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物細節描寫作文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
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
(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
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
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
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
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
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
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
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
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
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
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
「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
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
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
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
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
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
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
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
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
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
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
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
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朱自清
冬天
② 有關細節描寫的作文300字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
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
(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
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
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
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
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
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
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
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
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
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
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
「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
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
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
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
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
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
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
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
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
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
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
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
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③ 600字細節描寫作文
細節是放學回家後母親的一聲問寒問暖,細節是做完作業後父親的一句早點睡覺,細節是講完題後老師詢問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細節是生病後朋友遞來的一絲不苟的筆記。細節很小,卻讓人持久地感動。
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有時甚至只能算是庸碌。生活是由雞毛蒜皮的瑣碎所串聯的,沒有八點檔肥皂劇中的戲那樣煽情,卻有比電視劇更加真實,更感人的細節。
孟郊寫下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細節,讓無數遊子為之落淚;王維寫下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細節,讓無數行人為之嗟嘆;蘇軾寫下了「小軒窗,正梳妝」的細節,讓天下有情人為之唏噓。只是細節,又不止是細節,它包括了細節本身背後的深深情感。
常常感動於倫勃朗的《猶太新娘》,穿著美麗衣飾的夫婦,有著沉鬱內斂的表情,暗色的背景下,兩個人相依偎著,沒有對望的雙眼,沒有起伏的情節,只有相握的手,彷彿是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攫住了畫家的心,讓它留在畫布,即使是幾百年後,依然默默相依,此情不渝。
而對觀者來說,無論多麼華麗的衣服都掩不住的,是他們的深情,是相濡以沫共同走過的,和還將要走下去的人生歷程,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這是一個多麼淡然而又有深情的細節。
同樣的深情也常在生活之中,其中有母親為父親端上的一杯熱茶,織就的一件毛衣;有父親為母親充好的一個熱水袋,倒好的一盆洗臉水;也有他們幫我准備的一日三餐,和我替他們輕輕的捶背。
我們不能希求生活變得如何偉大,我們只求把細節做得更好。「一句話,一生情」,歌詞有時就這么輕易道破了生活的真相。真正的溫情,只在細節中默默傳遞;真正愛你的人,也只在細節中表達關愛。一如母親、父親、老師、朋友、愛人。
[例文簡評]
這是一篇考場作文,得了57分。作者緊緊抓住「平凡」二字去寫細節,讓生活中往往為我們所忽視的細節,一個個進入我們的視野,展示細節背後的情愫。並通過古詩文和倫勃朗的畫進一步突現細節,讓一滴水充分折射出太陽的光彩。全文行文流暢,語句優美,言有盡而意無窮。
[例文二]
解剖細節
浙江省平湖中學 高三(4)班 胡雯雯
曾經當流星劃過星空,我錯過了許願的細節;當海浪拍打岩石,我錯過了祈禱的細節;當你講述故事,我錯過了聆聽的細節。但我不會再錯過,我要抓住細節,等待生命的奇跡。
細節是母親手中的縫衣針,一針一線里飽含著摯愛,母親用它點燃希望的火焰;細節是機器上一顆細小的螺絲釘,鑽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機器有了它才運轉自如;細節是浩瀚星空中一顆耀眼的小星星,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殿堂。細節用它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眼球。
生命因為有了細節,才充滿了驚喜!畫家用彩筆所生活中的細節描繪成畫,作家用心靈感受細節,體驗細節,並用它們創造最誘人的篇章;攝影師捕捉細節,讓無數令人回味的細節,散發出無與倫比的沁人心香。
魯迅的細節在「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路上,他用他的熱情與執著俯拾細節,開辟了人生成功的道路;朱自清的細節在「背影」中若隱若現。「亂花漸欲迷人眼」,可細節偏偏躲藏其中,親情在「每逢佳節倍思親」中隱藏,友情在細節里播種開花,愛情在細節中孕育……
學習中積累點滴細節,工作中重視點滴細節,你的人生將更充實,更完美。
不要漠視細節,如果把它放在一邊,你就放棄了成功的開端;成功的細節你應好好把握。任時光流逝,點滴細節在你的日記本里,翻開那裡有你的辛勤汗水,有你的酸甜苦辣,原來你一直在努力,努力尋找著你的奇跡,努力點燃著你的希望。
輕輕撿起路上的一片楓葉,只是一片細小的楓葉,卻記載著人生的點滴過往。抓住人生的細節,成功的路上有了細節的陪伴,你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希望的指明燈。哪一天,當你驀然回首,你會欣喜地發現,周圍那麼多的細節鋪就了人生之路。解剖細節,你就汲取了生命的養料。
抓住細節,體味生命的奇跡吧!
