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長怎麼引導孩子寫作文 教孩子怎樣寫好作文
如何寫好小學作文的幾點建議:一、注重興趣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這個可以通過老師給孩子寫的作文打高分來激勵孩子寫作,或是在班上閱讀較好作文,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二、重視積累寫作。小學生語言的積累主要來源於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指導。養成讓孩子在閱讀時採用腦記和筆記的方式把優秀的句子記下來的習慣,讀和寫相結和。也就是我們在作文時一定要有話可說,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我們一定要大量閱讀課外書,最好每天讀30分鍾的課外書,比如《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十萬個為什麼》等。三、要真實寫作。寫作文時一定要說真話,不能說大話,假話。為人真誠,才能說真話,吐真情,這既是作文的問題也是做人的問題。小學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意,需要在生活中找材料,所以一定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四、勤練習寫作。作文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形成靠的是訓練。要寫好作文一定要勤動筆,把想到的、聽到的好句子或片段馬上記下來,然後整理成篇。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通過讓學生寫日記的形式把寫作文當成習慣。總之,作文教學要體現快樂作文、放膽作文、生活作文、個性化作文等理念。
⑵ 老師讓家長寫一篇父母是如何培養或者教育孩子的作文了
現代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該如何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呢?
文明語言習慣——從禮貌用語做起。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臟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集體意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對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與同伴交往,提醒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盡管有時,孩子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家長應因勢利導,支持孩子主動幫助他人,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樣,才會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集體意識,學會遇事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
勞動習慣—讓孩子從自己穿衣做起。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應該從小培養的行為習慣。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占絕大多數。現代父母在孩子的教養上,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會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進而失去做事靠自己的意識。孩子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漸漸產生了依賴性。
衛生習慣—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現代家庭對子女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是良好的作息習慣。現代家庭中孩子養得嬌,往往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殊不知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並無好處。應該注意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
作息時間混亂是現代人生活的誤區,這一點,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現在的小孩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電視、電腦,到了幼兒期,沉湎於電視、電腦的機會更多。有些小孩子從3歲開始就接觸電腦;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節假日甚至隨著父母的生活節奏晚睡晚起,這種做法不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還使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不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
⑶ 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寫作文
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固然是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但家長也有責無旁貸的責任,因為一個人成長經歷中的第一任教師就是家長,又因為中小學生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
從大語文觀的角度看,家庭和社會也是孩子接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課堂,因此,家長要扮好「家庭教師」這一角色。自己就得不斷學習,在學習上為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家長要做孩子思想上真正的朋友,要善於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時多說理、多勸誡、少訓斥、不打罵,營造和諧的家庭生活氛圍。因為充滿溫馨、關懷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將產生良好的影響,新聞媒體上經常報道的一些學習的成功者,如「高考狀元」、「中考狀元」等,他們一般都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家長還要學習有關青少年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樹立正確的家教指導思想,要善於激發興趣,改進家教方案,科學地實施家庭教育和學習輔導。輔導孩子寫作文,家長要幫助孩子選購一些關於閱讀寫作方面的書報雜志。「買書不可多,而多書不知所擇」,書海汪洋,為孩子購書一定要慎擇,可以購買一些必備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成語詞典》等,可以幫助孩子訂閱兩三份有關語文學習或寫作方面的報刊。當寫作需要時,孩子適當地利用這些資料,有所模仿,適當借鑒,開掘思路,會逐漸地學會寫作文。家長在幫助孩子購書籍、訂閱報刊時要注意,必須有選擇性和針對性。
⑷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寫作文
小學語文作文培訓如何培養孩子寫作興趣,小學生時代是一個非常有可塑性的時期,在小學對孩子的培養能夠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幫助.小學孩子要想愛上寫作,首先的出發點應該是對於寫作興趣的培養.學生對周圍的人和事都很好奇,如果教師能夠掌握他們的心理,指導他們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事物,或者了解他們所看到的和所看到的內容,可以幫他寫一篇好文章.
