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端午節的作文(寫出端午節的古詩、來歷、習俗等350字)
可以想像端午節的習俗等
Ⅱ 作文端午節怎麼寫350字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裡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意義。
早上,我奇跡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可以。」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裡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里,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五紅」啊……」「哇!有這么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裡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盡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但是我幫奶奶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著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里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是一個「濃情有趣端午節」。
Ⅲ 端午節的作文350字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總動員,「瘋」玩,「狂」吃,「傻」飲是必不可少版的。今天是端午節,權可是很怪。
吃過早飯,我們全家都去上街,奇怪的是,爸媽竟然把我一人扔在書店,讓我在書店看書,不要亂跑,他們到別處玩玩,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我百思不得其解。算了,不想了,看書吧!
中午回到家裡,我雖沒想明白那件事,但面對香噴噴的飯菜,還是有滋有味的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才想起問他們上街干什麼去了,他們的回答支支吾吾,我聽的出,他們在撒謊,我卻沒有追問下去。
吃過晚飯,我問他們到底去干什麼了,在我的百般追問下,他們被我纏不過,才告訴了我實情。原來,他們去幹活了,只是想讓我高興,才撒了謊。今天是端午節,可他們為了讓我高興,所以撒了謊,因為要加班工作,所以「騙」了我。我鼻子酸了……
在這個特別的端午節里,空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的氣味,在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聞到了一股甜蜜、幸福的味道。
Ⅳ 端午節感想作文350字
端午節感想作文可以先寫一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以及自己的感受等。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作為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是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
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考慮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是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為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著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待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可以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獲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可以包成粽子,然後美美吃上一頓。
現在,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麼大,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不過在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Ⅳ 端午節作文350字
今年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 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 已准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 買好了粽葉,這樣准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 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 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 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 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 ,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 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 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 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 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 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 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 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 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 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 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 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 。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 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 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 ,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 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裡吃著自己 親手包的粽子,心裡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 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 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 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Ⅵ 關於端午節五年級作文350字怎麼寫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仰天長嘆,含冤投身於滾滾激流之中,回兩千多年後,答家家戶戶都過起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大家都用包粽子賽龍舟等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又到了端午節。
去年,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在汶川的頭頂之上,不能逃避,只能用我們中國人民堅強的心去抵擋!去年的端午節,少了一些笑聲,多了一些哀嘆聲,少了一些笑臉,多了一些沮喪的眼神......
又到了端午節。
與今年相比,今年的端午節,多了一些笑聲,多了一些粽香多了一些......
又到了端午節。
中國人用偉大的愛心.不可泯滅的良心.炙熱的中國心彌補了災難給人們到來的傷痛,使災區人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這些米粽香,飄到了災區人民的鼻子里,鑽到他們的心裡。
又到了端午節。
全中國家家戶戶都飄起了米粽先香,全中國家家戶戶都傳出陣陣笑聲。
又到了端午節。
我們看得見,在災區人民的臉上,沮喪的眼神已不復存在,燦爛的笑容依然掛在臉上,口中傳出陣陣笑聲。
這笑聲,全災區都聽得見。
這笑聲,全中國都聽得見。
這笑聲,全世界都聽得見!
Ⅶ 端午節賽龍舟寫作文350字
端午節賽龍舟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就起來吃粽子了,吃過粽子後,媽媽給我系了內一根五彩絲線,然後容我就和媽媽出門去江邊看賽龍舟了!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著: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准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准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最後,賽龍舟結束了,我只好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媽媽離開了江邊,晚上我們全家吃飯時,看到電視上有幾天賽龍舟的報道,我和媽媽還上了鏡頭。看到這一幕,我們全家都笑了。
Ⅷ 端午節的作文 無錫 350字左右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Ⅸ 端午節作文350字
五月五抄,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一邊哼著兒歌一邊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中粽子的來歷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的。
在我們的家鄉,到了過端午節的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鴨蛋,雞蛋和鴨蛋放在鍋里和粽子一塊煮!經過放了粽葉的水一煮,雞蛋和鴨蛋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別的粽葉清香!在吃早飯時,這些蛋、粽子,都要擺上飯桌,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小壺酒,奶奶還特意在酒里加了一點雄黃,她說這是為了避邪!這不能不說也是咱家鄉的一種特色呢!
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看著大人們包粽子的熟練動作,我真是羨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粽子熟的過程了,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鍋時,滿屋子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里,輕輕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晶瑩,透亮、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窮,我差點一口連筷子都咬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老人們都說這樣是為了驅病避邪。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太美好了,我永遠也忘不了!
Ⅹ 寫端午節的一天作文350字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劃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准備回竹葉,蛋黃和一些材答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後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說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著,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裡,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麼要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說屈原的壞話,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於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後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它的屍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團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劃龍舟,掛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