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記事作文,600字左右
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在我的童年裡流淌著純真和甜美,總會使人產生難以忘懷的回憶。
記得在我5歲的時候,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正在房間里自由自在地玩耍著......忽然,從大廳傳來一陣「嗡嗡嗡」的響聲,我聞聲趕過來,只見爸爸坐 在沙發上,架起二郎腿,手裡拿著一件奇形怪狀的東西在剃鬍子,我睜大眼睛,迷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這是啥東西?」「噢,你問這個是吧?這是專門幫爸爸 剃鬍子的小助手!」話音剛落,爸爸又眉開眼笑地剃著鬍子,那樣子真讓人羨慕。我獃獃地站在那兒,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後,無意中發現我家的小白狗的嘴邊長著幾根長長的鬍子,頓時我眼睛一亮:嗨,用爸爸的「超級武器」幫小狗整理一下「發型」。我為自己的 小聰明而手舞足蹈。說干就干,我環顧「四周」,覺得非常安全,我便採取了行動,我躡手躡腳來到爸爸房間。哈,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那個怪東西,我又蹦又跳 的,甭提有多高興了!來到院子,我抓起小白狗,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下兩下就把小白狗的鬍子剃得一干二凈了。我看著自己的「傑作」非常開心,心想:爸媽回來 後,肯定會好好誇獎我一番的......
夜幕降臨,媽媽終於下班了,我嬉皮笑臉地向媽媽講述了今天發生的事,媽媽聽後,被我那天真的舉動弄得哭笑不得,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狗的鬍子對它有極大的幫助,不能隨便亂剪幫助。等你長大後,自己去查資料就會明白。」
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已是我心中一個曾讓我細細回味的音符了。每當想起這件事,我總會捧腹大笑。這也是我心中布滿歡樂的「日記」。
㈡ 初中記事作文700字
想飛,心卻倦了。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的心總渴望獨立。多少次,試過逃出父母雙翼的庇護,獨辟一條荊棘叢生之路,在暴風雨中鍍煉自己的翅膀。
也許,老天爺發現了我這一貪念,讓我進了這一所全日制的高中,終於可以擺脫媽媽的嘮叨了。
高高的教學樓,寬暢的食堂,擁擠的超市,陌生的面孔,一切令我新奇而興奮。然而,當一切都熟悉後,一種難以忍受的孤獨和空虛卻占據了我的心。繁重的學習讓我感到壓抑和沉悶,孱弱的身體使我整日昏昏沉沉,我感到痛苦,想回一次家,但昔日的壯志豪情使我忍了下來。
秋天似乎來得很早,剛入秋,就感到一絲寒意。瑟瑟的冷風漫無邊際地刮著,使窗戶隨隙發出一陣陣鳴叫。
我獃獃地坐在座位上看雜志,看到了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是我不禁想起了媽媽......
以前有的晚上學習到很晚,這時,媽媽就會端來我最喜歡的綠豆湯,慈祥地看著我,把湯一口一口喝完。然後替我整理好床,勸我早點去睡覺;有時,在外面受了氣,就在媽媽面前大發脾氣,但媽媽從不計較,反而還安慰我,是我心情好起來;以前......
