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的蝸牛作文四百字
前幾天,我在學校的草叢里抓了兩只蝸牛,我們老師說要養蝸牛,我就把它們養在飼養盒裡,我把蝸牛的家布置了一下,給它放了一些泥土、水和菜葉,使它的家看起來更溫馨,蝸牛住起來更舒服。小蝸牛住進去以後,我仔細觀察它,發現它的身體可以分成三部分:頭部、腹部和殼部。它的頭部有觸角,觸角非常長,觸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它的嘴巴在觸角下面像一條細細的縫。媽媽告訴我蝸牛走路主要靠腹部,稱之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吸住物體,再伸展長長的身體,像一名戰士一樣匍匐前進,而且還會一路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還時不時地拉點「便便」以證實自己曾「到此一游」。
老師說了蝸牛喜歡吃蔬菜和有水分的水果,於是我給它們准備了一些菜葉和石榴,不一會兒我發現菜葉上有一個個小洞,而石榴上也被咬了一個個缺口。於是我進行了觀察:蝸牛餓的時候是用它的「一條縫」嘴巴一點一點抿著吃,別看它整個身體都是軟軟,嘴巴小小的,但是吃起來東西可厲害了,因為它有兩萬多顆牙齒呢!它吃起東西的時候,總是低著頭,先在菜葉上咬個洞,然後沿著洞的邊緣,再一點一點啃下去,不一會兒菜葉就被它咬出了一個大洞,真神奇!我還發現蝸牛的糞便是綠色的,我猜想蝸牛吃了綠色的菜葉,拉出了綠色的糞便。那它吃了紅色的石榴會拉出紅色的糞便嗎?
我好期待啊!這兩只小蝸牛真有趣!它們帶給了我快樂,帶給了我知識,更帶給我了一顆好學的心,它們一定還有好多的秘密等著我去發現。
2. 描寫蝸牛的作文
我家有復一隻可愛的小蝸牛,我要制好好地觀察它。
我發現,小蝸牛的背上背著一座褐色的「小房子」,這座「小房子」就是它的殼。它的身體一遇到危險就會馬上縮進殼里,要過好長時間才會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小蝸牛還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一對短觸角在它爬行時會一下又一下的觸碰著地面,就像兩根探測棒,仔細地查看地面上有沒有東西。那對長觸角的頂端長著它的小眼睛,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
我還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一下一下慢慢地蠕動著。並且它在爬行時腹部會分泌一種黏液,所以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發出銀色的光芒。蝸牛是個膽小鬼,就連吃東西也不例外,我要把菜葉放到它身旁,它才會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我還知道,小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別看它個子小,它可有兩萬兩千顆牙齒呢!
觀察蝸牛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以後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事物。
3. 蝸牛做100字作文
蝸牛
上科學課,科學老師教我們關於蝸牛的知識。那時,窗外下起了傾盆大雨內。一下課,太陽公公還容給我們歡樂的樂園。 我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去後操場捉蝸牛。你猜猜,蝸牛是像牛一樣大嗎?嘿嘿,當然不是嘍!小的蝸牛,會像小米粒一樣大的,大的呢,有大人的大拇指那麼大呀!它背著一個沉重的殼,有的蝸牛是紅色的:有朱紅,深紅……還有黑色的:烏黑,淡黑……也有白色的:潔白,淡白……還有肉色的呢! 我的火眼金睛,馬上就看中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大蝸牛和黃豆般大小的小蝸牛。它們的眼睛呢?原來,在觸角上的那兩顆小珠珠就是它們的眼睛呢! 蝸牛,不僅能爬到葉上,還能爬到牆壁上。它們不但在陸地上爬動,也能飛檐走壁。蝸牛喜歡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我拿了葉子、餅干、肉喂它。第二天,發現葉子上缺了一大口子。其他東西倒是一點兒也沒少。 後來,我才知道蝸牛是害蟲,它們在我眼裡不再是活潑可愛的動物了。
4. 寫蝸牛的作文400字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裡?」一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去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麼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裡。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隻蝸牛面前,只見那隻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一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一對是眼睛,另一對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樹葉子,再拿來一片同樣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一隻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一個秘密:大觸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的功能。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評】
