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粽子作文500字左右
一提起粽子,那可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美食。就連三歲小孩,也對它了如指掌。尤其在端午期間,粽子買賣更是火爆。出於對其製作步驟的好奇,我到了賣粽子的大姨媽家一探究竟。
在她家,正趕上大姨媽包粽子。只見姨媽左手把泡好的蘆葦葉纏成倒放的圓錐形,又把淘好的糯米放進去,加進幾個紅棗後,粽子開口用艾葉層層密封,最後用棉線纏緊,就變成了一個粽子「成品」。看著在 姨媽嫻熟的手裡,變成了一個個像模像樣的三角體,我不由得贊嘆不已。
看著發呆的我,姨媽笑了,「包粽子其實不難,熟能生巧嗎。你不是想體驗一下嗎?試試看!」
我拿起兩片艾葉,硬硬纏成了一個漏斗,把米塞進「容器」 里,好像老天與我作對似地,艾葉突然散了板,米撒了一地,我可不敢做了,多浪費!
姨媽笑了:「再試試,你做的太鬆了,不撒才怪呢!」終於,在我試了五六次後,一個歪歪扭扭的粽子誕生了,有正方體,有長方體,各式各樣的,真丑啊。
姨媽把粽子放進鍋里,蒸了二十多分鍾後,粽子出鍋了,提起來,騰騰冒著熱氣,一股滑膩香醇的味道撲鼻而來。在冷卻片刻後,我把纏著的棉線解開,再把煮的發綠的蘆葦葉層層扒掉後,一個個挺拔的粽子出現在我面前。我一口一口的品著它,味道細膩,香滑可口,又粘又甜,白色的糯米里摻著紅棗的香甜,讓人回味無窮。
關於粽子有一個傳說。
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而跳河自殺,人們為了救他,劃著龍舟四處打撈,實在尋覓不到就將食物包好投入河中,屈原托夢說食物被魚兒吃掉了。千百年來每到端午節,南方水鄉就沿襲了賽龍舟,包粽子投水中捎給屈原的習俗,後來成為我國人民傳統的節日,以紀念屈原寄託哀思。
吃著粽子,想著傳說,我感到了粽子雖小卻耐人尋味!
❷ 包粽子作文600字
「農歷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
;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著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另外。
;
;
初四下午,我就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
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
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後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
・・・我一連包了好幾個。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
❸ 粽子的作文
首先,你要寫你為什麼喜歡吃粽子。然後介紹一下粽子的來歷。請見專下面的資料:屬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也就是所謂的竹筒飯。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以上是關於粽子的基本介紹,介紹完了後,你可以寫一寫吃粽子的經歷。
❹ 關於粽子寓意的作文
粽子的意義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一日,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在屋檐上插上艾葉,有時還要佩戴香囊,在手腕上纏紅絲線。 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而產生的,這個節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節的早晨,天還蒙蒙亮,婆婆就已經把包粽子的材料各准備好了。婆婆將粽葉和繩線(水草)放入了鍋中蒸了一會兒,晾幹了水,糯米等餡料放入清水中浸泡,再倒掉水,放入食用鹼,忙活了一會兒,才開始包粽子。只見婆婆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粽葉,熟練地捲成喇叭狀,再降一些餡料放入「喇叭」里,最後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繩線系緊,一個四角的粽子就包好了,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我也躍躍欲試,向婆婆那樣包起來,雖然動作很生硬,不是像婆婆那樣得心應手,而且包的還不太像,可還是成功了,那粽子支起「耳朵」,還挺神氣的呢!
一個多小時後,粽子就煮熟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打開粽葉大大的咬上一口,粽葉獨特的香味與糯米的味道混在一起,真好吃。吃著這香甜的粽子,我彷彿感受到屈原的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在跳動,在呼喚:「懲治貪官污吏,為人民除害!」
啊!這小小的粽子,包含著屈原的愛國精神,願這個傳統與屈原的這愛國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❺ 粽子作文
1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是我最愛的是包粽子。 早晨,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後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開始包粽子啦!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塊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後再拿筷子攪勻、折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媽媽的示範後,就小心翼翼的開始學包粽子。我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後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緊,我想把粽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混亂之中我沒把粽子包好,卻把糯好灑了一地。但是我並不灰心,俗話說得好一回生,兩回熟嗎,我又細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為它很小,也很矮。最後一步就是煮粽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這種味道我到一輩子都忘不了,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通過這次學包粽子,我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恆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2.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愛吃的東西啊!我有點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可是外公卻說沒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來剛想指著媽媽也沒包,誰知道才一會的時間媽媽卻已經在包了,真是讓我失望啊!可憐的粽子,姐姐我沒能吃掉你,我對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與其被攙死到不如被笑死.