[例文簡評]
細節不細,生活中我們不能漠視細節,因為細節孕育成功。作者通過對細節重要性的闡述,讓每一個人明白生命中要緊緊抓住細節,解剖細節,點燃希望之火。全文立意深刻,語句整散結合,充滿力量。
[例文三]
細節——美與永恆的源泉
314200浙江省平湖中學高三(4)班 魯敏傑
人們說,短暫如朝露,在陽光灑散之際轉瞬而逝;永恆如太陽,日復一日地東升西落。萬物生靈的全過程,對於擁有無窮力量的造物主而言,只是宇宙的一瞬間罷了。
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流淌,並努力使它變慢乃至停滯——可誰又能做得到呢?可憐的人啊,去哪裡尋找那一棵樹,把短暫的自己定格為歷史之鏈上的永恆存在?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它就是細節。
細節是構成金字塔的一塊塊方石,是鋪就鐵路時自甘居下的一條條枕木。我們只有關注細節,把握細節,演繹細節,才能把握人生和命運。徐虎的每一次上門服務,從個體上看都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正是這無數個細節成就了他的光輝形象,使他為人們所敬愛。
愛因斯坦的天才造就了相對論,這無人否認。但當人們翻開他的手稿時,發現那兒並沒有復雜的微積分,沒有精緻的三段論,只有幾萬次看似普通的計算、推理和證明。每一次的計算、推理或證明本身很微小,但正是這些微小的細節促成了人類科學史上的一次突破和飛躍。沒有細節哪來成功,失去了細節就別想得到永恆。
有人說,細節只是事物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片斷,這是事實。但即使如此,誰又能否認細節的意義呢?一件事、一樣物之所以給人美感,能脫離構成它的任一細節嗎?
車爾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美即生活。也就是說,美是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構成的,細節是美的源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的詩,每一句都只是對景物的普通描繪,無論哪句算不上名句。但幾句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詩中有畫,詩禪相融,情景交織的境界。
正是有了曹雪芹的嘔心瀝血、精雕細琢,才有了不朽的《紅樓夢》。如果沒有他的匠心獨具,通過無數細節展現人物個性,賈寶玉、林妹妹的形象怎麼能如此深入我們的內心呢?
細節是美的源泉,讓一木一石現出光彩;細節是時間的聖使,使飄逝的化為永恆。朋友們,讓我們抓住人生的每個細節,讓生命呈現出應有的光彩!
[例文簡評]
人生苦短,萬物一瞬,一開頭便有警世之語。到哪裡找一棵樹來定格永恆,作者找到了細節之樹。美即生活,細節是美的泉源。這樣,作者行文便有了一個很好的支架,然後再娓娓道來,一切顯得順理成章。全文語言老練,優美簡潔。
④ 作文細節描寫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睡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有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
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⑤ 第一次作文有細節描寫
我有很多事情是第一次做,但是最有趣的是我第一次做飯.
有一次,爸爸媽媽都不在專家,快中午了還屬沒回來.我就想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平時我都是吃現成的,今天我要給爸爸媽媽做回飯.不用做稀飯,冰箱有饅頭,微波爐熱一下就行.可炒什麼菜呢?說真的,我不會炒別的菜,就會炒雞蛋.那就炒雞蛋吧!
說做就做.我先把雞蛋打在碗里,放上一些鹽,然後用筷子拌起來,等碗里的雞蛋均勻以後,再把油鍋放在煤氣上,點火,放油,油熱以後把碗里的雞蛋倒進鍋里,用炒菜的鏟子翻動幾下,2分鍾以後,香噴噴、黃澄澄的一盤炒雞蛋就做好了.
我剛把盤子端到桌子上,門就開了,是爸爸媽媽回來了.「什麼好吃的,這么香?」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我愛吃的炒雞蛋啦.這次可是我親自下廚做的.嘗嘗我的手藝如何?」.媽媽笑著對我說:「孩子,你真棒!我像這么大的時候炒雞蛋都炒糊了.」說著拿起筷子嘗了一口,「好吃,好吃.」爸爸也忙過來嘗了一口,「香,實在是香.」看著他們那狼吞虎咽的樣子,我心裡美極了.
從那以後,只要我有時間就主動下廚房,一來可以煉做飯的手藝,二來可以給爸爸媽媽多些驚喜.現在我做飯的水平真的不錯了.
