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的作文
回看中國的歷史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歷史吹起一陣陣陰涼的風,吹翻了歷史的那一頁紙,讓我看到中國被帝國主義欺負的那一歷史! 從鴉片戰爭、中俄戰爭到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到《馬關條約》、《二十一條》、《辛丑條約》……你看見了么?那虎門上空的硝煙;你看見了么?那本撕碎的歷史教科書;你看見了么?那張發黃的舊條約;你又看見了么…… 中國,一個受人欺凌的國家,經濟、思想的落後,政府的腐敗,使中國人民感到恥辱!中國近代史的噩夢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840年,外國資本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從此,中國近代史的噩夢開始了: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一場場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災難。近百年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對中國發動過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戰爭。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戰;有單獨入侵,更有合夥劫掠,強迫中國簽訂了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資本主義列強扶植封建勢力作為統治中國的工具;蠶食和鯨吞中國領土;出兵控制,竊取中國軍事要地;劃分勢力范圍;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通過戰爭勒索巨額賠款;在中國進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推行的殖民主義,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巨烈動盪,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人民為擺脫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進行了長時期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看到那厚厚的歷史書,中國是受滿了屈辱和摧殘的肌體,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後,這種年代才得以結束! 旗幟的形狀,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旗桿——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現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中國上空高高飄揚,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的自信、頑強、力量;展示著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繁榮、昌盛、強大。
從歷史翻騰不息的畫卷中,掀開標著中國的那一頁,一個個跳躍的音符被時間繪制出無數優美的樂章。它從華夏民族的第一聲竹笛開始,如一個巨人般緩緩前行,它的步伐很慢,但很堅定,而且每一步都快上一點,一點,又一點…… 我翻開它的一角,眼前出現如此一幕:中華的祖先盤坐在一塊平整光滑的圓石上,看著炎黃部落的同伴們興高采烈地舞著,總覺得缺少一點什麼,他用心傾聽水拍打鵝卵石的聲音,傾聽風吹過竹林的聲音,突然靈光閃現,天地間回盪出一首悠揚的樂聲,這便是我們的民族之歌,它唱出了中華民族的和諧之聲,這正是我們的嚮往。 就是這首歌,中華民族一路唱著走來,唱出夏的新奇,商的頑劣,周的成熟,又唱得漢朝威武,唐振天下。伴隨著歌聲長大,一代代炎黃子孫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譜寫著它,傳承著它。但是,有一天,這首樂曲中出現了雜音,出現了八國聯軍的叫嘯聲,清政府的求饒聲,有了日本人屠殺掠奪的歡呼,也有了軍閥的怒喝。 中國人憤怒了,流淌在身體中的血液開始沸騰,人們紛紛起來進行抗爭。終於天空中又飄揚出和平的天籟,一個五千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義勇軍進行曲》響亮而自豪地播放,標示出中華歷史嶄新的開始,標示出落後挨打的終結。 它的歌聲更嘹亮,鼓舞著中國人民挺直被外國侵略者壓彎的背,它的唱腔中帶著威武,帶著憤怒,帶著自尊,帶著中國人5000年來的一切情感,有睿智,有希望,有執著,有堅毅。它唱出一座座高聳的大廈,唱得衛星發射,唱得國人登月,它行走在四通八達的街道,回盪在我們心中。我們聽到了工廠機器的隆隆聲,聽到了田野里收割機的馬達聲,更聽到廣場上人們的歡歌聲,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譜寫出祖國的繁榮倡盛,譜寫出中華民族嶄新的一曲新歌。 我們要唱,又一代的華夏子孫要唱,帶著長江黃河的磅礴氣勢,我們要把祖國的未來傳唱得更加美好,要把祖國推向世界的巔峰。
❷ 關於歷史的作文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兒女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總動員,是中華民族經歷百年屈辱和抗爭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不朽篇章。
抗日戰爭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弘揚愛國主義、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強大動力;和平發展始終是硬道理;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與自信氣概;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
中國人民進行的抗日戰爭是一場爭取民族解放的神聖戰爭。它是中國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偉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兒女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總動員,是中華民族經歷百年屈辱和抗爭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不朽篇章。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及一切愛國力量將永遠珍惜和紀念這段光榮的歷史,並從中不斷獲取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動力。
