但後來在廣東從化參觀了養蜂場,嘗到了荔枝蜜,又聽了養蜂老人的一番介紹,對小生靈蜜蜂頓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懇、無私的品質正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美德。這是典型的欲揚先抑寫作手法。所謂欲揚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頌揚的對象,而落筆開始卻貶抑它,批評它。前文的「抑」,反襯了後文的「揚」。採用這種寫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牽強生硬。
三、記敘文的創新技法
(一)、多角度思考,求異存同
魯迅曾說:「第一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蠢才。」這段話形象地說明作文不能沿襲他人。然而許多學生由於生活空間狹小,又缺少獨立思考,寫出來的作文往往大同小異。如贊美老師,往往寫「輔導差生」、「深夜備課」;歌頌母愛,往往寫「燈下織毛衣」,「夏夜陪讀」;頌揚雷鋒精神,往往寫「為軍屬搬運煤球」,「攙扶盲人過馬路」……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讀來味同嚼蠟。
要避免作文「千人一面」的產生,作者就要讓自己的思維自由馳騁,多角度思考問題,即多想一些與題目有關的人和事,多想一些表現手法,然後經過比較篩選,獨辟蹊徑,獨樹一幟。
1、材料的選取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成敗主要在於材料的選取。要使文章有新意,就必須選擇新穎的材料。
首先要打破思維定勢,避免與他人的選材雷同,盡量選取「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材料。
一看到《運動場上》這一題目,學生便不由自主地描寫運動員你追我趕,奮力拚搏的場面。如果我們寫「觀眾為落後者鼓勁加油」,不就棋高一著了嗎?只要運用發散思維,全方位思考,學生就容易寫出別具一格的佳作。我曾以《釣魚》為題,讓學生寫作。學生由於運用了這一思維方法,寫出了各具特色的文章。A、媽媽為了籌錢交學費,勞累過度,病倒在床。星期天,我去釣魚,准備給媽媽補補身體。(表現母子之情)B、我是釣魚能手,可大半天,才釣到兩條魚。我感到納悶,向爸爸一問,得知一個月之前,河上游建了一家工廠。(反映環保問題)C、我偷偷地到王大伯的養魚池到釣魚,媽媽得知後,讓我向王大伯認錯,並給了錢。(表現母親對子女的嚴格要求)D、幾位領導幹部利用公款釣魚。(抨擊社會不良現象)
其次,要選用具有「時代感」的材料。
自從改革開發以來,新人新事層出不窮:農民炒股,老人練功跳舞,個體戶捐資修路,幹部深入基層體驗群眾甘苦,昔日光棍要上城裡媳婦……這些材料鮮明地反映了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寫入作文,它們便成了時代的縮影,讀之,就彷彿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怎能不令讀者欣喜和自豪呢?因此,學生要善於觀察,留意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及時收集有價值的材料,這樣對寫作大有益處。
2、表現手法的運用。
高明的攝影師善於選擇角度。張三英俊瀟灑,就揚其長,拍其正面;李四其貌不揚,就避其短,拍其側影,做到因人而異。
學生也要努力做一個高明的攝影師,要善於根據文章的需要,合理選擇角度刻畫人物,表現主題。既可以正面描寫人物,又可以側面描寫人物。正面描寫時,又可以從語言、行動、外貌、心理等方面對人物加以刻畫。如贊美教師的作文,既可以寫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正面)。也可以寫老師忘我工作的情景(正面)。如果覺得正面描寫較困難,就可以通過寫老師家庭或個人生活表現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側面)。《江老師的婚事》便是這樣一篇佳作。它敘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因為江老師「把學生看得比對象還重要」,所以三次戀愛,三次失敗。文章寫的是「私事」,表現的卻是江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令人嘆為觀止。
3、寫作對象的選擇。
學生生活范圍主要集中於學校、家庭。寫作時對同學、老師、父母記敘得較多。因此學生在選擇寫作對象時,也要多角度思考。在題目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寫其他對象。如默默無聞的清潔工、身殘志堅的殘疾人,發揮余熱的退休教師`````
從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求異存同是指作者在選材、表現手法的運用;寫作對象的選擇上,要避免與他人雷同,追求獨特的創造。
(二)逆向思維
曾有人形象地給新聞下定義: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便是新聞。「狗咬人」是正常現象,人人皆知,沒有寫的價值;「人咬狗」是反常現象,前所未聞,新奇,具有新聞價值,容易產生轟動效應。由此,我想如果作文也寫一些「反常現象」,豈不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何樂而不為呢?《讓座》是舊題目,如果寫「少先隊員給盲爺爺讓座」或「學生給懷抱嬰兒的婦女讓座」,舊題目加上舊題材,那就老掉牙了。如果我們從相反的方向思考,文章就別出心裁,令人叫絕。如「殘廢軍人給孕婦讓座」,「老大伯給看書的小夥子讓座」(表現尊重知識和人才的主題)。
按照逆向思維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找出事例。
A、春節期間,鎮長帶上禮物給教師拜年。(尊敬教師的風氣可喜)
B、媽媽拜兒子為師,學習電腦知識。(不恥下問,精神可貴)
運用逆向思維,可出奇制勝,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要素特殊化
《背影》描寫了父親在千難萬苦的逆境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滿腔溫情。正因為是特定背景下的背影,所以父愛才顯得崇高,令人感動。
電影《泰坦尼克號》敘述的是一段愛情故事,然而它卻能轟動世界,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是因為天描寫的不是一般的男女戀情,而是危難之際的愛情故事。危難之際才見真情、見深情,泰坦尼克號上的愛情故事才顯得浪漫、熾熱、悲壯,震撼心靈,令觀眾盪氣回腸。
學生寫作時,如果能從上述例中受到啟發,將事情特殊化,便可達到神奇效果。試比較下列幾組材料:
1、 A、媽媽給我買禮物。
B、繼媽給我買禮物。(人物特殊化)
2、 A、爸爸送我到醫院。
B、爸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送我到醫院。(時間特殊化)
3、 A、王老師認真上課。
B、兒子生病了,王老師仍堅持上課。(情況特殊化)
4、 A、銀行辦起了電腦培訓班。
B、農村辦起了電腦培訓班。(地點特殊化)
這四組中,由於下一項將記敘文「四要素」特殊化,因而內容比上一項更富有表現力,主題更深刻。如果學生運用此方法,作文就能獨領風騷,一鳴驚人。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作文要寫出新意,方法多種多樣,但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都要以內容的真實性為前提,切不可胡編亂造。