我這時才體會到叨嘮的優美,那昔日煩人的話現在回想起來是那麼的溫暖。
「鈴---」下課的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一陣飛快來到電話亭,撥通了家裡的電話號碼,電話的另一頭傳來媽媽那慈祥的聲音。
「喂,你找誰?」
「媽,是我。」我低聲地說道。
「**,你在學校好嗎?身體好不好,一個人要當心身體。現在天氣冷了,注意加衣服。吃得習慣嗎?......」
「好,一切都好......」我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
曾經我一度認為,我是一個不會動情,不會流淚的人,然而在媽媽面前,卻毫無掩飾地流下了淚。
周末,坐在回家的車上,心情特別開朗。我這才明白,無論我飛得多遠,也永遠像一隻風箏一樣離不開媽媽的視線。
母親,是系在心頭的線。拉得越久越遠,心就越痛。
㈢ 初中生活記事作文
生活中有許多看得見的美,也有看不見的美。比如:有的人過橋互相謙讓,有的人幫助殘疾人過馬路等等,這些都是看得見的美。那麼看不見的美呢?聽我慢慢說來。
這件事就發生在我們四(2)班。當時我們還在上小學三年級,一個晴空萬里的下午,上課鈴歡快地唱起了歌曲,第一節是體育課,大家早已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而趙琪卻遲遲未到。大家都以為他生病了,就在操場上快樂地玩耍起來。
可是,第二天,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傳到了大家的耳朵里——趙琪被摩托車撞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驚呆了,早上還活蹦亂跳的趙琪,怎麼會被摩托車撞了呢?我正納悶,突然有人大聲說道:「聽說折一千個幸運星或一千隻千紙鶴就可以許一個願望,不管是誰折的,大家一起折,只要折滿一千個幸運星或千紙鶴就可以許願。」
女同學們聽了這話,立刻拿出自己的零花錢,紛紛跑到校門口的小賣部去買來長條形和方形的彩紙,大家一起動手摺起了幸運星和千紙鶴。就連趙琪在班裡的那幾個最要好的朋友也沒有袖手旁觀,同樣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有的還從家裡帶來一個史努比形狀的瓶子,用來盛裝幸運星呢!
這下子,她們有了許多長條形的彩紙。經過幾天的努力,一千個幸運星終於折好了,趙琪也從睡夢中醒來了。於是,常盛、冀東奇、楊丹和另外幾位同學帶著他們折的幸運星和禮物去看望趙琪去了。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大家對趙琪的關心,對趙琪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禮物,也是在我們班級里最「美」的時候,那就是出自內心的關愛、關心。
㈣ 初中作文700字。敘事。
童年趣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事情往往充滿稚趣,使人回味無窮。有一件事,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這件事已經過去五六年了,那是我5歲的時候發生的。我非常愛吃蝦,每逢周六周日媽媽總是特意給我做一兩次蝦,我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而媽媽呢?她每次都是吃那苦澀的蝦頭,總是把鮮美的蝦肉讓給我。由於當時我還小,我總以為媽媽愛吃蝦頭。於是,一件可笑而稚趣的事就因此發生了。
一次,爸爸從外邊買回3隻烤蝦,讓我上午到幼兒園去吃。啊!蝦是多麼香啊!顏色是多麼的誘人啊!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我禁不住誘惑,正准備吃,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媽媽平時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讓給我,這回,我也應該給媽媽一次最好吃的啊!那媽媽又最愛吃什麼呢?我想來想去,最終想出了蝦頭,大蝦頭。因為媽媽每次吃蝦只吃蝦頭,而不吃蝦身,所以我斷定媽媽最愛吃蝦頭。我將3隻蝦頭一一拔下,津津有味地吃完了3隻蝦身。
中午,我在幼兒園睡覺時,害怕3隻蝦頭被老師發現,特意從口袋裡掏出,壓在了枕頭底下。在睡覺時,我還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媽媽在接我回家時,我拿出了3個蝦頭給她吃,媽媽見了以後,高興地誇我懂事了,還獎勵了我一大塊巧克力。於是,我非常急切地盼望著媽媽早點兒來接我。
終於,下午放學了,媽媽來接我了。我欣喜若狂,兩三步就跑到了媽媽身邊。「媽媽!看我給你帶來了什麼好東西!」的高興地說著。
「哦,什麼東西?」媽媽像平常一樣溫和地說。
「到外面在給你看。」我神秘地眨眨眼。
到了外面,我讓媽媽閉上眼睛,然後說數「3、2、1」,當我用手捧出了3個乾枯的大蝦頭時,媽媽笑了,我似乎感覺到媽媽笑的並不甜,笑的十分勉強,十分尷尬,眼中似乎閃動著一絲淚花。她親了我一下,撫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媽媽怎麼會愛吃下頭呢?」接著又溫和地說了一聲,「謝謝你!」我聽了,似懂非懂地笑了,迷惑地望著媽媽,媽媽既然不喜歡吃蝦頭,可為什麼每次卻……
我長大了,漸漸地懂事了,一想起這件事,就會對自己的幼稚行為感到又好笑又內疚;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也更愛媽媽了!
