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媽媽和兒子在一起寫作文時用哪個他字
網友採納
媽媽的愛,是一把雨傘,遮擋著孩子們前方的風吹雨打。 媽媽的愛.是一艘小船,栽著孩子們駛向美好的未來。媽媽的愛,是一座港灣,給孩子們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空間。媽媽的愛,是一口清泉,她將甘甜的水給了我們。而母親自己,卻只是默默地為我們付出,辛勞。
記得那是秋天的一個下午,放學回家時,天正下著大雨,我一路走著回家,總覺得頭重腳輕,一到家,便倒在了床上。
傍晚,勞累了一天的媽媽下班回來,見我躺在床上,摸了摸我發燙的額頭,看了看我痛苦的神情,又望瞭望窗外的大雨,二話沒說,披上雨衣抱起我就向醫院走去。
一路上,風吼得更厲害了,雨也越下越大,風雨無情地向我們襲來,媽媽怕我被雨水淋著,把雨衣的一大半給了我,把我裹得嚴嚴的。我躺在媽媽的懷中,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漸漸的,我發現媽媽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腳步好像也放慢了,每挪動一步都那麼吃力。我著急地想:醫院啊,醫院,以前你離我家不是挺近的嗎?可是現在為什麼變得那麼遙遠呢?
到了醫院後,媽媽給我辦了住院手續,醫生給我打了針,服了葯,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我醒來時,發現媽媽正坐在床邊.見我醒了,她微笑著輕聲問:「好點了嗎?」我望著媽媽濕漉漉的衣服和頭發,點了點頭,激動地說:「好多了.媽媽……」我的被鼻子一酸,再也說不下去了……
B. 相約一起寫什麼作文
相約春天,快樂鏡湖
春光明媚的一個周末,老師帶領快樂作文的全體學員們,一起去鏡湖公園尋找春天的足跡。
來到公園,剛一進去就看見了一叢叢盛開的映山紅。它們五顏六色的,正在爭奇斗艷呢!有紫紅色的像一個個小海星;有雪白色的像一片片雪花;有粉紅色的像一張張孩子的笑臉。我走近聞了聞映山紅,有股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花兒把自己的芳香,絢麗的色彩無私的奉獻給了春天。
我們接著往前走,來到鏡湖邊。岸邊的柳樹倒映在湖水中,宛如春姑娘正照著鏡子,在梳理它那長長的秀發呢!春風吹過,柳枝隨風擺動著婀娜的身姿。近看像一條長長的綠項鏈,遠看像一道道綠色的大瀑布。一陣微風吹過,湖面上盪起了一道道波紋,彷彿是湖爺爺的皺紋。橋的另一頭是亭子,我們坐在亭子里休息 ,老師告訴我們這是開運橋。望著湖面,彷彿是一塊綠色的大翡翠。湖水裡有一群群小魚在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有的在轉圈圈,有的在追逐嬉戲,還有的停下來一動也不動,好像是在睡懶覺。
欣賞完美景,我們來到白鴿廣場碧綠的草地上。草地兩旁的大樹春之萌芽,百鳥爭鳴。草地上遊人如織,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做游戲,還有的在草地上野餐。老師帶領同學們在草地上做游戲,同學們玩的不亦樂乎。游戲結束後,我靜靜地躺在草地上,看著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成群結隊的鳥兒,聞到了芳草的氣息,耳邊傳來陣陣歡笑聲。
人和萬物都在盡情的享受,春光無限的美。春天的鏡湖公園美在萬花朵朵,美在湖水的碧波盪漾,美在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C. 大家一起來寫作文怎麼寫
我和幾個同學都決定要去植樹。下午,他們就和我一起進行了分工。
「小明,你帶專一個水桶!」小明高興地屬說:「我記住了!」「秀青,你帶樹苗!」秀青也高興地點了點頭。我興奮地說:「那我就帶鏟子吧。」
到了植樹節那天,我們帶著准備好的工具,如約匯聚到公園里,再找到了一塊空地。我先用鏟子在空地上挖了個坑,接著秀青把小樹苗放進坑裡面,並把它扶正,我再小心地用土把樹根埋起來。最後,小明用水桶在旁邊的湖裡打了幾桶水,給小樹苗澆上水。
