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仿桂林山水寫一篇500字的作文
桂林山水
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包括桂林市、陽朔縣以及臨桂、靈川、興安、永福、龍勝等縣的部分地區。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商周時代,這里即與中原有密切關系。秦漢時,是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桂林山水有奇麗俊秀的風貌,宏偉博大的氣勢,氣象萬千的姿態,含蓄深長的意趣,極富浪漫色彩和詩畫情趣。中唐時已是名聞全國的風景勝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語流傳古今。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桂林風景資源十分豐富,尤以山水取勝。唐朝詩人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寫照。而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歷來被譽為桂林風景的四絕,其山水洞石渾然一體的景象組合,舉世無雙。煙雨、光影、植物、動物、田園、村舍、名園、古跡,則被稱為桂林風景的八勝。這些勝、絕的風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個風景區和數百個風景點。
回答者: 296735914 - 試用期 一級
2-15 14:38
桂林城徽的象徵—象鼻山
象鼻山之所以成為桂林城徽的象徵,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像象鼻子一樣的孤零零的一座山靜靜的站在灕江與桃花江的交匯處。二、面對灕江、山上刻有唐、宋、明、清等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山洞內是桂林市著名的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的酒窖藏地,據說存放最久的三花酒已達百年以上,桂林三花酒酒藏博物館馬上在象鼻山旁開業了。三、象山公園依然是桂林市民和遊客嚮往的地方。
象鼻山:在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西距文昌橋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象山以神奇著稱。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為標記。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1.2萬年前,地殼抬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象鼻岩:與水月洞相鄰,因在象鼻山的象算稍後處而得名。岩高1.9米,寬3.3米,長約13.5米,面積44.5平方米。岩品面江,東向,呈條形封閉狀,是納涼、眺望江景佳處。
雲峰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象鼻山西南麓。相傳唐代這里曾建有溫靈廟。宋嘉定七年(1214年)方信孺在此建一書齋,取名「雲崖軒」。明代這里又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清代改為寺,名「雲峰寺」。
普賢塔: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市區象鼻山頂。是一座喇嘛式實心磚塔。建於明代初期。塔身第二層正北面嵌有青石線刻「南無普賢菩薩」。遠看此塔,像插在象背一支劍柄或置於象背一隻寶瓶,故亦有劍柄塔、寶瓶塔之稱。塔通高13.6米。塔座為雙層八角形。塔身為寶瓶形,上覆傘形蓋,頂冠兩圈相輪。此塔造型與周圍山水相映成趣,頗為和諧壯美。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圖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風景圖片,廣西桂林山水資料
桂林山水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難用語言描繪:
桂林山水風景里,灕江的清秀脫俗,陽朔的悠閑自在,龍勝資源的萬種風情,靖江王陵與靈渠的輝煌神秘……
黃昏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蔭道上,會被桂林的嫵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享受桂林應當是從容不迫的,如果匆匆而過,留下的可能不僅僅是遺憾。
在品嘗不同的米粉後,可以加入正陽街從容的時尚人群中;
也喜歡找一個清新的雨後細細品味愚自樂園那些觸及心靈深處的雕塑 , 或者乾脆到陽朔小住,在朋友中「失蹤」幾天,把自己融入咖啡音樂山水中……
② 模仿《桂林山水》寫一篇作文
【篇一:桂林山水】
桂林向來以山水甲天下而聞名於世,今天,我總算見識到了回。桂林的山青、水秀答、洞奇、石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們知道象鼻山嗎?它可是桂林山水的象徵。在灕江邊有一座小山坡深入到灕江里,好似象的鼻子。象鼻深入灕江形成的水月洞,猶如一輪明月浮於水面,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千古絕唱。
我們乘著遊船泛舟灕江,游覽桂林的山山水水,兩岸的風光美不盡收。讓我最難忘的當然非「疊彩山」莫屬。這座山非常有特色,上小下大,岩層相疊,一層疊一層,像階梯一般,彩翠相間,倒映水中,猶如一座寶塔。
說到塔,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景點——日月雙塔。夜晚,在燈光的輝印下,呈現金色與銀色的光輝,金色代表著太陽的日塔,而銀色代表著月亮的月塔。
我們一路欣賞著灕江如詩如畫般的美景,不知不覺已來到了陽朔。在陽朔,我們乘著竹筏漂流在遇龍河上,看著清澈見底的遇龍河,我以為水並不深,就從船工的手中拿過竹竿,試著撐起來,但兩次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船工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
桂林美麗的景色,正如課文中所說,「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讓我流連往返。
③ 仿照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寫作文400字
早就聽說,桂林的景色非常美,去年「五一」,媽媽帶我到桂林去玩,我高興極了!