關於記敘文寫作(二)
課堂BBS
一、開頭技法
1、懸念式開頭
也稱倒裝式開頭或直接切入式開頭。即開篇以特寫鏡頭寫出事件的某個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結果,以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例:某同學以「空間」為話題寫的一篇作文(開頭)
心靈空間的渴望
「李軼凡自殺了!」「不會吧,他平時那麼聽話,學習成績又是這么好,怎麼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媽媽是那麼地關心他……」
接著作者追敘了李軼凡自殺的原因及經過,從而表現像李軼凡那樣的學生們對擁有自己的心靈空間的渴望)
例:一學生以「人生之橋」為題的作文開頭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橋欄。
已經是離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這座橋上,口袋裡的幾塊零錢早已花光了,飢腸轆轆的他無力地坐在橋上。
(接著作者交待了楚子涵離家出走的原因,敘述了在橋上與一位老人的交談,寫出從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2、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就是直截了當的落筆扣題,總領全篇,綱舉目張。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學生習作《生活需要笑聲》開頭:「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歡樂,生活需要笑聲……
兩篇文章直截了當的開頭,直接進入主題,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讀者讀起來也容易抓住要領,掌握內容,深刻了解主題。
3、景物描寫開頭法
用景物描寫可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可以鋪墊情節,導出下文。
如:《驛路梨花》中開頭描寫了自然環境:「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後文邊疆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金黃的大斗笠》中開頭:「乾乾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此處寫景暗示有雨將至,為下文送傘作了很好的鋪墊。
4、詩詞、歌詞、格言等引用開頭法
巧妙的引用與文章相關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吸引讀者。
如:學生習作《人生需要挫折》開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磨難挫折必不可少。
學生習作《草》開頭引用白居易《草》作開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詞,詩詞開頭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

閱讀全文

與背影作文記敘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