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誠實守信就是做人要真誠,言行要一致。一個人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誠實守信,這是做人的道德准則。
誠實守信的人,說話做事,表裡一致,言出必行,凡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會時時放在心上,努力做到,大家也都願意和他做朋友。相反的,不誠實守信的人,只會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言行不一致。剛開始的時候,別人也許會一時受到他的蒙騙,但是,很快地,他的謊言和行為會被揭穿,那麼人家以後就不敢輕易相信他,也不敢跟他做朋友,他也會因此受到良心的責備,失去友誼,失去生活的快樂。
我國明代宋濂,小時候愛讀書,但家裡很窮,沒有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也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有一次,他借到一本好書,越讀越是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為了把書按時交回,他連夜抄寫,因此幾夜沒有睡好覺。一生以誠信待人,所以他最後成了一位偉人。
還有一天下午天下午,我剛剛與同學分手,准備回家。這時,因為我剛才玩得起勁感覺渾身發熱,口乾舌噪。我抬頭向四周望,看見離這不遠處有一家商店,有冷飲買。我一摸口袋,有十元錢。我就去那家商店買冷飲吃。
我走到商店門口,看見一位阿姨。她非常熱情地招呼我,說:「小朋友,買什麼?」「我買一根五角錢的綠色冰淇淋。」那位阿姨立刻從冰箱里拿了一根給我。我付了錢,吃著冰淇淋走了。在路上,我吃完了冰淇淋,把錢拿出來數了數。怎麼有十四元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我又不會變魔術。哦,對了!一定是那位阿姨錯把一張五元的紙幣當成了五角,多找給我四元五角錢。還還是不還,我激烈地思考著。正在這時,在我腦海里浮現出「誠實」兩個字。於是,我立刻返身跑回商店。到了商店,我向阿姨講了經過,又退回了多找給我的錢。那位阿姨連聲對我說:「謝謝,謝謝!」
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天更藍了,草更綠了,我的心情變得更快樂了。因為,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Ⅱ 閱讀材料 寫作文
今天,爸爸沒事干,便教我騎自行車,班裡同學們都會騎自行車,唯獨我不會,現在我可不是「唯我獨尊」了,樂的我一蹦一跳的。
到了樓下,我仔細看爸爸的姿勢,我嗎也是照葫蘆畫瓢,根本不懂什麼是重心的,能做出來個樣子就是行。但是自行車彷彿在和我作對,在爸爸的手下是一個溫順的小綿羊,在我手下就是一個特有脾氣的小毛驢,我儼然就是一個酒後駕駛。東倒西歪,給我累的氣喘吁吁,真是不給我面子啊,爸爸見我那狼狽樣,只覺得好笑,我從自行車上下來,這自行車也太難騎了,我不學了,爸爸告訴我不要急於求成,這個東西可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要有耐心,慢慢來,你學這個又不是去比賽,著急你反而學不好的,踏實點,一步一個腳印的好好學,我聽從了爸爸的話,耐心,一步一個腳印結果兩天就學會了,我可是真正理解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意思了,只要你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的,付出大,回報就大,反之就小。這是我通過學騎自行車總結的經驗。
小朋友們,通過我學騎自行車的經歷,我想你們和我一樣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只要有三種心就可以,————虛心,恆心,耐心。有了它們無論是多難的事情,我們保證都能夠駕馭掌控它們! 我終於學會了象大人一樣騎單車。學騎單車要有一定的耐心,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還要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做什麼事都是這樣