㈤ 初中記事作文600字(寫自己所經歷的事)
微笑的味道
「總算趕上最後一班車了。」我坐在公交車的最後一個座位上慶幸自己的好運氣。媽媽讓我周五放學後自個兒到外婆家去過周末,要是趕不上這一班車,就得獨自在家過夜,我還從沒有獨自面對過黑夜呢。
由於是最後一班車的緣故,車上的乘客大多都昏昏欲睡。從車外清冷的空氣中,來到這暖和且顯得有些憋悶的車廂,我也些倦意了,於是把頭埋在厚厚的圍巾中,打算小憩一會。可是,車窗玻璃縫中吹進來的冷風正對著我的頭,所以,即便我把臉遮住,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但冷風依然像在視網膜上鑿了一個洞一樣,向里嘩啦嘩啦地倒冰水。
「呵——嚏!」
我倒底還是在與惡劣天氣的斗爭中打了敗仗。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這一聲噴嚏卻驚醒了不少夢中人。那原本沉睡的乘客似乎被我這噴嚏聲給吵醒了,他們睜開眼,向著「聲源」我看過來,那是齊刷刷的憤怒,似乎在責怪我擾了他們的好夢。
我有些內疚、也有些惶然地看著這些目光。突然,我發現了一雙眼睛,那雙眼睛裡投射出來笑意一下子令我變得溫暖!
隨即,那人的嘴角出現一抹笑意。我雖然見過許多笑,有微笑,傻笑,苦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可我,卻一時沒能為這一抹笑意配上合適的形容詞。
那···是理解的微笑!思維停滯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重新啟動,搜尋到了一個合適的詞語。眼前開始出現熟悉的景物,外婆家到了,我連忙叫司機停車,匆匆跳了下去。從車站到外婆家還須走一段田間小路,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我的思緒仍然停留在那一朵微笑上:明明是我吵醒了她,她為什麼還要送給我甜美的微笑呢?或許,她也曾經遭遇過這種尷尬,所以她對我的行為給予理解和寬容?或許,她本就是一個善良的人,用嘴角的一抹微笑給予別人溫暖,是她自然散發的人格芬芳?
沉思中,我差一點跌下田埂,抬頭一看,外婆已經在屋前等我了,接住我的,同樣是一朵溫暖的微笑。
㈥ 初中記事作文600字
春意已愈來愈濃,畢業的日子也愈來愈近。在這個將與花兒一起綻放的季節里,我們奔走著,收獲著甜蜜。
彷彿一夜之間,同學錄便飛滿了教師,那張小小的紙里融入了我們的喜悅,也充斥著離別的傷感。看著溫馨的畢業贈言,腦海中的記憶如幻燈片般,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七年級
帶著一絲入學的喜悅,揣著一份緊張的期盼,我們相遇了。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新奇,我們羞澀地互問彼此的名字,對同校的人倍感親切。那個時候,我們是一群懵懂不諳世事的孩子。
直到軍訓,我們拉近了與彼此的距離。
對於軍訓那幾天的歷練,現在想來還記憶猶新。在教官嚴格的督促下,我們站軍姿,扎馬步;整齊劃一的步伐,不甘人後的氣勢。烈日下,我們第一次共同經歷這些困苦,團結的口號響徹天空。
八年級
我們攜手度過了歡樂的一年。
比起初一,我們多了分成熟;比起初三,我們少了分壓力。初二,是肆無忌憚的。
我們的肆意人性,惹惱了老師。那個時候,課上是嘈雜的,課下是瘋狂的,幾乎無法正常上課了。老師說,你們班不懂事,不團結!於是,內心掠過一絲失望。既有對初一的懷念,也有對現在的不解。
再然後,我們迎來了歌詠比賽。
鑒於平日里練歌的表現,我曾悲觀的認為咱們班的結果似乎已可想而知。那一定是糟糕的。所幸的是,關鍵時刻我們還是有沖勁的。猶記得那日比賽,狀態是前所未有的好。同學們的歌聲整齊,響亮,動聽。燈光映著我們的臉,我望著老師們贊許的目光。那一刻,定格在我心裡,成為最唯美的畫面。
九年級
終於還是成長為畢業班的學生。
或許是所有多餘的活力都在初二揮霍盡了,抑或是我們真的長大了,初三的我們不再浮躁。
上課「沙沙」的筆記聲,課後坦誠的交流,似乎永遠做不完的考卷以及所有所有冗長的一切,匯聚成我們的初三。我們不再瘋打嬉戲,有時談談過去,有時暢想未來;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句真誠的「加油」都被我收藏於心。
黑板上中考倒計時的數字不斷減小,我回眸三年初中生活,小心收藏起點點滴滴。我不敢講我的初中有多麼絢麗,但它對我而言是寶貴的。所有的一切,在日後回味起來,倍感親切甜蜜。有這樣的生活,足矣。