經過我們的共同合作,小樹苗栽好了,風輕輕地吹過小樹的枝頭,樹枝搖了搖,好像在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我們見了,也高興地笑了。回家的路上,我不由地想起了這句諺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D. 有關一起做運動 一起寫運動的作文
這個周末的作業,老師布置我們寫一篇和父母一起運動的周記。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媽媽提起運動這件事時,媽媽說:「不如我們一起去騎自行車吧!」我聽了立刻舉雙手贊同,爸爸也同意。我問:「但我們只有兩輛自行車,三個人怎麼騎呢?」媽媽說:「今天剛好是星期五,阿姨來我們家搞衛生,我們可以向阿姨借呀!」我高興地說:「對啊!好主意!」
吃完晚飯後,阿姨已經過來搞衛生了。我們向阿姨借了自行車後,選擇了一條沒有那麼多車的馬路來騎。為了我的安全,爸爸媽媽一個在前面騎,一個在後面騎,我在中間騎。過了大約五分鍾,我們來到村裡面的籃球場。這個球場很大,因為現在只是晚上六點半鍾,所以還沒有人來玩。於是爸爸向我們提議說:「讓我們來比比賽吧!」「好吧!」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贊同說。
於是,我們三個人並排一線,爸爸喊:「預備 ,開始!」我們開始一起踩動自行車。很快,爸爸媽媽已經超出我很遠了,但我不肯認輸,繼續往前騎。爸媽在前面偷看了我一眼,然後故意減慢速度來等我。最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沖向了終點……
這次和父母一起做運動,我覺得很開心。我感覺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增進我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讓我們的關系更加親密。我決定:每周回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運動。
E. 兩個人在一起寫作業的作文290字
一起寫作業
天生貪玩的我面對家裡書桌上一摞一摞的課本和作業,我感覺它們就回像磚塊一樣答壓著我的胸口,讓我喘不過氣來,甚至開始有點厭倦讀書了,每天的作業我也想草草完成了事,我實在受不了了,再這樣下去,我會得病的。於是,我靈機一動,有了,我主動聯系幾位平時要好的同學,我來到夏添家,他媽媽非常熱情好客,待我們親如自己孩子,還為我准備了很多好吃的點心和水果,等我們大家都吃得飽飽的再教導我們寫作業。這樣我們幾個同學在一起,干勁十足,信心百倍,互相學習。遇到難題我們一起動腦筋,很好的發揮了大家的想像力,特別是數學裡面的難題,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要等到第二天去學校找老師了,我不明白的題他們懂,他們想不出來的題我寫好了。我們還一起預習,真好!我們這樣你追我趕,在阿姨的引導下,輕松愉快地把每天的作業提前完成了。
F. 用兩三個小動物擺在一起寫的好作文
小兔子的耳朵很長,也很柔軟,甚至可以用手把它的耳朵折過來,它都不會痛。一對像紅寶石一樣的小眼睛,好像剛剛痛哭過。全身上下雪白一片,好似剛在雪地里打過滾。從遠處看,你一定會以為那是一個會動的雪團呢!小兔的短尾巴也很討人喜歡,在它身旁看,它的尾巴就像一個小棉花糖,真是讓人想咬一口啊!
小兔吃食時也很有趣。它的警惕性十分高。開始大餐之前,它總是左看看,右瞧瞧。確定沒人在了,才放心大膽地吃起來。我想,它一定是怕別人搶它的食物吧?小兔吃胡蘿卜時才叫好玩呢!它好像只時把嘴放在蘿卜上,興許是在聞聞氣味吧!可當它抬起來時,我才發現:原來它是在用三瓣嘴外的兩顆牙「刮」蘿卜吃啊,可真聰明!
小兔睡覺時也很可愛。它總是把一雙前肢托著下巴,身體一鼓一鼓的。熟睡時,還愛輕輕擺動它那一條短小可愛的尾巴,也許是熱了在給自己扇風吧!平常它那一雙挺立不搭的長耳朵,好像也睡著了,正搭在小兔的腦袋上做「美夢」哩!