Ⅲ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讓快樂與痛苦鑄就人生 面對痛苦與煩惱,我常常對著天空發呆,思索著,人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困苦?總是快樂著多好。但當自己回過神來,我會立刻將它否決掉,然後對自己說:「一點痛苦怕什麼?沒有痛苦哪來快樂?越會承受痛苦才越會享受快樂。」 人生苦樂參半,痛苦像一杯苦茶,需要我們細細地品味;快樂像一杯濃郁的香茶,需要我們盡情地享受。痛苦與快樂的人生是上帝的恩賜,學會承受痛苦,學會享受快樂,學會為人生演奏出和諧亮麗的樂章。 面對痛苦,我們要學會忍耐。小草耐得住冰凍的 土地 ,耐得住烈火的焚燒,才等到了來年的一片片新綠;一棵樹只有耐得住風霜的侵襲,耐得住雷電的劈打,才會更加茁壯,才會有機會享受「參天」的榮譽。一位哲人說得好,耐得住寂寞才會不寂寞。確實,耐得住痛苦中的寂寞我們才會走過痛苦,迎來快樂。 痛苦需要忍耐,忍耐需要我們尋找精神的寄託。在文革時,一位音樂家被下放到了邊遠的鄉村。人們總是在擔心,他能否承受住打擊,能否適應貧困的生活,人們更擔心他會不會尋死。當黑暗的年代過去,人們去鄉村尋找他時,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態自然、滿臉微笑的老人,人們都很驚奇地看著他。他說:「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在每天鍘草時,都按照音樂的節拍,其實我每天都在享受音樂,是它讓我忘記了痛苦。」頓時,人們對他肅然起敬。音樂家面對痛苦,把它寄託給了音樂,是音樂把他的痛苦變為了快樂。試想,假如他沒有音樂,只是在每天都鍘草,他可能會痛苦而寂寞地死去。尋找心靈的寄託,在痛苦中接受快樂。 面對快樂,我們要學會分享。當我們的工作、學習取得成績之時,我們會把它傳遞給家鄉的父母,當我們痛苦之後,滿心歡樂時,我們把它傾訴知心的朋友,當我們為自己的堅毅而感動時,我們把它留在日記中,使它成為永恆的瞬間…… 面對快樂,我們要學會思索。當史鐵生在文學的書海中暢游,享受快樂時,他會思索是這是自己敬重病痛的結果。當劉翔在享受奪冠快樂時他會思索,我的心血沒有白費;他會思索,我是劉翔,我是奧運會冠軍,中國人是最棒的。快樂之時千萬不要忘記思索,它會使我們的思想升華,使我們更自豪與驕傲。 假如我是一隻雄鷹,快樂時我會振翅高飛,翅膀受傷時,我也決不會懊惱,因為我知道,經過錘煉的的翅膀會更有力。我會讓快樂與痛苦為自己沖刺天空積聚能量。我相信它們會讓我與白雲做伴,與成功牽手。 享受過程 人生,就是在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這其中充滿著樂趣。當你抱著一顆散漫的心來對待這項任務時,它會給你一個當頭棒喝的教訓,反之,你一絲不苟謹慎地做每一個細節時,你又會感覺到到達每一個成功時那難以言狀的美妙。可不論是教訓還是美妙,過去後,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是種享受。生活,隨刻會給人許多享受,是源於那美麗的過程:休閑釣魚的時侯,如果你浮躁,沒有耐心,一會兒拉起竿,一會兒又放下,那麼你將一無所獲。同時,你的心情也會遭透,也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了。所以,你要學習享受,用心去感受這其中的樂趣,當魚線劇烈地抖動,魚竿輕微地晃著,魚上鉤了!這時你再拉竿,活潑的魚兒蹦出水面,水花四處飛濺,這是多麼壯觀的場景,這是多麼值得慶賀的過程。不難發現,其實工作也是一種享受。晨邊,太陽升起時,你陷入了一天的忙碌,你用自己的雙手在創造一件事情。有藍天白雲的守望,又有燦爛陽光相伴,徐徐清風過來,依託世間萬物,好似彈奏著的歡快的樂曲。瞧,如此愜意,不也是一種享受嗎?回家的路途,也是一段享受的過程。不論你是坐車還是步行,道路兩旁的「衛士」飛快地閃過,眼前全是清爽的綠色。而那來來往往的車輛總帶給人一種清晰又輕快的速度感,彷彿是自己飛翔到白雲之上,一下子解除了工作後的許多疲倦,這就是享受,快樂而又輕捷。當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還有許多不確定發生,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這才是人生。人活著其實就是一種心情,當你遭遇失敗的時侯,不要氣餒,再苦再難也要要堅強,心若在,夢就在。盡可能多的往好處想想,想想快樂的事,想想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所愛的人,再理清頭緒,找到失敗的原因,引以為戒,從頭再來。進而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在歷經風雨之後,你會發現,因為有這失敗的過程,所以你成長了。到老的時侯,坐在花園里看日落,回憶自己往日走過的路,多麼漫長,卻沒有什麼遺憾。享受了人生的這一過程,最終抱著甜美的微笑,走入下一個世紀……