㈦ 初中 記事作文 網
小日本說他是人吶,全世界的豬都笑了……
教室里傳出一陣爆笑。
這首紅極一時網路歌曲《豬都笑了》自打地理老師在初二放給我們聽後,就在班上風靡起來。說到底,這首歌就是在罵日本人連豬都不如。因為這首歌的新穎創意和搞笑的動畫視頻,所以使得首歌笑果非常。
這不,不知道是哪個人又將這首老歌在教室的電腦上放了出來。
同學們都在那笑,我便也跟著笑,但笑著笑著,卻又覺得似有什麼東西梗在心頭,讓人舒緩不起……
那是周六的清晨,我如許許多多面臨中考的畢業生一樣,早早起床,伏在案頭,奮筆疾書。和煦的日光透過玻璃,照進屋來,多麼美好的一天!我直起身,伸了伸懶腰,朝窗外樓下的草坪望去以緩解眼疲勞。孩子們的打鬧聲隨風飄進了我的耳朵里,循聲望去,有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嬉戲,約有四五個,約摸七八歲。唉……若不是重擔在肩。若我還和他們一樣,也七八歲光景,此刻我也定和他們一首自由玩耍了。我望著他們,感慨道。
好了,我選俄羅斯。你只能選日本了。一個孩子說道。
為什麼?我不要選日本!每次選日本,你們都先打我,這不公平!另一個孩的聲音說道。顯然他就是那個只能選日本的孩子。
這有什麼不公平?不先打日本打什麼?第一個說話的孩子詰問道。
還有美國、俄羅斯、德國啊!而且你們總是合力先打日本,那選日本的人怎麼也贏不了啊!選日本的孩子急了,帶著哭腔嚷道。
誰也沒規定不可以先打日本啊!你快點,要不然不帶你玩了!一個孩子用霸道的聲音說道,而且,打日本天經地義!媽媽告訴過我,日本人很多年前殺害了很多中國人。
是的,上周我們學校去參觀了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那些骷髏都是被日本殺死的!老師跟我們說足有三十萬人!又一個孩子接著說道。
日本就是我們的仇人!不知那個孩子冒出如此言語。
對!對!應聲一片。
那個選日本的孩子再未言語。
……
哈哈哈哈,×××你就是日本人!不知道是誰的一句玩笑話,將我從回憶拉回現實,那梗在心頭的東西似明朗了起來:
因了歷史的緣故,中國的孩子從懂事開始就生活在一張敵視日本、仇視日本的巨大的網中。小日本、日本鬼子等侮辱性詞語,經常被同學們乃至老師們掛在嘴邊用來形容現今的日本以及日本人。
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網織了這張仇日的網。很難想像,自小學生活在仇日之網的孩子們有朝一日接過了父輩們的衣缽,掌管了社會,會是怎麼一種情況。
這張網本不是我們祖輩所希望編織的。他們的本意一如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的題詞: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㈧ 初中寫事作文500字
有好幾篇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學校在中秋節那一天,突然傳來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總之破壞了我原來計劃的駭人消息:按上級領導規定,中學生中秋節將在學校度過,晚上6點30分到校組織看露天電影《走進毛澤東》,全部學生自帶報紙「席地而坐」。我們一聽,全部傻眼了。接著,發出一聲聲嘆息:「唉——」「真討厭——」剎時全班變成菜市場。
可再怎麼叫也沒辦法,我們當即決定: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於是,我們便密謀了一個開心的「賞月計劃」。
中秋節晚上,我「密謀」的要求,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著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My got,不能說,說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一到校,剛好六點半。我們在憤罵聲中勉強坐下後,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准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里一起吃月餅!