5月2日,我們乘火車到達了夢寐以求的桂林。
桂林桂林,桂樹成林;桂花桂花,桂花飄香,這就是桂林的由來。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確如此,今天,我有幸揭開了桂林的真實面紗,領略到了這奇麗的風光。桂林有四大奇觀: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這里僅僅介紹青山、綠水、岩洞三大景觀。
首先,我們來到了象鼻山和疊彩山。
象鼻山在灕江上面,是桂林的城徽。在山的左下方,有一個洞,是由大象的鼻子和左前腿組成。山的姿態正好像一隻大象在河中吸水。在灕江水漲滿的時候,它又像一輪滿月浮在江面,波光粼粼。象鼻山旁邊還有很多風景區,如:愛情島等。
疊彩山,是桂林市內風景薈萃之地,包括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山和鶴山峰。因山石重疊,在灌木和花草的襯托下,顯得五彩斑斕,故而得名。傳說能一口氣爬到山頂的人可以活到130歲,爬到半山風洞口,可以活到99歲。半山腰中的洞叫「太級閣」,其中的摩崖造像和石刻是旅遊人觀賞的好地方,藝術價值很高。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山頂。站在山頂朝下俯視,桂林城全景盡收眼底:灕江、解放橋、中正橋、伏波山、象鼻山等都能清晰地看見,難怪古人稱此「江山會景處」。
5月3日,我們從陽朔到楊堤坐了4個多小時的船,逆流而上,游覽了灕江。灕江是珠江的主幹流,全長437公里,灕江的水清凌凌得,嘩嘩地流著,一望無際,像無邊無際的白色「大草原」。
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主要景點有:螺絲山、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等。這里景色秀美,因水的流動,山也彷彿流動起來,因此,20元新版人民幣背面的圖案採用了黃布倒影。山的姿態隨船的位子不同不斷變化,灕江之奇還在於山光水色之變化。在早晨、在中午、在黃昏,各有其姿勢,千變萬化,尤其是雨中的桂林。人們說:「桂林最美的時候是雨桂林。」我們正趕巧,碰上了雨中的灕江。一上船,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大雨,這場雨足足下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停下了。雨過天晴,太陽笑,空氣清新,江面上浮動著一層輕紗般的雨霧。此時的山水更有一種朦朧之美。
九馬畫山是灕江中的名山,峭壁面江而立,岩石輪廊,呈現出許多層次,這些線條的陰暗及色彩的變化,彷彿壁上有九匹駿馬。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陳毅將軍曾到此一游,遊人到此,都要一一點數。
5月4日,我們去了蘆笛岩。
蘆笛岩,在桂林市西北7千米處的光明山上,因洞口長有蘆荻草而命名。它是一個地下溶洞,深240米,長約500米,最寬約90米,洞內石鍾乳、石筍、石帳、石幔、石花玲瓏多姿,景象萬千。比如:「瓜菜豐收」、「寶鏡照蜈蚣」。「瓜菜豐收」上長有像豆角、像西瓜、像絲瓜、像包菜等形狀的「瓜果蔬菜」。「寶鏡照蜈蚣」是一面像鏡子的石頭照著一條蜈蚣,其神態和形象逼真極了!桂林的山水有一個特點,是:三分原形,七分想像,越想越像,不想什麼也不像。因此,組成了雄偉「宮殿」,奇峻「山峰」,擎天「玉柱」,無邊「林海」,無不雄偉瑰麗,耀眼奪目,故蘆笛岩享有「天然藝術之宮」的美稱。蘆笛岩洞內還有很多景象,景色壯麗迷人,美不勝數。
…………
美麗的桂林,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鼎鼎有名,八山一水一分田,兩江(是指桃花江、灕江)四湖(是指杉湖、榕湖、西湖、桂湖,桂湖在疊彩山腳下,已被人工填平)一條路(是指中正路),風景異常美麗,真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景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和「行在桂林市,人在畫中游。」
④ 模仿【桂林山水】寫景物的作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暑假裡,我和爸爸一起來到桂林,乘坐觀光船在灕江上盪漾,飽賞了這甲天下的美景.