Ⅳ 閱讀材料,寫八佰自作文
探清前路,卜問未知
眼前迷茫,灰霧氤氳,下一步也許觸及綿柔熏香的雲直升入天際,也許是踏上脆生生的朽木,一聲斷裂將你送入暗淵。你會如何選擇,退一步抑或昂首挺胸無畏地大踏步,我輕輕提一句,也許你可以先探清前路,卜問未知。
魯國夫妻身懷特長,但卻不打聽清楚越國的情況,寧可踏上未卜的路,差些就陷入貧窮,差些就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手藝。
探清前路,卜問未知,不是一種退怯,一種懦弱,而是智者的靈機。劉玄德躬耕勞作,費力於溝壑之間,揮汗澆灌菜田片片,他是甘於平凡,忘了結義時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嗎?當然不是,明則甘於平凡,躬耕勞作,暗則觀察天下形勢,待時機的來臨,抱負的實現。此等蓄銳養晦之計,也只有「奸絕」曹操才能明白。劉備從探清前路、卜問未知中為將來的征途打下了基礎。
探清前路,卜問未知,不是人生路途上的遲疑不決,它可以是成功的發源地。在教育程度愈加拔高的今天,大學生的就職也成了老大難。畢業等於失業,勾勒出了一個個為就職而皺眉嘆氣的青春。在關於求職成功的文章里,幾乎都提到一點:求職前先摸清公司的情況。於是,在主考官犀利的提問下,有些人支支吾吾地倒下,而有些人憑著對公司、對未來的了解,自信地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下一程。成功的他們從探清前路、卜問未知中獲得了自信,更贏得了成功。
或許有人會想,勇往直前,敢於拼搏才是少年應該說的話,大步流星,微帶偏執才是少年應該走出的態度。的確,我是個少年,我也有我的一意孤行,風風火火,我也覺得人應該活出瀟灑。但誰又願意義無反顧(對前路一無所知,糊里糊塗)地當個灰頭土臉的傻瓜呢?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用他的兵法告訴我們要探清前路、卜問未知;磨刀不誤砍柴功,彷彿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細細地說:「孩子,做事不要急,看清你要做的事呀!」
探清前路,卜問未知。在瀟灑前睜亮雙眼,讓瀟灑來得更徹底一些吧!
Ⅳ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分析:從材料看,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需要找到真正的自己。還可以說我們需要堅定信念,不要迷失自己。
所以你可以根據這些來找准作文的中心主題。
主題不是單純的寫成長,「小橡樹嘗試讓自己平靜下去,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句話是材料的關鍵。
材料:
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的一生,漫長而又簡短。人生在世,難免遭人非議,其中,非議又分好的與壞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在我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遭人非議,那麼我們首先就要分辨對方的觀點,對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幫助,然後取長補短。其實人生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別人的觀點終始是別人的,又何必太過於追究別人的看法呢?明智地人與愚蠢的人的區別就在此,還有一點,好的建議就要接受,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朋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誰?為了別人,有一點吧,但更多的是為了自己。活,就要活出自己的個性,我們不要生活在別人的陰影里,我們要活出一個不一樣的自我!