文章主線清楚,整個布局是依「問題的提出—逐個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記敘的。重點部分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三個小實驗,寫三個小實驗分別按實驗的方法—經過—結果—推斷的順序記敘,條理性很強,結尾能深入地闡明成功的道理,使文章有較深刻的思想意義。
另外,作者觀察細致,善於思考,使這篇狀物文章又平添了一種科學性,讓人增長知識,給人啟迪。
5. 蝸牛的介紹作文15字大全
天晚上,沒等我睡著,它已經在那狹窄的小房子里「呼呼大睡」了;早專上,我匆匆地起屬床趕緊去探望它,沒想到它已經背著厚厚的殼在「健身」了。
記得有一次,科學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興奮極了,連鞋子也顧不得脫,直奔「小蝸牛」拿起放大鏡開始觀察。我先看頭部,發現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聽老師介紹,蝸牛的長觸角能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而眼睛就長在長觸角上,卻只能在陰暗的地方才能看清楚。短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我小心翼翼地放點樹葉進去,果然,只見蝸牛用短觸角一碰三碰的,好有趣。我再觀察腹部,把蝸牛整個翻過來,只見白花花的,始終沒看出什麼東西,我查了查科學書,才明白,蝸牛的腹部有腹足,可以幫蝸牛爬行。又順著觀察蝸牛尾部,這時,我看見它爬過的地方有粘液,我連忙問媽媽粘液是從哪兒出來的?它的作用是什麼?媽媽說粘液是尾部流出來的,蝸牛順著粘液可以讓速度更快。放下放大鏡,我又去查小學生網路全書,看看有沒有關於蝸牛更多的相關知識。
通過觀察,我知道了好多好多蝸牛的秘密,同學們,只要仔細、認真地觀察,就可以發現更多的秘密!
6. 以《蝸牛》為話題寫一篇勵志作文500字左右
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我撐起一把紅色的雨傘,走進紗簾般的雨中。
眼中,一個乳白色的點,一個緩緩移動的乳白色的點進入我的視野,我好奇地走過去,湊近一看,原來是一隻蝸牛。
它,乳白色的皮膚,螺旋狀的硬殼呈土黃,兩只又長又細的觸角左右擺動,試探著前面的障礙物。
我的目光跟隨著它的腳步,它走著,走著,穿越了許多「大樹」趟過了許多「小河」。一路上,它遇到了不少同伴,它們頭碰頭,臉碰臉,熱情地打招呼。我真想也跟它們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
終於回到了家,一隻小蝸牛歡悅地爬到大蝸牛的背上,一齊回到了草叢里。
樹叢上,是它們的公路,有蜿蜒的山路,也有筆直的高速公路,它們輕盈的身體在這細長的樹莖上自由地穿梭,邊走邊吃著鮮嫩的樹葉,好不自在。
一隻小小的蝸牛,爬上一片小樹葉上,用嫩滑的肌膚撫摸小綠葉臉蛋。小葉子問道:「蝸牛,你有自己的夢想嗎?」蝸牛說:「我想去旅行,可沒有翅膀,哎,還是做簡簡單單的自己吧!我的夢想其實很簡單,每一天塌塌實實走好每一步,我每一天都很充實,都很快樂。小葉子,我們一起去尋夢吧!」蝸牛帶著單純的夢想,一步一步往上爬。
蝸牛的夢想其實很簡單,走好腳下每一步就可以了!不知什麼時候,雨停了,雨珠「叮咚」的一聲把我的心靈喚回來。我在草叢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我是多麼快樂啊!
7. 蝸牛,蝸牛的作文開頭。
有人喜歡艷麗的薔薇,有人喜歡美麗的玫瑰花,還有人喜歡那可愛的小金魚,但是我卻內更喜歡默默無聞容的小蝸牛。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阿門,阿前一顆葡萄樹,阿嫩,阿嫩綠的剛發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 "現在每當我想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想起蝸牛。描寫觀察
記得前幾天的時候,我去田裡"請"了一隻小蝸牛回來。仔細的觀察起來。我才觀察了幾個小時之後,就有三個問題從我的腦子里冒了出來。它們分別是:這些小蝸牛是吃什麼的呢?它有牙齒嗎?它是靠什麼來爬行的呢?
我從廚房拿來了一片肉片,還有一些米飯,最後還將一些青菜放在蝸牛身邊。我連續觀察了幾天,發現蝸牛在向青菜爬去。啊,原來蝸牛也懂得養生要吃素呀!有了這一發現之後的我十分高興,一個問題解決了。哎,可是還有兩個問題怎麼解決呢?問爸爸媽媽他們也不知道,那隻有上網查了。哇,原來蝸牛是有牙齒的並且有數不清的牙齒呀!它是用腹足爬行的。激起興趣
古人都說"一舉兩得",可是今天我卻是一舉三得啊,一下就解決了三個關於蝸牛的問題,我不禁暗暗竊喜。通過這一段時間我對蝸牛的觀察,讓我懂得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