於是,我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誰不會.接著,我拿起兩片棕葉,偷偷地斜著眼睛看著外婆怎麼包,可是老鼠最終還是逃不過貓的手掌心.最後我還是被外公發現了.他婉轉地說:你不是說包粽子誰不會包呀!現在包得怎麼樣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會處理好.我堅決地說.於是我接著放了些糯米,香菇,和豬肉.准備包起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掉餡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掉餡了;當我捏好中間時,兩邊掉餡了.可憐的我呀!為什麼只有兩只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怎麼會沒想到原來吃粽子的背後包粽子的人是多麼艱辛啊!我感覺我做錯了,一直以來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後.
於是,我紅著臉對外婆說:外婆可以教我怎麼包粽子嗎?沒想到外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原來包粽子也是有竅門的喔`````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3.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爸爸媽媽答應了我要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只見餐桌上擺著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跑到廚房,問媽媽:「媽媽,今天誰來家裡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啥?」「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蠻干。
媽媽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有點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里。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還別有一番滋味呀!
❻ 包粽子作文300字
一、
首先,爸爸去菜場買了糯米、粽葉。爸爸一買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說:「快點開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負責包粽子,媽媽負責把包好的粽子用繩子綁起來。
爸爸先准備好了一個盆,接著,就開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練,包的粽子像模像樣,我呢,有的像曲奇餅,還有的像只有一塊橡皮那麼大,那麼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媽媽就像傳送帶一樣,接一個捆一個,漸漸的盆里的粽子越來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爾也會包一個好粽子。我又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又包了一個空粽子,還好媽媽沒察覺到。
終於,粽子包完了,該煮了,我時不時地向媽媽問:「好了沒?好了嗎?」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粽子笑著說:「好了,小饞貓,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粽子撕開粽葉一看,是我包的顏色還有點發亮呢!我一嘗大叫:「嗯,好吃!」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爸爸媽媽都笑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二、
端午節,我和媽媽回老家過節。回龍泉時,我們還買了一包粽子葉。
回到家,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把花生粒和紅豆等材料用水泡泡,聽媽媽說這樣的話,粽子吃著口感會更好。再洗糯米,滔干凈以後撈起來放在盆里,讓一個個小珍珠休息休息。還得把肉切成肉粒裝在碗里。最後,開始洗棕葉了,一片一片慢慢地清洗,每一片葉子都要洗干凈,綠油油的粽子葉真吸引人啊!