與我們相遇的每一個人在我們的生命中走過,不管是你最親的人。最愛的人。最好的知己,終有一天你都會與他們分離,所以我們不需要在乎每個人自己的評價,並不是每個人的評價都是對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因為這個,你才變得多樣性。你從各種角度看待別人,你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因為我們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才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人生就應該活出自己的精彩!
「馬不應該學駱駝,駱駝也不應該學馬。馬有馬的優勢,駱駝有駱駝的優勢。駱駝是沙漠里的馬。」
臨羨慕魚,不如退而結網。天生我材必有用。與其贊嘆別人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績,眼羨別人頭頂上的光環,不如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劣勢和優勢,努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避開自己的劣勢和不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領域做些實實在在的事。與其在別人的耀眼的光環照耀下眼花繚亂,不如低下頭來看看自己所處的位置,反思一下我能做些什麼,然後行動起來,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前進,哪怕是一小步,也是屬於自己的真正了不起的成績。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更不能忘記。鳥兒在天空展翅翱翔,魚兒在水中自由游動,我們無法比較鳥和魚誰的本領更大。人也是這樣,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找到你能夠取得突破的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奮斗領域,並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斷地超越自己,取得新成績,達到新高度。
「天下沒有不是葯的草」,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是最了解自己的,揚長避短讓我超凡脫俗,特立獨行讓我脫穎而出。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有個性、有特點,我不是任何人的復制,不步任何人的後塵。我要做最好的自己,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學識和能力,創造屬於我自己的精彩。
Ⅵ 閱讀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痛飲生活的滿杯向前看,向後看,向左走,向右走……生活中我們總在選擇著某個方向,我們想向著一個選定的方向走得坦然,走得暢快,那麼,哪個方向的終點才屬於成功呢?哲人說:「向後看才懂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可哲人是哲人,我卻更想環顧四周,看車水馬龍看四季變換,看人來人往看雲起雲落。是的,我只想擁抱我此刻的生活,痛飲這生活的滿杯。也曾懷念以前的生活,向後看著從前走過的那條似平坦似艱難似快活似痛苦的路,那布滿了我腳印與汗水的路。我看見了我的出生,看見了我啼哭,看見我第一次踉踉蹌蹌的走路,看見我第一次背上紅書包,看見我第一次離開家,看見我為了生活與學習苦惱或開懷,看見我與家人朋友一路相伴的點點滴滴……向後看,彷彿飲一口濃茶,一口之間品嘗盡百種滋味千種心情萬種感慨。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還以為這一刻已將生活的種種看清看懂,以為是盡更世事、飽經滄桑的過來人,卻不知回頭一看,依舊是不見盡頭的漫漫長路。「風前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後面還是道路。」每當向前看我的生活時,就總能想起這句詩。我總是展望,展望後卻總也舒展不開那皺縮在一塊兒的心情。因為路一直都在,所以腳步不能停,夢想不能滅。因為向前看,我要告訴自己告誡自己的太多太多:我會擁有無數次的成功與失敗,我會經歷無數回的坎坷與磨礪,我必須從每一刻每一秒開始堅定信念,不能放棄……可是,我腳下的道路呢?我是否應該讓他開滿了鮮花,好讓我回首時依然感受到芬芳?「公元前我們太小,公元後我們又太老。」海子雖是個浪漫主義詩人,卻保持著生命的清醒,在浪漫中努力抱緊當下的生活。我們就該活在當下,趁著不小也不老,青春正當年少,干一杯生活的烈酒,且歌且行,用某種豪邁某種激情某種不言而喻的氣度痛飲生活的滿杯!前,後,左,右,哪邊都蘊藏著生活真實的氣息,或芬芳,或苦澀,卻永遠讓你無法忽視掉它的任何細節。可我們要學著心疼我們寶貴的一閃而逝的生活,過好每個六十秒,六十分鍾,六十小時,直至你擁有持續燦爛的六十年。那時,向後看,你讀懂了生活的美;向前看,你生活的更加坦然無畏。本文審題准確:採用反彈琵琶法,否定「向後看」「向前看」而主張「擁抱我此刻的生活」,符合題意;採用第一人稱寫作,緊扣「向後看」「向前看」而抒寫「我」的生活體驗和認識,「感想」二字因而得以坐實。