(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作文培訓該如何培養孩子寫作興趣,如果教師用他的"規范"來衡量小學生作文,並因為小學生表現不好而責備他們,他們會增加寫作的心理負擔,使他們逐漸失去他們的文章信心,甚至討厭作文.所以小學生寫作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興趣,提高他們的興趣.⑸ 一位家長的心得:怎樣教孩子寫作文
古人說:文無定法。寫作真無規律可循嗎?我想從兒子肖鐵身上做一下實驗。 從哪兒入手?興趣。童年愛迪生孵小雞的興趣,引他步入科學的殿堂,足以給我們以啟示。寫作的興趣從哪兒激起?我覺得與孩子識字同步。讓他知道正是這些字壘成文章,就像他用積木壘成各種房屋,車輛或動物一樣。 肖鐵6歲入學前,識字還不多,便藉助錄音機。從動物園玩完回家,我對他說,「你用一兩句話形容一下你印象最深的動物,隨便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像游戲,他覺得挺好玩,便對著錄音機信口開河。自然,大多是大白話,一般化,但有個別的確實精彩,是非孩子之口莫能言出的。比如《白熊》:「我知道你為什麼這么白,因為北極的冰雪把你染的。」再如《大象》:「你長長的鼻子,多像公園的滑梯!」…… 我告訴兒子:這就是作文。他眨眨眼睛,不難嘛!對著錄音機沒完沒了地說。當然,在這之前,我找了幾首有關動物的小詩,比如有一首寫《河馬》:「它的牙這么黃一定是不愛刷牙。」目的不僅僅是學有目標,主要還是引起他的興趣。他一聽不刷牙便樂起來,因為他也不愛刷牙。一旦與自己有關,便能打開智力的大門。因此,我不大給他買多如牛毛的作文輔導之類的書。興趣比刻板的書有用得多。 還是6歲這一年,他識字漸多一些。我帶他登泰山看日出,對他說:「你寫一寫,太陽怎麼出來的?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他這樣寫道:「日出前我先看到原來是一片紅色。一會兒露出一點頭,一會兒又露出一點頭,最後太陽使勁地一跳,跳出來一個大火球。」我說:「這就是作文,尤其後一句最好。」他挺高興,覺得並不那麼難,只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行。 我想:就是讓他覺得不難,從一開始便打消寫作文的畏難情緒,而是把寫作文與他日常生活尤其是玩聯系起來,使他感到有興趣,可以寫成作文的事情多得是。三年級,開始寫作文,老師出了個題目《我喜歡的小動物》,他便不費力,因為平常與小動物玩的趣事太多了,只要寫出來就是了。 第一步,興趣是把鑰匙,引他入門。當然,僅有興趣並不夠,還要輔以方法。這我下次再講。〔附〕我喜愛小白兔肖鐵 暑假頭一天,叔叔給我買了兩只小白兔:一隻紅紅眼睛像紅寶石,短短尾巴像小絨球;一隻耳朵老長老長,真好玩極了。 我找了個紙箱,把兔子放進箱里。不知是冷還是怕,它們總是蜷在一塊兒。我讓媽媽找一些棉花,我找了一張牛皮紙,把它們鋪在箱底。可它們仍然蜷在一起。我想:它們不是冷,是餓了吧?我趕緊找了些菜葉給它們吃,它們一下子就不蜷在一起了,跑了過來,不一會兒就把菜葉吃光了。 第二天,我打開箱蓋,問它們:「早上好!」它們睜著兩只紅紅的眼睛好像在問我:「有吃的嗎?」真是一對小饞鬼。我把一塊黃瓜給它們吃,開始它們不吃,後來覺得黃瓜挺好吃的,就搶著吃。我看了挺生氣,就把那隻大白兔擱在別的地方。因為大白兔老是自己吃,不讓小白兔吃。我等小白兔吃得差不多了,才讓大白兔吃。大白兔知道再搶也沒用了,就安分守己地吃了。 看!它們倆吃得多麼津津有味! 前段時間,為了鼓勵孩子寫作文,開了一個博克。孩子的作文寫得還可以,他自己起了個筆名叫「狂龍」,或許文章好了一點,有的朋友不相信其真實性,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專門就如何教孩子寫作文總結了些心得。 博克中狂龍的作文,到目前,已經不止一人對文章的真實性提出了疑問。我很高興聽到這些疑問,一來說明朋友們彼此是真誠的;二來也說明狂龍的文章還是有一點點水平的。為此,今天想就狂龍的文章作些說明,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寫作的成長過程。 一、狂龍的學校 狂龍的運氣不錯,進了一家省級小學讀書。這家學校在語文教學上有點經驗,他們的學生都是從一年級就開始寫作文了,學生的作文在外參賽獲獎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不單是省級的獎狀,獲得國家級的獎狀也是很平常的。記得當年去他們學校為狂龍報名,我就是被他們公告欄里隨意地張貼出來的成績表吸引了:全國小學生作文比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組織獎,每一個項目下面都寫滿了名字。這是一個很注重教學質量的學校,不浮躁,是狂龍順利成長的重要依託。 二、狂龍的寫作 狂龍的作文在班上算好的一類,但不算最好。不過,文章倒都是他自己寫的,特別是到了四五年級,很多作文都要求當堂完成,沒有造假的時間。 