「媽媽,可以開始包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嚷著。包粽子時先把棕葉包成一個尖角,再把泡好的花生粒和紅豆還有糯米裝進去,接著將肉粒倒在中間,上面還要放些糯米,把棕葉包好,最後用繩子捆住,啊,大功告成了!一個個香香的粽子就包好了。
三、
我們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才是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煮一煮,把把准別好的糯米和大滴肉還有必不可少的花生米分別洗一洗。先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大肉,接著再放上糯米,中間再加幾個花生米,最後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我就得很好吃。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進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鍾,再放三四個小時,使便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
還需要嗎
歡迎追問
祝學習進步
望採納
❼ 寫一篇粽子的作文
又要到端午節了,四處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垂涎欲滴。於是,我向媽媽嚷著,今天包粽子,媽媽去菜市場買回了包粽子的葉片。在她的吩咐下,我開始了我的工作。首先我把葉片放入水中洗干凈,放在一旁。再把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凈,加一點點鹽和醬油攪拌均勻。看著准備包在粽子里的鮮肉和蛋黃,我急不可待的挽起了袖子准備開始。
媽媽先拿了兩張大小不一的葉片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中,把它對著左手的掌心抖了兩下,再塞進去一塊鮮肉和蛋黃,然後再用米填滿。接著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便把它包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把它綁起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媽媽包著很容易似的,就想試一試,拿了兩片葉片,照媽媽剛才的方法包了起來。可是,這時我的漏斗卻出現了三個洞,米一直往下掉,媽媽說:很多事看著容易,辦起來可難了,這是有技巧的。說完就手把手教我,她做一步我就跟著做一步,可我不是折個貨真價實的漏斗,就是把它包得鬆鬆垮垮,一上線就全散架了,好不容易整出個有點樣子的,我早已累得哇哇叫了,看來真是個技術活呀。我搖搖頭便不再繼續了,就等著媽媽包現成的我吃好了。沒有我在一旁干擾,媽媽的速度更快了,她一口氣包了五串粽子。媽媽說: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這樣才能讓粽子吃起來更有嚼頭些。
一串串帶著水氣兒的香噴噴的粽子終於出鍋了,那香味飄滿了屋子,讓人都不由自主流下了口水。我迫不急待地剝開綠色的粽葉,哇,粽子色澤誘人,連忙呼口氣,吃了起來,那味道清香可口,咸鹹的香香的,真好吃!媽媽看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在一旁不停地說:吃慢點,吃慢點;一個粽子剛下肚,我就沖著媽媽說:媽媽你真棒!包的粽子味道好極了!媽媽用手理了理額頭邊上的幾根零散的頭發,欣慰地笑了。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代詩人的懷念。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你能說出它包含著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粽子用翠綠的葦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後,顏色變了,剝開墨綠的葦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動人。粽子的味道更是鮮美。葦葉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真是甜而不膩、粘而爽口!
❽ 粽子的滋味四百字作文大全
新鮮翠綠的竹葉包裹起雪白的糯米,經過長時間的熬煮,竹葉和糯米的香氣與營養已渾然一體,吃的時候再一層層剝開綠色的外皮,露出鮮美的粽肉,輕捧起來,咬上一口,軟糯中略帶彈性,滿口盈香,真是一種極致的享受啊!
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味,在不知不覺之中我的思緒飄向了童年……
清晨,我便聞到了一股紅棗的香味,循香望去只見太奶奶從瓦罐中取出保存的糯米和棗,把棗一個一個仔仔細細的洗凈。然後把糯米放在水盆,反復用手搓洗,淘凈的米,潔白晶瑩,洗好的棗也鮮紅鮮紅的,將棗和糯米泡在盆里備用。把幾片粽葉平攤在手心,用左手抓一小把米放在上面,裡面再放幾顆紅棗,右手一握,手指一曲,嫻熟的把竹葉一纏折,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新包的粽子蓬鬆蓬鬆的,太奶奶邊包著粽子邊哼唱著小曲,好不悠閑自在,於是我也來到太奶奶身邊跟著唱。全部包好後,我們一起點數剛好二十五個。
我把粽子一個一個地放進鍋中,讓它慢慢煮。不一會兒粽子就熟了,掀開鍋蓋,濃濃的米香味瞬間就彌漫了全屋。剛出鍋的粽子香香的,剝去它的綠色竹衣,就露出嫩白嫩白的米粒,發出淡淡的幽香,聞一聞撲鼻的香氣,舔一舔像蜜汁一樣,粘黏的,甜甜的。咬一口,甜而不膩,侵入心肺。那純厚的粽香,凝聚著濃濃的愛,散發著淳樸的芬芳,銘刻在我童年的記憶里。
嘗過鮮後,太奶奶就帶著我給左鄰右舍送粽子,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覺得好玩罷了。現在我才領悟到這是淳樸的民俗民風,牽系著人與人之間濃濃的情意。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孩提時期待過端午節的心情早已不存在,一年又一年的端午節也都淡忘了,但太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我卻歷歷在目,當時包粽子的溫馨場面彷彿就浮現在眼前。
青青艾香飄端午,濃濃情思粽是情。今年的端午節,我又品嘗到了美味的粽子,還是一樣的做法,一樣的食材,但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滋味……
❾ 寫一篇吃粽子的作文
五月五吃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准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