作者採用散文的筆法闡說道理,既事理詳明,且情感豐富;詩文的引用和詩意的語言,也大大增強了議論文的形象性和可讀性。試題分析:這道作文題,提供了一則哲人名言作為材料,要求考生讀材料,談感想。從命題形式上看,屬於給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關鍵,在於對題供材料的正確解讀和恰當利用。多數考生都會選擇議論文體,那麼,審題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因素呢?首先,宜將哲人說過的這句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理解與思考,不宜肢解成兩個獨立的句子。也就是說,應該將「向後看」與「向前看」聯系起來立意構思,而不應該僅談其中一面,舍棄另外一面。命題者設計的啟導語是:「讀了這句話,你有何感想?」明確提示考生,哲人所說的「這句話」是一句話,是一個由兩個條件復句組成的並列復句,是一個整體,不可割裂。「感想」應該建立在「這句話」的基礎上,而不應該是「這句話」中的某個分句。據此,命題者制訂的評分標准中規定:「僅談一點,視為『基本符合題意』。」我想,這樣評判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將「向後看」與「向前看」聯系起來立意構思,並不意味著必須雙管齊下,平均用力。除了闡說二者辯證關系的「均衡立意法」外,採用否定一方肯定一方的「取捨立意法」(例如「人生應當永向前」)、一方為主一方為賓的「主次立意法」(例如「向後看才能更好向前看」)等等,只要議理時兼顧了兩個方面,我認為都是可以的。其次,必須正確把握哲人說過的這句話的重心,不可避重就輕,捨本逐末。哲人這句話有四個關鍵詞:「向後看」「懂得生活」「向前看」「生活」。哪是重心所在?要作具體分析。原句的兩個分句中,都用了關聯詞「才(能)」,說明句中兩個關鍵詞構成的是條件關系,句意強調的是「向後看」「向前看」的重要性和效用。審題時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立意時必須准確地把握住「向後看」「向前看」這個重心。如果重心把握失誤,大談「生活」的哲學或「懂得生活」的方法途徑,不單將語言理解能力薄弱之弊暴露無遺,而且大有被判為「偏離題意」的危險。第三,應該落實「感想」二字,對「這句話」有個人的感悟與理解,而不應該停留在原句上,僅對「這句話」作簡單印證唯唯應和。寫作本文,如果僅僅是各舉大量實例印證哲人說法,顯然是不夠的;考生必須根據「這句話」,形成「我」的某個認識或某些認識,這樣才能切合「你有何感想」的題意。考生應該不滿足於哲人的觀點,而應該盡可能地「登高處看」或「往深處掘」,寫出自己的感悟或認識:或闡析「向後看」「向後看」的辯證關系,或說明「向後看」「向後看」的前提條件,或指出「向後看」「向後看」都必須立足現實服務生活,或論述「向後看」「向後看」都應該由我主宰為我所需利我進步……總之,不能僅僅作哲人的「應聲蟲」,而應該有「感想」有主見有拓展。要做到這些,自然有難度;但不這樣做,卻屬不切題。寫作本題,做到「符合題意」不太難,要做到「切合題意」,非得落實「感想」二字、寫出獨到體會不可。審題,是考場議論文寫作成敗的關鍵,一定要充分研讀題供材料,全面分析命題要求,准確把握題目關鍵,善於體察命題原意,切不可掉以輕心和隨心所欲。不少考生在審題方面暴露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說明加強審題訓練、提高審題能力萬分必要。
Ⅶ 閱讀材料寫作文。
換位
繼承他的父親「兒童順從父教......這些思想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都含有的父母應該是教育子一代的後代,父親學習的想法。在今天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其後代收到更新的知識,概念,和想法的快捷方式而不是父親。因此,一個新的現象,文化反哺。角色的教育和被教育的人常常發生轉換兩代之間。
分代培養和父親文化大約後代文化之間的差異是一種新的文化,包括一個國家的最先進的科學知識,開放的消費觀念以及冒險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文化經過了漫長的生活中是一個和繼承的經驗,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將導致糾紛,因此,其後代的文化培育的祖宗文化存在的阻礙,除非後代的文化,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優勢。 BR />例如,一個熱血青年,他有無數的新思路,如提前消費觀念的斗爭企業家的概念,這些想法驅使他消費貸款,拼搏創業,但是,這些行為可能與父母的務實工作,想穩定性和安全性思維格格不入。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傘,穩扎穩打,確保通過和平的生活,經驗不足的雨,其實是心臟大部分家長的期望。年輕人往往是倒行逆施的相反方向,他們都願意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到大城市尋找創業的機會,他們希望改變觀念的父母,讓父母能接受文化的培育後代用自己的行動。有很多的例子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這些年輕的身影,但是,只有當他們找到真正成功的創業之路,他們的父母的能力產生文化反哺。實踐比理論,事實不言自明。相反,如果年輕一代沒有找到正確的創業之路被迫艱難地謀生,或悲慘的結局只能回到他們的父母在城市的一個角落裡。那個時候,文化的反饋可以實現嗎?