五年級狂龍的寫作水平有一個較大的飛躍,我想或許和他四年級暑假開始就堅持參加學校的作文班有關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五年級他開始偷偷寫小說,在班上被廣為傳閱。我們知道的時候是收到了老師的投訴,說期末考試大家還在傳看他的小說,怕影響了班裡復習,要他暫時別寫了(班裡還有其他的同學也在寫小說)。 於是,待到寒假,我就減掉了他全部的寒假作業,任由他隨意寫小說,只見他日日伏案奮筆,不時搬出網路全書查找資料,甚至搬出《老子》查找「道可道,非常道」,我看著有趣。據說寫的是武打小說,可惜那小子不讓我看。 狂龍能寫好文章,從他自身角度講,有以下幾點吧:一是他很喜歡寫作,有感覺的題目,能一揮而就,偶爾還能寫幾句有深度的話,漸漸有了自信。二是他很喜歡看書,尤喜作文書。不是每個小孩都喜歡看作文書的,我小的時候就很討厭。三是他願意改作文,寫不好的,能三番四次地改。這一點很重要,在自我的批評中積累寫作經驗,改好一篇比亂寫三篇有效,可惜很多家長忽視了。當然,他也不是每次都願意改。 三、父母的作用 1、早期指導。在孩子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要多和孩子交流,教他觀察,教他描寫,教他敘述,不要害怕他的文章中都是你的意思。孩子是無法自覺學會寫作的,早期必須要指導,否則一旦他感覺無從下手,越寫越怕,那就麻煩了。 一、二年級的時候,狂龍每次寫作我都盡量花很多時間和他交流,文章里就會有我的句子。一開始我也擔心,但到了四五年級,他根本不讓我看他的作文,直接交給老師了。不管寫得好不好,至少寫作的方法已經掌握了一些,不害怕寫作了。這也是我和他的老師以及一些作文好的同學的家長交流中得到共識的經驗。 2、買書訂雜志。家長要多買一些書,特別要買一套從寫人到寫事、寫景比較全面的作文書,其中最好有好詞、好句、好段的匯集,這樣便於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隨時翻查。訂一些好的雜志,圖文並茂的雜志信息量大,孩子很喜歡。 3、不要急躁。孩子的作文,時好時壞,有擅長有不擅長,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能急,不能和別的孩子攀比,家長的急躁很容易引起孩子對寫作的畏懼心理。要因材施教。喜歡寫日記的就讓他寫日記,不行就周記,再不行就緊跟老師。狂龍就是屬於緊跟老師的,三年級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落入寫作低潮,現在也有寫不好的文章,我覺得都沒關系,保持興趣是最重要的。 4、鼓勵為主。寫得再差的文章都有一兩個好句子,不要吝嗇你的鼓勵。今天的這些總結,如果朋友們覺得有用,哪怕只有隻言片語,我也很高興了。希望大家的孩子都能喜歡上寫作。
⑹ 一篇關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作文,600字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
在我個人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境。首先是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和諧家庭至關重要,建立溫馨的家庭。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學習,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盡可能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愛心。再次,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和游戲。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游戲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充分找到樂趣。讓孩子覺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平時與孩子相處時總會發現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願,有時甚至無理取鬧。但父母應該給孩子辯白表達的機會,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說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過錯,進而主動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付諸的行動往往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干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游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以上是我作為家長學習來的經驗,希望與大家共勉!