⑥ 作文細節描寫都有哪些
到底什麼叫細節描寫呢?細節描寫就是對事件發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動作以及環境等一些細微而又有典型意義的情節所做的細膩、具體的描寫。
細節描寫有三大分類,第一類為人物細節描寫,它包括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情態、心理等進行細膩而具體的描寫。
我們寫人的作文練得不少,而對人物能進行成功的細節描寫的同學不多。在平時寫人的作文中,同學們為了寫好一個人就常是介紹人物的外貌,然後再用一兩件事 情突出人物的某個性格特點。這個寫作模式固然是正確的,問題就出在你對人物和情節的描寫中。有些同學些人物的外貌時往往這樣寫:
她今年ⅹⅹ歲,個子不高也不矮,人長得有點胖\瘦。長\短頭發,圓圓的臉蛋上長著彎彎的柳葉眉,眉毛底下是圓圓的、黑黑的眼睛,眼睛下面是高高的鼻樑,鼻子下是櫻桃般的小嘴,笑起來有兩個可愛的酒窩。
我不否認是可以這樣寫,可是,第一個人這樣寫他還算是成功的,因為他對人物的外貌有一定的細節描寫,可並不是人人的臉都是圓的,也有長的和尖的,純正的中國人眼睛也幾乎都是黑的,嘴巴也有大的,唇特別的厚的,酒窩也不是人人都有或者都有兩個。那你在作文中對人物描寫時就不能老套別人的,也別老是「圓圓」、「高高」、「黑黑」的用詞,再用就顯得土了。另外,這樣寫的人在對人物外貌描寫時也並沒有寫出這個人的長相中最特別的地方,也沒有通過外貌描寫刻畫出人物與眾不同的氣質、以及表現人物的某一性格特點等。因而只能說他是為了寫外貌而寫外貌,卻沒捉住這個人物的「典型」。我覺得在對人物描寫時處了細膩的描寫外還須典型而又有意義的描寫。
案例(1):「記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氣,就開始打人、罵人,就在那天,少年無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像這個情節就沒運用細節描寫。例如,這爸爸喝醉酒後他的外貌如何?為什麼生氣?怎麼打人?怎麼罵的人?被打後我的心裡是怎麼樣的?這些都沒細膩地寫,這情節也就失去了表達主題的作用。我們看你的作文並不是單純的為了知道你被打,而看文章中更為有意義的東西,或者說是為了看一場精彩的「表演」。
案例(2):(他)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的流下來了。
⑦ 作文細節描寫 400字
父愛中所誕生的
我睜開朦朧的雙眼,「六月十七日,五點二十五分……!」我嘟囔著,又猛然一驚,大呼:「今天中考!」
我是一絲信心都沒有,整日昏昏沉沉,胸膛里空空的,就像沒有心的一樣。今日,我更是毫無信心。
父親踱步而來,溫柔地笑著:「今天中考。加油!」「行,行。」我有氣無力地答到。「還要買瓶激活什麼的嗎?」「不了,咱家的水就行。」說罷,拿出剩了半瓶水的瓶子,開始灌水。「倒掉!聽到沒有?給我倒了!!」父親怒目圓睜,一向顫巍巍的手竟精確地搶過瓶子,倒掉剩水。那剩水乖乖地在空中跳出一圈弧線。父親慍色不減:「這喝壞肚子怎麼能行?!」我一沉臉,徑自離開。回頭望著他灌水的樣子,聰明地暗笑:「這個樣子哪像灌水?好一個龍蝦呢。」
早餐後,時間到,父親像個孩童天真地笑著:「走嘍,兒子!」我低聲說道:「在我前面走吧。」父親便大踏步地前行著。七點的陽光不是很慵懶,活潑地射著父親的頭;稀疏的發絲像荒漠中的植物,已不成片了;頭皮也露出來了,映著陽光;昔日父親挺直的腰背也彎了,像一片彎曲過了頭的塑料板。
朦朧中,我回憶著小學時,坐在自行車上,直瞅著父親的背發愣;與父親一起坐在草坪上,背對著背看天;父親用寬大的背,氣喘吁吁地背著胖胖的我到六樓還直說不累……鼻子里有一種酸酸的氣息遊走,我吸吸鼻子,父親趕忙回過頭,一臉關切:「鼻子塞了嗎?」我上前一步,趕忙拉住父親的手,是那麼粗糙,像一張砂紙。父親憨憨地笑著,一滴濁汗在額頭晶瑩著。
十幾年風霜,將昔日力壯的父親琢磨成垂老的中年人,他在這十幾年裡將愛鑄在我身上。父親!您在十幾年中如山般愛得深切!在我不知情中關懷著我!不光為那瓶父親親手灌的水,也為這深切的愛,我定要充滿信心地走向自己的舞台!帶著信心,收拾山河!
到了考場,我笑著對父親說:「謝謝你早上灌的水。渴了,您也別忘買瓶。」父親輕輕點頭。
父愛中所誕生的,就是現在我滿懷的信心,充滿生機地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簡評】這位考生在短時間內提煉出生活當中微小的素材,並寫得如此細膩、真實,情文並茂,是很難得的。由沒有信心,到在父愛中誕生信心,再到滿懷信心走上「舞台」展示自己。作者翔實地寫出了自己的情感變化。文中關於父親倒水的細節描寫以及對父親的外貌刻畫都是很成出色的。倒數第二節出於表達感情的需要,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效果也很好。文中有幾處顯然受到朱自清《背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