❸ 中國歷史作文400字
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從秦時的統一到漢時的昌盛,從四大發明到祖沖之的圓周率,國家腐敗無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國主義列強趁機侵入我國。國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滅亡。危難之中,由誰來拯救中華民族?又由誰來驅逐侵略者?是共產黨她率領著我們的祖輩,與敵人浴血奮戰,趕跑了侵略者和國民黨,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共產黨又帶領著我們的父輩,艱苦奮斗,建立了小康社會,使原本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了現在這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新面貌。
現在,建設中國這歷史的重任即將落在我們——新世紀的主人手中。在建設新中國,創建美好未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點什麼呢?不是那種崇洋媚外,不思進取的腐舊思想,而是那種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的優秀品質。因為只有知識才能改變過去,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想想我們的鄰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之後,負債累累,一片殘破的景象。可日本人並未因此而喪氣,大力發展教育,提倡創新精神。結果在戰後短短的幾十年裡,日本發展成了一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其變化的速度確實令人驚嘆不已。
小小的一個日本國尚且如此,有著茫茫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又會能落後呢?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唯一缺少的,便是知識和首創精神。殊不知,這兩樣東西,就是富民強國最好的武器呀!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繼承我們先輩的傳統,只有掌握了它們,才能推動祖國的大車向前賓士。
新世紀的主人將是我們,新中國的未來將有我們來建設,我們將用知識和創新,駕馭著祖國大車朝著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而前進,我們將向世界宣稱:「中國的大車,將有我們來拉!」
❹ 關於歷史的作文 300字
昭君出塞
深深的圍牆,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猶如宮廷的內車輪容在昭君心裡緩緩輾過。
進宮有些時日了,卻遲遲不見皇帝的蹤影。珠釵玉飾金步搖,散落一地,銅鏡前再也不是少女明麗的笑魘了,一腔愁緒,兩彎蛾眉!
迷茫的燈光下,一隻單薄的幼蛾一頭栽在
❺ 以歷史為話題的作文800
翻開我們的歷史書,看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使感到非常自豪。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葯四大發明是從我國傳播出去的,它為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等原料製成紙,這種改進的原料容易找到,價錢也很便宜。從這起,紙的生產量便增加了,為以後書籍的印刷和文化事業的發晨創造了物質條件。真不敢想像,現在世界上沒有了紙張將變成什麼樣子。
在北宋以前,人們印書採用的方法都是「雕版印刷",印一本書就刻一塊版,很麻煩,而且刻了那麼多的字只在印同一本書,印別的書用不上,所以印刷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改進對我國人民的生活,生產也有比較突出的貢獻,畢升的活字印刷是用膠泥製成的方形泥塊,在泥塊的正中刻上一個反字,用火燒硬,成為陶活字,許許多多這樣的活字,根據不同文章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排列,就能印出各種書來。後來,人們又用了木頭、銅、鐵、鉛等制活字排版印書。
造紙術和活字印刷的發明為我國和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指南針最初叫司南,因為它的一端轉動後停下來,總是朝南面的,因此叫「指南針」,如果沒有指南針,不僅鄭和不能七次下西洋;哥倫布也不能發現北美大陸;達·伽馬也不能發現歐——亞——非新航線;就連現在的飛機也無法在空中飛行。當然也更談不上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中進行石油勘測、科學考察了……
火葯也是我國人民發明的。雖然在當時的唐朝用火葯製成的只有火箭、火炮、突長槍等。但在現在用途卻大了,有了火葯便可以制止外國的侵略了。
作為一個「四大發明」的故鄉人,我深為祖國有這樣燦爛的文化自豪,也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歷史畢竟是歷史,已成為過去,今天的我們怎樣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繁榮、強大,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呢?
❻ 歷史作文
我喜歡歷史,我熱衷於中國的歷史。研究著中國的未解之謎,我更是走火入魔。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之一。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炎黃的子孫。
學習著中國的歷史,認識著中國古代的文明。可能,90年代的我們認為中國的歷史時封建的。90年代的我們都嚮往著外國的文化。對於過洋節,90年代的我們似乎更熱鬧,而對於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卻漸漸淡忘了。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繼承那祖先的傳統,把中國的歷史、文明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既要學習西方的,也要保留中國的傳統。
中國的歷史是輝煌的,也是恥辱的。然而今天的中國是強大的,不再是那「東亞病夫」了。
今天的中國用一切來征服了世界!中國的燈火永不滅,中國的人們永興旺。
中國的歷史在這世界上呈出了一幅美麗而大方樸素的畫面。——永垂不朽!