而小兔游戲時的樣子,更是令人歡喜了。它們在室外玩耍時,常常愛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賓士」,速度可快了!從遠處看,好像一輛小型賽車,在狹窄的小路上自由地顛簸。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啊,小兔子的前腿比後腿短,所以跑起來一顛一顛的。瞧!它頭上的兩只耳朵都被風吹得前搖後擺了呢!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動物———小兔子的可愛之處
G. 大家幫忙一起寫篇作文啊~~
我的行囊
歲月似流水,匆匆而逝,永不回頭。十五六歲的我們走進青春的季節,清點行囊,發現走進青春的包里多了些什麼,亦少了些什麼,眺望四通八達的人生之路,回眸已經走過的春秋,真的覺得自己有一點點累了——這不該是我們這個年齡人發出的感慨,可是,沉重的作業負擔,繁忙的學習生活,讓我們的行囊中多了一份憂愁,少了一份快樂。
進入初中時,望著壘起如山的課本,聽著師長一句句的告誡和叮囑,我嘆息,我煩惱;望著找不到思緒的一元一次方程,聽著父母似乎永遠也嘮叨不完的話語,我迷惑,我不解----踏入人生第一步時,帶來了一份憧憬,帶走了一份狂熱。不止一次地想過,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學呢?但到最後,心中堅定的信念告訴我們,既然走這條路,就要努力走下去吧!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這種強烈的求知慾,又被人們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感。高爾基就是因為具有了它,才提高刻苦學習而稱為大文豪的。高爾基少年時父母雙亡,年僅11歲,就到一個繪圖師家去做僕人。他在幹完繁重的各種雜事之餘,仍千方百計擠時間讀書,常常看到深夜。有一次看得太入迷,把茶壺燒壞了,被主人家的老太婆打了一頓。此外,他既無老師教,也不可能查字典,學習上困難重重。有些生僻字,比如「形而上學」「憲章運動」等,他就難以明白。高爾基把這些「攔路虎」風趣地比喻為「站在秘密之宮門的衛兵」。他想盡辦法向有文化的人請教,終於一個個地消滅了這些學習的障礙。
那麼,在學與玩之間是取而代之呢還是置之度外呢?當然是取而代之。雖然過去的學習壓力必然會造成揮之不去的煩惱,但是,在這個幸福的大家園中,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有著學習的養料——書。為什麼不學呢?我不明白。那麼,可悲嗎?不,絕不!雖然之前我曾這樣認為過,大門現在,自從讀了《掛在牆上的童年》,我感到,現在忍住了一份甜,是為了少一份酸苦。誠如書中所說:「風箏牽著童年,牽著快樂,但我們要知道適時地把它放下,學習是一份苦差事,但哪件事不需要付出呢?晚上熬至深夜,白天早早地開始生活,銷售的臉龐和成堆的作業。雖然我們逝去的是不復返的童年,但是我們同時得到了鋪就人生道路的奠基石。」「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趁著現在青春的繁華時光耕耘一份汗水,收獲一份喜悅吧!
我很高興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和認識,更是為人生行囊中的憂愁賦予了一個定義:痛並快樂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這是人生的哲學,更是哲學的人生,人生就像春夏秋冬,沒有春天的耕種,哪有秋天的麥香陣陣?人生就是一個奮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汗水,會有憂傷,但與創造出的人生輝煌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裝好人生的行囊,我再次踏上來認識的征途,這次沒有了瞻前顧後,沒有了徘徊迷茫,有的只是憂愁化解的快樂。而這份迷茫,只是人生里程碑中的一個小小痕跡!
我的行囊
今天,我們年少,意氣風發,雲集於孕育知識,陶冶情操塑造靈魂的校園;明天,我們將肩負重擔,背負行囊走四方。
要使明天陽光撒滿小路,今天我們該怎樣裝點自己的行囊呢?
首先,我要裝入王進喜的「鐵人」精神,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拚命幹活。他帶領著自己的隊員,在茫茫大草原上露營,糧食不足,就著鹽水吃野菜。沒有公路,沒有運輸工具,王進喜就帶領大家靠人拉肩扛,把六十多噸重的鑽機從火車上卸下來,再運到鑽井地。打井時需要水,王進喜就和大家用臉盆,一盆盆端來幾十噸水。果然黃天不負有心人,大慶油田的第一口井提前開鑽,打出了原油。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他能做到,他的隊員能做到。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現在我們許多同學都嬌生慣養,不能吃苦。這種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要第一個裝入「行囊」的就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然後,我要裝入任長霞那取於和黑暗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任長霞是我再家中的電視上知道的。她是一個什麼官,有哪些主要事跡,我都忘了,不過我想她應該就是人民口中說的清官,國家的好乾部吧!她雖然是個女流之輩,但她巾幗不讓須眉,取於和貪官污吏作斗爭,為老百姓,為國家作了許多好事。但最可惜的是,她好象再一起大案中死去。任長霞的生命是結束了,但她的靈魂,那不怕邪惡的斗爭精神,卻沒有結束,並且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所以我也要將這取於和黑暗作斗爭的精神,裝進我的「行囊」中。
最後,我還要將文天祥那一腔熱血,對祖國無比熱愛的精神,裝入我的「行囊」。文天祥是死了很久了,但他的愛國精神卻還在。他被俘在過零丁洋的時候,寫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語中,沒有一個字不表現出文天祥對祖國的熱愛和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精神,他一直不降於元,最終被殺了,因此也就留下了這千古名句!是什麼使他這么的堅持不降呢?就是他那愛國的精神。所以,我要將愛國熱情裝入我的行囊。
在我未來的「行囊」中,我裝進了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是我第二個裝入的和黑暗作斗爭的基礎,而第二個又正是我第三個裝入的愛國精神的基礎。行囊中有了這三個必備之物,我想好男兒會「志在四方」!