⑺ 一位家長的心得:怎樣教孩子寫作文
你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什麼?呵,你會說小時候會寫,大了就不會寫了。可是,寶貝拿著本子過來,說:媽媽,老師布置的這個作文怎麼寫呀?這個時候,你總不好說不會寫了吧。哪能讓兒子小看了他媽!
小雨三年級,才開始寫作文。老師當然會在課上指導,可是那點時間,似乎不能讓孩子回家提筆就能寫,更何況萬事開頭難,這個時候問一下爸媽,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再會寫,也不能替孩子寫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怎麼引導他去寫。
這次的作文題是這樣的:蛋寶寶的家。啥意思呀?原來,小雨班上開始了護蛋行動。就是每人從家裡拿一個雞蛋作為他的蛋寶寶,然後每天上學都帶著它,兩周時間,是否可以護蛋成功。兩天後,老師就布置了一篇小作文:蛋寶寶的家。
怎麼寫呢?小雨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又不知如何下筆。我便拋了一個問題:對於蛋寶寶來說,它的家最重要的是什麼?小雨想了一下,說:安全很重要,否則蛋會碎的。哎呀,太好了!說到我心裡去了。我還在擔心,萬一他說不到我心裡想的這一點,下一步如何引導呢?總不能直接告訴他答案呢。
我狠狠地誇獎了他一下,接著問:為了蛋寶寶的家很安全,你是怎麼做的?
他說:嗯,我選了一個硬硬的紙盒,因為比較硬,所以可以保護蛋寶寶。
我趕快接:噢,這是材質上要安全。還做了哪些?
小雨:我還根據蛋寶寶選了大小合適的盒子,太大,會晃,太小,會擠到,都不安全。
我笑了:嗯,這是從大小上考慮它的安全。還有呢?
小雨:另外,為了更好地保護蛋寶寶,我還在盒子里加了泡泡紙。
我著實誇獎了他一番,對他說:原來,你為了蛋寶寶的家更安全,考慮了盒子的材質、大小,還做了保護措施。想得真周到!
好,第一步成功了。可是文章只有一是遠遠不夠的。我又問他:蛋寶寶的家,除了安全第一外,你還想到了什麼?他嗯了一會兒,沒接上來,好吧,我只好給點兒啟發了,問他:你看,蛋寶寶的家,珠光紫色的盒子漂不漂亮?
小雨立刻接話:噢,對,很漂亮,在陽光下還閃光呢,我知道了,它的家除了安全,還可以更漂亮。我又問他:你做了哪些裝飾,讓它更漂亮?他便哇哇給我講了很多,最後他還給我說,他給蛋寶寶的家起了個名字,叫:快樂小屋。
哈,第二步成功了。可是,你有沒有覺得,文章有一二還不行。你可能會說:哇,過了吧,這是小學生作文呢,沒錯。即使是小學生作文,也同樣要有結構,甚至說要有節奏。你有沒有發現:插花單數會漂亮,文章一二三才穩當。呵,先不告訴你原理,我只先向你描述感覺。其實,第三並不難,你只要問他:做完這些你心裡的感受如何?這個很自然呢,比如,他會說:這下,我希望蛋寶寶在這個小屋裡安全又快樂(這是小雨的原話)!你瞧,這下文章還有感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