一位年邁的老人疲憊地卧在一把藤椅上,對他的小孫子發問:「河裡流的是什麼?"小孫子聽了,俏皮地答道:"爺爺真笨,河裡流的不是水么?""不,不只是水,還有這個國家悠悠千年的歷史啊!」老人一邊說著,一邊用飽含滄桑的眼睛遙望著遠方······
一·烏江水·霸王情
「項王之力拔山兮,孤水無奈草萋萋。
垓下雖敗威猶在,何故棄駒哭虞姬?」
他突出重圍,身邊只剩的八百兄弟又少了許多,他靜靜地走在烏江江畔,回憶著當年的情形:他聽遍天下人痛苦的呻吟,用血腥的十指撫萬山之巔為琴,緩千河之浪為音,揭竿而起,引領江東八千子弟雄兵走上反秦之路。終於,打敗了秦軍,奪了天下。他有巨鹿破釜沉舟的果敢,有鴻門不殺劉邦的仁義,而後卻換來了韓信張良的十面埋伏······他不敢再想,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虎目有些發脹的感覺,忙將頭轉向一邊。
敵人涌來了,霸王舉起那柄吞噬過虞姬的長劍,想著她那句「大王氣意盡,賤妾何聊生?」於是,一滴清淚灑在泛著青冥之光的長劍上,朝自己頸項揮去······
烏江水在翻騰,向人述說那無盡的霸王之情······
二·汨羅江——一代大師的歸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躊躇滿志!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憤慨絕望!
松竹蕭蕭,暮靄沉沉。他獨自一人走在江邊,在亂世之中鑄就的報國熱血依舊滾燙,他昨天還是楚中重臣,今日就已被貶還鄉;昨天還躊躇滿志,今天看著這生靈塗炭,卻欲救不能······他因《涉江》而不朽,因《九歌》而不滅,他心靈的底片上氤氳了《離騷》的一片殷紅。
「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人問。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他答。
終於,如血殘陽拉長了他的身影,閃爍凄美之光,他又一次頓悟了。於是,他用仍留墨痕的雙手撫了撫那淚痕尚在的臉頰,江邊幻霖之風吹拂著他的頭發,他看了看那靜靜掛在天邊的夕陽,喝下了死亡的醇釀。
汨羅江不近人情地吞噬了他的身軀,江水在寂寂無聲中伴隨著白雲蒼狗變幻,歌泣著一代文化大師的命運。
水啊,你多麼浩瀚,多麼悠久,淡化萬事萬物。水裡什麼也沒有,卻又包容一切。水啊,我努力去感受你的厚味兒,去閱讀,去品味······向人述說那無盡的霸王之情······
❼ 關於中國歷史悠久的作文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著獨內特的民族特色。比如容說白族,它主要聚居在雲南大理,那裡蒼山洱海風景秀麗,民族文化較為發達。服裝顏色搭配鮮明,對比協調,崇尚白色。
除了民族特色,還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比較強盛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瓷器享譽世界,它是民間工藝美術完美結合的產物。不管是刻花、剔花,還是貼花、印花,都均極盡繽紛艷麗。
瓷器還承載豐富的文化,它的彩繪內容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也有「龍鳳吉祥」、「十全十美」等寓意豐富的圖案。它不僅圖美,詞句也優雅,讓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愧是文明古國。中國,好一個古老的中國啊!
❽ 600字的關於歷史的作文
談歷史
-
我不敢說歷史是什麼,我只能說歷史像什麼。
歷史像一條滿滿的海灘,古人是海灘的締造者,而我們是一個個悠閑地過客,我們在歷史的海灘上散步,又想拾起點什麼
於是我們知道了秦前的戰亂紛飛、群雄爭霸;漢朝的文景之治、絲綢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昇平;宋末的骨肉分離,詞人思瘦;還有大元並不屬於我們的莫斯科,我們的祖宗通過鄭和下西洋將恩澤遍灑藍色星球,我們還看到了史上最貴的一把火怎樣燒掉天朝上國的尊嚴,燒毀半個中國的驕傲,燒痛我們後輩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駁是那些琉璃的淚嗎?