文化培育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文化反教育,孩子父母的觀點和認識。只有當孩子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只有擁有父母的力量來改變。因此,我們有無數的年輕人,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想法,如果可以的話實踐和證明給家長看有效的行動,然後交換角色無法實現的,文化的反饋是依賴於實踐的說服力。
它的本質,棄其糟粕,這是父親文化遺產的原則,同樣,它也可以成為文化培育的原則。
Ⅷ 讀材料,寫作文
讀材料作文而不是話題作文。作文立意上一改過去幾年話題作文的開放性,有了很大的約束性。為數不少的考生犯經驗主義錯誤,按話題作文來立意,游離在材料作文的立意之外,從而導致中心旁落。為此,寫作前審清材料內容及寫作要求至關重要。
第一,要明確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
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區別在於話題作文只提供一個話題,材料只引出話題,與寫作無關。而材料作文則提供一定的材料。如一首詩、一則寓言、一個或幾個典故、一個故事、幾則名言警句、一幅或幾幅畫,是對現實生活中某種現象的介紹、社會某種看法的概述、一個特定情境的設計等等,要求基於所供的材料,根據題目要求和規定思路導向進行寫作。
第二,要把握材料作文的審題思路。
審題是決定作文考試成敗的關鍵。由於高考作文應試時間少,審題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因此,對文字表述較為復雜的材料必須集中思想,盡快地把握審入?選擇什麼立意?重點採用什麼表現方法?如何體現文章構思?等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作文的材料往往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落筆,確定不同的立意,選定不同的寫作方法,尋求不同的構思。其次還要注意文題的其他要求。高考作文題常有一句「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的提示,對此理解必須注意兩點:一,所謂「不限」,一般是指構思時對文體的選擇餘地較大,但一旦選定某種文體進入具體寫作過程時,則應遵循某種文體的基本格局,不能寫成議論文不像議論文,記敘文不像記敘文的「四不像」的文章。二,所謂「不限」,固然比較靈活,但也並非可以不動腦筋便隨意決定文體的。2006年高考作文要求中就有「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其實這也是確定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關鍵所在。
第三,注意作文審題立意要准。
由於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它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的,所以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許多考生不能准確把握材料所傳達的信息。要想准確把握題旨必須對材料加以提煉整合,即把材料中那些共通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而不能隨心所欲地判定或憑主觀意念硬貼上去。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意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們的題旨和意圖足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意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2006年高考作文材料的寓意是「認識自我」,圍繞這一主旨構思寫作才不至於中心旁落。
第四,注意運用好構思的方法。
1.類比推理法。對類似2006年高考作文以寓言故事為材料的作文,在分析概括材料的基礎上應運用類比推理法,聯繫到我們自己的經歷或身邊的社會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展開聯想,深化主題。
2.大小轉化法。在作文立意時,必須大題化小,小題大做。大題化小中的大題是指大道理即材料包含的哲理,為避免空洞要把自己熟悉的社會生活與大道理聯系起來。小題大做的小題指寫作的材料,從小事情、小問題中發現大道理,闡述大道理。作為考生應辯證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總之,材料作文兼考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的檢測不僅要考查我們對題意的領會和把握,而且也要考查我們對材料的理解和駕馭.「重寫作,輕閱讀」是寫材料作文的大忌。我們有些同學在考試時為了搶時間,未及對材料細思慎辨,就匆匆落筆;甚至曲解了所提供的材料,其結果自然是「欲速則不達」,這就難免留下遺憾了。