一開始,我們混混沌沌地看了一點電影,然後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么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聖時刻」。徐倩華、鍾偉、我、李瀾濤各自帶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嘗」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松搞笑。邊吃又邊看電影,還在「賞月」(實際上就是隨意看一眼,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它)。班長陳秀燁發話了:「我們吃得這么開心,不妨把廖韶婷的雙黃給老師吃吧。」不愧是班長,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老師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或許是上中學的第一份「友誼加固禮」吧?!
慶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里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台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鍾,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布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後記]: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之不去。於是,我就寫了這篇文章。
中秋節作文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李永輝著
㈨ 初中記事作文600字
「友誼?你們還懂友誼?」聽了媽媽的這句話,我好生氣,我知道,也許在大人眼裡,我只不過是一個十二歲的「黃毛丫頭」,但是,在我認為,我一是一個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努力奮斗的「大人」了。或許,昨天,我並不是一個值得人們注意的小女孩,但是,在今天,我卻是一個懂得了珍惜友誼的大女孩了。
從幼稚園里開始,我就有好多「好朋友」。從一年級開始,我便有了新朋友,忘了那陪伴我三年的「知己」。從一年級,我便有了兩個「鐵哥們兒」——董潔與李晨。或許在六年裡,我們吵過駕,生過氣,但從沒有讓我們對彼此失去信任,相反,讓我們三個成為了——死黨!六年裡,我們有過歡笑,有過傷心,我們有一起抱頭痛哭,有一起大罵別人的時候,那時的我們,是在一條繩上的,我們對彼此是透明的,從不隱瞞,從不欺騙,就是這,讓我們三個走過了即將結束的童年!
記得四年級時,有一次我沒考好,說什麼都不敢回家,是李晨和董潔兩個人給予我勇氣,讓我回家「坦白」的。他倆陪著我在操場上一圈一圈的走,一遍一遍的罵,一聲一聲的哭。直到我們累得走不動時,他倆才開口說:「回家吧,或許,在你家裡,正有等待你回去的媽媽呢!快回去吧!乖一點兒!」聽了這好像我姐姐說的話,誰能不動心呢?每當我傷心,難過,寂寞時,我的腦海里,只有四個人,爸,媽,董潔和李晨!想到這兩個活潑可愛,對生活充滿信心,帶給我快樂的「天使」時,總會痴痴的笑;想到她們和我一起考試遲到被打手時,總會對自己自責;想到我們一起站在橋上大喊大叫,被人看時,總會傻傻得跳;想到我們一起在校園追著打時,總會獃獃得看;想到……
在我和她倆相處得六年裡,他們讓我從「啞巴」走向活潑;他們讓我從膽小走向勇敢;她們讓我從自卑走向樂觀。是她們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歡笑與鮮花。
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更讓我明白了友誼的珍貴,朋友的難得,更何況是這份死黨的情。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更讓我明白了死黨的意義,那就是不論你幾天見不到她,一接上她的電話,興奮得睡不著覺的那個人;是那個在雪天吃著啃不懂得雪糕,但和你追求浪漫的那個人;是那個唯一有權知道被你壓在書包底層的試卷上分數的那個人。
在這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我們要在一起,大聲地說出那憋了好久的話:
我們,要永遠,永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