我們就在這條海灘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給我們的記憶,岳飛、秦檜同樣應該被記住,就像石頭鑽石同樣硌腳。
人累了,天黑了,海灘卻同樣在那裡,我不敢說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願明天的海灘有更多下陷的足跡。
歷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大自然來作詞,人類來譜曲,農民和領袖同樣唱得出轉音,只不過秦始皇轉的大一點,陳勝轉的小一點,五線譜寫滿了前輩們足夠的功底,讓他們一直從離騷唱到東方紅,有花美的霓裳羽衣曲,也有悲涼的驪山懷古,還有黃河大合唱和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每一個詞都是歷史的賜予,每一個音符都是感人的觸摸,在音樂的靈魂里我讀出了歷史的發展壯大,80後華人的歷史不止只唱到R&B,中國人的歷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不敢說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願明天的歌謠可以讓更多的人傳唱。
歷史不是誰寫給誰看得而是誰來書寫的,古人寫下了萬里長城,近現代人寫下了萬里長征,我們應該寫下更多可以萬年來輝煌,歷史是偉大的。
❾ 關於歷史的選擇的作文800字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的力量。 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並不懦弱,它選擇了「千錘萬鑿出深山」,選擇了「千磨萬韌還堅勁」,正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它——東方一隻永恆的雄雞。 人民的勞動,自然的結晶。氣勢浩然,被稱為歷史長龍的萬里長城;古樸雄風,精緻優美如畫的蘇州園林;銀裝素裹,雲氣繚繞的巍峨泰山。它們讓我知道,它們能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後,歷史在那裡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澱,因為我知道是歷史選擇了中國。中國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汩羅江上的一圈漣漪,讓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個憤世嫉俗,報國無門的臣子,用孤憤的詩行代替了富貴,用楚辭《離騷》洗去了歷史的鉛華,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語成為後人追求理想的動力,錚錚鐵骨的他被後人所景仰。夜深人靜,長明燈旁,一個虛弱的身影正記錄著歷史的滄桑,他,司馬遷,飽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筆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臣著——《史記》,史學的天空因為有了你這顆星而更加煜煜閃光,文學的園地也因為有你這顆星而更加燦爛輝煌,我想這些是偉大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正是這些在漫漫歲月里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國擁有了如此深遠的文化。 其實,不是每道風景都是珍貴的文化,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文化,一種有著生命力的文化,是歷史粹取的結晶,是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頑強的精神的結晶,無窮的力量感動著歷史,讓歷史的選擇成為悠久。 漫長的文化歷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跡被中國所創造,甚至成為絕響,但也有太多本不該被散化的而被散化為煙塵,我們文明的精髓,我們人民的勞動成果,卻被英法聯軍一把火毀去,我們的「萬園之園」就這樣隨風而去,它是被歷史所淘汰了嗎?中國文明猶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而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涌而出的生機與綠意。 歷史選擇了中國,人類並不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一座永遠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澱都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千載興衰風雨,你,靜靜地佇立於萬千蒼生之上,仰天長望,你如此浩瀚。歷史選擇了你,我的中國,永遠的中國。
我的祖國, 地大物博, 風光秀美孕育了瑰麗的傳統文化, 大漠收殘陽, 明月醉荷花, 廣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還在熠熠閃爍。 我的祖國, 人民勤勞, 五十六個民族相濡以沫, 東方神韻的精彩, 人文風貌的風流, 千古流傳著多少美麗動人的傳說。 這就是我的祖國,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我愛她源遠流長燦爛的歷史, 我愛她發展迅速的航天事業, 我她風光旖旎壯麗的河山 .
曾經,中國輝煌到令世界瞠目。 曾經,中國衰落到令世界蔑視。 經過歲月的洗禮,她不再自大,不再自卑,面對外界的種種指責與譏謗,她沒有憤怒,而是微微一笑,那不是懦弱,是一種大度,一種歷經滄桑的淡然。 公元前3000年,中國出世了,帶著一份謙遜,一份勇敢與執著,從此踏上了她未知的征程。 公元前2070年,近千年的開拓與創造,她在慢慢成長,數以萬計的子孫在母親河的滋潤下,團結一心,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 公元前476年,刀戟劍弩,硝煙彌漫。她的子孫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明爭暗鬥,七雄爭霸,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流離失所。看到這些,她真的很傷心,卻無能為力,這是歷史的必然,是她必須所承受與面對的坎坷。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中國史稱秦始皇開始,逐漸成為一個富饒、美麗的國度;張騫出使西域,創建絲綢之路;唐太宗李淵建立了大唐;明太祖朱元璋以一個農民的身份創建了明朝. 中國每個方面都在逐步的昌盛,成為當時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然而,好景不長,從乾隆皇帝後,一個個腐敗無能的皇帝依次出現,從嘉慶皇帝到溥儀皇帝;從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從中日黃海大戰……都體現了後清的腐敗。作為一個中國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固然令人不堪回首、深惡痛絕;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孫中山大總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又在以毛主席、周總理的領導下,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中國是一個美麗景色聚集的盛地。西湖,人們常把它說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情被稱為「五絕」。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 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一座開發潛力巨大的旅遊金礦。我們為中國有著這樣的美麗景色而感到驕傲!