Ⅸ 閱讀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命題形式會出現多樣化,作文應首先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其次,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看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觀、世界觀。這是一道「多則材料
+
自定話題」的作文題,關鍵在於審題,應認真閱讀材料,歸納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後圍繞材料主旨,確定一個積極的健康的話題。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出來的多則材料的主旨必須涵蓋每一則材料。前面作文題中兩則材料講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兩個故事,第一則講的是孔子表揚學生見義勇為後收取貴重酬謝禮品,第二則講的是孔子批評學生贖回奴隸後不到官府報銷。兩個學生一個是救人,一個是贖人,概括起來都是善舉;一個學生收取報酬遭到人們非議卻得到孔子表揚,一個私人掏腰包得到人們誇獎卻受到孔子的責備。可見孔子是贊成善舉得到酬報,不讓行善之人蒙受損失的。這里會產生一個疑問:一向倡導儒家道德的聖人為什麼這樣看重錢財?解答這個疑問正是完成這篇作文的關鍵之所在,它涉及到利益與道德。請看下面這篇滿分作文。道德旗幟下的沉思
撫卷於案,初對孔子的話語感到不解:義救魯奴而不報賬的學生受責備,同樣是救人一命卻收下謝禮的學生反得表揚。掩卷沉思,方覺意義深遠。(提出觀點,引用材料)
看問題做事情應以誰為最大受益者為出發點。個人雖然收了貴重酬勞,但最大受益者卻是國家和社會,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實德與利的關系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高樹道德旗幟使我們
古人雲:「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間;德馨心必正,質雅品自高。」的確,道德是高尚的品格。從古到今,道德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做人的基礎,無德者不立。但是我們在推崇道德的時候又往往過激,好像道德與金錢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敵人似的,在評價某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時總會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錢上,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萬元的首屆「最高科學榮譽獎」,若照以上之論,那我們便應認為他沒道德嗎?不,袁隆平的二系法雜交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讓世界多養活了億萬人口。相比之下,這500萬對於他的貢獻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國家之所以設此重獎,便是以此激勵科學家為國做出更大貢獻,讓世人明白中國是個尊重人才的國家,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國人才、留學者和外籍科學家來華工作。「重獎效應」在這幾年也確實卓有成效。
雅典奧運會中國取得歷史性突破,賽後國家重獎了獲金牌運動員,這件事引起很多議論,責難之語充盈於耳。但我認為重獎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激勵更多的運動員創造佳績,說不定我們2008年還會因此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呢。不能認為運動員拿了獎金就喪失了道德,女排隊員不是集體捐款給慈善機構了嗎?無獨有偶,來華賺得巨資的皇馬隊員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時將集體簽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給了中國慈善協會了嗎?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對落水漁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費後救人」的話不免讓人寒心,韓國某明星借「慰安婦」之名出「寫真集」的事件更是讓人為之憤怒,這種重利輕德,一心往錢里鑽的行為令人不齒。
把道德與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尤為重要,我們不應偏頗地盜用道德概念,而應理性地看待和處理道德問題。
朋友,讓我們用理智去審視利益,用理智去維護道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