我的行囊
人生是一次登山,沿途有擦肩而過的荊棘刺痛,有粗礪的山岩的拌腳,但這一切均無損於山的光明磊落,山的坦盪忠誠。
人們常常抱怨登山道路的坎坷,登山路途的遙遠,害怕山中的荊棘和山岩。弱者在山的前面俯首臣服,不敢上前;強者不畏艱難險阻,涉水翻山。 在翻越了大山之後, 他發現:原來成功在山後。
山險固然可怕,山路固然難走。但人們同時也應想到:登山道路周圍的景色是何等之秀美,有青松翠竹的美景,有極目遠望的無限風光,有鳥兒婉轉的歌唱聲,有泉水叮咚的悅耳聲——居里夫人在實驗室中,在提煉鐳的艱苦過程中,她並不感到痛苦,而是覺得樂在其中,她樂此不疲,在不斷的攀登之後,終於第一個提煉出鐳元素,為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此她獲得了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山。為什麼不把山看作是磨練自己的工具呢?一路登山,一路欣賞美景,一路磨練自己。待翻越了大山,成功也就在你的前面了。
生活學習中的困難是一座座的山,要想取得成功,你就必須不怕坎坷曲折,不懼山高路遠,努力拚搏,戰勝困難。也許你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感覺,也許你會感到精疲力盡,也許你心中會升起後退的念頭,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應該認識到成功就在困難的後面,只要你鼓起風帆,堅持到底,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成功,永遠在山的後面,牽引著人一生不息的腳步,風霜雪雨,一路踉嗆趕去。只有走過一生泥濘的道路,才能摘到芬芳艷麗的成功之花。
(請參考)(如有加分那更好!)
H. 小明和小紅在一起寫作業,小明對小紅說:「你能教我怎樣寫作文嗎」直接引語改
直接引語改成間接引語
一、什麼是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
「直接引語」是指在文中直接引用別人的原話。而「間接引語」是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的意思,或引用自己說過的話。在語文寫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將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進行轉換的情況。
二、直接引語怎樣轉換為間接引語。
直接引語轉換為間接引語時,不管提示語在哪裡(前、後、中),都應該將提示語寫道前面來。提示語不變。
例:小明說:「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改為:小明說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下雨了,」小明說,「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改為:小明說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小明說。
改為:小明說下雨了,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1、標點符號的轉換:直接引語轉換成間接引語,標點符號遵循「兩去兩改」的原則。去掉冒號和引號。感嘆號、問號都改成句號。
例:他笑著問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什麼好東西?」
改為:他笑著問小姑娘拾到什麼好東西。
2、人稱的轉換:
A、直接引語中出現了第三人稱,改寫為間接引語時,人稱代詞不用改變。直接將句子整理通順即可。
例:媽媽說:「小明到外婆家去了。」
改為:媽媽說小明到外婆家去了。
B、直接引語中出現了第一人稱的時候,改寫為間接引語時, 要將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
例:小雲說:「我不玩了。」
改為:小雲說他不玩了。
C、直接引語中出現的是第二人稱的時候,要將句中的第二人稱改為第一人稱。
或第二人稱改為實際人名。
若句中有第二人稱「你」或「你們」,應該認真分辨「你」或」你們」在句中指的是什麼人,而後用具體的人名來轉述;若沒有具體所指,則不用變換。)
例:媽媽這樣說:「是啊,現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
改為:媽媽說我現在是強者,是勇敢的人了。
D、直接引語中同時出現了不同人稱的時候,就應該根據以上的各項進行改寫。
例:老師十分和藹地對她說:「我們為該劇設計了一個旁白,你的口齒清楚,音色柔美,希望你擔任這個敘述者的角色。」
改為:老師十分和藹地對她說他們為該劇設計了一個旁白,她的口齒清楚,音色柔美,希望她擔任這個敘述者的角色。
總結:「直接引用」與「間接轉述」做好以下幾點:
1、改換人稱。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如果有第二人稱,該為具體人稱。
2、改換標點符號。冒號與逗號互換,去掉或加上雙引號。
3、如果是問句,該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
4、增刪個別詞語,保持句子的流暢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