今年,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很不尋常。面對嚴峻挑戰和困難,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共克時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中國前進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正是因為這磨難,讓她羽翼逐漸豐滿,我堅信未來的某一天,中國定能展翅去翱翔!
它記錄下了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銘刻下了明妃的憂怨,沉澱下了歷史的精髓。
他忘記了那些慘絕人寰的殺戮,掩埋了累累白骨的姓名,屏棄了歷史的「雜質」。
銘記與忘記,一對矛盾,結合於一體,渾然天成。這樣的「一體」,只有玉門關。
銘記下的凄美篇章
大漢風采,昭昭日月:為和平友好,張騫出使西域,大漢朝的馬蹄踏過這里;旌旗飄飄,驃騎將軍西擊匈奴,漢人的鮮血灑在這里;曲中憂怨,昭君出塞,迎親的樂曲響在這里;「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蔡文姬的車輪碾過這里。芸芸眾生,雖然他們早已被封印在歷史的長河中很久很久了,但玉門關見證了他們的曾經存在,銘記下了這些歷史的凄美篇章。
玉門關,是血與淚的銘記,是生命存在的見證,是歷史走過的痕跡。
忘記了的平凡渺小
大漢盛世,並不朗朗乾坤:玉門關忘記了西出西域被俘致死的大漢臣子;忘記了驃騎將軍一場戰爭帶來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忘記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的慘劇;忘記了大漠黃昏,那一抹青冢的孤獨;忘記了文姬的兩個孩子遙望著母親遠去車影是那雙後會無期的眼睛。芸芸眾生,他們早已被歷史所遺棄。因為他們在大漢如此盛大的輝煌面前是如此的平凡和渺小。
玉門關,是平凡與渺小的深淵,忘記了滄海中的一栗又一栗,是歷史走過的一片茫然。
銘記下的平凡,忘記了的輝煌
當戰爭的硝煙漸漸散去,當和親的曲調早已消失在廣袤的天空,當塵埃早已掩蓋了車輪碾過的痕跡,當時間早已撫平了人們心中的傷痕。此時的大漢早已化為一堆堆黃土,留給人們的早已不是曾經的輝煌——一切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難道這個就是玉門關銘記下的大漢?這個就是為中華民族贏得至高無上尊嚴的大漢?時間可是抹去一切。經過了2000過年歲月的侵蝕,大漢朝早已輝煌不在。因為它只屬於歷史,永遠只是丹青中壯麗的一筆,只可遠觀,遠的足以讓人去忘記,最後只剩下一個粗獷的輪廓。
當大漢朝的背影消失在21世紀的夕陽中,無論是昭君還是蔡文姬,無論是張騫還是霍去病,卻依舊向人們昭示著生命的傳奇與瑰麗。這些被歷史屏棄的「雜質」——被萬丈光芒掩蓋的珍珠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田。因為他們雖生的平凡,卻演繹了不平凡的人生,向人們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把自己生命中最璀璨的部分留在了大漢的回憶里;因為他們至今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更因為只有生命的絕響才會成為人們心中的永恆。
❿ 銘記歷史 不忘國恥作文大全300子
他們用大炮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他們用冷刀殘害了無數中國人民;他們用專無情的槍蹂躪了屬我們無數中華民族的同胞!試問,如此血跡斑斑的歷史誰能抹去?!
然而,某些日本人卻矢口否認這鐵證如山的歷史事實。他們宣稱侵華事件是為了中國的發展。他們篡改歷史,試圖通過修改教科書以讓學生們能被蒙在「歷史」的面紗中。他們厚顏無恥地指責中國「含血噴人」——這是多麼的可笑啊!
「跪著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高」。的確,事實證明了這一切。難道跪著默哀半小時的德國總理不比那終日冒著中韓人民唾罵的小泉純一郎高尚嗎?
人總會犯錯,而一個國家也不例外。但重要的是能不能勇於面對歷史,面對自己的過失,從而進行改正。犯錯並及時改正的人是可敬可畏的,而犯錯卻不知改正的人是可悲可恥的!
假如每個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不分青紅皂白,對歷史毫無尊重的話,那這個世界會變得多麼荒謬啊!
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書寫者,面對自己書寫的歷史,我們能否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