我瀏覽過水平如鏡的小東江,欣賞過一望無際的大海,卻從沒看過灕江這樣清秀的水.桂林灕江的水非常的清,清的可見湖底,那五彩繽紛、奇形怪狀的異石和一條條小魚游來游去清晰可見.桂林的灕江水也很綠,波翻浪涌,像一條條綠色的綢緞,整體看上去,又像一款巨大的翡翠寶石,讓人贊不絕口.桂林的灕江也大,大的望不到邊,像一望無際的大海.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跋涉過連綿起伏的燕山,卻從沒有看見過桂林這樣的山.桂林的山很高,有老人山、象鼻山、駱駝山、九馬畫山等許多奇山異石.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九馬畫山了.九馬畫山像一幅美麗的壁畫,上面畫著有九匹駿馬,像脫開了僵繩,你追我趕,咆哮著,狂奔著,向草原沖去,等著吃鮮嫩的小草.在桂林,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石乳凝成千奇百怪的形狀.這些大自然的藝術品,件件雕鏤精巧,玲瓏剔透,巧奪天工.黑黝黝的深洞,曲曲折折的幽徑,迷濛的光環,絢爛的色彩,簡直就是一個童話世界.
這樣的山拱圍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山水之間又有這樣變幻無窮的洞,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蓑笠漁人,白鷺竹筏,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⑤ 仿照桂林山水格式寫一篇作文。二,百字。
常聽家鄉人說:「胭脂湖山清水秀.」今天有幸來到胭脂湖和妹妹站在樓台上盡情欣賞胭脂湖的美景.我愛水,愛歡快活潑的小溪,愛洶涌澎湃的黃河,愛奔騰不息的長江,也愛深沉浩瀚的大海,但,我更愛美麗溫柔的胭脂湖.胭脂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宛如明鏡一般,清晰地映出綠的樹 、紅的花 、藍的天 、白的雲;胭脂湖的水真柔啊,像仙女的絲帶,隨風飄動;胭脂湖的水真硬啊,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我愛山,愛峰巒雄偉的泰山,愛紅葉似火的香山,愛風景秀麗的樂山,也愛變化萬千的黃山,但,我更愛胭脂湖這一帶的山.胭脂湖的山真奇啊,兩岸山峰連綿不斷,山勢奇絕,各山有各山的姿態: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豬八戒吃西瓜,還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胭脂湖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胭脂湖的山真險啊,山上的路幾乎全是直上直下,抬頭一望,山頂插入雲霄;站在山頂上真讓人心驚膽戰.
這樣的雲環鎖著這樣的山,這樣的山襯托著這樣的雲,再加上空中五彩繽紛的彩霞,山頂鬱郁蔥蔥的松林,山間紅葉似火的楓樹,山下微微波動的湖,讓你感覺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里,這真是「 日照青山綠如藍,遙看雲海舞山間,奇山秀水霞中裹,天下美景胭脂湖. 」
⑥ 仿寫桂林山水的作文
黃山的水——仿寫《桂林山水》第二段
黃子帆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專水平如鏡的人屬工湖,卻從沒見過黃山這樣的水。黃山的水可真涼啊,涼的撲在臉上,比夏天洗個涼水澡都舒服;黃山的水可真清啊,清的能看見小魚在水裡玩耍、嬉戲;黃山的水可真急啊,急得拍打在岩石上,水花四濺。「嘿!兒子,該上山了!」我這才想起我該上山了。
⑦ 仿寫《桂林山水》的作文
我們乘船去來陽朔游覽著名的漓自江。人家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灕江發源於華南第一峰的貓兒山,全長160千米,最後匯入珠江。我們游覽的是灕江50公里最精華的部分,號稱「百里畫卷」。灕江邊有連綿起伏的小山,每座山和水都形成一幅自然的圖畫。其中竹筍山極其渺小,就像山上長出了一根石筍一樣;蟠桃大家都知道是天上王母娘娘吃的,但在人間也有,只是已經化為了一塊石頭卧在山上;九馬畫山是一幅最有名的畫卷,聽說「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狀元郎。」有一次周恩來同志和陳毅同志同去游覽灕江,周恩來看出來9匹,陳毅只看出7匹,怪不得一個是總理,一個是副總理。灕江上的風光還有黃布倒影、興坪風光,就裝在你的口袋裡,不信你拿出20元人民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